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空難墜機!民航飛機霸主「波音」,為何淪落到人人喊打?《 七七追劇 》EP 012|志祺七七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31 май 2024
  • ★ 芒狗狗官網開幕慶全面66折
    給3-6歲小讀者|現貨熱銷中的芒狗狗1~6 &學習卡牌曾蟬聯兩次百萬集資紀錄
    給7-12歲大孩子|還有最新的芒狗狗7~10,只在官網開放獨家預購
    馬上前往芒狗狗官網選購:mangopup.com
    #芒狗狗 #MangoPup #把知識變故事 #把學習變成好玩的事
    ----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RUclips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bit.ly/77member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bit.ly/2ZpclGS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IG : / 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bit.ly/shasha77_fb
    🔥 加入志祺七七團隊: bit.ly/3pi8zrE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bit.ly/2ZCQ5Jh
    #墜 #波音大調查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50 【芒狗狗官網】廣告段落
    02:34 兩起墜機事件
    03:52 失事原因是什麼?
    05:11 連機師都不知道的MCAS
    06:22 波音公司的價值轉變
    07:48 空中巴士的競爭壓力
    08:55 墜機的真相
    10:20 墜機事件過後
    11:02 我們的觀點
    11:48 問題
    12:06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阿廖
    |腳本:阿廖
    |編輯:關節
    |剪輯後製:歆雅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東航空難讓波音陷入新一輪危機:nyti.ms/370sYfy
    →东航客机失事:中国近年来最大空难,搜救行动仍在继续:nyti.ms/36Yy3oB
    →《墜:波音大調查》:bit.ly/3tMJRDd
    →獅子航空610號班機空難:bit.ly/3DmWWXe
    →衣索比亞航空302號班機空難:bit.ly/3LlVuH3
    →波音公司:bit.ly/3JR5hoq
    【 延伸閱讀 】
    → 【東航空難】科普:737-800機型、黑匣子構成、過往事故原因:bit.ly/3Loy6Zw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hi77@simpleinfo.cc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РазвлеченияРазвлечени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01

  • @shasha77
    @shasha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48

    ★ 芒狗狗官網開幕慶全面66折
    給3-6歲小讀者|現貨熱銷中的芒狗狗1~6 &學習卡牌曾蟬聯兩次百萬集資紀錄
    給7-12歲大孩子|還有最新的芒狗狗7~10,只在官網開放獨家預購
    馬上前往芒狗狗官網選購:mangopup.com
    #芒狗狗 #MangoPup #把知識變故事 #把學習變成好玩的事

    • @user-qi4bb6nw9k
      @user-qi4bb6nw9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為什麼不是77折...

    • @sayoyue942
      @sayoyue94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qi4bb6nw9k 我觉得0.77折更好😍

    • @shasha77
      @shasha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RUclips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ylfyg
      @ylfy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無情的工商😏

    • @MeariBamu
      @MeariBamu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一直都以為空中巴士是波音的其中一個系列,現在才知是對手的公司名稱

  • @stanleyyen787
    @stanleyyen787 2 года назад +364

    我在西雅圖波音任職將近7年的工程師。
    我是還沒有看過Netflix的紀錄片。
    當時我也是737Max與FAA及各國民航局取得認證的一員。志祺講的都跟我們內部工作的感受都一樣。蓋章認證👌

    • @nalo6310
      @nalo63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wow

    • @lanceslaw
      @lanceslaw 2 года назад

      置頂

    • @JerryChanD
      @JerryChanD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大神請收下我的膝蓋 🙇🏻‍♂️🙇🏻‍♂️

    • @samuelchen4853
      @samuelchen48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大神!!

    • @b11817
      @b11817 2 года назад

      現今不少美商的風景,我感同身受

  • @xXopsmanmanXx
    @xXopsmanmanXx 2 года назад +565

    MAX系列並不是因為引擎體積過大而會使機鼻過度往上,而是因為風扇直徑變大會造成離地過近,
    因此他們把引擎的位置向上抬升,以免吸入地面物體造成FOD。
    但把引擎位置抬升會改變推力對於飛機重心的力矩,當機頭上仰時,會加速上仰,
    而可能造成攻角過大,使機翼失去升力而造成失速,因此波音設計了MCAS來消除此情況。

    • @mimicqneb
      @mimicqne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以免

    • @xXopsmanmanXx
      @xXopsmanmanXx 2 года назад +28

      @@mimicqneb 剛剛打完字調整語序時砍到了,謝謝提醒

    • @chnet968
      @chnet9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8

      可是這次失事的是737NG. 這前一代的機種根本沒這系統啊.

    • @eastcoastguy_0803
      @eastcoastguy_08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23

      引擎離地過近的原因則是因為整個機身就離地太近, 737 當年的設計是讓乘客直接走樓梯上飛機, 那時候沒有空橋。如此老舊的飛機實在應該整個重新設計, 可是波音不要。

    • @xXopsmanmanXx
      @xXopsmanmanX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chnet968 回錯留言嗎?這邊單論MAX系列(737 MAX 7 ,737 MAX 8 ,737 MAX 9),並沒有在說其他機型

  • @chiyu6138
    @chiyu6138 2 года назад +454

    雖然搭飛機還是會存在的對空難的恐懼,但看了空中浩劫就會知道,空難的發生其實是一連串的錯誤造成,往往中間只要有任何一步錯誤被發現,就能挽回一場悲劇,
    而且其實對台灣人來講,走在路上被車撞到的機率應該遠高空難啦XD

    • @locacharliewong
      @locacharliewo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75

      最後的那一句不只對台灣人,是全世界.

    • @lv6792
      @lv6792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沒有搭過飛機的我大概只有機會被車撞

    • @ACWM
      @ACWM 2 года назад +30

      如果只看空中浩劫系列的話,空難原因幾乎100%都是人為因素。
      我好奇查了維基,因為鳥擊造成的空難只有四起
      烏拉爾航空178號航班 (29人受傷,全員倖存)
      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事故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事故 (全員倖存,哈德遜河上的奇蹟,有改拍電影)
      衣索比亞航空604號班機空難衣索比亞航空604號班機空難 (35人罹難)
      西塔航空601號班機空難 (疑似鳥擊,19人罹難)

    • @cuptea859
      @cuptea859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在台灣被車撞死的機率是日本的5倍

    • @user-vv7mw7ob3h
      @user-vv7mw7ob3h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ACWM 與其說都是人為因素 不如說是在危急階段能反應過來還能完整按照流程或連流程都不看做出正確動作的機組在空難發生時很少 這個比較像倖存者偏差 有報出來的都大型空難 所以才會覺得人的因素偏多 當然還是會有排除玩忽職守的 有的是值班勞累忽略檢查流程 各種各式各樣的原因 但有8成以上是飛機部分故障導致的連鎖效應 當然你的人為因素擴展到設計缺陷跟維修人員的話 你可以說100%ㄌ 飛機就人造ㄉ 當然是人禍

  • @StevenYu82
    @StevenYu82 2 года назад +234

    我記得紀錄片裡面,有個內部會議文件裡有說受訓過的機師必須在MCAS出現異常後10秒內做出處理
    連受訓過的都只有10秒,更不用說MCAS連聽都沒聽過的機師
    這樣還敢隱瞞MCAS的存在,真的是離譜

    • @RyanChen_aviation
      @RyanChen_aviation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但...這次出事的不是MAX系列,所以排除MCAS造成的

    • @user-vu6pe3zu5x
      @user-vu6pe3zu5x 2 года назад +21

      剛剛看完了紀錄片,沒記錯的話mcas啟動週期就10秒了,重點是他的權限比飛行員的還大.....

    • @user-vd7fm6si7b
      @user-vd7fm6si7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RyanChen_aviation 搞不好是又有隱瞞了其他的系統...

    • @Jay-hv6te
      @Jay-hv6te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vu6pe3zu5x 飛行員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操作去 override MCAS 的作動。

    • @user-hn2he2ko4u
      @user-hn2he2ko4u 2 года назад

      @@Jay-hv6te 問題是改動權限的方法誰都不會發現

  • @sw2010220
    @sw20102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227

    其實說真的 現在的飛機已經設計的很安全
    很多安全系統的設計 就是爲了避免人爲失誤的發生
    南港空難 駕駛關錯發動機
    且諷刺的是 事後調查 他即便不做任何處置 其實是可以把飛機飛回機場的
    還有法航447 明顯的駕駛員訓練不佳
    飛機狀態都沒搞懂 就死命的拉著操控桿
    俗不知 他只要重新接上跳脫的自動駕駛 飛機便會帶他們脫離險境
    還有復興馬公空難 SOP的存在 就是爲了避免人爲的判斷失誤
    已經過了決斷高度 還看不見跑道 該重飛還是要重飛
    最後 講回737MAX 我只能說波音面對到空巴A320系列的強大壓力
    又不願意花錢花時間開發
    也不想失去 最受歡迎廣體客機的地位(現在應該不是了)
    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體下的產物
    我只能說 失敗 真的不是沒有原因
    只是人命的教訓 太大了
    現在的A320NEO系列 賣的好超過737系列很多
    連原本使用737的華航 也豪不考慮的 選擇了新321 為下代的窄體區間客機機種
    對比下 兩者差很多
    另外 我是飛機迷 但我還是很怕搭飛機
    哈!

    • @maop_rcss_tw
      @maop_rcss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窄體吧... 737是窄體啊

    • @sw2010220
      @sw20102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maop_rcss_tw 拍謝 太快字打錯 是窄體無誤

    • @user-vq1ej9bw4o
      @user-vq1ej9bw4o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其實很多空難都是人為造成的......

    • @user-rw1pm1ih8k
      @user-rw1pm1ih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也是飛機迷,所以我超喜歡搭飛機,就有種既然事故機率那麼低那死於空難也算是眾多死的方法我最喜歡的一個。

  • @siegfriednibelung
    @siegfriednibelu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48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汽车行业安全。有家公司发现自家汽车存在致命缺陷,有小概率会发生故障导致安全隐患。但该公司经过计算发现,假设每次发生事件导致人员死亡,其赔偿金额乘以发生概率即产生的索赔成本,会低于将缺陷车辆召回更换零件的成本,于是放弃召回选择沉默。

    • @user-me8fd6ni4s
      @user-me8fd6ni4s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

      很多時候都是低於召回成本,但高層沒考慮到品牌聲譽的影響,只考慮到眼前的利益

    • @ansonfan6669
      @ansonfan6669 Год назад

      然后就被美国罚死了

  • @lingxia106
    @lingxia10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感謝分享,感覺是很值得看的紀錄片

  • @POKIYA302
    @POKIYA302 2 года назад +98

    飛機失事的機率遠遠低於騎車開車,加上你不會每天搭飛機,失事的機率比被雷打到還低,如果平常有開車騎車的人,仔細想想實在沒有怕的道理XD

    • @t-800_4
      @t-800_4 2 года назад +50

      但飛機失事的存活率遠低於騎車開車,
      該怕的還是怕。

    • @ninedays1024
      @ninedays10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可是人類搭飛機的機率遠遠低於搭路上交通的機率,如果你把人一生平均搭飛機的次數除以空難次數的話,那個機率會差多少呢?

    • @maop_rcss_tw
      @maop_rcss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64

      @@ninedays1024 機長:我他媽每天都要飛

    • @stevenlee5745
      @stevenlee574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maop_rcss_tw 笑死,有梗耶
      機組人員:我tm也是

    • @tobybrown9504
      @tobybrown9504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

      雖然空難發生機率低,但是危害極其大(幾乎必死無疑)。所以正確的風險評估方法應該是:風險=危害級別*發生機率。危害級別可以人為設定,但是毫無疑問空難的危害級別一定是最高。

  • @happy_ago
    @happy_ago 2 года назад +84

    想說一個小小的冷知識,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太傷心。
    如果今天有一張飛機的駕駛艙照片,可以依照飛行搖桿來判斷是波音、Airbus、或是其他牌。(很大略,但可以對八成以上,大概)
    如果是Airbus的話,大多是在最外側的兩邊,長得類似於手排車子的手動變速器,是一根直立搖桿。
    如果是波音則是一個U字型,雙手握在兩邊,比較可以是想到飛機控制的時候會想到的形狀。

    • @NemoInYoutube
      @NemoInYoutube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酷喔

    • @sfotbnandenmea
      @sfotbnandenmea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

      空客是單手杆,波音這是雙手杆
      波音的杆好處是出事故時杆力聯動,不會出現空客那樣抵消掉卻不知道兩邊誰拉/推錯方向了(不清楚空客現在有沒有加警示杆力抵消了
      壞處就是需要大力出奇蹟

    • @VacuousCat
      @VacuousCat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空巴的設計原本是一家設計改良公司提議給波音的,波音沒採用,把這個概念公開在雜誌上,最後空巴拿去用了。
      這種搖桿放旁邊的設計概念,是讓機師專注於操控飛機姿態之外的工作,因為現代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逐漸增強。

    • @milebackwards
      @milebackwards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sfotbnandenmea 經典空中健身房

    • @5stinkinghood169
      @5stinkinghood1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sfotbnandenmea 侧杆

  • @mattzhu705
    @mattzhu705 2 года назад +77

    其實真的,真的希望每一場空難,真的能換來日後更加更加安全的航空服務,真的不希望這樣,但是人類總是犯下同樣的錯誤。只希望這一次波音公司能夠更加重視安全吧~畢竟有很多飛行員朋友除了吐槽737MAX以外,很多人也在吐槽787,唉😮‍💨

    • @sdcveolkq069
      @sdcveolkq0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從後來只有開除負責的主管,以及沒增加安檢人員來看,你的希望是落空的

    • @mattzhu705
      @mattzhu70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sdcveolkq069 唉😮‍💨

    • @samuelchen4853
      @samuelchen48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波音以後都不能坐了嗎??

    • @paul891014
      @paul8910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samuelchen4853 都很安全的,再怎麼說也比在路上被撞死的機率的很多(當然也比被雷劈死的機率還低)

    • @kenchiu1987
      @kenchiu1987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波音最後能坐的只有 777, 737NG和747-8
      收購麥道後的機型坐過一次就算(787和777X)
      現時波音的作風與當年麥道是一樣
      只是把公司總部搬去芝加哥就已經黑人問號
      hello,你這是要如何和西雅圖的工程師溝通?

  • @lopplp2000
    @lopplp20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MCAS的設計真的很奇葩,只採用一套偵測器的數據,然後還擁有比飛行員高優先度的控制權,而且波音也沒讓飛行員知道這套系統的存在,發生狀況的時候可能飛行員還來不及搞清楚狀況MCAS就直接把配平壓到底直接填海了。難怪有人開玩笑說根本是Mack Carsh Auto System

  • @weiyangchen
    @weiyangchen 2 года назад +39

    我在2016年在波音西雅圖總部實習。當時在777x的composite wing center就是希望可以研討出一套可以讓良率提升 又能讓品管成本下降的方案。影片說的很沒錯 但波音面臨的就是不公平的競爭。因為空巴背後有大量的歐盟贊助金,但波音頂多只能省稅,成本高很多。連製造人員背後都有強大的工會,無法獎勵良率高的工人 也無法懲處一直做錯的工人 反而讓他們重製還可以賺取加班費。所以製造成本提高 品管人員工作又很難節省 又不像空巴有龐大的歐盟贊助 波音民航機走的的確蠻辛苦的

    • @sdcveolkq069
      @sdcveolkq0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美國爸爸真要幫只是想不想的問題,估計是真的救不動,另外我好奇他整體良率有多少啊
      而且美國到底哪些可以有工會,那些不允許有我真的搞得很亂

    • @Charlotte-wg6rv
      @Charlotte-wg6rv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但單看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是美國政府竭盡所能給波音台階下啊,要說波音有美國做後盾也不為過;就像是spacex,又或是三星、台積電以及你提到的空中巴士,其實本質上都是政府扶持的民間企業。不然單看復興航空掉了兩架,造成的傷亡跟影響還遠低於737MAX,還不是只能默默鼻子收場

    • @user-mx8ey9nr3t
      @user-mx8ey9nr3t 2 года назад

      每一家大企業都是充滿不公平的,谷歌也是有,螞蟻集團也是,鴻海也是

    • @user-mx8ey9nr3t
      @user-mx8ey9nr3t 2 года назад

      @@sdcveolkq069 美國至少有工會,中共可是禁止工會。

  • @xXopsmanmanXx
    @xXopsmanmanXx 2 года назад +22

    另外,飛機上與飛控有關的系統都有冗餘設計,盡量避免因系統錯誤而造成失事,但仍不能完全保證不會出事,畢竟有莫非定律在那邊。
    飛機上的系統幾乎都是人命換來的,能做的就是利用這些事故報告,避免讓他在發生。
    一個新的機型,必須先取得機型認證,有人形容拿到機型認證要的paper work,需要和那台飛機一樣大的房間才能裝滿,又要耗時大約十年。
    但如果FAA認定他與前一個機型無重大更動(結構及改變飛行特性),那已有前一機型認證的飛行員便不需要多做太多的訓練,即可駕駛該機型。

    • @hyy3657
      @hyy365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偷工减料造成的

    • @xXopsmanmanXx
      @xXopsmanmanXx 2 года назад

      @@hyy3657 並不是

  • @mnts7876
    @mnts78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每次搭飛機遇到亂流我都會忍不住想,有哪些事是現在死掉會留下遺憾的,比如:沒看到神作完結篇、誰還沒還我錢、家裡寵物怎麼辦之類的。
    我都不知道原來3秒我能想這麼多東西。

  • @hibanabanana
    @hibanabanana 2 года назад +37

    不過要說到因為事故而導致飛機公司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麥道公司了,DC-10可以說是空難的熱門機種

    • @sfotbnandenmea
      @sfotbnandenmea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最著名事故應該是掉落的碎片使協和號炸了

    • @fayelam67
      @fayelam67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DC是貨艙門設計問題那架對嗎 貨艙門脫落導致機內急速減壓 座位下陷 當年好像也是爆出了公司早就知道卻不願意改設計

    • @Unrequired
      @Unrequired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sfotbnandenmea 法航4590真的是,這種多引擎客機通常不會出事的

    • @hibanabanana
      @hibanabanana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fayelam67 我記得應該是,艙門的閉鎖裝置會讓你以為鎖上了,但是其實沒有鎖好,後面就爆炸性失壓了

    • @sct9435
      @sct9435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Unrequired Fod小鐵條

  • @soy5756
    @soy57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81

    比起擔心自己會不會遇上空難,我覺得我比較害怕的是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的失重感(還有遇到亂流)

    • @NikiandChenguanxi
      @NikiandChenguanxi 2 года назад +21

      没这种感觉坐飞机没意思啊

    • @user-kd9xv1qd5v
      @user-kd9xv1qd5v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跳樓機等遊樂設施不就是追求這種刺激嗎

    • @user-ld1zf9md2d
      @user-ld1zf9md2d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之前某次剛好卡到颱風天最後一班航班,起飛整臺晃到崩潰,真心佩服機長成功撐過去

    • @NN-io8ez
      @NN-io8ez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ld1zf9md2d 機長那邊跟我們這邊搖晃程度差很多喔😂

    • @user-kw1oi4yj9t
      @user-kw1oi4yj9t 2 года назад

      @@NikiandChenguanxi 坐飛機不是為了快嗎?

  • @user-ch2lw6cr1b
    @user-ch2lw6cr1b 2 года назад

    剛好沒事瞄到🤔快成為百萬金牌頻道了:)

  • @user-gb3fd9bl5q
    @user-gb3fd9bl5q 2 года назад +18

    人性化跟自動化,修理吊車10幾年看著吊車系統不斷朝著這兩個方向前進。
    客戶腦中的理想,只要把車子插上檢查電腦,就可以知道甚麼東西故障。也算是在實踐中,但自己遇過感應器故障,電腦卻把故障的訊號當正常資訊。
    我之後去德國問了技師如果檢查的感應器壞了,你要怎麼知道感應器壞了? 當時是2019年吧,答案是沒有答案,你不知道他有沒有故障。
    這也是我到現在不太想開輔助駕駛的車子,因為感應器會壞,會老舊,但你永遠不知道甚麼時候壞,那個時候到來你會不會直接去見上帝。
    PS.簡單的自動控制,熱水器固定水溫在40度,如果感應器壞了以為只有10度,那將會有超過40度的水直接往你身上噴,有覺得可怕嗎?

    • @louisflame
      @louisflam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所以在設計上,跟安全有關的感應器通常不會只有一個,而且盡可能是採用fail-safe設計,這個在工程設計上的很重要的概念

    • @ghostking2687
      @ghostking268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louisflame 冗餘設計 如果感應全壞掉了 真的天要亡你

    • @user-gb3fd9bl5q
      @user-gb3fd9bl5q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louisflame 務實面上,你裝兩個以上成本變貴,市場上就沒競爭力。
      客戶真的買了,如果真的壞了一個,客戶知道有備用感應器在工作,就不會想馬上換掉感應器。
      如果以上兩點客戶都不在意可以直接換感應器,我可以說,那種客戶一隻手數得出來。

    • @Ken-S
      @Ken-S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gb3fd9bl5q 在汽車剛出現的時候,人們也是和你的想法類似。

    • @user-gb3fd9bl5q
      @user-gb3fd9bl5q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Ken-S 那是因為人們不瞭解車,我這個修車的實在不太懂類似的地方在哪?
      還是你跟我一樣,會去了解你車上感應器損壞後可能造成的狀況,能相信這個感應器到甚麼程度,氣候會不會影響感應器的範圍效果,要怎麼判斷感應器失靈?
      對於不懂的人來說,不懂跟懂是一樣的,所以你到底覺得甚麼是類似的?

  • @domisosomi
    @domisosom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最愛飛機起飛跟降落心理涼涼的感覺

    • @user-nx8mz5cy4i
      @user-nx8mz5cy4i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倒是很喜歡起飛時的加速感

    • @k00213500
      @k002135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nx8mz5cy4i +1
      那種隨著引擎全出力的以及貼背感、爬升感真的會讓我很興奮

  • @user-qw5jd8eg5o
    @user-qw5jd8eg5o 2 года назад +29

    發生陸難能用腳逃
    發生水難能浮著等救援
    發生空難只能期望自己夠幸運

    • @user-ri8mt8ws9x
      @user-ri8mt8ws9x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雖然水難…會冷死

    • @Aj-ee5hk
      @Aj-ee5h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水難要看吧
      如果在不佳的天氣情況也只能祈禱TT

    • @jhenchen2062
      @jhenchen2062 2 года назад

      海上擱淺:

    • @googleuser-lei
      @googleuser-lei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郑州民众:我也觉得

    • @locacharliewong
      @locacharliewo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南丫海難的人說..並沒有.

  • @nainij9980
    @nainij9980 2 года назад

    Thanks

  • @DeadbeatTiger
    @DeadbeatTiger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超愛坐飛機的人 也很愛看飛機有關的紀錄片 謝謝志祺推薦

  • @mimicqneb
    @mimicqneb 2 года назад +32

    飛機的設計是Fail Operational,同一套系統通常會有三個,737-800跟其他客機一樣AOA sensor攻角指示器有三套,通常至少要兩套系統的數據是一致的才正常,MCAS只用其中一組數據是相當奇怪的設計

    • @maop_rcss_tw
      @maop_rcss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他只有兩套...

    • @mimicqneb
      @mimicqne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只有兩個 笑死,兩個AOA不一樣737MAX MCAS就關了,這設計無敵了,以後不會搭737-MAX,連A320都有三套AOA😂

    • @yungfailee
      @yungfailee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這種人命關天的系統波音不報審查都算了, 竟然還只連一組sensor, 它全公司上下是全瘋了才會讓這種機買出去, 那怕是只有一個有良心工程師, 就救了兩機的人命, 我看到真相我都瘋了。

    • @pochingyeh
      @pochingyeh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yungfailee 工程師沒有決定權好嗎?-by 工程師

    • @yungfailee
      @yungfaile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pochingyeh 至少有能力向總署報告事態吧, 誰叫工程師向上司報告, 高層根本沒可能改。
      除非總署也全被收買了。

  • @user-fp9zq8ym8z
    @user-fp9zq8ym8z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想更了解還可以看 國家地理的aircraft investigation

  • @lai52001
    @lai520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台灣有亞洲數一數二高的交通意外率跟前幾高的交通死亡率,你都有勇氣在台灣開車騎車走路了,為什麼會怕坐死亡率低很多很多的飛機
    飛機失事各方都會想辦法找原因找解決辦法改善,台灣交通意外率超高大家都知道原因,但沒有人或官員想面對跟解決

  • @jui-shengwang1066
    @jui-shengwang10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

    不看這篇,還真的一直以為波音就是最安全穩定的公司...有點錯愕

    • @maop_rcss_tw
      @maop_rcss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誒... 事實上,最近大多的新飛機安全紀錄都不錯啦(737MAX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舊機型...是另外一個故事

  • @user-ih6zu7jk4q
    @user-ih6zu7jk4q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讓我想到空中浩劫系列!! 空難發生原因多半都是人為因素!!

  • @andybenjamin9086
    @andybenjamin9086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B. 飛機看風景 超爽der

  • @user-qd7ek7tg7p
    @user-qd7ek7tg7p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看到系統只依靠一個感測器作動就知道問題大了...飛機上幾乎所有系統都會有兩套以上的感測器在維持運作,一些攸關飛行安全的部件甚至都會有3個以上的感測器,甚至這系統完全失效之後都還會第二甚至第三個系統能夠頂替。

  • @tgnuelakes
    @tgnuelakes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這是個兩難,沒有競爭會出現壟斷不思進取,有了競爭卻無法根絕惡性競爭的行爲,要商業公司不考慮利潤更是天荒夜談

  • @craftition80
    @craftition8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nice

  • @TFRANKING
    @TFRANKI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这期视频 social credit 👍👍

  • @huthutdream9346
    @huthutdream9346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訊息的不透明真的很災難

  • @jimmy41607
    @jimmy41607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感應器不是故障是維修後人員沒有調校 仰角導致起飛後得到的數據是錯誤的啟動mcas

  • @fishncha7855
    @fishncha78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34

    雖然飛機失事的機率很小,可是只要出事必死無疑,搭飛機遇到氣流的時候還是會胡思亂想覺得害怕
    不過仔細想想,被車撞導致癱瘓比直接死更可怕吧

    • @Jay-hv6te
      @Jay-hv6te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很多飛機失事都有倖存者。

  • @maop_rcss_tw
    @maop_rcss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

    MCAS嗎... 準確來講是他會在認為飛機要失速的情況下(人工駕駛、機身跟氣流夾角(迎角)超過一定角度、襟翼收起、每秒把配平(水平安定面)往下壓2.5度)(原本的為2個傳感器、在一定角度、襟翼收起、手動駕駛、加速度傳感器的數據、每秒調整水平安定面0.6度) 但只有一個迎角傳感器連結到MCAS,而導致只要機長側的迎角傳感器失效/沒效準,MCAS就會在錯誤的時侯啟動,導致獅航610和衣航302這樣的事故

  • @user-xu7gs4xb7u
    @user-xu7gs4xb7u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這次東航出事的飛機是737MAX的前一代737NG,傳動只要是利用液壓,到了新一代的MAX波音改用電腦控制,其中MCAS主要是攻角感應器,如果飛機攻角過大就會強制下壓機鼻以防失速,但感應器數量太少,一旦故障就很容易出事

    • @paul891014
      @paul8910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都還是液壓控制,只是傳動的部分從鋼索連結變成了電子訊號

  • @Locolostis6699lol
    @Locolostis6699lol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波音真的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安全問題了

  • @kasaivisual4997
    @kasaivisual499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道格拉斯在跟波音合併前飛機就常常出事了,那個DC系列太多空難了,只能說不意外

  • @louielooyi
    @louielooy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很赞的科普
    相信要在这种航空专业领域里整理出的资料应该不简单

  • @garfieldlavi
    @garfieldlavi 2 года назад

    超怕

  • @bercyli
    @bercyli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

  • @ariesglory
    @ariesglory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怕~很多人陪我~

  • @kiinghungwong8288
    @kiinghungwong82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以前搭飛機的時候都不怕,可是現在感覺上越來越常聽說有空難發生,所以現在搭飛機會怕

  • @tong7536
    @tong7536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怕困难,怕的是意外

  • @vincent2500
    @vincent25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這不會是最後一次 波因飛機照飛 生活一樣會繼續

  • @user-cm2bd9vw4v
    @user-cm2bd9vw4v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跟之前豐田因為電子設備故障 造成汽車暴衝情況一樣

  • @yujochia
    @yujochia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個資訊很重要~ 以後搭飛機會想注意遺下機型

    • @kk817652k
      @kk817652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台灣沒有737MAX,只有數不清的A320/321,所以不用擔心

    • @sdcveolkq069
      @sdcveolkq0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注意也沒用啊,看不出來是哪款又不能換🤣

    • @yujochia
      @yujochia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可以提早寫遺書啊🤣

    • @k00213500
      @k002135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sdcveolkq069 其實可以的,從國際機場的網站或是航空公司的網站都可以找到機型
      所以你可以從你要去的目的地、起降機場去找哪些航空公司有飛,飛的機型為何的

  • @zenosyae
    @zenosyae Год назад

    🥲是的,每次听空难都感觉特别悲痛,机组人员尽力的抢救,却无法挽回几百人的生命,从空中坠向大地的数秒内绝望而无能为力。在这样悲壮的场面后,背后往往是资本的怠惰、人为的轻视、体制的缺失造成的,而我们无法阻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 @mingheiturbochan9301
    @mingheiturbochan93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去旅行甚至不是為了去旅行,而是為了可以坐飛機,我覺得去旅行的精髓就是坐飛機

  • @jinzhanghsu4253
    @jinzhanghsu42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次志祺團隊在科學方面的主題講的比以前進步很多啊!希望能繼續下去👍

  • @theovertaker214
    @theovertaker2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其實這個所謂mcas 雖然叫做自動操作 但是這個系統是靠電動摩打代替人手去輸入 所以換句話來說他有什麼動作呢是一定看到的 所以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機師為直接把這個輸入位置按住不動

  • @airwayoao67814
    @airwayoao678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之前兩起都是波音737 Max8

  • @datfai1183
    @datfai118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噢不 星期天就要飛 然後我今天看了這部紀錄片 怕

  • @user-et8dg3oc5j
    @user-et8dg3oc5j 2 года назад +31

    可那個墜落方式明顯就不是一般的情況,直線垂直墜落太可疑了

    • @akumanekokyou_kyouto
      @akumanekokyou_kyouto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所以不就說了MCAS系統的故障就是會把機頭往下壓嗎?
      編:抱歉我沒想到在講中國的事

    • @user-pu9ng6rp6t
      @user-pu9ng6rp6t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akumanekokyou_kyouto 国内都还没调查出来,你们这就有定论了???

    • @user-ke7vj5gv3l
      @user-ke7vj5gv3l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akumanekokyou_kyouto Mcas只有max才有,股癌有講可以去聽,max因為馬力過大等等的關係才有這個系統(股癌以前是機師)

    • @danbhdwei2014
      @danbhdwei20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akumanekokyou_kyouto 这次涉事的不是MAX而是737-800

    • @minglai8886
      @minglai8886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akumanekokyou_kyouto 影片 1:08 不是說了機型不一樣嗎, 而且在後來也已經修復系統並且復飛

  • @tuPenguin
    @tuPengui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D 雖然知道會有風險~ 也只能搭飛機啊!!!坐船要坐到何時
    若災難是可避免的狀況下~ 希望遺憾的事情別再發生了。

    • @cocoremi
      @cocorem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真的 有人坐船坐好幾年都還下不來

  • @tne01
    @tne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到這忽然想到.....好久沒看空中浩劫了。

  • @jamesjohnson809
    @jamesjohnson80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2018和2019事件那些也是垂直落下吗?

  • @wing1225
    @wing12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完之後對MCAS系統感到不可思議,連汽車的油門位置感應器都有兩到三個,
    MCAS的感應器從兩個更改為一個是為了成本還是隱藏系統的存在?

  • @chinwilliam427
    @chinwilliam4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很多都是人为失误,通常不是制作飞机公司的错

  • @f-35usmarines38
    @f-35usmarines38 2 года назад

    冷知識:F18以及F15這兩款美軍現役戰機也是波音(以及合併前的麥道)生產的

  • @tsa_8964
    @tsa_896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波音自從合併麥道之後就變了

  • @user-fl7vs4ed6l
    @user-fl7vs4ed6l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人體煉成果然是不被允許的

  • @FunkGuitar_0218
    @FunkGuitar_021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作為一個波音迷
    我無法接受很多記者說審麼[波音又出包]...
    但報導內容是757-200維修問題
    真的有點無語

  • @justineyu2661
    @justineyu2661 23 дня назад

    自2024一月起,航空公司僅有的三架Max 9 被禁止停飛

  • @s0926851071
    @s0926851071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黑盒子都還沒解析完,但鍵盤專家突然暴增,還看到有人說波音公司派人去調查是要掩蓋真相,真心無言。

  • @ireneli9939
    @ireneli99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C 起飛跟降落時都會心跳加速

    • @yzzl91
      @yzzl91 2 года назад

      没错,最危险时刻反而是起飞与降落

  • @hudsonvan4322
    @hudsonvan4322 2 года назад

    波音波音歐派

  • @chnet968
    @chnet9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9:43 「再來是, 就算機師知道MCAS的存在, 也不一定有幫助」
    這一點也在各航空相關的群組被否定了.
    因為MCAS只會在起飛的配置下作用. 如果機師有知道這系統的存在, 當發現 trim wheel 不正常轉動後就會把連接 trim wheel 的馬達關閉 (關閉 trim wheel 的馬達是正規課程內容), 手動復原 elevator 位置或者單純靠操縱杆hold住往上升. 等飛機升到巡航高度 MCAS 不再作用再打開連接 trim wheel 的馬達. 之後就可以普通的通知 ATC 要求返回.
    知不知道發生甚魔事對應對方式影響很大.

    • @kk817652k
      @kk817652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沒錯,我就一直在想為何機師沒注意到trim異常轉動,如果機師知道MCAS的存在的話也許就能即時處置了。

    • @chnet968
      @chnet9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kk817652k 根據黑盒紀錄, 第二次空難中, 機師們是有把 trim wheel 的馬達關了, 所以有一小段時間大家都認為情況已經受控.
      之後機長說他的手快沒力了, 要 FO 手動把 trim 轉回來. 不過因為航速過高, 加在trim的力度太大 FO 沒能力轉到. 如果先把航速降到 200km/h 以下, FO 是應該能夠輕鬆手動把trim wheel 轉回去的.
      後來黑盒有紀錄到馬達被打開了, 升降舵在上升兩秒後急速下降. 這次的幅度是遠超控制捍能counteract的. 因此飛機使筆直下墜了.
      如果有先減速, trim wheel 轉得起來就沒需要動馬達開關, 大概就可以有救了. 因為壓力沒能把握全部狀況, 導致最後不能逃出來真是可惜啊.

  • @ricekuo853
    @ricekuo8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波音,我以前很喜歡的,但現在傷了又傷!

  • @a3699349
    @a369934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在沒發明飛機一出事能拋出一個可承受飛機重量的巨大降落傘或是更好的方案,坐飛機還是會怕怕🤣

  • @Walk_0210
    @Walk_02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MCAS 可以說是波音的一大敗筆
    可以說波音的安全性從
    賓士變成volvo 在變成特斯拉
    本來沒有什麼問題
    變成問題一大堆

  • @YT---BAKAYARO
    @YT---BAKAYARO 2 года назад

    D 搭飛機與我無緣(茶
    是說 股價主義至上 讓我想到日劇禿鷹的最後一篇...

  • @HazeGold1995
    @HazeGold1995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可能是送某個世界第一的殺手上路到異世界(X

  • @wanchou3257
    @wanchou325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喜歡開飛機⋯⋯真的很好玩,比車子好玩!

  • @Aj-ee5hk
    @Aj-ee5hk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我有恐飛症,真的每次搭飛機我都會嚇到前幾晚一直做惡夢
    但又夢想環遊世界🥲

    • @kiritoko532
      @kiritoko532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搭船

    • @Knight465
      @Knight465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kiritoko532 鐵達尼:

    • @shehmo
      @shehmo 2 года назад

      現代哥倫布4ni

    • @user-qs3jb8qf6y
      @user-qs3jb8qf6y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Knight465 沒事,我們快把冰山都幹掉了

    • @growknee9383
      @growknee9383 2 года назад

      @C J 原來是因為怕飛機所以才咬著危害程度不放啊,感性凌駕理性,讚喔

  • @justicewolf._.
    @justicewolf._.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以前的確是安全頂尖的飛機公司,但現在就真的只是賺錢至上,只能說挺可悲的 波音 唉..

  • @manylam
    @manylam 2 года назад

    D 怕也沒用,反正空難之下根本難以存活
    不如睡下去,直接到達目的地/天國比較舒服

  • @ROCTW2409
    @ROCTW2409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Cost down不是錯
    錯的每次都是過度追求cost down而犧牲品質或安全

  • @user-mx8ey9nr3t
    @user-mx8ey9nr3t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沈的太陽講到日本航空業黑暗內幕,也有提到波音公司。

  • @Sandy-nq7kx
    @Sandy-nq7kx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我有看錯嗎?影片有一段新聞背景寫到,試飛員被起訴
    只起訴試飛員,跟火車發生事故推司機出來頂罪有甚麼不同= =

    • @sdcveolkq069
      @sdcveolkq0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為了美台友好,勸你別招搖🤭🤭

  • @R-Lin
    @R-Lin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怕搭飛機,等遇到意外再怕也來得及🤣

  • @user-lr4oh4zd2c
    @user-lr4oh4zd2c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根本就是人為事件阿......

  • @galaxytree2024
    @galaxytree20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47

    想到空難墜機,還是會讓我想起Kobe Bean Bryant的悲痛的身亡消息🥲

    • @Aimer520
      @Aimer5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32

      他那個是直升機而且是駕駛員的問題

    • @akumanekokyou_kyouto
      @akumanekokyou_kyouto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也想到徐志摩😢

    • @user-qp9bp1xp8s
      @user-qp9bp1xp8s 2 года назад

      Bean 豆子是什麼梗...?

    • @galaxytree2024
      @galaxytree20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qp9bp1xp8s 柯比中間名

    • @galaxytree2024
      @galaxytree20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Aimer520 看到空難墜機就直覺想到他,謝謝你的補充

  • @cheu0120
    @cheu01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看到標題就知道是Boeing 737

  • @samuelchen4853
    @samuelchen48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聽起來有點像是汽車的ABS自動剎車鎖死系統.....

  • @kailamtang
    @kailamta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千萬別抬頭啦

  • @q1234635
    @q123463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跟暴雪一樣,主理公司的人從充滿熱情的匠人、工程師變成商人...

  • @ETABC2010
    @ETABC20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每次搭飛機都會開Air Crash Investigation看

  • @user-cf8oo7do5q
    @user-cf8oo7do5q 2 года назад

    完全不擔心發生空難
    在台灣騎車被撞比搭飛機發生空難的機率高太多了

  • @user-mvyWHEiBOOvh6zSv2sdKCAE7U
    @user-mvyWHEiBOOvh6zSv2sdKCAE7U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有問題的車不管怎麼改永遠有問題 祝未來搭乘737的人一路順風

  • @cu35468
    @cu354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隨便一個外行都知道一旦故障就會造成墜機的攻角感測器不能只裝一個,並且根本不應該讓攻角測量數據出錯就強制墜機。737MAX可以拿到這麼多適航證可見這些單位問題有多大。
    美國FAA是官商勾結的道德問題,而其他國家是根本沒有技術實力去找出這麼基本的設計問題。

    • @Nemo-my5jr
      @Nemo-my5jr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不是都說了是未通報的私自變更設計 就算是其他家廠商這樣搞相關單位也不可能知道
      灰色地帶到處都有 很多時候都是效益上的妥協 就跟抽樣一樣 你會說一整批貨怎麽只驗那幾個嗎

    • @cu35468
      @cu354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Nemo-my5jr 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哦,審核版本是有MCAS的,且向機師隱瞞MCAS是FAA批准的作法。
      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攻角感應器改為一個是不符合適航證的違規改裝。

  • @user-qh9gp5gx7d
    @user-qh9gp5gx7d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作為以前常看空難系列的觀眾來說,怕當然會怕。
    但也很清楚若是想要享受飛機帶來的便利,就必須面對飛安失事的可能性。

  • @Lyme_green0527
    @Lyme_green05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D.別說飛機了,只要會產生失重感,就算是旋轉木馬我都不敢坐😆

    • @sdcveolkq069
      @sdcveolkq0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拍拍只能走樓梯不能搭電梯的哥兒

    • @Lyme_green0527
      @Lyme_green05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sdcveolkq069 也不是所有的電梯都那麼快啦😂

  • @user-cp1pr7io4n
    @user-cp1pr7io4n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可以,這很資本主義

  • @jackjanys01
    @jackjanys0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所以以波音當初笑空巴跟洛克希德不會造客機,吃掉因為空難問題惡名囂張的麥道(DC-10跟MD-11真的是空難之王),結果波音還是把當初空巴、洛克希德、麥道犯的錯誤全部犯了一遍
    (電子系統導致人機對抗、零件公差問題嚴重(華航沖繩起火事件跟機艙門噴掉事件)、用了容易起火的鋰電池))
    且波音後來推翻原本開發新機型的Yellowstone Project,原因在於757、767賣不好以及911衝擊,變成成吃老本的拿737、747、777更新跟統合737、757、767跟777的787
    畢竟波音怕開發新機跟通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與歐洲飛航安全局(EASA)t航權的空窗期被空巴吃掉民航市場
    問題40~60年前的設計用於現在可能已經過時,737MAX就是一個例子
    加上當初B2轟炸機在關島出事就是MCAS感應器被露水跟結冰誤導造成意外,結果波音是知道這問題卻不跟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與歐洲飛航安全局(EASA)反映這問題,最終就是近幾年波音的飛機常常出包

  • @CoolgirlAlly15
    @CoolgirlAlly15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那些只在乎股價的波音公司高層晚上怎麼睡得安穩?

    • @chenlan_TW
      @chenlan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但似乎也沒人在乎波音為人類提供了多少服務

  • @rudinyu8343
    @rudinyu834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但這次不是737MAX,且是737

  • @mrchristmaxable
    @mrchristmaxabl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當初就是知道波音高層有夠瀾後 直接果斷賣出他們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