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爸爸的失控囤物症!不丟東西是病嗎?長輩們的囤物症怎麼解?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 май 2024
  • 家裡長輩囤物症怎麼辦?
    真心令人崩潰啊!
    超美味肉乾小開
    👉 jerkyxiaokai.shoplineapp.com/...
    更多我們的抱怨在完整版:
    Spotify open.spotify.com/show/4Zw8Smr...
    Apple podcasts.apple.com/podcast/17...
    KKBox podcast.kkbox.com/tw/channel/...
    Mymusic www.mymusic.net.tw/podcast/rs...
    Podtail podmailer.com/podcast/--chipo...
    Google 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
    註:那隻企鵝/貓頭鷹是藏鏡人畫的,大名Pengowl貓頭鵝,Line上已有貼圖
    近期團購統整: portaly.cc/DrAchi
    Facebook: / hithisisachi
    Instagram: / hithisisachi
    LBRY: odysee.com/$/invite/@HiThisIs...
    For commercial collaboration / 廠商合作與試用請洽:
    dr.achi.studio@gmail.com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68

  • @scottiewu3156
    @scottiewu31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00

    到最後還是牽涉到人生哲學的問題,老人年輕時沒想通透的東西,經過時間放大,只會更嚴重而已、並不會消失: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一個子都帶不走

    • @s50805oo
      @s50805oo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一個都帶不走 , 如果能想通 , 那或許就不會屯物了 , 改收集更多生命中的美好回憶

    • @user-io6ko1ce9s
      @user-io6ko1ce9s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不是為了帶走,而是活著的回憶,人老了到最後只剩回憶。

  • @yaimishan51
    @yaimishan51 Месяц назад +55

    其實囤物症的物品,壽命是比普通人還短非常多的喔。
    我曾經因為用了某廚房物品覺得很好用,所以買了一個也送我媽。大概半年後,我自己的還跟新的一樣,但她的像是用了5年10年以上,表面居然開始生鏽(先聲明我自己買的已經用三年了,我送我媽媽的是全新品,那東西的材質是304不鏽鋼)。
    再半年後,那個東西進到她囤物的角落去沒有再用了,表面處於全部生鏽、原本銀亮的色澤一點都沒有的狀態,也無法正常開闔使用了,甚至連插頭都生鏽。但我的自己的連菜瓜布的刮痕都沒有,如今六年了持續在我自己的廚房服役中。
    你問他好不好用?她說好用喔,那個生鏽的要幫他重買一個嗎?她說還可以用為什麼要再買?但自從生鏽後我就沒看過她用過任何一次。
    因為囤物症無力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所以絕對不會遵守說明書上說的清潔保養,就算半年一年才保養一次也做不到,所以買再好用的東西送她,都是浪費。我有問過她有沒有每半年拆開來洗一下?她跟我說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可是我都乖乖遵守說明書規定半年拆洗一次(其實拆洗一次也才10分鐘,真的沒有很久)
    所以越囤物其實是會越窮的,因為你的錢有非常高的概率會被浪費。
    但她是不可能會改的了,畢竟我們家離傳說中的米奇妙妙屋很近........多虧如此她的標準降得非常低,沒到妙妙屋那個程度她都覺得很乾淨,我也只好尊重了😅😅

  • @PotaoCheng
    @PotaoChe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68

    我家的狀況是
    當我還是二十多歲的帥哥時,時常有空就會和家母一同去外婆家,我發覺隔幾個月家母就會努力出清外婆的冷凍庫,然後一邊碎念冰箱不要屯這麼多食物外加一些能源之類的大道理,尤其是已經幾天前有買過的又再買,這舉動讓惜物的外婆不是很開心;
    然後到近期,外婆已經去天堂好一陣子而我已經四十出頭了,看到自己家裡的冷凍庫爆滿的慘況,塞了一堆不知猴年馬月才會用到的乾貨,和不知哪時買的饅頭包子水餃麵團......;就會把二十年前老母對外婆說過的台詞搬出來,然後原封不動地送給家母,畢竟家裡冰箱(日製)就沒外婆家(美製)那麼大,還毫無節制(對我而言)地狂買,同樣的話語讓家母也同樣的不是很開心。

    • @ffn127
      @ffn127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多回去把東西全部吃掉😂

  • @syunjhenyao3166
    @syunjhenyao316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9

    媽媽都會囤40年前的衣服😅說當時買很貴,但現在也穿不下,我就會跟他說東西可以捐給有需要的人,物品沒人使用會很可憐,媽媽的確有把衣服捐出去🎉前兩年爸爸過世,也有找人一起協助整理爸爸的遺物,同樣捐給有需要的人,我覺得這個說法可能長輩會比較樂意接受,也是一種做善事的方式。現在家裡東西雖然還不及自己的標準(我個人不囤物,啥都想丟哈哈,斷捨離狂),但也清出50%的物品量,跟其他長輩比起來,我媽真的很棒了

  • @b921010013
    @b921010013 Месяц назад +90

    苦過來的長輩,認為還可以用的東西,卻要把它丟掉,覺得是浪費,並且對浪費有非常大的罪惡感(但絲毫不在意儲物空間佔據的地坪價值)。

    • @Apero1Spritz
      @Apero1Spritz Месяц назад +9

      我多年來跟我媽說明"留白"的價值,她只覺得我胡說八道

    • @yklu3629
      @yklu362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地坪並不會因為堆滿東西就不見或減少價值,所以也很難說長輩的觀念是錯的,倒是未來丟垃圾會越來越貴、越來越麻煩,這才是我決心積極出清家中閒置物品的原因

    • @user-eu3vs9is6w
      @user-eu3vs9is6w 4 дня назад

      @@yklu3629長輩不會反對嗎

    • @yklu3629
      @yklu3629 4 дня назад +1

      @@user-eu3vs9is6w 家母輕微失智,只要不是擺在外面常看到的東西,她不會發現。且我從自已房間開始清,再到公共空間,她的房間只在有機會時小小的丟幾樣,後來我姪子出生,阿媽有孫可玩其他的都不那麼執著了。

  • @tina54034
    @tina5403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6

    看到藏鏡人爸爸狀況,真得帶給我莫大安慰!家裡長輩屬於囤物症2級,由於耳根很硬,永遠都覺得東西放著不會壞,之前還跟倒閉的商家拿回一個展示櫃,說放在家裡可以用,堅持要搬回家,因此家裡就又多了一個可以堆東西的地方,在商量未果後,漸漸放棄勸說,就是靠著偶爾趁他不在家的時候,稍微清除一些小東西們,現在了解可能跟心理狀態有關,還是先改變自己的心態,用比較輕鬆無壓力的方式來提點他,雖然成效不大,但至少我們放過彼此了!

  • @fanlee3721
    @fanlee3721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我過去一年都利用爸媽遷出老家的機會,逐步清除老家堆積如山的舊物。整理的過程,自己也是有很多負面情緒的。倒不是生氣,比較多的是無奈與難過、心疼。走過艱辛歲月的長輩,一定是非常匱乏,才會種下凡物皆留的心理狀態。

  • @user-rl2cj6dn1n
    @user-rl2cj6dn1n Месяц назад +30

    家人是囤物症第四-五等級,完全無法改變,我都是以她為借鏡,時刻警惕自己,控制物慾、身體力行斷捨離,效果非常好,目前家裡能夠持續保持乾淨整齊的狀態,想來也是要感謝她!

    •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0

      4-5 真心辛苦😢

    • @user-rl2cj6dn1n
      @user-rl2cj6dn1n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HiThisIsAchi 因為怎麼跟她溝通都沒有用,都是以吵架收場,最後我自己釋懷了,反正也沒有同住,她開心就好,我眼不見為淨!

    • @sheep125
      @sheep125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user-rl2cj6dn1n 還好沒有同住,4~5到底要怎麼讓多人居住

  • @TinTin-ch1ng
    @TinTin-ch1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婆家老爺有囤物症。結婚前我上他們家的時候,現在的老公要捂住我眼睛經過客廳才進他的房間😂怕我看到他們家囤物的狀況。但,即使我看不到,我也聞得到。因為他們家撿了8隻貓回去,根本沒辦法好好照顧這麼多貓,所以我聞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氣味,之後拍拖幾年也沒有多於五次上他家。
    到後來結婚了,我搬到婆家建的房子裡居住(只有我跟我老公住一個房子),有一次家裡浴室供水有問題,便到隔壁屬於老爺的一個房子裡洗澡。結果一打開門,眼前的景象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陣強烈的阿蒙尼亞氣味撲鼻而來,然後在一片混亂的雜物之中,眼前不遠處擺放了一個老爺稱為「珍寶」的胡桃木製神枱,然後裡面有兩隻好像很久沒有人照顧的貓向我走了過來,仔細一看便看見地上有不少貓貓的排泄物😢⋯⋯
    聽我老公說我老爺不願意捨棄他撿回來的東西,性格也是蠻火爆的那種⋯⋯我想他應該不只有囤物症的心理問題。
    其實我老公感覺也不太願意說起老爺囤物的問題,漸漸我自己也會有一點點避而不談。影片把問題講了出來令我了解更多,共勉之🫂

  • @user-te9hd3rk4m
    @user-te9hd3rk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12

    我不覺得會囤物的盡是老一輩的人,現在的年輕人小時候家事都是父母代勞,已不擅長收拾家裡,平常出門穿戴光鮮亮麗,但其實家裡一團髒亂,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不管是年紀輕還是年紀大的都該好好整頓整理,尤其是心理,心清了,很大的機會家就會明亮起來了⋯⋯

  • @Apero1Spritz
    @Apero1Spritz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

    天啊看了三十秒我全身起雞皮疙瘩,我媽也是超愛囤的,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是能感同身受周圍親人的無奈和痛苦

  • @Zhang-Anne
    @Zhang-Anne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我爸是個喜歡乾淨整潔的人,偏偏我媽和外婆都有囤積症,我的外婆尤其嚴重(透天的一樓有一半被她堆了超過一公尺的垃圾,5坪多的房間被堆到只剩一個單人床大小的地方可以活動)所以我爸會因為外婆的囤積跟我媽起爭執,但是我媽每次都不去正視問題,
    只會說 : ''她那樣子20幾年了 講都講不聽,我有什麼辦法。''
    所以最後都是不了了之...我爸跟我外婆的關係也越來越差
    家中狀況大約落在2~4級。不是沒想整理,但每次看到整理完的單人椅一個星期後又變回一座山,真的心累了🥲不過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因為髒亂而頻繁生長的蟑螂,每次看到都會嚇爛
    '斷捨離'真的很重要。有的時候我也會想留著一些看似有用,但未來根本不會碰的東西時,都會想著''我不要讓自己的房間變成那樣狹窄又不宜居的空間'' 狠下心來只留下需要的而非想要的

  • @mongmong1711
    @mongmong17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51

    家裏長輩也是囤物症+1
    很困擾的是親友很喜歡給他東西,比如某某工會送的電器之類的,家裡有很多電鍋、鍋子,煮食物的電器,偏偏他帶回來都收到櫃子沒用,然後放了n年,永遠都是大掃除時才發現有這樣東西,有的表面都生鏽或是變黃也不確定能不能用,他還說那是新的丟掉很浪費blahblahnlah…
    由於平常他根本也不記得有這樣東西,所以會趁他不注意丟回收
    冰箱內也是這樣,長輩覺得放冰箱就不會壞,有超多中藥材也是放了n年,還有各種豆類乾貨、過期醬料,終於趁一次冰箱壞掉把整個冰箱的東西都丟掉。
    他自己房間就…放棄了,他自己覺得可以生活就好

    • @Apero1Spritz
      @Apero1Spritz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根本就是我家! 原來我不孤單

    • @Jocelynjctw
      @Jocelynjctw Месяц назад

      +1,在發現我丟掉了之後,還會跟我生氣一段時間。

    • @Kai-yen
      @Kai-y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阿嬤有很多婦女工會送的,密封杯、保溫杯,總數已數不清,不願意丟就是不願意丟,號稱全部都有用到,全部都跟新的一樣😢,已經佔滿廚房二分之一,唉😮‍💨這些只能等她離開後,有我們這些還在世的人,來做清理

    • @WeWei-cj3wt
      @WeWei-cj3wt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這種物品我都捐或送出去.或帶這類人多參加一些活動順便把東西給需要的人

    • @mongmong1711
      @mongmong17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Kai-yen 我家長輩真的有放話說,他的東西就是不能丟,要丟等他走了才能丟… 真的是…
      但事實是很多東西,沒看到時他根本就不記得
      很困擾的其中一種囤貨是會帶家裡沒人吃的食物回家,例如:茶葉(親友送的),但家裡沒人泡茶,他自己喝茶會睡不著所以也不會喝,說了兩句,他就說會送人,但幾個月過去了還放在桌上。
      很多時候食物就是放到過期,要丟掉時他才吃驚的說怎麼過期了,然後捨不得😓

  • @shiN-ud5kj
    @shiN-ud5kj Месяц назад +19

    認同…
    目前對待家人囤物症的做法是
    1.搬家😂(順便置產)
    2.鼓勵汰換舊物…
    幫丟真的會反效果,還是要多溝通

    • @user-jimmy2700
      @user-jimmy27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只能說服,不能強迫,我一般都以找不著得到(找不到的用品相當於不存在)和多久沒用(多年沒用沒有紀念價值和實際價值相當於沒用)的用品來作為基準,來討論要不要繼續保存

  • @foxlifeman
    @foxlifema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

    在我當兵的時候只是1個月沒放假回家
    我爸就把我的房間莫名其妙地堆了一堆不是我的東西.....
    他還有想說服我沒關係啦 要不是我堅持他根本還不想清走......
    我姊的房間也是在他到外地讀書不到一個月也變倉庫....
    藏爸至少還收得很整齊 我爸是直接亂丟亂塞
    在我老爸過世前基本上沒人可以動那些東西
    4年前老爸過世後才開始計畫老家大整修
    前年老家大裝修的時候我我光清那些少說放20~30年的東西就快瘋了
    長輩最常說一句可怕的話就是總有一天會用到
    但很多東西放了20~30年都沒用過@@

    • @sheep125
      @sheep125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哇一個月就塞一個房間這速度之快!!

  • @vickylin4537
    @vickylin4537 Месяц назад +55

    不要苛求老年人,我爸不但囤物又是收集者!我媽都是趁我爸不在家叫卡車直接送到垃圾塲。我爸走後,他精心收集貴重東西部分貢獻到大學去陳列或給學生利用,這是我們沒想到的。我爸是被捉去做二戰日軍砲兵的台灣人,那時代的人很難丟東西的!

  • @Porscheruf911
    @Porscheruf9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小時候的生活經驗真的會影響一輩子,具體表現在冰箱裡的東西有多少,小時候生活比較辛苦的長輩,現在雖然衣食無缺,但只要冰箱東西變少就會下意識塞滿。每年過農曆年前清的冰箱總會在很短時間內又滿滿滿。

  • @GiovannaSun
    @GiovannaSun 27 дней назад +2

    我對於長輩的囤積症有些不同於很多人的看法。周圍的朋友甚至於我自己的長輩,我的外婆與母親,她們的物質一點都不匱乏,仍然沒有安全感,需要透過堆積物品建構一個空間包覆自己。囤積症與收藏家最大的不同是收藏會分門別類的整理,囤積症則是會積累沒有用了垃圾像是舊的盒子垃圾袋等等用不到的東西。囤積症的麻煩之處是伴隨的強迫性購物症,在美國有很多人不停的重複消費買同樣的東西像是手機充電線、同樣款式的衣物,失控下信用卡刷爆,屋內東西越堆越高造成衛生與消防安全顧慮。我家的長輩或是說臺灣許多的長輩會有囤積症的都不是真正的赤貧,而是長久以來物質被當成是社會價值上最重要的資產,他們認為物質能帶來的安全感比一切重要,然而這個價值觀造成許多問題,像是房地產被過度炒作,錯誤的理財投資規劃造成損失,開始囤積與消費購買大量用不到的東西,對於生活一起的家人造成負擔,至少我們可以察覺讓未來的我們不會讓歷史重演,應該也不容易重演,現在在台灣買房子有個大空間不容易,存錢不容易。要囤積物品還要有足夠的能力。(笑)

  • @YSL-123
    @YSL-123 Месяц назад +22

    在台灣要成囤貨症真的很簡單,什麼百貨週年慶贈品,股東增品,幾年下來光這些免費的附加贈品就可以堆到天花板😂

  • @jonesyng
    @jonesy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73

    😂我爸也是退休年龄,70+,但是!他最爱干净,不囤东西,家务事做得头头是道。🎉

    • @wesilver26
      @wesilver26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好羨慕阿,你爸爸好棒

    • @jonesyng
      @jonesy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wesilver26 可是他会一直盯着我耶,因为我懒散,不怎么爱收拾。我爸看不惯我们买了东西却不定期整理,叨叨不停。所以我养成习惯了,不是必需品不买。

    • @user-iz1tj2fr1n
      @user-iz1tj2fr1n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爸爸是心靈富足的人

    • @jonesyng
      @jonesy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user-iz1tj2fr1n 我怀疑我爸有轻微洁癖。

    • @jacksent432
      @jacksent432 10 дней назад

      @@jonesyng 你們是基因倒反

  • @linbyron4781
    @linbyron47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13

    我家空間很大,所以很多閒置空間都拿來堆東西,我爸還會撿買一些沒用的古董、農具,也會拿一些木桌木椅放在有白蟻的倉庫裡(最後大概率還是會爛掉)
    他都一直說等他退休就可以整理了,從30歲講到快55歲,這也不是單純囤物,是計畫能力跟對自己能力認知的不足。
    現在家中只剩房間是唯一的淨土了。

  • @lucis6316
    @lucis631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2

    我認為人最好5年就換一次房子,搬一次家
    趁機清出深處自己遺忘的東西,然後藉機斷捨離😂

  • @LinLin-jc8st
    @LinLin-jc8st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真心喜歡你們無私的分享!心中第一名最最最愛的RUclipsr !
    囤物症真的是身心靈的問題,我婆家的情況已經造成很多次的家庭糾紛,約3-4級,誇兩代之間更難處理,嚴重影響手足感情,我們遠在美國也無能為力。再次感謝你們的用心制作影片!

  • @ousama5689
    @ousama5689 Месяц назад +28

    我家等級落在2~3之間
    囤積有一種是那個年代生活困苦,總想有一天能用到,不要拒絕別人的好意(食物、衣服、家具等……),就一直放,其實自己根本用不到。
    他們的小孩也很容易有囤積,除非那個小孩自己會頓悟。
    很常說這東西回收有錢,可是一次都沒看他們賣過。自己拿去賣回收,還會被說:「賣那個沒價格,等價格高再賣」。

    • @programmerPo
      @programmerPo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等價格高再賣,但地價和倉庫費天天在虧啊!

    • @ousama5689
      @ousama5689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programmerPo
      他們不在意,土地是我的,我想怎麼放就怎麼放,然後就會開始扯東扯西講過去他們如何苦過來。
      選擇不要吵,不要爭,不然就會情勒你不孝。

  • @YSCDIY
    @YSCDIY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能理解藏爸的收集習慣,我就會把很多壞掉的電器留著,裡面一些零件很多時候都能在維修時用上,也真的都有用上,尤其美國人工貴,材料貴,我就很常因為之前留下來的物品的部分零件而省下叫工人跟買材料(有時候甚至買不到😂)。但是要整理規整好是真的😂,最近一次案例就是我家屋簷被raccoon 破壞,但那個洞怎麼補?之前剛好一張壞掉的鋁製折疊桌沒丟(鋁材質很好使用),就被我剪裁摺疊之後,拿去修補那個洞了😊省了一筆開銷👍(還好美國地方大,可以儲藏的地方多😆)

  • @johndo2967
    @johndo2967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個人 60 幾歲,獨居,家裡也是東西很多。
    但是個人已經不再買新東西了,光光一屋子的舊東西,就已經足夠慢慢使用了。
    不再買新東西之後,發覺有很多好處:省錢、省下時間、也省下了精力。
    個人也不喜歡亂丟東西。好在一個人獨居,可以獨自決定什麼要留下,什麼要丟棄。完全是由自己做主。

  • @ai-lingchen1257
    @ai-lingchen1257 Месяц назад +58

    好佩服藏鏡人,在所有人面前透露父親的問題。

    • @scottiewu3156
      @scottiewu31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6

      因為藏鏡人或他父親沒曝光

    • @jilljill7025
      @jilljill7025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他還會在留言區黑他老爸😂

  • @user-xf6bw8bw1y
    @user-xf6bw8bw1y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這集含金量高,看到大家的留言更覺有趣

  • @de1iahsiang
    @de1iahsia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11

    阿淇的頻道和podcast真的都好看好聽到不行
    好喜歡你們觀點

  • @FarmerLance
    @FarmerLance Месяц назад +27

    我本身有過屯物的經驗,也有過把東西清掉的經驗。
    並且也有過幫別人清掉東西的經驗。
    所以要我說的話──我覺得別人想屯就讓他屯就好了。
    但這個時候就會來到下面的問題:有可能造成危險或任何損害,或者屯的事物本身就在這個屯的過程中壞掉了。
    這個時候帶著對方去看看現實就好。
    帶著他去看。
    因為很多時候人不是真的處在當下的。
    只要溫和的帶著對方去看,去看,去看。
    然後他可能會突然發現:為什麼我的房間這麼亂?
    然後再陪著他整理就好。
    就像阿淇說的,也許長者不是不想收,而是沒有體力了。
    而且收東西的過程可能會伴隨著很多回憶把他們拉住。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在一邊溫和的提醒對方「我們正在做什麼」會很有幫助。
    有些時候,屯物的人不是不知道這樣屯沒有用──而是他們卡在過去的時光了。
    特別是經過那些堅苦年代的長者,他們可能因為老了,混亂了時間的感知。
    所以過往的缺乏感又浮現了出來。
    這個時候讓他們真切的回到現在,好好的感知、觀察一下現在的環境就會很有幫助了。
    屯動物的也是。
    會屯動物基本上應該是愛護這些生命的。
    但當他們屯的動作帶來不好的結果的時候,其實帶著他們溫和的去看這個結果,他們本身就會醒過來&放手了。
    當然,可能有例外,但例外的就做例外的處理就好。
    屯物症是結果,不是病本身。
    因為如果這本身是因,那麼處理好這個因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但很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現代精神病學總是喜歡把一大堆表像標上名稱然後說是病,然後用來賣他們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賣藥)。

  • @user-kb2sg6lu9r
    @user-kb2sg6lu9r Месяц назад +15

    老人家快樂健康就好,不必勉強他們改變,倒是年輕一輩要養成整理習慣,只要分類好,東西就知道往哪放,還有不定期斷捨離,另外布置用軟件不要裝潢,可以不定期調整,又是一個新家景象,分享❤

  • @hsuehwen
    @hsuehw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9

    應該很簡單就是對物質沒有安全感,可能從小環境不好,或失去過甚麼重要的人事物後轉移到物品上,對擁有東西有很強烈的渴望和恐懼,所以可能不是老人會更容易,而是剛好以前年代生活不好,東西能留著就不丟,食物也是這樣,有一餐沒一餐的,怎麼還能丟食物。另外我覺得那種出門不管看到甚麼都想拍照的心態跟囤物很像,好像有拍下來就有擁有下來的感覺,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的研究

  • @BEN-po9lp
    @BEN-po9lp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這邊是身邊有位年紀較大的同事,判斷大約3~4級,一開始我們也不太能夠理解為什麼一直撿垃圾回來,共事久了之後慢慢了解他的身世,才知道年輕時很辛苦經歷過逃難,大陸逃到香港 香港又逃到台灣,雖然他笑著講給我們這些小屁孩聽,但是我們過慣了好生活,聽起來真的非常驚嚇!!!!現在就只能半開玩笑的方式鼓勵他整理一些小區塊。

  • @user-oh9ls4jv3c
    @user-oh9ls4jv3c Месяц назад +17

    我爸媽家也很多東西,他們大概是第二級到第三級之間,30幾坪的3層透天,每次都說房子小,沒地方放東西。但我爸還是喜歡從工廠搬人家不要的東西,我媽喜歡也買菜市場有用沒用的便宜小物。我爸都說東西是我媽的,我媽都說東西是我爸的。我每次回去都很生氣,明明很多櫃子都打不開了,他們也不知道裡面是甚麼,還不給丟掉。就連我們要丟我們自己房間的東西都會被截胡,撿回來說我們浪費。每次回家都全身癢,一直打噴嚏。哀~~好可怕

    • @yitinglin5835
      @yitinglin5835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真的是好熟悉的場景敘述,而且我自己回想其實在大學畢業之前還沒搬離家裡的時候,是對囤積狀況沒有意識的。是到自己搬出來之後慢慢建構對私人空間的想法,才慢慢發現每次回去越來越不能承受老家的樣子。那真的是各種情緒的結合,憤怒焦慮憂心跟無力。也因為這樣每次過年過節我都想邀請爸媽去我住的地方或是真的就不在老家過夜了寧願當天就算結束的再晚還是開回自己家。近幾年也發現自己的老家房間變成另一個儲物空間了😂 看到這麼多人的敘述這真的是一個世代共同的創傷經驗(父母年代的物資不足造成的匱乏感/我們這輩對空間這樣被利用的不適感)目前真的只能先以各自擁有自己的空間來應付這一回合😂。

  • @evelyntorres0917
    @evelyntorres09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想聽藏鏡人分享美國信用卡玩得瞭如指掌的心得跟分享😅

  • @leahtsai
    @leahtsa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身邊有個很不一樣的囤物症患者,是我老闆,50左右的中年人,身家10個億有吧,他也是東西到手就完全捨不得丟,有時候買來開模、研究的產品,都分解了他還是會覺得總有一天用得到,不准丟,但類似的東西已經囤積上百樣,沒有一個能重見天日,他賣車後,公司留了一組原廠鋁圈,說好了可以賣,有人出價又捨不得,能賣錢的捨不得賣也是一年2、3次。公司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東西,而大部份空間都被他的"垃圾"塞滿,光是各種"線",手機線、耳機線、HDMI線、音源線...應該可以清出2、3袋黑色大垃圾袋。但他完全無感,因為他都堆公司,家裡非常乾淨,所以每次他想囤新東西的時候,告訴他沒有空間了,他還會生氣...TMD你能好好環顧一下四周你的垃圾們嗎?

  • @pu-chiensun5834
    @pu-chiensun5834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老人家屯物可能也與(1)記憶力、(2)視力變差有關。會說忘記買過或者不記得放在哪 然後又再買 爾且還不會只買一個 會多買當備品 因為出門選物購物很麻煩(要了解規格尺寸之類的)很累 買錯的多買的 當然越來越多 爾且還都分散各處。(3)還有惜物跟美感,沒到大壞、不能用、或者會死人的,否則絕對不丟。並且記得當初買的價格。不管多醜、多舊、多廢、慢性傷害健康也無所謂,反正也活到這歲數了,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4)體力變差,就更不整理東西。有時乾脆眼不見為淨(反正視力也不好),拿紙箱、整理箱,東西全部塞進去疊起來,然後要用時當然找不到。惡性循環。唉~

  • @user-et7zk3ro8d
    @user-et7zk3ro8d Месяц назад +26

    我爸也是囤物症患者
    其實我知道他心裡生了病
    他職涯不順
    考公職考了20年都沒考上
    和家人關係很差
    因為他永遠都在教訓我們
    彷彿可以從中找到他的自信
    我從小就不敢帶朋友回家中
    18歲過後就從南部北上念書
    後來就留在北部工作
    如今我就是在外工作租房
    他想怎麼堆就怎麼堆吧
    我自己是精神科護理師
    卻也無法處理我爸的問題😅

    •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7

      🥲🥲🥲🥲 病人自己沒有意思要改,是不是就不可能

    • @sheep125
      @sheep125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就是那句「本人沒有病識感,那就是沒病啦!(灑花)」

  • @yytt746
    @yytt746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谢谢阿淇讲解这个话题 很多老人都有这个问题 年轻人又很难改善和解决😩

  • @chuyuanchiang7183
    @chuyuanchiang7183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我家的老媽就是都不願意丟東西, 會一直買, 也會一直從阿姨家拿一堆沒用的東西回家放, 放不下都東一堆西一堆, 🥲醫生都有說是造成小孩重度過敏的主因也不丟的, 真的考慮過定期請居家整理人員來清東西 😮‍💨

  • @user-nx4hr2fm2e
    @user-nx4hr2fm2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7

    當囤物症開始丟棄一些東西
    並清理出一些空間後
    都會覺得特別開心
    因為發覺又有空間可以囤積更多東西了 哈哈

  • @Passionhs
    @Passionhs Месяц назад +12

    我家也有囤物症的問題….自己在外面住久了現在回家就會很嫌棄家裡堆滿東西的環境,聽了阿淇最後的分享分析後有點釋懷了( ・᷄ὢ・᷅ )

  • @huichang7224
    @huichang7224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養成斷捨離,收納的好習慣

  • @lingt9959
    @lingt9959 Месяц назад +8

    不得不說藏鏡人爸爸囤的也太整齊....我老公他老家感覺介於2-3級,但是紙箱都是隨意亂堆所以看起來很亂
    不過囤積症患者的那些要素他老家都沒有!明明經濟狀況非常不錯,長輩也還沒退休,家裡還住了4-5人,整個透天都堆滿,我之前還想說是不是太不缺錢所以才亂買亂堆東西。最佩服的是家人都能夠忍受....

    •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可能是美感問題🥲🥲

    • @kaychen2054
      @kaychen2054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樣叫整齊?每個人對整齊的定義真的不一樣

    • @elinsd
      @elins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家人不是忍受而是無奈地放棄並痛苦地接受。

    • @janelo3022
      @janelo3022 Месяц назад

      ​@@HiThisIsAchi好奇藏爸的美好收藏,最近有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而改變些?

  • @kilala917
    @kilala9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許願】想看關於生菜的提議,美國之前蘿蔓的污染,如果愛吃生菜沙拉,怎麼處理比較健康?自己水耕是不是更安全之類~ 謝謝🙇🏻‍♀️

  • @user-in1gz7em2f
    @user-in1gz7em2f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1.誠如當婚姻雙方有爭執時,不要找雙方家人,而是找可信賴的資深婚友或專業第三,才不會破壞彼此的感情又處理好問題。
    2.要能理解長輩囤物的原由,是習慣跟時空背景;要一個抽菸的人,馬上戒菸,跟你媽生氣直接打你一樣,動物行為。

  • @user-tt1ik4bq5f
    @user-tt1ik4bq5f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媽媽到7月過世3年,我心情低落很久,大概去年開始慢慢丟棄媽媽留下的東西,當然先從冰箱開始,我家有2台冰箱,冰箱算薪,夠冷,電費也省,目前除了乾香菇外,冰箱已經沒有媽媽留下的東西,不知道乾香菇有沒有過期的問題,以前媽媽很愛煮香菇雞湯,雜物也陸續丟,但全部清空應該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整理時會傷心,沒辦法一次到位,雖然我也要50歲了,但購物囤物比較是年輕時會做的事,現在反而是還好,覺得人生到中年後該過減法生活,買東西需要節制,連朋友我都是減法生活,不過因為都是從事服務業,所以人與人的互動還是必須的

  • @test3tw44
    @test3tw4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與其說遺傳,個人以為更可能是言傳身教的傳承,這還有得治,若是像家父一樣缺乏自省,邏輯有致命傷死都不怕,早年就是邪教徒,那才更不幸;現在只能等明年的滅國地震,讓閻王深度對談,當人話聽不懂的時候往往會差不多要說鬼話了,個人無能為力。這個肉乾真豪華,個人見聞無出其右,好在早年已捨棄,現在是享用在北市西藏路底華翠大橋前的素肉乾,素食者在臺灣真是幸福。

  • @sherryL94
    @sherryL94 Месяц назад +9

    我阿嬤有囤物症,她生前居住的地方只剩下一個躺下的位置,通常都要在垃圾堆了裡尋找她的身影⋯
    近幾年我開始發現我爸慢慢有一些類似的問題發生,他不捨得丟掉保特瓶之類的一次性容器、竹籤或免洗餐具跟沒用過的吸管、超市裝菜的透明袋子、用不到的小電器、還有冰箱的萬年食物等等,要幫他丟他會說還可以用或卡欠欸,他收入比我們高,每次要丟東西他會說我們賺不多還想浪費錢幫他買新的(然後我們這些子女無言以對)😅
    他目前仍有很多的社交活動、跟他的同輩家人走動頻率很高、工作正常、收入在開公司後持續成長,可是我家的走道就是在縮水!!我出國唸書之後連我的房間都不放過🫠🫠(而且我為了唸書辭職後沒收入更沒立場罵他)
    我看完影片後除了基因以外我想不到他為什麼會慢慢變成這樣⋯以前他會為了丟阿嬤的東西跟阿嬤吵架欸🫠

    •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辛苦你了🥲🥲🥲 好可怕😱

  • @derek79919
    @derek7991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感謝分享

  • @lamjen6694
    @lamjen6694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囤物症不止老人家,年輕人也會有,在衣服間藏住很多細菌與蟲卵,若果家中有人有鼻敏感或體質較差都可以持續病,這個症狀真的會影響其他人,必須正視及改掉

  • @ARMADLMON
    @ARMADLMON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以上看下來囤積症狀最明顯的就是我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居然維持在症狀的1-2級之間 他是有些東西會很生氣的阻止我們丟,可是也不會堆到房間或走到無法通過,可是東西疊得蠻高的
    然後我自己居然是收集狂 斷捨離非常的果斷 也會汰舊換新
    個人是不管有沒有客人或朋友會來家裡,房間的整潔多少有在維持

  • @mmlinma
    @mmlinma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認知療法效果有限 因爲這個思想扭曲不是理性可以矯正 而是焦慮 他囤積是爲安心 要破壞人家最舒服最安適的活法 那有避免對方不高興的可能? 在美國我見過因防火安全被強制搬出補貼公寓的 沒有一個不是 kicking and screaming when being dragged away 的 拉走了精神大創傷又要進精神病院 出院也沒人要租房給她 然後往療養院硬塞 結果當事人又不覺自己有病 有腳就逃跑了

  • @mandypan6200
    @mandypan62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這麼多紙箱,天花板還有夾層,不會有蟑螂老鼠白蟻之類的可怕東西嗎😲還是藏鏡人家防鼠工作做的很好?

  • @JaniceHo-fh8op
    @JaniceHo-fh8op Месяц назад

    已下訂單謝謝你,沒有忘掉香港粉絲

  • @kakaisthecat
    @kakaisthecat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因为居无定所所以没有屯物症,因为每次搬家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带,久了之后东西就很精简。但是身边有两个案例。其实藏爸爸很会整理啊。身边案例一跟是更偏向收集狂,喜欢买东西喜欢收藏小物品,但是很整洁,但是是有断舍离的困难的,不怎么丢东西,东西越买越多,经济能力确实比较好,我开玩笑说你东西多到要再买一个大房子装了。另一个就是屯物症了,经济能力不太好,经常翻垃圾箱捡垃圾回来,家里和身上都有一点味道。

  • @user-gc1gh9kh9v
    @user-gc1gh9kh9v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老婆就是啊~!讓我養成自己用不太到的東西都會想馬上丟掉,因為空間非常有限。但他是有慢慢改善一點了,跟阿淇說的一樣,他有改善一點,也會鼓勵他,但對周圍同住的人真的壓力也不小啊~!期待後續能有更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他

  • @user-becca.Tzeng.720
    @user-becca.Tzeng.720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覺得我家是二到三級之間,不過是我家住在非常鄉下有位置可以囤。我個人認為我家每個人都有一點囤物症,包括我自己也有ㄧ咪咪,阿嬤是最嚴重的,不過每個人囤的東西不同,覺得需要動線的想法不同,變相互相監督抱怨而讓囤物不會太嚴重,必須定期清理一部分。

  • @lizhuang1297
    @lizhuang1297 Месяц назад +6

    家裡媽媽也是囤物症,看到鄉鎮團購社團便宜就買一堆。
    牙刷架買了買發現有12個,
    椅套有8個,馬桶刷3隻,削皮刀6隻……
    連什麼超聲波電驅蚊都買四個?(完全無用的廢物)
    全都是家裡已經有的東西,卻買了超多。(團購都是叫加幾然後一個月後才到)
    媽媽常常忘記自己已經叫過加一,然後又再下訂單。
    結果媽媽給的答案卻是便宜,一次就是要買那麼多….未來會用到。最終結果都沒有用,繼續擺在那裡! 整個家塞滿滿都是沒有用過的大陸塑膠廢物。
    我住國外每兩年回去一次發現東西依然在那。
    媽媽的冰箱也是冷凍櫃塞滿滿,全部用塑膠袋裝根本不知道裡面是什麼!
    真的是很頭痛😢😢😢

    •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拍拍🥲🥲🥲

    • @user-qw2rk7du6p
      @user-qw2rk7du6p Месяц назад

      想買一把削皮刀,哈

    • @lizhuang1297
      @lizhuang1297 Месяц назад

      @@user-qw2rk7du6p 哈哈 歡迎來苗栗索取😂

    • @lizhuang1297
      @lizhuang1297 Месяц назад

      @@HiThisIsAchi但她也是說這是她唯一的樂趣跟快樂,不然退休後都沒事情做。我爸爸也是就讓他繼續下去了😂

  • @user-gj7xb5tq8l
    @user-gj7xb5tq8l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斜對面鄰居半盲老婦人因長年屯物與回收(估計是"五級"),有次兩天沒開門,大家找里長與警察過來,結果從窗縫中聽到呼救,找來消防破窗從二樓進入,發現跌倒在一樓廢物堆中(因為生病連叫都難),才趕緊將人送醫。後來她家人將她安置"護理之家"。。。

  • @waterice1919t
    @waterice1919t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藏鏡人的一句genius,我馬上拿卡出來買肉乾~~

  • @sotwind
    @sotwind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挖靠 最後幾分鐘 真是驚醒我 我家長輩有點囤物 但是過年被 逼著清理舊的又壞掉的東西 結果就突然心理疾病 大爆發 ... 給我感受與其說震驚 不如說傻眼 ... 從過完年到現在幾乎每週都在跑醫院 ...

  • @PeterKuoPhotography
    @PeterKuoPhotography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完全同意客人來要打掃這件事!

    •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督促自己的最好方法

    • @elinsd
      @elinsd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雖然喜歡客人來大家歡樂的感覺,可是請客多了,覺得每次都要先大掃除就又覺得實在太累了。所以現在避免請客,家裏就是在可以忍受的雜亂中生活,當然還是有建立定期清潔整理的習慣,只是和自己能宴客的高標準差別很大。

    • @leahtsai
      @leahtsai Месяц назад

      沒錯太同意! 定期找客人來家裡聚會,對家裡環境、自身內心外貌...甚至廚藝都能維持一定水平,保持一定的社交能量對生活是非常正面的

  • @chiyikao
    @chiyikao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我覺得哪個年代的原因也很強, 已故的奶奶生於民國前, 那時候的想法比較接近戰爭有物資能使用比較方便(但也沒什麼屯). 阿如果是 70-80歲, 觀察起來可能是找不到對應愛用的產品的機率大一些.

  • @arlisanda
    @arlisanda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這是一個知性可愛的家庭。

  • @jessicalu3959
    @jessicalu3959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娘家也是介於2-3 級之間!
    我媽是那個曾經說我阿嬤很會堆東西的人, 現在她便成了曾經她口中的那種人!
    我媽會把人家不要的衣櫃拿回家放她的東西, 壞掉的冰箱變成置物櫃, 撿別人不要的桌子回來放東西等等~~~

  • @chinchiang4345
    @chinchiang4345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14:02 超好笑XDDD
    (我是不太在意跟我爸 產生衝突 )
    [那是你每一次都贏好不好 XDDD]

  • @yuing8278
    @yuing8278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集podcast真的呼應了之前藏鏡人所說的「阿淇會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這句話呢~~~~~
    如果你們沒有在一起 我想藏鏡人應該多多少少還是有遺傳到父親囤舊物的習慣吧 就像後面你們提到你們在交往時那樣
    所以最後藏鏡人變成阿妻奴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要好好珍惜阿淇這樣的好老婆呀!!!😤

  • @runningcat3504
    @runningcat3504 Месяц назад

    7:16 猫猫好可爱😢

  • @li-qm5ll
    @li-qm5ll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藏爸的堆疊功力,嚇到我了!嗯,要找同輩之人去講,比較聽的進去喲~

  • @ckckl8717
    @ckckl87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我小時候有堆到四級過
    就把課本講義考卷雜物全部堆到房間門後面
    只留個門縫能側身過
    房間的走道也設了大量的物理障礙
    那時候也沒有這麼多心理疾病的知識
    只是很單純的希望家人不要跑到我房間亂翻
    然後就越堆越多
    後來我爸看不下去趁我不在家把東西都清掉了🥲

  • @melindawu
    @melindawu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們家頂樓四樓裡,目前是一個沒有人走得進去的空間。在我上一次還能走進去的時候,知道裡面有一片轎車門板、一個車子前保險桿、四個輪胎加鋼圈,都處於備用狀態,以防現在車子壞掉時有零件可以換。對了,我們家是沒有電梯的喔!😅😝🤦‍♀️🫣

  • @wesilver26
    @wesilver26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我爸就是囤物症,別人說他還不高興,舉個例子,有一天我爸買了12個舊式方型螢幕(有內建喇叭)回來說要自己賣,放到現在5年了一個都沒賣出去,也不好好保護上面都卡灰塵
    還有其他東西,壞掉的大提琴、薩克斯風、辦公汰換舊的抽屜,真想一卡車丟掉算了,看著有夠煩

  • @vickishih9754
    @vickishih975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媽媽也很惜物從親友間那邊拿了不衣服說要給我們家的小孩穿,跟她說拿這麼多衣服,很多材質小孩都不穿我還要整理也很困擾,她總是說穿不了再送人,真的很不符時間成本,還好現在住社區大樓有衣服回收箱可丢,不然應該累積了一個房間的小孩衣服。

  • @leta825
    @leta825 Месяц назад

    CBT i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概念是分析個案行為的事件-想法-行為-結果 (antecedent-cognition-behavier-consequence,ABC)之間的循環,而透過改變其中一項,進而改變焦點行為的治療方式。

  • @user-mc5cr9ts8k
    @user-mc5cr9ts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先自首,我自己大慨是第二級囤物症😂
    有阿淇在影片中說到的原因
    另外,真的不太會整理東西,加上對灰塵等過敏.....
    努力了,丟了不少東西,還需要繼續努力💪
    最近因為地震的關係
    以因地震導致房子受損,要搬走
    能拿走的東西有限,以這樣情境去選擇丟與不丟,我自己覺得有幫助😄

  • @TheMemospace
    @TheMemospace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原生家庭多少都有點這症頭
    還沒到三級
    但就是不能用或沒有用到的堆在那
    令人光是當室友就很阿雜
    也講不聽
    促成我變成離群索居的反例:斷捨離人

  • @user-li8fk8kl4u
    @user-li8fk8kl4u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我是相反,我有點強迫症,對於推物會感到煩躁,因為想到,n年後要整理就頭痛,偏偏家裡有2個屯物症的

  • @huichang7224
    @huichang7224 Месяц назад

  • @a58602064
    @a58602064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屯物+惜物+收藏
    不過我至少會整理得整整齊齊
    有的東西就想修好 或是沒壞丟掉浪費
    其實很多東西只要不是垃圾你只要丟上網便宜賣7成都會有人收
    我對於一些包裝盒都有一種幹這麼新用料這麼好丟掉很可惜
    可是這個東西放了根本浪了也是垃圾
    所以我都會撿一堆丟一堆
    看到好好一點的紙箱也是想撿起來裝東西

  • @JL-vk9fb
    @JL-vk9fb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家外婆也是這樣
    看到便宜的乾貨就會一直買一直囤在冰箱裡
    而且都是像紅棗之類很少會用到的藥材
    結果囤到一生都吃不完的量
    (不是她的一生是我的一生)
    冰箱裡都有一大半是她囤的東西
    結果我爸一氣之下就另買一個一模一樣的冰箱放旁邊還禁止她使用
    最後就變成一個她專用的冰箱
    跟其他家庭成員用的冰箱
    所以囤物症也會為家庭各諧帶來衝擊😂

  • @halfhalf656
    @halfhalf6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Haha I’m not the only one or not even one of a few! Good 😮‍💨

  • @user-gg9jr9hz1w
    @user-gg9jr9hz1w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我家大概3等囤物症,最討厭的是我家的除了自己本身都很髒!東西上的灰塵拿抹布都擦不乾淨,裝滿鼻涕的衛生紙在地上滾,然後壞掉的東西說修一修就好了,過了5年還躺在那,灰塵都可以蓋出一坨印子,即使不丟東西幫忙整理還會反過來被罵我移動了他找不到,我家大同電鍋光壞掉的就快10個,過期13年的洗手乳,我後來都是直接丟我不會問,7成的東西被丟根本沒被發現過,前陣子還說桌上好多小強,小強成因是他自己使用完不會清!!上面有剩菜剩飯還有油漬湯水

  • @by086586
    @by086586 Месяц назад

    會diy,然後拆了一堆壞掉電器的零件存起來,想備用替換,這樣算囤物症嗎?

  • @user-ow2ox3oe1m
    @user-ow2ox3oe1m Месяц назад

    空間管理大師

  • @MsRubyTsai
    @MsRubyTsai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也是完全不怕衝突的小孩,我媽囤物也是有點嚴重,時常愛收集垃圾(真的是垃圾,例如剛用過的擦手紙、已經發霉的衣服、各種廣告單..等),她不是不愛乾淨,她是認為有些廢物可以再利用,但事實上她囤的垃圾根本都用不到,只會積灰塵和環境觀感很差而已,現在不只囤積問題,還跑去我哥房間睡待下來了,跑去人家房間睡想必壞習慣也會帶進去,身為女兒的我不能放任她在家裡這樣墮落下去呀,她這樣堆積也會影響全家人生活品質和健康,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媽媽個性還是個強勢又霸道的人,專家建議那種溫和做法都沒用,所以我看到有東西壞掉或小垃圾都直接丟,完全不囉嗦無懸念!媽媽是脾氣很差很難溝通,跟她廢話那麼多不如我直接幫她整理維持家裡整潔,只要我在家的一天都不惜跟她對抗到底,至少我這樣可以讓環境可以維持在2級,不要越來越糟就好。

  • @felicietzou
    @felicietzou Месяц назад

    好熟悉的場景⋯⋯⋯
    我婆婆也是箇中翹楚(握手🤝)

  • @chanchungki1981
    @chanchungki1981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阿淇喜歡買廚具算不算也是囤物😂

  • @ivylin8245
    @ivylin8245 Месяц назад +4

    我舉手加1,不過我自己家人就像阿淇爸爸一樣,我媽也疼我,所以在爭執這些事情上,也是聽我的,加上租房子的原因,在搬家時,也不得不丟。
    我另一半比較可怕,當初就跟他說,你家除了是因為環境影響(長輩影響小孩),絕對是基因占一半,只是每個人囤積的物品不一樣,(也因為不住在一起都很可怕了,住在一起???)
    我們最常吵的就是丟東西,畢竟我是負責收拾的那一個,加上視力不好,堆太多東西,我會容易受傷,而他每次讓步也是因為......我又又又受傷了!
    最常抱怨的一句話就是,如果當初答應跟他在一起前,去過他家,我絕對不和他在一起。
    我是有收集東西(杯子,書籍)這類,不過隨著搬家次數幾次後,就都沒啦!
    畢竟年紀大了以後,整理東西是很累的,在加上,我丟東西的速度趕不上有人會撿。
    而且,把家裡整理的太空曠,有人還是會把它填滿。
    所以整理整齊不影響走路,沒地方堆放的情況下,就維持一各平衡啦!

  • @jjdugh
    @jjdugh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果家中有人是囤積症 建議就是放給他們屯吧
    自己搬出去就好 不需要去擔心他過得怎麼樣
    因為那是他們的選擇 你救不了他的 別當聖母也別浪費時間
    就算之後起火 會被垃圾壓死也都是他們的選擇
    這是我跟家中2位老人囤積症搞了5年的結論

  • @user-qf4er3qg5b
    @user-qf4er3qg5b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屯物症的邏輯只有一個:屯在家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用到,但只要一丟,三日之內必有大用!

    • @a58602064
      @a58602064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是我20-30年的經驗
      丟掉沒多久就會出現要用到的狀況

  • @ariel-wv4zh
    @ariel-wv4zh Месяц назад +5

    紙箱多,小強也多😱

  • @Iceburger88
    @Iceburger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父母都比较喜欢过度囤积塑料袋

  • @ragor999ragor
    @ragor999ragor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爸是囤物症.東西丟出去了馬上生氣.垃圾車還沒來之前又從門口撿回來.或是整理一堆到門口等丟棄.可以在家門口精挑細減一遍到半夜2-3點不睡覺.我媽是搬運工症.2-3個月就要把家中房間衣櫃.床櫃.書櫃.書桌全部移位置.自己房間一不過癮.還要荼毒我的房間.被我轟了出去.接著開始餐廳除了瓦斯爐因為管路無法移動.其他餐桌.調味料櫃.冰箱權益移動.客廳電視.沙發也都要換位子移動方位.我是從小就絕對不會幫忙做這種每季一家具的蠢事.我媽力氣很大.快高到花板的實木三門衣櫃他可以一個人推來推去.推不動就把衣櫃或書櫃裡的書.衣物先搬出來.移動完櫃子再把裡面東西復原.心血來潮二樓家具搬一樓.一樓家具搬三樓是常態.現在是年紀大了比較沒那個體力搬.但是仍維持約半年要移動家具一下.反正他要搬我就是房門反鎖.動到我的空間也休想要我做這些無意義的移動家具行為.反正我媽快樂就好

  • @yxchen6080
    @yxchen6080 Месяц назад

    接受心理治療超難的,長輩們對於這個話題態度比較保守、比較抗拒

  • @yl8698
    @yl8698 Месяц назад

    家裡東西變少,清潔乾淨了,運氣和健康也會變好!

  • @huanged910
    @huanged910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我家的人除了偷丟以外的手段都會被嗆「等我死了一把火燒掉啊」
    我只是說客廳太窄 哥哥回來吃飯可能會坐不下.................

  • @user-qf4er3qg5b
    @user-qf4er3qg5b Месяц назад

    屯還好,撿回來再屯才炸裂😂

  • @dd891017
    @dd891017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家也有囤物症患者,上掀式超大冷凍櫃隨時會被補滿.....到底幹嘛放這麼多東西(?!)尺寸大到成人可以進去那種...
    根本吃不完,裡面超多放了2-3年或以上的備品(肉品、加工冷凍品、甜點、任何食材..)也無法分類,東西會從上層掉下層,跟無底洞一樣😢
    偶爾長輩心血來潮會丟一些,但不到一個月又恢復原狀了-_-.....
    只能等冷凍櫃壞掉,看能不能買個直立式的至少要可以分類....

  • @WEIHSIAO
    @WEIHSIAO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我媽也是囤物症,感覺自己因為這樣沒有娘家可回了。
    現在只能讓時間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