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大力扶植企業深耕東南亞 台灣新南向有競爭力?ft.中經院東協研究中心 徐遵慈 | 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 EP93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7 авг 2023
  • 政府自2016年開始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包括外交、經貿、教育都有相當宏遠的規劃。然而政策推行已經7年了,質疑新南向成效的聲量卻不小!當初推動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對中國的經貿依存度,即便有疫後供應鏈轉移的趨勢「推一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仍難以撼動?面對與東南亞國家交情深厚的中國,以及大力扶植企業深耕東南亞的日本、韓國,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到底有沒有競爭力?除了外交和經貿的發展,新南向政策也相當注重「軟實力」,在教育和觀光發展上,台灣又達成了哪些成果?
    本集節目邀請研究東南亞相關議題20年的專家,中經院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來為我們回答這些【阿姨想知道】。#新南向 #東南亞 #軟實力 #台商
    *本集錄影時間為 23/08/23
    Timecode:
    00:28 Open 值班小道士:吉哇哇
    04:12 台灣南向政策已30年 外交政治難進步、主攻軟實力
    06:51 新南向能減少對中國依存? 疫後供應鏈轉移助一臂之力
    09:36 大內宣新南向投資創新高? 學者:東南亞投資平均佔⅓
    13:16 台灣沒進RCEP成邊緣人? 台商外移東南亞找出路
    18:37 中日韓早深耕東南亞多年 台灣晚人家好幾步有競爭力?
    19:57 東南亞將成台灣競爭對手? 馬電子業強、越扶植鋼鐵業
    22:56 日韓大力扶植企業南向 韓國成越南最大外資
    24:42 台商提早佈局東南亞 國際大廠供應鏈轉移順勢上車
    27:31 新南向交不到新朋友? 台商在馬國未有拓展新關係
    28:19 新南向大撒幣招生 畢業後人才卻留不住?
    31:56 菲律賓旅客愛去高雄 東南亞旅客補得了陸客缺口?
    34:41「新南向」很失敗? 提升形象、民間交流仍有進步
    36:38 一人cover全國事務 推新南向卻沒增加外館人手?
    38:16 台灣有機會跟誰當朋友?專家:星、越、印、泰可期待
    41:34 Takeaway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1 тыс.

  • @fennel222
    @fennel22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4

    認識的朋友是越南華僑, 幾年前讓女兒來台灣念大學, 畢業後考進航空公司當空姐,結果培訓完成結業了才跟她們說 薪資比照越南工資給, 結果整批學員沒有人要留任, 現在那個女生已在新加坡的貿易公司任職2.3年了, 薪資也絕對有台灣的中位數以上, 日本岸田文雄早就公開表示, 要搶東南亞人才要把韓國台灣新加坡當成競爭對手(工作簽證特1號 特2號), 我們的腳步實在是越拖越慢了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6

      哪間航空啊有夠丟臉 (莎

    • @fennel222
      @fennel22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fanamericantime 綠色的海運很大間有很多長長的貨船前幾年股票很繁榮

    • @fennel222
      @fennel22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

      因為是越南華僑(廣東)的關系基本就會 越語 廣東話 中文 加上英文又好 臺語也不錯 多國語言的人材 就白白往外推

    • @zoeyan-wg9lh
      @zoeyan-wg9lh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

      台灣從政府到企業甚至到人民基本上已經把不尊重專業的態度發揮的淋漓盡致

    • @kobebryant6844
      @kobebryant684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新加坡有工作只有4.5萬台幣?

  • @midori4321
    @midori432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謝謝阿姨和製作團隊的努力。過去在工作上認識幾個很優秀的東南亞留學生,最後都因為工作簽證條件太過嚴苛而回國,了解後覺得台灣管理外籍人士勞動的法律需要大改。
    覺得台灣政府在這波東亞搶人大戰中必須要有所作為,否則在人口銳減的未來一定會出大事(覺得日本現在還能苟延殘喘的理由,跟政府積極放寬外國人就業有關,補上了本國消費減少的黑洞)

    • @user-pg8cc7ut2j
      @user-pg8cc7ut2j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要重新擬新南向預算才行

    • @user-hy3ne6pg2h
      @user-hy3ne6pg2h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绿党的阴谋,降低台湾汉人比例,成为其源源不断的财源

  • @user-rs2bd6xg7t
    @user-rs2bd6xg7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2

    2010~2011年在越南河內長期出差,當時有遇到剛從台灣留學回國的女翻譯,從她那邊知道,即使台灣有提供些獎學金,在越南能出國讀書的,家境至少是中產階級以上,回越南發展完全不缺機會😂。東南亞加南亞的國家數多、土地面積大、種族很多、文化很豐富,“南向”這二個字有點把他們混為一個集合體,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民族性,好的業務不也是貼心的朋友嗎?政府應該在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服務類別都要有專門的team先去研究,再規劃要怎麼去做。在我的出差期間,聽到的是韓國發展最好、案子拿得最多,最大的原因是韓商很懂得越南人重面子的心理,也願意服務業主這點,而台商還在內鬥!

    • @user-qd1jh7lq1v
      @user-qd1jh7lq1v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人的劣根性,見不得別人好.沒辦法打從心裡的幫助跟團結.這一點體現台灣人真的跟中國人一模一樣🤣🤣🤣

    • @wangdd5048
      @wangdd504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台灣有南向阿
      看看 台南屏東高雄一堆光電弊案 ~~
      前瞻預算花下去大家A ...
      真的是 新南向阿

    • @user-vm5rd5vt3k
      @user-vm5rd5vt3k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真的,內鬥最會,還有壓榨勞工最會

    • @wongwill3420
      @wongwill342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認同不應該把所有國家都歸類為一個集合體。也許可以是一個大方向,但細項還是要做出差異化。

    • @user-il5kb1ih5z
      @user-il5kb1ih5z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差異很大!坑很多!

  • @JackyThamGK
    @JackyThamGK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8

    20:00 就以馬來西亞新山當地人的觀點,可以補充一些資訊,雖然我目前工作只是間接面向科技業,但的確這幾年有很多美日韓,中國甚至台灣相關的科技公司在本地設點,我目前工作的公司也有收到部分知名外國公司在本地的訂單,比如美國知名A開頭的公司,還有一個韓國S開頭的公司。不過老實說科技產業還是比較集中在檳城啦,像嘉賓說的封測厰,都集中在Kulim那邊,新山這邊還是專注在別的領域,柔佛州政府最近也在大力推航空材料製造和航空維修維護,士乃國際機場周邊都規劃好給相關領域了,目前看來成效還不錯,真的有吸引到一些相關公司進來。
    27:32 我真心覺得加建議不要只交像我們這些當地華人已經會中文的朋友,你們應該要多認識一些我們當地的馬來友族跟印度友族同胞,這樣你們切入政府政策和國家政治上才會比較有利,都是同樣民主國家,價值觀,普世價值和共同目標都是一樣的,只要你切入對的人對的點,你覺得會比中國花大錢在馬來西亞搞大外宣共產文化入侵滲透來得難嗎?我敢說,絕對比中國來的容易,如果你們瞭解我們國家的歷史,我們一直都是很反共的國家(那些大馬中共膠除外)
    28:19 關於這部分,我也可以作爲一個曾經在台灣留學的經驗分享作爲參考,我是2015年台灣中部某知名大學畢業的,我記得我那年新南向政策才剛剛開始不久吧,當時我快畢業的時候,就一直很積極在台灣的人力銀行投履歷面試了,也有台灣公司願意聘請,但是門檻真的太高了而且限制超級多,5萬薪資以上,180天出入境,公司2000萬資產規模以上,白領階級限制等等,想聘請我的台灣公司也有他們自己的限制,在我還沒來台灣讀書之前,我是在新加坡工作過的人,對我來說也同樣是外國工作,但兩者放在一起相比,我說老實話比新加坡門檻還高,甚至我回國之後問去英國留學的朋友他們留在英國工作的門檻都沒有台灣的門檻來得高,最後我也只能選擇回國就業了,我當初是因爲看上台灣的天氣,我喜歡有冬天的感覺,不喜歡馬來西亞的熱天氣才想留在台灣,可惜沒那個機會。但是後來有聼成功留在台灣工作的馬來西亞友人説門檻降低了,變成分數制,問我要不要再試一次?我是跟他說,我都3字頭的人,有房有車有老婆小孩,現在怎麽可能還過去....而且現在工作的薪水也都還不錯就不考慮了,反而我問他拿到台灣PR了沒,他是說連八字都沒一撇....我跟這位友人是中學同學,同時去台灣讀書不同大學但同時畢業,他畢業后成功留在台灣新竹某科技公司上班快10年了,今年新年回來朋友聚會的時候他有透露想回來發展,因爲新加坡有科技公司挖角他開更好的薪水問他要不要過去,新加坡也靠近他一直在考慮,我是跟他說別放棄,先拿到台灣PR再説,不然就浪費青春了。我不是很瞭解台灣現在的政策改成什麽了,這些都是當年的我友人跟我的親身經驗,供大家參考

    • @cloverhsc
      @cloverhsc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台灣政府很常出現一堆很奇怪的限制來讓國際人才進不來然後再說來的人少自己不想面對問題。身邊也有朋友遇到類似的問題只是他剛好在科技業還能在台灣生活下去。辛苦了

    • @heroicdeeds3051
      @heroicdeeds305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台灣門檻高薪資低鬼都不想來😂

    • @007TWKS
      @007TWK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cloverhsc台灣連運彩跟樂透都很奇葩 樂透外國可以保留一年 台灣才半年 而運彩國內賽事還要配合外國賽事 賠率又不如外國 而且法規很死 人家刮刮樂可以分期領而不用課稅 台灣就一板一眼 一毛不能少 又笨又不靈活😂😂

    • @wangdd5048
      @wangdd504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20 之前柯屁就講過 台灣因為ita因素
      產業發展被限縮
      結果就是 發展不均 ~~
      這些東西 我看 猴猴和 缺德賴 大概都不懂吧 呵呵

    • @user-er2pu7uo5r
      @user-er2pu7uo5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原則上只嚴防中國 這是基於國家安全無可厚非

  • @carloshsueh9195
    @carloshsueh919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8

    人才的主要問題是,台灣想留的是科技跟經貿人才,這兩個方向也比較容易達到居留的薪資標準,其他科系要留下來只剩翻譯或管理外勞。回本國的部分就看公司規模

    • @wangdd5048
      @wangdd504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20 之前柯屁就講過 台灣因為ita因素
      產業發展被限縮
      結果就是 發展不均 ~~
      這些東西 我看 猴猴和 缺德賴 大概都不懂吧 呵呵

  • @chiketlin
    @chiketli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9

    難得看到對南向政策有這麼深入的節目,謝謝范姊跟來賓以及團隊的努力。

    • @Eric-mb1qj
      @Eric-mb1qj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國民黨是從中國逃來台灣的難民黨,想要當台灣的主人,就要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不要老想當中國人,國民黨不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還想霸佔台灣的執政權真的是很可惡。
      台灣以前有漢人是自己移民到台灣來的,不是像外省人是跟著國民黨逃難到台灣來的。
      國民黨是中國本土的政黨,當然國共一家親,只有跟台灣人不親,國民黨跟台灣人不同心。
      國民黨的心不在台灣,國民黨只是把台灣當成政治的籌碼,當成得到中國給的利益的工具。

    • @user-ul1bh6dk1c
      @user-ul1bh6dk1c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國民黨想要繼續在台灣當權貴,就必需拿到執政權,不然怎麼當高高在上的高級外省人,為了拿到執政權,國民黨選擇跟中國合作。
      據説台灣靠八艘潛艦,就能滅了中國奪島的艦隊,難怪國民黨要拼命的擋國防預算,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中國,怕台灣的潛艦打趴中國的潛艦。
      美媒財經內幕揭露,台灣潛艦國造搭美製MK-48魚雷,是共軍新夢魘,可將船艦攔腰打成兩半,所以近20年來國民黨無論如何,都要擋住台灣潛艦的發展。
      中國最不希望台灣有潛艦,因為有一種說法,沒有潛艦的海軍,不能算是完整的海軍,中國當然不希望台灣擁有完整的海軍,於是中國養的共諜國民黨,就拼命的擋台灣的軍購案。
      拿國民黨跟民進黨比,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等級,民進黨讓台灣人,在全世界發光發熱,國民黨卻一直在扯台灣人的後腿,因為國民黨根本就不希望,台灣人在國際上揚眉吐氣。

    • @alansu4665
      @alansu46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懂就說不懂,不懂要找產業來談,找官僚學者有用嗎?就像沒胸部的女生看到大胸的就說那假的啦

  • @aaw6908
    @aaw690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

    這個來賓超強,題題答的切中要害,條理分明,因果關係也清楚。聽她的分析真是一種享受。

    • @user-zy8ex9br3r
      @user-zy8ex9br3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因为她真的没带任何政治立场,以研究学者角度谈问题!

    • @yesyouare2008
      @yesyouare200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用詞都非常準確妥貼

    • @KevinKevin-mr6vh
      @KevinKevin-mr6vh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湾似乎还活在过去,如今的世界,靠的是科技和市场,台湾的所谓科技企业说白了都是供应链底层的加工类,比如鸿海和台积电,没有最终的商品,所以台湾的科技型企业只能仰别人鼻息,可替代性比较强,只不过时间早晚问题

  • @rededgec9023
    @rededgec902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0

    這個訪問很舒服,這位來賓真的邏輯清晰講話咬字清楚且溫柔耐聽,厲害啊

    • @a27938686
      @a2793868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就是一直講”起”業有點煩😂 但還是很棒啦

    • @wangchihjen0622
      @wangchihjen062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位來賓說話的節奏、音調 很棒,讓人想一直聽下去! 很厲害!

  • @user-oe7il4gl8e
    @user-oe7il4gl8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這位講得也沒錯啊。 代工廠轉去越南、印度, 是中美貿易戰 美國的客戶要求所致,跟台灣政府的新南向根本沒什麼關係阿。

  • @jimkao468
    @jimkao46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自己對國際關係是沒有什麼研究,不過一直覺得光是小時候班上同學的人際關係去想國與國的關係,也會覺得不太對勁。就像有人昭告天下說我要你們十八個人當朋友,然後花很多錢買糖去跟小朋友拉攏關係,人家可能更在意的是你給的糖而不是你的目的吧!何況人家還有另外一個會給超大棒棒糖還很會揍人的大哥在旁邊盯著,可想而知這個小朋友不可能達到目的。如果這些糖會上癮也就算了,那更像是有去無回的納稅人的錢。
    很感謝笵姐製作這樣的節目提供我更多國際關係的視野,也真的很希望能夠更多有關台灣外交關係的內容!就像聽到外館人員很辛苦、人力不足的時候,我真的會很急很心疼,想知道他們都在忙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幫忙這些駐外單位,或者是說我們這些普通上班族/一般小市民,我們能夠幫台灣的外交做什麼?!真的很想知道。除了「心靈契合」之外還有什麼能做的嗎?

  • @cloverhsc
    @cloverhsc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4

    我一個馬來西亞的同事說:
    又不是每個東南亞來的學生都是讀資訊、理工相關的領域。政府卻要求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如果沒有月薪4萬以上就不能待在台灣工作!政府就是要那些讀文科的東南亞學生滾出台灣。
    還有一對東南亞夫妻在台灣生活,政府有個奇怪規定就是夫妻只能一個人去工作『養全家』避免你們兩個人在台灣搶工作!
    光是台灣本地人有多少雙薪家庭了!卻要求外國夫妻只能一個人去工作讓他們覺得很歧視而且一個家庭只靠一個人是很難在台灣生活。
    另外在學校教學的朋友說:因為新南向的來台灣的學生一堆根本沒在上課,都跑去打工政府也沒在審查。不用上課照樣領補助。
    就是一個不知民間實際情況搞一些自以為是的好政策。

    • @xxxyyyzzz634
      @xxxyyyzzz63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8

      台灣就業市場就是理工比較缺啊,台灣自己文科生都快活不下去了

    • @cloverhsc
      @cloverhsc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xxxyyyzzz634 是啊!但是這樣的政策是要怎麼吸引國外的人才來台灣。人才不是只有科技領域的才叫人才。這幾年韓流文化的流行而台灣政府只想科技人才,然後科技業的薪水還沒人家高🤷

    • @useridcn
      @useridc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cloverhsc不是只有科技人才才是人才,但是我們的政策當然要先保護國人工作權,只有在國內人才不足的領域開放給國外人才。這是非常簡單的邏輯。

    • @cloverhsc
      @cloverhsc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useridcn 如果永遠都要保護而不是開放市場機制,難怪台灣吸引國外人才永遠只會用喊永遠比不贏新加坡,難怪台灣薪資永遠那麼低然後本地人也不用擔心競爭繼續躺平,老闆再來繼續罵一代不如一代 🤷

    • @jasperts
      @jaspert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

      @@cloverhsc你開放讓更多文組人才進來,供給變多了,價格就會越便宜。結果就是文科類別的工作薪資會比現在更低。這是非常基礎的經濟學算式。be careful of what you wish for.

  • @user-vm2fp9er5r
    @user-vm2fp9er5r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我今年在泰國結婚 我在台灣駐泰國辦事處填結婚申請表的時候 申請表就填了五次 寫錯再來重新填寫 感覺是一種折磨 第四個月的最後一天結婚證書下來了 依照泰國的法規旅遊簽證每年不可以超過120天 我剛好期滿 而我要在台灣戶政事務所申請結婚必須把泰國的結婚證書翻譯並拿到曼谷的駐台辦事處公證 泰國駐台辦事處在清邁並沒有辦公室 所以造成我現在已經回到台灣,我無法進行下一個步驟,我必須再坐飛機載到曼谷去翻譯並公證(台灣的外交部無法提供這種服務)所以我今年要走完全部的結婚手續,有可能沒有辦法進行了 我覺得台灣的很多法規政府的公務服務流程做得非常不好 都是在卡自己人民 在國外做生意人的台灣人都知道 所謂的駐外辦事處功能不彰 態度保守根本就是虛設及酬傭的位置 我們常常講嘴巴講我們是台灣人我們愛台灣,但是我感覺不到台灣政府愛我.

  • @user-zk5hh4kt5t
    @user-zk5hh4kt5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很喜歡這位特別來賓
    雖說執行力稍弱 明知缺點 卻無法改變🙄
    但說話條理清楚 用字遣詞也溫和
    讓我嚮往 值得學習👍

  • @Damaotw
    @Damaotw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2

    之前敲碗的新南向議題終於推出了~感謝團隊的付出與努力, 雖然還沒有能力當乾爹, 但還能請大家吃個下午茶!謝謝~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多聊聊菲律賓地緣政治?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5

      1500還不叫乾爹?要逼死大家嗎 但我還是跪了 感謝乾爹(莎

    • @sunnypheonix5638
      @sunnypheonix563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新南向有用吗?马英九时期对中国大陆出口占30多,到现在,对大陆出口反而多到40多趴,中国大陆拥有全世界最全的产业链,而且中国高端产业升级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在大陆很多台商竞争不过大陆产商不得已退到东南亚,台湾很多还是传统制造,大陆产商很多都人工智能化了,智能机器人制造,能跟上大陆人工智能发展的台商,没有人会退出大陆市场傻了才退

    • @user-hb7gf4qd5w
      @user-hb7gf4qd5w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unnypheonix5638 在中國大陸只剩下傳統產業不會退..中國領導人再以政逼商的持續下去連人民都吃不飽了誰不想撤退啊!!了解嗎????高科技產業早就跑光了還等著被共產黨掏空嗎??偷學技術來倒打全世界嗎??真是蠢!!到時候連一台電視機洗衣機的晶片都不給看你們怎麼活下去!!

  • @user-zf3ng5bn1w
    @user-zf3ng5bn1w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4

    我家移工的朋友媽媽改嫁來台灣,後來讓他朋友來當移工幾年能夠溝通中文後再花錢去唸大學,我說你為什麼要來唸書(我個人不崇尚學歷),結果他說這裡大學文憑比越南好拿,回去薪水就會比較高,這裡大學文憑比較好拿,我哭笑不得啊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台灣私立大學遍地都是,確實很容易混到學歷。

    • @yakuhindes
      @yakuhinde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悲劇....

    • @kianono3209
      @kianono320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以同時辦依親以後拿公民, 有台灣學歷在台灣找工作也比較方便.

    • @user-zf3ng5bn1w
      @user-zf3ng5bn1w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kianono3209 越南是單國籍,我身邊認識的越配陸配都沒有放棄原本國籍都是拿居留證而已

    • @kianono3209
      @kianono320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看她們在越南或中國有沒有財產的問題. 很多東南亞或第三世界的國家,外國人不能擁有不動產.
      ------
      台灣護照比中國越南好太多了, 但轉換身分有門檻. 居留權是可能被取消, 但公民不會.
      -----
      越南國會審查的報告指出,2016年至2020年期間,有2萬4370名越南公民宣告放棄國籍獲准,並轉而申請外國護照。其中,申請台灣護照者占近半,共1萬多人。
      @@user-zf3ng5bn1w

  • @qoosmsm
    @qoosmsm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我目前在河內這邊看到的
    第一
    目前 韓國跟日本在越南的發展,是直接在越南插入本國的文化
    街上常會有 日本街跟韓國街,越南當地其實很容易買到韓國跟日本的商品
    (越南對品牌有很強的迷思)
    卻很難看到台灣的商品.因為越南根本沒有開放台灣的食品進口
    但是在台灣卻很容易看到異國商店.這一塊是台灣很遺憾的地方
    可以跟越南談談食品跟美妝的進口條件.因為就算不談越南這邊一堆"大陸食品"裝台貨來賣
    對越南來說寫中文隨便吹也沒辦法求證
    第二 語言部分 我接觸到的越南人大多都是開始工作了 約22歲以上.
    這邊中文還是有很強烈的需求,但是幾乎人人都是讀 漢語水平考試(HSK)
    使用繁體幾乎沒有更何況台灣要求讀書要用華語文認證
    我認識要來台灣求學的 幾乎都有HSK鎮證了 都認為要重考華文認證或是重讀一年語言學校很浪費時間
    基本情況就是 政府新南像基本在混.大部分都是在越台灣人自己抱團互相幫助
    然後 這幾年中國一堆人往越南跑,各種招搖撞騙的裝台灣人
    中國人騙中國人還不夠 還頂台灣名頭的最討厭了 😂😂😂

    • @Nick-fe9sd
      @Nick-fe9sd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就是在混

    • @user-jl5gh5gr2w
      @user-jl5gh5gr2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這主要是因為韓劇的問題。現在台劇沒有市場。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jl5gh5gr2w 明显感到中日韩在越南的发展,但是台湾越来越不行了吧。目前看 台湾已经看不到韩国的车尾灯了,哎,惨了,民进党要害死台湾

    • @kmt7171
      @kmt717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畢竟台灣詐騙也是出名的😂

    • @user-wc9gc7hr1x
      @user-wc9gc7hr1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自欺欺人才是最蠢的,都2024年了,大陆还有必要打着台湾商品的旗号,前面又说在越南看不到台湾商品,说明台湾商品在当地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和认知度,后面又说一堆"大陸食品"裝台貨來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大陆食品特意包装成没有知名度的台货卖?????你知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 @bear3025
    @bear302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5

    感謝范姐讓我知道政策最真實的一面。
    可是雖然說台灣資通很強,資安卻零零落落,所以還是要有更多改進的空間

    • @alansu4665
      @alansu46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懂就說不懂,不懂要找產業來談,找官僚學者有用嗎?就像沒胸部的女生看到大胸的就說那假的啦

  • @elfin1601
    @elfin160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8

    去東南亞不是取代,而是分散風險,就跟現在去中南美一樣,降低對台灣敵對中國的影響

    • @lego20700
      @lego2070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問題是沒有交新的朋友, 跟政府沒有在南向各國做實質上的支援, 更沒有善待外進的人才

    • @elfin1601
      @elfin160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lego20700 引進人材的效率,的確需要改善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还是在喊口号而已,政治语言。。。请问台湾对中国的依赖减少了吗?拿数字说话

    • @elfin1601
      @elfin160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ReDragon808BluEagle從2022年就開始大幅度減少,數據會說話 XDDDDD 而且台灣對外貿易額也增加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elfin1601 马英九时代台湾出口中国占比39%吧,去年是多少?具体数据拿出来看看,别只有口号,学民进党吗

  • @stephaniechung1768
    @stephaniechung176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無法與國際其他國家正常建交,對台灣的外交與僑民台商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這是國民黨當初根本不談的一中原則九二共識裡最大的問題,馬總統雖然讓中國鬆手一點,但中國說緊縮就緊縮,民主國家不可能永遠一個黨來執政,也不可能讓中國決定我們的外交,這是我一直想問國民黨的對中政策,也希望他們務實面對。
    另外,我真的非常非常佩服台商在這麼不平等的背景因素之下,還能勇敢堅強地挺進世界尋找商機生存,他們的實力遠大於他國。

    • @kiki7503
      @kiki750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问题是换了党做,你的外交就不由中国决定了吗?

    • @stephaniechung1768
      @stephaniechung176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kiki7503 你覺得呢?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kiki7503 你們國家還是專心處理自己的內政吧!
      不要總是大頭症發作,無視自己國家底層百姓的困苦,
      沒有這些底層韭菜提供稅收創造國家財源,
      中國還能大撒幣排擠台灣多久?金援外交的困境,台灣比你們更早就面對過了!!

    • @jasonyang7666
      @jasonyang766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的邏輯有誤
      台灣or中華民國都沒可能跟其他國家正常建交
      誰執政都一樣
      目前執政過的民進黨跟國民黨都一樣沒辦法務實面對
      因為西台灣就是要你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
      而我們才不要
      如果你覺得民進黨有務實面對的話,那台商處境怎麼還是這樣?

    • @yaya5tim
      @yaya5tim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jasonyang7666 那請問你的務實面對是指?

  • @TheMarcos0715
    @TheMarcos071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身處第一線感受很直接,關稅壁壘讓除了資通訊外的多數產業進入東協門檻高,競爭力低落,又不像日韓有文化輸出的帶動,Made in Taiwan在當地的接受度還有很多努力空間,排除華人市場,台灣跟當地距離遠。謝謝團隊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什么办法降低关税吗? 台湾国民进党是不是先让 国民党上台,让中国不反对台湾近RECP,然后再过4年 把国民党赶尽杀绝,是不是一举两得?

    • @Mifi-mv
      @Mifi-mv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製造臺灣憲法很困難嗎?

  • @user-li4cz8pc9p
    @user-li4cz8pc9p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比過去有長足的進展,其中最有感的就是台商,
    台灣政府應該積極在東南亞各國普設辦事處服務台商與東南亞到台讀書與就業的各國人才,
    對於有關稅障礙的產業應該積極輔導遷往東南亞,不但可以跳過關稅障礙還可以擴大當地需求市場供給額.
    台灣外文系應該更大力推廣東南亞各國語言,也要大力推動與東南亞的學生交換.
    大家都知道未來東協將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未來世界前三大消費市場.
    台灣地小天然資源又少,國內應該集中發展高技術高利潤的產業,吸引東南亞各國高階人才根留台灣.
    把東南亞看成台灣農業與中階工業的發展腹地.分工互利~

    • @kkbox5097
      @kkbox509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製造業外移稅都繳給外國
      台商再把錢回流台灣炒房地產
      你真是好聰明

    • @user-li4cz8pc9p
      @user-li4cz8pc9p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kkbox5097 台灣傳統產業薪資不高,經常性的缺工,再加上台灣水/電不足,低技術高勞力的製造業移到東南亞,不但解決了勞工不足問題,還解決的出口高關稅問題.
      台商把錢匯回台灣增加台灣整體國家外匯存底,當然是好事,因為國家總體財富增加了,才有籌碼進一步實行財富分配,當台灣留下的製造業都是高技術高毛利的產業,才能提高平均薪資水平,促進服務業消費與新創科技產業投資.
      至於炒房就需要立法與政策引導.不過按當前台灣人口減少的速率,加上大眾運輸網的建設擴增,未來都會人口將會減少與分散,房價很難再炒高.而百姓因為就業選擇的購買區域也會擴大.

    • @user-dv8jd6zd2i
      @user-dv8jd6zd2i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台灣應該把低階 低利潤 高耗能 高污染的產業遷往東南亞
      然後鼓勵 獎勵高階 高利潤 低耗能 低污染且具有良心的企業留在台灣
      這樣子可以把台灣有限的能源提供給優質企業運用
      譬如拿全面納稅錢的油電補貼政策
      應該也是要補貼給善待台灣勞工
      對台灣繳稅有貢獻的企業
      而不是補貼一些低薪高工時的血汗工廠 沒有企業責任加之逃漏稅的公司

    • @user-li4cz8pc9p
      @user-li4cz8pc9p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dv8jd6zd2i 不必過於極端的去挑起勞資對立,台灣低技術高勞力產業雖然因為利潤低致無法提供勞工高薪資,但若以同等產值對比大陸及東南亞各國,薪資仍是相對較高.
      如果有高利潤,多數企業都會盡量提升員工薪資與福利(原因很簡單,公司賺錢當然必須留才,想要留才高薪好福利也必不可少).
      台灣人的思維不應該侷限在一島一國,而應該把自己當成西太平洋的創新科技島,廣納世界各國人才,當前台灣有醫療/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優勢,應該利用這局部的優勢再加上開放的政策大量吸引海外人才來台灣.有足夠多的好腦袋,台灣才能夠持續保持創新與科技領先.
      台灣深化與東南亞各國的民間企業與學術人才交流,各國依照該國優勢分工發展適宜的產業聚落,台灣相比日本南韓對外國人相對友善,更容易吸引人才,有了好的環境,再來就要政府提出更好的交流與留才政策,才能使台灣的優勢發揮得更好.

    • @alansu4665
      @alansu46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懂就說不懂,不懂要找產業來談,找官僚學者有用嗎?就像沒胸部的女生看到大胸的就說那假的啦

  • @f27766855
    @f2776685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家族產業是做外貿生意,當初做中國生意賺了一筆錢,但後面也有被中國廠商坑了一筆,跟家人討論後就就轉單做歐美市場,賺錢速度不如在中國賺得快,但公司營收還是是相對穩定很多,做中國市場實在是太不穩定風險也太高了。

    • @user-dv3gv1ex5j
      @user-dv3gv1ex5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的确,竞争力不够或者跟不上发展速度的都会被淘汰,原来我们这有不少台湾人开的公司企业,现在就只剩下一个温莎KTV了,其他的逐步被淘汰退出了!

    • @user-rx1ww3qy6x
      @user-rx1ww3qy6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中國差不多2個月就換一輪商品,不跟進就得倒閉

    • @user-rx1ww3qy6x
      @user-rx1ww3qy6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歐美市場也不如以前了,現在只求便宜也不在乎質量了,現在我都沒敢相信怎麼差的材質是發給歐美的😂

  • @colza1025
    @colza1025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一篇的訪談超級棒,讓我學習了很多新南向的知識

  • @YiChenWu-yl4fz
    @YiChenWu-yl4fz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身為剛升上外文系大一的新生,我這陣子在選課時選了一門基礎越南語。從來沒有接觸過越南語的我之所以想學學看,一方面是為了補上大學中文換修的學分😅,但另一方面也是想到蔡政府似乎近年有意圖「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 ,覺得或許多學習一種東南亞國家的語言對未來發展或許能有所助益。最近便因為選課的關係開始對新南向政策多了許多好奇,沒想到頻道就剛好做了這一期節目!這46多分鐘的訪談讓我對這項政策或深或淺地多了許多認識,真的很感謝團隊們和受訪者提供的資訊,尤其這次的徐主任口條和論述都很清晰,讓這段訪談一點也不枯燥乏味~
    想對團隊說,我一直都有在看你們頻道做的訪談~每次真的都能學到許多新知和引起我的思辨~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加油!學完之後說不定剛好搭上外派東南亞熱潮了(莎

    • @qoosmsm
      @qoosmsm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難搭上外派熱潮,他還是外文系的,越南政府現在對外派蠻限制的,好像要100個當地員工才一個外派名額,這邊的臺企現在最愛留學過台灣的,會中文薪資直接跳一級,目前這邊學中文的需求極度強烈,民營語言中心收人收到手軟

  • @oceanea6b0908
    @oceanea6b090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希望也找台經院,經濟部的專家來談談這個議題。

  • @user-nz7wi8yu9l
    @user-nz7wi8yu9l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外館增加要有行動與實踐果效,台灣還是加油~人力不可少.

  • @kinpowu4457
    @kinpowu445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我是喜歡東南亞,住東南亞的人,這集很有深度,請相信臺灣的軟實力,不一定要局限官方關係

    • @lalala-me9nf
      @lalala-me9nf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個人小生意可以繞過官方,大生意是不可能的

  • @user-nd5po5xp9n
    @user-nd5po5xp9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台灣的產品對於東南亞沒有高競爭力,我過去曾經協助政府做中小企業在東南亞辦展的經歷。
    但後續許多廠商表示,因為台灣沒有與東南亞國家簽任何貿易協定,一加關稅,東西還是賣不太出去。
    新南向政策的首要之務是貿易協定,其他都是錦上添花,但目前沒有一個時期的政府有做到。

    • @user-jl5gh5gr2w
      @user-jl5gh5gr2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自己開公司的我也很清楚,每次都台灣試作樣品,但每次報價後,客人都拿中國或越南的價格打壓。

  • @ralphtzeng6832
    @ralphtzeng683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就以美國市場在越南的供應商來說,不論產業,裡面中高階管理人幾乎都是在美國的南越人二代,而且還有大量的儲備梯隊。台商在越南這方面,素質及數量的確掉下很多。

  • @keanuhsieh
    @keanuhsieh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這集很棒,資訊量充份

    • @alansu4665
      @alansu46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懂就說不懂,不懂要找產業來談,找官僚學者有用嗎?就像沒胸部的女生看到大胸的就說那假的啦

  • @derek05261
    @derek0526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相當有水準的訪談,謝謝!

  • @samuelchao
    @samuelchao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節目如此用心了解了好多

  • @zzzwohoya
    @zzzwohoya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0

    台越貿易2022 年剛好是30 年的歷史,而2022 年雙方貿易金額達到了277.5 億美元,年成長達到驚人的24.4%,使台灣成為越南的第5 大貿易夥伴。 這些數字也顯示了台商在越南的投資,目前也正在快速成長當中。 根據越南政府的資料,當前在越南的台商總計約3,850 家。2023年2月14日

    • @wangdd5048
      @wangdd504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台灣有南向阿
      看看 台南屏東高雄一堆光電弊案 ~~
      前瞻預算花下去大家A ...
      真的是 新南向阿

    • @mimicmirror1800
      @mimicmirror180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wangdd5048 民進黨已經變成他們在野時抨擊的樣子了,還是本來就這樣,只是沒拿到權力而已?

    • @waynechen1053
      @waynechen105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只會連宵為

    • @susu24vg
      @susu24vg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mimicmirror1800中國民進黨吃相難看,但媒體包裝更勝中國國民黨

    • @yung11977
      @yung1197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wangdd5048 台民黨只做了縣市長就一堆貪污了~誰更爛??你說的弊案吵了那麼久~到底有沒有證據拿出來?國民黨一直吵綠電~結果也是一堆人在搞 所以要噴什麼就拿出證據選民自會選擇!!

  • @linchihyi7588
    @linchihyi758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聽完後,南向發展幾乎是由於世界趨勢以及民間自行努力的成果。
    政府提供的幫助幾乎是微乎其微,甚至連外館也沒有增加資源,新南向政策宛如口號。

    • @KENKEN0501P
      @KENKEN0501P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不能同意你更多

  • @user-uu3jx6fk3m
    @user-uu3jx6fk3m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這個學者好有氣質,喜歡她說話的方式。

  • @changsam9205
    @changsam920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希望這個議題可以一直持續的探討,讓政府和民間可以持續深入造成影響,畢竟台灣小需要向外發展.
    另外新南向政策還有移民問題還有地下黑工,還有情色產業,這些黑暗面向也必須揭開,越早面對現實越可以避開問題

  • @user-ot9pv1uo1v
    @user-ot9pv1uo1v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好難得有這麼接地氣的研究學者.......會講點務實的話 不是只愛打高空

  • @Vita614
    @Vita61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謝謝范姐跟團隊持續製作優質新聞與訪談,是我國際新聞的重要來源❤️ 謝謝!

  • @user-my8ib6ib9b
    @user-my8ib6ib9b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很喜歡這些有質感的節目

  • @markmai4159
    @markmai415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一般老百姓的感受也是、新南向的政策目標很好,但政府在實際執行政策面上,似乎百姓比較難感受到實際帶來的效益!感謝這次來的專業來賓、讓我🈶️多一些認知了

  • @hi3d2
    @hi3d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人才,才是未來重點。

  • @user-SHERLOCK168
    @user-SHERLOCK16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0

    總之就是台商太自私、太奸詐吧⋯⋯,說什麼讓越南碩博生回到越南給台灣的薪水「管理」會有問題?
    他來台灣讀書拿的是台灣「學歷」給台灣級薪水有什麼問題?
    這些越南碩博生可以幫台商「快速紮根」,也可以「緩衝」台越的矛盾,更可以打造符合台灣需求的越南勞工,一舉數得,台灣「學歷」口碑一旦建立,更可以增加人才庫的量和選擇,而台商的理由居然是「管理有問題」?我看就是一群自私的奸商而已,只想自己賺,歧視越南碩博生⋯⋯😂

    • @j2u0d3y1
      @j2u0d3y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這些台商對臺灣人也沒好到哪去😅

    • @larzhobby8428
      @larzhobby842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因為台商在越南不需要碩博生阿,越南只是工廠,就算是管理階層大學學歷也夠了,研發才需要碩博生

    • @johnsondung3627
      @johnsondung362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一地的薪資按在地的生活水準給付,而非其受教育地給付!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在商言商,成本能省誰會願意多付,除非受雇者有特殊無可取代的才能,
      否則,商業運作就是如此,不同於慈善機構。

    • @linkidd719
      @linkidd71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如果越南生進的是科技業,但如果不是,這些台商也請不起,這樣懂意思嗎?

  • @Lu-fl5yt
    @Lu-fl5y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

  • @TYAC_TPE_SF-Bay
    @TYAC_TPE_SF-Ba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Thanks!

  • @Litsair
    @Litsai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首先整體台灣人或是企業主對東南亞的觀念要改變,不能只是停留在低階外勞的形象當中,一旦有地域性的「歧視」就很難與雙方提升到某種關係。
    其次就是在於「人才」的培養與交流,最後才能談到「市場」的議題。
    有了以上的條件和佈局,最後才能提升到「政治」與「外交」到層面。

    • @user-pg8cc7ut2j
      @user-pg8cc7ut2j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台灣人不是賞飯給他們吃嗎?一如賞飯給中國大陸三十年,他們才有如今地位。現在台灣又開始賞飯給東南亞人吃了。

    • @yrw7155
      @yrw715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是1450反串吧

  • @mhh1886
    @mhh188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8

    世界工廠不能會被取代,但絕對會分散

    • @user-sw6qr2db5r
      @user-sw6qr2db5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中國通過技術和政府整合能力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誰又會和錢有仇呢?特別是有錢人真香才是真理。看看美國的頂級富豪Musk的態度。

    • @user-cq4kv5gd9l
      @user-cq4kv5gd9l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user-sw6qr2db5r這是錢的問題啊,政治風險換成實際的成本是很可觀的,不然那些轉移產業鏈的企業都跟錢有仇嗎?

    • @user-sw6qr2db5r
      @user-sw6qr2db5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cq4kv5gd9l 中國薪資上漲和中美貿易戰,影響賺錢的必須轉移,但一些供應鏈也在中國高速發展,比如半導體全產業鏈(EDA,光刻機等製造設備,材料,晶圓代工等)高端造船,電車,綠能,民航飛機製造,機器人等。

    • @alexxo78
      @alexxo7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user-sw6qr2db5r 連中國國企跟中國製造業大廠都有在外移東南亞的,你的觀點比較接近疫情前的狀況。

    • @user-sw6qr2db5r
      @user-sw6qr2db5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alexxo78 美國有國安法,中國也有,中國高端技術,高利潤行業,不可能轉移,中國的產業優勢,不只是人工低,完整的工業體系,相互協同創造的技術和效率才是核心優勢。未來不屬於東南亞,機器人時代,掌握完整的工業技術,低成本綠能,才是最後贏家。

  • @yangni007
    @yangni00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專業!❤

  • @maozi2443
    @maozi244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棒的一期

  • @chiouharrison1862
    @chiouharrison186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不能取代 但可以分散風險 是絕對事實

    • @user-rx1ww3qy6x
      @user-rx1ww3qy6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把低端工厰轉移出去,把握住上遊原材料和出口,能分散風險嗎?😂

  • @user-fz1rg7lu4f
    @user-fz1rg7lu4f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吉哇哇可愛

  • @TWallensu
    @TWallens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期待多講解政策功績與產業趨勢脈絡的走向👍

  • @Philippewan
    @Philippewan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深入的探討🎉

  • @tsaimohan
    @tsaimoha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身邊接觸到的朋友,只有聽說要投資越南,他們說越南當地非常多韓國人。 這是世界潮流,沒有實際感受到政府幫忙了什麼。

  • @MrVincentDou
    @MrVincentDo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1

    以我之前做餐飲經驗
    中國客人真的賺不到什麼錢欸
    相比之下光我們自己國內的移工朋友放假那個消費力也屌打中國遊客出國玩(我當然也知道中國一堆爆幹有錢的人,但多數來台灣的也是平民居多

    • @user-yd7uy6xw9x
      @user-yd7uy6xw9x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说句心里话,去台湾旅游的大陆人,除非是福建人,否则真吃不惯台湾食物,我去台湾旅游基本都吃麦当劳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中國一堆爆幹有錢的人,可能都具有特殊身分,拿不到簽證來台?
      也或許台灣沒有足夠可以讓其炫富彰顯身分的亮點,可以吸引這樣的人?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為什麼會吃不慣 中國這麼大 到其他不同省份之間遊玩也會吃不慣嗎(莎

    • @BeijingYemer
      @BeijingYeme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user-yd7uy6xw9x没那么严重吧,我是没去过台湾,但是海外台湾餐厅还是很不错的,怎么可能吃不惯😂

    • @lucy221451
      @lucy22145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er-yd7uy6xw9x韓國日本人倒是找得到喜歡吃的東西😂😂😂

  • @eashin442099
    @eashin44209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有價值的內容尤其台灣想去國外經商很有重要 我傳給幾位算過命的朋友和親友參考 感恩

  • @douyalee2993
    @douyalee299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在東南亞、印度、中國投資都要小心、小心、小心,不要一頭熱,全投在一個籃子裡。而且台灣是永遠最保本的投資,其他,台灣在其他國家眼中,永遠只是外人投資。

  • @useridcn
    @useridc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個人非常討厭媒體或政客用“假議題”這三個字。如果是假議題那你幹嘛討論?它就是一個議題妳們才討論不是嗎?

    • @alansu4665
      @alansu46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懂就說不懂,不懂要找產業來談,找官僚學者有用嗎?就像沒胸部的女生看到大胸的就說那假的啦

  • @sallywang0055
    @sallywang005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我們要想辦法突破重圍,我們要有信心一定可以」范姐

    • @kkbox5097
      @kkbox509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用愛發電再加有信心
      就可以打敗物理跟經濟學家
      厲害

    • @sallywang0055
      @sallywang005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ㄏㄚˊ

    • @user-gr7md8gj7r
      @user-gr7md8gj7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只要台灣背後的神祇還在,突破是遲早的事。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哈哈,我怎么听到的绝望滴血的呐喊?

  • @eggrollin
    @eggrolli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這位姐講話咬字很清楚。很有魅力。

  • @Sky-hq4cr
    @Sky-hq4cr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这个蘋道棒🎉
    上来先点赞

  • @user-gh9kq9qp4b
    @user-gh9kq9qp4b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來台灣觀光,飯店設備不夠國際化,收費又比其他東南亞國家高,業者自絕前途,想靠大陸團更是緣木求魚,早就被陸方及港商完成一條龍佈設,看似人多實際收入不理想

    • @user-vm5rd5vt3k
      @user-vm5rd5vt3k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真的...說要發展觀光
      但價格,飲食環境,語文都不著手改善,只會喊數字

    • @Chris-iz7wu
      @Chris-iz7w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可以想想,台灣最多高級飯店的台北有什麼好觀光的?
      台北沒有被重視的歷史、商圈沒有特別大、市容也不太好看、百貨公司很多但體驗不如東南亞購物中心、交通跟東北亞比不太方便、夜生活不太發達。
      觀光最有潛力的城市台南,交通太爛、市容不好看、歷史文化不夠重視。
      台灣吃得很多很好吃,但跟泰國、大陸比還好而已。
      剩下自然,但自然一堆鐵皮屋。
      有辦法解套嗎? 舉債建設
      高雄市區就弄得很棒,但在台灣舉債就被罵啊,還追求零舉債,尤其台北資產十兆不缺錢。
      國際上紐約東京負債都很高,但也不是還不起,舉債把錢投入民間反而促進經濟及發展建設,但舉債在台灣早就變成黨派攻防議題

    • @user-dv3gv1ex5j
      @user-dv3gv1ex5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湾的住宿真的是盘子价,台北五六千一晚,在大陆也就四星多一点5星不到的水准!同样的价格在大陆能住洲际酒店!老酒店一大堆,看得出很久没更新设施了!

    • @user-lp5lj5fm1m
      @user-lp5lj5fm1m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就你们对大陆人的歧视态度,就别想让陆客回去!​@@user-vm5rd5vt3k

  •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尊敬的范琪斐和吉哇哇小姐:您们好!我是来自中国大陆最底层农民群体的一员,自从接受秦晖教授的思想启蒙后才觉醒。我非常认同秦晖教授的观点:美国应该联合民主阵营国家一起帮助全体中国人民向共产党施压提高中国整体国民的低人权现状,而不能只单独强调香港、新疆、西藏、异议维权公民的人权问题。特别是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的负福利待遇,提高他们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降低体制内的特权高福利待遇。(农民在中国是一种最底层身份而非职业的存在,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这种大规模歧视欺压弱势群体的情况在当今的全世界范围都绝无仅有),杜绝红色血汗工厂(只有提高中国农民工的人权和福利待遇才能保障民主阵营国家劳工权益不受损害,否则就会发生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幸后果)。
    请您们帮忙向民主阵营国家政府和人民传达来自中国最底层农民的心声🙏祝您们全家幸福🙏平安喜乐🙏万分感激🙏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借鉴波兰团结工会福利问责的经验让中国走上宪政民主之路🙏

    •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再次祝福您们节目收视节节高升👍💪🤟✊😛😊

    • @HamzaKhan-xv3tm
      @HamzaKhan-xv3t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oliday8473台湾是不把中国人当人的,你求错人了,学习英语,电焊偷渡北美吧

    • @waerp11
      @waerp1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这什么反串搞笑么😂

    • @feixiongluo4198
      @feixiongluo419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是假农民吧。农民住着小别墅,开着小汽车,空气又好,让我这种城市户口人太羡慕了。最近去浙江旅游一圈,大受刺激。

  • @peterchoa8942
    @peterchoa894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喜歡有議題深度討論

  • @johnyang-qb7mo
    @johnyang-qb7mo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現在缺工問題也很嚴重,不應再停留在外勞搶工作的舊思維上,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讓外國留學生畢業後可以留台工作,甚至比照外配留台工作多久後可取得國籍,因為這些人都是挑選過的即戰力,比鼓勵自己人生小孩快的多

    • @user-vm5rd5vt3k
      @user-vm5rd5vt3k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我們缺的是低薪勞工...高薪位置搶的勒
      整天喊缺工的企業其實都是不肯加薪的

    • @terrykoc
      @terrykoc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但問題是這群企業主慣老闆能長期給得起好待遇留得住這麼多人嗎?

    • @user-wc5vl3ws5z
      @user-wc5vl3ws5z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因為這些人都是挑選過的即戰力 真的是偏見 哪來挑選過的即戰力?一廂情願想法 事實上台灣就是外國移工填補台灣人力缺口來的都是比較低落人力

  • @zingcofox
    @zingcofox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學者沒有提到的是台灣對特定國家的人有限定他們只能做 藍領的工作,例如印尼,這種過時且歧視性的政策,真的對促進其他國家的人才引入有非常不好的影響

  • @user-vi5ib5br3u
    @user-vi5ib5br3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的確是實打實的乾貨阿

  • @user-ik7ey5vt6n
    @user-ik7ey5vt6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覺得沒問到項很可惜,還是不知道政府錢具體花在哪,為什麼要花在那,花了之後成果如何,對台灣本身的好處是甚麼

  • @yexiou
    @yexio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7

    我也覺得移工朋友的消費能力 比對岸普遍好,對岸貧富差距大 富的陸客買101精品, 一般攤販賺不到人民幣, 窮的陸客啥都不買。更重要的是,移工朋友 個性普遍好、有禮貌、聲音音量沒有大陸人吵、不滿街菸蒂 亂吐痰、公車上也會禮讓老弱婦孺先下車,完全不造成當地人太多生活困擾。

    • @louiswei1986
      @louiswei198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不用那麼以偏概全吧,移工音量比較小?...

    • @Kamfms7
      @Kamfms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版主典型歧視口吻自己還不自知⋯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主要還是看拿哪邊的薪水和有沒有融入台灣社會的風情吧 跟是來自哪邊關係不大(莎

    • @wangdd5048
      @wangdd5048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台灣有南向阿
      看看 台南屏東高雄一堆光電弊案 ~~
      前瞻預算花下去大家A ...
      真的是 新南向阿

    • @wolfjr5219
      @wolfjr521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你的看法正好說明了一個基礎問題,就是我們台灣國,從人種和文化與東協國家以及太平洋南島語系根本的關係,我們有共同的祖先,發源自太平洋深處,這種聯繫深植於我們的血液和DNA裡,所以對東協的移工朋友有自然的親切感,因為我們流著相同的血液有著共同的祖先和文化。

  • @102017
    @10201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位說得真好

  • @henrylin6805
    @henrylin680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政府雖然這兩年陸續鬆綁了一些外國人在台工作或居留的法規,但還是搔不到癢處,鬆綁的幅度跟效果實在很有限

  • @GunsMoveOn
    @GunsMoveO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關於FTA貿易協定
    我是一個台灣品牌的小老闆跟台灣大部分公司一樣在和國外客戶談到產品製造地時面對到以下的問題
    例如泰國(東協成員)對台製一般產品有懲罰性關稅30%一般關稅也在10-15%,而東協成員國之間與中國則是零關稅。所以你去泰國很少看到台灣的產品,而卻是滿滿免關稅的大陸貨及韓國貨!
    小三通從蔡英文上台後逐漸卡死,大陸對台商品仍舊有關稅存在!而我們競爭的甚至看不起的東南亞小國反而沒有!
    沒有辦法簽FTA才是核心問題!投資外移對於台灣本土勞工薪資一點幫助都沒有!中小企業商品賣不過去!所以新南向不是假議題什麼是假議題?
    這是我從太陽花當時寫的,到現在我看是一點都沒有改變!

  • @user-te2nv9sb7t
    @user-te2nv9sb7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外資已經大量徹出中國

    • @kkevin9392
      @kkevin939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美元欧元都在加息背景下,全球流动性紧缩,除美国以外的国家都有“外资撤出”的现象。

    • @user-te2nv9sb7t
      @user-te2nv9sb7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kkevin9392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要送終了,富比士:這是報應
      2023年5月6日 - ... 及地緣政治局勢,全方位剖析美中脫鉤的中國經濟趨勢,直言外資及中企都開始轉移產線,中國作為西方世界工廠的日子即將結束

    • @user-te2nv9sb7t
      @user-te2nv9sb7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kkevin9392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再也不保?美國訂單正大量撤退,這幾個 ...
      2023年6月7日 - 美國企業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亞洲其他低成本國家,形成「另類亞洲」。中國在美國進口總量中的比例不斷下滑,對越南、台灣和印度等國是一大利多。 墨西哥 ...

  • @toh81390
    @toh8139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南向政策是中美貿易戰火中台灣的避風港,問題是中美貿易戰並非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可以預測的風向,至少20年前李登輝就看到了.美國要改變供應鏈布局,日韓早早就去了台灣現在才開始慢人家一步喊新南向.如果20年前就開始大力布局現在台灣會有一批有東南亞經驗的40歲幹部可以用.現在啥都沒有只能臨時抱佛腳吃日韓吃剩的.
    因為台灣人只想靠語言優勢待在舒適圈賺中國專制政府的權力尋租紅利.

  • @HSU_KO66
    @HSU_KO6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這次回越南看到
    飲料跟商場很多是日本的
    台灣投資的商場也很多 尤其是連鎖的方塊人系列商場
    韓國大多是在電子產品上比較佔多數
    還有一堆韓國人來越南旅遊

  • @mrchocolatevision
    @mrchocolatevisio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自1960年以後有根據的統計數字顯示,台灣在人均GDP上一直落後港、星兩地。若以GDP總量,則在韓國脫離韓戰開始發展經濟後輸給韓國,韓國人口數是台灣人口的兩倍多。
    台灣曾是四小龍之首的說法是一項政治宣傳。

    • @peterw.107
      @peterw.10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說的很正確,台灣從來不是四小龍之首. 去看新加坡跟香港的1970,1980的照片就知道了,看GDP歷史數據也很清楚.
      四小龍之首是錯誤的政治說法,不是歷史事實

    • @mrchocolatevision
      @mrchocolatevision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peterw.107 這項說法起源於國民黨的宣傳,目的在貴古賤今,形塑過去在兩蔣統治時代,台灣經濟有多好。在台灣年紀超過4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認知那個年代與現代台灣人民生活富裕與享受程度有天壤之差,更遑論在人權、自由、民主上的巨大差距。

    • @jwgu5997
      @jwgu599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湾现在不配和韩国比

  • @user-jp2uy8sc5m
    @user-jp2uy8sc5m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台灣廠商為了生存往外求發展,都是靠自己,反觀政府一直鼓吹,實質做了什麼呢?近年政府對國民所得,GDP,出口很自豪,殊不知都是靠台灣廠商,連台積電也是,如果自身的技術沒有不斷提升,能做(護國神山)嗎?反而政府是托台灣廠商之勢,大吹政府多利害。台灣政府眼光太短視,只為政黨利益。
    回看蔣經國,孫運璿,李國鼎那個年代,為台灣所做的努力與近年政府的國家政策相比,就可想而知了。
    為台灣所有廠商感謝再感謝,有你們真好。

    • @lucy221451
      @lucy22145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還在唱三十幾年的東西,有夠傷腦筋的,蔣經國死的時候,Dos電腦才剛剛出來咧,您去問一下年輕人,有人聽過那是什麼嗎?那一套拿到現在能用?汽車都已經飛天了耶😂😂😂

  • @user-dx4mt9kv2g
    @user-dx4mt9kv2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講得真實不虛,客觀實在很棒。

  • @sexyswimmer151150
    @sexyswimmer15115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南向政策的核心是“分散”,不是“取代”

  • @itazuma1013
    @itazuma101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聽起來也不能說是假議題,本來就是台灣不得不做的事情,光是可以"盡可能"減少對中國本身的依賴就是必須作的事情了,
    講真的今天要是中國沒有想軟硬兼施的併吞台灣,學南韓那樣跟中國經濟深度綁定在之前來看也未必是壞事(當然現在南韓受到牽連看起來不太好受)
    至於政治外交上不夠力的問題主因也還是中國的干擾,台灣一直以來的外交方針本來就不是那種會拿經濟利益很強勢的逼迫他國在政治外交上就範
    這時候碰到一個會這麼操作的鴨霸國家,會有這種結果基本上不算太意外,但你能因此不去做嗎?台灣一直以來不就是這樣用熱臉去貼國際的冷屁股走過來的?
    那怕是各種國際組織都被中國用一中理由擋下來,就算台灣沒加入這些國際組織也是盡可能在路線上去迎合國際組織的路線跟規範
    今天台灣要是沒堅持貼下去,那麼碰到如今中國跟西方關係惡化的這個大好機會台灣未必能把握住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未來AI時代,或許能靠著台灣在此方面的優秀供應鍊的實力,
      整體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看看是否能稍微改善一下以往的熱臉冷貼的困境?
      終究台灣廠商必須努力升級到不被趨勢逃汰才行。

    • @isabellang2907
      @isabellang290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一直以來的外交方針本來就不是那種會拿經濟利益很強勢的逼迫他國在政治外交上就範”,因爲台灣也沒有這個體量去逼迫他國。但是美國不是在逼迫他國選邊嗎?因爲美國體量就是大,還有美元和軍事。

  • @user-gi5xm7ps4g
    @user-gi5xm7ps4g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臺灣本身必須進行產業升級,除了維持晶圓代工技術的領先之外,需要發展其他高技術的產業拉高薪資水平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資金流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除了中国 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除非能过 美国 或者西方那关! 😂顶得住军事 政治压力,真的给你发展 也会想台积电一样股份让美国控制,沦为美国的打工仔

    • @hanson4545
      @hanson454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升級的老闆早被淘汰了

    • @user-gi5xm7ps4g
      @user-gi5xm7ps4g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不好意思,不過就以目前自己在量子科技領域與朋友日前於工廠導入自動化服務(AI aided)的經驗,多數台灣企業根本無心於技術發展,多半工程師都是改良或拼裝其他國家的系統,上面高層也並不重視基礎知識,因此代工製造仍然是台灣產業結構主流

    • @OhMoonClub
      @OhMoonClub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gi5xm7ps4g台灣很多公司它就是專心走代工的,不是沒有能力設計,只是代工真的比較賺,比如台積電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公司,它是代工啊,但是第一,代工的話不會有路徑限制,我幹嘛把自己綁死 這是高科技,又不是低端製造 代工並沒有不好

  • @MSweeper
    @MSweepe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其實台資還是取決於老闆的個人能力,領導風格,及企業規模的大小。以鞋業界為例,像豐泰或者寶成,這種代工耐吉及愛迪達的名牌工廠,本身規模有夠大,可以招收到一些,比較年輕,英文能力相對比較好的年輕幹部,所以外移東南亞相對會比較簡單。或者像興鵬鞋廠做克拉克,Timbaland⋯⋯休閒鞋名牌,他們的第二代基本上都類似ABC,國際視野很廣,可以跟Buyer直接談country allocation policy的問題,即使如此,台灣人還是比較喜歡大陸幹部,勤勞而且機警,配合度也高,其實我們做企業的,能夠靠自己就靠自己,至於政治,不管藍綠,對企業的幫助實在是很有限。很多大陸籍的供應商,做台資廠的生意,他們老闆本身,有些都有美國籍了,政治對企業的影響真的是非常的少。

  • @km_lovefu1407
    @km_lovefu140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中国大陆,是一个有统一的国家政策和税收的大陆国家,而且现在全国除西藏外,都有高速公路、火车、飞机等便利的交通。这就形成了在中国制造的速度远快于其它国家。以汽车产业为例,长城汽车在重庆市永川区设有工厂,生产长城炮皮卡,坦克系列越野车,长城汽车自己的配套的发动机工厂和变速箱工厂蜂巢传动也在永川。然而很多其它供应商并不在永川,分布在全国各地,可是汽车工厂每天都要生产,生产线是不能停的。那些遥远的供应商怎么天天给长城供货?这离不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比如有些供应商在江苏省昆山市,到永川区约1700公里路,如果一个货车配两个司机,人休息车不休息,24小时就可以从昆山送到永川。加上装货卸货时间,2天时间就能完成,当然这是极端的快,大多工厂并不需要这么快,成本偏高。对于货少的工厂,只需要发物流就行,物流公司到昆山的工厂提货然后拉到物流园装车,晚上发车,然后大约2天时间(为什么两天,因为现在运价低,中大型长途货车司机由原来的2个司机一个车,变成一个司机一个车,要休息,要睡觉)到重庆市区的物流园,在重庆物流园下车后,马上就可以送到工厂了。一般也就4-5天的时间。由于在沿海的工厂,大量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把工厂搬到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内地省份。在快捷的物流下,现在的工厂,可以把工厂设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区,工厂老板只需要考虑哪个地方的税收优惠,政府优待政策更好。中国制造业为什么那么卷?在20年前,中国内地高速不那么完善时,竞争只在沿海,现在高速公路发达了,竞争就遍布全国了。加上互联网的出现,电商的发展,让原本需要层层代理,层层转运的货物(以前的经销商是省-市-县-乡镇结构),现在只需要从电商仓库发快递可以直达全国(免费包邮要除新疆、西藏、内蒙古)各地消费者手上,而这个过程,哪怕2000公里之外的电商发货过来,一般也就3天到4天就能收到货。正是因为在中国的快,造就了在中国制造的速度的快,这也促进了在中国从设计,到制造,都很快。比如服装,从设计到打样到生产,十来天就能完成。服装电商平台Shein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更新各种各样的款式,就是中国制造有快速地产业链优势和运输优势。中国的电商平台,能在全世界攻城掠地,离不开中国国内庞大的制造业种类,高中低端都有,也有快捷的物流,能让中国全国生产的商品快速运送到港口,发往世界各地。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新品开发速度,远远快于全球其它国家。现在最典型的,就是汽车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一款新车的设计与开发,离不开产业链上众多供应商的协同设计与开发,看看中国的汽车,畅销车型现在几乎可以做到每年都进行大改款,然而欧美日韩的汽车,还是四年一大改款,一年小改款(小改款主要改外观件,比如灯的造型,前脸造型)。这就造成了现在在中国看欧美日韩的车,不论造型还是内饰还是功能,就像古董车,非常老旧。同样的,还有手机,中国智能手机的设计、材质、功能更新换代非常快。苹果手机,很多年了,依然没有看到大的变化,而中国辆销售的手机,内在的性能变化非常强大,AI引擎已经在手机内应用了六七年了(主要解决安卓手机用两三年出现严重卡盾问题),今年像Vivo、Oppo、华为、小米等,系统都要内置AI大模型了。这会全面改变手机的应用场景。手机不再只是通信工具,娱乐工具,甚至可以变成生产力工具。当全世界很多终端品牌撤离中国后,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更长维度里,意味着的是多方面的落后,落后意味着没有了竞争力。欧美日韩的开发周期太慢,时间太长。这与他们产业链分散世界各个国家有关。想想,从广东把产品拉到越南,三五天能搞定吗?但是拉到重庆三五天轻轻松松搞定。如果苹果把供应链转移出中国,那么他的新品开发会变得更加漫长和困难,他的落后会变得更加明显。最典型的折叠屏手机,看看华为的折叠屏手机Mate X5,几乎看不出明显的折痕了,而三星的折痕非常明显,苹果还开发不出来。至于中国在人口处于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就要下降,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取代人工的岗位越来越多,人多反倒是灾难,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厂,用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大数据代替了简单的需要不断重复的工作岗位。现代的制造设备,如果三五年不更新,那制造设备就非常落后了。比如现在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都有通风设备,里面有种叫通风管道,通风管道是由一片一片组成的。风管的制造,主要是裁剪和折弯。老工厂的折弯方式人工一片一片地放加工设备上折,裁剪是独立的设备。而我看到的新工厂,只需要把铝卷固定在生产线的起端,那么裁剪和折弯是一条流水线,可以自己完成,人工只需要流水线末端把成品收集过来堆放好就行。在家具行业、印刷行业,变革也非常大,在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机器手臂代替了越来越多人工,像以前冲压件,需要人工一片一片地放上去取下来,现在都是由机器手臂完成。中国不怕人口减少,只要做好教育就行,制造业也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人才,比如机器人的编程、维护、检修,大数据平台的操作、维护、开发等等。这至少需要大学生才能完成,中小学生根本操作不了。

  • @user-cn5lt6cs8u
    @user-cn5lt6cs8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非常主觀的言論角度、
    「台灣回流」
    智能生產
    移工及外配、植入
    台灣產業升級、市場應變
    稅盈內循環、都在積極應對、改變中、沒有你講的果境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從資金流向來看應該是有回流,只是尚未開始積極進行布佈署吧?
      畢竟大選在即,後續還有變數!

  • @qaz205
    @qaz20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iPhone 15
    已經準備在印度量產
    在未來有沒有可能
    從15以後的都不是在中國生產?🤔
    所以我認為新南向的成功
    要看全球是否一起行動南向策略
    印度若是逐漸壯大起來
    印度、印尼、菲律賓、台灣……等
    一起拉掉中國50%訂單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也不能直接這樣
    就篤定新南向不可能…………🤔

    • @user-hm3py8bl5s
      @user-hm3py8bl5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而且天道運行在未來20年走的是離火運,
      南方丙丁皆屬火,往南是正確的,符合宇宙運行的大勢所趨。

    • @user-gr7md8gj7r
      @user-gr7md8gj7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連烏龜廣達產線都要全部移出中國,怎麼可能只有50%,移出80%產能會更接近事實,畢竟飛彈還對這美日台。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gr7md8gj7r 还在用意识形态看问题,希望台湾国越来越多这么暖心的人

    • @user-gr7md8gj7r
      @user-gr7md8gj7r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ReDragon808BluEagle 你就繼續當鴕鳥把頭埋在砂中,產業鏈轉移不只外商與台商,連中國廠商也搬到越南 東南亞

    • @ReDragon808BluEagle
      @ReDragon808BluEagl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gr7md8gj7r 符合经济规律,没有不对啊,当初为什么要从台湾移到中国,那今天从中国移到东南亚的道理是一样的。 低端制造业寻找人力成本低的地方而已,没有不对。

  • @liudon676
    @liudon67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分析的非常正確. 前幾年的新南向研討會, 發表的結論 對與會的專業人士感受是, 官員根本是去參觀旅遊, 沒帶回對台商有利的任何資訊, 大內宣交差了事!

  • @user-tc9mx1ll2h
    @user-tc9mx1ll2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去越南(2015)的經驗跟看法是,大的基礎建設被日本拿下; 韓國滿多走連鎖通路例如咖啡館; 台商則是工廠,需要比較多工人,工作環境、薪資條件有時候比較差。

    • @user-rx1ww3qy6x
      @user-rx1ww3qy6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中國呢?😂

    • @user-tc9mx1ll2h
      @user-tc9mx1ll2h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rx1ww3qy6x 中國的部分我當時還在中國很落後的印象,所以沒有問。但是我現在回過頭來看,既然中國的華為能在歐洲拿下5G的設立,那麼他們的企業強項則在這塊包含互聯網、電商。
      但是其實因為台灣都不報,現在中國大陸也能對外輸出核電技術還有一些挺不錯的項目,可以想見過去國家和企業的合作培植的關係一直大刀闊斧進行。台灣似乎只有蔣經國時代有遠見到現在有台積,其他的成就大多都是企業主自己的能耐所打造的天下。

  • @AA-oc8pf
    @AA-oc8pf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美中哥倆好時,台商就往中國跑。
    美中起衝突時,台商只好往他處跑。
    形勢比人強。
    哪兒有更多利益,商人就往哪兒跑。

    • @inaqingww
      @inaqingww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本来就应该这样, 这很健康, 因为他的规则是很明确的

  • @iriskuo4089
    @iriskuo408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自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都把「企業」唸作「起業」? 費解

    • @caienglish5884
      @caienglish588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被影響了

    • @ycynb1021
      @ycynb102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也聽不習慣!
      她把企業的企(四聲)說成三聲。尤其是官員們,更是要注意一下言詞。

    • @Steven-oq7dx
      @Steven-oq7d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中國化了 文化入侵

  • @arumaliu2913
    @arumaliu291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台灣採經濟發展,必需配合南向東南亞,這是正確而必要的!

    • @someday_will_be
      @someday_will_b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中國也在南向中。
      範圍比台商還大。

    • @yuzhouxu9418
      @yuzhouxu941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问题是你们去晚了,中国已经完成东南亚的布局,台湾的空间很小

    • @user-dv3gv1ex5j
      @user-dv3gv1ex5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大陆自己也在搞产业升级,腾笼换鸟,主动淘汰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小打小闹有台湾的份儿,真正的大项目合作,还得靠政府直接在背后撮合、撑腰!

  • @teddy30416
    @teddy30416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希望能找有在東南亞投資跟經商的台商來講現狀跟需要的幫助,人在台灣但是談越南投資怎麼看都會有資訊落差,德金不就在越南嗎?不過我們的政府在國際上好像一向幫助都沒那麼大

  • @user-tp9uy6pv2o
    @user-tp9uy6pv2o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第一句漏洞就很多.........
    ""從過去到現在不能取代""
    可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未來呀!!!!!!
    大陸一堆美化的數據(事實更慘)VS開發中的東南亞國家
    這才是真正大家要知道的部分

    • @cili3763
      @cili3763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绿媒看多了,你有这种想法太正常了

  • @user_thelongwayaround
    @user_thelongwayaround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專業

  • @chc5568
    @chc556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誠如吳欣盈講的,台灣外交部是斷交部,台灣灣外交部人員的保守心態,是有目共睹的。

  • @starguitar330
    @starguitar33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是2008年在台畢業的馬來西亞僑生,畢業在即時觀望了一下學長姐為了留下拼工作簽證的狀況:比如必須要找到一份當年只有醫科或工程系畢業生才能達到的工作薪資;即使找到不需達薪資門檻的某些特定工作,也都只是一年合約,一年結束後大可能不續約你就得回母國。於是果斷決定不浪費時間回馬來西亞。
    回到馬來西亞間中找工作時也曾考慮過台灣觀光局在馬辦事處,結果面試第一件事台灣方面試官就跟我說一切休假比照台灣,首先就是第一年新人沒有薪假可拿,第二年才有有薪假十天😂 在馬來西亞這個第一年就可拿有薪假八天,公共假日還多到爆的國家,這個毫不localised的待遇真是毫無競爭力😂😂
    現在,我們更年輕一代早就更傾向去中國,我自己也曾後悔當年選大學時沒選擇中國 (當年曾收過復旦的offer) 。但我一個沒在中國內地留學或長居過的人,還曾收過遠在中國的公司發來的面試邀請,中國對於聘請東南亞人真的比台灣開放許多。對我來說比較可惜的是,台灣當年培養了這麼多僑生卻沒有通過政策好好利用這個資源來與僑生在地或其母國當地結合,當年的僑生政策看起來更像早期因國共對抗而留下的政治遺毒,而沒有從經貿合作出發來做有機結合。現在是有點錯失當初的機會了,現在的東南亞,或者至少我這裡,可以說到處是中國人或中國公司,新一代也更嚮往中國。

    • @chenyang9336
      @chenyang933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居然防守了 复旦offer 😂😂😂

    • @user-ro8be3fu4i
      @user-ro8be3fu4i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也真牛不选复旦😂

    • @starguitar330
      @starguitar33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ro8be3fu4i 选的台湾学校是台大,当年还是挺响当当的😂 主要当年海外华人对中国内地还不太熟悉,中国也还没有今天这么开放。台大也教了我很多,只是放在今天我可能就会选择去复旦了。

    • @HamzaKhan-xv3tm
      @HamzaKhan-xv3t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哇,上海复旦……

    • @jwgu5997
      @jwgu599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复旦啊,有这学历国内企业抢着要啊,可惜了@@starguitar330

  • @natsusoukyuu
    @natsusoukyu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謝謝製作南向政策特輯。
    分享一下小知識
    泰國到現在還不給台灣人免簽
    全東亞東南亞只有台灣、北韓、中國、巴布亞紐幾內亞,還要一些超級小的太平洋島國要簽證。
    然後聽說準備要給中國至少三個月的免簽了,台灣呢,不漲你簽證費就不錯囉~~~

    • @Jyanjang-tsai
      @Jyanjang-tsa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中国跟新加坡,泰国,已经互相免签了

    • @natsusoukyuu
      @natsusoukyuu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yanjang-tsai 😂 對就在這短短五個月間的情勢變化
      但泰國給中國常態免簽代表台灣應該也快從暫時免簽變常態免簽了

    • @Jyanjang-tsai
      @Jyanjang-tsa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natsusoukyuu 是的,这几年东盟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了,台湾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现在中老铁路通车,还有中国开放东盟农产品进口,就这农产品台湾都做不到

  • @ji-lichiang3033
    @ji-lichiang303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琪斐、遵慈都很棒👍🎉❤加油⛽️

    • @ji-lichiang3033
      @ji-lichiang3033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希望琪斐能看到,台灣研究東南亞區域發展的人,還有也是遵慈台大同屆但不同系的楊聰榮

  • @user-zd2ew9qy2j
    @user-zd2ew9qy2j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新南向是趨勢,沒此政策台商還是會移走中國。

  • @user-jp8pv2ei1s
    @user-jp8pv2ei1s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台商? , 寶成去越南都多少年了, 鞋業離不開大陸嗎? 電子業, 馬來西亞?? 封測算是電子業內比較低端的制造(不包含台積電的先進封裝和INTEL, 三星的先進封裝). 其它的部份, 網上搜一搜都有.

    • @wellshsu1757
      @wellshsu1757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鞋業已經離開越南去印尼了,網通和筆電2025會在北越成形。

  • @cary166
    @cary16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個人的早期的工作曾經參與過東南亞 非洲及少量南美洲的投資製造業工作
    除了剛才訪問中的問題點以外 尚有下列的困難度
    一 語言 文化 法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異
    二 當地華僑可靠性與觀念差異
    三 教育水平不足 人才難覓
    四 金融系統落伍
    五 貪污腐敗嚴重
    六 治安敗壞
    因此其投資風險至少為中國大陸的三倍以上
    如果沒有充分的資源 準備 人才 當地協助 其成功的概算是很低的
    連可靠的律師 快會計師都難尋的地方。只有梟雄 有膽識與快速決策的當地主管 才比較有機會在重重困難中突圍而獲得成功
    因此其

  • @yusangeng
    @yusange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企新南向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中国大陆的企业,他们也很积极的在新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