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电动车在城市开开还可以的,还有欧洲人口密集也可以,但是在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就难卖,续航焦虑,充电焦虑,车价一般是油车类似配置的2倍价格马自达现在也有混动和纯电动的,还比较新,不过可以明显看出马自达追求的是稳定和一致的驾驶体验,自然吸气稳定耐用维护成本低,而涡轮增压相比故障率高,寿命短我有2台马自达,知道它不是什么高端奢侈牌,家用非常可靠,驾驶感紧凑敏捷,外观又比其他日牌时尚好看,总体马自达有自己的目标人群
电动车要想全面普及:第一就是全面铺设充电站或者更快速的充电解决方案第二就是 让人们接受并习惯充电慢于加油
加拿大算是人口密集还是地广人稀?我在池子这边电车挺好
中美欧现在全面电动化,未来不搞的只能卖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
混动车因为电机的碾压优势已经不需要大马力高科技燃油机。随便弄一个1.5T或2.0优化燃烧效率(牺牲推力与反应灵敏度)作为增程器充电用途或DMI混合就已经碾压一大片大名牌燃油车。以前5~7秒过百是几百万人民币的车才有,现在是电动车标配。破3秒是百万美金超跑,现在U8这种3.5顿越野车与U9和不少电车都能才卖50~100万人民币。而且静音比劳斯莱斯燃油车更静。随着产量规模与科技换代,电池包价格快速降低电车价格跟燃油车持平,电费是燃油车10%,匮电混动耗油量是30%(不充电用),马仕达再好的纯燃油机在价格成本与性能还能竞争吗?
你说马仕达也有混动啊,那跟其它混动车比较有什么优势?不但没有,而且还在辅助驾驶,自动化,语音操控,各种性能都不能竞争,就是燃油引擎比较好但在混动大部分都是纯电驾驶没分别。
刚入手了直六的cx90 希望马自达继续头铁下去😅
90年代的323到现在的3我都在支持着马自达,从未改变过😂
那是真的盤…我出租車跑馬自達,差點沒被油耗吃垮…
Roadster 加 cx5 路过。下一台考虑cx60或者cx8
不得不說創馳藍天2.0NA+6AT是真的挺省油的高速路段5.4L/100KM是能達成的
我的mercedes benz C220高速路3.9L/100km😁
@@gsf1200s 柴油本身就更省點
@@gsf1200s烧柴油的吧?
问题是价格太贵,参数感觉自己是大怨种😂没欧美那么得劲。
喜歡你的節目
謝謝支持和鼓勵!會持續做下去的!
4月刚提的敞篷小跑,排队排了快一年。油箱太小了,加满才跑不到400。代理还把后备箱释放按钮给拔了,真他奶奶的。可是真香 😁
魂动设计语言确实好。CX-5,mazda6,CX-50都蛮漂亮的。但是其他的一般
期待下一集
春节后就上!
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上個月花了百萬台幣買了skyactiv自吸的CX5😂
现在cx5 2.0L-12.5万人民币新台币55万左右 2.5L 78万新台币
@@毛瑞-u8d 是啊,長安馬自達製造內銷的便宜,真羨慕。台灣這邊只買得到日本製的,2.0升在日本當地售價也才60萬台幣左右,台灣售價高達112萬台幣,其中有台灣的進口高稅率54%,如果是2.5升要133萬台幣,其中有60%是稅。台灣自己製造內銷的CRV要120萬左右,更貴。但只有21%的稅率。
我的天,台湾车价这么贵吗?
@@Mingar1990 是啊,自吸CX5,2.0要價25萬人民幣,2.5渦輪要價33萬人民幣,日本製造進口有加稅,內含車子的總稅金60%買一台2.0快要等於一位白領年薪
@@mukaiiii 车价是大陆2倍,不多收入也是大陆好几倍,对台湾来说也还好,不算贵
電動車的充電速度還是很慢,馬自達現在有跟豐田合作油電車。
馬自達看似頭鐵實質很聰明看起來完全不想參與電動化其實他早早看透電動化本質 就是和未來3C產品一樣199X DVD播放機就兩三家廠商做 高品質的價格高昂沒幾年就普及 價格又便宜 選擇又多到時候電動馬達誰大顆誰省電就誰說話誰自駕系統成熟就用誰的系統到時候靠採購的方式將電動化產品補齊就好反正本身的底盤懸吊技術都還在 造車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個滑鏟的事真的沒辦法就去找豐田爸爸大腿抱背後還有三商集團 要半導體有半導體 要汽車產業鍊有汽車產業鍊並且半導體與電動車的技術是開放的意味著你汽車產業/半導體產業通通都是以透明的方式競爭公開標價而不像傳統汽車產業需要內燃式引擎與變速箱這兩道滿滿專利與技術的高牆這樣成功的避開了電動車草創時期所需要的高研發與成本和幾十年的空白期也能無縫接軌進去電動化浪潮馬自達第一時間就想通不需要早早追上誰牢牢座好老三座位就好
主要是電動化本身就是另一堵更高的技術高牆但是也是因為這門檻太高未來也確實是必定走向外購電子套建這條路當然,就跟人體雖然也是把食物給轉換成電能提供能量一樣車這種東西早晚也得走回用實體能源這徒希望馬自達能夠等到那天
"在理想状态下效率高",这个道理是从转子发动机那得来的吗?😂
馬自達的快 是快樂的快
好欢乐 第四集了
电车20个零件,如果电池每十年换一个,电机几乎开不坏也不需要日常维修。燃油车2000多个零件,需要经常维修保养,换机油与各种东西如自动换档箱,这些就不需要挖矿提炼锻造吗?而且还不能像电车长期用绿色再生能源发电来充电。就是混动车不充电当燃油车用,耗油量也只有燃油车30%。混动车对燃油发动机性能根本要求不高,只要优化足够省油能充电与高速行驶辅助就好。所以发展高性能燃油发动机已经没有前途。
电动车可以作为一个选项,绝对不可能成为完全主流。所谓电力环保就是扯淡,全是忽悠人。
可以,十年后可以回来看看。内燃机的雪崩已经开始。现在不逃亡,逃不掉别怪自己无辜
@@林振华-t4v 电车国内靠基建和铺贴确实可以作为主流,可是国外差远了。拿澳洲市场来说,所有车都是进口车,很公平了。电也有补贴但是只有一点点BZ4X进入澳洲市场大概7w澳币,马自达的3.3t 混动 CX60 AWD也就这个价,你买BZ4X还是CX60?ATTO3 比亚迪元plus 5万刀,这个价格可以快买CX5 2.5T awd了...绝大部分人第一辆车还得是油车,随后才会是电车。要现在买一个电车战10年以后的未来,大部分人还是不太会选。
我是做光伏的。现在的太阳能面板生产时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就是它整个发电周期碳排放量的2倍😅
大概是怎么个算法?讲讲呗?
@@hailicar他假的。这是一个谣言。
馬自達 或 燃油車 在越南等 國家 還是很有優勝
燃油车永远会有他的市场,因为电力输送的一套系统成本和维护成本,在人口密度低的区域要高于油料。反而混动最有可能被纯电彻底取代。
大排量涡轮增压!
正在考慮換 MX-30 M HYBRID
我也要試駕,不過北美現在沒有產品發布計劃呀。
@@hailicar 我在新西蘭
就冲着低温电池完蛋,我就永远不买电动车,油贵我的工资也会涨。电动车操心剩多少电都会早死几年
北美来说他真的比同级车贵了不少….
造价高,但是利率整体低一点
其实新引擎真厉害的是柴油版吧😂
。现在外观,内饰,动力。真的不行,价格高。魂动刚出的时候,真的好看。
这两年通胀太厉害了,马自达新车确实也贵了。
我就想知道,拼发动机,马自达跟本田比怎么样?
不遑多讓一個是ivtc另外一個有 藍天稀薄燃燒系統😅😅本田只有私慾 思域 台灣稱喜美civic 可以一拼
话说,马自达的mx5初代是台不错的车。可动力真的贫弱
剛買cx5 很滿意
现在只有 CX5 或者丰田的Rav4 Prime是在日本产的了。 别的,Cx50,cx30 , etc.都是美国生产…我在考虑换车. 因为我新买的2024年Corolla Cross 美国生产的质量很糟糕。 日本车Mazda, Toyota,Lexus都是大部分在美国产。 但是CX5 是用 direct injection 直喷的。丰田用双喷射系统不会出现进气门背部积碳严重的烦恼,稳定性更佳;在扫气上,直喷发动机效果更强,但直喷技术容易产生爆震,对油品质量要求比较高,而双喷系统则恰恰依靠结构优势、智能控制优势抑制了爆震,降低了对油品的要求,这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现在CX50 油电车用的是Rav4 de 第四代hybride engine(旧), 美国产, Nickel battery 🪫 , 再等,希望有日本生产的 CX5油电车
我汽油跟水一樣常溫常壓能保存,真的不能理解電池這種需要特殊條件才能保存的東西能有甚麼永續性
但人并不能脱离社会,其实也是伪命题。就像以前手机待机一个月是卖点,现在待机一天都不错了。
開車還是要伴隨引擎聲浪,我也不能接受電動車
开过就回不过头了。
虽然电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不亚于燃油车,可是这可是势在必行的趋势。European Commission 已经决定25年之后不准其委员会内成员国出售新的柴油车,以及我记得是35还是37年开始不准出售全新的燃油车。在这些新政策施行的压力下如果马自达不转型坚持做燃油车,势必会被市场淘汰。我觉得马自达是肯定会转型的,只是早晚的事。创驰蓝天,车用燃油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必将成为历史。
不知道为啥最喜欢你的马自达系列,特别是这个P4的“碳排放”,笑死
马自达还是有个性,有个性的车企我都喜欢
燃油车等着就好,历史会给你答案的!!
現在電動車降價了,馬自達加油!
电动车水分还是大,马自达新的3.3L涡轮增压加油!
CX-60我來了
吉利10万的帝豪能跑6秒多,998的秦7秒多,问你还运动不😂
继续头铁
视频好酸!把内燃机的缺点跟电动车的优点比,电车的缺点美化甚至不提。
马自达加油😂
感觉纯电动不靠谱
對於電車 光是充電時間 我就無法接受
90%甚至99%你都不用担心这问题。我现在有时对自己的燃油车加油烦恼。上下班不顺路。专门出去加也是烦人
老马用普通发动机赚钱转头去玩转子!
冰糖葫芦红
我就問這世上一樣價格除了mx-5 你還買的到什麼敞篷小跑光這點就打死不希望馬自達倒
電車在國外就是個笑話,產電的耗能,產電池的污染根本就不是環保。配套設施也沒有,有也不如我30秒加個油來的快。一天一天叫人換電車的真的不知道居心何在,開電車還能有優越感的更是可笑。只要有一天有燃油車我就絶對不買電車,沒有引擎轟鳴聲的車根本不是車。買電車的在這邊基本都是hipster和矯情的極右主義;你讓對方跨州公路旅行或者住的郊區點的,轉過頭來就說還是內燃機香。真的環保是對一臺車超越了時空的愛,連續10幾年開一臺車;改車之類的 雖然有機會增加碳排,但頂不住改排氣和BOV香。 雖然很討厭電車,但是不得不承認taycan是真的香, 除此以外都丑爆了。 馬自達現在吸引人的就是過去的車,新車都太乖乖了,沒有爛仔氣息。 RX8, RX7 那些是經典,MX-5 總感覺就是玩具車。。希望新車能再帥點,加個Turbo也不是什麽難事,搞多點後驅,四驅和wagon多香啊。。別總是SUV的,可惜了澳洲不上CX3的四驅版本。
這言論槽點太多了,燃油車終究是要淘汰的,說引擎聲什麼的,根本很好笑
@@習維尼-f5i 除非核燃料电池能塞汽车里,否则电车不可能是主流。
内燃机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马车夫也这么想过
小排量加涡轮就是垃圾
马自达离退市不远了
第二个nokia.
马自达Mx30梦中情车😢
电动车在城市开开还可以的,还有欧洲人口密集也可以,但是在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就难卖,续航焦虑,充电焦虑,车价一般是油车类似配置的2倍价格
马自达现在也有混动和纯电动的,还比较新,不过可以明显看出马自达追求的是稳定和一致的驾驶体验,自然吸气稳定耐用维护成本低,而涡轮增压相比故障率高,寿命短
我有2台马自达,知道它不是什么高端奢侈牌,家用非常可靠,驾驶感紧凑敏捷,外观又比其他日牌时尚好看,总体马自达有自己的目标人群
电动车要想全面普及:第一就是全面铺设充电站或者更快速的充电解决方案第二就是 让人们接受并习惯充电慢于加油
加拿大算是人口密集还是地广人稀?我在池子这边电车挺好
中美欧现在全面电动化,未来不搞的只能卖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
混动车因为电机的碾压优势已经不需要大马力高科技燃油机。随便弄一个1.5T或2.0优化燃烧效率(牺牲推力与反应灵敏度)作为增程器充电用途或DMI混合就已经碾压一大片大名牌燃油车。
以前5~7秒过百是几百万人民币的车才有,现在是电动车标配。破3秒是百万美金超跑,现在U8这种3.5顿越野车与U9和不少电车都能才卖50~100万人民币。而且静音比劳斯莱斯燃油车更静。
随着产量规模与科技换代,电池包价格快速降低电车价格跟燃油车持平,电费是燃油车10%,匮电混动耗油量是30%(不充电用),马仕达再好的纯燃油机在价格成本与性能还能竞争吗?
你说马仕达也有混动啊,那跟其它混动车比较有什么优势?不但没有,而且还在辅助驾驶,自动化,语音操控,各种性能都不能竞争,就是燃油引擎比较好但在混动大部分都是纯电驾驶没分别。
刚入手了直六的cx90 希望马自达继续头铁下去😅
90年代的323到现在的3我都在支持着马自达,从未改变过😂
那是真的盤…我出租車跑馬自達,差點沒被油耗吃垮…
Roadster 加 cx5 路过。下一台考虑cx60或者cx8
不得不說創馳藍天2.0NA+6AT是真的挺省油的高速路段5.4L/100KM是能達成的
我的mercedes benz C220高速路3.9L/100km😁
@@gsf1200s 柴油本身就更省點
@@gsf1200s烧柴油的吧?
问题是价格太贵,参数感觉自己是大怨种😂没欧美那么得劲。
喜歡你的節目
謝謝支持和鼓勵!會持續做下去的!
4月刚提的敞篷小跑,排队排了快一年。
油箱太小了,加满才跑不到400。
代理还把后备箱释放按钮给拔了,真他奶奶的。
可是真香 😁
魂动设计语言确实好。CX-5,mazda6,CX-50都蛮漂亮的。但是其他的一般
期待下一集
春节后就上!
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上個月花了百萬台幣買了skyactiv自吸的CX5😂
现在cx5 2.0L-12.5万人民币新台币55万左右 2.5L 78万新台币
@@毛瑞-u8d 是啊,長安馬自達製造內銷的便宜,真羨慕。
台灣這邊只買得到日本製的,2.0升在日本當地售價也才60萬台幣左右,台灣售價高達112萬台幣,其中有台灣的進口高稅率54%,如果是2.5升要133萬台幣,其中有60%是稅。
台灣自己製造內銷的CRV要120萬左右,更貴。但只有21%的稅率。
我的天,台湾车价这么贵吗?
@@Mingar1990 是啊,自吸CX5,2.0要價25萬人民幣,2.5渦輪要價33萬人民幣,日本製造進口有加稅,內含車子的總稅金60%
買一台2.0快要等於一位白領年薪
@@mukaiiii 车价是大陆2倍,不多收入也是大陆好几倍,对台湾来说也还好,不算贵
電動車的充電速度還是很慢,馬自達現在有跟豐田合作油電車。
馬自達看似頭鐵
實質很聰明
看起來完全不想參與電動化
其實他早早看透電動化本質 就是和未來3C產品一樣
199X DVD播放機就兩三家廠商做 高品質的價格高昂
沒幾年就普及 價格又便宜 選擇又多
到時候電動馬達誰大顆誰省電就誰說話
誰自駕系統成熟就用誰的系統
到時候靠採購的方式將電動化產品補齊就好
反正本身的底盤懸吊技術都還在 造車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個滑鏟的事
真的沒辦法就去找豐田爸爸大腿抱
背後還有三商集團 要半導體有半導體 要汽車產業鍊有汽車產業鍊
並且半導體與電動車的技術是開放的
意味著你汽車產業/半導體產業通通都是以透明的方式競爭公開標價
而不像傳統汽車產業需要內燃式引擎與變速箱這兩道滿滿專利與技術的高牆
這樣成功的避開了電動車草創時期所需要的高研發與成本和幾十年的空白期
也能無縫接軌進去電動化浪潮
馬自達第一時間就想通不需要早早追上誰
牢牢座好老三座位就好
主要是電動化本身就是另一堵更高的技術高牆
但是也是因為這門檻太高
未來也確實是必定走向外購電子套建這條路
當然,就跟人體雖然也是把食物給轉換成電能提供能量一樣
車這種東西早晚也得走回用實體能源這徒
希望馬自達能夠等到那天
"在理想状态下效率高",这个道理是从转子发动机那得来的吗?😂
馬自達的快 是快樂的快
好欢乐 第四集了
电车20个零件,如果电池每十年换一个,电机几乎开不坏也不需要日常维修。
燃油车2000多个零件,需要经常维修保养,换机油与各种东西如自动换档箱,这些就不需要挖矿提炼锻造吗?而且还不能像电车长期用绿色再生能源发电来充电。就是混动车不充电当燃油车用,耗油量也只有燃油车30%。
混动车对燃油发动机性能根本要求不高,只要优化足够省油能充电与高速行驶辅助就好。所以发展高性能燃油发动机已经没有前途。
电动车可以作为一个选项,绝对不可能成为完全主流。所谓电力环保就是扯淡,全是忽悠人。
可以,十年后可以回来看看。内燃机的雪崩已经开始。现在不逃亡,逃不掉别怪自己无辜
@@林振华-t4v 电车国内靠基建和铺贴确实可以作为主流,可是国外差远了。
拿澳洲市场来说,所有车都是进口车,很公平了。电也有补贴但是只有一点点
BZ4X进入澳洲市场大概7w澳币,马自达的3.3t 混动 CX60 AWD也就这个价,你买BZ4X还是CX60?
ATTO3 比亚迪元plus 5万刀,这个价格可以快买CX5 2.5T awd了...
绝大部分人第一辆车还得是油车,随后才会是电车。
要现在买一个电车战10年以后的未来,大部分人还是不太会选。
我是做光伏的。现在的太阳能面板生产时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就是它整个发电周期碳排放量的2倍😅
大概是怎么个算法?讲讲呗?
@@hailicar他假的。这是一个谣言。
馬自達 或 燃油車 在越南等 國家 還是很有優勝
燃油车永远会有他的市场,因为电力输送的一套系统成本和维护成本,在人口密度低的区域要高于油料。反而混动最有可能被纯电彻底取代。
大排量涡轮增压!
正在考慮換 MX-30 M HYBRID
我也要試駕,不過北美現在沒有產品發布計劃呀。
@@hailicar 我在新西蘭
就冲着低温电池完蛋,我就永远不买电动车,油贵我的工资也会涨。电动车操心剩多少电都会早死几年
北美来说他真的比同级车贵了不少….
造价高,但是利率整体低一点
其实新引擎真厉害的是柴油版吧😂
。现在外观,内饰,动力。真的不行,价格高。魂动刚出的时候,真的好看。
这两年通胀太厉害了,马自达新车确实也贵了。
我就想知道,拼发动机,马自达跟本田比怎么样?
不遑多讓
一個是ivtc
另外一個有 藍天稀薄燃燒系統
😅😅
本田只有私慾 思域
台灣稱喜美civic
可以一拼
话说,马自达的mx5初代是台不错的车。可动力真的贫弱
剛買cx5 很滿意
现在只有 CX5 或者丰田的Rav4 Prime是在日本产的了。 别的,Cx50,cx30 , etc.都是美国生产…我在考虑换车. 因为我新买的2024年Corolla Cross 美国生产的质量很糟糕。 日本车Mazda, Toyota,Lexus都是大部分在美国产。 但是CX5 是用 direct injection 直喷的。丰田用双喷射系统不会出现进气门背部积碳严重的烦恼,稳定性更佳;在扫气上,直喷发动机效果更强,但直喷技术容易产生爆震,对油品质量要求比较高,而双喷系统则恰恰依靠结构优势、智能控制优势抑制了爆震,降低了对油品的要求,这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现在CX50 油电车用的是Rav4 de 第四代hybride engine(旧), 美国产, Nickel battery 🪫 , 再等,希望有日本生产的 CX5油电车
我汽油跟水一樣常溫常壓能保存,真的不能理解電池這種需要特殊條件才能保存的東西能有甚麼永續性
但人并不能脱离社会,其实也是伪命题。就像以前手机待机一个月是卖点,现在待机一天都不错了。
開車還是要伴隨引擎聲浪,我也不能接受電動車
开过就回不过头了。
虽然电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不亚于燃油车,可是这可是势在必行的趋势。European Commission 已经决定25年之后不准其委员会内成员国出售新的柴油车,以及我记得是35还是37年开始不准出售全新的燃油车。在这些新政策施行的压力下如果马自达不转型坚持做燃油车,势必会被市场淘汰。我觉得马自达是肯定会转型的,只是早晚的事。创驰蓝天,车用燃油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必将成为历史。
不知道为啥最喜欢你的马自达系列,特别是这个P4的“碳排放”,笑死
马自达还是有个性,有个性的车企我都喜欢
燃油车等着就好,历史会给你答案的!!
現在電動車降價了,馬自達加油!
电动车水分还是大,马自达新的3.3L涡轮增压加油!
CX-60我來了
吉利10万的帝豪能跑6秒多,998的秦7秒多,问你还运动不😂
继续头铁
视频好酸!把内燃机的缺点跟电动车的优点比,电车的缺点美化甚至不提。
马自达加油😂
感觉纯电动不靠谱
對於電車 光是充電時間 我就無法接受
90%甚至99%你都不用担心这问题。我现在有时对自己的燃油车加油烦恼。上下班不顺路。专门出去加也是烦人
老马用普通发动机赚钱转头去玩转子!
冰糖葫芦红
我就問這世上一樣價格除了mx-5 你還買的到什麼敞篷小跑
光這點就打死不希望馬自達倒
電車在國外就是個笑話,產電的耗能,產電池的污染根本就不是環保。配套設施也沒有,有也不如我30秒加個油來的快。一天一天叫人換電車的真的不知道居心何在,開電車還能有優越感的更是可笑。只要有一天有燃油車我就絶對不買電車,沒有引擎轟鳴聲的車根本不是車。買電車的在這邊基本都是hipster和矯情的極右主義;你讓對方跨州公路旅行或者住的郊區點的,轉過頭來就說還是內燃機香。真的環保是對一臺車超越了時空的愛,連續10幾年開一臺車;改車之類的 雖然有機會增加碳排,但頂不住改排氣和BOV香。 雖然很討厭電車,但是不得不承認taycan是真的香, 除此以外都丑爆了。 馬自達現在吸引人的就是過去的車,新車都太乖乖了,沒有爛仔氣息。 RX8, RX7 那些是經典,MX-5 總感覺就是玩具車。。希望新車能再帥點,加個Turbo也不是什麽難事,搞多點後驅,四驅和wagon多香啊。。別總是SUV的,可惜了澳洲不上CX3的四驅版本。
這言論槽點太多了,燃油車終究是要淘汰的,說引擎聲什麼的,根本很好笑
@@習維尼-f5i 除非核燃料电池能塞汽车里,否则电车不可能是主流。
内燃机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马车夫也这么想过
小排量加涡轮就是垃圾
马自达离退市不远了
第二个nokia.
马自达Mx30梦中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