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馨 Ariel Lin
林天馨 Ariel Lin
  • Видео 13
  • Просмотров 1 234

Видео

《樂未央》林天馨 臺師大碩士專班學位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Master's Degree Recital by Lin, Tien-Hsing
Просмотров 22 часа назад
《樂未央》林天馨 臺師大碩士專班學位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Master's Degree Recital by Lin, Tien-Hsing 1. Francois Devienne: Sonata No. 1 in E Minor for Flute and Piano, Op. 58 2. Albert Doppler: Fantaisie Pastorale Hongroise, Op. 26 3. Friedrich Kuhlau: Introduction and Rondo on G. Onslow’s Opera “Le Colporteur” for Flute and Piano, Op. 98a 4. J.S. Bach: Flute Partita in A Minor, BWV 1013 5. Emanuel Pahud: Fa...
Emanuel Pahud: Fantasy on Themes from G. Verdi's Opera “La Traviata”
Просмотров 134 часа назад
2024 .6.8《樂未央》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林天馨/台師大/音樂在職專班研究所 Emanuel Pahud: Fantasy on Themes from Verdi's Opera "La Traviata" 帕胡德:《選自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給長笛與鋼琴的主題幻想曲》 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少年時期於義大利北部帕爾馬省的布塞托 (Busseto) 學習演奏管風琴及作曲,成年後受到酒商巴烈齊 (Antonio Barezzi, 1787-1867) 的賞識,前往米蘭學習。之後與巴烈齊之女瑪格麗塔 (Margherita Barezzi, 1814-1840) 結婚,並育有二子。1839年,威爾第的第一部歌劇《奧貝托》(Oberto) 於史卡拉劇院首演,獲得好評,威爾第隨即獲得創作三部新歌劇的委...
J. S. Bach: Flute Partita in A Minor, BWV 1013
Просмотров 54 часа назад
2024 .6.8《樂未央》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林天馨/台師大/音樂在職專班研究所 J.S. Bach: Partita in A Minor for Solo Flute, BWV 1013 巴赫:《A小調無伴奏長笛組曲》,BWV 1013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生平,依照生活及工作的區域可分為三大時期:威瑪(Weimar, 1708-1717)、柯登(Köthen, 1717-1723)及萊比錫(Leipzig, 1733-1750)。威瑪時期巴赫大量學習義大利風格的曲式及音樂,大量使用回復曲式(Ritornello Form)與返始(Da capo)的作曲手法,此時期以宗教作品及康塔塔為主。柯登時期巴赫產出高質量的眾多器樂作品,例如完成了著名的鋼琴舊約聖經-《平均律鍵盤曲集》(Das Wohlte...
Friedrich Kuhlau: Introduction and Rondo on G Onslow s Opera “Le Colporteur” for Flute and Piano
Просмотров 1316 часов назад
2024 .6.8《樂未央》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林天馨/台師大/音樂在職專班研究所 Friedrich Kuhlau: Introduction and Rondo on G. Onslow’s Opera “Le Colporteur” for Flute and Piano, Op. 98a 庫勞:《選自翁斯洛歌劇小販給長笛與鋼琴的導奏與輪旋曲》,作品98a 弗里德里希.庫勞(Friedrich Daniel Rudolf Kuhlau, 1786-1832)是一位傑出的德裔丹麥籍作曲家、鋼琴家及音樂教育家。雖然他並不以長笛演奏家聞名於世,但卻譜寫出數量驚人且品質極佳的長笛獨奏及重奏室內樂作品。因此演奏庫勞的作品,可以了解古典時期的音樂語法及風格,並透過長笛與鋼琴的合作更加了解樂曲整體風貌。 庫勞的音樂風格是自由而多元的,且具備世界性及國際觀。音樂素...
Albert Doppler: Fantaisie Pastorale Hongroise, Op 26
Просмотров 716 часов назад
2024 .6.8《樂未央》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林天馨/台師大/音樂在職專班研究所 Albert Doppler: Fantaisie Pastorale Hongroise, Op. 26 杜普勒:《匈牙利田園幻想曲》,作品26 法蘭茲.杜普勒(Albert Franz Doppler, 1821-1883)是波蘭裔的長笛家、作曲家。杜普勒家族在長笛發展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而匈牙利風格的作品,反映19世紀中葉後民族主義興起,這波浪潮也接連帶動國民樂派的蓬勃發展。加上法蘭茲.杜普勒與其兄弟卡爾.杜普勒(Karl Doppler, 1825-1900)皆為傑出的長笛音樂家及作曲家,創作了許多名聞遐邇的長笛獨奏及雙長笛室內樂作品。 幻想曲(Fantaisie)一詞源自於古希臘的幻想(phantasia)一詞,含有想像的、幻想出來的產物、隨想的意涵。因此幻想曲...
Francois Devienne: Sonata No.1 in E Minor for Flute and Piano, Op 58
Просмотров 1916 часов назад
2024 .6.8《樂未央》音樂會 Beyond the Last Note 林天馨/台師大/音樂在職專班研究所 Francois Devienne: Sonata No. 1 in E Minor for Flute and Piano, Op. 58 戴維安:第一號E小調奏鳴曲給長笛與鋼琴,作品58 佛朗索瓦.戴維安(Francois Devienne, 1759-1803)是活躍於古典時期的法國長笛演奏家、低音管演奏家、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18世紀的歐洲受到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的影響,中產階級的自由意識逐漸抬頭。因此原先風靡於貴族社交圈中奢華而繁複裝飾的洛可可藝術風格,不再受到市民的青睞,取而代之的是更具道德及教育意涵的古典主義藝術。而在法國大革命前的古典主義思維多強調英勇愛國與犧牲奉獻的騎士精神,隨著波旁王朝路易十六的倒台,社會需要重建及恢復秩序的力量。因此古希臘典雅而莊嚴,規...
Russell Peterson: Trio for Flute, Saxophone and Piano 羅素·彼得森:給長笛、薩克斯風及鋼琴的三重奏
Просмотров 2015 лет назад
長笛:林天馨 / 薩克斯風:傅百祥 / 鋼琴:萬筱嵐 羅素·彼得森 Russell Peterson(1969~ ),是一位全方面的古典及爵士音樂家。他活躍於室內樂演奏,但也同時是一位跨足流行爵士的發片音樂家。他既是薩克斯風演奏家也是巴松管演奏家及作曲家。更曾多次贏得國際大獎,如瑞士日內瓦薩克斯風首獎、美國音樂教師全國協會(MTNA)首獎...等。也曾多次與世界知名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如俄羅斯聖彼得堡愛樂交響樂團...等。 這首給長笛、薩克斯風及鋼琴的三重奏是他就讀於美國鮑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時期的作品,寫給長笛家Deb Harris以及鋼琴家Jay Hershberger,2009十月於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College)首演。風格多變,但又貫穿著流暢動人的旋律。 第一樂章 由長笛及薩克斯風吹響行版的神秘序...
《望春風》改編自盧易之老師版本
Просмотров 1195 лет назад
薩克斯風:傅百祥 / 鋼琴:林天馨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Variations on “Trockne Blumen” for flute and piano, D.802
Просмотров 795 лет назад
法蘭茲·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飄零的落花》給長笛及鋼琴的主題與變奏曲,編號802 《飄零的落花》主題與變奏曲取材自舒伯特的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少女」中的第18首。舒伯特用這第18首的旋律來變奏,整首曲子由序奏、主題和七個變奏所組成。七個變奏充分展現長笛吹奏快速音群的能力,音色間的轉變也充分表達每個變奏的特色。 「美麗的磨坊少女」劇情簡介如下: 一名磨坊少年愛上了一位美麗的磨坊少女,少年心有深情,但僅能隱藏愛意,所有內心的戀慕,只能對潺潺流過的小溪傾吐。他含情脈脈,心中希望少女能瞭解他的堅貞忠誠。他欲言又止,只為了明白少女的心意。未料一位獵人橫刀奪愛,少年對於愛情的憧憬一瞬間崩毀。少年憂傷、心碎乃至於投河自盡,滿腹的愁緒徘徊溪畔,伴著溪水流逝... 舒伯特配合德國詩人威廉·米勒詩作的意境,用音樂表達了愛情的喜悅與失去的悲痛之間的情緒轉折。 曲中在大調小調間不斷的轉換,小調代表憂...
何占豪/陳鋼:梁山伯與祝英台長笛協奏曲 Butterfly Lovers Flute Concerto
Просмотров 4825 лет назад
長笛:林天馨 / 鋼琴:萬筱嵐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是由何占豪和陳鋼以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為基礎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何占豪提供主旋律、陳鋼編曲配器、俞麗拿修訂並首演。 「梁山伯與祝英台」劇情簡介如下: 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裝到紅羅山書院遊學,途中路過曹橋時,遇到汝南會稽梁莊的梁山伯,兩人便結拜為兄弟。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山伯尚不知英台是女兒身。三年後,英台回家探望母親,山伯十八里相送,才得知英台為女紅妝,遂私約終身。 豈料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秀才馬文才。山伯如約來議婚,英台淚告已晚。山伯氣得當場吐血,後一病身亡。家人將其葬在馬鄉官路西沿。 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英台下轎哭祭,山伯墓忽然裂開,英台撲入墓中,墓隨即合上。其後墳中出現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呈示部 契機 愛情主題 主段落 結拜兄弟,主題再現(三段體曲式) 銜接 華彩妝飾...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Flute Concerto No.2 in D Major, K.314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第二號D大調長笛協奏曲,編號314
Просмотров 3035 лет назад
長笛:林天馨 / 鋼琴:萬筱嵐 沃夫根.阿瑪迪斯.莫札特1756年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被認為是18世紀末最偉大的音樂家,且有音樂神童之稱。 莫札特與海頓、貝多芬並列為古典音樂時期的三大巨頭。自創鋼琴和交響曲格式,運用繁複的絃樂作曲技巧,呈現出甜美亮麗的音效,以及深刻的情感。 《第二號D大調長笛協奏曲》寫給雙簧管及長笛兩種樂器所演奏,當時莫札特為了謀生激發靈感,而作出此首作品。作品當中充分的發揮出雙簧管及長笛的特性,表現出明亮且優雅的音色,更散發出一種典雅氣息。作品當中也表現出華麗及靈活的技巧,且樂曲的安排上,兼具抒情的旋律與技巧高超的華彩樂段,讓獨奏者可以充分展現演奏能力,表現出古典時期典雅、精緻、純淨等特質。 莫札特創作此首協奏曲時,受到曼海姆樂派的影響,在樂曲中多次出現如火箭般上升的快速音群,雖然古典時期的管樂器不如當今靈巧,但當時曼海姆地區聚集了最頂尖的音樂家,因此像火箭般快...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