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虚的秘密,你就与道合一!道德经第四章,第五章|seeker大师兄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5 фев 2024
  • 🏆免费收集3个史诗英雄 + 2个稀有英雄 👉🏻 raidrpg.com/seekerdashixiong1
    Oboro(使用优惠码 Getoboro)+ Lightsworn + Juliana(达到15级后)+ Warmaiden
    📱iOS 用户输入 Raid Shadow Legends 促销代码的链接 ▶
    plarium.com/en/redeem/raid-sh...
    在寻找2024年1月最受欢迎的《Raid: Shadow Legends》促销代码吗?你来对地方了!无论你是在移动设备上还是桌面上,我们都为你精心挑选了一系列独家的《Raid》促销代码,保证能提升你的游戏体验。
    📌 你将获得:
    专属的《Raid》促销代码选择,解锁适合新手和 RAID 专家的免费史诗英雄。
    深入了解2024年的顶级《Raid: Shadow Legends》代码。对于渴望获取史诗英雄促销代码的人来说,这是你的黄金机会!
    额外奖励:其中包括不会过期的稀有促销代码。对于每个 RAID 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份真正的礼物!
    另外作为新玩家,在旅程开始时使用以下任一促销代码,以获得另一个强大的冠军。作为新用户,你只能使用一个代码,请明智选择!
    要快点,因为这些代码仅限一段时间内有效!
    Getoboro - Epic Champion Oboro
    Raidwarmaiden - Rare Champion Warmaiden
    RAID4KELLAN - Epic Champion Kellan the Shrike
    RAID4MORD - Epic Champion Mordecai
    对于回归玩家,请使用促销代码 Iloveraid,以获得免费稀有冠军 Preserver,以及有用的游戏内战利品!
    成为此频道的会员即可获享以下福利:
    / @seeker7603
    如果你第一次看,道德经第十五章的内容,你肯定会绝对非常奇怪。
    第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时善于以道行事的人,他做事情啊,玄妙不可言,通达不可测,幽深而难以认知,这样善于用道的人啊,他做事情的套路,简直是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正因为说不清道不明,这里呢,也只能勉强去形容,善用用道的人,他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样善于以道行事的人啊,他们做事情的时候,小心审慎啊,就好像,一种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豫一样(其实就是大象),这种神兽,性多疑,每有行动,踟躇不敢行,而这善于以道行事的人啊。做事情就像这个豫在冬天涉水过河一样,那你想,这豫本来就生性多疑,却还要在冬天涉水过河。那这得是会多么的小心谨慎;然后这形容了之后还没有完,道德经又说,他迟疑警戒的样子,更还像一种叫做犹的动物一样,这个犹啊,是一种更加生性多疑的兽类。 它一旦发现“敌情”,便会迅速的爬到树上躲起来,然后探头探脑,等到它觉得平安无事了,才敢跳下树来,而且跳下树来之后,还要再东张西望,生怕敌人会再次出现。而且即使是这样啊,它还是会不放心,又会心生怀疑,然后又慌慌张张的爬到树上躲起来。而这十五章又强调说,这善于用道的圣人,做事情,就像这个犹一样,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就像是害怕四方邻国要一起前来围攻他一样。 而道德经说,这才是古时善于以道行事的人,该有的样子。
    那相信第一次读这一章的朋友,读到这里,肯定心生疑惑啊。这什么情况啊!在我们的心中,那些善于以道行事的人,不该是做任何事情都运筹帷幄,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吗?为什么道德经却反而说,这善于用道的圣人做事情,却像个贼一样,犹犹豫豫,进退不定?这还是善用道之人吗?为什么道德经要这么形容圣善于用道之人呢?
    hi,大家好,我是大师兄,那要回答前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接着来聊道德经的,第四章和第五章。
    在道德经第四章,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文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相信哪怕是没有详细读过道德经的朋友,也肯定听过这句话。而且很有意思,道德经很少有重复的句子。但是这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却分别在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总共出现了两次,唉,那这就说明,这段话,在道德经中,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好了闲言碎语不多说。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第四章,到底说了什么秘密。
    首先第四章一开头,就提到了道德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智慧。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 (帛书版) 这句话的重点。就是这个盅字,就是这个字,引出了道德经中一个核心中的核心智慧,虚。首先盅,就是没有把的小杯子。而这个杯子有一个关键的特点,那就是中间是空的,是虚的。而这里,道盅,就是借助盅的特点。来表达,道也一样,道也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特点,那就是,像杯子的中间一样,是虚。所以今天这个视频,全都是围绕这一个虚字来讲。
    而且后面还强调说,道盅,用之又弗盈也! 意思是说,这个杯子里面虽然是空虚的。但是啊,正是由于它的空虚,这个杯子反而才有着无穷无尽的作用!
  • РазвлеченияРазвлечени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19

  • @seeker7603
    @seeker760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免费收集3个史诗英雄 + 2个稀有英雄 👉🏻 raidrpg.com/seekerdashixiong1
    Oboro(使用优惠码 Getoboro)+ Lightsworn + Juliana(达到15级后)+ Warmaiden
    📱iOS 用户输入 Raid Shadow Legends 促销代码的链接 ▶
    plarium.com/en/redeem/raid-sh...
    在寻找2024年1月最受欢迎的《Raid: Shadow Legends》促销代码吗?你来对地方了!无论你是在移动设备上还是桌面上,我们都为你精心挑选了一系列独家的《Raid》促销代码,保证能提升你的游戏体验。
    📌 你将获得:
    专属的《Raid》促销代码选择,解锁适合新手和 RAID 专家的免费史诗英雄。
    深入了解2024年的顶级《Raid: Shadow Legends》代码。对于渴望获取史诗英雄促销代码的人来说,这是你的黄金机会!
    额外奖励:其中包括不会过期的稀有促销代码。对于每个 RAID 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份真正的礼物!
    另外作为新玩家,在旅程开始时使用以下任一促销代码,以获得另一个强大的冠军。作为新用户,你只能使用一个代码,请明智选择!
    要快点,因为这些代码仅限一段时间内有效!
    Getoboro - Epic Champion Oboro
    Raidwarmaiden - Rare Champion Warmaiden
    RAID4KELLAN - Epic Champion Kellan the Shrike
    RAID4MORD - Epic Champion Mordecai
    对于回归玩家,请使用促销代码 Iloveraid,以获得免费稀有冠军 Preserver,以及有用的游戏内战利品!

  • @can_be_a_fool.
    @can_be_a_foo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

    真正大师就是像大师兄这样,哪怕为了做好一集视频,那也得耗费很久的时间!
    为像大师兄这样的Up主点赞先!👍
    这也说明,哪怕一个人想做好一件小事,只要持之以恒,总能得到满意的成果!

  • @Rollkey
    @Rollke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5

    君子畏天威而不畏人威,小人畏人威而不畏天威。

  • @user-xi3fy9ug4n
    @user-xi3fy9ug4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7

    谦德,少即是多。原来在道德经里面也阐述的那么深。另外,闻、思、修,用孙子兵法讲,就是第一先做情报工作,然后再谋定后动,但动之前要修炼,而且能不出手就不出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没有利益不要出手,没有得胜把握也不要有动作。另外,道德经居然也讲了“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90%是这个状态,才能有10%情况下的“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放的下、才能像战神一样接得住,最后成功后再次放下。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师兄精彩的分析。虽然我年纪比你大,赚钱可能也不比你少,但在你面前,我是小弟,真的。万分感谢🙏

    • @user-ss7ur6ub7x
      @user-ss7ur6ub7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你的评论也很精彩,学习了!

    • @user-yi4zp3wk5t
      @user-yi4zp3wk5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哥,很有幸可以在大师兄的评论区看到你这句话,可以帮帮我吗,找不到工作,好难生存

    • @user-iy8mq6xy2u
      @user-iy8mq6xy2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赚钱不比你少,你偏离道了,弟弟😂

    • @lunnawang6392
      @lunnawang639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现在有时间就会听大师兄的视频讲课、很感谢大师兄

    • @user-pu6ny3sb6s
      @user-pu6ny3sb6s Месяц назад

      學習了

  • @AMTF18
    @AMTF1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 行善是解脫之本 》
    心存善念,以善心對待我們這個世界,
    處處行善,這是今生獲得解脫之關鍵,
    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
    並且要想快樂,
    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良的人,
    其身體籠罩在浩然正氣之中,
    而邪惡不能侵。
    善良的人可以讓
    周身氣血充滿生機和活力,
    疾病即會遠去。
    而一個充滿邪惡的靈魂怎麼可能
    會沐浴在積極向上的陽氣之中呢?
    也許有人會問,
    何為行善,其的標準是什麼?
    大凡發於內心的善行都是真善,
    利人的都是真善,
    無所求而為之善都是真善。
    反此,裝樣子的、利己的、
    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
    如果行假善,
    並無益於治病,反有害於自己。
    因為假善會使心神不定而五臟受傷。
    真心行善,
    用心地幫助他人、感化別人。
    行善既是為人,亦是為自己。
    行善的結果是
    提高自己、豐富自己、
    完善自己、解脫自己。
    不但可以自治各種疾病,
    更可產生不可思議的機緣
    而達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要想解脫病痛、挽救生命,
    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善良的本心,
    把它捧出來,展現給世人。
    如果真心改過了,性格變好了,
    並且充滿愛意,真心行善,
    快樂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 @ZDZJBZD
      @ZDZJBZ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对于看不破善恶的只能以有讲善行善也要去除,有善恶念闻道不见道。大苦大难大彻大悟,作恶给他人带去苦难多了觉醒的机缘是度人,自己在遭受恶报自己也有了觉醒机缘。是度人度己。善恶本是一如何分开去一半留一半。行菩萨道发誓没有说是行善的,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何来善恶。看破善恶是一是空,生死看破是一为空。执着于那一边都不能归一为空一生二,二生三。

  • @Malone911
    @Malone91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1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凡自卑的,必升为高。”--《圣经》

  • @user-wj1df1yb3k
    @user-wj1df1yb3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第四章:
    ★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文意:
    聖人據而用的「道」,如同深不見底的盛器,不管潑灑注入多少的水,總不見祂有滿溢出來的時候;深不可測啊!就像是變化生出萬物的源頭。
    聖人用「道」磨掉了身上的銳氣,化解了紛亂的情緒,調和了顯露的智光,同化於所在的環境。(聖人用的「道」,)深廣難哪!幾乎難以察覺「祂」的存在。
    我不知道這位聖人是誰教化出來的,但他似乎遠在天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 義解:
    「道」的作用,微妙難知,玄妙難解;可是世人都是想藉著感官本能(視覺畫面、聽覺作用、嗅覺···)去觀察、去尋覓,總以為「道」是平凡無奇,淡而無味的。
    同理,聖人的形象,也是如此,普通而平常,絲毫沒有令人「驚豔」、「訝異」的地方。因為聖人的智慧,已經從「絢爛」回復「平凡」,從「大用現前」到「卷收無方」的隨心所欲,使用自在了。
    沒有「起點(開始、出現)」,稱為「無始」;沒有「終點(結束、消滅)」,稱為「無終」。「無始」相當於「不生」;「無終」則等於「不死」。
    所以,聖人的肉身有生有死,而聖人的「道」卻無生死。因為學道而「得道」、「證道」的聖人,即使還有肉身,卻不妨礙「超脫」的心靈;當壽命已盡之時,卻能乘著真身,物化而去。從此遨遊天地、遍極八方,尋訪「信根」、「善緣」的傳人,隨緣救渡「苦難」、「迷惑」的群生!
    第五章:
    ★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文意:
    天地只是依循法則,沒有「情感(感情、感覺、感受、情緒)」可言,天地看待萬物生靈,就好像祭禮中陪葬的草紮偶像物,毫無「同情」之心;所以乍看之下,天地真是「不仁」又「無情」啊!
    聖人完全遵循大道,消除了「情感(感情、感覺、感受、情緒)」的纏繞(障礙),聖人看待百姓生命,如同是祭禮中陪葬的草紮偶像物,毫無「珍惜」、「同情」之心;所以從世人的觀點來看,聖人也是「不仁」且「無情」的啊!
    「天地」的樣貌,不是像極了打鐵店裏用的「風箱」嗎?中間雖然「空無一物」,卻不會「內陷崩塌」,破壞毀滅;當往內「抽送推壓」時,反而是「輸出反饋」,源源不絕。
    文字、語言是有其極限的,不管如何努力地去描繪、說明,總是難以圓滿無缺的完整形容啊!學者與其用盡全力去猜測、想像,何不親自去體驗呢?
    只要依序而學,漸次暫停那局部的六種所知、功能不全的六種所覺;或者說只要你能依序關閉了先天的所知、能知與遍知,立刻就能同步體驗與親身證明這種「法則無情」、「情緒不生」、「至中不動」的神奇與偉大!
    ◎ 義解:
    情緒就是煩惱的主要原因,那「情緒」是甚麼?喜、怒、哀、樂、愛、惡、欲,略說有「七情」。情緒也稱為情感,意謂「情緒」是由我人「感官知覺」的刺激後,同步所產生的各種心理反應(愛恨)與反射動作(迎拒)。
    那麼「感官知覺」是甚麼?「感官」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五種器官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見、聞、嗅、嚐、觸」。眼睛是「能見」、「能照」,「外境」稱為「所見」或「所照」。
    當眼睛往外照見外境時,「影像畫面」就會同步出現。然後,再由能知、能覺的「意(心識之一)」去搜尋目標、掃描畫面,最終完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與「知覺(大腦意識)」的「感官人生」、「感官世界」了!(第六意識即大腦意識、所知識。第七識即潛意識、能知心、想像力,第八識即遍知、遍覺、世界、宇宙···)
    世人之所以被稱為「俗人」、「凡夫」,正是因為:
    前不知「感官世界」的形成原理,後又不明「感官人生」的影響作用,在此長期的作用之下,就會造成迷惑與煩惱!
    所以,先有眼睛照境,才有影像畫面;先有影像畫面,才有各種知覺感受;有了知覺感受,才會有情緒反應、反射動作,乃至於善惡、好壞的結果出現……。如果不見、不知,怎麼會有「情緒」的產生呢?何況是因此衍生的「煩惱」、「憂愁」的心靈苦痛呢?
    由於「感官功能」只能提供片面、殘缺、有限的訊息、資料;所以,與其搜尋、接觸、收集這類拼圖式、不完整的答案,那還不如不知道、不想知道、不願知道、不求知道···,以免受騙,後悔莫及!(只要不是學習而來的答案,那就是猜測、亂想,而十猜九錯、十賭九輸,下場悽慘啊!)
    因此老子認為,聖明的領導應當要教導人民「少知少事」、「少思少慮」、「不求不欲」,過著平靜安詳的寧靜生活。
    當然也不乏有曲解經文的學者,以為老子也鼓吹或認同「愚民政策」,只要把人民教笨之後,領導人就能輕輕鬆鬆的管理!不過,倘若民眾的福分、程度不夠,那麼再好的苦口良藥,也只能束之高閣,無人聞問囉!
    ~隨緣分享~

    • @user-wj1df1yb3k
      @user-wj1df1yb3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文意:
      以前善於修道的人,出神入化,不可思議,一般人實在難以認識,何況了解?正因為難以知曉其人,所以才要在此勉強地描述、形容一下啊!
      看他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思考再三、小心翼翼的樣子,就像在凜冬之際,準備下水過河那般;或者猶豫再三、難以決定的樣子,就像四方鄰國,大舉壓境,局勢驚險。學習有五、六分時,旁觀他的樣子,臉上保持著肅容,儀態顯示出莊重,好像正在作客哪!
      到了七、八分時,之前嚴若寒霜的拘謹、自律約束,隨著他的進步而漸消,如同快要融化的冰雪,代之而起的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純粹一般人的樣子。到了這個階段,他已經具備經緯天地而胸懷若谷的不凡能力,可是乍看之下,卻又渾與俗人無二!
      試問,有誰能將自己混濁的心思沉澱、濾淨,慢慢達到「清淨無染」呢?試問,有誰能將自己的心,長久定住一境,選擇出定時緩緩而起呢?
      擁有這種「通達先後、出入無礙」功夫的人,絕對不會滿足於現狀的成就。正因為不滿足,所以就能突破眼前的小小成績,繼續進步,達到更高、更妙的偉大成就!
      ◎ 義解:
      照這個形容,便知道學習的次第,以及成就時的氣質、貌態與能力。本章的意旨,說明真正會學的人,在每一階段都有明顯可見的特殊表現,而且因為有效的提升,所以能持續不停地推動自己向上;就像顏淵所說的:「欲罷不能」!
      俗話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的心念、心思,如同江河之水,日夜不停地往下游流去,終點就是不見其底的「萬丈深淵」;愚昧無知的人,想以小小的學習成績,堅持挺住在逆流的湍水中而不動,這真是「癡心妄想」啊!
      由此可知,在沒有達成最終的完美境地之前,任何的成績、成就,根本就不算什麼,也實在是不值得一提!即使已經遠遠超越他人,受人歌頌、讚美,卻反而是造成阻礙自己「再進步」的一大關隘,這是一切學道者所必須切記的啊!
      ~隨緣分享~

    • @user-gn7vw1kl9s
      @user-gn7vw1kl9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平常心就是道!

  • @AMTF18
    @AMTF1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一心念佛即是大福報」
    常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 @worldtraveler3558
    @worldtraveler3558 21 день назад

    阿弥陀佛🙏
    感谢非常棒的编辑👍
    静坐是无法倒掉烦恼的
    暂时清静而已
    烦恼是倒不掉的
    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
    像树枝树叶一样
    解决烦恼关键是
    需要思考烦恼的根源
    从根灭
    烦恼的根源是贪名利财等等
    比如想要更多的钱财
    开更大的公司
    可是自己的才能财力人脉跟不上而产生各种各样烦恼
    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实力
    不贪,不犯法,知足常乐
    何来烦恼?
    生死烦恼,那就去参悟无生法忍
    本无生,何来法忍?

  • @ch3n.
    @ch3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好喜欢大师兄的视频,很有正能量,这几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挫折,看到大师兄的视频真是让我心胸开阔❤

  • @yinghui-OIIIIIO
    @yinghui-OIIIII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謝謝大師兄講解得這麼細緻深入,道德經永遠能悟出新的領會!

  • @Photograph-wenjilu
    @Photograph-wenjil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感恩大师兄普及福德智慧,功德无量。

  • @RR-oe7op
    @RR-oe7o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感谢大师兄讲道德经,大道深奥,每次领悟一点点都受益匪浅

  • @chenglin7122
    @chenglin712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講的直接讓我悟了 道就是接受真正的自己 接受自己人生的腳色 不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腳色應有的其餘發展 那樣的話痛苦失去就會遠離自己 開心平靜就會接踵而至

  • @user-dh9yh2vy8w
    @user-dh9yh2vy8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感恩大師兄的解說,期待後續,功德無量🙏👍👍👍👍👍👍

  • @love_freedom
    @love_freedom 2 дня назад

    和其光............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谦卑,不要太嚣张,否则天会惩罚你的。感谢大师兄的点拨!

  • @xf4628
    @xf462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始终讲得真好。层层递进。适合不断倾听思考

  • @eve0904
    @eve090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前天才在想大師兄,師兄就發片了!真好😊

  • @user-ii8ih4xe1z
    @user-ii8ih4xe1z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真的是大智慧啊,總感覺與佛家的四大皆空的道理殊途同歸

  • @user-xw4gy7hs7z
    @user-xw4gy7hs7z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得道(領悟覺性)後的聖人,時刻保持在覺知、警覺、觀照那知清識明的狀態。
    善於用道之人敬畏道和因果!敬是由敬而生的尊重(敬重),畏則非恐懼、害怕,而是畏己冒犯之念(不敢輕易冒犯而離開道)。故,做事情謹慎小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只因尊重&感恩&敬畏自然和生命!

  • @user-rt6nq8cn2p
    @user-rt6nq8cn2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每一集都好用心好认真👍👍我做笔记📝了,感谢❤

  • @user-hp1vv1ko2l
    @user-hp1vv1ko2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很喜歡道德經這系列~ 繼續敲碗下一集 XDD

  • @actionkiat893
    @actionkiat89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说得很好,很有水平。带着我更了解虚即零点能量场

  • @kenlaw6593
    @kenlaw659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支持大師兄道德經解說,等很久了🎉

  • @KUN_IKUN0802_yn
    @KUN_IKUN0802_y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太感谢了,每章认真学习

  • @dingfan6672
    @dingfan667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谢大师兄!最喜欢大师兄讲道德经!!

  • @user-ft5tm1ln7j
    @user-ft5tm1ln7j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seeker的节目很有深度👍🏻

  • @rainx5127
    @rainx512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终于来啦!最喜欢的博主!加油

  • @ruiwang5040
    @ruiwang504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新年好大师兄

  • @Zz-qv5co
    @Zz-qv5c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新年快樂大師兄

  • @xiaohu6117
    @xiaohu61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大师兄道德经的解说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师兄能继续更完🥹🥹🥹🥹

  • @Apfzeree
    @Apfzeree Месяц назад

    阿弥陀佛。提供这一段以供启发:道,盅,而用之,久弗盈;渊兮!万物宗;湛兮!似常存。吾不知其谁子?象帝之先!

  • @echolee6795
    @echolee6795 19 дней назад

    大师兄的视频很不错 用了很多心思❤

  • @lijie.chen56
    @lijie.chen5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讲得真好!顶礼感恩!

  • @NIN-gd1pm
    @NIN-gd1p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原以為成佛與得道尊榮華貴,能滿足一切欲求與榮耀,殊不知是一段泯滅人性的旅程🤣🤣🤣
    人皆有佛的本性,而道也在我們存在或不存在之間,能用文字語言記述,佩服這些得道成佛老先生們

  • @user-jz8pv8fu7p
    @user-jz8pv8fu7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恩,大師兄

  • @xf4628
    @xf462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谢大师兄为我们解释道德经👍👍👍

  • @Sakuragi_Hanamichi_
    @Sakuragi_Hanamichi_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新年好,大師兄

  • @user-bu3mh6pw2n
    @user-bu3mh6pw2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恩大师兄开示!

  • @palchiu
    @palchi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師兄終於回來啦~

  • @Mabuhay_Manila
    @Mabuhay_Manil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大师兄 感觉听懂了一点点 谢谢

  • @garyhidekao6615
    @garyhidekao66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大師兄分享😊

  • @lihuanzhao
    @lihuanzha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师兄等你好久了❤

  • @user-ky7qp6rk2x
    @user-ky7qp6rk2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精彩的講解!

  • @user-sy6hz1lj5c
    @user-sy6hz1lj5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把身体和精神分开,就是无我了。精神不是想,因为想也是以我为基础的,所有的想都是基于这个世界,而世界是我的认知。所以排除一切想的精神即色声香味触法以后就是接近无我了。无我即入空。空才原本的真我。现在的我是真我和肉身我的结合。肉身我因为要满足肉身的生存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是无法回避的。而这些欲望将真我迷惑以为这也是真我的欲望。简单说来肉身在用欲望吸引真我。让其无法摆脱肉身。就像游戏中的角色。游戏是无法取代真实的自己的,但游戏中的肉身我没有hp了我们也会着急也会不想死。也会想要各种宝物也会想要美女帅哥,也会想享受美食欣赏风景,这就是游戏里的肉身我对真实的我的吸引和诱惑。一旦离开那个游戏。回归真实就知道里面所有的一切只是一段代码而已。而代码,刍狗尘土都是一样的。道不会抹去我们的棱角。道也不会偏爱谁。也不会看低谁。道只是流程。或者说路径。无数的路径。走错路被摧毁走歪路被磨平。而道是看不到的。所以只能小心谨慎。从小无法窥大。只能尝试。而且用最小的代价尝试。所以需要尤其小心谨慎。

    • @user-sy6hz1lj5c
      @user-sy6hz1lj5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但凡把这用在人类社会的谋略上,经营上,心灵鸡汤上,都是错的。都是以我为基础了。

    • @leejames168
      @leejames1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sy6hz1lj5c從不同的層次來應用而已,無所謂對錯,但凡是真理,在方方面面都是符合的,太過於執著於特定層面的理解,落於以管窺天,不免可惜!

    • @user-sy6hz1lj5c
      @user-sy6hz1lj5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leejames168 。。。但凡是真理方方面面都是符合的??????

    • @_.-._.
      @_.-._.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 @victorxin580
      @victorxin58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請問回歸真我以後呢?
      人類的快樂,是來自各種慾望的滿足,沒有慾望,那存在幹嘛?

  • @SK-kv3cm
    @SK-kv3c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很好的見解,可以多做,最好把道德經全部講完

  • @asdfgh888
    @asdfgh8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大師兄解說 🙏

  • @ccxi2737
    @ccxi2737 28 дней назад

    聖經👉🏻人生使用說明書 預言書❤️
    榮耀聖潔公義慈愛的上帝是忌邪的神,嗤慢不得,獨一真神。
    認真研讀你將會讚嘆整本聖經的連貫性和一致性👏🏻👏🏻👏🏻聖經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準,惟一的源頭,神的啟示,惟一的權威⋯
    必須親自認真研讀聖經認識真理本身,懂得分辨不被欺騙(不能道聽途說)關乎生死存亡啊!
    人有神的形像,神要做我們的內容,上帝創造我們是有神聖目的,為要盛裝神,變化模成基督的模樣,神的兒女是可以天天經歷享受祂🥰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合一連結(又真又活)。
    沒有輪迴,神會為祂的兒女預備永恆的住處❤️
    神永遠與我們同在。

  • @user-uv6kw7eh2p
    @user-uv6kw7eh2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恩~😊🙏

  • @user-jz8pv8fu7p
    @user-jz8pv8fu7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

  • @french9549
    @french954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心花開,春風吹。

  • @liangyuan5596
    @liangyuan559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最爱的RUclipsr
    😊

  • @budianxiao5650
    @budianxiao565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师兄新年好

  • @yukunliang3790
    @yukunliang379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非常有智慧啊😂大师兄👍我的见解是不仅是倒空,清空心中的承载,还要懂得如何将负能量转换成正能量,如何能将劣势变成优势,如何能在逆境扭转乾坤,如何随遇而安?这才是最深奥的“道”大师兄,您能讲讲原因吗?

  • @cmf1005
    @cmf100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謝🙏

  • @tongwenyi
    @tongweny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谢分享 🙏🏻

  • @tgbn22
    @tgbn2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持守道之人內心謙虛不會自滿自溢。

  • @Llucius1
    @Llucius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聽不同人說道德經其實是很有趣的體驗,雖然是同樣的文字,但是每個人解說出來的意思都幾乎不同。說道是很難的事情,老子也說得相當淺白,經文在略有小悟前都是啓發作用,最重要是用心體會。

  • @user-ve6lv8bb9h
    @user-ve6lv8bb9h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结尾好悲观😂看来还是信佛容易点随缘行善慈悲喜舍就好。❤

  • @mumu5997
    @mumu5997 27 дней назад

    喜歡大師兄講道德經 有所啟發

  • @jasontsai31
    @jasontsai31 19 дней назад

    沒有分別心,可以想成『所有的東西 都是借來的』,權力、地位、金錢 甚至自己的才能,有誰能一輩子持有呢?!善用資源的人才是有福之人😊

  • @joehuang282
    @joehuang28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芻狗指的不是殺狗祭祀,是指古時用草編結成的狗形,供祭祀用,用完即丟棄。後比喻輕賤無用之物。

  • @chengyuanchou9921
    @chengyuanchou992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謝謝大師兄

  • @sheaung9236
    @sheaung923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解释的很好。请大师兄继续把道德经解释完。感谢。

  • @slowlypleasebeny8406
    @slowlypleasebeny840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虛的境界 ~發呆

  • @dianalee8416
    @dianalee84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分享!

  • @xf4628
    @xf462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师兄太厉害了!

  • @user-sk4ic5eb7m
    @user-sk4ic5eb7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爱上大师兄了。

  • @user-wl3zm3zh8j
    @user-wl3zm3zh8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大師兄來幫大家講經

  • @user-xd7fu9dp1f
    @user-xd7fu9dp1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大師兄修行🧘帰来✨好久不見❤

  • @szlzh468
    @szlzh46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讲得好。

  • @korterious1846
    @korterious184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 @zhizhi927
    @zhizhi92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菩薩畏因 凡人畏果

  • @user-zs8yz8hv9e
    @user-zs8yz8hv9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太強大了.道非常道矣。

  • @danileli8652
    @danileli865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大哥,这道德经是真的难啊,闭关一个月了。春节快乐,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啊。

  • @CrazyKing_supercell
    @CrazyKing_supercel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師兄,有沒有想過,無限大的杯子,倒無限多的水,也是不會滿瀉的💭
    「舍利子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
    🙂

  • @haocheng0521
    @haocheng052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谢大师兄

  • @_.-._.
    @_.-._.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若无为,锐利、纷争、光明、鲜活亦是道,使有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而非道

  • @user-cr4ou6ry9s
    @user-cr4ou6ry9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說的真好🙈🙉🙊

  • @yingchen1107
    @yingchen110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继续讲道德经非常棒

  • @SaSa-qb4xt
    @SaSa-qb4x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如锐利鲜活光亮偏离了道,那神为何又要创造出区别,连天都要分那么多层,如果一开始就有一个无限平等,空无一物,存在于其中的灵能全都一摸一样……那这些的世界是不是跟没有通电的全新硬盘一样,它就永远不会坏,但也永远不存在意义,那回归道是不是去向往格式化的状态
    道德经是否没有让我们去追求道,是阐述道是如何存在,在道中寻求可能便可长久,但没有说长久存在就是最好的

    • @_.-._.
      @_.-._.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说的好

    • @Ray-cg7sb
      @Ray-cg7s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真空妙有

  • @z101020
    @z10102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讚也🎉

  • @user-tt3nu4br8y
    @user-tt3nu4br8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的解說,尚未達悟境,雖好宜精進。
    道可道(只要可行才是道),非常道(條條道路通羅馬)
    名可名(道名是可解釋的),非常名(有很多方法解釋)
    虛之目的在求不虛。但不宜過盈。虛在求滿足。
    我有三寳,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此經(適用個人及國君)是老子勸楚王行王道之書,去霸道。
    然戰國。各國都要求生存不亡,進而齊天下。楚王之明定不能接受。
    故騎青牛過函谷關入秦地不知所踪也。
    孟子見魏梁惠王,巧辯商湯、文武 周公諸逆臣為儒聖(孔子在周朝當官之全權之計)。
    結果終生不得仕,著孟子一書,儘說些民貴君輕之巧辦。或有人問則答:余豈好 辯哉!余不得已也,什麼事不得已悟嗎? 後人以孟子稱商紂不不仁義為一夫,人人皆可得而殊殺之。而叛變之理。
    道德經書中說易𢤦。
    然了解四書五經,則悟。
    以上我見供參考共勉。

  • @Yanqingzhang
    @Yanqingzha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知道善和行善两码事😊

  • @uuuuu1006
    @uuuuu100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大师兄‘

  • @YingWang-mj420
    @YingWang-mj42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简单一点 所谓道 其实自然也
    自然 道生也
    敬畏道 实则敬畏生命之光辉

  • @chickenrooster6620
    @chickenrooster662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Thanks!

  • @user-qw5jd8eg5o
    @user-qw5jd8eg5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原力沒有善惡,但人有善惡

  • @user-eh6pn6qk8r
    @user-eh6pn6qk8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谢

  • @nancyluns2288
    @nancyluns22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把自已當"海馬騮"就行!放下甚麼自尊、自大啦!

  • @GodyehowahSaintFuxi
    @GodyehowahSaintFux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心中有旭,人有喜事,

  • @jameschien6711
    @jameschien6711 9 дней назад

    當看到一個個體那就被定義為實體,當你看不到實體東西那就被定義為無,那麼就要區分是由五官感覺得來的還是由心靈感知得來的,道如盅杯裝入很多東西卻不會裝滿而溢出,表示道很廣泛無邊可以容納無盡,解釋為清空杯內事物那是佛教的空,佛教傳入中國常利用似是而非的言詞串入道家玄學,例如無明無常無xxxxx,說那就是無,佛教為何講空用杯子舉例,因實體與邊際,以杯子 替代人體,當經靜坐坐定拋棄一切念頭即為止,逐漸靈魂穿出肉體自由翱翔,那就是西遊記裡'悟空'要講述的;中國道家由觀日月更迭形成陰陽,觀天體運行形成天道,由陽光孕養萬物而有地道,才有道法自然,道家說有無只在定義相對性,無看不到摸不到,就是無極限無盡卻又無處不在,要如何形容無給你知道如同形容鬼一般,因此道家就用'虛'來代替,就像海綿看似一個實體一按就扁裡面空心,守靜篤致虛極--虛到極致就是無,陰陽合一為太極(動)到虛極才成就無極(靜)

  • @user-oc1ow8rh8p
    @user-oc1ow8rh8p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在當今"金錢"主義盛行的社會...道依然在世間演化著...人類的思想認為"錢"是用賺的...其實錢就像水就像道一樣...而人性是貪得無厭越多越好...很多開店做生意的一直漲價...都說賺不到錢...其實就是自己的杯子太小或是杯子有破洞...就算漲了價也依然賺不到錢...就是沒有體悟金錢的道理...當你悟到了金錢之道時...你就明白"我的錢就是你的錢...而你的錢就是我的錢"...以前的人比較懂得做生意的道理...就是薄利多銷...簡單四個字就蘊含了很深的道理在其中...當你能夠虛懷無物...那全世界的錢都能為你所用.....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kck001
    @kck00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不特別去追求道, 也是表示沒有分別心。 #自己覺得❤

  • @user-gl4sh5uf6n
    @user-gl4sh5uf6n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幽灵……。看过很多解读,各有各说。万物皆有道,一身行头,走着走着丢了,没有守的住,辜负一身行头。守住兴趣之道,一切皆为完成彼此兴趣。听着是警告,因为丢了自己的道--兴趣。守着兴趣之道,何惧之有。

  • @kiethuynh5875
    @kiethuynh587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虛心做人,凡事以研究研究之心待之

  • @user-sotrue
    @user-sotru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道会打击凡锐利、纷争、光明、鲜活,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故自古君子被打击,善恶难为报。

  • @zhmggm
    @zhmggm Месяц назад

    道就是生太極也就是宇宙

  • @lexiej9704
    @lexiej970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最近刚看到梨俱吠陀里的一句话,和大师兄最后讲的很像,无人知道造化何时形成;他是否创造了他?他晀望于最高天,或许只有他知道!或许,连他也不知道!

  • @chang0224
    @chang02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天道就是創造我們這個虛擬世界的電腦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