為何沒有黑洞銀河系就不存在?黑洞如何影響宇宙結構的? | 天天探秘(宇宙,未解之謎,重力,物理學,科普,愛因斯坦,中子星,相對論)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 май 2024
  • 歡迎來到天天探秘,這期我們講的是:神秘的黑洞(宇宙,未解之謎,重力,物理學,科普,愛因斯坦,中子星,相對論,恆星,銀河系,引力波)。
    黑洞是宇宙中強大而神秘的存在。縱觀宇宙中所有的物體,行星、恆星、星系,沒有哪個能像黑洞一樣可以吞噬一切出現在它運行軌跡上的物質,甚至包括光和時間。
    那麼,黑洞是如何捕獲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的呢?
    如果我們把一個球扔到空中,它會因為重力沿著一條曲線落回地面,至少在我們看起來它是沿著一條曲線運動的。但實際上,物理學家告訴我們,所謂重力只是大質量的物體導致的周圍的時空彎曲。所以,所謂的球因為重力沿曲線落回地面,只是因為地球的質量導致地球周圍時空彎曲,球沿著彎曲的時空運動。
    如果我們可以使地球變得更重,那麼我們就會增加那個彎曲度,球看起來就會沿著更彎曲的曲線落回地面。這也是物理學有趣的地方,儘管我們經常將重力描述為一種力,但在愛因斯坦為我們描繪的這幅宇宙圖景中,所謂重力本質上只是彎曲的時空(宇宙,未解之謎,重力,物理學,科普,愛因斯坦,中子星,相對論,恆星,銀河系,引力波)。
    而黑洞是質量比地球大的多的物體,它導致的時空極度彎曲使光線永遠都在這個彎曲的時空內行進而無法逃離。那麼,既然連光線都無法逃離黑洞,人們是如何發現和觀察到它的呢?它的內部是什麼樣的?為何人們會說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就是一個黑洞呢?
    #黑洞 #銀河系 #恆星 #重力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0

  • @tiantiandocumentary
    @tiantiandocumentary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關於視頻中提及的"為何引力不是力"的詳細解釋,請參看此視頻:ruclips.net/video/uNVW5rl-1lA/видео.html

  • @menshinchensin1
    @menshinchensin1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重力使時空彎曲,是怎麼彎曲的,彎曲的方式如何?不如說運動中的物体也會彎曲時空,這兩種彎曲達成平衡,所以繞著大物体旋轉!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简单的说就是有自己的星星引力来运转的

  • @inspirationdream9952
    @inspirationdream9952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我们的呼吸发力点下丹田也是黑洞原理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是上升到一定的高温,会变成气体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宇宙能够看见星云会发光发热的,那就是星球非常大,比太阳更大无数倍的星球,能量也比太阳释放出来更多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宇宙大的星球周围都是有星云的,是星球太大,内部温度太高,所有的物体受不了高温作用,变成气体喷发到星球的周围空间去

  • @dunwuwu1407
    @dunwuwu1407 29 дней назад +2

    😂哈~咱自然科學PHD456年級的學界朋友有不少人無從認同類此生命止於百餘生局限的人們去計數和推估那好幾仟萬億年後的數據確確性(何況對我們概含體重與質量和個頭全部而言^不要說是和太空星際的空間大小局限做比較~就算和咱們自己的地球比:不管咱是何人種似乎任何一位可能都像小細菌或病毒體一樣的渺小)不是嗎?❤🙏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轨道,自己的太阳系,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简单的说宇宙所有的物体都是有能量的,包裹石头

  • @chenglung0119
    @chenglung01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他應該想說...引力不是力😂

  • @user-qi5mf7xy7e
    @user-qi5mf7xy7e 17 дней назад

    熵増是丗界的終結者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为什么怎么肯定,我们人类发明的所有物资最高熔点就是几千度,超过几千度就自动融化了,不能再高,地球所有的物体上升到一定高度,会变成气体,包裹石头和金属,

  • @ymz9184
    @ymz918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应该是密度无限大,而不是质量无限大

  • @annieleung5173
    @annieleung5173 Месяц назад

    首先黑洞不是洞、黑洞里面也沒有洞-宇航員是怎樣丟進黑洞里面。

  • @alanwu4919
    @alanwu49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既然在地球看星系會有紅移現象,如果在月球看是否會更嚴重的紅移現象

    • @alanwu4919
      @alanwu49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也就是說球體本身的引力代表時間,而黑洞代表的是時間正在往回,並且所以天體都是正在靠近

  • @vooon5510
    @vooon5510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如果没有引力,你为什么没有被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抛出去?前面说没有引力,后面又说天体因为引力坍缩,不矛盾么?

  • @jianlinzhou4452
    @jianlinzhou4452 28 дней назад

    如果石头在高温作用下会释放出能量的,只是大的星球是自然释放出来能量的,而人类无法做到把物体上升到几万度,而宇宙所有大的星球内部温度都是自然而然达到几万度以上的

  • @sparklee6994
    @sparklee6994 Месяц назад

    本视频多次说到“强大的引力”,但“引力”并不存在,其本质是弯曲的时空,而弯曲的时空是由超大质量产生的。。。那么,气体云在开始坍塌之前是怎么有一个超大质量并产生如此大的时空弯曲以至于气体云可以跳过坍塌成为恒星而直接坍塌成黑洞的呢? 这不是有个悖论吗?

  • @jacksonlam349
    @jacksonlam349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100年後證實上述全部內容都是錯的😂😂😂

    • @itangeo
      @itangeo 24 дня назад +1

      其實現在的關於宇宙的理論都是先靠猜或者計算,然後通過觀測來驗證理論,如果一旦某一天觀測到的數據和現有的某個基礎定律不匹配,那整個理論體系都會倒塌😂

    • @user-lo5bq3hj2m
      @user-lo5bq3hj2m 4 дня назад

      請記得一百年后的今天再打电话告訢我你的新理论謝謝。

  • @user-ix8wq7vj8k
    @user-ix8wq7vj8k 4 дня назад

    在人類還沒衝出太陽系之前,地球很可能就毀滅了,這來自於愚蠢的人類之手😂😂😂

  • @sparklee6994
    @sparklee6994 Месяц назад

    氢气直接坍塌不经过核聚变就变成黑洞,这在理论上能解释的通吗? 在没弄清楚黑洞内部奇点的物理构成之前,还是不要轻易下结论,可以是假说,但不是结论。。。

  • @zhenli8161
    @zhenli8161 12 дней назад

    这稿子好像没更新啊😂 这两年不是都“拍”到了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了么

  • @user-fj4zg2nw4j
    @user-fj4zg2nw4j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大霹靂發生前的天體究竟有多大?排除奇點這個神授觀點,我提出是黑洞極限自爆所產生的。
    這個邏輯推演是以宇宙是空間與能量兩者共同構成的,而這個空間稱為原始宇宙,而相對的溫度為宇宙零度。
    宇宙零度的推論是以大霹靂的高溫10^23°C產生了本宇宙,而本宇宙是在此高溫下百億度形成了物質世界,所以宇宙零度是在地球溫度下10^22°C。
    在宇宙零度的原始宇宙只要10^-27焦耳的能量就可以凝結成一顆光粒子質量的能質粒子,因為是自然產生的,所以每一顆能質粒子的能階都有所差異,這個能階差就是形成宇宙演化的基礎。
    能質粒子在過飽和狀態下以能階差大者優先結合成無動能無距離密度無限大的粒子個體,這就是黑洞的最小單位,粒子個體間也以能階差形成了相對運動,這就是引力的起源 。
    黑洞間的相對運動最終是踫撞融合長大,在踫撞融合時動能轉化為熱能提升合體後的能階,所以黑洞的體積越大其內部的能階越高,當黑洞的能階高過內聚力就會自爆,此時的體積估計有銀河系的大小,引力超過50億光年。
    在大霹靂發生前的宇宙最大黑洞其周圍有最密集的黑洞系統繞其運行,而能質粒子更遍佈整個原始宇宙。
    當大霹靂發生時失去了引力源的黑洞系統就以切線方向離心速度飛離中心點。大霹靂的高溫與能質粒子以質能轉換產生了電磁輻射(宇宙背景輻射)、光粒子、原始粒子(基本粒子與量子)與暗物質(能質粒子提升能階而得,所以佔總物質90%以上是合理的,其能階在地球溫度下20億度。)。赤熱的原始粒子以球狀向外擴張,最外緣的原始粒子與能質粒子接觸動能急劇下降,使得原始粒子間以能階差形成粒子個體,這就是夸克的最小組成。
    因為粒子個體的速度減緩而後方的粒子高速向前,於是形成了宇宙的大壓力鍋,在高溫高壓下夸克海就以能階差形成了較穩定的質子與中子,這就以中心點形成了向外膨漲的原始粒子濃湯。
    黑洞系統的離心速度遠小於原始粒子濃湯的擴張速度,被追過時也以自身質量或能階差截取適量的原始粒子濃湯於身上,還是保持原先飛行路線。此時裹著赤熱原始粒子濃湯的黑洞系統就已轉成星雲體,星雲體的飛行軌跡就是紅移現象,所以宇宙的擴張就是離心力造成的,無需加入暗能量項次。
    每個黑洞系統在穿越原始粒子濃湯時,其成員所接受的能階近乎一致,所以在脫離原始粒子濃湯後都保持相當平穩的運行模式,歷經數十億年仍平穩運行,使物質生成與演化得以進行。
    星系內的演化模式因質量大小造成差異,其餘皆有相同邏輯。以太陽為例,中心是黑洞(直徑6公里)其最內緣由夸克、質子與中子組成的高溫、高壓與高密度的硬殼,因為要向中心輸送能量,導致硬殼經常處在擠壓重組狀態,因此有個體就被擠壓噴出,隨壓力的逐漸地降低,個體的體積跟著膨漲,此時夸克就裂解釋出了能量與原始粒子,到了表面就爆炸形成了日冕。
    恒星的能源是由夸克逐層裂解所供應的,其所釋放出的包括質子與中子,當到了恒星末期,由於外在壓力的卸除,使硬殼中的夸克的裂解速度加快,於是產生了紅巨星與超新星,因為質子與中子的質量較大,受黑洞的拘束較強,在表面附近形成了硬殼,這就是磁星與中子星的誕生原因,當能量被吸收殆盡時就會回歸黑洞模樣。
    地球中心黑洞直徑約60公尺,因此散熱較快,當表面溫度降到600°C,上空數百公里處的原始粒子的動能近乎遲滯,當表面下的攪動噴發將赤熱的質子與中子送上高空,此時由於能階差異大,使得原始粒子向質子繞行形成了原子,而眾多的原始粒子的能量總合就被稱為電子,經由不同的質子與中子的組合形成了各式元素進而形成了分子鍵結,於是行星的複雜地質就此產生。
    重力同樣是因能階差造成的,中心的黑洞能階是非常低的,只因在穿過原始粒子濃湯時裹著厚厚的高能階的原始粒子濃湯,將相對的能階差降低,形成了重力,這也就形成了所有星體都有近似的圓形外觀,只要是圓形外觀兼其中心有熱源,基本可肯定中心有黑洞。
    黑洞吸引星體靠近,首先是形成運行軌道,當靠近時因能階差分子鏈開始斷裂形成了原子狀態,沿著軌道形成了慧尾,再靠近則原子繞行的原始粒子被吸引脫離質子的束縛形成了核爆,沿著軌道形成了甜甜圈狀的高能量區,當然同時釋放出電磁輻射,更靠近則能階差更大,此時質子與中子都無法穩定存在,裂解後夸克釋放出更高能量與原始粒子,在層層裂解的能量以疊加振盪模式下,最終從軌道南北極噴射出伽瑪射線爆 。

    • @marileelee100
      @marileelee1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在層層裂解的能量以疊加振盪模式下,最終從軌道南北極噴射出伽瑪射線爆)請問這句裡的最後伽瑪射線它為什麼不會被吸入黑洞裡面呢???它為何能夠避免重力的影響而可以逃離黑洞的吸引.伽瑪射線也是光線也是電磁輻射.

    • @user-fj4zg2nw4j
      @user-fj4zg2nw4j Месяц назад

      @@marileelee100 這就像物體脫離重力束縛一樣,只要能量夠就可以,黑洞的束縛力也有其極限,光粒子是無動能予以持續支持,自然會向下彎曲而進入黑洞中,而疊加振盪則是能量持續增加,到可離開的臨界點才可以被我們觀測到。

    • @marileelee100
      @marileelee100 27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fj4zg2nw4j 宇宙充滿著大量的奧秘還有許多目前還未知的中子星 黑洞 白矮星這些似乎都有某種關聯性[ΞΟ.ΟΞ]____@

    • @user-fj4zg2nw4j
      @user-fj4zg2nw4j 27 дней назад

      @@marileelee100 大霹靂發生後原繞其運轉的黑洞系統就以切線方向離心速度飛離中心點,而高能量與能質粒子以質能轉換產生了電磁輻射、光粒子、原始粒子與暗物質,其後形成原始粒子濃湯(內含原始粒子、夸克、質子與中子)追過黑洞系統後,黑洞系統中的所有成員都裹著赤熱的原始粒子濃湯,其後的演化均有一定的邏輯 性,以太陽為例,中心是黑洞的縮小版,被由夸張、質子與中子所組成的高溫、高壓與高密度的硬殼包覆,因必需向中心輸送能量,所以硬殼經常會重組,就有部分個體被噴出,被擠出的個體 隨壓力的減低而體積逐漸的膨漲,夸克因壓力的減輕 而裂解釋放出能量與原始粒子,到表面就爆炸形成了日冕。
      太陽的能量來源是夸克逐層的裂解釋放出能量,到恒星末期由於外在壓力的卸除,硬殼中的夸克以短時間內逐層裂解釋放出龐大的能量,這就是紅巨星與超新星的模樣來源,而質子與中子的質量較大,因而被黑洞所束縛在表面附近形成了硬殼,這就是磁星與中子星的由來,白矮星也是能量釋放到後期的表現樣式,當能量全被中心黑洞所吸收完後,就回歸黑洞樣貌。

  • @akirmasa9029
    @akirmasa9029 18 дней назад

    沒有黑洞,星系 就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