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是誰?誰是閩南人?【大歷史講堂】第25集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фев 2025
- 閩南人這個稱呼是1930年代才出現的名詞,在這之前閩南人都稱為「福建人」,相對於閩北人或閩東人被稱為「福州人」,因為閩南人的人口佔福建人口的絕對多數,而且外移到台灣、澎湖、香港、澳門、東南亞的人數也最多,因此被廣東人和客家人稱為「福建佬」,閩南語被稱為「福佬話」。有人望音生義扯稱是「河洛人」或「河洛話」,純屬瞎掰。福建在新石器時代有「古閩族」屬於「南島語系民族」,發展出「曇石山文化」,在青銅器時代更發展出「七閩文化」。浙江紹興在公元前1855年建立「越國」,可能是「良渚文化」。公元前306年楚國滅亡越國,越國難民南下福建與古閩族融合,形成「閩越族」。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朱買臣和韓說滅亡「閩越國」,下令強制遷徙「閩越族」至江淮一帶,「閩越族」就此從福建消失。公元 420年東晉帝國滅亡,中國進入「南北朝」(420-589)時代。漢族開始移民至福建泉州,沿「南安江」出海口兩岸聚居。這些移民改稱「南安江」為「晉江」,以紀念滅亡的東晉帝國 ,形成最早的「閩南人」,史稱「八姓入閩」。公元 548年南朝梁武帝蕭衍(464-549)末年爆發「侯景(503-552)之亂」,南京城破,「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方望族如王謝兩家,幾乎亡族,劉禹錫的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描述當時慘況。大量漢族難民從江蘇、浙江湧入福建,再由南北朝漢族通行的「中古漢語」演化產生「閩南語」。1621年即有閩南人移居台灣島的紀錄,1624年荷蘭人開始建設大員港、熱蘭遮城及海堡所用的勞工絕大多數是閩南人,1631年荷蘭人開始從中國招募移民開墾台灣島也是閩南人。1661年後追隨鄭成功和鄭經來台的人員絕大多數是閩南人,1683年後康熙開放中國大陸居民移墾台灣島,也大多是以閩南人為主。所以到現在,台灣島的居民98%是中國移民,絕大多數是漢族的閩南人,應稱福建人比較適當。所以清光緒時,台灣府升格為台灣省的正式名稱是「福建台灣省」,1945年才正式改稱「台灣省」。
很棒的閩南歷史介紹,政治的偏好、意識形態,總是讓百姓的真實生活、史觀受到影響,還好有人願意在此下苦功辯證!👍👍👍
我對於閩南語是否和河洛話相近很在意,上次蔡老師講不相近,因為閩南語只與中古漢語相近,但陳世明老師的研究,有大量文獻指向閩南語的讀書音(文讀)和漢以前的河洛話相近似。這裏面包括像道德經(或德道經)的斷句,比較通行本、帛書甲乙本、楚簡本的差異,陳世明和「飛碟教父」呂應鐘都用閩南語來念,前者認為有許多「同音假借」,後者則直接把閩南語和河洛話等同來看;另外道德經和易經的科普大師傅佩榮老師,不確定他對閩南語念道德經的看法,但大家都存在同一個時間點,希望在這方面能進行學術溝通一下,給社會大眾做參考。另外閩南語有明顯的「文白異讀」現象,也是很有趣。感謝先。
越來越欣賞正元兄。
博士: 2:00-4:00关於閩南人的描述是完全錯誤的.一个漳州人到北京.見到其他人.他會说我是福建人.见到福建人.才會说我是漳卅人.见到漳卅人會說xx鄉人.全世界的人介紹自己.都是由大到小.你飛在太陽糸.你會说你是地球人.不會说你是中國人.同样道理.閩南人在南洋.當然會称自己是福建人.那里會称自己是閩南人.更何況.你说閩南人在1930年才出現.南洋一帶的福建人更不可能自称閩南人.
另外.在兴寧梅縣的客家人同样.稱呼潮州人為福佬
2000年前有20 - 30種方言流行於中原地區,後來在各自發展到今天各地都有人使用。所以閩南也是從中原在5胡亂華,避難到南方的一個方言,只是保存在台灣的比較純正!
專門研究魏晉南北朝史權威的中國歷史學家王仲犖教授則認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劉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間,北方流民分七個階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達荊州、揚州、梁州、益州等地,沒有流入福建的記載。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朱維幹教授也認為「衣冠入閩說」不僅無根據,且背離四世紀當時的歷史局勢。
有一個視屏,說閩南人的祖先是古代閩越族。
@@matttseng4587
ruclips.net/video/AiwBrXyKbJM/видео.html
@@matttseng4587
閩越人從漢朝一直都在福建
ruclips.net/video/J_HAcTAy0mk/видео.html
長知識!正本清元!
台灣人區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主要由漳州泉州等福建沿海城市經廈門金門遷移至台灣,漳州泉州位處福建南方所以稱閩南人,也由於海運發達(海上絲路)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津等被八國聯軍要求成為通商口岸,福州漳州泉州潮州汕頭這些較小的港口移出甚為容易,清朝以前渡海來台的大陸人都自稱來自我的岳父母是客家人,他們認為福佬是漢人(河洛)與福建當地人混種)與福建當地人混種
「越為禹後」!
建立「于越」的「無余」是夏朝少康的庶子。
「越」是「漢族」,其實勾踐講的語言就是「閩南話」。
閩南語既有上古漢語用詞 亦有中古漢語用詞 是可以確定漢人的基因並不比廣府人或客家人少 應該是漢人為主體混了當時的福建土著 而產生的一個漢人分支
外來統治者,人數不多,卻帶來強勢語言,造就了混合的漢化閩越語.就如今日的台灣國語,也包含很多本地語言詞彙及特殊口音.
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及南洋華僑,其容貌和中原漢人差極大,很容易分辨,一眼就能認.
有如在台灣,一眼就能判別本省人或外省人.除非大量的外來人口融合,否則基因很難一時改變.
應該是有少數漢化少數民族,主體是南下北方漢人,而語言繼承古漢語成分也是最高,所以是來自河洛中原的人群無誤。
如果是漢化百越應該是講隔壁的廣東話才對。
其實現在的國語 就是胡化的漢語 如果拿現在的國語和古代的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 比較的話 區別是很大的!現在的國語就是元 明 清 胡化的漢語!
@@林偉生 不是
泉州有座名橋洛陽橋,與晉江之命名道理應該相同,若謂閩南人與河洛地區完全無關,似有再研究之餘地。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萬安渡」跨越「萬安江」,1058年北宋泉州知州蔡襄所建,因地處惠安縣的萬安鎮(即萬安渡),民國年間,受明清民間神怪小說宣染蔡襄造橋的故事,將萬安鎮改名洛陽鎮,萬安江改名洛陽江,再把萬安橋改名洛陽橋。這些都是牽強附會之舉。
最新的论文说明闽南地区是融合南方基因比较多的地区,第一是闽北,第二是闽南。福州最少,其次闽西。当然多少只是学术上的讨论。
北方胡化南方越化,不仅有语言证据,还有基因上的证明,粤语人群更是8成母系来自百越。
汉武帝灭闽越后,并不是福建没有了土著,而只是纳入统治编户齐民的少而已,广大统治触及不到的地区,还有大量遗存是可以想象的。闽语中有很多的有音无字的词汇,以及非来源于汉语的词汇,而能找到侗傣语的同源词。客语呢则还多了一层苗瑶语 。南岛和侗傣有亲缘关系。
从语音上看,闽南语应该受到隋唐中古音的影响比较大。
如果是漢化百越應該是講隔壁的廣東話才對!
@@cchu1515 广东话也属于汉语方言。广东主要是80%的母系属于百越,父系百越约20%。福建的父系母系都大约是20%的百越。
形成的历史有些不同。广东和秦征百越,士兵都是男的有关。秦征百越虽然也征服了福建,但没有事实统治,中原真正统治福建是汉武帝灭闽越。
沒說廣東話不是漢語方言,福建的父系母系都大约是20%的百越,福建南部可是北方漢族大本營加漢化少數民族。
@@cchu1515 最新的论文说明闽南地区是融合南方基因比较多的地区,第一是闽北,第二是闽南。福州最少,其次闽西。当然多少只是学术上的讨论。
對,以後的研究還會變
可悲啊!
就連這麼點小事,國民黨人都還要搞派系,福州閩南又如何?唉!
派系搞到最後,就是把大陸都搞丟了,實在是啊!唉!
閩粵居民本就是百越人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原為孟子譏諷楚人許行說話如鳥語。 後用以譏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三國時期的許靖(147年-222年)仍稱會稽以南「南至交州,歷經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可見當地人口仍然以使用古越語的百越為主。
唐代僧人智升《開元錄》(730年)「閩縣,越州地,即古東甌,今建州(福建省北部的建甌)亦其地,皆夷種」
公元805年(永貞元年),32歲的有志青年柳宗元因永貞革新失敗遭到打壓與排擠,隨之被貶到湖南永州。,公元815年外任廣西柳州刺史。 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譟。」
唐代詩人陳陶(812年-885年)《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直到唐代閩南泉州仍有大量閩越人!
唐。韓愈公元819年,因反對唐憲宗迎接釋迦牟尼佛佛骨而被貶為潮州刺史(今廣東潮州)。 韓愈《送區冊序》,摘取部分文字如下: 陽山(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 ),天下之窮處也。陸有丘陵之險,虎豹之虞……夾江荒茅篁竹之間,小吏十餘家,皆鳥言夷面。始至,言語不通……
宋,紹聖元年(1094年),滿腹經綸、性格率直的蘇軾被貶到廣東惠州。蘇軾父子也聽不懂少數民族的話:「茅茨誰氏居,雞鳴隔林丘…但苦鴃舌談,爾汝不相酬。」
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1104~1162)就表示閩人冒籍(假冒籍贯),同時期的擢監六部門,累遷右正言,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的方大琮亦表示同意鄭樵的觀點。
鴃,伯勞鳥。 鴃舌比喻蠻夷語言難懂。 以上可知,無論當時的楚語、越語或閩語,在中原漢人聽來,就有如鳥語一般.
(公元677年)唐朝陳元光、(公元885年)王審之等外來政權,以強勢武力征服、討伐(侵略佔領)當地的原住民,且駐軍屯墾殖民,安家立業,繁衍後代。然為何柳宗元、韓愈及蘇軾到了當地,卻形容是鳥言夷面,且未曾聽到中原漢語。難道,相對駐軍部隊人數,其相對比例太少,被當地原住民稀釋同化了 ? 而且用"鳥言夷面"形容,表示當地人除了語言不通,且閩越人其外觀面貌和中原華夏漢人,差異甚大,一眼認出非我族類。
今日的閩粵地區百姓其容貌,與中原華夏漢人,還是很容易分辨的。
本人要指點一下閣下 關於香港的那部份 我只是講這一個問題而已 香港開埠的時間 香港原居民有四大族群同時存在 人數最多 就是水上人蜑家人(粵語) 另外有元朝從海豐陸豐海上來到的鶴佬人 (學老話)兩支人口均為水上人 捕魚及採珠的 另外陸地人有圍頭人 圍頭人叫自己做本地人 源於宋代元代從嶺南以外進入香港定居下來,語言(粵語的莞寶片次方言下的圍頭話)與東莞非常相似 最後 就是梅縣的(客家話)最晚到香港的原居民就是客家人 大概都是清代復界後 朝廷要求山區嘉應州 當其時因住屋耕地嚴重稀少 所以要求他們到珠三角一帶開墾
這就是香港四大原居民 所以本人完全不同意閣下所說的香港沒有粵語你是完全不對的 亦都非客觀 這些圍頭人所操的語言明明就是粵語圍頭話 而且他們控制所有香港的平地 清朝來到的客家人也要向他們租田 客家人雖然擁有好多村莊 數量超過圍頭人建造的圍村 不過卻是全部都偏向於,山腰山上 還有就是圍頭村是比較大型的單姓氏圍村 客家為排屋 是比較小型的客家圍村 另外 蜑家人的語言正正就是粵語啦 而且整個香港九龍新界都佈滿了蜑家人的漁港 為何你說沒有廣東人粵語或者很少?? 這是講不通 也是趕不過去 我不知道你的歷史從何而來 但這些都是香港的近代歷史 並且非常準確
閩南人看不起閩北人,以前的閩北閩中的地區比較窮的的原因😂
观看和聆听蔡博士中国历史“台湾部分”,补上缺失的一课。👍💪😊
去年11月去了台湾玩,我长三角人,来了台湾以后,大家都说我是韩国人。真的长得有点不一样。挺有意思的。
其實漢族大量的進入福建是在楚漢爭霸,楚國滅亡之後,楚國的貴族和族人,為了逃避漢王的屠殺,進入的福建躲避,成為了福建漢語語言最早的結構,因為楚人長期佔據中國南方,很早都跟南方民族有交流,所以進入福建沒有遇到太多的困難。
小編:秦漢時期,漢族只有進入「福州」,沒有移民進入「閩南」。
可是那個時期中國還沒有完全真正統治閩南,對於當地的人口結構其實並不太了解,歷史上有很多缺失的地方,福建成為中國最大的漢族人口集中地,也許早已經進入。
我是河洛人,我們每天都講河洛話。
蔡博士對於閩南人的論述很完整,脈絡清楚,可惜下結論有點問題,居住在福建應自稱福建人,若福建人源自晉,難道自稱晉人也毫無違和感?臺灣人稱自己是福建人無違和感?邏輯不是怪怪的嗎?
我20多年前有一位主管,也姓蔡,台南人,留美博士,他经常讲“我们闽南人……”
兩岸分治一段時間,況且制度不同,加上民進黨推行教改而成。
如果是漢化百越應該是講隔壁的廣東話才對。
老師說的確實是事實👍
值得再多重複回放 謝謝蔡博士
講的真棒! 有幾個問題: 1.台灣是否泉州人為多? 原因是否為施琅為泉州人的因素? 2.客家人入台的時間點為何? 閔西和廣東的分佈與原因? 3.之後會講宜蘭是漳州系為主的原因嗎? 謝謝!
沒錯,以後會講宜蘭的漳州人
小編:鄭成功是閩南人才是更大的關鍵,施琅也曾是鄭成功的部將。
@@KK-ji4vn 郑成功是日本人,在大陆杀的人比在台湾杀的多。其实东南亚早期是漳州人移民多,当时明朝时的粤港比较旺盛。后来厦门开辟才有同安人多。
Hi, you’re a great professor, regarded by all of us, praise you
tán
注 音: ㄊㄢˊ
昙石山
很少稱閩南人,以前稱河洛人。
客家人到了現代也不講閩南人,都講河洛人。
福佬人
@@rhung.527 配偶是客家人,客語發音文字確定是「河洛人」
越国是我家族,从大禺到小康,曆史越国人基本在广東,
我家在姑苏(江苏苏州古城区),吴国首都不过后来被越国所灭,成为勾践越国一部分,会稽山在绍兴
那个太平洋岛国中国翻译为:瓦努阿图🇻🇺。不是阿努瓦图。
你說河洛話是瞎 , 那現在的國語又不是古漢語那麼,什麼語言才是真正的古漢言尼.
蔡老師有机會去广東游,雖要了鮮孫中山国民政府起源,孫中山別名是我們家族區氏幇他起名,十九路軍也是我羅定區夀年上海抗日,歐震是病逝於臺灣是集團軍司令,我家广州宗祠記彔了国共兩覺曆史和清朝在臺灣時期,
來!來!來!來測試,你是不是台灣人,但經過這個測試,99%的人都證實不是台灣人,
那你還敢來測試嗎?(不含直譯台語和日化台語)
1.說出3個,台語與國語完全不一樣的台語,EX:台語:田嬰,國語:蜻蜓.
2.說出3個,台語與國語完全一樣的台語,EX:台語:布袋.
3.說出3個,台語一詞能同時對應2個國語的詞.EX:台語:豬頭(鋤頭),國語:豬頭/鋤頭.
姆大陸沉入海底,遺民登陸古東亞大陸,即上古越族。甚至北上發展,建立部落,酋邦,都是極為可能發生。
即便廣佬,客佬蔑稱漳泉廈人為福佬人,但漳泉廈語言的確來自中原古洛陽語,位於古中原河洛地區,該區域的語言稱為古河洛語,並無不對。
所以,古漳泉廈語言屬於古河洛語,並無不對。
所以,蔡正元的論述是錯誤的,其附和世俗偏差的觀念,實屬不良示範。
福建嘛在大陆的存在感其实不太强,主要台湾紫霞啊金光啊太耀眼了遮蔽了福建。福州也是全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大家一提到福建基本都会想到厦门甚至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厦门才是福建的省会。上个世纪的“远华案”有名的不得了,惊天大案,从此以后福建人和走私紧紧绑在一块再也分不开╮(╯_╰)╭
闽粤是一个文化圈的感觉他们彼此比较熟港台也处的比较快乐嘛。很明显我们能感觉到香港一些自由派的祖国是老民国。
俺是半个福州人,同感。许多人认为厦门才是福建省会
@@johnhong7305 有名啊,其实上个世纪末福建存在感超强的,那时候整个中国还穷穷的,福建很有钱
感觉在2010年代以前,福建在中国的存在感,还比不上在东南亚的存在感强。
福州人是閩北人😂
😢
我在指證你一下,雲石山文化與大笨坑文化,我們必須排除地緣關係,A地出土瓷器,B地出土瓷器,不代表B地和A地有關係,坦若如此迦太基人應當源於西西里島才是,畢竟西西里島離突尼斯比較近,馬達加斯加南島語族源於東非,因為距離比較近,請放下你的民族情懷,
關於基因問題,東亞人普遍都是NO系統的後裔,差異性當然不會大,你今天就算找一個毛利人和北方漢族同時驗DNA,他們的高度吻合性依然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毛利人跟北方漢族長相就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小編:現代基因研究不是你講的那樣子,這跟民族情懷無關,有空去讀一些現代基因學的論文吧!
@@tsaichengyuan 語言才是追溯族群的最佳樣本,而不是那不確定性的基因,在說了人家是黏著語,你是想跟他們攀什麼關係?
蘇美語的天念作an
阿美族語的天也念作an
蘇美語的水念作nammu
阿美族語的水念作nanumu
蘇美語淡念作abzu
阿美族語的淡念作abe:sa為烏拉女神的男性體,
蘇美語的鹽念作ti.amat
阿美族語的鹹念作Tamatr
@@ilas-kuwaw 小編:你的說法如果可以成立,你ㄧ定可以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tsaichengyuan y染色體的擴散都是在你說的雲石山文化以前就持續發生的事,南島語族擴散之廣,鐵定是需要花幾世代,幾世人,甚至更久千年都有可能,你認為區區千年雲石山文化能對應南島語族的發展,那實在太荒誕了,
@@ilas-kuwaw 小編:所以嘛!你去讀一讀現代基因學就知道怎麼回事,不必在這裡瞎猜!
盡信書不如無書
蔣介石移植的臺灣省、中華民國憲法、政府、國號、國旗,是依一般命令第一號的授權而存在的
小編:麥帥只是美國的二級官員那有什麼權力管領土主權問題?別傻了。
@@tsaichengyuan
麥帥只是在說台灣當時的現狀,而不有權力去管領土主權喔。
請看🙇🔎推背46象
☯️丙午丁未🧸在劫難逃🇨🇳廿一八散🇹🇼三民重鎮
李淳風👬劉伯溫雙保證必定兌現
@@何漢民
鄭孝胥在1920年代初預言:「大清亡於共和,共和亡於共產,共產亡於共管」。
@@何漢民
貴州億年藏字石,中國共產黨亡。
11:44 越國語言不是漢語------這一段十分不妥。
① 據《吳越青銅器銘文述編》、《吳越文字橐编》、《越國文字編》等考古學權威著作,目前出土的所有越國先秦文字皆為漢字,可讀可考,字體為楚國流行的鳥篆體系。
② 越國並非只有單一種族。《莊子》稱之爲「諸越」,《呂氏春秋》謂之「百越」,《漢書》顏師古注:「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③ 可見越國為多部族混居之地。即使方言有侗台語,或者南島語的成份,但各地交流的通用語言仍然是漢語,有出土文物班班可考,歷歷可查,除非新的關鍵證據出現,否則越國使用漢語鐵證如山,不可撼動。
小編:那是漢語翻譯,現在還存在的越語歌曲漢語音譯,證實越語不是漢語。
小編:「越人歌」和「越女歌」,被認為是中國楚辭第一個翻譯作品,古書記載有這些作品的意譯和音譯的作品。
小編:音譯的歌詞近似壯侗語和阿美族語,完全不是漢語。
小編:ruclips.net/video/e4RbKN06Q_s/видео.html
小編:濫兮抃草 濫予昌枑 澤予昌州州 鍖州焉乎秦胥胥 縵予乎昭 澶秦逾滲 惿隨河湖
這是劉向《說苑》記載的音譯
答案在這裡。
ruclips.net/video/NL47VC-QBfE/видео.html
他說的「無餘」就是夏少康的庶子。蔡先生對「漢族」的認識跟定義,是一知半解的。他漏看了一堆古籍。
潮州人是闽南人吗?我用台湾国的闽南话和潮州人交通几乎没有问题。
廣東是能夠海納百川的移民省份,福建是山區之地,人口不斷外逃。
廣東人海納了福建人,而福建人最大集中在廣東比較落後的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島這些地區。
即使今天的粵港澳的福建人,他們只能在福建以外的地方才混得更好。正如猶太人在以色列以外的國家混得好。在自己原籍地,他們都是貧窮落後的。正因爲如此,福建人才要不斷遷移和偷渡海外。
為什麼您認為福建人在福建混不好且貧窮落後呢。只看到您說“正因為如此”,但沒有分析原因哦。
@@waynexu6574 福建地理原因基本是山地丘陵平原少,八山一水一分田,所以才会来台湾开荒或者选择下南洋!!!
蔡博士的歷史正確姓我個人認為有90巴仙的準確!
😀
1945年8月29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任命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
1945年9月1日,國民政府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臺灣警備總部」。
1945年9月2日,盟軍太平洋總司令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發佈軍事佔領。
1945年10月25日,陳儀代表盟軍受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
1946年2月20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對原臺灣總督府完成軍事交接。
1949年5月19日臺灣省戒嚴令頒佈軍隊接管。
1987年7月15日臺灣省戒嚴令解除軍隊接管。
闽越是国号,非当时的民族自称。越国和吴国的语言确实是跟壮语,泰语相似。泉州宋朝时还有闽越族非入籍。八姓入闽讲的是本地的闽越族入籍。
小編:不是,「八姓入閩」是八大氏姓的漢族移入福建。
八姓入閩若屬實,那自稱河洛人毫不違和啊!獨拿客佬的蔑稱來解釋才真是奇怪了!
@@高淑貞-e9u 閩南主要族群來源為中原是沒問題的,有百越融入也很合理,且北方漢族成分還是全中國最高的。
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
在马来西亚闽南人叫福建人(hokkien), 福州人不可以叫福建人
堂南?!?!其南?!?!我堂哥啊!!!必生 的孩子啊!!!
那種大遷移在現代都難 而且無從考證。 所以以現代大陸閩南人長相語言文化來推斷其根源, 還是主體是南越、百越(跟台灣平埔族相近族群)、中原弱勢、少數中原貴族、阿拉伯人弱勢群體。
如果是漢化百越應該是講隔壁的廣東話才對。
越国人从姒氏分為,歐陽,歐,區三姓氏
我们称粤人为广東仔,诲南仔😁😁😁
过去资讯不发达,以讹传讹,听风就是雨,还真以为福建人跟河南人有瓜葛。经蔡博士深入分析终于理清了。
如果是漢化百越應該是講隔壁的廣東話才對。
蔡老師説對一半,現在中囯出士文物不斷出土。新證據。百越人越來越多出士文物和文化再現,謝謝蔡老師講解曆史很棒,因為我家有曆史記載在家族,😊
小編:百越是漢族對浙江、福建和廣東地區所有少數民族的通稱,如同對台灣島上的原住民族通稱平埔族或高山族一樣。
謝謝蔡老師指導,我們家族家譜有記載大禹到越王勾踐后各路分支去了那,有欠歐在福建 歐陽在江西,冇欠區在广東和广西,三歐同是越国人,漢人稱呼是后期,應該講各各民族全為稱華夏人,
@@ouweinz6395 小編:大禹是早期的漢族,越王勾踐不是漢族。
謝謝蔡老師,漢族大約出于劉邦建立漢朝公元202年,大禹是古羌族,大禹第七代玄孫,少康中興后建立越国百越之首,离現在有2500年多有曆史文獻記載,同時三歐姓氏記載一樣,
好了,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等中国疫情過后開放我回国你來广州我帶你看整段曆史,現在大陸很民主可以国共曆史
人類從非洲出發擴散到全世界.中國人也該到非洲尋親根認親!
李登輝修憲,將台澎金馬等實際管轄領土稱為「自由地區」。凍省或精省,是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即臺灣省虛級化,沒有廢的是台灣省組織,官派省主席是承行政院之命,監督縣自治事項。福建省政府去任務化後已經無任何行政組織或實體辦公場所,實質上解散,僅保留省府名稱和省主席職稱。所以,是中華民國還有2個虛級化的福建省及臺灣省的組織,不是還有2個福建省及臺灣省的地方自治實體。
小編:先弄清楚中華民國是什麼再說
@@tsaichengyuan
中華民國被滅亡4次
1949年,內戰敗逃,中華民國失去大陸主體,大陸治權代表已亡國
1971年,中華民國被驅逐退出聯合國失去中國代表權,大陸主權代表已亡國
1979年,與美國斷交,中華民國的台灣代表權不被美國承認,已亡國
1991年,中華民國的台灣治權被李登輝修憲移轉給代表台灣的政權,已亡國
@@tsaichengyuan 台灣關係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臺灣」一詞將視情況需要,包括臺灣及澎湖列島,這些島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據適用於這些島嶼的法律而設立或組成的其他團體及機構,1979年1月1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臺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
@@tsaichengyuan 臺灣治理當局,就是取得一般命令第一號規定台灣軍事佔領權的"合法"接替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聯合國憲章第107條規定保有採取或受權執行之負行動責任的"合法"接替中華民國政府。也是台灣關係法承認的臺灣治理當局的"合法"接替中華民國政府。就是舊金山和約第二條規定的日本放棄台灣澎湖未給任何國家的"台灣"。是適用於聯合國憲章第77條託管制度之委任統治下之領土的"台灣"。是聯合國憲章第76條自治或獨立規定的"台灣"。是聯合國憲章第107條規定保有採取或受權執行之負行動責任的"台灣"政府。是台灣關係法承認接替中華民國的臺灣治理當局的"台灣"政府。
李登輝修憲,中國分成大陸與台灣地區,還是一中。
閩南人)是零老木A客兄…
傻逼玩意
我們祖先就是閩西南的客家人移民,上推可以到河北省鉅鹿,我的祖先之一的唐相魏徵就是望出鉅鹿
閩南人祖先是北方人南下以前叫東甌和西甌人,是越国人,現在福建人不是本地人,越人都在臺灣和广東遷移人
现在福建的都是外省人。。。我们福佬人不把自己当成广东人。
😊😊😊😊😊😊😊😊😊😊😊😊
祭 止 兀
☯️丙午丁未🧸在劫難逃🇨🇳廿一八散🇹🇼三民重鎮
李淳風👬劉伯溫雙保證必定兌現
剪体字
-河洛戱曲名稱由來-福佬族岐商利佬批-教授渾惑?閩越和吴越可攸關;閩越與越南無關!科普之下稍有意見請寬 容。鄭氏耿觀留言
蔡正元講學 很帥
不懂亂找資料胡說八道😢
自古5000年,只有蒙古、匈奴、鮮卑、羯、羌、氐…等各族裔各朝代的人,在大陸建立王朝,並沒有名為中國人所創建的名為「中國」朝代,孫文創建的中國至今只有短短110年歷史,過去,通稱 漢人、華夏人、中原人… ,並無族裔名「中國人」之稱,世界是以現在名為中國的稱呼來說是中國歷史。不是只有72年的中共國,卻自稱是中國的,中國人 ,少往自己臉上貼金吧 !事實上,中國只是歷朝之一,若是依自稱全部都是中國5000年歷史的邏輯,那麼當初清國時代會自稱是清國5000年歷史嗎?
小編:你知識太少,請看第21集
@@tsaichengyuan
中原是漢族傳統地域概念,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
後被漢族視為天下中心古人常將「中國」、「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義語。
中原與中國一樣都是泛化的概念,不是現代主權的中國可以自居的
@@tsaichengyuan
你認同有問題,請看魯迅在《隨便翻翻》中說過:“ 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 盤古氏開闢天地' 之後,有三皇五帝..... 宋朝,元朝,明朝,' 我大清' 。到二十歲,又聽說' 我們' 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 我們最闊氣的時代' ,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
@@真相覺醒 那是鲁迅的极端思想,蒙古元朝时期确切的说是中国已经亡国,可是蒙古皇帝为了统治利益,却坚持认为自己继承了中国称自己为元朝。
@@元祖ke 中原是漢族傳統地域概念,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
後被漢族視為天下中心古人常將「中國」、「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義語。
中原與中國一樣都是泛化的概念,不是現代主權的中國可以自居的
光是福建 越南 就是九鼎九夷文化 五代蜀王百越河洛的後代 200萬年前 美國大峽谷講河洛語
光是想像就厲害了 世界各國戰勝以後都喜歡摧毀敵人的歷史文物 福老 是文化很老 幾百萬年的意思
現在客家人 後代子孫都不記得了 唐山過台灣 是大唐的江山 唐朝是全世界的天可汗 唐朝 都講河洛話 閩南語客家語廣東語 跟河洛雅文 有90%相似 閩南人客家人自古是一家人
福佬話就是河洛話就是何南洛陽話!包公和李白都是說現在的台語!我的祖父就是用台語教我們讀唐詩、三字經、等古詩!我們的祖先牌位就是寫河南洛陽!
您指的洛陽話在現今的洛陽可有蹤跡?
舊金山和約,台灣主權早已實質獨立了,主權上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不管是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新住民....都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若是自認是中國人,那麼是冒牌的中國人
小編:中國和蘇聯是日本投降對象國,但都沒有簽署舊金山和約,舊金山和約對中蘇無效。國際法上沒有「實質獨立」這種東西,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要看台軍能不能贏過解放軍,跟美國南北戰爭一樣,如果台軍戰敗,台獨份子也只能是漢奸,也不是中國人。
@@tsaichengyuan 《一般命令第一號》
一、日本帝國大本營遵奉日本天皇之指示,下令「所有日本軍隊」向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投降。茲令所有日本國內外之司令官,使在其指揮之下之日本軍隊以及日本管制之軍隊,立刻停止戰鬥行為、放下武器、駐在其現時所在之地點,並向代表美國、中華民國、英國、蘇聯之司令官,如下列指定或如盟軍最高統帥所追加指定者,無條件投降。應立即連繫指定之司令官或其指定之代表,並接受盟軍最高統帥對於詳細規定的指示變更,各司令官及其代表之命令應馬上完全地執行。
甲、在中國(滿洲除外)、台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之法屬印度支那境內的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蔣介石大元帥投降。
乙、在滿洲、北緯三十八度以北之朝鮮半島部份及庫頁島境內之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遠東蘇聯軍總司令官投降。
@@tsaichengyuan
一般命令第一號茲令日本向盟軍指定的中國和蘇聯投降。
那時的中國和中國人民尚未取得2戰的中國權益,中國有2個軍政府(國府及中共),美軍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指定代表中華民國的蔣介石軍事佔領台灣。
@@tsaichengyuan 2戰時的中國2個軍政府(國府ROC及中共PRC),沒有被聯盟國授權參加舊金山和約會議。中國雖是戰爭的同盟國,卻不是舊金山和約的參與同盟國,無權參與會議簽字,無權主張權利義務。聯盟國承認的中國合法代表是國府的中華民國,簽訂中日和約承認了舊金山和約。
中日和約第二條承認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日本放棄臺灣及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tsaichengyuan 舊金山和約是戰勝國對戰敗國日本的和平條約,中國沒有被聯盟國授權參加舊金山和約會議。中國雖是戰爭的同盟國,卻不是舊金山和約的參與同盟國,無權參與會議簽字,無權主張權利義務。蘇聯等戰勝國没有參與簽字,是自己放棄參與簽字的權利,可是蘇聯等戰勝國之受益權仍在,現在也正在享有受益權,舊金山和約至今是有效性文件!
舊金山和約第 27 條 條約保管 本條約應送存於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檔案,而美國政府應轉製官方副本給各相關簽署國。 為昭信實,下列全權委員會簽署本條約。
聯合國2758號決議並未確立臺灣係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省;並未提及中國主張對臺灣擁有主權。當年,周恩來也很擔心2758號決議沒有列入有關臺灣地位的條款。即使通過了,臺灣地位仍未解決。毛澤東晚年回憶一生最遺憾的事情,竟然出乎意料地說出,是改國號!因為,改朝換代的新中國無法擁有蔣介石武裝部隊取得的託管台灣的軍事佔領權。
小編:那是你的幻想
@@tsaichengyuan
雍正皇帝詔曰: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皇考(康熙)聖略神威,取入版圖。
光緒皇帝,馬關條約,割讓拋棄台灣,清國版圖已經將台灣割讓出去了。
舊金山和約,中國無台灣主權,兩岸主權互不隸屬,台灣主權早已獨立。
聯合國2758號決議,未確立中國對臺灣擁有主權,台灣不屬一中版圖。
兩岸同屬一中,為中華民國憲法基本概念,一中概分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開羅會議也言明戰後台澎主權回歸中國,這都是目前中華民國軍公教人員與法界人士所必認知,否則形同尸位素餐,一大票念過憲法的人也該知道,除非考試都在作弊,所以台灣歸屬沒有任何疑問。
要懷疑這種再基本不過的事實,還得先請執政黨把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廢了,去另外修憲、制憲。
立法院席次都占多數了,執政者要幹什麼還有人擋得住嗎?
@@commandojimmyyeh1574
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是依美軍一般命令第一號茲令蔣介石軍事佔領台灣而能播遷來台的,不是一中。
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灣,未給任何國家,中國無台灣主權,兩岸不是同屬一中。
中華民國立國及立憲時的領土只有中國大陸,而無台灣,這固有之疆域迄今未曾更動哪來的中華民國憲法基本概念?
李登輝修憲後,你認知的中華民國憲法被明定為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只有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人民有台灣主權的使用權。哪來的一中概分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
@@commandojimmyyeh1574 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沒有主權法理的權利及效力,只有聲索權而已。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必須歸還竊自中國之土地,台灣、澎湖必須歸還中華民國」。二戰的盟軍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茲令蔣介石取得台灣的軍事佔領權,日本佔領下的台灣已經向蔣介石委員長投降,美國以及其他盟國接受這個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島上行使權力。同盟國並沒有在"舊金山和約"中將台灣歸還中國。中國只有聲索權而已。舊金山和約簽訂,日本放棄台灣澎湖,未給任何國家,兩岸主權互不隸屬,台灣不屬一中,中國沒有取得台灣主權的法理事實,武統就是侵略。
平埔族呢?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中國人有拜公媽?那不不重要你住那裏.你是中國人
「唐山過台灣」根本就是誤傳,真正的說法應該是「長山過台灣」。
霧峰林家第九的林光輝拿出祖父林祖密的照片指出,在衣服上面書寫的是「長山」兩字,而不是唐山。
"渡臺悲歌"是台灣清治時期一首描述客家先民渡過臺灣海峽到臺灣辛勤開墾的詩歌。裡面也把自己的家鄉稱作"長山"。
@@young22yy 「唐」跟「同」音同,「長」發音跟「唐」是否一樣應考證。
閩南人不是漢人,閩南人是由潯埔女丶惠安女、畲族、回族溶合而來土著;閩指的是福建古稱,南是南方,閩南是福建南方…
河洛跟福佬發音都搞不清楚發音,節目也不敢用台語講的人談什語言,笑死人!到底是哪科系的博士,瞎扯一堆黑龍轉桌、阿里不達烏魯木齊的,看的懂再來談!
带有政治目的的评论,毫无意义。歪曲和误导性,明显心态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