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跟那位接受採訪的朴民根同一家所屬公司一起經歷過一段練習生生活,那段時間我們每天練十幾個小時,每天有著不同的考驗,淚水汗水都比我們喝的水還要多⋯每天身心雙重煎熬,就因為公司給我們能出道的希望,一般人付出了這麼多,是個人都想要獲得滿意的成果,但做練習生不同,持續的訓練過程很多時候看起來是無望的,我們公司後來還是把我們出道組都解散了,「努力到極限」,甚至是優秀到極致,都可能無法出道,這才是練習生制度最殘酷的一面,不過真的很開心民根走了這麼多辛苦路,終於能成功出道🥹
😢
真的辛苦了💦DuangDuang加油🫶🏻
是duangduang!!!居然跟民根同一家公司過練習生真的很不容易加油加油❤
出道≠成功,努力≠优秀,说点很现实的话,出道也只是刚开始,能不能成功的因素太多了,而努力只是良好的品质,努力的人太多了,跟优秀其实沾不了太多边。
辛苦了,或許你可以學Debby彭雨彤去當舞蹈,歌唱老師,或是在台灣補習班教課之類的,台灣現在有補習班出來了
SVT超級好笑
STRAY KIDS IS THE KING OF KPOP,--
@@himaririku9254 他們都很棒,就只有你很煩人
把人生壓在這上面投報率實在太低了
是啊
STRAY KIDS IS THE KING OF KPOP-
不如直接買彩票
整個就是在浪費
沒辦法出道沒名氣,還要還債給公司
kpop市場已經開始飽和了吧....而且出道率實在太低了,就算出道了也未必會有好成績,現實來看,花了7年以上的光陰卻換來負債不太划算
大部分的利潤都被HYBE跟SM賺去了,中小公司都賺不到啥錢,很多團都撐不到4年就解散了不然就是空白期越來越長,還不如去當網紅
現在很少當練習生到七年沒出道也沒被淘汰了,尤其大公司,而且就算能待到第三、四年,自己有幾兩重、優劣勢、侷限在哪也很清楚了,家長不支持率也更高,所以真正能待這麼久的練習生少之又少,其他術科生也是這樣,很多孩子打小學,然後不斷有人退出,真正堅持到有讀相關科系畢業後從事相關工作的本來就少之又少,這就是術科生的大共業。
把jyp與yg放哪里🤪他們老闆表示抗議😅🤣
@@Underdogz999 中小型公司大概主要將投資放在出道頭三四次上,如果沒有打出名堂,或者沒有持續的資金支持,可能就拜拜了
@@h739iu34h JYP不是分了幾個本部嗎,可是宣傳和安排都不太行,YG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空白期太長了,而且出道的機會率太低,在練習生的角度看,吸引力不太可以
當idol太苦了,而且沒人性,經紀公司勒財,粉絲勒情,最大的意義是奉獻,展示真正的自己就會被厭棄,而且愛豆哪怕做到防彈等级,也會被人說是粉絲經濟,靠夢女成功;雖然某種程度來說是實話,但是真的太可憐了,有錢有名也打碎不了偏見
偶像的生命期太短,再加上kpop已經飽和
偶像越來越多,粉絲數卻一樣。況且 Kpop團 每個看起來都一樣,歌曲也相似。我寧願聽西洋流行歌曲,反正 Kpop 也是抄襲他們的
看到標題在日本失言被抬出去就想到是我們Hoshi沒錯了🤣
為什麼?
@@5408haha 因為很少有人會被抬出去
花十年當練習生才出道,應該慶幸還有機會出道花七年才出道似乎是正常的花五年就出道感覺比其他練習生稍微幸運一點花三年就出道除了有實力之外,就是太幸運了,別人看見都會羨慕花一年就出道,你若不是天才就是公司沒人了,你先頂上去。 如果是12-13歲當練習生開始培養,5-7年的時光過去,如果沒當上愛豆,那麼人生還有轉折,練習生的日子就當花時間學個才藝。問題是很多經紀公司都是找17-19歲,韓國男性還要當兵,大眾對於女性藝人的歲數更是嚴格,這些孩子能有多少最年輕最精華的時光耗在這裡? 而且不成功的案例太多,他們要面對的風險太高,這買賣太容易虧本...當個網紅小有名氣或許就能滿足個人的虛榮感,而且非常彈性又自由,不需要處處被公司綁死。
老虎被抬出去的那天,我也在現場😂😂😂
值回票價
歌手這職業沒有進入前十名才是正常的,恭喜韓國逐漸正常化
痴人发痴梦。现在人口越来越多,若不是独一无二走在前锋的天才就难以被关注成名。
@@user-fq1y7b8td一直也是啊,一二三代的愛豆基本個個都天賦異稟,就算不是天賦高也是努力至死的類型。反而是現在的愛豆才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那些,實力沒太多,但同時又有名氣和人氣,純靠臉蛋和時勢換來的。尤其點名HYBE的團😂
我也覺得是好現象,不要總是發明星夢,不好好讀書。況且如果真的是出眾的人會被發掘的,投資錢和時間去練習甚至整容幹嘛呢
走練習生路線是因為以前網紅還不發達,現在當網紅也能有機會紅,而練習生那麽艱苦外加沒保障,入行的人當然越來越少!正常現象!以後偶像的來源一定會更多元!
真的被hoshi笑屎 不得不說他們的太有默契跟搞笑了❤
Hoshi 超好笑的😂昨天Treasure Hyunsuk在马来西亚的演唱会错讲成是Manila,也是跪地说抱歉~🤭
Hoshi 這樣不會被罰款嗎?
对 !崔贤硕笑死我了,直接跪地求饶 😂 太开心了再次去盒演唱会!
STRAY KIDS IS THE KING OF KPOP---
@@KPOPL3你也是Teume呀❤️❤️
@@srpgwen2369 对啊 我是男teume 😍
我發現現在小朋友都比較想當RUclipsr而不是愛逗,要當練習生、被罵、被限制自由、日評、周評、月評、季評,然後說你不適合淘汰了~~ 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參加,現在的小朋友聰明得很
以前的人没有当网红可以选。
😮😮😮
新腦子果然比較好使
之前我們學校的韓國老師有稍微抱怨過未成年的小孩很多去當練習生而導致荒廢課業,但是大部分最後都沒有成功出道,就造成了沒有學業證書、生活技能為零、生活圈太狹窄而無法社會化的原因導致父母跟家人都很頭痛,而且有些因為沒有學歷的關係使一堆人都沒有工作在家啃老甚至是造成其他人的困擾,也導致韓國那邊的父母有些也越來越沒辦法接受他們的小孩去當練習生。而且當練習生又沒辦法每個人都成功出道,年紀還小就把未來賭在一個成功機率超小的地方,這是賭一輩子的事情,賭輸了等於輸一輩子
想問一下,韓國出道競爭這麼激烈,那麼成功上位的,例如seventeen,ive 等等當紅炸子雞,是不是引起很多羨慕妒忌恨呢?因為真的是萬中無一
KPOP娛樂圈近年來越來越亂,再加上惡性競爭不斷循環。外國練習生即使撐到在韓國出道,韓國經紀公司也不一定會重用,基於私心,經紀公司還是會偏向韓國籍藝人,周子瑜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個人想法而已,不認同的人請自行跳過😅)
那是以前的状况,现在反而比较着重在外国成员上
要看公司,雨琦和舒華都被Cube保證加入就能出道,舒華甚至還被遊說不會唱歌也沒關係,cube 也真的都做到!雨琦最近還風光搭包機回中國參加綜藝
我也覺得JYP把TWICE外國Line鎖的好死感覺各個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演戲SOLO之類的,可惜
子真的別說了 越說越難過 就不懂公司
要是把子瑜放出來,jyp賺得更多,可惜差過了那幾年,女生全盛期只有那幾年,過了後雖然樣子沒變,不過人成熟了,不青春懵懂了,不可愛了,市場不會選擇你。
愛豆競爭太激烈,看了很膩新團不斷的出,真正紅的很少,要很拚,但也要公司有錢推愛豆才行而且愛豆出道就負債,除非能紅,要不然直到合約結束都不會賺到什麼錢浪費了青春
Kpop感覺已經趨近飽和,每年出道那麼多新團體,多到連名字都不夠取了,以前團體團英文名都認得出來,現在列出一排新生代團體名,看得都會讓我覺得自己英文程度不夠的感覺⋯⋯
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 都不會唸了😂
老虎那段真的看不膩,實在是太可愛了❤
的確啊!辛苦那麼久卻苦無出道機會,即使出道,若是小公司也沒什麼資源,亮相機會也不多,反之,若是實力一般卻在大公司,便享受極佳的待遇,真的會心酸啦!我就很納悶,像VIVIZ好像就沒上過驚人的星期六😅,製作單位不愛吧!
純粹因為小公司沒什麼資源而已,沒人脈沒後台,論名氣GF的人一個不差
@@butterflydaisy59 沒錯,沒人脈,沒後台,唉!
張得端正、熟悉兩種以上語言、刻苦耐勞、13歲以下、家庭經濟能力寬裕能夠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路,要滿足這些條件的男女;即便放眼世界本來就不是佔這麼多數.要成為YT沒有高點閱率與廣告、贊助商支持這樣的基本資源,倒不如腳踏實地的找份工作先打下一定程度的經濟基礎再考慮未來的路.
除了愈來愈競爭 還有現在生活愈來愈好 小孩不需要去當練習生受苦 能選擇的職業很多 並不需要去當很累 訓練長 出道又不確定 就算出道了也有可能是一片偶像 不符付出成果BTS BP TWICE 應該就是KPOP的黃金時期了吧 以後的人們會懷念這段時光的
其實跟他們同時期的也是8成就被埋沒了 連個浪花都沒冒出來
有時候就是運氣跟命運的問題,雖然不想這麼說,但這是事實~運氣佔90%以上~
練習生減少一部分也跟韓國生育率下降有關,青少年群體人數在減少。除此之外,KPOP發展成熟後,現在的小孩比以前也有更多的資訊,不僅是跟成為練習生之後需要做什麼的資訊,透過發達的社群媒體和網絡,還有更多其他職業和人生選項的資訊,許多人憧憬但不一定會再想成為偶像。最後,跟影片提到的一樣,產業發展起來後,機會也變少了,出道機會那麼少,自然降低意願。只是,哪個因素佔比影響較大,才是應當進一步分析的對象,畢竟沒有良好的人才沒辦法拓展KPOP
通常幾個月就能出道的,基本上都是星探去專業學校去挖人,這些都是需要花好幾年的練習時間,而且能不能出道不知道,超過年齡、不符合團體風格……也會被勸退,出道之後還要擔心流量,做練習生是一個風險滿高的投資。
在日本失言後被抬出去的一線男愛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hoshi🤣🤣🤣🤣🤣
韓國也算是奇葩了,去問台灣學生的夢想職業中,歌手或者演員絕對很少會出現,卻能在韓國排行上看見,可見那真的是一種職業,在台灣當歌手或者演員通常比較算是一種"志業",通常在台灣成為歌手或者演員都是歪打正著的,不過韓國練習生減少有一大部分是韓國的經紀公司以及KPOP生態中的惡性循環所造成的,不能說不好,如果需要這個產業朝向蓬勃發展或國際化,當初勢必必要走的必惡之路,但是這也伴隨負面效益,現在只是都一一暴露出來而已!
看到這就越感到慶幸 幸好我的偶像沒有放棄 幸好公司沒有放棄他們🥹
需要改變的是 對這個行業的法律規範- 工作時長 最低薪資等 … 要不然這個繁榮 不可持續…
練習幾年後實力足夠信心滿滿地出道,很大機會還是失敗的,這個年代愛豆想成功,大公司的曝光渠道和營銷資源才是最重要,然後好的作曲家也會偏向大公司。
過去幾年就一直有Kpop衰退, 愛豆市場萎縮的討論, 所以中小經紀公司首先撐不下去縮小規模很正常. 而年輕人們的想法轉變也是因為現在愛豆漸漸脫離主流的顯現. 然而為什麼歌手=愛豆這才是韓國應該考慮的問題. 韓國其實有很多音樂人才, kpop不等於偶像文化, 但現在為什麼變成相等了, 人們想起kpop都是在說愛豆, 因為不成為愛豆你的音樂就沒有辦法得到關注. 防彈的rapline本來也不是想成為愛豆, 只是為了賣歌所以披上愛豆的外皮, 這其實就顯示了韓國音樂產業的扭曲. 但是不可否認, 如果本身有歌手才能然後再兼具愛豆能力, 會比一般歌手更有競爭力. 然而如果只是找愛豆做歌手, 那樣的順序就會後繼無力. 追根究底的還是需要培養才能. 愛豆變成只是打扮得很華美然後美美的唱歌跳舞, 這樣的表面性造成了愛豆市場的衰退, 美麗的東西看多了也會膩, 必須成為藝術感動人心, 才能長久的吸引廣泛的喜愛. 愛豆產業需要考慮的是回歸歌手的原點, 音樂. 首先要有好的音樂. 那些中小公司的奇蹟, 不都是靠本身具有音樂能力嗎? 東亞有個問題, 就是音樂類型很狹窄, 如果你不聽外國歌, 很難培養出好的音樂鑑賞能力. 而且問題是很多人都不覺得有問題, 大部分的東亞家庭都不會如歐美家庭那麼常聽音樂, 音樂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這樣的環境下當然也就越少有人具備比較好的音樂才能. 所以大部分亞洲歌手的音樂都不能跟歐美歌手比較, 毫無競爭力可言就是這個道理. 日韓算是亞洲圈裡音樂文化發展得比較好的國家, 日本有他們自己的風格我就不評價了, 韓國則是跟歐美風比較接近. 然而愛豆圈的問題是音樂品質不斷下滑, 好的創作人基本上都把歌給大公司, 所以中小經紀公司如果不會自己創作, 就拿不到甚麼好歌, 導致產品也就差強人意. 與其培養偶像人才, 當務之急的是培養創作人才, 讓年輕人更多對音樂感興趣. 也許愛豆衰退反而是一個好事, 讓已經走上極端的產業回歸正常, 讓一般的歌手重新得到肯定. 當年傑尼斯衰退後, 就是歌姬的時代, 人們厭倦了只是打扮美美唱跳, 而要求更高的歌唱品質與更好的音樂. 所以韓國目前的狀況, 對於solo歌手來說未嚐不是好事, 他們可能會更有發展的空間而不用只是活在韓劇OST裡.
以前是家境不好才要進演藝圈賣笑現在是有錢人小孩從小學才藝要去實現夢想
颠倒了😂
現在沒錢混個毛演藝圈
我家妈木突然被点名😂妈木十周年了,莫名的感动❤
當時有人說以後很難再看見類似媽木的團體了 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那句osaka 真的看幾次都覺得好好笑😂😂😂😂
覺得目前KPOP和韓劇也正在步向泡沫爆破的臨界點, 主要原因是作品愈來愈粗制濫造導致聽眾和觀眾愈來愈失望所致. 在創作上就好像漁民過度捕撈一樣, 為了搶佔市場, 完全忽視了給創作者們休養生息的重要性.
應該說現在太多製作不在乎真正的戲劇主題內容 資金都運用在一些不是這麼重要的地方 但現在的韓劇製作規模卻是越來越大越來越燒錢…
看到韓團越來越多,感覺競爭實在太激烈了感覺練習生時期非常痛苦,65%的出道成功率其實不覺得低,運動員感覺更加困難,但就算出道了,如果不紅也很困難,可能很快也會面臨解散而紅了也要兢兢業業迎合粉絲,不只要練歌練舞搞笑還要四處演出固粉,還動不動就要被公審,實在覺得是蠻辛苦的職業
同意,其實是很糟糕的行業,如果本身就有天賦,海外的人應該不需要經由韓國的練習生制度出道,而是可以自己經由YT 就可以出影片找到知名度了。沒有天賦的人才需要被訓練,很人工化的去練歌舞,還要適應韓國的那種文化,其實很沒有必要。
哈哈 Hoshi和成員們都太好笑了~~~
成為愛豆付出成本比回報多,已經是家境小康以上的小孩才會去選擇追夢,家境普通到平窮根本不會考慮,錢還是比夢想實際。
其實沒出道或不紅之後可以去培訓機構教兒少或藝校、藝科班,還是很多家長有星爸媽夢,行行出狀元,成功的也是賺的不少於偶像,沒成功的至少也能養活自己,其實術科生就是這樣,體育生或其他藝術生也都是這樣。現在很少練習生七年,其實在大公司待五年沒出道也沒淘汰已經算久了,自己什麼能耐與侷限在哪也很清楚,家長也未必再支持,當然不少人考量後自願退出很少這種資深練習生。此外走正常升學管道在🇰🇷也是很操壓力很大,也未必考上好大學,畢業後也很多當社畜買不起房車(所以現在躺平族年輕人越來越多),看過韓劇未生就知道,所以也未必比當術科生好到哪去
出道前要拼,出道後也要拼是一條無止盡的道路尤其是聽了有團體紅了還沒拿到收入的新聞就覺得很扯談戀愛又怕人氣下滑等於是賭上一切去追求看不到的未來
看到標題就猜到是Hoshi ㅋㅋㅋㅋㅋㅋ 那天跟坐我旁邊的日本虎擔克拉整個笑到流淚
現在能夠紅的渠道多了自然就少了很多練習生畢竟幸苦那麼多年還不一定出道加上韓國演藝圈的黑暗綜合來看年輕人自然打退堂鼓
哈哈哈哈 我们的🐯虎子Hoshi兴奋过头了被成员们抬走那一刻太好笑了😂😂
每個產業都有其成長曲線幅度極速爆發期之後自然就迎來逐漸衰退期競爭下降,idol們也不必一直如此高壓的無法休息相對來說我覺得孩子們減少idol志向意願沒什麼不好找尋不同潛能工作對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是更好的
因為韓國衰退疲弱的經濟現況才是主因吧。經濟強盛,娛樂業才會興起。經濟持續衰退疲弱,娛樂業也會隨之逐漸萎縮蕭條。娛樂業極度仰仗經濟,當娛樂業大公司都在大虧損賣家產苦撐的同時,中小娛樂業公司倒閉潮也是難免的。年輕人不會嗅不到經濟衰退通貨膨脹逐漸加劇的氣息,職業選項轉變也是正常態勢。
失言後要看臨場應對反而還會加分,笑死了🤣🤣🤣
外國人還是清醒一點比較好啦!
@@sllin8670有吧!雨琦啊
@@5408haha 我説“很少” 沒有説“沒有” 不過 她實力站C位 沒有人會反對
基本上韓國還是有政治正確的,現在大公司選人考量國籍根本前三要素!我們台灣因爲政治因素,現在要在韓大公司出道機率微乎其微。舒華2018就在韓出道,時空背景跟現在不同了。
Hoshi那段要看完整版更好笑,尤其是用手勢作剪輯的那段,令人感嘆出道九年的idol怎麼還是那麼有靈氣😍
就在那一瞬間,我被說服是「大阪」了😆
比起idol現在更多人想做網紅,因為自由度更高
我第一次聽到Osaka能讓我笑噴🤣
恭喜,清醒的人在全世界範圍越來越多了
本來一個職業就有可能應時代被淘汰,韓國人自己也很排外,生育率低找不到韓國練習生了還要怪為何團裡要有這麼多外國人,而且外國人就算出道了經紀公司還是更傾向主捧韓國籍成員
其實這樣也好 不是嗎 接下來幾年應該就是網紅現象應該要檢討一下了
最後那段之前看了好幾次 太好笑 太可愛了😂
特別是男IDOL的市場吧,之前就有男trainee說到還不如當網紅、約會真人秀還更容易出名和賺錢
在福岡說大阪,我要笑瘋🤣🤣
雖然世界正向最新科技和網絡轉型,但藝人偶像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就像網紅節目和電視節目在真正專業和實力的差別
韓流已經締造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韓國人真的了不起
中小經紀公司就讓我想到KISS OF LIFE(KIOF)每次看他們舞台都會感嘆他們如果是四大公司出來的早就紅了哀真的很希望他們能成功他們是最近讓我覺得中小經紀公司有希望的潛力股了Q_Q而且他們公司明明很小卻很敢花錢在他們身上真的有下重本用心製作歌曲、舞台、專輯(但這次回歸廠損率有點高XD)總之希望是百家齊放而不是只有大公司能紅....
當網紅不錯啊,人各有志。引進各國練習生的解決方案蠻好的。
而且網紅還能直接自己出道當偶像,例如6/29 PM6:00(韓國時間)要回歸(其實是出道)的갤럭시키즈😂
以前喜歡表演 基本上職業選擇就是藝人 不過網路越來越發達 現在越來越多喜歡表演的直接在直播平台表演了
病態的飯圈、網路風氣吧看到那麼多人無腦罵,還要無故去承受,不夠強大而只能道歉年紀越來越小,說真的在那種環境那麼早出道真的不是好事又把人當商品越來越病態的環境,減少是最好的
網紅變現率高 🤑
演藝圈一些醜陋事蹟一點一滴爆出來,公司與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也跟二代時期的大家同樂的氣氛不同了,加上網爆的風氣越來越盛行,藝人常常為莫名其妙的事情道歉,這些都為本來就難熬的偶像職業增添更多風險,會下降的確也是好事。希望公司能好好珍惜培育人才,不要再亂犧牲偶像或練習生了。
人數減少也是好事,把青春花在練習生,就算出道了也不見的會紅,不紅的團體活動了三年後,被公司冷凍了,等到團體解散後才發現自己什麼技能都沒有
但不就是因為真正喜歡才去做嗎?雖然也要平衡生活賺錢,而且Idol也有很多人是大學畢業的呢
很多團體連上去音樂節目的機會都沒有就消失了 這比例還很高
我有個想法:因為校園霸凌仔們發現當偶像的成本太大😂😂😂
哈哈哈~真的是霸凌仔當偶像紅了以後會被人爆料還是當網紅成本比較小
真的做網紅更好,老被經紀公司瘋狂壓詐
Hoshi把福岡講成大阪已經是去年底的名場面🤣沒想到過了半年繼續拿出來鞭屍好好笑 我們虎虎後面還說cut cut 但是是直播哈哈哈哈
竟然被抬走了XD
当时都说像抬猪肉一样被抬出去了🤣🤣🤣🤣
小17太可愛了😍
好好笑 看到封面就知道是我們家虎虎了
練習生減少才好, 競爭才不會這麼辛苦, 而且家境不好, 也會很辛苦
真的 留下真正有夢想有才華的更好
开心 看到妈妈木被点名了 ❤
和台灣一樣 大家都想當網紅 因為不用忍受痛苦 就能 有收益。而已也不用被公司束縛住。
辛苦都還好,最最可怕是常常聽到的x規則,就算再紅的雪莉,具荷拉自殺光聽到都怕
我以前也曾經想過,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練習過程、出道率,出道還有殺人行程,也不一定成功,職業生涯又短,最後可能什麼成就都沒有,學校缺了一堆課,就業黃金時期已過學歷又低……還是算了吧😂
終於面對現實,挺好。
2022年不是疫情 + 選秀黑幕爆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影響吧。
建議想要當偶像的人都先去照照鏡子,我知道這句話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基本條件不足做再多努力都是徒勞。除非,你家財萬貫。
不過往好處看 女團的團體生涯可能會在拉長 我是指出專輯開演唱會這方面
練習?別鬧了,不是說努力沒用,但命中注定才是真的我一直覺得偶像這個職業靠的絕對不是唱歌也不是跳舞而是「眼緣」或「觀眾緣」,練習對他們來說只是加分,完全不影響他們成為偶像,沒有「眼緣」或「觀眾緣」即使一天練習二十個小時也一樣,不會紅就是不會紅至少我追K-Pop到現在,從不覺得有哪一個人氣頂尖的偶像(我這裡指的是偶像而不是歌手)真的只靠人定勝天贏來的
任何行業都會有飽和與疲勞度,何況這個行業的投資報酬率太低、風險又大,這樣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 3:50 FUKUOKA 啦😂😂😂😂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清醒了❤且不說出道機率低,即使出道了,也是低薪!要花好長一段時間還債。還完也過了那新鮮期,快下線了,除非有不一樣的機緣。花那麼多時間精力,放棄其他所有選擇,到頭來卻沒賺多少錢。要學歷沒學歷要資歷也沒有。轉業也困難。圖啥?還真不如網紅!生活照過錢照賺,也不用還經濟公司錢。不做網紅了還可以做其他的。更重要的是,女生不用賠噁男喝酒!
Hoshi被抬走真的好好笑 😂
韓國的男團女團出團的速度都太驚人的多了,同一家公司幾乎就每1.5年都要再出一個男團女團。不管前面的人火了沒,就一直出😅
想要成為大明星? 做夢比較快啦 🤣🤣😂😂
可以問一下身麼時候舉辦全球選秀嗎
感覺有一部分是,現在小公司能紅很困難,基本上只有大公司出的團體比較吃香,本來就佔有一點優勢了,歌曲好聽 洗腦後就越來越紅,然後小公司的團體就沒什麼人發現了🥹
出道后默默無聞直到解散的一堆
說個KPOP的題外話--韓國申請世博會宣傳片居然主打KPOP文化,真的讓人無語。KPOP的影響力再大也要考慮適用性啊,被KPOP愛豆吸引的人90%以上都是10至30歲的左右的青少年、青年群體;而能實際決定世博會舉辦地的卻基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們掌握着社會大部分財富和權勢,他們才有話語權。韓國要打動的是他們才對啊,要知道KPOP文化對他們這樣的群體而言也不過是一本擺在桌面上的時尚雜誌,可看可不看。
我之前有看到這樣言論我努力讀了研究生畢業了 找到工作了賺一輩子也賺不到這些偶像的錢 想想真的悲哀我回覆他 她們當練習生是賭上了青少年的歲月 她們有不能出道的風險更甚者即便出了道也有可能不紅 然後解散後成為一般人後她們的履歷上幾乎是一片白紙 如果是妳 回到當初的年紀 妳會放棄妳現在有的賭上去嗎?
一般人看到的是能夠成功出道的人,後面無法成功的更多,所以這個職業其實風險太大了。
只看到成功的1% 99%都沒成功還背上大筆債務 它們是覺得自己去也能成為那1%吧
Hoshi 0國語言擁有者XD 倉鼠超可愛!
成為RUclipsr KOL網紅的成本比練習生出道當藝人低太多 而且如果成功也能獲得可觀收益 現在網路社群媒體發達 人們傳播資訊跟接收信息的管道方式跟過去很大不同 自媒體年代 我可以評網路串連 發展出屬於個人的小眾市場 像DenQ哥這樣 專門即時KPOP新聞分享 👍👍 網路走紅 有時就是運氣麻辣糖葫蘆 一個小學生獲得人氣跟關注 可能贏過一堆出道小牌藝人……
我覺得韓國本身的問題還是在出生率,所以公司也才要引進外國人,當然覺得網紅收益快也是部份原因,但我覺得既然是夢想職業也不會一開始就想到錢的問題,更多還是憧憬吧,現在kpop這麼繁榮,參與在其中的人也更多,照理來說視這為夢想的比例應該增加才對,所以我覺得人口的不足可能更是關鍵......另外偶像網紅化可能也讓更多人覺得我只要能成為網紅就能接近他們那樣了,不用像以前一樣一定要正式出道,在舞台上演出才能成為自己憧憬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讓夢想的觸擊方式更多而且門檻更低了。
hoshi那個還有個可愛的地方是他比手勢要求剪輯😂
其實2008,2009金融風暴時候,出生率都創低, 小孩人數少非常多,這些大概都是15-16歲,正式練習生的年紀
不管如何 論Idol還是韓國最強
少子化、公司越來越重視國際化,kpop國際影響力越大,越來越多海外與海歸的加入,海練生的培訓環境更完整成熟(韓文為主),其中不少海生入韓前就學過韓文了,一些國家已建立專業培訓機構也有唱跳基礎(海外最好的是🇯🇵),較大的公司全球徵選已成常態,不缺本國生,少子化與獨生化更嚴重,家長未必支持,大環境風氣下新一代兒少也較不能長期吃苦,更想短期一蹴可及。
我跟那位接受採訪的朴民根同一家所屬公司一起經歷過一段練習生生活,那段時間我們每天練十幾個小時,每天有著不同的考驗,淚水汗水都比我們喝的水還要多⋯每天身心雙重煎熬,就因為公司給我們能出道的希望,一般人付出了這麼多,是個人都想要獲得滿意的成果,但做練習生不同,持續的訓練過程很多時候看起來是無望的,我們公司後來還是把我們出道組都解散了,「努力到極限」,甚至是優秀到極致,都可能無法出道,這才是練習生制度最殘酷的一面,不過真的很開心民根走了這麼多辛苦路,終於能成功出道🥹
😢
真的辛苦了💦DuangDuang加油🫶🏻
是duangduang!!!
居然跟民根同一家公司過
練習生真的很不容易
加油加油❤
出道≠成功,努力≠优秀,说点很现实的话,出道也只是刚开始,能不能成功的因素太多了,而努力只是良好的品质,努力的人太多了,跟优秀其实沾不了太多边。
辛苦了,或許你可以學Debby彭雨彤去當舞蹈,歌唱老師,或是在台灣補習班教課之類的,台灣現在有補習班出來了
SVT超級好笑
STRAY KIDS IS THE KING OF KPOP,--
@@himaririku9254 他們都很棒,就只有你很煩人
把人生壓在這上面投報率實在太低了
是啊
STRAY KIDS IS THE KING OF KPOP-
不如直接買彩票
整個就是在浪費
沒辦法出道沒名氣,還要還債給公司
kpop市場已經開始飽和了吧....而且出道率實在太低了,就算出道了也未必會有好成績,現實來看,花了7年以上的光陰卻換來負債不太划算
大部分的利潤都被HYBE跟SM賺去了,中小公司都賺不到啥錢,很多團都撐不到4年就解散了不然就是空白期越來越長,還不如去當網紅
現在很少當練習生到七年沒出道也沒被淘汰了,尤其大公司,而且就算能待到第三、四年,自己有幾兩重、優劣勢、侷限在哪也很清楚了,家長不支持率也更高,所以真正能待這麼久的練習生少之又少,其他術科生也是這樣,很多孩子打小學,然後不斷有人退出,真正堅持到有讀相關科系畢業後從事相關工作的本來就少之又少,這就是術科生的大共業。
把jyp與yg放哪里🤪他們老闆表示抗議😅🤣
@@Underdogz999 中小型公司大概主要將投資放在出道頭三四次上,如果沒有打出名堂,或者沒有持續的資金支持,可能就拜拜了
@@h739iu34h JYP不是分了幾個本部嗎,可是宣傳和安排都不太行,YG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空白期太長了,而且出道的機會率太低,在練習生的角度看,吸引力不太可以
當idol太苦了,而且沒人性,經紀公司勒財,粉絲勒情,最大的意義是奉獻,展示真正的自己就會被厭棄,而且愛豆哪怕做到防彈等级,也會被人說是粉絲經濟,靠夢女成功;雖然某種程度來說是實話,但是真的太可憐了,有錢有名也打碎不了偏見
偶像的生命期太短,再加上kpop已經飽和
偶像越來越多,粉絲數卻一樣。況且 Kpop團 每個看起來都一樣,歌曲也相似。我寧願聽西洋流行歌曲,反正 Kpop 也是抄襲他們的
看到標題在日本失言被抬出去就想到是我們Hoshi沒錯了🤣
為什麼?
@@5408haha 因為很少有人會被抬出去
花十年當練習生才出道,應該慶幸還有機會出道
花七年才出道似乎是正常的
花五年就出道感覺比其他練習生稍微幸運一點
花三年就出道除了有實力之外,就是太幸運了,別人看見都會羨慕
花一年就出道,你若不是天才就是公司沒人了,你先頂上去。
如果是12-13歲當練習生開始培養,5-7年的時光過去,如果沒當上愛豆,那麼人生還有轉折,練習生的日子就當花時間學個才藝。
問題是很多經紀公司都是找17-19歲,韓國男性還要當兵,大眾對於女性藝人的歲數更是嚴格,這些孩子能有多少最年輕最精華的時光耗在這裡? 而且不成功的案例太多,他們要面對的風險太高,這買賣太容易虧本...當個網紅小有名氣或許就能滿足個人的虛榮感,而且非常彈性又自由,不需要處處被公司綁死。
老虎被抬出去的那天,我也在現場😂😂😂
值回票價
歌手這職業沒有進入前十名才是正常的,恭喜韓國逐漸正常化
痴人发痴梦。现在人口越来越多,若不是独一无二走在前锋的天才就难以被关注成名。
@@user-fq1y7b8td一直也是啊,一二三代的愛豆基本個個都天賦異稟,就算不是天賦高也是努力至死的類型。反而是現在的愛豆才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那些,實力沒太多,但同時又有名氣和人氣,純靠臉蛋和時勢換來的。尤其點名HYBE的團😂
我也覺得是好現象,不要總是發明星夢,不好好讀書。況且如果真的是出眾的人會被發掘的,投資錢和時間去練習甚至整容幹嘛呢
走練習生路線是因為以前網紅還不發達,現在當網紅也能有機會紅,而練習生那麽艱苦外加沒保障,入行的人當然越來越少!
正常現象!
以後偶像的來源一定會更多元!
真的被hoshi笑屎 不得不說他們的太有默契跟搞笑了❤
Hoshi 超好笑的😂昨天Treasure Hyunsuk在马来西亚的演唱会错讲成是Manila,也是跪地说抱歉~🤭
Hoshi 這樣不會被罰款嗎?
对 !崔贤硕笑死我了,直接跪地求饶 😂 太开心了再次去盒演唱会!
STRAY KIDS IS THE KING OF KPOP---
@@KPOPL3你也是Teume呀❤️❤️
@@srpgwen2369 对啊 我是男teume 😍
我發現現在小朋友都比較想當RUclipsr而不是愛逗,要當練習生、被罵、被限制自由、日評、周評、月評、季評,然後說你不適合淘汰了~~ 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參加,現在的小朋友聰明得很
以前的人没有当网红可以选。
😮😮😮
新腦子果然比較好使
之前我們學校的韓國老師有稍微抱怨過未成年的小孩很多去當練習生而導致荒廢課業,但是大部分最後都沒有成功出道,就造成了沒有學業證書、生活技能為零、生活圈太狹窄而無法社會化的原因導致父母跟家人都很頭痛,而且有些因為沒有學歷的關係使一堆人都沒有工作在家啃老甚至是造成其他人的困擾,也導致韓國那邊的父母有些也越來越沒辦法接受他們的小孩去當練習生。
而且當練習生又沒辦法每個人都成功出道,年紀還小就把未來賭在一個成功機率超小的地方,這是賭一輩子的事情,賭輸了等於輸一輩子
想問一下,韓國出道競爭這麼激烈,那麼成功上位的,例如seventeen,ive 等等當紅炸子雞,是不是引起很多羨慕妒忌恨呢?因為真的是萬中無一
KPOP娛樂圈近年來越來越亂,再加上惡性競爭不斷循環。外國練習生即使撐到在韓國出道,韓國經紀公司也不一定會重用,基於私心,經紀公司還是會偏向韓國籍藝人,周子瑜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個人想法而已,不認同的人請自行跳過😅)
那是以前的状况,现在反而比较着重在外国成员上
要看公司,雨琦和舒華都被Cube保證加入就能出道,舒華甚至還被遊說不會唱歌也沒關係,cube 也真的都做到!雨琦最近還風光搭包機回中國參加綜藝
我也覺得JYP把TWICE外國Line鎖的好死
感覺各個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演戲SOLO之類的,可惜
子真的別說了 越說越難過 就不懂公司
要是把子瑜放出來,jyp賺得更多,可惜差過了那幾年,女生全盛期只有那幾年,過了後雖然樣子沒變,不過人成熟了,不青春懵懂了,不可愛了,市場不會選擇你。
愛豆競爭太激烈,看了很膩
新團不斷的出,真正紅的很少,要很拚,但也要公司有錢推愛豆才行
而且愛豆出道就負債,除非能紅,要不然直到合約結束都不會賺到什麼錢
浪費了青春
Kpop感覺已經趨近飽和,每年出道那麼多新團體,多到連名字都不夠取了,以前團體團英文名都認得出來,現在列出一排新生代團體名,看得都會讓我覺得自己英文程度不夠的感覺⋯⋯
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 都不會唸了😂
老虎那段真的看不膩,實在是太可愛了❤
的確啊!辛苦那麼久卻苦無出道機會,即使出道,若是小公司也沒什麼資源,亮相機會也不多,反之,若是實力一般卻在大公司,便享受極佳的待遇,真的會心酸啦!我就很納悶,像VIVIZ好像就沒上過驚人的星期六😅,製作單位不愛吧!
純粹因為小公司沒什麼資源而已,沒人脈沒後台,論名氣GF的人一個不差
@@butterflydaisy59 沒錯,沒人脈,沒後台,唉!
張得端正、熟悉兩種以上語言、刻苦耐勞、13歲以下、家庭經濟能力寬裕能夠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路,要滿足這些條件的男女;即便放眼世界本來就不是佔這麼多數.
要成為YT沒有高點閱率與廣告、贊助商支持這樣的基本資源,倒不如腳踏實地的找份工作先打下一定程度的經濟基礎再考慮未來的路.
除了愈來愈競爭 還有現在生活愈來愈好 小孩不需要去當練習生受苦 能選擇的職業很多
並不需要去當很累 訓練長 出道又不確定 就算出道了也有可能是一片偶像 不符付出成果
BTS BP TWICE 應該就是KPOP的黃金時期了吧 以後的人們會懷念這段時光的
其實跟他們同時期的也是8成就被埋沒了 連個浪花都沒冒出來
有時候就是運氣跟命運的問題,雖然不想這麼說,但這是事實~運氣佔90%以上~
練習生減少一部分也跟韓國生育率下降有關,青少年群體人數在減少。除此之外,KPOP發展成熟後,現在的小孩比以前也有更多的資訊,不僅是跟成為練習生之後需要做什麼的資訊,透過發達的社群媒體和網絡,還有更多其他職業和人生選項的資訊,許多人憧憬但不一定會再想成為偶像。最後,跟影片提到的一樣,產業發展起來後,機會也變少了,出道機會那麼少,自然降低意願。只是,哪個因素佔比影響較大,才是應當進一步分析的對象,畢竟沒有良好的人才沒辦法拓展KPOP
通常幾個月就能出道的,基本上都是星探去專業學校去挖人,這些都是需要花好幾年的練習時間,而且能不能出道不知道,超過年齡、不符合團體風格……也會被勸退,出道之後還要擔心流量,做練習生是一個風險滿高的投資。
在日本失言後被抬出去的一線男愛豆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hoshi🤣🤣🤣🤣🤣
韓國也算是奇葩了,去問台灣學生的夢想職業中,歌手或者演員絕對很少會出現,卻能在韓國排行上看見,可見那真的是一種職業,在台灣當歌手或者演員通常比較算是一種"志業",通常在台灣成為歌手或者演員都是歪打正著的,不過韓國練習生減少有一大部分是韓國的經紀公司以及KPOP生態中的惡性循環所造成的,不能說不好,如果需要這個產業朝向蓬勃發展或國際化,當初勢必必要走的必惡之路,但是這也伴隨負面效益,現在只是都一一暴露出來而已!
看到這就越感到慶幸 幸好我的偶像沒有放棄 幸好公司沒有放棄他們🥹
需要改變的是 對這個行業的法律規範- 工作時長 最低薪資等 … 要不然這個繁榮 不可持續…
練習幾年後實力足夠信心滿滿地出道,很大機會還是失敗的,這個年代愛豆想成功,大公司的曝光渠道和營銷資源才是最重要,然後好的作曲家也會偏向大公司。
過去幾年就一直有Kpop衰退, 愛豆市場萎縮的討論, 所以中小經紀公司首先撐不下去縮小規模很正常. 而年輕人們的想法轉變也是因為現在愛豆漸漸脫離主流的顯現. 然而為什麼歌手=愛豆這才是韓國應該考慮的問題. 韓國其實有很多音樂人才, kpop不等於偶像文化, 但現在為什麼變成相等了, 人們想起kpop都是在說愛豆, 因為不成為愛豆你的音樂就沒有辦法得到關注. 防彈的rapline本來也不是想成為愛豆, 只是為了賣歌所以披上愛豆的外皮, 這其實就顯示了韓國音樂產業的扭曲. 但是不可否認, 如果本身有歌手才能然後再兼具愛豆能力, 會比一般歌手更有競爭力. 然而如果只是找愛豆做歌手, 那樣的順序就會後繼無力. 追根究底的還是需要培養才能. 愛豆變成只是打扮得很華美然後美美的唱歌跳舞, 這樣的表面性造成了愛豆市場的衰退, 美麗的東西看多了也會膩, 必須成為藝術感動人心, 才能長久的吸引廣泛的喜愛. 愛豆產業需要考慮的是回歸歌手的原點, 音樂. 首先要有好的音樂. 那些中小公司的奇蹟, 不都是靠本身具有音樂能力嗎?
東亞有個問題, 就是音樂類型很狹窄, 如果你不聽外國歌, 很難培養出好的音樂鑑賞能力. 而且問題是很多人都不覺得有問題, 大部分的東亞家庭都不會如歐美家庭那麼常聽音樂, 音樂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這樣的環境下當然也就越少有人具備比較好的音樂才能. 所以大部分亞洲歌手的音樂都不能跟歐美歌手比較, 毫無競爭力可言就是這個道理. 日韓算是亞洲圈裡音樂文化發展得比較好的國家, 日本有他們自己的風格我就不評價了, 韓國則是跟歐美風比較接近. 然而愛豆圈的問題是音樂品質不斷下滑, 好的創作人基本上都把歌給大公司, 所以中小經紀公司如果不會自己創作, 就拿不到甚麼好歌, 導致產品也就差強人意. 與其培養偶像人才, 當務之急的是培養創作人才, 讓年輕人更多對音樂感興趣. 也許愛豆衰退反而是一個好事, 讓已經走上極端的產業回歸正常, 讓一般的歌手重新得到肯定. 當年傑尼斯衰退後, 就是歌姬的時代, 人們厭倦了只是打扮美美唱跳, 而要求更高的歌唱品質與更好的音樂. 所以韓國目前的狀況, 對於solo歌手來說未嚐不是好事, 他們可能會更有發展的空間而不用只是活在韓劇OST裡.
以前是家境不好才要進演藝圈賣笑
現在是有錢人小孩從小學才藝要去實現夢想
颠倒了😂
現在沒錢混個毛演藝圈
我家妈木突然被点名😂
妈木十周年了,莫名的感动❤
當時有人說以後很難再看見類似媽木的團體了 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那句osaka 真的看幾次都覺得好好笑😂😂😂😂
覺得目前KPOP和韓劇也正在步向泡沫爆破的臨界點, 主要原因是作品愈來愈粗制濫造導致聽眾和觀眾愈來愈失望所致. 在創作上就好像漁民過度捕撈一樣, 為了搶佔市場, 完全忽視了給創作者們休養生息的重要性.
應該說現在太多製作不在乎真正的戲劇主題內容 資金都運用在一些不是這麼重要的地方 但現在的韓劇製作規模卻是越來越大越來越燒錢…
看到韓團越來越多,感覺競爭實在太激烈了
感覺練習生時期非常痛苦,65%的出道成功率其實不覺得低,運動員感覺更加困難,但就算出道了,如果不紅也很困難,可能很快也會面臨解散
而紅了也要兢兢業業迎合粉絲,不只要練歌練舞搞笑還要四處演出固粉,還動不動就要被公審,實在覺得是蠻辛苦的職業
同意,其實是很糟糕的行業,如果本身就有天賦,海外的人應該不需要經由韓國的練習生制度出道,而是可以自己經由YT 就可以出影片找到知名度了。沒有天賦的人才需要被訓練,很人工化的去練歌舞,還要適應韓國的那種文化,其實很沒有必要。
哈哈 Hoshi和成員們都太好笑了~~~
成為愛豆付出成本比回報多,已經是家境小康以上的小孩才會去選擇追夢,家境普通到平窮根本不會考慮,錢還是比夢想實際。
其實沒出道或不紅之後可以去培訓機構教兒少或藝校、藝科班,還是很多家長有星爸媽夢,行行出狀元,成功的也是賺的不少於偶像,沒成功的至少也能養活自己,其實術科生就是這樣,體育生或其他藝術生也都是這樣。
現在很少練習生七年,其實在大公司待五年沒出道也沒淘汰已經算久了,自己什麼能耐與侷限在哪也很清楚,家長也未必再支持,當然不少人考量後自願退出
很少這種資深練習生。此外走正常升學管道在🇰🇷也是很操壓力很大,也未必考上好大學,畢業後也很多當社畜買不起房車(所以現在躺平族年輕人越來越多),看過韓劇未生就知道,所以也未必比當術科生好到哪去
出道前要拼,出道後也要拼
是一條無止盡的道路
尤其是聽了有團體紅了
還沒拿到收入的新聞
就覺得很扯
談戀愛又怕人氣下滑
等於是賭上一切去追求看不到的未來
看到標題就猜到是Hoshi ㅋㅋㅋㅋㅋㅋ 那天跟坐我旁邊的日本虎擔克拉整個笑到流淚
現在能夠紅的渠道多了
自然就少了很多練習生
畢竟幸苦那麼多年還不一定出道
加上韓國演藝圈的黑暗
綜合來看年輕人自然打退堂鼓
哈哈哈哈 我们的🐯虎子Hoshi兴奋过头了被成员们抬走那一刻太好笑了😂😂
每個產業都有其成長曲線幅度
極速爆發期之後自然就迎來逐漸衰退期
競爭下降,idol們也不必一直如此高壓的無法休息
相對來說
我覺得孩子們減少idol志向意願沒什麼不好
找尋不同潛能工作
對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是更好的
因為韓國衰退疲弱的經濟現況才是主因吧。經濟強盛,娛樂業才會興起。經濟持續衰退疲弱,娛樂業也會隨之逐漸萎縮蕭條。娛樂業極度仰仗經濟,當娛樂業大公司都在大虧損賣家產苦撐的同時,中小娛樂業公司倒閉潮也是難免的。年輕人不會嗅不到經濟衰退通貨膨脹逐漸加劇的氣息,職業選項轉變也是正常態勢。
失言後要看臨場應對反而還會加分,笑死了🤣🤣🤣
外國人還是清醒一點比較好啦!
@@sllin8670有吧!雨琦啊
@@5408haha 我説“很少” 沒有説“沒有” 不過 她實力站C位 沒有人會反對
基本上韓國還是有政治正確的,現在大公司選人考量國籍根本前三要素!
我們台灣因爲政治因素,現在要在韓大公司出道機率微乎其微。
舒華2018就在韓出道,時空背景跟現在不同了。
Hoshi那段要看完整版更好笑,尤其是用手勢作剪輯的那段,令人感嘆出道九年的idol怎麼還是那麼有靈氣😍
就在那一瞬間,我被說服是「大阪」了😆
比起idol現在更多人想做網紅,因為自由度更高
我第一次聽到Osaka能讓我笑噴🤣
恭喜,清醒的人在全世界範圍越來越多了
本來一個職業就有可能應時代被淘汰,韓國人自己也很排外,生育率低找不到韓國練習生了還要怪為何團裡要有這麼多外國人,而且外國人就算出道了經紀公司還是更傾向主捧韓國籍成員
其實這樣也好 不是嗎 接下來幾年應該就是網紅現象應該要檢討一下了
最後那段之前看了好幾次 太好笑 太可愛了😂
特別是男IDOL的市場吧,之前就有男trainee說到還不如當網紅、約會真人秀還更容易出名和賺錢
在福岡說大阪,我要笑瘋🤣🤣
雖然世界正向最新科技和網絡轉型,但藝人偶像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就像網紅節目和電視節目在真正專業和實力的差別
韓流已經締造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韓國人真的了不起
中小經紀公司就讓我想到KISS OF LIFE(KIOF)
每次看他們舞台都會感嘆他們如果是四大公司出來的早就紅了哀
真的很希望他們能成功
他們是最近讓我覺得中小經紀公司有希望的潛力股了Q_Q
而且他們公司明明很小卻很敢花錢在他們身上
真的有下重本用心製作歌曲、舞台、專輯(但這次回歸廠損率有點高XD)
總之希望是百家齊放而不是只有大公司能紅....
當網紅不錯啊,人各有志。
引進各國練習生的解決方案蠻好的。
而且網紅還能直接自己出道當偶像,例如6/29 PM6:00(韓國時間)要回歸(其實是出道)的갤럭시키즈😂
以前喜歡表演 基本上職業選擇就是藝人 不過網路越來越發達 現在越來越多喜歡表演的直接在直播平台表演了
病態的飯圈、網路風氣吧
看到那麼多人無腦罵,還要無故去承受,不夠強大而只能道歉
年紀越來越小,說真的在那種環境那麼早出道真的不是好事
又把人當商品
越來越病態的環境,減少是最好的
網紅變現率高 🤑
演藝圈一些醜陋事蹟一點一滴爆出來,公司與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也跟二代時期的大家同樂的氣氛不同了,加上網爆的風氣越來越盛行,藝人常常為莫名其妙的事情道歉,這些都為本來就難熬的偶像職業增添更多風險,會下降的確也是好事。
希望公司能好好珍惜培育人才,不要再亂犧牲偶像或練習生了。
人數減少也是好事,把青春花在練習生,就算出道了也不見的會紅,不紅的團體活動了三年後,被公司冷凍了,等到團體解散後才發現自己什麼技能都沒有
但不就是因為真正喜歡才去做嗎?雖然也要平衡生活賺錢,而且Idol也有很多人是大學畢業的呢
很多團體連上去音樂節目的機會都沒有就消失了 這比例還很高
我有個想法:因為校園霸凌仔們發現當偶像的成本太大
😂😂😂
哈哈哈~真的是
霸凌仔當偶像
紅了以後會被人爆料
還是當網紅成本比較小
真的做網紅更好,老被經紀公司瘋狂壓詐
Hoshi把福岡講成大阪已經是去年底的名場面🤣沒想到過了半年繼續拿出來鞭屍
好好笑 我們虎虎後面還說cut cut 但是是直播哈哈哈哈
竟然被抬走了XD
当时都说像抬猪肉一样被抬出去了🤣🤣🤣🤣
小17太可愛了😍
好好笑 看到封面就知道是我們家虎虎了
練習生減少才好, 競爭才不會這麼辛苦, 而且家境不好, 也會很辛苦
真的 留下真正有夢想有才華的更好
开心 看到妈妈木被点名了 ❤
和台灣一樣 大家都想當網紅 因為不用忍受痛苦 就能 有收益。而已也不用被公司束縛住。
辛苦都還好,最最可怕是常常聽到的x規則,就算再紅的雪莉,具荷拉自殺光聽到都怕
我以前也曾經想過,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練習過程、出道率,出道還有殺人行程,也不一定成功,職業生涯又短,最後可能什麼成就都沒有,學校缺了一堆課,就業黃金時期已過學歷又低……還是算了吧😂
終於面對現實,挺好。
2022年不是疫情 + 選秀黑幕爆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影響吧。
建議想要當偶像的人都先去照照鏡子,我知道這句話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基本條件不足做再多努力都是徒勞。除非,你家財萬貫。
不過往好處看 女團的團體生涯可能會在拉長 我是指出專輯開演唱會這方面
練習?別鬧了,不是說努力沒用,但命中注定才是真的
我一直覺得偶像這個職業靠的絕對不是唱歌也不是跳舞而是「眼緣」或「觀眾緣」,練習對他們來說只是加分,完全不影響他們成為偶像,沒有「眼緣」或「觀眾緣」即使一天練習二十個小時也一樣,不會紅就是不會紅
至少我追K-Pop到現在,從不覺得有哪一個人氣頂尖的偶像(我這裡指的是偶像而不是歌手)真的只靠人定勝天贏來的
任何行業都會有飽和與疲勞度,何況這個行業的投資報酬率太低、風險又大,這樣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 3:50 FUKUOKA 啦😂😂😂😂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清醒了❤
且不說出道機率低,即使出道了,也是低薪!要花好長一段時間還債。還完也過了那新鮮期,快下線了,除非有不一樣的機緣。
花那麼多時間精力,放棄其他所有選擇,到頭來卻沒賺多少錢。要學歷沒學歷要資歷也沒有。轉業也困難。圖啥?還真不如網紅!
生活照過錢照賺,也不用還經濟公司錢。不做網紅了還可以做其他的。更重要的是,女生不用賠噁男喝酒!
Hoshi被抬走真的好好笑 😂
韓國的男團女團出團的速度都太驚人的多了,同一家公司幾乎就每1.5年都要再出一個男團女團。不管前面的人火了沒,就一直出😅
想要成為大明星? 做夢比較快啦 🤣🤣😂😂
可以問一下身麼時候舉辦全球選秀嗎
感覺有一部分是,現在小公司能紅很困難,基本上只有大公司出的團體比較吃香,本來就佔有一點優勢了,歌曲好聽 洗腦後就越來越紅,然後小公司的團體就沒什麼人發現了🥹
出道后默默無聞直到解散的一堆
說個KPOP的題外話--韓國申請世博會宣傳片居然主打KPOP文化,真的讓人無語。KPOP的影響力再大也要考慮適用性啊,被KPOP愛豆吸引的人90%以上都是10至30歲的左右的青少年、青年群體;而能實際決定世博會舉辦地的卻基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們掌握着社會大部分財富和權勢,他們才有話語權。韓國要打動的是他們才對啊,要知道KPOP文化對他們這樣的群體而言也不過是一本擺在桌面上的時尚雜誌,可看可不看。
我之前有看到這樣言論
我努力讀了研究生畢業了 找到工作了賺一輩子也賺不到這些偶像的錢 想想真的悲哀
我回覆他 她們當練習生是賭上了青少年的歲月 她們有不能出道的風險更甚者即便出了道也有可能不紅 然後解散後成為一般人後她們的履歷上幾乎是一片白紙 如果是妳 回到當初的年紀 妳會放棄妳現在有的賭上去嗎?
一般人看到的是能夠成功出道的人,後面無法成功的更多,所以這個職業其實風險太大了。
只看到成功的1% 99%都沒成功還背上大筆債務 它們是覺得自己去也能成為那1%吧
Hoshi 0國語言擁有者XD 倉鼠超可愛!
成為RUclipsr KOL網紅的成本比練習生出道當藝人低太多 而且如果成功也能獲得可觀收益
現在網路社群媒體發達 人們傳播資訊跟接收信息的管道方式跟過去很大不同 自媒體年代 我可以評網路串連 發展出屬於個人的小眾市場
像DenQ哥這樣 專門即時KPOP新聞分享 👍👍
網路走紅 有時就是運氣
麻辣糖葫蘆 一個小學生獲得人氣跟關注 可能贏過一堆出道小牌藝人……
我覺得韓國本身的問題還是在出生率,所以公司也才要引進外國人,當然覺得網紅收益快也是部份原因,但我覺得既然是夢想職業也不會一開始就想到錢的問題,更多還是憧憬吧,現在kpop這麼繁榮,參與在其中的人也更多,照理來說視這為夢想的比例應該增加才對,所以我覺得人口的不足可能更是關鍵......
另外偶像網紅化可能也讓更多人覺得我只要能成為網紅就能接近他們那樣了,不用像以前一樣一定要正式出道,在舞台上演出才能成為自己憧憬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讓夢想的觸擊方式更多而且門檻更低了。
hoshi那個還有個可愛的地方是他比手勢要求剪輯😂
其實2008,2009金融風暴時候,出生率都創低, 小孩人數少非常多,這些大概都是15-16歲,正式練習生的年紀
不管如何 論Idol還是韓國最強
少子化、公司越來越重視國際化,kpop國際影響力越大,越來越多海外與海歸的加入,海練生的培訓環境更完整成熟(韓文為主),其中不少海生入韓前就學過韓文了,一些國家已建立專業培訓機構也有唱跳基礎(海外最好的是🇯🇵),較大的公司全球徵選已成常態,不缺本國生,少子化與獨生化更嚴重,家長未必支持,大環境風氣下新一代兒少也較不能長期吃苦,更想短期一蹴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