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 芒狗狗官網開幕慶全面66折給3-6歲小讀者|現貨熱銷中的芒狗狗1~6 &學習卡牌曾蟬聯兩次百萬集資紀錄給7-12歲大孩子|還有最新的芒狗狗7~10,只在官網開放獨家預購馬上前往芒狗狗官網選購:mangopup.com#芒狗狗 #MangoPup #把知識變故事 #把學習變成好玩的事
台南人報到 CCC
4月13號 馬來西亞 關鍵字:司法不公 天理何在😡希望志祺可以製作影片分析
@@唐果Brothers 台南人ᕙ(@°▽°@)ᕗ+1
希望大家不要只在意臺南人愛吃糖。臺南是個古色古香的城市,我們有安平古堡、億載金城、赤崁樓……這些以紅糖做建材建成的古蹟,以曬白砂糖聞名的七股糖田、用冰糖建成的水晶教堂、以麥芽糖堆疊而成的雕像……許多觀光景點,當然還有淋了許多店家早上辛辛苦苦起來以二級紅砂糖熬成的滷汁做成的滷肉飯和糖燥飯。我們不是愛吃糖,我們只是從糖裡面誕生罷了。
拜託寫一個新童話出來!😄
原來是糖太郎的部分
四皇大媽的親戚
生在糖裡不知糖
你忘了說馬路都是用芝麻糖鋪的
身為台南人,必需澄清:台南的食物並沒有加比較多的糖,請不要有所誤解。我覺得刻板印象對台南是不公平的。會比較甜的原因是因為「在糖裡放了些許的食物」所導致。
甜也不错,好吃
Smoooort
老闆!我的糖裡面怎麼有蚵仔煎?!
誰會管你原因 就是甜啊
@@arthurking8746 你是不是沒看懂w?
台南料理甘甜的部份也很大來自於海鮮和肉類用得多,食材蛋白質溶解出來的鮮味和甘甜味就特別明顯,店家大部份都對湯頭特別重視和下功夫,食材要夠重本才有辦法做出牛肉湯和虱目魚湯這種味道。
還有蔬菜啦台南的湯頭一定要用很多菜頭熬出甜味
甘甜味是為了讓食物味道變得更圓潤、豐厚,也是台南老店家盛情款待客人的心意,換個角度看,如果台南的美食只有甜味,是無法成為全台灣人口中的美食之都
但有時候真的會吃到甜到很噁的東西...
@@J超-l8h 問題是,很多時候根本是外地人來台南開店,然後自以為要「入鄉隨俗」,所以就死命加,真正傳統的根本不是亂加糖= =
@@J超-l8h 那你該換一家吃🥲我覺得好吃的店家都不是靠亂加糖好吃的🥲
@@J超-l8h 去找經營超過10年的,基本不會有雷
@@J超-l8h 有一句話 全台灣通用 同常你在社交APP上找的名店 在地人都不會去吃 在地人常吃的店 只有問在地人用上次疫情 周氏蝦捲來做個例子 當天17個人 只有2個是在地人 15個都是外地人順便澄清 周氏蝦捲不是不好吃 而是有其他更好吃的 又不用排那麼長的隊
我身為台南人又會煮飯,我得澄清台南的甜並非都來自於糖,來自糖的甜和來自食材的甜是完全不同的,不是從小住在台南可能分布出來,尤其是不會料理的人更是如此,尤其是食材的甜又有很多種味道,有的料理甚至一點糖都沒加,就能讓它吃起來是甜的,阿對重點是食材的新鮮,只要時才是最新鮮的狀態,隨便煮都能引出本身的甜味,尤其是海鮮肉類更是如此,所以別再抹黑台南什麼都加糖了。我才要說,北部一堆煮那麼像料理包的店,真虧還能生存得下去,真的是沒被南部的電過才過那麼爽。
同意...在臺南一家能活過10年的店都不是好惹的,更何況那裡常常有超過2代人傳承的老店
@@Noobshooter-K 可惜後代很多越做越走味
@@just5181111 是啊,現在還活著的老店就真的是強者了
我在台南住了二十年,我覺得越來越甜了,真的不是失手加了砂糖嗎?我在說牛肉湯。
真的啊,像土托魚羹、浮水魚羹就是靠勾厚芡產生甜味,牛肉湯也是靠獨特的材料熬煮高湯才有甜味的,根本不是加糖,如果有加糖那裝湯的碗會整個都黏的實際上也根本不黏啊,那些說台南食物都加糖的人不懂烹調方式就別胡說好嗎,要說加了滿滿的糖的是茶的魔手吧,點了半糖跟全糖一樣甜
台南學童的蛀牙率是全台最低的,那些容易蛀牙的台南人已經被天擇淘汰掉了。好啦,認真一下,說台南食物偏甜是真的,但台南人真的沒有飲料喝全糖,飲料跟食物不要劃上等號。我做過調查了,大約80%的台南人飲料都喝微糖或無糖,不到5%喝全糖。 PS:樣本有4萬多人。
我也台南人🤗
多年前我從台南北上念書,每次喝北部的羹湯總覺得味道怪怪的不好喝,但也說不上來哪裡怪。幾年後我終於知道,就是少了那個甘甜味XD。不過台南也不是所有美食都是甜的,雖然是很不錯的行銷方式,太過火造成刻板印象也不太好就是了。順帶一提我的老婆台中人,已經被訓練到家裡必備東成,不是東泉XDDD
你很厲害,那個東泉超難吃
@@maykid6776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喜愛的家鄉味啦,只能說謝謝老婆捧場XD
對我們家來說東成的味道就是台南的味道,尤其是醬油。
@@maykid6776 很好吃。
@@無客牆 哈哈哈哈哈!台中人
我家三代台南人(都在中區),我是覺得全糖城市只是行銷,但如果換成「回甘府城」,宣揚台南的特色是多層次的甘味而非單一的全糖,也鼓勵大家多回來台南走走,應該是一個更好的行銷。
頂一個,這人行銷鬼才
父母都是臺南人,煮東西真的是以甘甜為主不是全然都是加糖比如煮湯一定會加蘿蔔、大頭菜、冬瓜之類會讓湯頭變甜的蔬菜習慣後長大後到北部工作就覺得北部飲食很死鹹(特別是小吃)味道沒層次逼得我進廚房練出好廚藝⋯
天然甘味
我家煮飯也是小時候外婆一定在飯裡放地瓜(除非那時候親戚沒給 他沒買)粥則幾乎都是地瓜粥 高麗菜粥 甜豆粥湯則是易甜的瓜 高麗菜 蘿蔔 洋蔥等等會甜的蔬菜去熬完全就是甘甜路線不是加糖那麼簡單的阿🤣每次別人說我們都是加糖加糖我就很不服氣去理論久了也就懶了
臺南食物偏甜這個論點本來就是北部人立下的,他們彷彿沒吃過真正的食物不知道菜甜魚香,導致有了臺南食物甜的誤會……
@@Josie___ 我家的粥也都會加高麗菜!
@@粥魚丸 我自己是喜歡地瓜粥跟白粥🥲其他的都還好但阿嬤煮的94好吃
我覺得全糖城市這稱號多少會讓外地人對於台南有所誤解,雖然在行銷上很風趣好笑、易記住,但終歸會讓大家忽視了台南更值得關注的傳統料理方式,並且商家也可能因此選擇加一堆糖來賣就好了,使得本該保留的傳統料理文化被淘汰掉好想吃臺南人所謂的甘甜 之前吃過死甜的 真的吃不下去…T_T
身為到外鄉讀書的台南人我是不知道🤷♂️台南到底有多甜我只知道別的縣市的東西真的又貴又難吃
之前環島 點一碗貢丸湯還是豬血湯忘了 就是少一味 真的吃不慣
@@謝小蝦 就是差在炸豬皮的焦香味😋😋😋
膠糖味
住台南30年的老台南人真的同意黃老師講的話......我小時候吃到的台南味是回甘的鮮甜,不是現在的一堆死甜
有推薦的口袋名單嗎?0u0
早期台南不少東西的甜是因為食材煮出來的,並沒多做調味但現在為了供應觀光客還有快速與省成本才直接加糖現在的人聽到台南人立刻想到的就是糖不糖的事情我也放棄解釋玩笑話回去:台南人都喝無糖 因為吸管戳下去的時候 就變全糖了
记得18年去台湾出差,在台北大安区吃人生第一碗台湾卤肉饭,当时就觉得偏甜了。相比下中国的台式卤肉饭比较不甜,在高雄一家面店吃了海鲜汤面,也觉得稍微甜了些,可能是因为加了高丽菜的原因。当然还是有不甜的的美食体验,像是在台北信义区百货公司的一家台菜十分好吃!菜的口味上没有偏甜的问题,感觉有点类似粤菜。在台北也吃过热炒店,同行的友人也觉得超赞!本人是爱吃甜食的和甜味的小吃,例如高雄的刨冰就觉得超赞!但还是不太能接受甜味的菜或者主食,咕噜肉、糖醋鱼之类的例外。台湾美食最吸引我的几点,一方面是推崇在地食材,能在脸书或者IG上看到店家的用心经营、透过美食料理让食客了解台湾的视角,让人想起伍佰老师说过的“在地的,才是世界的”。
只去台北高雄真是可惜了台南這裡吃東西很便宜的,像我都帶著竹籤出門,餓的時候都在空氣揮一揮 -然後棉花糖就做好了-
@@bill6635 你这个棉花糖的梗,好像在D卡有看过。台湾真的太棒啦,下次还有机会去台湾的话,一定会去南部和中部,感受南部人的热情。开始播起顽童的辣台妹,哈哈哈哈
講到甜,泰國的夜市有很多料理也是有甜味重口的,重點是也很好吃,甜味對料理來說真的很能增加風味
其實台菜好吃的都藏在一些熱炒店裡,有些高檔的中餐館的特色菜或功夫菜也非常好吃,如果來台灣玩基本不會推薦夜市美食,因為價格和品質的上下限差異太大了我也不會說南部菜特別好吃,但是一定有某些菜值得特地去品嘗
@@yiji000175 夜市当时没去,白天一直在各种逛,台湾的捷运太方便了,几乎没怎么搭计程车。
以前台南食物真的都是用食材來取其甘味最多就是用了死鹹的醬油之後,加入些許糖來中和死鹹的味道(阿基師也有教過)在台南活那麼久,還真的沒見過店家會加糖的
醬油買來就是甜的啊?
之前在台南讀書時…一般我也以為正常情況蔬菜湯麵裡面不會加糖,直到我看到麵攤的阿婆把糖加進去😂我的味增烏龍麵怎麼是甜的嗚嗚嗚,然後我就每次都會提醒她不要加糖,可是阿婆還是很堅持:加一點點比較好吃啦!😂OMG不要真的不好吃🤣
真的,在台南活那麼久,吃過那麼多好吃的食物都是不加糖而是來自食物的甘甜味
沒錯,如果每餐都吃糖我們台南人早就一堆胖子了
我是那個炒高麗菜跟煮雞湯加糖的台南人
如果去台南人家裡吃飯會發現他們其實很少加糖,飯菜的甜味都來自食材選擇與料理方式,這才是正宗台南菜。
真正懂臺南美食的q_q
有嗎 我家的菜很普通欸 都一般方式做而已 可能我家不會做菜吧⋯
對
@阿囉哈 給我去吃 台南東區大同路一段 的信義小吃部炒鱔魚專家 糙他螞好吃之前去國華街吃到一家廚餘鱔魚麵 然後聽到隔壁日本人說不是很懂台南的料理氣噗噗噗噗噗噗噗噗 觀光客都不知道去哪裡吃正宗的 然後當完盤子再說台南不好吃其實國華街兩家都不行⋯⋯
@阿囉哈 這也很正常,畢竟每個人口味都有不同,有人喜歡就肯定有人不愛,但不要嘴臭其實都沒關係XD
到北部吃早餐,醬油膏居然是鹹的,上面還撒胡椒粉,配著用紙杯裝、三十元的奶粉奶茶,馬上就夾著尾巴跑回台南。
難道你們真的自己泡的?????????????????
台南奶茶=自帶蜜香的仙女紅茶+林鳳營鮮乳
@@akira777890 認真嗎😂
@@getyou323 嗯⋯還是要加很多糖啦⋯⋯掩面🤦♂️
別說到北部,之前去高雄,以為鄰近都市的口味也相同,沒想到醬油膏是鹹的,嚇死,從此在別的縣市再也不敢吃醬油膏
這是某次全球化浪潮留下來的印記,曾經是鹿皮、曾經是茶、曾經是糖;現在則是半導體。
身為一個南廍人,一定要講一下南廍,只是官田區其中一個地區的地名並不包含於整個官田區都是南廍
19歲後當兵跑去外縣市應該是說只是跨過高雄或是屏東覺得一模一樣的菜色或小吃怎麼這麼難吃..後來才終於明白自己就是台南人
我覺得是因為以前台南盛產糖,所以在做料理的時候會比較專研有糖的料理加糖的確是會增加菜品的層次感,可以提香增鮮可能因為台南比較早開始研究糖的用法,所以才能把糖用的出神入化,而且台南的料理甜不是死甜,是甘甜+香甜,那個單純加一堆糖才辦不到xDDD
嘿你怎麼在這(???
「鑽研」
臺南產鹽比較多
@@litlecat_kun_tw 嘿你怎麼也在這裡🤣🤣🤣
B,我是台南人從小外食的飲食的確是偏甜沒錯,但不是那種甜到膩口的感覺是一種恰到好處會回甘的感覺,但後來我自己漸漸發現許多以往常光顧的小吃店的味道都朝向死甜的道路上不回頭,同時越來越多觀光客慕名而來吃著早就變味的料理嫌棄過於甜口的"台南的味道"。關於料理加糖這件事我觀察過阿公阿嬤的料理方法,他們的確是在大多料理中都加了糖,但卻不是如甜點那樣大杓大杓的添加是適時的加入提味,料理偏甜卻不死甜。至於台南人愛吃糖這件事我已經放棄解釋加入自嘲的行列,畢竟解釋再多都沒有用,我是朋友中唯一喝無糖的人點飲料還會被笑台南人之恥.....各種過甜的話題也要帶上我....但是齁,我第一次吃到鹹的醬油膏也是嚇到啦,醬油膏果然應該是甜的
身為台南人還真的沒有吃過鹹的醬油膏😂
沒錯,加了一堆在蛋餅上結果是鹹的,根本吃不下去
@@venishment 到外地唸書的時候第一次吃到
沒錯!是在鹹香的基礎上去用糖調和口感~🤗
如果難理解甘味的話例如炒紅蘿蔔與白蘿蔔(菜頭湯)內的甜味就是我認知的甘味由根莖類食材、澱粉、或焦糖化或梅納反應產生出來的甜味甜味大部分都來自食材本身的味道,靠料理手法凸顯出來除去一些需要以糖入菜調和鹹味的料理,例如燉煮肉燥會加一些冰糖調和醬油的鹹味所以形容時都會說料理甘甜甘甜,而非只有甜甜
B 我是台南人但我茶飲幾乎都喝無糖,很多台南特色食物就是甜鹹滋味,像我愛的鱔魚意麵和羹類,但如果刻意放很多糖的其實也是無法接受的。
鱔魚糖麵,吃過一次之後絕不在台南吃這道料理。
那個甘味真的很有感!!我台南人從小時候吃到現在真的有發現有些商家已經不再是把食物的甘甜味取出來了,取而代之的是加糖= =後來就再也沒去吃過
很多時候都是食物的甘甜,小時候的稀飯會混著魚吃,加上米飯自帶的香甜,吃起來就是甜的。肉燥也是,紅蔥頭有沒有加只是少個香氣,真正會影響甜度的是豬肉本身,滷得夠久,甜味就跑出來了 (我煮4到5個小時),如果太鹹,才會加些許冰糖調味
一直以為台南的食物明明就不會甜,直到我在高雄喝了一碗羹,第一句話就是怎麼不會甜...,還有台南以外的醬油膏幾乎都是鹹的,還因為住的地方沒賣東成的醬油膏得回台南自己偷渡😢
東成醬油膏真的是必備 甜的醬油膏那才是真理
我真的無法接受不甜的油膏
吃牛肉湯 沾鹹的醬油膏一定很噁。 蛋餅也一樣
醬油膏甜的才是正確的,鹹的都是另外改的
@@timchiang1386 在台南唯一能吃到鹹醬油膏的地方是八方雲集的內用,之前不知道加下去。真的是含著淚吃下去的😢
身為台南在地的誠實美食家,在這裡要說大家可能都有點小小的誤解,其實台南以糖入菜款待人,這件事倒是有這個說法,但我個人認為應該這麼解釋更加恰當!以下:其實是因為台南人真的非常的講究飲食與生活,非常懂吃!所以非常重視食物的鮮甘味,食材內的麩胺酸鈉其實就是甘甜鮮味的來源,也就是MSG,非常講究料理,當然其中也包含了食材本身的糖。然而後來越來越發達,新一代的料理人或外地廚師其實不懂台南料理的手法與方式,最終誤會了開始大量的加糖料理,變成了一個無法辯解的錯誤。
推!
推!講究料理的人都應該懂得食物本身甜味的美妙!😋
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事情勢必會變成A好比一些樂器演奏家或廚師.在認真的展現才華.但是根本沒人想看.最後開始穿著養眼的服裝這就像要堅持B做法.堅持專業餓死.還是變成A先吃飽再附贈一點點當初夢想的影子能夠堅持B作法還能吃飽飯的案例相信...都是根本無法參考學習的特例中的特例小至個人社群經營.大到地區國家文化推銷.這是個流量時代.沒外表或曝光度沒人在意實力跟內涵台南不一定只有甜味美食.但台南的刻板印象是全糖日本賣台灣滷肉飯根本是辣肉燥飯.台灣賣的章魚燒根本貢丸同樣的道理看看各地的"觀光名店"有幾個是真的好吃的不一定.吃過才知道.但是生意好卻是常態
A.身為台南人,真的是到台北讀書後才知道,原來台南多了一味,甜難怪初期在台北怎麼吃都覺得怪....甜不會單獨出現,要跟鹹或酸搭配我覺得就是讓食物的味道多變或潤滑了一點恰巧這料理手法在台南發揚光大而已~
身為台南人我每次聽到飲食跟糖掛勾就很杜蘭
身為正港台南人不得不說確實台南有很多菜式都有鹹甜味,但並非所有食物都加糖才得來的甜味,熬湯的食材經常會有的洋蔥和蔬果本身就是甜的,羹是勾芡的材料就是澱粉,就連新鮮上等的肉品本身也是腥甜的,米飯不也是甜的嗎?反而加鹽才是鹹味的主要來源。對於那些專賣外來客或所謂網紅店真的台南在地人有多少去消費?不要吃了一些專業廣告店或早就走鐘的食物就批評台南食物只有甜味。說實話北部的食物也經常只有死鹹
非常正確,北部食物超難吃。我回台南的時候每次都吃到胃食道逆流,回到北部就一點胃口都沒有
北部食物就只能果腹充飢而已
@阿囉哈 剛好我有一個來自基隆的同事,前幾天問他台南跟基隆你比較喜歡哪裡的美食,他竟然回答台南😆
@@maykid6776 我真的不懂台北的牛肉麵好吃在哪裡,而且又很貴...
@@bmllove 謝謝你的朋友o((*^▽^*))o
謝謝志祺七七的影片😭🙏身為台南人已經數不清被問過幾遍!!以後直接分享這支影片給朋友✨
身為台南人其實吃東西很不愛沾甜的醬油膏例如蛋餅、蘿蔔糕..等但去了外縣市後才發現外縣市的醬油膏是鹹的一吃即愛上
B,我個人感覺現在的台南食物傾向於「為了全糖而全糖」,就像影片裡美食家講的話,為了加糖以符合遊客的期待,反而會讓真正傳統的烹飪方式逐漸流失吧。
通常那些店都是給你們觀光客吃的😅
其實亞洲料理一直以來都是追求「鮮和甜」,不管是中華民族或是日韓所以其實中餐的料理手法是很多變和複雜的,不單單只是像西餐用一堆東西來組成一道料理,西餐是用多樣食材來增加層次,中餐是利用料理手法來增加層次
沒錯,有層次的回甘才是正港台南的甜
其實「全糖城市」這個稱號還不錯啊,蠻可愛的也很有記憶點,但主要切入點改成台南人的熱情可能會比較好吧。雖然台南料理帶有甘味是事實,但如果宣傳時沒有正確傳遞料理帶有甘味的原因,甚至讓店家會刻意多加糖來配合這個形象的話,那這個行銷手法就有點本末倒置了,畢竟這樣的宣傳並沒有讓外地人正確地了解台南的文化。
大學是在台南讀的在學校附近的攤子點了一碗魯肉飯(品名是肉燥飯)醬汁是深邃可以反光的棕色,一口下去只有甜味,鹹味大概只有10%之後我再也沒在那家攤子點過魯肉飯惹不過皮蛋豆腐倒是不錯
你可以加白胡椒粉,會整個很好吃。
滷肉飯 跟肉燥飯 本來就是不同的東西不是他品名比較特別...
@@gorillamao 台南沒有滷肉飯啦
南部的滷肉飯應該是整塊三層肉那種
@@hihatop 那種叫爌肉飯啦
我喝過台南傳統虱目魚魚湯,真的是「鮮甜」,絕對不是糖帶出來的甜,好喝到喝了好幾碗湯。我小時候超愛鱔魚意麵,後來很多年沒有吃,大學又一次吃到之後,真的是甜,怪不得小時候愛吃。
鱔魚意麵很多都又甜又膩但有時候就是會很想吃很想吃🥲
你如果有機會來 你可以吃這間 在台南快30年 我最喜歡這間的虱目魚粥704台南市北區東豐路619號
鱔魚意麵確實超甜
@@王奕翔-i3w 感謝推薦,有機會吃吃看!
我覺得是那個醬油膏變很甜QQ
麻豆以前是西拉雅的麻豆社(麻豆都要草字頭),寮仔部只是其中一個部落,一般不會用這個代表麻豆啦
土生土長麻豆人,真的不會用寮仔部代表麻豆~只能說他是麻豆的一個地方而已~
在地30年又不愛吃甜食的台南人表明在家自己煮飯根本沒什麼加過糖,滷肉類的才會加很多人覺得很甜的感覺會不會來自特定產品呢?EX:羹湯類.滷肉類.醬油膏(有比較才知道原來從小吃到大的醬油膏是甜的XDD)對於有人連牛肉湯都覺得甜,會不會是來在湯底是由多種蔬果熬製自然的甘甜(我們家去吃牛肉湯都叫老闆不用另外加調味,就是湯底+牛肉,喝起來就已經有食材的甘甜味)至於「全糖城市」,認為台南人都愛甜其實有點煩,我包含身邊朋友喝飲料幾乎都無糖最多微糖。渲染全糖城市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南人把糖當飯吃一樣
全糖城市 聽起來 好像蠻浪漫可愛耶然後 我們真的是甘味餒以及 阿嬤常說 台南食物哪有甜 ??!只是其他城市食物 比較苦啦最後 遊客率成長第一名 那一部份 真的不小心白眼了台南假日我們共體時艱 💪👍😂🥺
個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年台南人,老實說近幾年越來越厭惡這座城市,很多吃習慣的老店被放上網路後各種走味,或許是真的迎合外地人的玩笑,以前吃起來帶甘甜味的小吃很多變成二砂的死甜膩味,這也就算了 少數老店家賺夠後,有心的會重新裝潢變得更乾淨整潔,可是大多數都是蝦雞巴亂漲價,環境一樣噁心,反正多加糖外地人還是吃的很開心。
還有舊城區無法負荷外地觀光客人潮,每到六日中西區就是塞爆,更何況舊城區的廟宇密度是全台最高,陣頭和觀光客混在一起,假日就是台南人的忌日
真正好吃的店根本就不是那些觀光客愛去的店阿🤣🤣🤣然後他們來了才在那邊嫌台南東西難吃笑笑的
@@Josie___ 其實有些排隊店曾經也好吃過,就算味道沒走鐘,看到排隊人潮也會索然無味,摸摸鼻子去味道差距不大的其他家
觀光客愛去的國華街,大部分的東西都不行了….. 很多好吃的東西都在一些不起眼的巷子裡。
還有很多突然冒出來的名店...
雖然是南部人,還是幫北部朋友講一下話。基本上北部也不是沒有好吃的小吃。只是離市中心有一大段距離。基本上我覺得問題有很類似的地方。用食材煮出自然的甜味、鹹味及鮮。需要很多技巧和經驗。傳承的人沒有學好,可能就變死鹹和死甜。簡單來說,我覺得給一個地方的食物,貼上死甜和死鹹的標籤。我們就會錯失它豐富的部分。要做行銷可以依據本質做行銷。當然做創新也可以,不過也不要忽略傳統的部分。甚至主動去保存傳統技藝,不讓其失傳。南部小吃中的甜味代表1滷肉、肉燥及其他滷味等這一部分台南、高雄通常是甘草等藥材及甘蔗去和醬油熬。有些是醬油加一些冰糖中和。這和純粹加白糖的概念不一樣。2羹湯、炒意麵等主要是勾芡及食材香味融合。勾芡多寡決定甜不甜。3醬油膏確實有些醬油偏甜,不過也不是加糖這麼簡單。另外真要加糖更可能是加紅糖、黑糖。早期製糖不會那麼精製,一般也以賣相較差的來下廚。這種紅糖成分複雜,不會是死甜這樣。
我是台南人,我們家在煮飯的過程中也不會加糖,主要味道仍然是食物的甘甜味,也並沒有認為台南食物就一定要是甜的加糖加爆,全糖城市這個梗我覺得可以接受,但是對於到台南吃東西都要是甜的這點就覺得太過了,食物仍是有它應有的味道。
臺南人表示 甜ㄉ醬油膏超好吃⋯⋯
真的,鹹的醬油膏根本是邪教
我支持你甜不辣就是要配甜的醬油膏
蘸酱油~蘸酱油~
不論甜鹹適合的醬料就是好吃
台北的醬油膏是鹹的還真不習慣
台南人喜歡酸酸甜甜又有一點點鹹的味道,而不是只有甜甜的味道而己!這種酸酸甜甜又有有一點鹹鹹的味道,就像是蜜餞的味道,這也是為什麼台南市區的食物會那麼受到大多數人喜愛的原因!
B,聯想到去韓國釜山大邱自助旅行時,父母很擔心飲食都是辣的,到了當地發現,幾乎沒吃到甚麼辣。而 20年前住在台南幾年,回想那時候的飲食,的確不是甜味~ 是甘味。也不見得每道食物都有放糖。那時候覺得台南食物很好吃~ 多了點溫和感與鮮味。相較於自己家鄉的彰化,明顯的是羹湯帶點甘味~羹湯有甘味~ 外地人蠻多人不太習慣(我老爹)呵呵,與碗粿不是白色而是醬色,內陷也有差異,但都好吃。鹹酥雞,是回中部後,標榜台南式鹹酥雞才有甜的味道,但住台南很常買鹹酥雞,卻沒特別吃到甜味。反而這幾年去台南逛夜市,雞排是甜的呢!!! 呵呵呵~ 可能以前我吃的不夠多。🤭
在地台南人跟基隆人(非所有人)炒高麗菜的差別台南人炒高麗菜是高麗菜清炒然後用鹽帶出高麗菜的甘甜味基隆人表示:他家一定是把鹽加到爆(真實案例)
沒有喔,我家會選好高麗菜,並且不會把鹽加爆。吃起來脆脆甜甜的(基隆人)但我懂你說的,有些只有鹹味跟脆度
我外婆在那個火災地點附近那邊有一間房子我只要盯著看就會頭暈小時候姊妹們也繪聲繪影的說那邊有什麼鬼怪某次和姊姊討論之後姊姊覺得可能有過什麼特殊案件發生過特別去查結果沒有查到什麼兇殺案反而是查到那個糖的火燒事件🤣---台南的確很多菜會加糖但不是胡亂加一堆甜死人膩死人的羹湯類的確會是甜的沒有每一道阿🤣
沒錯,我們台南人的食物已經被過度污名化了,原本好吃的食物現在都被迫迎合觀光客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食物都已經走鐘了,台南小吃對在地台南人來說大部分都變難吃了..
變難吃加糖就好了
真的是網路炒作出來的效應,什麼台南都愛吃糖喝糖水以前鱔魚意麵都不是加糖的現在幾乎都是鱔魚糖汁麵鹹粥以前也都是蔬菜、大骨熬出的甜味羹類的本來是香菇、蝦米、大地魚的甜味現在都變了現在只剩牛肉湯還沒完全淪陷,好懷念十幾年前的台南小吃
我真的覺得牛肉湯很甜😂
台南人的我 去台中吃炒麵 吃便當 吃麵羹 都TMD鹹而且來台南的遊客我不知道愛不愛吃糖 不過我自己在家煮飯 基本上不會加糖會加糖的情況下 只有勾芡 滷肉 肉燥我也問過網友 他們來台南都吃 土魠魚羹 肉燥飯...等 這一些都九成會加糖的大部分都沒吃過虱目魚粥 虱目魚粥就比較不會遇到用糖當鮮味大部分的虱目魚粥 都是用魚骨熬出來的鮮味 擔仔麵也是靠湯頭來台南只要避免吃羹類食物 其實很多都很好吃 除非他肉燥加太多(很多商家 肉燥都有加糖)
我以前剛北上工作時,有次同事一起出去吃飯,有位同事突然拿出一管糖包加在我的飯上,說怕我想家、吃不習慣台北的食物,他自以為有趣又貼心的舉動卻讓我覺得備受侮辱。而且身為台南人,我覺得食物上加白胡椒會更讓我覺得有家鄉味 XD還有一次,我中北部的幾個朋友來台南找我玩,當時碳烤雞排很紅,我自己不是很喜歡醬料很重的料理,也提醒可能對他們來說會有點甜,但他們說很想吃看看,好不容易排隊買到,其中一個朋友吃了一口就吐掉了,然後一邊大罵一邊把整個雞排丟進垃圾桶,說台南人的東西甜到不是人吃的,垃圾就應該餵垃圾桶之類的。我很生氣又很無奈,生氣他浪費食物又不留口德,無奈明明是他自己當初說想體驗甜味重的料理...
我那天看到一個招牌上寫台南人的胡椒味,我覺得超感動!這個是正統台南人阿阿
我以為是撒一點芝麻
之前環島 點一碗貢丸湯 湯真的沒味道 就只有鹹味和胡椒粉的味道通常會加白蘿蔔黃玉米下去熬湯 喝起來不死甜 不是直接加糖煮的出來的味道勾芡類或是要放醬油的料理才會加點糖 才不會死鹹
身為台南人,不得不承認台南食物的確"偏甜",但近年來西瓜市長全力(只會)發展觀光順勢把全糖城市or全糖市長這種偏頗且不符合客觀事實的標籤往自己身上貼好貼滿實在是大可不必我到現在都不喜歡鱔魚意麵這種真的很甜的食物,魚羹雖然偶爾會吃但也不能否認它是甜的,至於是刻意加糖產生的甜味還是食材本身產生的甘甜,懂吃的或在地的一定分得出來;另外,一般台南人正餐吃的跟大家都差不多,沒有什麼每天早餐都吃牛肉湯這種事,很多人把玩笑講著講著就當成真的(如我們市長)其實大多時候只會讓你錯失這個城市更精采的各種面貌(其實不管是針對哪個城市開地圖砲都不是什麼太有營養的幹話而已啦)
非常認同!真的每天都會看到黃市長在網紅底下留言,力拼觀光但標籤實在移花接木,雖知是小編但每天看到還是默默在想,原來錢跟時間花在這些留言上啊
我高雄人但很喜歡台南美食,大部分都能接受,不會覺得太甜。之前新聞報導有網友問有沒有「不甜的牛肉湯?」我最愛的就是台南牛肉湯了,那是自然的清甜,不是加糖的那種甜好嗎?
歡迎來到台南哦~o((*^▽^*))o
所謂的甘味 就是醍醐味 不會太甜也不會死鹹
改說說在台南的情況,有次在小北喝旗魚羹,發現它的湯比我桌上的微糖綠茶還要甜...還有以前喝的羹,現在不會甜了😢,不知道和觀光客變多有沒有間接關係。
台南老市區碗粿是褐色,才是記憶中的好味道
B。本身是台南人,但飲料都喝無糖。這幾年真的覺得台南及台南人被妖魔化的很厲害,不喜歡甜食還會被調侃不是台南人。「全糖城市」根本是負面宣傳,很討厭聽到或看到--當有人抱怨說食物太甜/有人愛吃很甜,就會有一堆人自以為幽默回說一定是台南來的/上輩子是台南人、台南血液都是糖!!台南菜只有少數真的有加糖,其他真的都是食材選擇及料理方法的關係,是甘味而不是甜味!!!近幾年因為這樣被不斷標籤化(妖魔化)的關係,越來越多新店家及外地人來開的店家,為了迎合觀光客及自以為"入境隨俗",料理加越來越多糖,死甜的那種,簡單又粗暴,而不再是台南料理原本的那種需要長時間熬煮才能煮出來的「甘味」了......
上大學去北部讀書吃東西,總覺得北部口味很重,酸特別酸,鹹就特別鹹,還以為是自己以前少外食太清淡~
自己喜歡甜食但吃飯時確實是喜歡重鹹重酸
非常有系統性的文獻調查跟資料整理欸!!!超棒的影片學到好多!,真的超愛(我的小論文作業就靠你了志琪超人!!!!!!(蝦
身為台南人不愛吃太死鹹的,一些蔬菜(洋蔥,高麗菜,玉米)煮久多加微量的鹽好吃啊,不用加糖。北部的糖醋魚真的…呃要甜不甜,要酸不酸的…😂
我是台南人 我知道因為台南人都把鹽灑成一座山了🤣其實聽我媽說:她阿嬤聽她媽媽說早期在日治時鹽巴都是配給的而且早期台南產鹽糖,但鹽珍貴所以注意以糖調味,而且以前比較不可能吃肉等,糖就是最好的熱量來源,台南早期因為鹽稀有所以主要醬油,系列比較多而醬油死鹹,所以糖也跟著走,就變成超甜食物系列了。
全糖城市這個稱號是有趣的但美食方面 希望各商家還是要以好吃為主不需要一昧的迎合而加太多糖
身為台南人無法接受其他縣市鹹的醬油膏記得以前祖母炒菜時很喜歡加糖
我去台北吃過超鹹滷肉飯,那家還一桌難求
可是甜的很難買到吧,至少家裡用的都是鹹的蠔油
@@喇啊水雞 在我去台北以前,真的以為全世界醬油膏都甜的
@@陳淑玲-g5w 不過八方雲集的醬油膏好像都是鹹的
@@喇啊水雞 我今天看八方雲集的醬油膏,有加砂糖。
我台南人我自己煮飯不會加糖,除非煮西餐類或特定料理才會用糖調味。我喜歡煮菜煮出那個菜原本的鮮甜味,超好吃的!我現在吃外面的我都能多少嘗出來有沒有多加什麼東西味精之類的,我姊更厲害能吃出來有加多少調味料有沒有加錯比例。我本身也不嗜甜,有鮮奶油的甜點我也不要,醃漬食品果乾那種我也不吃,飲料我也偶爾喝半糖微糖,咖啡一定喝無糖(加糖的都是邪魔歪道)我有時能在看個動畫時,裡面角色只要喝茶什麼加了兩三匙糖,彈幕就一堆刷台南人喔是台南人之類的話,我只呵呵一下
真正正名全糖城市的關鍵人物,就是偉哉的台南的大家長,大家長這麼外行,實在令台南人感嘆與羞愧,那硬是比別人多一層的味道層次,明明就不是只有甜,而且有些過頭的梗,差不多就是偏見與歧視了,就像黑人玩笑只有黑人自己可以開,說台南人都只吃糖或手搖杯裡面是裝糖水也只有台南人能自己說。
半個台南人表示同意 , 現在真的不少主打或自稱台南味的店家所呈現的味道都不是甘甜而是死甜那可不單單只是料理的最後加入糖讓其化開那麼簡單的 , 是要先挑選好的食材並經過特定時間熬煮去控去料理 , 才會出現的那種有層次的回甘甜味
台語的甘味應該是中文的鮮味、日文的うま味(umami)。台式料理常加蝦米就是要加入鮮味,加糖則是要進一步提鮮讓料理更好吃。在近代料理中,大多是直接用味精做為甘味的主要成份。而南部有些人會排斥味精而用糖做為取代,或許台南料理會變全糖跟這個有關吧、不過我也只是猜測。
我是台北人,我超愛台南美食,覺得台南美食之都的稱號受之無愧,我認同台南人對做菜的用心,不是甜是甘味,我去台南沒有做功課,隨便找小吃店吃都好好吃,沒有踩到雷但是我吃了一次丹丹的麵線我嚇到,麵線怎麼會這麼甜,這是我唯一一個不喜歡的台南食物,請問台南人丹丹的麵線以前就是這樣嗎?還是這幾年為觀光客改變了?
當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時候,室友有外國人也有台灣各地區的人,當我在我的炒麵裡面加糖調味時,他們都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我…(阿我就臺南人啊ಠ_ಠ
十幾年前,吃過阿北買過的土魠魚羹麵,那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甜的羹麵了🤣🤣
台南生活到現在25年 我一直都不覺得是糖才會甜 小時後就知道是食物帶出的甘味 。 但是有全糖城市的稱號感覺也不錯 有趣😂
料理好吃有很多要訣,使用好的食材,對的料理方式然而炎熱的氣候,勞動後的疲累,讓人失去胃口,所以在調味上香味和調味上更豐富,誘發食慾享受台南飲食本身就是一種尊嚴和驕傲,這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玩梗和耍廚,弄不清楚界線,那就是荒唐了飲食是文化展現的一種,而有人不懂吃,不懂料理,只以為開著玩笑沒有分寸,沒有教養,沒有禮儀數年來,我只覺得這種"玩梗"相當惡質和低劣,對於詛咒他人的行為毫無自覺,網路巨嬰,複製貼上的嬉鬧流氓依舊不會覺得自身有什麼過錯,合理化自身的戰爭罪行
身為曾經南漂在台南短居半年多的住民,我真的覺得,尋遍大街小巷,怎樣都找不到讓我覺得「不會太甜」的食物,我想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還是根深蒂固植入DNA的,沒有褒貶,單純就是味覺上的感受。
台南人原本以為又會看到,沒想到可以點出甘味及近年來小吃調味上的變化,真的不喜歡「全糖城市」以及...,台南的觀光標籤除了小吃,現在似乎全糖略勝一籌QQ
搬到台北才發現乾原來肉燥飯是鹹的喔。
台南人比愛享受啦,既然老天爺賦予酸甜苦辣的味覺給我們,為何不同時一次享受鹹甜、酸甜、苦後回甘等等的味蕾高潮,而不只是死鹹....
我覺得多少會污名化,北部的人都覺得台南人都吃很甜 什麼都甜的,不甜不吃讓我滿頭問號XD 還有,難保有些觀光地區的小吃 不會因此多加糖去料理確實有些食材跟料理方式 會讓食材的鮮甜味突顯出來 吃起來才會甘甜但大部人吃了只會覺得「哇 加好多糖」慢慢開始自煮後,發現其實好多食物不加糖,吃起來都有甘甜味呀~
雖然台灣人自己都會笑台南人吃太甜,但在接觸到新加坡華人料理後,我才發現整個台灣都吃太甜因為新加坡的醬油是純黑豆油,純鹹香,不甜,所以像滷味之類的料理也都只有鹹味。
男友是臺南人,常常帶我吃甜到爆的食物身為桃園鹹派的我真的有夠不習慣😂
C我不是台南人也不知道原本的甜是什麼味道是甘甜還是只是加糖下去的甜這可能只有老台南人知道了我個人是不會刻意要去吃很甜我反而是希望當地人的味道就好不要刻意為了觀光客改變這樣會失去在地特色我出國也都盡量去吃當地人會吃的餐廳料理因為大多桌菜都為了迎合台灣人的口味有所改變最道地的就是司機導遊那一桌了!!!不管好不好吃我就是想吃當地人吃的食物~
之前住在台南,晚上嘴饞沒存糧的時候都會拿筷子著騎出去繞一下就有棉花糖可以吃了。
本人新竹市人,飲食上偏鹹,不愛吃甜,連含糖飲料也不愛,上次跟我女朋友到她台南的家作客,結果整個晚餐完全不合胃口,每道菜都有很重的甜味,連雞湯也有砂糖的甜味,隔天的早餐也是,吃蛋餅,結果醬油膏爆幹甜的,害我一直喝無糖咖啡,不過說真的,台南的虱目魚粥、牛肉湯、煎虱目魚肚真的好吃到爆,整個超愛!
新竹市的食物真的滿鹹的
新竹市????我這個台南人每週一都要去新竹工作,那天就是我的減肥日,我可以在竹蓮市場的二樓環視一圈以後還是無法決定吃哪一攤,因為都一樣難吃。曾經有一攤江家餛飩很愛,現在沒了。每次吃客家湯圓必定胃食道逆流(不覺得難吃但是就是太油),然後榮記是我唯一覺得勉強可吃的店家,但是疫情後只有外帶就不曾吃了。
煎虱目魚肚如果虱目魚是用魚塭養殖的會有很重的土味,那種的就不好吃了
身為臺南人 我可以說不用怕沒錢買糖地上的土是黑糖 海邊的沙是砂糖空氣中也一堆糖絲 我們學校的課桌椅都是用紅糖做的
甘味和甜味是不一樣的....,甘味大部分來自於澱粉或根莖類植物
然而,我們對一項食物好吃的最高級稱讚是“不會太甜”
我家的滷肉都沒有在加水的啦!都直接把滷包丟進可樂裡面滷!(認真
生為土生土長的臺南人,雖然並不認同臺南=全糖的標籤,但是,自從在臺南以外的城市吃到花枝羹/肉燥飯/蚵仔煎(的醬)後,真香了(默默放下筷子)不能理解,怎麼會有鹹的醬油糕/羹湯/肉醬呢OuQ
鹹的醬油膏真的不好吃...
鹹的醬油膏真的不能接受
@@thisisjustastone2457 對阿吃起來就很死鹹...不懂除了跟醬油口感有差之外有什麼差別
焦糖色的醬油膏,甜甜鹹香、濃稠滑順,搭配牛肉湯還有肉燥飯……(吸口水另外,雖說也會抱怨近年來臺南的羹湯/麵,愈來愈甜了,但還是無法接受北部鹹味的魷魚羹:(
甜的醬油膏才是王道
就跟影片說的類似,以前長輩說是台南以前是首都,殖民時期也都是主要生產蔗糖的所在地,所以大戶人家跟招待客人都會加糖,才算是有禮貌有地位的代表
真的因為不愛甜變得不大喜歡去台南 以前讀書在台南吃到甜的滷肉飯的恐懼都還在心裡....很感謝志祺七七的討論 真的就像影片說的 台灣各種好吃是因為各種不同辛香料提味的甘 而不是單純什麼都加糖的食物...
很有水準的題目
上週帶台北朋友去吃阿鳳浮水魚羹,隔壁桌的大學屁孩就在碎念台南的東西好甜好難吃,台南人是不是都有糖尿病。 蔬果熬出來的甘甜跟加糖天差地遠,無知也該有個限度。還有,要嫌就不要來台南。
食物甜?不 !台南人的心更甜 !歡迎大家來台南體驗一下甘跟甜的差別 >.O y
台南糖無所不在空氣中富含棉花糖絲下雨下的是果糖下冰雹下的是冰糖磚瓦屋的磚頭是紅糖台南的泥土是黑糖柏油路鋪的是焦糖路面標線是白糖
太陽是在燃燒中的糖
小心有住海邊 吃飽沒事的魔人出沒 會出征要你道歉 說台南並沒有這樣 目前被纏上中
@@mogusa8672 小心 有正義魔人出沒 會要你道歉...
@@張家豪-p4h 我倒是覺得蠻有趣的
@@羅崧桂 對啊 開不起玩笑 就不要看 就是有這種魔人...
我是雲林人 我到台南唸書的這段期間最大的感想就是"甜" 無論是大家常聽見的小吃 還是便當、鹹酥雞這種哪裏都有的食物 每樣都有股莫名的甜味 我在雲林從小到大認真都沒吃過什麼都是甜的食物 真的感覺不是料理手法的關係 因為我在台南還沒吃過沒甜味的東西
★ 芒狗狗官網開幕慶全面66折
給3-6歲小讀者|現貨熱銷中的芒狗狗1~6 &學習卡牌曾蟬聯兩次百萬集資紀錄
給7-12歲大孩子|還有最新的芒狗狗7~10,只在官網開放獨家預購
馬上前往芒狗狗官網選購:mangopup.com
#芒狗狗 #MangoPup #把知識變故事 #把學習變成好玩的事
台南人報到 CCC
4月13號 馬來西亞 關鍵字:
司法不公 天理何在😡
希望志祺可以製作影片分析
@@唐果Brothers 台南人ᕙ(@°▽°@)ᕗ+1
希望大家不要只在意臺南人愛吃糖。臺南是個古色古香的城市,我們有安平古堡、億載金城、赤崁樓……這些以紅糖做建材建成的古蹟,以曬白砂糖聞名的七股糖田、用冰糖建成的水晶教堂、以麥芽糖堆疊而成的雕像……許多觀光景點,當然還有淋了許多店家早上辛辛苦苦起來以二級紅砂糖熬成的滷汁做成的滷肉飯和糖燥飯。我們不是愛吃糖,我們只是從糖裡面誕生罷了。
拜託寫一個新童話出來!😄
原來是糖太郎的部分
四皇大媽的親戚
生在糖裡不知糖
你忘了說馬路都是用芝麻糖鋪的
身為台南人,必需澄清:
台南的食物並沒有加比較多的糖,請不要有所誤解。
我覺得刻板印象對台南是不公平的。
會比較甜的原因是因為「在糖裡放了些許的食物」所導致。
甜也不错,好吃
Smoooort
老闆!我的糖裡面怎麼有蚵仔煎?!
誰會管你原因 就是甜啊
@@arthurking8746 你是不是沒看懂w?
台南料理甘甜的部份也很大來自於海鮮和肉類用得多,食材蛋白質溶解出來的鮮味和甘甜味就特別明顯,店家大部份都對湯頭特別重視和下功夫,食材要夠重本才有辦法做出牛肉湯和虱目魚湯這種味道。
還有蔬菜啦
台南的湯頭一定要用很多菜頭熬出甜味
甘甜味是為了讓食物味道變得更圓潤、豐厚,也是台南老店家盛情款待客人的心意,換個角度看,如果台南的美食只有甜味,是無法成為全台灣人口中的美食之都
但有時候真的會吃到甜到很噁的東西...
@@J超-l8h 問題是,很多時候根本是外地人來台南開店,然後自以為要「入鄉隨俗」,所以就死命加,真正傳統的根本不是亂加糖= =
@@J超-l8h 那你該換一家吃🥲
我覺得好吃的店家都不是靠亂加糖好吃的🥲
@@J超-l8h 去找經營超過10年的,基本不會有雷
@@J超-l8h 有一句話 全台灣通用 同常你在社交APP上找的名店 在地人都不會去吃 在地人常吃的店 只有問在地人
用上次疫情 周氏蝦捲來做個例子 當天17個人 只有2個是在地人 15個都是外地人
順便澄清 周氏蝦捲不是不好吃 而是有其他更好吃的 又不用排那麼長的隊
我身為台南人又會煮飯,我得澄清台南的甜並非都來自於糖,來自糖的甜和來自食材的甜是完全不同的,不是從小住在台南可能分布出來,尤其是不會料理的人更是如此,尤其是食材的甜又有很多種味道,有的料理甚至一點糖都沒加,就能讓它吃起來是甜的,阿對重點是食材的新鮮,只要時才是最新鮮的狀態,隨便煮都能引出本身的甜味,尤其是海鮮肉類更是如此,所以別再抹黑台南什麼都加糖了。
我才要說,
北部一堆煮那麼像料理包的店,真虧還能生存得下去,真的是沒被南部的電過才過那麼爽。
同意...在臺南一家能活過10年的店都不是好惹的,更何況那裡常常有超過2代人傳承的老店
@@Noobshooter-K 可惜後代很多越做越走味
@@just5181111 是啊,現在還活著的老店就真的是強者了
我在台南住了二十年,我覺得越來越甜了,真的不是失手加了砂糖嗎?我在說牛肉湯。
真的啊,像土托魚羹、浮水魚羹就是靠勾厚芡產生甜味,牛肉湯也是靠獨特的材料熬煮高湯才有甜味的,根本不是加糖,如果有加糖那裝湯的碗會整個都黏的實際上也根本不黏啊,那些說台南食物都加糖的人不懂烹調方式就別胡說好嗎,要說加了滿滿的糖的是茶的魔手吧,點了半糖跟全糖一樣甜
台南學童的蛀牙率是全台最低的,那些容易蛀牙的台南人已經被天擇淘汰掉了。
好啦,認真一下,說台南食物偏甜是真的,但台南人真的沒有飲料喝全糖,飲料跟食物不要劃上等號。我做過調查了,大約80%的台南人飲料都喝微糖或無糖,不到5%喝全糖。 PS:樣本有4萬多人。
我也台南人🤗
多年前我從台南北上念書,每次喝北部的羹湯總覺得味道怪怪的不好喝,但也說不上來哪裡怪。幾年後我終於知道,就是少了那個甘甜味XD。不過台南也不是所有美食都是甜的,雖然是很不錯的行銷方式,太過火造成刻板印象也不太好就是了。順帶一提我的老婆台中人,已經被訓練到家裡必備東成,不是東泉XDDD
你很厲害,那個東泉超難吃
@@maykid6776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喜愛的家鄉味啦,只能說謝謝老婆捧場XD
對我們家來說東成的味道就是台南的味道,尤其是醬油。
@@maykid6776 很好吃。
@@無客牆 哈哈哈哈哈!台中人
我家三代台南人(都在中區),我是覺得全糖城市只是行銷,但如果換成「回甘府城」,宣揚台南的特色是多層次的甘味而非單一的全糖,也鼓勵大家多回來台南走走,應該是一個更好的行銷。
頂一個,這人行銷鬼才
父母都是臺南人,
煮東西真的是以甘甜為主
不是全然都是加糖
比如煮湯一定會加蘿蔔、大頭菜、冬瓜之類會讓湯頭變甜的蔬菜
習慣後長大後到北部工作就覺得北部飲食很死鹹(特別是小吃)
味道沒層次
逼得我進廚房練出好廚藝⋯
天然甘味
我家煮飯也是
小時候外婆一定在飯裡放地瓜(除非那時候親戚沒給 他沒買)
粥則幾乎都是地瓜粥 高麗菜粥 甜豆粥
湯則是易甜的瓜 高麗菜 蘿蔔 洋蔥等等會甜的蔬菜去熬
完全就是甘甜路線
不是加糖那麼簡單的阿🤣
每次別人說我們都是加糖加糖我就很不服氣去理論
久了也就懶了
臺南食物偏甜這個論點本來就是北部人立下的,他們彷彿沒吃過真正的食物不知道菜甜魚香,導致有了臺南食物甜的誤會……
@@Josie___ 我家的粥也都會加高麗菜!
@@粥魚丸 我自己是喜歡地瓜粥跟白粥🥲
其他的都還好
但阿嬤煮的94好吃
我覺得全糖城市這稱號多少會讓外地人對於台南有所誤解,雖然在行銷上很風趣好笑、易記住,但終歸會讓大家忽視了台南更值得關注的傳統料理方式,並且商家也可能因此選擇加一堆糖來賣就好了,使得本該保留的傳統料理文化被淘汰掉好想吃臺南人所謂的甘甜 之前吃過死甜的 真的吃不下去…T_T
身為到外鄉讀書的台南人
我是不知道🤷♂️台南到底有多甜
我只知道別的縣市的東西真的又貴又難吃
之前環島 點一碗貢丸湯還是豬血湯忘了 就是少一味 真的吃不慣
@@謝小蝦 就是差在炸豬皮的焦香味😋😋😋
膠糖味
住台南30年的老台南人真的同意黃老師講的話......我小時候吃到的台南味是回甘的鮮甜,不是現在的一堆死甜
有推薦的口袋名單嗎?0u0
早期台南不少東西的甜是因為食材煮出來的,並沒多做調味
但現在為了供應觀光客還有快速與省成本才直接加糖
現在的人聽到台南人立刻想到的就是糖不糖的事情
我也放棄解釋玩笑話回去:台南人都喝無糖 因為吸管戳下去的時候 就變全糖了
记得18年去台湾出差,在台北大安区吃人生第一碗台湾卤肉饭,当时就觉得偏甜了。相比下中国的台式卤肉饭比较不甜,在高雄一家面店吃了海鲜汤面,也觉得稍微甜了些,可能是因为加了高丽菜的原因。当然还是有不甜的的美食体验,像是在台北信义区百货公司的一家台菜十分好吃!菜的口味上没有偏甜的问题,感觉有点类似粤菜。在台北也吃过热炒店,同行的友人也觉得超赞!本人是爱吃甜食的和甜味的小吃,例如高雄的刨冰就觉得超赞!但还是不太能接受甜味的菜或者主食,咕噜肉、糖醋鱼之类的例外。台湾美食最吸引我的几点,一方面是推崇在地食材,能在脸书或者IG上看到店家的用心经营、透过美食料理让食客了解台湾的视角,让人想起伍佰老师说过的“在地的,才是世界的”。
只去台北高雄真是可惜了
台南這裡吃東西很便宜的,像我都帶著竹籤出門,餓的時候都在空氣揮一揮 -然後棉花糖就做好了-
@@bill6635 你这个棉花糖的梗,好像在D卡有看过。台湾真的太棒啦,下次还有机会去台湾的话,一定会去南部和中部,感受南部人的热情。开始播起顽童的辣台妹,哈哈哈哈
講到甜,泰國的夜市有很多料理也是有甜味重口的,重點是也很好吃,甜味對料理來說真的很能增加風味
其實台菜好吃的都藏在一些熱炒店裡,有些高檔的中餐館的特色菜或功夫菜也非常好吃,
如果來台灣玩基本不會推薦夜市美食,因為價格和品質的上下限差異太大了
我也不會說南部菜特別好吃,但是一定有某些菜值得特地去品嘗
@@yiji000175 夜市当时没去,白天一直在各种逛,台湾的捷运太方便了,几乎没怎么搭计程车。
以前台南食物真的都是用食材來取其甘味
最多就是用了死鹹的醬油之後,加入些許糖來中和死鹹的味道(阿基師也有教過)
在台南活那麼久,還真的沒見過店家會加糖的
醬油買來就是甜的啊?
之前在台南讀書時…一般我也以為正常情況蔬菜湯麵裡面不會加糖,直到我看到麵攤的阿婆把糖加進去😂我的味增烏龍麵怎麼是甜的嗚嗚嗚,然後我就每次都會提醒她不要加糖,可是阿婆還是很堅持:加一點點比較好吃啦!😂OMG不要真的不好吃🤣
真的,在台南活那麼久,吃過那麼多好吃的食物都是不加糖而是來自食物的甘甜味
沒錯,如果每餐都吃糖我們台南人早就一堆胖子了
我是那個炒高麗菜跟煮雞湯加糖的台南人
如果去台南人家裡吃飯會發現他們其實很少加糖,飯菜的甜味都來自食材選擇與料理方式,這才是正宗台南菜。
真正懂臺南美食的q_q
有嗎 我家的菜很普通欸 都一般方式做而已 可能我家不會做菜吧⋯
對
@阿囉哈 給我去吃 台南東區大同路一段 的信義小吃部炒鱔魚專家 糙他螞好吃
之前去國華街吃到一家廚餘鱔魚麵 然後聽到隔壁日本人說不是很懂台南的料理
氣噗噗噗噗噗噗噗噗 觀光客都不知道去哪裡吃正宗的 然後當完盤子再說台南不好吃
其實國華街兩家都不行⋯⋯
@阿囉哈 這也很正常,畢竟每個人口味都有不同,有人喜歡就肯定有人不愛,但不要嘴臭其實都沒關係XD
到北部吃早餐,
醬油膏居然是鹹的,上面還撒胡椒粉,
配著用紙杯裝、三十元的奶粉奶茶,
馬上就夾著尾巴跑回台南。
難道你們真的自己泡的?????????????????
台南奶茶=自帶蜜香的仙女紅茶+林鳳營鮮乳
@@akira777890 認真嗎😂
@@getyou323 嗯⋯還是要加很多糖啦⋯⋯掩面🤦♂️
別說到北部,之前去高雄,以為鄰近都市的口味也相同,沒想到醬油膏是鹹的,嚇死,從此在別的縣市再也不敢吃醬油膏
這是某次全球化浪潮留下來的印記,曾經是鹿皮、曾經是茶、曾經是糖;
現在則是半導體。
身為一個南廍人,一定要講一下
南廍,只是官田區其中一個地區的地名
並不包含於整個官田區都是南廍
19歲後當兵跑去外縣市
應該是說只是跨過高雄或是屏東
覺得一模一樣的菜色或小吃怎麼這麼難吃..後來才終於明白自己就是台南人
我覺得是因為以前台南盛產糖,所以在做料理的時候會比較專研有糖的料理
加糖的確是會增加菜品的層次感,可以提香增鮮
可能因為台南比較早開始研究糖的用法,所以才能把糖用的出神入化,
而且台南的料理甜不是死甜,是甘甜+香甜,那個單純加一堆糖才辦不到xDDD
嘿你怎麼在這(???
「鑽研」
臺南產鹽比較多
@@litlecat_kun_tw 嘿你怎麼也在這裡🤣🤣🤣
「鑽研」
B,我是台南人從小外食的飲食的確是偏甜沒錯,但不是那種甜到膩口的感覺是一種恰到好處會回甘的感覺,但後來我自己漸漸發現許多以往常光顧的小吃店的味道都朝向死甜的道路上不回頭,同時越來越多觀光客慕名而來吃著早就變味的料理嫌棄過於甜口的"台南的味道"。
關於料理加糖這件事我觀察過阿公阿嬤的料理方法,他們的確是在大多料理中都加了糖,但卻不是如甜點那樣大杓大杓的添加是適時的加入提味,料理偏甜卻不死甜。
至於台南人愛吃糖這件事我已經放棄解釋加入自嘲的行列,畢竟解釋再多都沒有用,我是朋友中唯一喝無糖的人點飲料還會被笑台南人之恥.....各種過甜的話題也要帶上我....
但是齁,我第一次吃到鹹的醬油膏也是嚇到啦,醬油膏果然應該是甜的
身為台南人還真的沒有吃過鹹的醬油膏😂
沒錯,加了一堆在蛋餅上結果是鹹的,根本吃不下去
@@venishment 到外地唸書的時候第一次吃到
沒錯!是在鹹香的基礎上去用糖調和口感~🤗
如果難理解甘味的話
例如炒紅蘿蔔與白蘿蔔(菜頭湯)內的甜味就是我認知的甘味
由根莖類食材、澱粉、或焦糖化或梅納反應產生出來的甜味
甜味大部分都來自食材本身的味道,靠料理手法凸顯出來
除去一些需要以糖入菜調和鹹味的料理,例如燉煮肉燥會加一些冰糖調和醬油的鹹味
所以形容時都會說料理甘甜甘甜,而非只有甜甜
B 我是台南人但我茶飲幾乎都喝無糖,很多台南特色食物就是甜鹹滋味,像我愛的鱔魚意麵和羹類,但如果刻意放很多糖的其實也是無法接受的。
鱔魚糖麵,吃過一次之後絕不在台南吃這道料理。
那個甘味真的很有感!!
我台南人從小時候吃到現在真的有發現有些商家已經不再是把食物的甘甜味取出來了,取而代之的是加糖= =
後來就再也沒去吃過
很多時候都是食物的甘甜,小時候的稀飯會混著魚吃,加上米飯自帶的香甜,吃起來就是甜的。
肉燥也是,紅蔥頭有沒有加只是少個香氣,真正會影響甜度的是豬肉本身,滷得夠久,甜味就跑出來了 (我煮4到5個小時),如果太鹹,才會加些許冰糖調味
一直以為台南的食物明明就不會甜,直到我在高雄喝了一碗羹,第一句話就是怎麼不會甜...,還有台南以外的醬油膏幾乎都是鹹的,還因為住的地方沒賣東成的醬油膏得回台南自己偷渡😢
東成醬油膏真的是必備 甜的醬油膏那才是真理
我真的無法接受不甜的油膏
吃牛肉湯 沾鹹的醬油膏一定很噁。 蛋餅也一樣
醬油膏甜的才是正確的,鹹的都是另外改的
@@timchiang1386 在台南唯一能吃到鹹醬油膏的地方是八方雲集的內用,之前不知道加下去。真的是含著淚吃下去的😢
身為台南在地的誠實美食家,在這裡要說大家可能都有點小小的誤解,其實台南以糖入菜款待人,這件事倒是有這個說法,但我個人認為應該這麼解釋更加恰當!以下:
其實是因為台南人真的非常的講究飲食與生活,非常懂吃!所以非常重視食物的鮮甘味,食材內的麩胺酸鈉其實就是甘甜鮮味的來源,也就是MSG,非常講究料理,當然其中也包含了食材本身的糖。然而後來越來越發達,新一代的料理人或外地廚師其實不懂台南料理的手法與方式,最終誤會了開始大量的加糖料理,變成了一個無法辯解的錯誤。
推!
推!講究料理的人都應該懂得食物本身甜味的美妙!😋
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事情勢必會變成A
好比一些樂器演奏家或廚師.在認真的展現才華.但是根本沒人想看.最後開始穿著養眼的服裝
這就像要堅持B做法.堅持專業餓死.還是變成A先吃飽再附贈一點點當初夢想的影子
能夠堅持B作法還能吃飽飯的案例相信...都是根本無法參考學習的特例中的特例
小至個人社群經營.大到地區國家文化推銷.這是個流量時代.沒外表或曝光度沒人在意實力跟內涵
台南不一定只有甜味美食.但台南的刻板印象是全糖
日本賣台灣滷肉飯根本是辣肉燥飯.台灣賣的章魚燒根本貢丸同樣的道理
看看各地的"觀光名店"有幾個是真的好吃的不一定.吃過才知道.但是生意好卻是常態
A.
身為台南人,真的是到台北讀書後才知道,原來台南多了一味,甜
難怪初期在台北怎麼吃都覺得怪...
.
甜不會單獨出現,要跟鹹或酸搭配
我覺得就是讓食物的味道多變或潤滑了一點
恰巧這料理手法在台南發揚光大而已~
身為台南人我每次聽到飲食跟糖掛勾就很杜蘭
身為正港台南人不得不說確實台南有很多菜式都有鹹甜味,但並非所有食物都加糖才得來的甜味,熬湯的食材經常會有的洋蔥和蔬果本身就是甜的,羹是勾芡的材料就是澱粉,就連新鮮上等的肉品本身也是腥甜的,米飯不也是甜的嗎?反而加鹽才是鹹味的主要來源。對於那些專賣外來客或所謂網紅店真的台南在地人有多少去消費?不要吃了一些專業廣告店或早就走鐘的食物就批評台南食物只有甜味。說實話北部的食物也經常只有死鹹
非常正確,北部食物超難吃。我回台南的時候每次都吃到胃食道逆流,回到北部就一點胃口都沒有
北部食物就只能果腹充飢而已
@阿囉哈 剛好我有一個來自基隆的同事,前幾天問他台南跟基隆你比較喜歡哪裡的美食,他竟然回答台南😆
@@maykid6776 我真的不懂台北的牛肉麵好吃在哪裡,而且又很貴...
@@bmllove 謝謝你的朋友o((*^▽^*))o
謝謝志祺七七的影片😭🙏
身為台南人已經數不清被問過幾遍!!
以後直接分享這支影片給朋友✨
身為台南人
其實吃東西很不愛沾甜的醬油膏
例如蛋餅、蘿蔔糕..等
但去了外縣市後才發現外縣市的醬油膏是鹹的
一吃即愛上
B,我個人感覺現在的台南食物傾向於「為了全糖而全糖」,就像影片裡美食家講的話,為了加糖以符合遊客的期待,反而會讓真正傳統的烹飪方式逐漸流失吧。
通常那些店都是給你們觀光客吃的😅
其實亞洲料理一直以來都是追求「鮮和甜」,不管是中華民族或是日韓
所以其實中餐的料理手法是很多變和複雜的,不單單只是像西餐用一堆東西來組成一道料理,西餐是用多樣食材來增加層次,中餐是利用料理手法來增加層次
沒錯,有層次的回甘才是正港台南的甜
其實「全糖城市」這個稱號還不錯啊,蠻可愛的也很有記憶點,但主要切入點改成台南人的熱情可能會比較好吧。
雖然台南料理帶有甘味是事實,但如果宣傳時沒有正確傳遞料理帶有甘味的原因,甚至讓店家會刻意多加糖來配合這個形象的話,那這個行銷手法就有點本末倒置了,畢竟這樣的宣傳並沒有讓外地人正確地了解台南的文化。
大學是在台南讀的
在學校附近的攤子點了一碗魯肉飯(品名是肉燥飯)
醬汁是深邃可以反光的棕色,一口下去
只有甜味,鹹味大概只有10%
之後我再也沒在那家攤子點過魯肉飯惹
不過皮蛋豆腐倒是不錯
你可以加白胡椒粉,會整個很好吃。
滷肉飯 跟肉燥飯 本來就是不同的東西
不是他品名比較特別...
@@gorillamao 台南沒有滷肉飯啦
南部的滷肉飯應該是整塊三層肉那種
@@hihatop 那種叫爌肉飯啦
我喝過台南傳統虱目魚魚湯,真的是「鮮甜」,絕對不是糖帶出來的甜,好喝到喝了好幾碗湯。
我小時候超愛鱔魚意麵,後來很多年沒有吃,大學又一次吃到之後,真的是甜,怪不得小時候愛吃。
鱔魚意麵很多都又甜又膩
但有時候就是會很想吃很想吃🥲
你如果有機會來 你可以吃這間 在台南快30年 我最喜歡這間的虱目魚粥
704台南市北區東豐路619號
鱔魚意麵確實超甜
@@王奕翔-i3w 感謝推薦,有機會吃吃看!
我覺得是那個醬油膏變很甜QQ
麻豆以前是西拉雅的麻豆社(麻豆都要草字頭),寮仔部只是其中一個部落,一般不會用這個代表麻豆啦
土生土長麻豆人,真的不會用寮仔部代表麻豆~只能說他是麻豆的一個地方而已~
在地30年又不愛吃甜食的台南人表明
在家自己煮飯根本沒什麼加過糖,滷肉類的才會加
很多人覺得很甜的感覺會不會來自特定產品呢?EX:羹湯類.滷肉類.醬油膏(有比較才知道原來從小吃到大的醬油膏是甜的XDD)
對於有人連牛肉湯都覺得甜,會不會是來在湯底是由多種蔬果熬製自然的甘甜(我們家去吃牛肉湯都叫老闆不用另外加調味,就是湯底+牛肉,喝起來就已經有食材的甘甜味)
至於「全糖城市」,認為台南人都愛甜其實有點煩,我包含身邊朋友喝飲料幾乎都無糖最多微糖。渲染全糖城市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南人把糖當飯吃一樣
全糖城市 聽起來 好像蠻浪漫可愛耶
然後 我們真的是甘味餒
以及 阿嬤常說 台南食物哪有甜 ??!
只是其他城市食物 比較苦啦
最後 遊客率成長第一名 那一部份 真的不小心白眼了
台南假日我們共體時艱 💪👍😂🥺
個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年台南人,老實說近幾年越來越厭惡這座城市,很多吃習慣的老店被放上網路後各種走味,或許是真的迎合外地人的玩笑,以前吃起來帶甘甜味的小吃很多變成二砂的死甜膩味,這也就算了 少數老店家賺夠後,有心的會重新裝潢變得更乾淨整潔,可是大多數都是蝦雞巴亂漲價,環境一樣噁心,反正多加糖外地人還是吃的很開心。
還有舊城區無法負荷外地觀光客人潮,每到六日中西區就是塞爆,更何況舊城區的廟宇密度是全台最高,陣頭和觀光客混在一起,假日就是台南人的忌日
真正好吃的店根本就不是那些觀光客愛去的店阿🤣🤣🤣
然後他們來了才在那邊嫌台南東西難吃
笑笑的
@@Josie___ 其實有些排隊店曾經也好吃過,就算味道沒走鐘,看到排隊人潮也會索然無味,摸摸鼻子去味道差距不大的其他家
觀光客愛去的國華街,大部分的東西都不行了….. 很多好吃的東西都在一些不起眼的巷子裡。
還有很多突然冒出來的名店...
雖然是南部人,還是幫北部朋友講一下話。基本上北部也不是沒有好吃的小吃。只是離市中心有一大段距離。基本上我覺得問題有很類似的地方。用食材煮出自然的甜味、鹹味及鮮。需要很多技巧和經驗。傳承的人沒有學好,可能就變死鹹和死甜。
簡單來說,我覺得給一個地方的食物,貼上死甜和死鹹的標籤。我們就會錯失它豐富的部分。要做行銷可以依據本質做行銷。當然做創新也可以,不過也不要忽略傳統的部分。甚至主動去保存傳統技藝,不讓其失傳。
南部小吃中的甜味代表
1滷肉、肉燥及其他滷味等
這一部分台南、高雄通常是甘草等藥材及甘蔗去和醬油熬。有些是醬油加一些冰糖中和。這和純粹加白糖的概念不一樣。
2羹湯、炒意麵等
主要是勾芡及食材香味融合。勾芡多寡決定甜不甜。
3醬油膏
確實有些醬油偏甜,不過也不是加糖這麼簡單。
另外真要加糖更可能是加紅糖、黑糖。早期製糖不會那麼精製,一般也以賣相較差的來下廚。這種紅糖成分複雜,不會是死甜這樣。
我是台南人,我們家在煮飯的過程中也不會加糖,主要味道仍然是食物的甘甜味,
也並沒有認為台南食物就一定要是甜的加糖加爆,全糖城市這個梗我覺得可以接受,
但是對於到台南吃東西都要是甜的這點就覺得太過了,食物仍是有它應有的味道。
臺南人表示 甜ㄉ醬油膏超好吃⋯⋯
真的,鹹的醬油膏根本是邪教
我支持你甜不辣就是要配甜的醬油膏
蘸酱油~蘸酱油~
不論甜鹹適合的醬料就是好吃
台北的醬油膏是鹹的還真不習慣
台南人喜歡酸酸甜甜又有一點點鹹的味道,而不是只有甜甜的味道而己!這種酸酸甜甜又有有一點鹹鹹的味道,就像是蜜餞的味道,這也是為什麼台南市區的食物會那麼受到大多數人喜愛的原因!
B,聯想到去韓國釜山大邱自助旅行時,父母很擔心飲食都是辣的,到了當地發現,幾乎沒吃到甚麼辣。
而 20年前住在台南幾年,回想那時候的飲食,的確不是甜味~ 是甘味。也不見得每道食物都有放糖。
那時候覺得台南食物很好吃~ 多了點溫和感與鮮味。相較於自己家鄉的彰化,明顯的是羹湯帶點甘味~
羹湯有甘味~ 外地人蠻多人不太習慣(我老爹)呵呵,與碗粿不是白色而是醬色,內陷也有差異,但都好吃。
鹹酥雞,是回中部後,標榜台南式鹹酥雞才有甜的味道,但住台南很常買鹹酥雞,卻沒特別吃到甜味。
反而這幾年去台南逛夜市,雞排是甜的呢!!! 呵呵呵~ 可能以前我吃的不夠多。🤭
在地台南人跟基隆人(非所有人)炒高麗菜的差別
台南人炒高麗菜是高麗菜清炒然後用鹽帶出高麗菜的甘甜味
基隆人表示:他家一定是把鹽加到爆(真實案例)
沒有喔,我家會選好高麗菜,並且不會把鹽加爆。
吃起來脆脆甜甜的(基隆人)
但我懂你說的,有些只有鹹味跟脆度
我外婆在那個火災地點附近
那邊有一間房子我只要盯著看就會頭暈
小時候姊妹們也繪聲繪影的說那邊有什麼鬼怪
某次和姊姊討論之後
姊姊覺得可能有過什麼特殊案件發生過
特別去查
結果沒有查到什麼兇殺案
反而是查到那個糖的火燒事件🤣
---
台南的確很多菜會加糖
但不是胡亂加一堆甜死人膩死人的
羹湯類的確會是甜的
沒有每一道阿🤣
沒錯,我們台南人的食物已經被過度污名化了,原本好吃的食物現在都被迫迎合觀光客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食物都已經走鐘了,台南小吃對在地台南人來說大部分都變難吃了..
變難吃加糖就好了
真的是網路炒作出來的效應,什麼台南都愛吃糖喝糖水
以前鱔魚意麵都不是加糖的現在幾乎都是鱔魚糖汁麵
鹹粥以前也都是蔬菜、大骨熬出的甜味
羹類的本來是香菇、蝦米、大地魚的甜味現在都變了
現在只剩牛肉湯還沒完全淪陷,好懷念十幾年前的台南小吃
我真的覺得牛肉湯很甜😂
台南人的我 去台中吃炒麵 吃便當 吃麵羹 都TMD鹹
而且來台南的遊客我不知道愛不愛吃糖 不過我自己在家煮飯 基本上不會加糖
會加糖的情況下 只有勾芡 滷肉 肉燥
我也問過網友 他們來台南都吃 土魠魚羹 肉燥飯...等 這一些都九成會加糖的
大部分都沒吃過虱目魚粥 虱目魚粥就比較不會遇到用糖當鮮味
大部分的虱目魚粥 都是用魚骨熬出來的鮮味 擔仔麵也是靠湯頭
來台南只要避免吃羹類食物 其實很多都很好吃 除非他肉燥加太多(很多商家 肉燥都有加糖)
我以前剛北上工作時,有次同事一起出去吃飯,有位同事突然拿出一管糖包加在我的飯上,說怕我想家、吃不習慣台北的食物,他自以為有趣又貼心的舉動卻讓我覺得備受侮辱。
而且身為台南人,我覺得食物上加白胡椒會更讓我覺得有家鄉味 XD
還有一次,我中北部的幾個朋友來台南找我玩,當時碳烤雞排很紅,我自己不是很喜歡醬料很重的料理,也提醒可能對他們來說會有點甜,但他們說很想吃看看,好不容易排隊買到,其中一個朋友吃了一口就吐掉了,然後一邊大罵一邊把整個雞排丟進垃圾桶,說台南人的東西甜到不是人吃的,垃圾就應該餵垃圾桶之類的。
我很生氣又很無奈,生氣他浪費食物又不留口德,無奈明明是他自己當初說想體驗甜味重的料理...
我那天看到一個招牌上寫台南人的胡椒味,我覺得超感動!這個是正統台南人阿阿
我以為是撒一點芝麻
之前環島 點一碗貢丸湯 湯真的沒味道 就只有鹹味和胡椒粉的味道
通常會加白蘿蔔黃玉米下去熬湯 喝起來不死甜 不是直接加糖煮的出來的味道
勾芡類或是要放醬油的料理才會加點糖 才不會死鹹
身為台南人,不得不承認台南食物的確"偏甜",但近年來西瓜市長全力(只會)發展觀光順勢把全糖城市or全糖市長這種偏頗且不符合客觀事實的標籤往自己身上貼好貼滿實在是大可不必
我到現在都不喜歡鱔魚意麵這種真的很甜的食物,魚羹雖然偶爾會吃但也不能否認它是甜的,至於是刻意加糖產生的甜味還是食材本身產生的甘甜,懂吃的或在地的一定分得出來;另外,一般台南人正餐吃的跟大家都差不多,沒有什麼每天早餐都吃牛肉湯這種事,很多人把玩笑講著講著就當成真的(如我們市長)其實大多時候只會讓你錯失這個城市更精采的各種面貌(其實不管是針對哪個城市開地圖砲都不是什麼太有營養的幹話而已啦)
非常認同!真的每天都會看到黃市長在網紅底下留言,力拼觀光但標籤實在移花接木,雖知是小編但每天看到還是默默在想,原來錢跟時間花在這些留言上啊
我高雄人但很喜歡台南美食,大部分都能接受,不會覺得太甜。
之前新聞報導有網友問有沒有「不甜的牛肉湯?」
我最愛的就是台南牛肉湯了,那是自然的清甜,不是加糖的那種甜好嗎?
歡迎來到台南哦~o((*^▽^*))o
所謂的甘味 就是醍醐味 不會太甜也不會死鹹
改說說在台南的情況,有次在小北喝旗魚羹,發現它的湯比我桌上的微糖綠茶還要甜...
還有以前喝的羹,現在不會甜了😢,不知道和觀光客變多有沒有間接關係。
台南老市區碗粿是褐色,才是記憶中的好味道
B。本身是台南人,但飲料都喝無糖。
這幾年真的覺得台南及台南人被妖魔化的很厲害,不喜歡甜食還會被調侃不是台南人。「全糖城市」根本是負面宣傳,很討厭聽到或看到--當有人抱怨說食物太甜/有人愛吃很甜,就會有一堆人自以為幽默回說一定是台南來的/上輩子是台南人、台南血液都是糖!!
台南菜只有少數真的有加糖,其他真的都是食材選擇及料理方法的關係,是甘味而不是甜味!!!近幾年因為這樣被不斷標籤化(妖魔化)的關係,越來越多新店家及外地人來開的店家,為了迎合觀光客及自以為"入境隨俗",料理加越來越多糖,死甜的那種,簡單又粗暴,而不再是台南料理原本的那種需要長時間熬煮才能煮出來的「甘味」了......
上大學去北部讀書吃東西,總覺得北部口味很重,酸特別酸,鹹就特別鹹,還以為是自己以前少外食太清淡~
自己喜歡甜食
但吃飯時確實是喜歡重鹹重酸
非常有系統性的文獻調查跟資料整理欸!!!超棒的影片學到好多!,真的超愛(我的小論文作業就靠你了志琪超人!!!!!!(蝦
身為台南人不愛吃太死鹹的,一些蔬菜(洋蔥,高麗菜,玉米)煮久多加微量的鹽好吃啊,不用加糖。北部的糖醋魚真的…呃要甜不甜,要酸不酸的…😂
我是台南人 我知道
因為台南人都把鹽灑成一座山了
🤣
其實聽我媽說:她阿嬤聽她媽媽說
早期在日治時鹽巴都是配給的
而且早期台南產鹽糖,但鹽珍貴
所以注意以糖調味,而且
以前比較不可能吃肉等,糖就是最好
的熱量來源,台南早期因為鹽稀有
所以主要醬油,系列比較多
而醬油死鹹,所以糖也跟著走,就變成超甜食物系列了。
全糖城市這個稱號是有趣的
但美食方面 希望各商家還是要以好吃為主
不需要一昧的迎合而加太多糖
身為台南人無法接受其他縣市鹹的醬油膏
記得以前祖母炒菜時很喜歡加糖
我去台北吃過超鹹滷肉飯,那家還一桌難求
可是甜的很難買到吧,至少家裡用的都是鹹的蠔油
@@喇啊水雞 在我去台北以前,真的以為全世界醬油膏都甜的
@@陳淑玲-g5w 不過八方雲集的醬油膏好像都是鹹的
@@喇啊水雞 我今天看八方雲集的醬油膏,有加砂糖。
我台南人
我自己煮飯不會加糖,除非煮西餐類或特定料理才會用糖調味。我喜歡煮菜煮出那個菜原本的鮮甜味,超好吃的!
我現在吃外面的我都能多少嘗出來有沒有多加什麼東西味精之類的,我姊更厲害能吃出來有加多少調味料有沒有加錯比例。
我本身也不嗜甜,有鮮奶油的甜點我也不要,醃漬食品果乾那種我也不吃,飲料我也偶爾喝半糖微糖,咖啡一定喝無糖(加糖的都是邪魔歪道)
我有時能在看個動畫時,裡面角色只要喝茶什麼加了兩三匙糖,彈幕就一堆刷台南人喔是台南人之類的話,我只呵呵一下
真正正名全糖城市的關鍵人物,就是偉哉的台南的大家長,大家長這麼外行,實在令台南人感嘆與羞愧,那硬是比別人多一層的味道層次,明明就不是只有甜,而且有些過頭的梗,差不多就是偏見與歧視了,就像黑人玩笑只有黑人自己可以開,說台南人都只吃糖或手搖杯裡面是裝糖水也只有台南人能自己說。
半個台南人表示同意 , 現在真的不少主打或自稱台南味的店家所呈現的味道都不是甘甜而是死甜
那可不單單只是料理的最後加入糖讓其化開那麼簡單的 , 是要先挑選好的食材並經過特定時間熬煮去控去料理 , 才會出現的那種有層次的回甘甜味
台語的甘味應該是中文的鮮味、日文的うま味(umami)。台式料理常加蝦米就是要加入鮮味,加糖則是要進一步提鮮讓料理更好吃。在近代料理中,大多是直接用味精做為甘味的主要成份。而南部有些人會排斥味精而用糖做為取代,或許台南料理會變全糖跟這個有關吧、不過我也只是猜測。
我是台北人,我超愛台南美食,覺得台南美食之都的稱號受之無愧,我認同台南人對做菜的用心,不是甜是甘味,我去台南沒有做功課,隨便找小吃店吃都好好吃,沒有踩到雷
但是我吃了一次丹丹的麵線我嚇到,麵線怎麼會這麼甜,這是我唯一一個不喜歡的台南食物,請問台南人丹丹的麵線以前就是這樣嗎?還是這幾年為觀光客改變了?
當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時候,室友有外國人也有台灣各地區的人,當我在我的炒麵裡面加糖調味時,他們都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我…
(阿我就臺南人啊ಠ_ಠ
十幾年前,吃過阿北買過的土魠魚羹麵,那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甜的羹麵了🤣🤣
台南生活到現在25年 我一直都不覺得是糖才會甜 小時後就知道是食物帶出的甘味 。 但是有全糖城市的稱號感覺也不錯 有趣😂
料理好吃有很多要訣,使用好的食材,對的料理方式
然而炎熱的氣候,勞動後的疲累,讓人失去胃口,所以在調味上香味和調味上更豐富,誘發食慾
享受台南飲食本身就是一種尊嚴和驕傲,這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
玩梗和耍廚,弄不清楚界線,那就是荒唐了
飲食是文化展現的一種,而有人不懂吃,不懂料理,只以為開著玩笑
沒有分寸,沒有教養,沒有禮儀
數年來,我只覺得這種"玩梗"
相當惡質和低劣,對於詛咒他人的行為毫無自覺,網路巨嬰,複製貼上的嬉鬧流氓
依舊不會覺得自身有什麼過錯,合理化自身的戰爭罪行
身為曾經南漂在台南短居半年多的住民,我真的覺得,尋遍大街小巷,怎樣都找不到讓我覺得「不會太甜」的食物,我想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還是根深蒂固植入DNA的,沒有褒貶,單純就是味覺上的感受。
台南人原本以為又會看到,沒想到可以點出甘味及近年來小吃調味上的變化,真的不喜歡「全糖城市」以及...,台南的觀光標籤除了小吃,現在似乎全糖略勝一籌QQ
搬到台北才發現乾原來肉燥飯是鹹的喔。
台南人比愛享受啦,既然老天爺賦予酸甜苦辣的味覺給我們,為何不同時一次享受鹹甜、酸甜、苦後回甘等等的味蕾高潮,而不只是死鹹....
我覺得多少會污名化,北部的人都覺得台南人都吃很甜 什麼都甜的,不甜不吃
讓我滿頭問號XD 還有,難保有些觀光地區的小吃 不會因此多加糖去料理
確實有些食材跟料理方式 會讓食材的鮮甜味突顯出來 吃起來才會甘甜
但大部人吃了只會覺得「哇 加好多糖」
慢慢開始自煮後,發現其實好多食物不加糖,吃起來都有甘甜味呀~
雖然台灣人自己都會笑台南人吃太甜,但在接觸到新加坡華人料理後,我才發現整個台灣都吃太甜
因為新加坡的醬油是純黑豆油,純鹹香,不甜,所以像滷味之類的料理也都只有鹹味。
男友是臺南人,常常帶我吃甜到爆的食物
身為桃園鹹派的我真的有夠不習慣😂
C
我不是台南人也不知道原本的甜是什麼味道
是甘甜
還是只是加糖下去的甜
這可能只有老台南人知道了
我個人是不會刻意要去吃很甜
我反而是希望當地人的味道就好
不要刻意為了觀光客改變
這樣會失去在地特色
我出國也都盡量去吃當地人會吃的餐廳料理
因為大多桌菜都為了迎合台灣人的口味有所改變
最道地的就是司機導遊那一桌了!!!
不管好不好吃我就是想吃當地人吃的食物~
之前住在台南,晚上嘴饞沒存糧的時候都會拿筷子著騎出去繞一下就有棉花糖可以吃了。
本人新竹市人,飲食上偏鹹,不愛吃甜,連含糖飲料也不愛,上次跟我女朋友到她台南的家作客,結果整個晚餐完全不合胃口,每道菜都有很重的甜味,連雞湯也有砂糖的甜味,隔天的早餐也是,吃蛋餅,結果醬油膏爆幹甜的,害我一直喝無糖咖啡,不過說真的,台南的虱目魚粥、牛肉湯、煎虱目魚肚真的好吃到爆,整個超愛!
新竹市的食物真的滿鹹的
新竹市????我這個台南人每週一都要去新竹工作,那天就是我的減肥日,我可以在竹蓮市場的二樓環視一圈以後還是無法決定吃哪一攤,因為都一樣難吃。曾經有一攤江家餛飩很愛,現在沒了。每次吃客家湯圓必定胃食道逆流(不覺得難吃但是就是太油),然後榮記是我唯一覺得勉強可吃的店家,但是疫情後只有外帶就不曾吃了。
煎虱目魚肚如果虱目魚是用魚塭養殖的會有很重的土味,那種的就不好吃了
身為臺南人 我可以說不用怕沒錢買糖
地上的土是黑糖 海邊的沙是砂糖
空氣中也一堆糖絲 我們學校的課桌椅都是用紅糖做的
甘味和甜味是不一樣的....,甘味大部分來自於澱粉或根莖類植物
然而,我們對一項食物好吃的最高級稱讚
是“不會太甜”
我家的滷肉都沒有在加水的啦!都直接把滷包丟進可樂裡面滷!(認真
生為土生土長的臺南人,雖然並不認同臺南=全糖的標籤,
但是,自從在臺南以外的城市吃到花枝羹/肉燥飯/蚵仔煎(的醬)後,真香了(默默放下筷子)
不能理解,怎麼會有鹹的醬油糕/羹湯/肉醬呢OuQ
鹹的醬油膏真的不好吃...
鹹的醬油膏真的不能接受
@@thisisjustastone2457 對阿吃起來就很死鹹...不懂除了跟醬油口感有差之外有什麼差別
焦糖色的醬油膏,甜甜鹹香、濃稠滑順,搭配牛肉湯還有肉燥飯……(吸口水
另外,雖說也會抱怨近年來臺南的羹湯/麵,愈來愈甜了,但還是無法接受北部鹹味的魷魚羹:(
甜的醬油膏才是王道
就跟影片說的類似,以前長輩說是台南以前是首都,殖民時期也都是主要生產蔗糖的所在地,所以大戶人家跟招待客人都會加糖,才算是有禮貌有地位的代表
真的因為不愛甜變得不大喜歡去台南 以前讀書在台南吃到甜的滷肉飯的恐懼都還在心裡....很感謝志祺七七的討論 真的就像影片說的 台灣各種好吃是因為各種不同辛香料提味的甘 而不是單純什麼都加糖的食物...
很有水準的題目
上週帶台北朋友去吃阿鳳浮水魚羹,隔壁桌的大學屁孩就在碎念台南的東西好甜好難吃,台南人是不是都有糖尿病。 蔬果熬出來的甘甜跟加糖天差地遠,無知也該有個限度。
還有,要嫌就不要來台南。
食物甜?
不 !
台南人的心更甜 !
歡迎大家來台南體驗一下甘跟甜的差別 >.O y
台南糖無所不在
空氣中富含棉花糖絲
下雨下的是果糖
下冰雹下的是冰糖
磚瓦屋的磚頭是紅糖
台南的泥土是黑糖
柏油路鋪的是焦糖
路面標線是白糖
太陽是在燃燒中的糖
小心有住海邊 吃飽沒事的魔人出沒 會出征要你道歉 說台南並沒有這樣 目前被纏上中
@@mogusa8672 小心 有正義魔人出沒 會要你道歉...
@@張家豪-p4h 我倒是覺得蠻有趣的
@@羅崧桂 對啊 開不起玩笑 就不要看 就是有這種魔人...
我是雲林人 我到台南唸書的這段期間最大的感想就是"甜" 無論是大家常聽見的小吃 還是便當、鹹酥雞這種哪裏都有的食物 每樣都有股莫名的甜味 我在雲林從小到大認真都沒吃過什麼都是甜的食物 真的感覺不是料理手法的關係 因為我在台南還沒吃過沒甜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