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眾 《妙雲集導讀》036 昭慧法師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4 июл 2024
  • 單元五:僧伽與律制
    00:07●出家的動機
    ※《佛法概論》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所以出家的真義,即為否定固有社會的價值,放棄財產私有、眷屬繫著,投身於新的世界。「不拜王」;「四姓出家,同名為釋」,即不受姓氏種族限制的集團,否認王權的至上。這難怪以家庭倫理為本位的儒家,要大驚小怪起來。
    02:43●佛教大學取代不了佛學院
    05:28※受持五戒
    這五者,雖還是家庭本位的,重於外表的行為,沒有淨化到自心,而實為人生和樂淨的根本德行;出世的德行,只是依此而進為深刻的,並非與此原則不同。
    05:58※《佛法概論》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二節 定
    離欲與定
    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
    10:42●一般人對出家的質疑
    不孝養父母
    12:07人口會斷絕?
    13:39免除兵役?
    15:30放棄獨身生活?
    17:09●獨住&共住
    ※《成佛之道》第四章 三乘共法 此或樂獨住;或樂人間住。
    在這出家人中,也有不同的根性,表現不同的風格。「或」者是愛「樂獨住」的,名為無事比丘(阿蘭若比丘)。他們住在山林曠野,塚間住,樹下宿,或者是簡陋的草庵。吃的,穿的,都非常清苦。不願與大眾共住,免得人事煩心。甚至不願意乞化,不願意說法。這類獨住比丘,都是自利心重,急於修習禪觀的。此外,「或」者是愛「樂人間住」的,名為人間比丘。這是大眾和合共住,不離僧團;大都住在近郊,經常遊行人間,隨緣在人間教化。雖還是一樣的精勤修行,但過著集體生活,與社會保持密切聯繫。佛教的發展,主要是人間比丘的功德。
    18:03如釋尊常與弟子共住,遊行各國,教化眾生,是人間比丘的榜樣。佛也曾獨處三月,修習安那般那,便是獨住的榜樣。依佛法的真意義來說,獨住,是要內心離煩惱而住;否則怎麼安靜的環境,也還是妄想散亂。反之,如心地安靜解脫,獨住也得,大眾住而人間遊化也得。但在學者的根性偏好中,顯出二大類不同;這也近於獨覺與聲聞的不同風格。
    18:32聲聞與辟支佛
    聲聞,是聽聞佛法聲而修行的,為佛弟子的通名,通於在家、出家。此外又有辟支佛,即無師自通的「獨覺」,如摩訶迦葉,即是辟支佛根性。考釋尊教化的出家弟子,本有二類:一、人間比丘,二、阿蘭若比丘。人間比丘,生活不過分的刻苦,遊化人間,過著和樂共住的大眾集團生活。阿蘭若比丘,如迦葉那樣,是絕對厭惡女性的--阿難勸釋尊度女眾出家,曾受到迦葉的責難;專修頭陀苦行的;好靜而獨住阿蘭若的;甚至不願為大眾說法的。
    19:14釋尊的時代,厭世苦行的風氣非常濃,所以從佛出家的弟子,阿蘭若比丘也不少,他們以為修行是應該如此的(提婆達多的五法是道,即頭陀行的極端者)。如迦葉那樣的獨覺根性,是典型的頭陀行者--「頭陀第一」,厭世極深,而自尊心又極強。他自信為「若如來(釋尊)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自以為沒有佛的教化,也會自覺的,所以傳說辟支佛勝於聲聞。頭陀行是印度一般所風行的,迦葉早就修學這些,他以為這是辟支佛所必行的,如《增一阿含經.壹入道品》說「辟支佛盡行阿練若……行頭陀。」但釋尊並沒有修頭陀行,聲聞弟子也不一定行頭陀行,而且還勸迦葉不要修頭陀行。但迦葉不肯
    20:07總之,釋尊教化的聲聞弟子,已受到時機的限制,不能大暢本懷;而頭陀苦行的阿蘭若比丘,辟支根性,更與釋尊的人間佛教,精神上大大的不同。釋尊涅槃後,摩訶迦葉頭陀系壓倒阿難而取得僧團的領導地位,聲聞佛法這才加深了苦行、隱遁、獨善的傾向,被菩薩行者呵責為小乘。
    21:41●阿蘭若比丘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四項 阿蘭若比丘與(近)聚落比丘
    25:24比丘們住在樹下、露地,雖說專心修道,「置死生於度外」,但並不是理想的。如暴露在日光下,風雨中;受到蚊、蛇、惡獸的侵害。如住在房屋內,不是更好嗎?
    自從有了寺院,住在寺院的比丘,對樹下、塚間、露地,雖還是經常到那些地方去修行,但是住在寺院,不能說是樹下住、露地坐、塚間住的「頭陀行」了。有了多數人共住的寺院,住在裡面,不再是原來的獨住(ekavihāra),而是在大眾(僧伽)中住。有了多數人共住,就有種種事,於是「知僧事」的僧職,也由大眾推選而產生出來。起初,還保持「安居」以後,到各處去遊行,不得長期定住一地的習俗。但有了僧寺、僧物(公物),要有人在寺管理,不能離去,漸漸的成為「常住比丘」。對於新來的,稱為「舊(住)比丘」。
    寺院成立了,逢到布薩(poṣadha)的日子,及「安居」終了,信眾們都來聽法,受戒、布施,形成定期的法會。依律而住的比丘們,過著寺院的集體生活,使佛法更廣大的開展起來。為了實現「正法久住」的理想,以寺院為佛教中心,是更契合於釋尊的精神,不過寺院制成立,多數人住在一起,制度越來越重要。如偏重制度,會有形式上發展而品質反而低落的可能。在大乘佛法興起中,對偏重形式的比丘們,很有一些批評。但印度大乘佛法的興盛,還是不能不依賴律制的寺院。
    27:33等到寺院成立了,大眾都過著共住的生活,於是漸形成「阿蘭若比丘」、「聚落比丘」--二類。這是發展所成,因地區與時代的先後而並不完全相同,這不過大體的分類而已。說到聚落與阿蘭若,律中有二類解說。
    一是世俗的分別:如「盜戒」所說的「聚落」與「空閑處」--「阿蘭若」,或以聚落的牆柵等為界,牆柵以內是「聚落」,牆柵以外,就是「空閑處」。或分為三:牆柵等以內,是「聚落」。從牆柵(沒有牆柵的是門口)投一塊石頭出去,從「聚落」到石頭所能到達的地方,是「聚落界」,或譯作「聚落勢分」、「聚落所行處」。投石(或說「一箭」)所能及的地方,多也不過十丈吧!也就是聚落四周約十丈以外,是「空閑處」。
    28:47二是佛教制度的解說:「聚落」(城邑),離城邑聚落五百弓(這五百弓是沒有人住的)以外,名為「阿蘭若住處」;阿蘭若住處,是比丘們所住的地方。離聚落五百弓,一弓約六、七尺長,五百弓約二里(或二里多些)。這也是三分的:聚落,中間五百弓,阿蘭若住處
    。離聚落五百弓,聽不到聚落中的大鼓聲,或大牛的吼聲,才是阿蘭若處。依「戒經」,「非時入聚落」,是不許可的,可見比丘們不是住在聚落中,而是住在阿蘭若處的。依這個意義,無論是個人住,二、三人住,或四人(十人,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以上共住的,都可說是住阿蘭若處;不過四人以上,在僧伽藍中住,稱為僧伽藍比丘。
    比丘們的住處,漸漸的變好。從「阿蘭若住處」,移向「近聚落住處」,更向「聚落中」住。
    「近聚落住」,就是住在「聚落」與「阿蘭若處」的中間地帶--五百弓地方。這裡沒有人住,隨俗也可說是「阿蘭若處」(空閑處),其實是聚落邊緣,也就是「聚落界」,「聚落勢分」。
    律制的阿蘭若比丘,以專精修行為主,至少要遠離城邑聚落五百弓以外。等到寺院興起,多數比丘共住的僧伽藍與精舍(大寺),即使在阿蘭若處,或保持寧靜的傳統,但人多事多,到底與阿蘭若處住的原義不同。
    31:01而且,佛教產生了「淨人」制,「淨人」是為寺院、僧伽、上座們服務的。如《十誦律》說:「去竹園不遠,立作淨人聚落」。竹園本在城外,但現在是在聚落邊緣了。隨著人口增加,城市擴大,本來在阿蘭若處的寺院,轉化為「近聚落住」與「聚落中」的,當然不少。這樣,就形成了少數的、個人修行的「阿蘭若比丘」,與多數的、大眾共住(近聚落住與聚落中寺院中住)的「聚落比丘」--二大類。
    31:25阿蘭若比丘,如果是初期那樣的「頭陀行」--糞掃衣、常乞食、樹下住,一無所有,那真是「無事處」了!但後代的阿蘭若比丘,也大都住在小屋中,穿著「居士施衣」--新而整潔的「三衣」,還留些食品,這就有受到盜賊恐怖的可能。《戒經》中,有「阿蘭若過六夜離衣學處」,「阿蘭若住處外受食學處」,都與賊寇有關。所以律制「阿蘭若比丘法」,要預備水、火、食品,知道時間與方向,以免盜賊來需索而遭到傷害。阿蘭若比丘與聚落比丘,可說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31:53二類比丘的風格不同,可以從輕毀與讚歎中了解出來。阿蘭若比丘,從好處說,這是專精禪思,值得尊崇與讚歎的。但有些阿蘭若比丘,不能專心修行,有名無實,不過為了「希望名利」(一般人總是尊敬這類修行人的),禽獸不也是住在阿蘭若處!
    32:43聚落比丘,從短處說,這裡人事多,只是吃得好些。從好處說,接近民眾,為民眾說法、授戒,護持正法。經師、律師、論師,都是在聚落(寺院)中住;阿蘭若比丘,也要仰仗聚落比丘呢!
    34:20●頭陀
    36:00●提婆達多的五法是道,即頭陀行的極端者。
    39:54●菩薩
    ※《佛法概論》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 第二節 佛徒的不同類型
    菩薩
    聲聞是釋尊教化的當機,但有極少數更能契合釋尊正覺真精神的,稱為菩薩,如彌勒、善財等。釋尊未成佛前,也稱為菩薩。菩薩,義譯為「覺有情」,是勇於正覺的欲求者。
    這類重於為他的根性,在佛法的流行中,逐漸開拓出大乘,顯示釋尊正覺的真義。
    40:49●式叉摩那尼
    妙雲集導讀(貳)
    • 妙雲集導讀(貳) 昭慧法師 1990年
    妙雲集導讀(壹)
    • 妙雲集導讀(壹) 昭慧法師 1990年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