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祺七七 】國文課為什麼要背注釋?探究學國文的真實奧義! 《學生頂嘴專用㊙️》EP 005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фев 2025
  • #記得打開CC字幕 #讓課本也能成為你的朋友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bit.ly/shasha77...
    ✔︎ 追蹤志祺 の IG : / 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bit.ly/shasha77_fb
    👀奇異果版國文課本集資計畫:bit.ly/2KRYnl6 👀
    各節重點:
    00:31 為什麼老師要我們「背注釋」?
    01:15 算分方式>學習成效?
    01:36 課綱怎麼說
    03:17 深崛萌的國文課本
    04:37 「正確答案」不再是唯一解
    05:20 延伸閱讀可以是小說和遊戲!
    05:50 深崛萌的初衷
    06:23 國文課本不只是課本
    07:12 提問
    07:24 總結
    07:39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國語文:bit.ly/2rdqHp4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603

  • @Su-Shi_Su-DongPo
    @Su-Shi_Su-DongPo 6 лет назад +1551

    我必須向各位同學道個歉
    因為我官路不順遂
    常因為貶官而著作詩詞
    殊不知
    竟然成為千年後的國文課本內容
    讓你們背誦的如此辛苦
    真的很抱歉……

    • @shasha77
      @shasha77  6 лет назад +430

      蘇東坡 給我負責啊恨

    • @田均睿-r7j
      @田均睿-r7j 6 лет назад +36

      原諒你

    • @innsawa2016
      @innsawa2016 6 лет назад +244

      原諒你,因為東坡肉很好吃

    • @writeton92
      @writeton92 6 лет назад +78

      了不起,負責。

    • @shin70188
      @shin70188 6 лет назад +15

      我超愛江城子,用情至深

  • @SLSMusic
    @SLSMusic 6 лет назад +253

    還記得很開心到了高三的國文老師直接說註釋跳過,因為學測不會考(讚)高一高二每次這種出版社考卷的小考註釋我都直接放棄10分(然後這影片居然是業配嗎www
    最後的抄、考、背 怎麼聽起來有點www

  • @jerrychen4887
    @jerrychen4887 6 лет назад +357

    真的希望課綱改了之後國文課真的有用有意義
    但國文課要改歸改,真正該改的是教育體制才是
    那種成績至上的教育體制...

    • @broof_pc
      @broof_pc 6 лет назад +58

      課綱不管怎麼改
      老師還是教的一樣
      考試考的還是一樣
      工作之後全部都沒有用
      總之台灣教育可以濃縮成兩個字
      裝忙

    • @timchen0607
      @timchen0607 6 лет назад +10

      我覺得上完國文可以言之有物不是裝忙 很多國文差的我都聽不懂他們在表達啥 話都不會講

    • @s93030509
      @s93030509 5 лет назад +6

      @@timchen0607 如果話都不會說,光是上國文課是沒用的

    •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5 лет назад +3

      @@broof_pc 至少我的工作以及人際溝通上是有幫助啦,我求學期間所學的所有東西我覺得對我的人生幫助都很大

    • @莊文碩-l4f
      @莊文碩-l4f 5 лет назад

      三隻小豬就有意義了。什麼李白 杜甫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爲年輕人不承認中國人的詩。請年輕人別讀中國的古詩會被阿共洗腦跟舔共

  • @cho2566
    @cho2566 6 лет назад +131

    我是明年一月的學測生
    看了這個影片,老實說我想到的是
    我當然很樂意看到教改往對的方向走,但是當我們上課較多背注釋以及理解課文內容的訓練,卻在大考突然叫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是非常殘忍的
    教的東西和考的根本不一樣
    (因為我們這幾屆開始作文比例非常重,不是各式文章都有如此思考過的我們頂多對自己有了解的議題深入,當議題超出自己有鑽研的範圍,我覺得反而考得就不是國文課時有沒有好好吸收的問題)
    教改必定會碰到這種狀況,上課和考試變得不一樣的情形,但是這時候乖乖上課的同學就顯得格外可憐。

    • @iok-sîn
      @iok-sîn 6 лет назад +18

      此說倒是中肯,可我更多認為的是學生對於「依賴」有太強的執著。
      人們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其他事物,所以嚴格來說妳不是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妳的想法變得跟大家一樣了。
      超出自己理解之外的事物就不如當不存在,無視或是將他神化,將這個事務推得離自己愈遠愈好,很大的原因是不想被外人投與期待或質疑,即使這個外人很有可能妳完全不認識。
      依賴並非不好,畢竟短時間內要去理解這麼多的事物自然靠一個熟門路的人比較妥當,最怕的是依賴成癮,學習這件事情只剩下學校、補習班、參考書、GOOGLE(最後這一個還很多人不會用在學科學習上),自己卻對外界的事物渾然不知,只特別看華麗與醜惡的那一面,站在一個「吃瓜看戲」的角度去對事件作評價,自然會喪失人之所以為人的那種自主性。

    • @曲曲-t6o
      @曲曲-t6o 6 лет назад +17

      我是前幾年的學測生,我只能說國文只能靠自己多讀多寫,比看課本有用多了

    • @易泠
      @易泠 6 лет назад +14

      嗯……我是考統測,跟你們的學制不一樣。不過我那年統測國文據說難度跟學測一樣,當時考完全部人都說覺得很難都看不懂,我反而覺得挺簡單。國文要好就只能多看課外書啦,其實課本上的就只是應付學校的考試而已,大考就真的是看實力,文言文閱讀就多看武俠小說,個人推薦「鄭丰」,她的用詞算是半文言,還滿好懂,而且模擬考喜歡從武俠小說裡摘錄,我就寫過金庸的閱讀測驗,我妹妹寫過鄭丰的閱讀測驗。真的不喜歡閱讀可以找短篇小說看,或者看動漫畫的小說版,也許會比較有共鳴。

    • @Pheromone0828
      @Pheromone0828 6 лет назад +5

      國文直接放生 寫歷屆就好 時間拿去讀英數社自

    • @BreezeDragon_Taiwan台湾
      @BreezeDragon_Taiwan台湾 6 лет назад +11

      我是 基測學測國文都滿分的考生
      我覺得 國文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任何情況下能夠理解和表達 無論是難的簡單的 有水準的沒水準的溝通 都需要能去理解表達
      我自己兩次大考都沒有翻開過國文課本看過任何一眼 主要是平常看課外書跟關注議題累積
      所以其實不管考題怎麼變化終究還是理解與表達 拘泥於上課所學與課本所教 反而會受到侷限 當培養自己能力到一個水準 無論什麼狀況都能夠應付
      也祝你考試順利

  • @劉達宗
    @劉達宗 6 лет назад +102

    作為一個中文系,我認為我們的義務教育把國文最噁心的地方(複雜不盡符合規則的字音,解釋,不知道有沒有過度解釋的白話句子,冷僻詭異的成語等)砸在同學臉上讓學生毫無學習的士氣實在是很天才的作法。

    • @余明新
      @余明新 Год назад

      Because chinese test only can be this.

    • @strifefor4016
      @strifefor4016 Год назад

      有沒有一種可能只是你是M?@user-cd6nq9oe1y

  • @fely13234
    @fely13234 6 лет назад +141

    畢業太久了連注釋是什麼東西都不記得了
    不過懂一些國文真的很重要,看看這次公投就知道了

  • @alpacalee2064
    @alpacalee2064 6 лет назад +237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在以前中學階段的國文課教學其實大大縮限了文學的可能。
    然後,如果要達到增進處理人際關係與人生課題等等,不如來上哲學和倫理學。只是我們目前還無法容納這類專業課程QQ

    • @alpacalee2064
      @alpacalee2064 6 лет назад +8

      victor F. 古書我真的不算懂,只知道課本上的四書五經,所以會焦慮古書講述的倫理學跟現代生活是否會產生脫鉤、不夠深化的問題。

    • @yoyoyang9087
      @yoyoyang9087 6 лет назад +24

      我是理解古文都可以,但是被灌輸中國基本文化教材至上的概念,一直認為論語就完全是對的,沒有思辨能力,直到很大才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這我就覺得蠻糟的

    • @HxEroExstacy
      @HxEroExstacy 6 лет назад +8

      對,我覺得人際關係跟人生課題,哲學真得更有用。

    • @HxEroExstacy
      @HxEroExstacy 6 лет назад +17

      @victor F. 論語還是得就背後的意義來觀看更好,像你引出的這句其實不錯,但很容易被人教條化成:「對父母就是不能森77。」
      畢竟在中國整個思想史的流變上(特別感謝朱熹大大努力推崇)使得儒家成了統治者的權術,而不是真正像孔子所推崇的「仁義」那樣;甚至我們現代所看見的經學等等,都更多的像是在強調了「禮」上面的東西;卻對「仁」如何在生活中發揮,對於「義」應如何在生活中判斷,變得不那麼重要。

    • @so60521
      @so60521 6 лет назад +15

      看過幾篇莊子的作品
      真的覺得他是超前好幾世紀的思想家

  • @eric0330
    @eric0330 6 лет назад +35

    我們的國文課本有類似深崛萌的提問,叫做「問題與討論」,一般分三題,前兩題通常是有固定答案,第三題是討論。不過老師都直接跳過😂

  • @andychang4868
    @andychang4868 6 лет назад +120

    3:17的這批志祺太純了,多吸點(喂

  • @楷薪
    @楷薪 6 лет назад +403

    其實...我考國文反而閱讀選擇全對,都錯國字注音注釋XD

    • @seanwu9691
      @seanwu9691 6 лет назад +40

      我超愛國字注音注釋!!
      能背的都不算難,反而考散文賞析跟新詩空格選填我不擅長
      真的get不到出題老師的點

    • @bye1663
      @bye1663 5 лет назад +2

      同類的

    • @WEIKANG1201
      @WEIKANG1201 5 лет назад +1

      +1

    • @汪思翰-m3k
      @汪思翰-m3k 5 лет назад +2

      +1

    • @roberthunt4376
      @roberthunt4376 5 лет назад +28

      我也是 我不懂 我文章都看得懂阿 但是註釋少一兩個字就要扣個兩分實在很不解 害我還得分開背

  • @takuo8215
    @takuo8215 6 лет назад +212

    考試領導教學下,再美麗的課綱目標都是參考用。

    • @phlee8903
      @phlee8903 6 лет назад +11

      真的 不然其實國文寫作方面在激發思考部份有很大的幫助

    • @jkwang7555
      @jkwang7555 6 лет назад +25

      國寫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都是為了討好閱卷老師拿分數

    •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5 лет назад +5

      @@jkwang7555 你也可以討好老師又表達自己的想法啊,我覺得出了社會還是有需要討好的人呀,能兩者兼具也算是一種技巧

    • @廖峻億
      @廖峻億 5 лет назад +11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但實際還是無法,當年我們班級資優班,許多同學在老師鼓勵使用非舊八股作文手法,表達特別想法的寫作模式的同學大多成績不理想,反而使用八股寫作模式的得到好成績,當年熱心教學寫作的年輕老師可是被批得很慘

    •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瓦西里阿爾西波夫 5 лет назад

      廖峻億 恩可能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吧,我從來都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 @彥寧-e2w
    @彥寧-e2w 6 лет назад +8

    感謝一下高中國文老師
    他覺得背注釋沒有用,所以都不考
    而上課的方式會自己製作講義(類似影片裡課本的提問)來引導我們思考與小組討論再上台表達
    所以高中這兩年的思辨能力與口語表達真的提升超多
    超級感謝我那位可愛的國文老師!

  • @innsawa2016
    @innsawa2016 6 лет назад +86

    要改的是教育體制,
    不是只有注釋。

  • @zanbinhong314
    @zanbinhong314 6 лет назад +5

    題外話,真的覺得志祺七七非常用心,最後幾秒鐘插入推薦影片的時候會特地把影內容片縮小放左上,連結放右邊,完全不會影響到視線

  • @cocoChanel760701
    @cocoChanel760701 6 лет назад +28

    國文課本作者照片的多寡也提供了藝術型學生的發揮創意的次數
    文學即藝術 (逃~~~

  • @黃郁傑-l8r
    @黃郁傑-l8r 6 лет назад +14

    新的教材,真的能帶來新的希望嗎?
    新教材新廠商 是否能給家長?學校?老師?學生? 能接受嗎?
    更不用提書商是否有跟校方 利益分配問題? 不然為什麼老師常常能要買一堆免費的書?
    老師又是否能真的跟新教材一起改革?
    老師有很多資源,比如研習等
    不覺得永遠好像就某些老師會去
    (老師學習新的事物 能加薪嗎? 或是能給老師其他動力...學習新事物)
    新的變革是好,只是背後必須要有很多人默默付出

    • @黃郁傑-l8r
      @黃郁傑-l8r 6 лет назад

      好像有些偏題了

    • @andyliu3465
      @andyliu3465 6 лет назад +2

      你看到的問題和我相反耶......
      1.老師有的那叫樣書。基本上中型(每年級5個班以上)學校的教師都會拿到每個版本書商給的樣書。包含課本、講義、自修等等,有些還會附幾份考卷。不然教師審書是用什麼審?
      2.研習不是老師的資源,反而是負擔。
      9成9的教師都不喜歡研習。研習的時間是公假沒錯,但那天的課要碼調開,然後還是得補上,若不掉開,課程進度怎麼辦?
      趕課也不是說趕就趕,一堂課還好,三五堂課要趕課還得重新備課,刪除某些比較不重要的講解,也要時間。

  • @ZPChen-y8w
    @ZPChen-y8w 6 лет назад +23

    國文課 = data input + storage + output + forget everything after exam

  • @bruce38296
    @bruce38296 6 лет назад +96

    結果長大後 國文的用處就是拿去改寫讓大家笑一笑。。。什麼綠豆糕 孔乙己 其他 都沒用到。。。真的

    • @Kai-h3e
      @Kai-h3e 5 лет назад +10

      因為你用不到 所以覺得沒用處

    • @Knight465
      @Knight465 5 лет назад +4

      綠豆糕有變本本

    • @moe6350
      @moe6350 5 лет назад +1

      你的談吐 寫的內容就是國文的意義

    • @w.2740
      @w.2740 5 лет назад +7

      沒有用只能說你用不到。
      就像有人認為數學、英文、自然、社會…沒有用,只是剛好長大後工作用不到。像我,國文古文應該是用不到,但數學跟自然對我來說很重要。

    • @YangDaphne
      @YangDaph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還有橘子 你落了

  • @user-Ilove9thao
    @user-Ilove9thao 6 лет назад +85

    我最恨注釋
    他媽我為何不能用自己的話寫

    • @bye1663
      @bye1663 5 лет назад +7

      媽的每次都一定要寫的一樣!一樣個屁!

    • @顏姍紜-x4x
      @顏姍紜-x4x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我們老師更誇張,連一個標點符號錯都要全扣!

    • @framepetal
      @framepetal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們一個注釋就一分,錯字 錯標點符號 錯一個字都一樣沒分RRRRRR

    • @verbty2987
      @verbty29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恨你無才

  • @李淵-o6m
    @李淵-o6m 6 лет назад +39

    但是國文課的文言文讓我會了一句,
    母之 誠彼娘之非悅

    • @haiyaasobel
      @haiyaasobel 6 лет назад +16

      李淵 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了

    • @徐銘亨Richard
      @徐銘亨Richard 6 лет назад +13

      公欲幹其事 必先利其器

    • @whale6769
      @whale6769 5 лет назад +3

      好像是因為眼睛生病、母親為了治好病用舌頭舔眼睛,看的我心驚膽戰

    • @bye1663
      @bye1663 5 лет назад

      侵爾母之穴

  • @a93913
    @a93913 5 лет назад +1

    我真希望這則影片能直接給教育部跟各大學校看,好讓整個教育體系重心洗牌。

  • @super_cute_jung
    @super_cute_jung 6 лет назад +1

    我覺得好棒,希望我當初也能用這種教材學習,現代年輕人真的越來越缺乏懂得別人表達的意思以及懂得表達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 @吳孟瑋吉興寵物批發站
    @吳孟瑋吉興寵物批發站 6 лет назад +19

    換一本課本真的有用嗎?台灣有很多東西的立意都是超美好,但很少有真的做到的。
    每次選課前看了教學大綱後去上課,好像都被詐欺了一樣。
    最好是連老師的教育方式一起改變,還有台灣家長那種只看分數的觀念也要改變。才會有用。

  • @suuuuuu._o-c9v
    @suuuuuu._o-c9v 6 лет назад +36

    每次段考都因為解釋拿不到90 QQ
    都要背50幾個解釋只考了5個
    覺得莫名其妙

    • @Shibaisadog-s9v
      @Shibaisadog-s9v 6 лет назад +6

      注釋還有兩條:一條是原意,另一條是在此篇文章的意思....雖然以前挺會背的,但是閱讀題依然很恐怖,千百種解讀只能選老師的正確答案

  • @cyliu1018
    @cyliu1018 6 лет назад +3

    我還蠻認同這個深崛萌提出的國文課本應該要培養學生的能力。
    遙想當年在學國文的時候,只知道背誦就有分數。各種習作、講義、搶救國文大作戰= =。
    到了高三,為了要對付學測還是要自己去補習學著寫作文。
    最終一個高二高三國文都被當的年輕人,去補習班補一補,學測考了14級分。
    所以就我的成長歷程我看不出當年學校國文教育與升學考試的要求有走在同一個方向上。
    但在深崛萌編撰其教材的立意上,我感覺似乎會是個能促進思考,加強文學表達能力的教材。
    希望台灣的中文教育可以脫離背誦,個人認為流於背誦的知識不叫學問阿!!!

  • @c241102
    @c241102 6 лет назад +1

    D: 其他。背注視雖然很痛苦,但從注視中能學習很多詞語,並加深寫作能力,更深度的成為訓練溝通和協調方式。

  • @Meikan_is_here
    @Meikan_is_here 6 лет назад +3

    A
    已經過了必須一字不漏背註釋的階段所以覺得還好!
    以前雖然都能背得一字不差但是也常常覺得這些詞我知道意思就好 又背又考又抄實在很浪費時間!而且一畢業又全忘光了😂
    & 新課本看起來超棒!!!可以當作普通的書來看待 想買

  • @emmayun2022
    @emmayun2022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年國文升學考試
    藍色窗簾被說是悲傷的代表
    結果作者自己跳出來說
    它只是藍色的窗簾
    沒有其他意思😂😂

  • @HL-ez8mo
    @HL-ez8mo 6 лет назад +21

    我覺得,大考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現代語文理解,但在不同的年齡層,容易產生不同的價值觀,這樣國文考試只是要你變成作者,而不是所謂的思考了⋯⋯

  • @chiang-v2l
    @chiang-v2l 6 лет назад +18

    背注釋雖然討厭,可是之後看過幾次試著用背起來的理解課文,看其他的古文也更快速順暢

    • @yu-heng_
      @yu-heng_ 6 лет назад +6

      有些注釋本身就需要注釋

    • @chiang-v2l
      @chiang-v2l 6 лет назад +2

      @@yu-heng_ 真的,有些寫的還是看不懂

  • @MonkeyNeuronActivation
    @MonkeyNeuronActivation 6 лет назад +7

    B
    我個人是喜歡閱讀的,但我國文就是考很爛,補了高中三年的國文後,大學指考全部頂標就是國文連平均都不到那種...(實際上就是我當初的成績
    對我來說國文課就是一直在玩文字遊戲,其他各科的知識都能很快速地理解,就是國文...到底在供三小,理解了後考試以為自己很了解了完全沒猶豫選了自認為絕對不會錯的答案但還是錯的,還記得當初自己和國文老師課堂上吵解釋對錯的情景...

  • @an0chin3
    @an0chin3 6 лет назад +85

    老實說……以前國中背注釋,基本上是考完試立刻忘……😓😓😓結果段考又要重背……😨😨😨
    以前我國中的國文老師沒那麽龜毛,意思對差一兩字不會扣。(剛好三年都是同一位國文老師😃)
    真的要背的抓狂的就是那些默寫啊啊啊啊啊!!😵😵😵尤其是木蘭詩,國二背了整年,國三繼續背。都能倒背如流了~
    不過升上高中後就忘了一乾二淨😋😋😋

    • @千年不朽사람
      @千年不朽사람 5 лет назад

      放心正常😂😂

    • @楊孟冬
      @楊孟冬 5 лет назад

      我國二木蘭詩背了一小時……
      結果現在高一我還記得😂

  • @John868
    @John868 6 лет назад +6

    比起死背注釋,要能夠去理解文章的內容、背景故事,國文能力才會強
    就算遇到沒看過的文言文,也能大概猜到八成含意
    不過以前我們高中國文是用比較極端的方法教
    老師從來不教課本,因為大考根本不會從課本考
    每天國文課就是寫評量考卷、檢討考卷、講文章故事背景...loop 3 year
    每次在比國文成績,不是比分數,而是比"錯幾題"

  • @高瑜鎂-y3q
    @高瑜鎂-y3q 5 лет назад +2

    學習的前提,在於學習者的心態!! 許多老師想讓學生更能獨立思考,但現在的學生更多的是不想思考。

    • @卡里瑪斯
      @卡里瑪斯 Год назад

      總算有人看到重點了,你真以為學生就喜歡創新跟創意,創新跟創意如果是要他吃苦才能達成,他馬上請老師畫重點給他背起來。

  • @哈里-x6i
    @哈里-x6i 6 лет назад +22

    學校真的是因老師而異的背注釋。像是我這個高中生,從國二到現在就沒被老師逼著背過注釋😂。
    但是我真的覺得有背注釋時會比較好閱讀,有些字詞是背完之後再思考會很好理解,單純看著字卻看不懂的。

  • @singchiang6955
    @singchiang6955 5 лет назад +5

    高中老師沒有強迫我們背注釋,但是真的是要理解字的意思才能看懂文章🤣🤣

  • @andyliu3465
    @andyliu3465 6 лет назад

    有閱讀習慣的人,不管註釋放哪裡,都習慣「擱置」、「猜測」文意,略過註釋完整的看完。
    差別是在沒有閱讀習慣,或者靠課本養成閱讀習慣的人。
    另外,這種註釋放文後的方式,其實就是一般的方式,不是什麼創新。
    舉凡三民書局的經典古文(世說新語、左傳、西遊戲),或者(翻譯)小說,註釋多的書都是把註釋放後面。
    放在頁中的註釋,反而很少。

  • @電鍋貓
    @電鍋貓 6 лет назад

    志祺的影片很適合在熬夜做建築設計的時候聽,可以提神跟讓腦袋轉動

  • @QQbunny
    @QQbunn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個人覺得「理解」比較重要,要考試就用閱讀測驗的方式去考,比「背誦默寫」更好
    語言需要精確,但並非精確到字字計較
    我覺得志祺介紹的新國文課本不錯,重點是「閱讀」,大量的閱讀,常出現的詞自然容易有印象,註釋是輔助了解,通篇翻譯比計較單詞更好,用口語翻譯文章意思是最佳的方式,只可惜這種做法不符合時間效益...

  • @Kagetsuki0113
    @Kagetsuki0113 5 лет назад +1

    如果真的希望學生能真正學到東西,那要做的應該不是打分數
    而是根據學生想要學甚麼
    去告訴他你學了哪些東西可以有助於你學你想學的這個
    或是你學了這個才能學會你想要的東西
    所以我的建議是廢除所有的"必修課程"
    只有選修
    但是用樹狀圖的方式來延伸連接各種不同課程
    考試是為了證明你學會了這堂課的內容->發證書
    然後憑藉這些證書你才能去學習直接關係的高階課程
    然後從小時候就開始挖掘他的個人能力
    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人才"吧
    雖然這可能要世界整個重新來一遍才有可能ˊˋ

  • @Hokusai_0801
    @Hokusai_0801 5 лет назад +2

    註釋是什麼?國一跟高一的時候老師考第一次註釋我全部交白卷然後老師問為什麼不背?我直接回:反正背這個對我來說一點用都沒有那我背這個幹嘛?浪費我記東西的空間還浪費我的時間,說好的學以致用呢?我繳錢來這裡是為了背這種沒意義的東西的話那我乾脆在家自學就好啦~幹嘛還來學校給你教?幹嘛還每天七早八早起來通勤來學校坐在這裡上課?結果都被送去教官室,然後我又用同一句話再屌打一遍教官的臉然後連記過都沒記反省單也沒寫就回教室上課了

  • @HingYok
    @HingYok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教文言文注釋和文法、詩詞格律、對聯有個方法:直接讓學生分組,一組作一篇文言文、一首近體詩/詞,或一幅對聯!也可以分組比賽對聯,贏的那一組可以加分!然後請他們講解用解了哪些詞,這些詞各是什麼意思。這樣可以一舉搞定注釋、文言文文法、詩詞格律、對聯,又能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

  • @leejanice999
    @leejanice999 6 лет назад +11

    想想之前背注釋真的很痛苦
    (但我是真的背到一字不漏的類型
    新版的課本真的改善了很多之前的問題
    甚至和古人和作者們產生些連結
    覺得很棒
    不像我現在想想以前這些課文就豆頁痛(。ŏ_ŏ)

  • @林士翔-w4u
    @林士翔-w4u 6 лет назад +44

    之前有看過中國大陸中考高考(台灣的國中會考、大學學測指考)的國文考卷,發現連課本的白話文課文都要背,慶幸自己不是在大陸唸書...
    不過還是很討厭國高中要背每一課(尤其是國中)的注釋,就是有幾篇課文注釋70+甚至超過100個

    • @李白-y7e
      @李白-y7e 6 лет назад +7

      不仅有白话文还有文言文哦,越高级的等级,比如高中整段整段背哦,背不完不准回家哦

    • @shin70188
      @shin70188 6 лет назад +6

      我記得以前國中國文老師更變態,要我們背到連標點符號都要一樣,真的是更年期的老女人

    • @chih-hangchiang8128
      @chih-hangchiang8128 6 лет назад

      白话文最多背背鲁迅吧,而且高考基本不考白话文背诵

    • @劉裕茂
      @劉裕茂 6 лет назад +1

      中肯,大陆的国文教育跟白痴一样,不过年轻一代的老师会自我修改

    • @蔺徵䫦
      @蔺徵䫦 6 лет назад

      高考还真没见过默写白话文的,可能的地区不一样吧

  • @NING610044
    @NING610044 6 лет назад +2

    我覺得如果課本改得這麼靈活
    原本喜歡國文的學生大概會用得很開心
    但不喜歡國文的學生一定會覺得很煩(因為延伸的東西太多了)
    我自己是喜歡國文的人
    我覺得千錯萬錯都不是註釋的錯而是把注釋當成小考來考的制度的錯~
    關於一些古文背誦的部分,雖然當下會很辛苦但不得不說中文的底子就是用背誦與重複使用來累積語感跟建構使用的方法。我這輩子最感謝的就是我的國小老師逼我們抄背成語字典然後造樣造句,成就我的中文底子,有時我朋友們都會聽不懂我用的成語,這種情況真的會有點悲傷QAQ

  • @貓餅乾事務所
    @貓餅乾事務所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的國文老師比較開明
    他曾說:註釋只是協助你去理解文字中的訊息,但是你要去融會貫通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去死背他們,要去用感情理解
    所以我國文課都沒再背註釋,因為只要理解文章中的涵義,寫出當事人表達的詩詞意境,基本上都是正解

  • @葉姮
    @葉姮 6 лет назад

    哈哈 我一看到標題直接轉給班群
    我們班每天都有人抱怨注釋好多又好長 但還是心甘情願的認真背 這樣的國文課本真的很棒!
    感覺更親民也更讓人有興趣自主的讀書👍👍👍

    • @shasha77
      @shasha77  6 лет назад

      紅豆生南國 快逼大家訂閱(喂

  • @w.2740
    @w.2740 5 лет назад +2

    看到『那種老師』,我只有一個想法,藍色窗簾。

  • @snowman7514
    @snowman7514 6 лет назад +2

    D 制度問題 注釋只是一小部分 但有改變還是不錯啦

  • @sunday-everyday
    @sunday-everyday 6 лет назад +4

    讓我想起國高中時,老師說小考/段考注釋若有寫錯的就要罰抄...
    儘管每次都被罰抄到要死不活的、手都要斷了,但我還是打死不背((欸
    覺得大部分注釋看過有印象就好了
    反正真正「重要的詞彙」也會一直重複地讓我們看到吧?
    看久了要不記得,我想也很困難XD
    硬要死背什麼der...太痛苦啦...((遠望

  • @rebeccachang6009
    @rebeccachang6009 6 лет назад +3

    第一次遇到內容這麼同意的業配影片XD
    以前還有國文課本可以看的時候,我都第一時間就拿起來看完文章⋯如果當年我有這本課本的話搞不好會對國文更有熱忱😂😂😂

  • @戴瑋吟
    @戴瑋吟 5 лет назад +1

    但其實課文裡面的提問,如果老師不教,考試不考,是沒什麼人會去看的
    其實比起課文本身,個人認為讀後觀點更重要,國文應該教論述,引證
    讀完一篇文章之後能做到這些,才能證明學生有真正的讀且反芻過
    B 還是覺得一字不漏很莫名奇妙😂

  • @haley9277
    @haley9277 6 лет назад +1

    在高中的時候,其實背註釋算是最好拿分的項目(對我來說和作文比起來啦~),老實說背久了其實還是對於閱讀陌生文章有幫助。不過我覺得深崛萌的概念其實蠻好的,畢竟真的在念文言文的時候不可能那麼好心附一大堆註釋在下面,而是可以靠著提問來增加對文章的想法。以上是屬於大學生的我的想法
    然後如果是高中生的我:背註釋比較快,我才不要花時間想一堆有的沒有的問題然後生出一篇作文來

    • @余明新
      @余明新 Год назад

      支那(狗)文,地理,歷史,公民,只有洗腦的目的,所以足濟理工學系不採計狗文

  • @zui-gp7jd
    @zui-gp7jd 6 лет назад

    C
    註釋每次背都超累 加上又懶惰
    我非常喜歡深崛萌的更改

  • @2143118
    @2143118 6 лет назад +1

    C 我覺得不只換課本,連考試方式都改
    從小就超討厭國文課的我,在高中時跑去問國文老師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文,背註釋,還要學那些國學常識(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那些是''常識'')
    結果老師甚麼都沒說就逃走了,已經畢業好幾年的我依舊記得那股憤怒
    並不是說不用學那些東西,而是不應該把這些跟不上時代的知識跟文言文還拿來考學生
    畢竟,連老師為什麼要教的理由都不知道的科目,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存在

  • @浮生嘆
    @浮生嘆 6 лет назад +20

    想起高中寫半文言散文的青澀時候……
    #我的文言沒對聲韻
    感覺改版的比較貼近日常不像傳統課本

  • @mita6940
    @mita6940 6 лет назад

    高一在此 我們的國文老師只要意思對了就行,不需要每個字很精準的寫出來👍

  • @林佳德-l6g
    @林佳德-l6g 6 лет назад

    課本只是一個教學上的輔助工具,問題還是在於考試和升學制度,假使考卷中不會出現注音、國字、注釋等考題,老師能更有效利用時間訓練學生思想、表達、作文的部分。
    每位老師的思考、教法、教材皆不同,但上課時該課綱導向?考試導向?學生導向?家長導向?
    在有限的時間中要教幾乎無限範圍的考題,光課文內容跟複習時間就非常不足,所以為了學校招生與升學率,大多老師只能選擇與考試奮戰。
    現在國文課的問題不在課綱要人民學會什麼,課本要教什麼,學生想學什麼而是「考試要考什麼!」

  • @user-ie9tq6ub1l
    @user-ie9tq6ub1l 6 лет назад

    A 個人覺得注釋做為文章的解釋與補充部分,理解>強制記憶,若不能先去理解文章的意思,死背再多東西也沒用。
    每天死背注釋最後還不是淪為考試的一部份,如同一個「考試機器」般只知道考試,不懂得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我們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時我們卻缺乏相關的能力,最後為了迎合考試官而寫出看似「合理」的文章。
    我很享受作文的過程,可以在合理的範圍之內盡可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但我寫作文絕不是為了「迎合」考試官想要看的內容才寫,而是告訴考官我寫的東西有我自己的思維與想法。
    即使這些想法與考官自己「期望」的想法不同,也不應該輕易的給予低評價甚至是抹殺。
    當我們的「思維」依然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時,有多少充滿希望的萌芽被你們狠狠的扼殺了?
    只因為這些希望的萌芽不符合你們的期望? 只因為害怕自己的「思維」受到挑戰甚至被打破?
    還是覺得,現在的環境就是如此,要嘛選擇「屈從」不然就是「抹殺」這種毫無意義的二選一?
    「當你們期望一切都在你們的掌握之中,世界永遠都會給予你們一個意料之外的驚喜。」

  • @cobain5489
    @cobain5489 5 лет назад +1

    每次聽到掰比 都有想揍人的衝動 給這個設定比個讚👍👍👍

  • @handsomeboyisme444
    @handsomeboyisme444 6 лет назад

    A:因為那個時候我的老師,就是寫個意思到了就可以了,她是說:用自己的詮釋方式也行,但是為了分數保險起見寫課本上的就一定能拿分數,但是突然忘記也不要放棄作答。算是改考券很認真的那種吧

  • @playgamenow
    @playgamenow 6 лет назад

    5:53 課本的插圖不錯喔~超豪華的,還用漫畫分鏡咧~很適合二創、塗鴉課本XD

  • @wbz93
    @wbz93 6 лет назад

    A
    有幸遇到只要意思正確就給分數的老師
    她有強調:背那麼多,不理解等於浪費時間
    所以她個人不希望我們用背的
    當然...
    很多同學最後還是用背的
    畢竟背完整=一定滿分
    用自己的話寫,只要意思偏離就會被扣分
    這也是一種無奈啊~

  • @wei37
    @wei37 6 лет назад

    D.期望其他學科能夠跟進,
    不然對於每天上學對孩子而言
    只是比較痛苦跟非常痛苦的差別
    要讓他們開心的永遠不是上課,
    而是……下課跟上課以外的事。
    長年以來,迂腐的教育制度
    老師們又怎麼會有熱忱跟信心去教導
    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呢?
    教育工作者核心在於傳道、授業、解惑
    拉近學生與教育體制的距離
    讓學生用有限的時間正確理解、學習
    而非……考試-背書-考試
    這種讓人越讀越疲憊的循環。
    讓學生享有受教育權利與義務外
    能真的理解書不是死板跟死背
    不是真的出了社會才能想起它的重要。
    而家長眼中終於不再只有成績單評定孩子
    究竟在課業有沒有真正學到東西
    還是浪費大把時間死背跟刻意準備考試
    只為了得到那張紙……
    重點是還沒太多意義。
    甚至引起名校迷思與學習對立等問題。
    最後,補充一下
    台灣一直都以學習、文憑評定社會地位
    甚至是起薪報酬,
    當然還有那些證照……。
    考試固然重要,但不是是非、選擇題
    複選題之類的答題方式
    應該採用申論、短答的方式
    更能充分理解孩子在想什麼?
    孩子理解程度差異在哪?
    孩子的觀念與關注是什麼?
    一張SOP考卷只是“製造”工作者
    而不是“創造”工作者。
    懂得獨立思考與懂得自我對話的人
    才是未來台灣人才培育關鍵
    因為真心愛自己的人,
    才有正確兼愛他人的可能性。

  • @user-cy-wu
    @user-cy-wu 6 лет назад

    我背註釋算是既有無奈,又有些既得利益者的爽感。
    因為那是我少數可以拿高分的部分,讓我在邊緣的國中生活有點自信。
    雖然到目前十幾年來,還是人際關係好比較長遠;
    但當時只看鋼彈,玩不了網遊,運動又爛,
    根本打不進那群周星馳看到爛,又常常打球的圈子。
    而且考試考好家裡會給錢,我幾乎是傭兵型的考試學生,賺錢賺聲望。
    然後現在我成了尼特族,頂多翻譯翻譯網遊劇情當慰藉。
    天殺的我真的恨透家裡的長輩了,他們一邊箝制我要我讀書,一邊又說我可以做自己,結果到頭來什麼都不是。
    對,我知道有人一定會用努力論跟選擇論來和我劃清界限。隨你們吧。講幹話只要出張嘴就好了。

  • @DeRong_Hong
    @DeRong_Hong 5 лет назад

    看完這篇我才了解為什麼我國文成績能不錯的原因,我是不太喜歡背注釋的人,所以課前小考注釋的時候都作弊用抄的或放水流,導致考大張的時候我選擇題其實都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我就沿著題目上下文去延伸思考揣摩答案,因為考試中用力思考過,事後就會看跟答案差在哪,不知不覺中就潛移默化的學會了,最終學測指考的時候國文成績意外的好,但別人問為什麼怎麼念,我自己也摸不著頭緒,只覺得自己實在也沒投資多少時間在國文。不過其他需要背公式、單字的那些科目還是很差就是了😂

  • @哲修-l5i
    @哲修-l5i 6 лет назад +1

    就算課綱改了
    只要學校不改變課本,教師不改變教學方式;那麼就算課綱改了也沒用吧
    而且,那麼現在在課綱改之前上課的人,他們又只能從社會上學習人際關係、看待不同族群、好好發表意見(這還不一定有機會讓你發表)
    總覺得現在國文課沒什麼用處
    -倒不如去看果青,教學都比課文好多了>:3-

  • @王志崴-n8q
    @王志崴-n8q 5 лет назад

    D、我覺得國文課本(乃至於其他科目)的輕量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實很多老師並不是不想帶起討論,而是東西太多教不完,刪減一些內容或許能讓教學者有更多的時間帶學生們深入主題。

  • @xuanlee0313
    @xuanlee0313 5 лет назад +1

    我是還好 注釋我每次只要看過都會記得 讀文言文就比較看得懂,怎麼教就怎麼背阿~如果那麼愛抱怨就要拿出能力應對~(我個人是這樣覺得)
    雖然不會考,但涵養是自己的,像現在很多人雖然聰明但都會用詞不當而傷到別人..是滿受不了的

  • @功德製造機
    @功德製造機 5 лет назад

    從來沒背過注釋(至少考注釋從來沒一字一句不差背出來過),常常隨堂考不及格,但國文學測也是可以13,任何學科會其意永遠比背重要,能融會貫通文意才是背注釋的目的,反之文章懂了根本不用鳥注釋多精確

  • @LeoHsieh
    @LeoHsieh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都作弊沒背,照樣考5A。重點是自己有沒有理解字句的意思,蓋住課本注釋後,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清楚。這種浪費學生時間的陋習,印證了台灣教育的失敗。

  • @orochi821
    @orochi821 5 лет назад

    我個人沒有很討厭背註釋~ 覺得像是透過背誦去學習其他的表達方式,有點切換不同角度去描述同一件事的感覺?! 但也非常同意從上下文猜測語意是很好的訓練方式,從已知的內容做邏輯推演也滿好玩的。: )

  • @迷走又歪歪的南部飯粒
    @迷走又歪歪的南部飯粒 6 лет назад

    D、願有朝一日,每ㄧ位課堂上的莘莘學子,都能夠享受到國文的真實奧義

  • @shanzisenpai
    @shanzisenpai 6 лет назад

    看到底下有人提到默寫文言文
    我回顧二十幾年的人生,覺得背文言文最有用的一刻是
    在B站看動漫時彈幕在洗古文的時候腦袋可以跟得上

  • @施逸翔-f4c
    @施逸翔-f4c 6 лет назад +34

    現在對萌還有點過敏

  • @Anik_i
    @Anik_i 5 лет назад

    延伸閱讀這一欄目真的要給好評

  • @asdfglin
    @asdfglin 6 лет назад +1

    羨慕現在的學生,可能可以用到這麼新的教材

  • @克里斯多夫王
    @克里斯多夫王 6 лет назад +1

    十分贊同深掘萌的理念 身為一個學生 真的非常討厭"被註釋"這件事 常常認為這是扼殺學生思想的行為

  • @user-yv1lt1sc5n
    @user-yv1lt1sc5n 6 лет назад +1

    啊,有點羨慕可以用這樣新課本學習的後輩們R~

  • @王絲絲-i8r
    @王絲絲-i8r 6 лет назад

    身為103課綱目前的最後一屆我大大支持c希望大家都愛上國文課

  • @高橋涼介-d2g
    @高橋涼介-d2g 5 лет назад +2

    c 看來我們需要無限抵制舊課本了owo [拿起三角叉跟火把

  • @julianna0412
    @julianna0412 6 лет назад +56

    你竟然買了那隻吶喊皮卡丘!!!!!

    • @shasha77
      @shasha77  6 лет назад +2

      Julianna Wu 當然 你的 Elmo 我也有喔

  • @iniy0120
    @iniy0120 6 лет назад

    c 當然教學有差,我很幸運的是我的國文老師都沒有要求要背到一字不漏(再次告白老師們

  • @MaryJane-jg1dw
    @MaryJane-jg1dw 6 лет назад +3

    新教材與延伸閱讀我們是希望能刺激學生思考,培養求知慾,但會不會有食古不化的老師,將這些延伸教材也納入考試中,要求學生死背並且寫出制式的答案? 新教材本身的理念很棒,但教育方式與考試制度,是不是會影響初衷呢

  • @goldendoge4278
    @goldendoge4278 6 лет назад

    這版本的課本聽起來不錯,有空我會買本來看看
    回到主題,我會認為國文除了課綱以外,還有很大的問題在於高中以上根本不該將國文作為通識必考科目之一,文學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竟然如此怎麼能要求學生做只有標準答案的試券呢?
    在中、小學階段裡,培養學生對於詞意表達的常識及文學常識,我認為是比較沒有問題的,但是進入高中後,學生已經根據喜好、發展選擇類組或科系(雖然不一定是在他們清楚的情況下選擇的,但這是另一個問題),既然如此,為何要強迫學生"必選"他們不一定需要的國文?這應該是讓學生自發性的去選擇、充實自己的額外科目不是嗎?
    這不是英數這類幾乎等同於"工具"的科目(不過如果是文組,則是另一回事,但也不該是以"文學"為主,應該專注在鑽研詞彙上),僅僅是莫名其妙,像是為了保護很難找工作的國文老師、教授一樣,就這樣甚至到了大考、進了大學,還是一樣有"國文"黏著你,直到你出社會才能夠甩掉這很多人完全沒興趣的科目

  • @enric543
    @enric543 5 лет назад

    本來就是先理解再背誦呀。背誦很有用,才能領略文字之美,多年後依舊能背出長恨歌琵琶行葬花吟等等。從小學到大學國文都是93分以上

  • @shps100606
    @shps100606 6 лет назад +1

    哎呀!沒注釋,那我就少了可以穩拿分數的機會啊!
    社會組表示:
    我其實蠻喜歡把注釋一字不漏全部背起來,然後在國文老師出一百題注釋考卷的時候拿滿分,最後看別人罰抄的要死要活的樣子,覺得爽!

  • @Kai-h3e
    @Kai-h3e 5 лет назад

    我是95課綱的拉
    國文課會淪落為抄考背我覺得很大的原因是來自學生自己拉
    在講究效率的時代,自己「懶得」去理解與找答案才造就了「一直在背誦」的錯覺...
    雖然我是自然組的,但其實我很喜歡上國文課,我覺得所選的文章都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會想讓我去找答案
    大概是我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找到了動力來源...所以其實讀起書來挺愉快的

  • @BO-Cupcake
    @BO-Cupcake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講好聽點:用字精準
    講難聽點:鑽牛角尖

  • @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 6 лет назад +8

    小學開始看小說(哈利波特),看到國三才比較少看,很多字都是平常不太會用的(尤其小學生),早就習慣用猜的了,覺得有些註釋其實有點多餘,不需要那麼多,徒增負擔

    • @huifenGuo
      @huifenGuo 6 лет назад +2

      經濟作物
      其實讀英文小說也是這樣

    • @Shibaisadog-s9v
      @Shibaisadog-s9v 6 лет назад +2

      記得哈利波特前幾集跟童書沒兩樣,英文版還有兒童版的,用字非常容易,除了咒語使用組合字以及部分拉丁文,但覺得對閱讀不造成影響

    • @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 6 лет назад +3

      @@Shibaisadog-s9v 可是中文有「瞥」、「跋扈」之類的,國小應該不常接觸吧?(我是沒有啦...

    • @Shibaisadog-s9v
      @Shibaisadog-s9v 6 лет назад +3

      @@經濟作物 瞥是還滿常用的,跋扈比較難...但哈利波特第5集出的時候是我國小5年級,當時在學校啃完兩本,記得沒什麼負擔

    • @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 6 лет назад

      @@Shibaisadog-s9v 的確不影響閱讀比較不是主軸只是修飾,而且真的就是看多次一點大概就知道了

  • @yusunwoosan
    @yusunwoosan 6 лет назад +2

    我們學校比較好一點
    能自己翻譯出差不多意思就好
    比較常考單個字在不同句子的意思
    不過只要能自己翻譯出來,這種通常都能對十之八九
    主要還是得回去複習課文啦XD
    至少要知道大概在講什麼

  • @asd12298981
    @asd12298981 5 лет назад

    看起來深覺萌的概念有點類似於TED:學歷史的大用
    這個概念比起傳統教學方式跟品質差別很大
    比較起來傳統方式一學期可能可以上12課但是都是一知半解或者只是應付考試而草草了事
    這個概念更能夠深刻的了解課文中的內容

  • @Leorix723
    @Leorix723 6 лет назад

    以前高中的班導從來不會要求我們去背注釋,他每次都叫我們「用自己的話去寫,有點不通順也沒關係」
    謝謝你南山高層蛋頭!

  • @JKV0017
    @JKV0017 4 года назад

    討厭備註釋但其實不能沒有它
    在閱讀量和理解力還不足的時候,太過艱澀或隱晦等手法會讓人一頭霧水,此時比起提問、我會選擇放棄思考並不去理會,感覺會更加錯失提升理解力的機會!
    所以有註解是好事!別叫人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就好XD

  • @huifenGuo
    @huifenGuo 6 лет назад +1

    喔喔喔,深掘萌課本出了
    好羨慕喔

    • @huifenGuo
      @huifenGuo 6 лет назад

      有些翻譯書也是-有譯者/作者注的話,會統整註釋在書末

  • @ah129850320
    @ah129850320 6 лет назад +2

    影片的文字閃太快了來不及暫停回來看啦
    像是2:39(剛好看到這裡)的課綱只有出現不到1秒(對 我暫停看了秒數,真的不到一秒)
    可以至少加到1秒嗎?   不然我有種在玩某種要抓時機按按鈕的遊戲的錯覺
    順帶一提  在看時間軸的時候也發現了這部片不是7分鐘  為了葉配出賣自己的原則可以嗎?!!!!

  • @lonerxie22
    @lonerxie22 4 года назад

    對我來說是A.
    對我來說,其實我相對喜歡註釋,我覺得註釋可以讓我有些收穫,以看懂文章。不過比起註釋我更喜歡字音字形,可能是因為我有強迫症吧,聽到不對的發音,看到不對的字就想糾正,又或者我只是單純喜歡國文🤣也可能是當了兩年國文小老師的毛病吧

  • @jengshiun-wang
    @jengshiun-wang 6 лет назад

    C ~
    XDDDDD
    看完好想買w
    如果真的國文課本能變成陪伴在枕邊的教戰手冊那真的很棒!
    ( 不然畢業後第一件事老是把課本賣掉

  • @e5990457
    @e5990457 6 лет назад

    哦哦哦哦!!這種課本感覺好棒R
    想回去上國文課惹

  • @黃亮禎-m3k
    @黃亮禎-m3k 6 лет назад

    A 因為老師會看我們寫的內容,如果意思差不多,就會給過,不會要求要背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