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 Bi 其实你讲这个,罗胖子以前节目里也提过了。我不确定这是否是你自己思考之后,自己的意思。如果是,那你男性思维还是挺重的,虽然单向,但我喜欢。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就是女性思维,极其擅长它们所谓的逆向。所以你只能想到实力若要超过当今第一强国数倍,需要类似哥伦布发现美洲,这种单纯提升自我的方式,无论是自我努力,还是偶然意外;而你绝想不到背后使阴招,暗算实力在自己之上的,害死对方以变相提升自我。如果后者能得逞,等于把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犹太人失去家园,散居于欧洲,因为古代欧洲人把土地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不给犹太人种田的机会,只让它们从事在自己看来十分低贱的与金钱打交道的工作,而且盘剥也挺厉害,但毕竟给了犹太人生存的机会。有点类似管仲把人分成士农工商,虽然商排最后,但商人创造利润的能力是最高的,所以抽他们的税也最厉害的。因为齐国靠海,是大周盐的主要供应国,于是管仲把盐列为国家控制,并往死里抽盐商的税,表面上增加了盐商的负担,却也通过这个富强了齐国,抽干了其它国,没见当时因此产生什么内乱。而犹太人重到骨子里的女人味,贱得像猫一般,别人给了你生存的权利,你不仅不感恩,还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久了还会产生幻觉,觉得自己真是被神眷顾的了不起的民族,跟着欧洲人混,自己吃亏了,于是越来越贪婪,控制欲越来越强,稀里糊涂通过经济,掌控了欧洲的命脉。和一个女人味重的女人过过日子,你就理解了。我四颗智齿长齐了,隔三差五就疼得我死去活来,而我只拔过上排的一颗,下排的没拔过,所以现在上排一整排的牙已经被挤歪了,而下排的门牙已然被挤错位。智齿这东西,别人都在发育的时候,你自己不思进取,现在格局稳定了,你突然冒出来说你最了不起,你是承担大牙的责任的顶梁柱,然后就开始挤压其它牙齿的生存空间。后果就是包着它的肉也难受,整排压床也难受,其它牙齿都难受,整个脑袋都难受,整个人浑身不舒服。 中国人不是近代才被虐的,只是虐过中国人的人,和被中国人虐过的人,最后基本都变成了“自己人”。一个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小部落,没有不断的侵略屠杀和被侵略被屠杀,不会莫名其妙拥有当今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所以这种混蛋虐别人的时候,一点都不记得;别人虐自己的时候,尤其是被本来不如自己的人虐,绝对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就像你在职场里碰见一些混混,工作不努力,工资靠混,生活上抠得要死,这种人创造能力本来就低,它挣那点钱,当然只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的,所以如果烟瘾犯了,又不舍得买,能蹭别人总是厚着脸皮蹭别人,一旦这种人请过一次客,它会让全世界都知道大家欠它的。所以自己曾经不可一世,但近代被一个国土仅自己差不多三十分之一的小国揍得鼻青脸肿满地找牙,它记得清楚得很,而且它可以为此永远唠叨下去。 娘炮思维,在强者面前,面对资源毫无竞争力,内心会越来越变态扭曲,权力、控制欲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这种货一旦翻身,绝对会报复社会,不讲规矩,见利就抢。德国的文明程度发展极快,但文化程度曾经一度极低,他们曾经就是这样的人。英国人还歧视德国人是sick man of Europe,当然这话也骂过土耳其人。1897年,上海的一个英国记者用了一次“sick man of East Asia”,几十年之后,生在美国、埋在美国、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的“中国人”李小龙先生,找倪匡写剧本,这话被翻译成了“东亚病夫”,并且故事被莫名其妙安到了日本人头上,再过了几十年,中国人看得起电影了,于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为日本人曾经歧视自己是东亚病夫......扯远了。德国人曾经也和犹太人硬碰硬过,都是抢,事实上整个欧洲基本后来都抢犹太人。这就是治这种猫一样的贱货最好的办法,老子给你恩惠,你不感恩,还嫌不够,还自以为吃亏了,还要反过来夺老子的生存空间,控制老子,看老子不弄死你;所以老子就一天给你一巴掌,把你打成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哪天不打你,你还会对老子感恩戴德。但后来确实也做过火了,因为犹太人掌控了欧洲的经济命脉,欧洲人心理不平衡是必然的,冲突在所难免。在欧洲,抢犹太人比德国人还绝的,多的是,之所以德国名气最大,那是因为第三帝国的体制,和李自成、张献忠那群泥腿子一样,不搞生产,只搞掠夺,然后把雪球越推越大,直到大家一块报销完蛋,这个话题,罗胖曾经同样在节目里谈到过。所以正常的人一定会团结起来打击它,它就叫法西斯。德国和日本、意大利完全就不是一回事,日本、意大利根本就不是什么法西斯国家,只是瞎了眼被德国当了枪,自己的棺材本都贴进去了,尤其是日本,天底下没有这么窝囊的“法西斯”。所以战后德国经济恢复极快,而意大利遍地饿死鬼,日本人民一度还得靠黑市粮食过日子,这个话题,罗胖同样也提到过,但并不全是因为德国有什么牛逼的经济学家,实在是它战前通过抢,有大量的底子积累,所以德国人的日子过得比旁边的“战胜国”还要好。德国现在学精了,都说它道歉诚恳,可它只对犹太人道歉,杀过那么多斯拉夫人、波兰人、吉普赛人等等等等,从来没任何表示,这是因为犹太人借美国的壳,事实上19世纪末就已经控制了全世界,一战二战,全是美国在背后挑的,不要奇怪德国发动战争的钱、日本的战争资源哪儿买的。德国这一行为,不是磊落,只是看清现实后向现实低头,再把所有屎盆子全部扣到希特勒这个奥地利人头上,德国被漂白得干干净净。反观日本,老老实实出钱出技术,连泰国这种近似同盟国,日本照样“赔钱”,但因为摊上旁边中国这个流氓,所以日本的道歉、赔偿、援助从来就没人知道,但首相祭拜一下压根就没有战犯骨灰的“靖国神社”的新闻却总是全中国炸锅,单纯的男性思维使得日本一直在费力不讨好,根本无法与小人融洽相处。 说到法西斯,现在中国这个政权,从它的出现开始,一直就是这个状态。犹太人富得流油,德国人可以通过煽动民族仇恨公然抢劫;但中国人没有这个先天条件,所以只能在阶级上下手,把人定性为地主、土豪、劣绅、资本家、富农等等等等,再抢,谁被它们共产过,下场不比犹太人强。所以你只看得到“近代”中国人被外国人虐,压根看不到中国的土著流氓如何欺压“自己人”的。况且德国人抢钱,好歹真能花到科学家头上,反正科技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军事,我们现在生活中用到的科技性产品,其实几乎都是军方的淘汰品;而生性好吃懒做的中国人,抢到资源也不会好好应用,最后坐吃山空大家一块报销,这解释了为什么二战后如此和平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居然还在出现饥荒,几十年时间经济不仅不发展,还倒退的人间奇观。现在的它,同样是法西斯状态,一点没变,除了前面隐晦提到的抢岛屿坑害日韩,在中东、非洲、南美,中国人干的缺德事多了去了。十多年前中国污蔑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人家的石油,事实上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比例,如果我没记错,还不到2%,英国俄罗斯各20%左右,而中国一国就40%还是60%多,到底谁才是为了人家的石油?并且国内老百姓根本没有通过这个得到任何好处,因为伊拉克就算被打烂,它仍然有主权,外国人在伊拉克只有开采权,换句话说只是去给人打工,解决就业问题,要是定期没有达到开采量,还要受罚。而美国,只要你还在用美元交易石油,它就是稳赚。萨达姆在90年代曾经公然扔过一句傻话,说他打算将来用欧元结算石油,这才是萨达姆这个原本被美国扶持起来的政权、最后又被美国亲手做掉的真正原因。而中国人,因为天生就是猪的生存方式,所以只看得到眼前利益,根本看不到背后的问题。 还复兴?还有前途?拭目以待它何时完蛋吧。 它现在已经具备了法西斯国家的几乎一切条件,之所以不出去抢,实在是没这个本事,因为不学无术的中国人造不出钢铁,武器、航天级别的钢铁,完全依赖从日本进口;再说,国内的奴隶,非洲、南美、中东的倒霉蛋也足够中国政府盘剥了,它暂时也不需要出去抢西方的传统列强。但如果它仍然狗改不了吃屎,老在背后搞那些损人不利己的小动作,老外不见得不会对它下手。
Ziye Liu 不知道你就读于哪个学校。我个人的体会是中国本科教育结果平均比美国好。第一是虽然平时没有考试,但是有作业。只要学生有问题,老师都特别乐于解答。老师不是不及时反馈,而是学生不去要求反馈。我基本上是每次上课之前会问作业中不会的,下课后会问课上没听懂的,从来没遇到过不耐烦不讲解的老师。第二点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也是反馈。大家都知道期末考试会很难,平时也会一起写作业、一起复习考试,互相讨论,促进了反馈
我比較懷念老羅歷史學習,現在話題都努力他本行之外的知識服務、已好鞏固他的顧客群,畢竟他涉及"事業",所講的話邏輯已經飛來飛去。他"告訴"你若要成菁英、成高手,方法就是付費加入已幫你我做功課的講師群,進入套式服務的舒適區。另,美歐不論adviser, or consultant, or counselor, 最後取決還是自己。上世紀一群巿場達人出書是出版社找尋讀書群的現象,很多作者其經驗其理論形成都不太有嚴謹過程,千篇一律是工作個案回饋再硬套上管理或行銷策略來吸引某層面人群。看來老羅公司更上層樓?
踏出舒适区不等于痛苦。如果踏出舒适区是出于兴趣,对未知的好奇,以及挑战的乐趣,并不一定带来痛苦。痛苦来源于被迫踏出舒适区,或者踏出舒适区带来的挫折。如果一早认识到踏出舒适区不会一帆风顺,挫折是必然的;并且就事论事,只想要如何走出困境,而不是责备自己,或者质疑自己的能力,那么痛苦会大大减轻。
这个节目真的很好 受益匪浅。
為什麼有人這麼忙卻失敗呢?看了這篇影片中於懂了,有人忙卻沒有沒在點子上,在做事卻沒有建構出一片知識網絡,每天都只能愚笨的望著眼前的地板,而聰明人找對了方法一眼就看清這條路的盡頭是死路還是成功,就像主講者說的高難度練習。
這讓我延伸出了難怪台灣俗稱的不良少年8+9,他們卻可以追到漂亮女孩的案例,因為8+9很早就跟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在打交道,他們很早就適應了各種的說話方式,各種高難度的聊天都有嘗試過了。
而那些交不到女友的人,每天就是在舒適圈裡打滾聊天,面對的都是同儕年齡不會差太多,或許連學長學弟的交往方式都不太清楚,這樣是要怎麼突破障礙追到女生呢?
我记得罗胖有一集说,科技,技术发展过后,直接拿来用就好,你可以不用写字好看,因为现在技术保障你不需要写字好看,因为都是打字。但是听完这一集,概念完全反转。我感觉听多了,还是要自己消化,去构建一个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集节目 每隔一段时间看都能想到不同的东西
这一集太关键了
登弧?君
Teresa tang
收穫是,如果要成為高手,要在學習區過活,當你認為學得很輕鬆時那就是舒服區了,另外就是把一個領域切成很多細小的區塊再加以對每個區塊刻意練習,另外同時有人能給予該領域即時性反饋更佳
师徒关系这种学习方式的回归非常必要。现有的教育体系建立于工业革命之后,每个人在固定框架下的流水线上工作,自然也需要流水线式的教育,其本质是将人同质化。而现在的互联网社会让资源链接更加紧密,人们的个性和优势得到更多发展,这时候流水线式的教育便有局限了。
教育即洗脑。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具备某种技术能力,将来好为社会作贡献;同样得消除其与生俱来的各种潜在隐患,避免将来为祸社会。个人认为教育资源分配,同样得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
量产的代价本来就是整体质量和综合素质的下降。但这不是指新不如旧,而是将资源基本平均之后流水线一般所量产出了水平近似的产品,没有进步。如果能够舍弃培养潜力差的,把资源集中分配给培养潜力大的,少量精英所创造的价值可能要远远超过一群平庸之辈创造的价值。但其后果是早晚天下必乱。儒家的确讲求等级,目的是培养精英,虽然不等于放弃了底层,但也真正在把所有社会成员朝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上引导。问题是人口太多,没有谁甘心做底层,大家都对资源有需求,尽管把资源交给某些人的确等于浪费……但你不给他他会不满,肯定会乱;给了他他也会嫌不够,仍然可能乱。所以资源分配者只能调头用恶心的法家那套,误把人身上的动物性当作人性,而纯粹把别人当畜生对待,误以为这叫理性。因为我对你不放心,所以我就要压缩你的生存空间,反正你无论如何都可能给我找麻烦,老子就往死里整你,你死了,资源全都是我一个人的。这样做的后果是充其量只能解决眼前问题,至于埋下了何种恶果,是否将某些隐患越积越深,就管不了这许多了。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以至于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在为之恶果买单,社会的运行成本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都太高,总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大家不管规则、不讲原则、不看道德,一切只谋最大利益,谁逮着耗子,谁就是好猫。没有规矩,也是一套规矩,这就叫有特色。
所以看看当今社会,尤其是职场中那群刚出道的90后小王八蛋,屁事不会做,从来不管团队死活,却总削尖脑袋想顺着体制往上爬,想方设法骑他人头上去做别人的“领导”。因为我没本事正大光明和你竞争,我就会用歪门邪道来害你。反正目的都是资源,我用阳谋投入大量成本努力提升自我,艰难战胜你,只能获得比你多的资源,而且前提还得是我投入成本后必须成功战胜你;所以我就会用阴谋搞你,成本大大缩小,成功率却大大提升,只要把你一搞死,资源可以是我一个人全得。所以这里盛产猪八戒式的人物,很难出得了猴子。如果你不甘心选择沙僧那种混吃等死的寄生虫式人生路线,你只能选择白龙马,只是被掠夺利益而已,一旦暴露出你的猴子特征,那就不仅要被掠夺,还会被阴被整。猪八戒这种人物,总是在开时代倒车,一个大环境如果这种人成主流,迟早得完蛋。因为资源放这种人手里,它也未必会用。这就是文化。所以一个大陆国家干嘛整天和一群岛国争零星小岛,把国界划到别人的海岸线上,还要倒污蔑别人在欺负自己,不是为了那点资源,一旦抢下来,旁边经济技术在自己之上的日韩,从中东石油大超市买完东西回来,就得绕一大圈了,没本事和别人竞争,那就搞点阴招害人,只要他们一死,老子就是这一片区的老大。
为什么江西、湖南、湖北自古就是祸害,因为处在中间,周边一旦崛起强权,它们总是被争夺的目标,当地人从来就没有掌控过资源,四川发达就给四川打工,湘西地区为此还出现了赶尸业务,因为讲求落叶归根,死外头了得想办法弄会老家埋;北京发达就给北京打工;江浙沪发达就给江浙沪打工;广东发达就给广东打工。因为从来就没有掌握过资源,看到别人因资源而发达,自己必然也想拥有同样的生活,但又没那个本事,又不想努力,如果不能创造一股势力和体制,势单力薄的个体就只能地削尖脑袋顺着体制往上爬,或者单个地制造混乱,这样才有安全感。就像中国人这两年好像手里有了点钱,也跟着开始歧视黑人一样,因为在衣食无忧的人眼里,黑人同样是这样的状态。所以江西、湖南、湖北的人整体上总是那么朝秦暮楚没节操,近代从太平天国到中华苏维埃,多少混乱都是他们制造的,偶尔也会出现一两个极品圣贤,特殊的地域文化使得当地人的人品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但多数还是极品人渣。去到他们的农村看看,整村整村没有年轻人。我跑过全国那么多地方,还真没嫖过几个传说中的东北妞,而上过的湖南女人不下百人;男人无法选择“不惜代价”,只能选择“不择手段”,小时候不喜欢老家的人,觉得巴蜀地区民风野蛮,出来见了世面,还是觉得巴蜀人相对厚道,至少没受过教育的人有自知之明,就算打工也是去建筑工地下苦力,绝对不会像江西湖南湖北那群农民一般,教育程度更差,却非要混迹在职场里冒充白领。都说河南人坏,可河南也就从二战前后才惨下来的,它尚且如此,何况是从朱元璋时代一直被虐到邓笑贫时代的江西......
讲了一大堆,全是对因资源分配问题而产生的各种恶果做了个介绍。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各有各自的优劣,我们到底是什么状态,大家各自心里都有自己的认识。虽然我个人认为它两者都不是。大家拭目以待看这一切何时崩盘吧。
话糙理不糙 :P 不过搞阴谋这一套也不是只有中国会,曾经的大英帝国控制欧洲大陆的手段,和当代的美国控制全球地缘政治的手段比中国精明多了。资源拥有者总希望其他人不要太太平,乱一点有碍其发展,却也不能太乱,这样自己的地位才不会受到威胁。中国人这种艳羡别人的生活却无力改变自身的状态,也遭致虽然华人遍天下,却哪哪儿都不得势的结果。美国上世纪的排华法案排的就是华人的不接地气、打一枪换一地的模式。其实不仅仅是教育,就是我们每天时时刻刻接触到的各类信息,无论表面上权威与否,大部分都是洗脑的手段。
Rachel Bi 压根性质就完全不一样好吧。一个已经到了享受阶段,为了巩固自身而在创造规则;一个还只处在求生阶段,在钻营规则。
资源出现,强弱产生,规则形成。强者无论通过道德方式还是不道德的方式问鼎,弱者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自卑而无能的,不看重强者为何而强,而只会注意到结果--强者因强而带来的副产品,比如权力和地位。这就叫女性思维。它的人生观、价值观、格局都是狭小的,它会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本质上它其实是认可这套规则的。所以它现在处于底层,它只介意自己被压迫,却十分渴望压迫别人。就像国人仇富仇贪,不是反这套规则,而是患利不及身。它们恨的不是富人的为富不仁,而是恨的自己没有这个机会;它们不是恨贪官,而是恨自己不能也贪。如果这种人能成功上位,顺利取代强者,由于它的实力其实大不如原来的强者,所以代表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不会比它更高,如果让它来领导和统治大众,必然是时代的倒退,它会拉低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放小范围内思考,你就明白为什么江西人、湖南人、湖北人总体上如此惹人讨厌。我走南闯北十数载,认识的江西人无数,从没听它们任何一人说过自己家乡好,可实际上这群江西人比它们嘴上的老乡,人品要坏上数倍有余。由于上述心态,所以它们总是那么不学无术。虽然它们也会时常表达对大环境的不满,却又总是削尖脑袋想顺着体制往上爬,这和真正反腐反贪的人是两种性质,人家那叫愤世嫉俗,而这帮货叫玩世不恭。所以愤青一开始是褒义词,现在成了骂人的,因为早期那些出于良知而愤世嫉俗的已经退出了时代,而现在的主流是这群玩世不恭的货。
放大范围内思考,政治和经济是一回事,本质都是谋的利。只不过一个相对委婉而隐蔽,一个相对直接而明显;一个相对不讲规矩,一个相对还讲点规矩。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弱者民族,都是被强者虐了上千年的,心理扭曲而变态,在认可一套规则的同时,处心积虑想要逆袭,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极度贪钱,一个极度贪权。性质是一样一样的,都是釜底抽薪,想从根本上操控和欺压他人,它们的世界就是人吃人。
现代世界的规则主要是以英美主导的西方世界建立起来的,中国早已成为体制内的一员,要自创规则那需要的是超过现在世界第一强国很多倍的实力才行,这除非发生一件天大的意外事件(比如类似当年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级别的事件)才可能实现。
说到犹太人和中国人,确实是两个常年受压迫的民族,不过犹太人被流放千年和中国人到近代开始被侵略还是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民族是失去了国家土地,不得不辗转世界各地寻求生存机会,靠着宗教历史和一本塔木德才能够把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凝聚在一起,也是因为他们分散的体制和不稳定的生存环境,导致他们相较于权力反而更佳崇尚金钱。另一个虽然被侵略,国家分分合合,但数千年以来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土地,即使中国人遍布全世界,但很多人在潜意识中依然认为这一块土地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壮年时期可以在外面打拼,但年老了依旧要落叶归根,所以家国的观念非常强烈。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说到底要打破规则成为规则制定者并不是你强你努力就行,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
Rachel Bi 其实你讲这个,罗胖子以前节目里也提过了。我不确定这是否是你自己思考之后,自己的意思。如果是,那你男性思维还是挺重的,虽然单向,但我喜欢。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就是女性思维,极其擅长它们所谓的逆向。所以你只能想到实力若要超过当今第一强国数倍,需要类似哥伦布发现美洲,这种单纯提升自我的方式,无论是自我努力,还是偶然意外;而你绝想不到背后使阴招,暗算实力在自己之上的,害死对方以变相提升自我。如果后者能得逞,等于把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犹太人失去家园,散居于欧洲,因为古代欧洲人把土地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不给犹太人种田的机会,只让它们从事在自己看来十分低贱的与金钱打交道的工作,而且盘剥也挺厉害,但毕竟给了犹太人生存的机会。有点类似管仲把人分成士农工商,虽然商排最后,但商人创造利润的能力是最高的,所以抽他们的税也最厉害的。因为齐国靠海,是大周盐的主要供应国,于是管仲把盐列为国家控制,并往死里抽盐商的税,表面上增加了盐商的负担,却也通过这个富强了齐国,抽干了其它国,没见当时因此产生什么内乱。而犹太人重到骨子里的女人味,贱得像猫一般,别人给了你生存的权利,你不仅不感恩,还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久了还会产生幻觉,觉得自己真是被神眷顾的了不起的民族,跟着欧洲人混,自己吃亏了,于是越来越贪婪,控制欲越来越强,稀里糊涂通过经济,掌控了欧洲的命脉。和一个女人味重的女人过过日子,你就理解了。我四颗智齿长齐了,隔三差五就疼得我死去活来,而我只拔过上排的一颗,下排的没拔过,所以现在上排一整排的牙已经被挤歪了,而下排的门牙已然被挤错位。智齿这东西,别人都在发育的时候,你自己不思进取,现在格局稳定了,你突然冒出来说你最了不起,你是承担大牙的责任的顶梁柱,然后就开始挤压其它牙齿的生存空间。后果就是包着它的肉也难受,整排压床也难受,其它牙齿都难受,整个脑袋都难受,整个人浑身不舒服。
中国人不是近代才被虐的,只是虐过中国人的人,和被中国人虐过的人,最后基本都变成了“自己人”。一个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小部落,没有不断的侵略屠杀和被侵略被屠杀,不会莫名其妙拥有当今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所以这种混蛋虐别人的时候,一点都不记得;别人虐自己的时候,尤其是被本来不如自己的人虐,绝对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就像你在职场里碰见一些混混,工作不努力,工资靠混,生活上抠得要死,这种人创造能力本来就低,它挣那点钱,当然只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的,所以如果烟瘾犯了,又不舍得买,能蹭别人总是厚着脸皮蹭别人,一旦这种人请过一次客,它会让全世界都知道大家欠它的。所以自己曾经不可一世,但近代被一个国土仅自己差不多三十分之一的小国揍得鼻青脸肿满地找牙,它记得清楚得很,而且它可以为此永远唠叨下去。
娘炮思维,在强者面前,面对资源毫无竞争力,内心会越来越变态扭曲,权力、控制欲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这种货一旦翻身,绝对会报复社会,不讲规矩,见利就抢。德国的文明程度发展极快,但文化程度曾经一度极低,他们曾经就是这样的人。英国人还歧视德国人是sick man of Europe,当然这话也骂过土耳其人。1897年,上海的一个英国记者用了一次“sick man of East Asia”,几十年之后,生在美国、埋在美国、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的“中国人”李小龙先生,找倪匡写剧本,这话被翻译成了“东亚病夫”,并且故事被莫名其妙安到了日本人头上,再过了几十年,中国人看得起电影了,于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为日本人曾经歧视自己是东亚病夫......扯远了。德国人曾经也和犹太人硬碰硬过,都是抢,事实上整个欧洲基本后来都抢犹太人。这就是治这种猫一样的贱货最好的办法,老子给你恩惠,你不感恩,还嫌不够,还自以为吃亏了,还要反过来夺老子的生存空间,控制老子,看老子不弄死你;所以老子就一天给你一巴掌,把你打成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哪天不打你,你还会对老子感恩戴德。但后来确实也做过火了,因为犹太人掌控了欧洲的经济命脉,欧洲人心理不平衡是必然的,冲突在所难免。在欧洲,抢犹太人比德国人还绝的,多的是,之所以德国名气最大,那是因为第三帝国的体制,和李自成、张献忠那群泥腿子一样,不搞生产,只搞掠夺,然后把雪球越推越大,直到大家一块报销完蛋,这个话题,罗胖曾经同样在节目里谈到过。所以正常的人一定会团结起来打击它,它就叫法西斯。德国和日本、意大利完全就不是一回事,日本、意大利根本就不是什么法西斯国家,只是瞎了眼被德国当了枪,自己的棺材本都贴进去了,尤其是日本,天底下没有这么窝囊的“法西斯”。所以战后德国经济恢复极快,而意大利遍地饿死鬼,日本人民一度还得靠黑市粮食过日子,这个话题,罗胖同样也提到过,但并不全是因为德国有什么牛逼的经济学家,实在是它战前通过抢,有大量的底子积累,所以德国人的日子过得比旁边的“战胜国”还要好。德国现在学精了,都说它道歉诚恳,可它只对犹太人道歉,杀过那么多斯拉夫人、波兰人、吉普赛人等等等等,从来没任何表示,这是因为犹太人借美国的壳,事实上19世纪末就已经控制了全世界,一战二战,全是美国在背后挑的,不要奇怪德国发动战争的钱、日本的战争资源哪儿买的。德国这一行为,不是磊落,只是看清现实后向现实低头,再把所有屎盆子全部扣到希特勒这个奥地利人头上,德国被漂白得干干净净。反观日本,老老实实出钱出技术,连泰国这种近似同盟国,日本照样“赔钱”,但因为摊上旁边中国这个流氓,所以日本的道歉、赔偿、援助从来就没人知道,但首相祭拜一下压根就没有战犯骨灰的“靖国神社”的新闻却总是全中国炸锅,单纯的男性思维使得日本一直在费力不讨好,根本无法与小人融洽相处。
说到法西斯,现在中国这个政权,从它的出现开始,一直就是这个状态。犹太人富得流油,德国人可以通过煽动民族仇恨公然抢劫;但中国人没有这个先天条件,所以只能在阶级上下手,把人定性为地主、土豪、劣绅、资本家、富农等等等等,再抢,谁被它们共产过,下场不比犹太人强。所以你只看得到“近代”中国人被外国人虐,压根看不到中国的土著流氓如何欺压“自己人”的。况且德国人抢钱,好歹真能花到科学家头上,反正科技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军事,我们现在生活中用到的科技性产品,其实几乎都是军方的淘汰品;而生性好吃懒做的中国人,抢到资源也不会好好应用,最后坐吃山空大家一块报销,这解释了为什么二战后如此和平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居然还在出现饥荒,几十年时间经济不仅不发展,还倒退的人间奇观。现在的它,同样是法西斯状态,一点没变,除了前面隐晦提到的抢岛屿坑害日韩,在中东、非洲、南美,中国人干的缺德事多了去了。十多年前中国污蔑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人家的石油,事实上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比例,如果我没记错,还不到2%,英国俄罗斯各20%左右,而中国一国就40%还是60%多,到底谁才是为了人家的石油?并且国内老百姓根本没有通过这个得到任何好处,因为伊拉克就算被打烂,它仍然有主权,外国人在伊拉克只有开采权,换句话说只是去给人打工,解决就业问题,要是定期没有达到开采量,还要受罚。而美国,只要你还在用美元交易石油,它就是稳赚。萨达姆在90年代曾经公然扔过一句傻话,说他打算将来用欧元结算石油,这才是萨达姆这个原本被美国扶持起来的政权、最后又被美国亲手做掉的真正原因。而中国人,因为天生就是猪的生存方式,所以只看得到眼前利益,根本看不到背后的问题。
还复兴?还有前途?拭目以待它何时完蛋吧。
它现在已经具备了法西斯国家的几乎一切条件,之所以不出去抢,实在是没这个本事,因为不学无术的中国人造不出钢铁,武器、航天级别的钢铁,完全依赖从日本进口;再说,国内的奴隶,非洲、南美、中东的倒霉蛋也足够中国政府盘剥了,它暂时也不需要出去抢西方的传统列强。但如果它仍然狗改不了吃屎,老在背后搞那些损人不利己的小动作,老外不见得不会对它下手。
好苦。一天不进步就浑身不舒服。难怪偶然我会觉得很苦。不过,只要平衡生活和工作,其实,财富越多越舒适。
太喜欢这一集了!看了好几遍
第一次看「罗辑思维」這個節目,還不錯,有收獲。
接下來我也要再去非舒適區走走了。
謝了。
很受益,感觉自己在渐渐丧失深度学习的能力,可能这才是真正焦虑的原因,太浮躁了,其实慢慢来一直进步就足够了,谢谢罗胖,总让人有意外的收获
说白了就是一点,每个人都在学习,但不是每个人都在思考
聽了這一集(即時反饋)這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也是把一本本的書看 但不一定全部理解及思考後的結果是不是正確的 我想應該是沒人能即時告訴我我所理解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符合邏輯的或著是還有其他結果,這讓我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是可以成為我即時反饋訊息的來源。
对每个文章写心得 , 这个说的真好!
聽到後頭雞皮疙瘩掉滿地
要成為高手得讓自己不斷學習,因為新工具而得到的空閒要繼續用來拓展認知的邊疆。
學習方法為刻意練習,把一項技能拆解成多個細微部份,專挑自己不會的練習。重要的是要實時尋求回饋,馬上更正立刻改進。
和十万小时理论很像,我感觉罗胖把这个知识加到自己的知识的活组织上了。我相信《罗辑思维》可能会走很远,起码现在,在全球,这个新的领域,它绝对是领导者。而接下来的20年,又是各行各业大量出现中国企业成为全球霸主的契机。
额外,中国的问题的本质,不是教育,也不是学习,而是工业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教育和其他方面自然会改革的,这个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前阶段的教育,也差不多职能这么选,类似于以前的教育是流水线,后面会慢慢出现个性化定制了。
最后,我感觉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活体组织,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国几乎都是30年必富,40年必强,50年必成为最强之国家,同为四川人,同为留学生,为1978年那个伟人点个赞。
讲的不错,很多地方所见略同。
受益匪浅, 多谢罗胖
成功的是人,不是行业,是人的性格特点,不是行业的特点。努力的前提是在正确的道路上。
高手的必备条件 你先必须狂热的喜欢 勤奋苦练 和勤奋不觉得苦练 能达到的境界 完全不一样 但你会不会狂热的喜欢 这就是命了
罗胖这期节目质量真高
有一点感触比较深。就是关于及时反馈对于学习的意义。
我自己的体会中国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比起美国来差得比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大学课程反馈太少。很多课只有一个期末考试,学生考试前一天晚上突击一下应付一下就过去了。而在美国一门课往往有多次考试,测验还有作业,给学生提供的反馈比较多。尤其是研究生课程更是如此,国内的研究生课程反馈基本上更少。导致中国的学生尽管在高中之前的教育比较扎实,但是大学里面学的东西都不牢靠。
有道理
我觉得及时反馈对单纯的学习有意义但并不一定对成长有意义。离开校园,更多的个人成长是没有考试没有导师更没有反馈的。很多学习的成果会在很久之后反映出来,比即使反馈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体悟和调整。
Ziye Liu 不知道你就读于哪个学校。我个人的体会是中国本科教育结果平均比美国好。第一是虽然平时没有考试,但是有作业。只要学生有问题,老师都特别乐于解答。老师不是不及时反馈,而是学生不去要求反馈。我基本上是每次上课之前会问作业中不会的,下课后会问课上没听懂的,从来没遇到过不耐烦不讲解的老师。第二点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也是反馈。大家都知道期末考试会很难,平时也会一起写作业、一起复习考试,互相讨论,促进了反馈
Ziye Liu 美国大学也是很多考试
听这些之后启发很大。 感谢
逻辑思维很好,是一个网络的讲堂,本身节目的段落,知识的的拖出与论点都很有帮助。我每次看他的节目都是一边做笔记一边看。我会同一个知识点看两遍,第一遍领悟整体要表达的意思。第二遍,具体找到中心句,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跟生活中的例子后,寄到笔记上。有机会的话跟朋友聊一聊 学习到的东西,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记忆。总之支持逻辑思维。谢谢
说得真好,好节目!
这集讲的《即时反馈》 真是让我突然如梦初醒啊 我每天都要发2 3 个小时学习 总觉得东西学到 但是不久 又忘了 现在才知道没有行动 没有人为我改正 所以虽然这么努力 进步不大 都是纸上谈兵. 今年我会蹋出第一步 来证明我以前学的东西 不管结局如何.
每天學習23小時? 就是說睡覺吃飯上廁所以及所有其他的事都只佔1小時? 量多不一定好啊
不好意思 让你误会了 是 两到三个小时.
是的 刀需磨才會利 知識需用才成技能 不使用都會忘記
即時反饋白話點說就是練經驗值 跨出執行 踢到鐵板才能知哪有問題得以修正
加油 !! 恭喜你 !
其实反馈这个话题在【罗辑思维 168 游戏是个怎样的世界】详细讲过了
讲的不错,和我自己总结的结论是一样的。
这期非常好
總結:
刻意練習 練習甚麼呢? 練習那些對你有挑戰的事情(像是可以利用互聯網去挑戰新知識)
當然學習新東西可能是艱辛痛苦的過程
這個過程你一定是要有意識的 品嘗過程 若在舒適圈則是下意識動作
練習過程中 要有不斷互動(某種可以產生反饋or新想法的方法)
最終透過大量刻意練習 把這些信息內化成自己知識(筆記or複習)
形成一個有組織和原來記憶是有關連的知識
並且最終這個知識是可以不斷擴大的 就像一棵樹一樣
这期讲的很好,呵呵你点赞,这期是需要做笔记的一期
这期有用,赞一个
太棒了,我这三年被这一集解开了我的迷,原来就是我以为舒适的生活是我成功之路,原来是我在舒适的生活里,但自己觉得是成功之路……哈哈哈
不是挑罗胖的错误, 只是一点自己的想法。舒适区这个词有一点误导,导致罗胖自己都搞得不太明确。舒适区只是应用的技能已经完全掌握,而和学的过程舒适与否应该没有很大关系。很有挑战的事情,有时候也可以很有意思的。更多的应该还是兴趣的导向问题。喜欢的事情,有意思的事情,很难也能获得很大乐趣。 罗胖说要做个笔记,我就做个评论吧。
是的,之前看过书上说,学习过程就是一步步把非舒适区变成舒适区的过程。
学习真正喜欢的事情,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就算加个班也觉得在度假在玩。但是呢,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喜欢的事情,就算喜欢也只是一点点喜欢。正如罗胖说的那样,认知,还有就是懒惰等,这些因素促使一些人的喜欢只是很浅层的喜欢。
他说的是你要想成为高手,你必要刻意练习。
信息量很大。主旨+副标题+大量例举+小总结+回到主旨+升华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套路?但确实觉得这期内容点到了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感谢!
互联网这段分析得不错!
没有人愿意做每天只知道吃吃喝喝等人宰割的猪,只是每个人离那条成为猪的线有多远。
为什么想要艰苦学习,为什么要让自己加班,要让自己痛苦的在非舒适区,如果单单按照罗胖讲的原因,那这些人就是为了一个“令人舒适”的具体目标而让当下的自己不舒适。
但是请不要忘了,很多真正在自己领域里杰出的人才不是为了某个目的,而是学习研究本身就给他们带来极大兴趣和刺激才如此的。
7年前的影片依舊實用,最深刻的知識是“學習是痛苦的”,但又有個問題:痛苦的學習就代表有效嗎,如何去驗證。
这集好棒,不禁频频点头认同
好內容
這編講得好,有內容,有實際指引,例如舉了"異數"等,再加強到訓練的套路方法細分等。
谢谢上传。
最爱的一集!
很受用!
所謂專業就是把別人覺得是知識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常識
其实喜欢挑战的人是认为做自己不知道的事最快乐,总做一样的事很无聊。没有人可以长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而且也不会做得好。其余观点都同意。
Hey everyone! Love from Miami!
說得有道理
天阿!太晚看到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喔喔!不!沒有相見只有是我單向看見
受用了,回想一下自己真的一直是在舒适区里面重复
干货,干货!
我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覺得很爽很舒适, 那我還算在這里學習還是算是在浪費時間?
話說回來可能如果看的時候沒有自己在做筆記想心得那就真的算了後者
我刚看没几分钟就习惯性开始做笔记,以帮助我梳理整个演讲的框架;听得过程中时常暂停,将罗胖所讲的理想的学习状态跟我自己的状态进行对照。我觉得自己听下来,也不完全舒适(部分舒适的原因,是因为他说的很多理论我之前有所理解了)。
如果有引發你想學習的興趣,也就不算浪費時間。
算浪费时间
如果你当故事会来听听 没有思考 那就是浪费时间。如果你听了罗胖子的视频,边听边思考,那就是在学习。比如我听到他讲的一个点 就会回想自己是怎么样的?举一反三的思考问题,这个过程就不是舒适的。
1句话就能说明的道理 啰嗦1个小时 本身就是浪费时间。要说的大家早就明白,就是执行困难,违背人类懒惰的天性。
讓我想到"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介紹了不同的閱讀層次,現在看來學習知識也是一樣的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说的很片面,你说的东西,针对大众都要听的懂,你还是很不错了,虽然听不出重点,
完全正確,跟專業的運動訓練一樣的理論。
总结: 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海无涯 回頭是岸!
罗胖的逻辑有问题 喜欢学习的人是不会觉得苦的 只有不喜欢学习 但又不得不学习才会觉得苦
+Ling Zhu 刚开始学习的人都会不适应,都会辛苦,等他觉得不苦了,那是他已经进入舒适区了。
Xobile Bendruff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每个人学习的目的不同 那些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是不会觉得苦的 如果有些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得不学习才会觉得苦 我讨论的重点是喜欢和假喜欢 不得不说一句 绝大部分人的理想是"打断腿也不用愁"
确实有问题。其实人所做的每一件事,只要能够进入“沉浸”的状态,就是快乐的。比如打一天游戏,看一天小说,和解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题一样,都是有趣的
我亦無他 唯手熟爾😂😂😂😂
very good! thanks!
刻意练习。
学习专家的经验。拆解成基本功,并练习。
即时反馈系统。
做笔记写心得,使新信息缝接到已有的知识。
謝謝
不全对,但是真的很多地方真有道理
南宁三中在考试的时候 广播里都是一会儿播相声段子一会儿播打雷下雨的录音一会儿播警报 一刻没消停过 事先不通知 开始都是感觉莫名其妙 后来就都习惯了
经验证,把挑战难题养成习惯非常有效,但是也有缺点,一旦在进入惯性生活会觉得没有意思,停不下来了。
請問即時反饋該如何實施呢?找朋友不一定專業,找個人教練又貴。
和朋友聊天总有个偏激的观点上学没用,要在生活工作中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社会大学,看来是有道理的
這一集講的還不錯。慣例的吐槽一下,學習過程一定就是苦?其實也不一定,或者說只有苦的學習基本上也不是學習。
人與人的溝通實在沒必要在小事上做文章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大家都能用[ 善解 ] 來接納對方的意思 就不會有不必要的爭執
跟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一致,经典
前面好扯好扯,后面大逆袭到简直是醍醐灌顶:要想成为高手就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很符合美国清教徒思想。
这期很有意思。
fantastic!! very useful
这期牛逼
刻意练习 永远去做还不会做的事
華人教育與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馳 我之後會盡量脫離舒適區 往學習區踏進
高考状元在事业中不太顺利?跟我了解的不太一样啊
只是相比较而言. 他的意思应该是: 高考状元被大众认可的"高学习能力"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学习能力.
我比較懷念老羅歷史學習,現在話題都努力他本行之外的知識服務、已好鞏固他的顧客群,畢竟他涉及"事業",所講的話邏輯已經飛來飛去。他"告訴"你若要成菁英、成高手,方法就是付費加入已幫你我做功課的講師群,進入套式服務的舒適區。另,美歐不論adviser, or consultant, or counselor, 最後取決還是自己。上世紀一群巿場達人出書是出版社找尋讀書群的現象,很多作者其經驗其理論形成都不太有嚴謹過程,千篇一律是工作個案回饋再硬套上管理或行銷策略來吸引某層面人群。看來老羅公司更上層樓?
高考志愿的成才率还是比普通学生高多了
必须点赞 一直就是觉得自己在工作事业这条路上 兢兢业业 墨守陈规 不愿太多的波折,但事实是必须折腾,脱离舒适圈才能进步
直接看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goodjob!!
我们都身陷沟壑,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Richard Marquis 我在地獄,仰望天堂,登天之路,篳路藍縷,如墮煙海。
导师是supervisor大哥
这一集太精华了
跟知识形成互动!
虽然内容枯燥但是老罗口才不错
未看完…羅胖有錯誤。
“不學詩,無以言。”詩經是搜集各國各地的地方民歌,歌謠,非來自朝廷。所謂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風就是國風,詩之六義之一。
有一个误导。数理化教材,可以认为每一章讲一个概念,但这需要对这一章内容融会贯通后才能总结出来。而并非是每一章真的只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只有掌握了每个知识点,才能总结出大概念。
棒!
在国外呆了这些年,我觉得歪果仁们比我们更相信奋斗,勤奋能成功。我们比他们更相信天分。
我感觉是相反的。中国是全民精英化,国外是基督教让人学会忍受了。十年过后来印证
正是因为想精英化所以更强调天分啊。
一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哎,我唯一向往的 就是啥时候能 财富自由, 追求什么都随意 的是生活状态。
我工作数年,薪水从几百到几万。是我不断学习 升级 新的技能。但目的是有一天不再这么追赶的生活状态。。
很厌恶成功学了。。
Arthur Schopenhauer said, "Man can do what he wills but he cannot will what he wills."
这一集早点出就好了
it has been written in "Talent is overrated", "grit" too.
又开播了不错!就是广告有点多
廣告不是 問題是內容好不好
內容好 聽的下去 就是廣告也能聽
关键缺乏一个敬畏的心
针对性,重复练习,持续做你不会做的事来进入学习区 即时反馈 系统构建系统
非常發人省醒的演講! 但我覺得用經典來跟know-how比較有些不恰當
這集簡直是神作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