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这种测试一点都不全面。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换完高性能锻造圈后,我的银行账户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脑瘫好惨 你太优秀了
我的第一感受也是这样
全對,這才是真正的差異
中肯銀行帳戶少了10W
應該再拿一台原廠車將重量減少190公斤做對照組,或許差190公斤真的就差0.幾秒。
節目做得非常用心,真的長知識了! 必須給點支持!
这种探索疑问的态度值得肯定,就像物理实验一样让实践来检验观点是否可靠,把车玩明白不花冤枉钱
换成山路可能就有更大差别了。场地赛地面那么平整,对避震的瞬间冲击几乎没有。
良心节目阿!必须得顶,赞赞赞!!!
根本流言終結者,感謝加速度的精彩節目。
就我个人换完轮圈的感受来说,路感更清晰了,转向感觉稍微感觉更灵活了。举个例子,旋压轮圈如果是开赛道100圈变形开裂,那锻造轮圈就是115圈变形。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暑假打工的钱全搭进去换圈了。所以,个人给和我一样钱包比较干瘪又爱上赛道的小伙伴一个建议,能上锻造上锻造,不要贪便宜用旋压的,一个月一换的旋压真的受不了,换的钱都能上锻造了
@6:26, it's the 3rd lap of AM that dragged the avg down....so for all the $$$ and weight saved, you'd get at best 0.1 second worth of improvement...money well spent.
有一点大家没讨论到,那就是,轻量化过崎岖路段的时候,颠簸的感受会减少一点
5个减速带,感受到4个 前面一期测了。 10个 不知道咋样😂
還是會有差,在低速的敏捷感還是有差異,煞車的距離,跑山路賽比較明顯,像我的車減重200公斤,更明顯,不過影片真的很用心
個人認為輕量化後對於懸吊負擔較小,提供較大的裕度給車手修正路線,但這對於專業車手來說,技術已客服了彼此的差異;換個方式打比方,方向盤的輕盈,並不會改變轉向的極限幅度,只差異於是否費力,但對於女駕駛來說,可能操駕上比較容易上手罷了。
感谢!干货满满!
讚歐 超有幫助的
非常好的节目,学到很多东西
各位大大们 , 所以结论是 我不必再想改轻量化轮圈了对吗??? 是不是????
謝謝你們的測試!我正好被洗腦準備換輕量鋁圈!你們幫我省了好多錢!感恩!
虽然这个测试用数据对比,给出了效果甚微的结论。但初中开始,我就坐我爸的车,他的车换了轻量化轮毂后,日常开车,我明显感受到了加速更轻快。我不是什么轮毂经销商哈,我就是个从小做我爸车的大学生。哈哈
這夠硬核! 我喜歡! 想看如果一輛普通車(比如C200),如果在不作改裝(比如改電腦軟件,高流量空濾之類),只最單純拆來減輕重量後 , 再來測 0-100加速 / 100-0 剎車 / 賽道一圈
轻量化轮圈和轻量化引擎飞轮是一个意思,花钱了,好看了,变轻了,运转惯性小了,可别忘了,惯性小了,转动实际需要更多燃料而维持运转扭矩。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会费油。抛开作用不谈,锻造东西有其优势,只是未必都真的体现在性能中,也不和其价格成正比。
想換輪圈的時候看到這個影片 幫我省荷包了 謝謝
我是SUV,也换了锻造,宁波造,所以花费没有日本名牌那么夸张。我觉得一公斤/十公斤需要正确的理解,减重带来的整车速度制动影响确实仅仅是十几公斤的影响,约等于无。主要效果还是悬架的瞬态响应能力的改善,也就是更柔和,更灵敏,还有就是时速30以内的动作灵敏度。速度越快,效果越不明显。但是总重减轻,对油耗的贡献可是细水长流效果哦,“一辈子”。
愈輕會愈省油 是一定的 但是不是省很多 我很有保留 因為幾乎很少測試 也很難測試 油門稍重一點 就沒有參考價值了但有一點我不用測試和數據也能肯定出結論.....改鍛造框的錢是你 就算輕了多少省出來油錢也補不回來的.....
@@bentsui8992 主要作用当然不在减重省油,主要还是改善悬架性能,这个,难以量化测试的,但是你们也说了,滤震感觉更好。如果说这个改善没有意义,那高档车用铝制摆臂等悬架构件,轮毂电机迟迟无法大规模应用,难道是无稽之谈么?
想看轮圈的直径有没有帮助....17寸vs 18寸
換個方式解釋好了輕量化絕對有優勢這大家絕對同意但效能在普通人跟街車是發揮不出來的個人認為輕量化就好比空力套件空力套件速度要達到180甚至200以上才會有感覺但街車在路上上很難沾的到200所以與其說沒有用倒不如說是這些套件在街車上根本發揮不出實際效能只有視覺享受而已😂
19公斤是不明顯啦 但如果整台車都換輕量部品 減少個100公斤應該就有感了😂 但應該很少車主可以接受
徐鼎泰 很多東西要拆光光🤣
对于我身边很多车主来说 去健身房就能省tmd 30公斤 买什么轮毂
@@kickyadick 哈哈 真的 車主自己先做輕量化比較實在
好測試 推薦
想看卡钳大小,和刹车片不一样,制动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个人感觉整体区别不算很大。我是e46 m3 comp pack,原厂碟片和刹车片,一碰踏板就点头,换了stoptech 前六后四 355mm,比原厂初段软了很多但是越踩越硬,很好控制,刹车距离倒是没测过,因为非常线性所以能比较容易的掌握到临界点,理论来说应该会缩短一点距离。想单纯缩短距离最好还是换胎啦
刹车距离其实轮胎是最重要的,不然ABS拿来干嘛。 大卡钳和通风盘,主要是让刹车更线性和持久。
@@yuzeyang8847 這是真的 我FK2換了brembo GT6 六活塞卡鉗 剎車沒有說猛多少 但是變成一種漸進的感覺 不像原廠一踩馬上減很快
@@bentsui8992 对的 linear/predictable 和 heat capacity, bbk主要就这两个优点
有機會介紹加大鋁圈的優缺點分析嗎?
不錯,反向思考的話,那裝個19甚至20吋的圈,對加速和操控應該也沒影響。
不同的扁平比的轮胎肯定是有影响的
賽車手很專業,就是色了點🤣
其實只有剛起步有差,速度帶上來就沒差啦!
很實在的評比。 如果不是賽道上的毫秒之爭,改這玩意,真是毫無意義啊
这个其实就要看轻在哪里,因为其实轮圈的位置相当于是影响最小的位置。比如说十九公斤轻在车身上,轻在参与侧倾的重量里当然会特别的明显。而轮子整体来看,侧倾幅度改不改都差不多侧倾那么多,侧倾的角度也绝对不及弹簧上面,所以还是强度和刹车片散热上的区别吧
油耗有没有影响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从悬挂弹簧减震器系统来说 原厂是搭配好的 高速回弹压缩阻尼和车轮的质量是达到平衡的 破坏了这种平衡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能完全说这个没用吧 不然那些赛车也不用什么碳纤维轮毂了
賽車場上都是爭第一名的 沒有人搶第二 就算只有0.1秒 也要去計較。但是在街道上就真沒必要了,換套自己覺得好看的圈,選一套好避震 好輪胎 才是實際的
主要整车重量相比轮圈来说太大,试一下,整车重量1000公斤一下,你一套圈可以差20公斤,那应该差异体现会更大。
所以先测得原厂圈还是改装圈?什么时间测得?上午下午温差和湿度是不一样的,一般一天中最快的一节要比最慢的一节快出0.5-1秒,轮胎heat cycle也是有差别,最夸张的轮胎每个heat cycle要相差0.1秒。
你的质疑反而有力地支持视频的结论,视频的结论是:民用车只是盲目加大预算换轻量化轮毂是没有性能意义的。你所说的是那些需要极致计算的环境因素,才能体现一点点的优势的条件。
好節目我們要看的就是這個 很多人不是說簧下一公斤 簧上10公斤 哈哈哈 笑死
這連保修廠的都這麼說呢
看看豆腐店的ae86引擎蓋跟頭燈蓋都改成碳纖維 後車箱的玻璃都改成壓克力了,就是沒換芭蕉框,作者老早就知道輪框的輕量化沒差多少了,好看最重要
watanabe的轮圈价格也差不多了 有啥好换的
优秀
RAYS還是會大賣啦
放上車別人一看就知道貴東西
這320的操控跟底盤極限就是這樣阿.....輪胎也沒用賽道胎....當然不會有多大進步 難不成換個輪圈秒數就可以跑贏M2之類
0-4比賽 輕量化就很重要
升級輪胎的意義差比較多
Kaiser Der this👆🏼
刷脑快好多!
厲害了 結論居然是沒什麼差
减轻还是需要夸张化才比较明显
您所言切實, 四輪皆屬驅動輪 車友前輪單顆簧下減輕15kg後輪各減輕11.5kg 推翻這視頻的結論
测一下摩托车
如果輕量化輪圈真的無差別,那F1賽車就不會用鍛造圈了
赛车轻量化是整套系统,F1用轻量化轮圈,还有碳纤维车身等等一系列工程才能达到最终的结果。街车仅仅依靠锻造轮毂,不拆内饰座椅不做轻量化得到的操控性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先不說貴的鍛造框,就說便宜的 也要3000左右一輪 4個12000左右12000這個錢拿去升級進排氣 再刷ECU 肯定讓你感覺換了車一樣。
升级进排气,有可能损失低扭。声浪大了高调,惹人注目。刷ECU,程序好不好还要仔细挑,另外引擎寿命会不会减少,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换轮毂,如果数据选合适了,感觉就是比较稳妥,且省事的方案了。
數據不值得信任,標新立異的節目
轮子最大的目的还是装宽胎啦,换套原厂size的圈真不懂意义何在
看車手不像很專業啊! 少了19公斤沒差。那你裡面滿載人數因該跟單圈時間也沒差吧。因該說是車手問題 還是你們煞車制動已經變差了你們先測時已經磨損了。 因該是說 測試不公正
算啦 明白着数据 效果是有但是很小 就好像妳赛跑穿个t shirt跟穿个运动服不会影响你的速度一样。要真实感受到差异,单靠轮圈减重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换一套轮毂 不提升5秒 就是测试不专业?
19公斤对于1.6吨来说,这点变化你能感觉出来吗?
Fia為避免車隊獨贏壟斷優勢過大會有加重制,1600cc的測時領先竿位車手會加重20kg,各組決賽依前三名依序加重30kg、20kg、10kg,以確保優勢競爭力下降至大家能平等競爭。依此次案例加重19公斤並且全在簧下,測試幾乎完全沒有時間差異不符合賽車邏輯。差異半秒鐘是要有的。簧下減了19kg當然懸吊也要大幅調整,這種相關全部不調整的測試沒有什麼賽道參考性。要不F1全部都用傳統鐵圈就好了可比鍛造輕量鋁圈強度大多了韌性又好,還用什麼bbs輕量化鍛造圈呢?
@@benjl7455你的想法也不太正確輕量化當然有絕對優勢這有依據的但你拿最專業的賽道工程跟跑龍套的街車比😅這也說不過去吧😂這裡的設定主題就在於街車非科學研究的F1賽車而且街上能有幾條路幾個人能把街車當F1操駕街車平常速度了不起沾一下200搞不好連車上空力套件都發揮不了作用更別說輕量化的套件F1那種鑽研到一個極致每秒都要操駕到一個極限的賽車科學我相信5公斤10公斤一定都會差很多的
这种测试一点都不全面。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换完高性能锻造圈后,我的银行账户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脑瘫好惨 你太优秀了
我的第一感受也是这样
全對,這才是真正的差異
中肯
銀行帳戶少了10W
應該再拿一台原廠車將重量減少190公斤做對照組,或許差190公斤真的就差0.幾秒。
節目做得非常用心,真的長知識了! 必須給點支持!
这种探索疑问的态度值得肯定,就像物理实验一样让实践来检验观点是否可靠,把车玩明白不花冤枉钱
换成山路可能就有更大差别了。场地赛地面那么平整,对避震的瞬间冲击几乎没有。
良心节目阿!必须得顶,赞赞赞!!!
根本流言終結者,感謝加速度的精彩節目。
就我个人换完轮圈的感受来说,路感更清晰了,转向感觉稍微感觉更灵活了。举个例子,旋压轮圈如果是开赛道100圈变形开裂,那锻造轮圈就是115圈变形。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暑假打工的钱全搭进去换圈了。所以,个人给和我一样钱包比较干瘪又爱上赛道的小伙伴一个建议,能上锻造上锻造,不要贪便宜用旋压的,一个月一换的旋压真的受不了,换的钱都能上锻造了
@6:26, it's the 3rd lap of AM that dragged the avg down....so for all the $$$ and weight saved, you'd get at best 0.1 second worth of improvement...money well spent.
有一点大家没讨论到,那就是,轻量化过崎岖路段的时候,颠簸的感受会减少一点
5个减速带,感受到4个 前面一期测了。 10个 不知道咋样😂
還是會有差,在低速的敏捷感還是有差異,煞車的距離,跑山路賽比較明顯,像我的車減重200公斤,更明顯,不過影片真的很用心
個人認為輕量化後對於懸吊負擔較小,提供較大的裕度給車手修正路線,但這對於專業車手來說,技術已客服了彼此的差異;換個方式打比方,方向盤的輕盈,並不會改變轉向的極限幅度,只差異於是否費力,但對於女駕駛來說,可能操駕上比較容易上手罷了。
感谢!干货满满!
讚歐 超有幫助的
非常好的节目,学到很多东西
各位大大们 , 所以结论是 我不必再想改轻量化轮圈了对吗??? 是不是????
謝謝你們的測試!我正好被洗腦準備換輕量鋁圈!你們幫我省了好多錢!感恩!
虽然这个测试用数据对比,给出了效果甚微的结论。但初中开始,我就坐我爸的车,他的车换了轻量化轮毂后,日常开车,我明显感受到了加速更轻快。我不是什么轮毂经销商哈,我就是个从小做我爸车的大学生。哈哈
這夠硬核! 我喜歡! 想看如果一輛普通車(比如C200),如果在不作改裝(比如改電腦軟件,高流量空濾之類),只最單純拆來減輕重量後 , 再來測 0-100加速 / 100-0 剎車 / 賽道一圈
轻量化轮圈和轻量化引擎飞轮是一个意思,花钱了,好看了,变轻了,运转惯性小了,可别忘了,惯性小了,转动实际需要更多燃料而维持运转扭矩。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会费油。抛开作用不谈,锻造东西有其优势,只是未必都真的体现在性能中,也不和其价格成正比。
想換輪圈的時候看到這個影片 幫我省荷包了 謝謝
我是SUV,也换了锻造,宁波造,所以花费没有日本名牌那么夸张。我觉得一公斤/十公斤需要正确的理解,减重带来的整车速度制动影响确实仅仅是十几公斤的影响,约等于无。主要效果还是悬架的瞬态响应能力的改善,也就是更柔和,更灵敏,还有就是时速30以内的动作灵敏度。速度越快,效果越不明显。但是总重减轻,对油耗的贡献可是细水长流效果哦,“一辈子”。
愈輕會愈省油 是一定的 但是不是省很多 我很有保留 因為幾乎很少測試 也很難測試 油門稍重一點 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但有一點我不用測試和數據也能肯定出結論.....
改鍛造框的錢是你 就算輕了多少省出來油錢也補不回來的.....
@@bentsui8992 主要作用当然不在减重省油,主要还是改善悬架性能,这个,难以量化测试的,但是你们也说了,滤震感觉更好。如果说这个改善没有意义,那高档车用铝制摆臂等悬架构件,轮毂电机迟迟无法大规模应用,难道是无稽之谈么?
想看轮圈的直径有没有帮助....17寸vs 18寸
換個方式解釋好了
輕量化絕對有優勢這大家絕對同意
但效能在普通人跟街車是發揮不出來的
個人認為輕量化就好比空力套件
空力套件速度要達到180甚至200以上才會有感覺
但街車在路上上很難沾的到200
所以與其說沒有用倒不如說是這些套件在街車上根本發揮不出實際效能只有視覺享受而已😂
19公斤是不明顯啦 但如果整台車都換輕量部品 減少個100公斤應該就有感了😂 但應該很少車主可以接受
徐鼎泰 很多東西要拆光光🤣
对于我身边很多车主来说 去健身房就能省tmd 30公斤 买什么轮毂
@@kickyadick 哈哈 真的 車主自己先做輕量化比較實在
好測試 推薦
想看卡钳大小,和刹车片不一样,制动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个人感觉整体区别不算很大。我是e46 m3 comp pack,原厂碟片和刹车片,一碰踏板就点头,换了stoptech 前六后四 355mm,比原厂初段软了很多但是越踩越硬,很好控制,刹车距离倒是没测过,因为非常线性所以能比较容易的掌握到临界点,理论来说应该会缩短一点距离。想单纯缩短距离最好还是换胎啦
刹车距离其实轮胎是最重要的,不然ABS拿来干嘛。 大卡钳和通风盘,主要是让刹车更线性和持久。
@@yuzeyang8847 這是真的 我FK2換了brembo GT6 六活塞卡鉗 剎車沒有說猛多少 但是變成一種漸進的感覺 不像原廠一踩馬上減很快
@@bentsui8992 对的 linear/predictable 和 heat capacity, bbk主要就这两个优点
有機會介紹加大鋁圈的優缺點分析嗎?
不錯,反向思考的話,那裝個19甚至20吋的圈,對加速和操控應該也沒影響。
不同的扁平比的轮胎肯定是有影响的
賽車手很專業,就是色了點🤣
其實只有剛起步有差,速度帶上來就沒差啦!
很實在的評比。 如果不是賽道上的毫秒之爭,改這玩意,真是毫無意義啊
这个其实就要看轻在哪里,因为其实轮圈的位置相当于是影响最小的位置。比如说十九公斤轻在车身上,轻在参与侧倾的重量里当然会特别的明显。而轮子整体来看,侧倾幅度改不改都差不多侧倾那么多,侧倾的角度也绝对不及弹簧上面,所以还是强度和刹车片散热上的区别吧
油耗有没有影响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从悬挂弹簧减震器系统来说 原厂是搭配好的 高速回弹压缩阻尼和车轮的质量是达到平衡的 破坏了这种平衡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能完全说这个没用吧 不然那些赛车也不用什么碳纤维轮毂了
賽車場上都是爭第一名的 沒有人搶第二 就算只有0.1秒 也要去計較。但是在街道上就真沒必要了,換套自己覺得好看的圈,選一套好避震 好輪胎 才是實際的
主要整车重量相比轮圈来说太大,试一下,整车重量1000公斤一下,你一套圈可以差20公斤,那应该差异体现会更大。
所以先测得原厂圈还是改装圈?什么时间测得?上午下午温差和湿度是不一样的,一般一天中最快的一节要比最慢的一节快出0.5-1秒,轮胎heat cycle也是有差别,最夸张的轮胎每个heat cycle要相差0.1秒。
你的质疑反而有力地支持视频的结论,视频的结论是:民用车只是盲目加大预算换轻量化轮毂是没有性能意义的。你所说的是那些需要极致计算的环境因素,才能体现一点点的优势的条件。
好節目我們要看的就是這個 很多人不是說簧下一公斤 簧上10公斤 哈哈哈 笑死
這連保修廠的都這麼說呢
看看豆腐店的ae86引擎蓋跟頭燈蓋都改成碳纖維 後車箱的玻璃都改成壓克力了,就是沒換芭蕉框,作者老早就知道輪框的輕量化沒差多少了,好看最重要
watanabe的轮圈价格也差不多了 有啥好换的
优秀
RAYS還是會大賣啦
放上車別人一看就知道貴東西
這320的操控跟底盤極限就是這樣阿.....輪胎也沒用賽道胎....當然不會有多大進步 難不成換個輪圈秒數就可以跑贏M2之類
0-4比賽 輕量化就很重要
升級輪胎的意義差比較多
Kaiser Der this👆🏼
刷脑快好多!
厲害了 結論居然是沒什麼差
减轻还是需要夸张化才比较明显
您所言切實, 四輪皆屬驅動輪 車友前輪單顆簧下減輕15kg後輪各減輕11.5kg 推翻這視頻的結論
测一下摩托车
如果輕量化輪圈真的無差別,那F1賽車就不會用鍛造圈了
赛车轻量化是整套系统,F1用轻量化轮圈,还有碳纤维车身等等一系列工程才能达到最终的结果。街车仅仅依靠锻造轮毂,不拆内饰座椅不做轻量化得到的操控性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先不說貴的鍛造框,就說便宜的 也要3000左右一輪 4個12000左右
12000這個錢拿去升級進排氣 再刷ECU 肯定讓你感覺換了車一樣。
升级进排气,有可能损失低扭。声浪大了高调,惹人注目。刷ECU,程序好不好还要仔细挑,另外引擎寿命会不会减少,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换轮毂,如果数据选合适了,感觉就是比较稳妥,且省事的方案了。
數據不值得信任,標新立異的節目
轮子最大的目的还是装宽胎啦,换套原厂size的圈真不懂意义何在
看車手不像很專業啊! 少了19公斤沒差。那你裡面滿載人數因該跟單圈時間也沒差吧。因該說是車手問題 還是你們煞車制動已經變差了你們先測時已經磨損了。 因該是說 測試不公正
算啦 明白着数据 效果是有但是很小 就好像妳赛跑穿个t shirt跟穿个运动服不会影响你的速度一样。要真实感受到差异,单靠轮圈减重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换一套轮毂 不提升5秒 就是测试不专业?
19公斤对于1.6吨来说,这点变化你能感觉出来吗?
Fia為避免車隊獨贏壟斷優勢過大會有加重制,1600cc的測時領先竿位車手會加重20kg,各組決賽依前三名依序加重30kg、20kg、10kg,以確保優勢競爭力下降至大家能平等競爭。
依此次案例加重19公斤並且全在簧下,測試幾乎完全沒有時間差異不符合賽車邏輯。差異半秒鐘是要有的。
簧下減了19kg當然懸吊也要大幅調整,這種相關全部不調整的測試沒有什麼賽道參考性。
要不F1全部都用傳統鐵圈就好了可比鍛造輕量鋁圈強度大多了韌性又好,還用什麼bbs輕量化鍛造圈呢?
@@benjl7455你的想法也不太正確
輕量化當然有絕對優勢這有依據的
但你拿最專業的賽道工程跟跑龍套的街車比😅這也說不過去吧😂
這裡的設定主題就在於街車非科學研究的F1賽車
而且街上能有幾條路幾個人能把街車當F1操駕
街車平常速度了不起沾一下200
搞不好連車上空力套件都發揮不了作用更別說輕量化的套件
F1那種鑽研到一個極致每秒都要操駕到一個極限的賽車科學我相信5公斤10公斤一定都會差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