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朝鲜盟军人数占优,韩国盟军人数微劣,可是韩国盟军死亡人数以及失踪人口少于朝鲜盟军。
额,韩国才是伤亡最重的。。。。。
你总算还承认是朝鲜先侵略的韩国,就凭这点,给你1分,否则就是0分。
他們都是韓國,只是內戰,是美國先入侵了韓國干預別人內戰
還好把南朝鮮分出來了
二次大戰結束後,韓國以北緯38度為界,分別由美國和蘇聯分區佔領.美國和蘇聯撤軍後,則各自扶植了今天的南韓和北韓。愚蠢的美國人為了擔心南韓攻擊北韓,只給南韓陸軍警察層級的配備 !該部隊雖然受過精良的訓練,但是沒有配備戰車和砲兵,只是一支警察部隊。北韓因此而覺得有機可趁,經過一番的外交運作後決定發動韓戰 !北韓的進擊很明顯的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北韓第一線攻擊的部隊是和南韓一樣只有輕武器的部隊。但是當南韓的部隊精銳盡出以後,北韓就把第一線的部隊調開,改以有重武器第二線部隊攻擊前進。步槍當然無法對抗砲兵和戰車!南韓在前線的4個師因此而一敗塗地,潰不成軍! 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發動韓戰,1950年8月17日的時候,北韓就已經推進到釜山附近。這時候離北韓發動韓戰,其實還不到兩個月。(大家可以看看地圖上釜山在哪裡,其實就可以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簡單的說, 1950年8月17日整體的態勢是「南韓的部隊」快要被打到海裡去了) 美國人雖然白痴,但是所幸這次還算反應迅速。麥克阿瑟將軍向華府請求不到24小時杜魯門便批准動用地面部隊。美國的空軍在韓戰的初期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南韓的陸軍雖然一敗塗地,但是美國的空軍始終以拼命的轟炸,阻滯北韓部隊的前進。更使得北韓的補給線柔腸寸斷。最後美國第八軍登陸南韓,終於在釜山附近擋住了韓共(1950年8月20日)。這時候,了不起的麥克阿瑟將軍又使出了一記撒手鐗 ! 1950年9月13日,麥克阿瑟指揮盟軍由仁川登陸 ! 攔腰切斷了韓共的補給線。仁川的平均潮差為30英呎,為全世界潮差最大的港口之一。通往仁川的最佳水道,飛魚海峽。海峽的海水流速高達5海浬。航道窄窒曲折,只要被擊沉一艘,船道就會因此而堵塞。還有,仁川的月尾島形勢十分險要。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只有2個小時可以攻破月尾島 ! 美國的余曼將軍甚至形容,「如果你能舉出所有可能的地理上及海洋上(登陸作戰)的障礙,仁川將集其大成 !」因為仁川的形勢如此的惡劣,所以美國陸軍以及美國海軍都反對仁川登陸。大家比較中意的登陸的地點為群山港。但是,麥克阿瑟將軍卻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仁川的登陸條件如此的惡劣,所以北韓一定不會認為美軍會在這裡登陸。所以仁川海陸形勢的惡劣,正是美軍登陸成功的保證 !因而力排眾議,決定在仁川登陸.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韓 共果然沒有準備,連仁川港的領航燈都還亮著,美軍順利的攻陷了月尾島 ! 仁川登陸成功以後,在前線作戰的北韓共軍馬上有被徹底切斷補給線的危險,北韓共軍立刻向後撤退110英哩。一個月之內,韓共被俘人數高達11萬人.武器,彈藥,裝備,更是喪失殆盡! 1950年10月20日,美國第八軍攻陷平壤,11月21日美國第十軍的先頭部隊抵達鴨綠江畔 ! 看起來韓戰美軍已經打贏,而且就要結束。這時候,麥克阿瑟仍然擔心中共介入韓戰。為了防止中共介入韓戰,麥克阿瑟指示美國空軍轟炸鴨綠江大橋。不料命令竟被馬歇爾將軍撤銷(對,就是八年抗戰期間和史迪威一搭一唱,想要奪取中國兵權的馬歇爾。馬歇爾當時為美國的國防部長)。美國的參謀本部聯席會議(相當於他國的三軍總司令部)後來雖然准許轟炸鴨綠江上的橋樑,但是僅限於韓國境內,而且不得飛越中國領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過由於如此一來,美機就只能與河流平行的轟炸橋樑,加上這時候共軍已沿這一線架起了一排高射砲,所以實際上美機根本無法執行轟炸。1950年11月06日,中共渡江參加韓戰,11月6日~11月26日.中共一共有20萬的兵力進入北韓。鴨綠江上的各座橋樑,則是靜靜的躺在江面上讓中共大加利用 ! 11月27日,林彪指揮中共部隊,向美軍攻擊 ! 聯軍損失慘重,被迫後退 ! 南韓的第二軍潰不成軍。美軍第八軍被迫撤退。最後美軍的第八軍在北緯38度線左右才漸漸地鞏固了戰線。美國的第十軍則經由海路退回了釜山,不過損失輕微 ! 之後美軍和共軍大體在38度線拉鋸。麥克阿瑟將軍始終想轟炸鴨綠江,切斷共軍的補給線。並且想再玩一次像仁川登陸一樣的大迂迴。但是華府方面始終不准. 更好笑的是華府方面也反對中華民國反攻大陸。事實上,這時候在韓的中共部隊,已經高達100萬之多。為什麼不讓中華民國由台灣出擊,在中共的後方開闢第二戰場呢?牽制共軍,這個我始終想不通 ! 我實在想不通,美國人為什麼那麼笨 ! 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粗暴的解除了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留下了懦弱無能的美國人和中共繼續周旋 ! 麥克阿瑟將軍離去以後美國和中共始終繼續在38度線上南北較量,繼續僵持。甚至到後來,蘇聯的空軍偷偷的參戰後 , 亦是如此。美國和中共雙方繼續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一直到1953年7 月27日停戰為止。
美國在國際上有地理優勢,只要能在蘇聯中國附近插上反對勢力的國家就好,想維持優勢到戰爭規模縮小,也盡力避免擴大戰爭規模甚至全面戰爭。
三八线是歪的???
戰前是,因為是按緯度畫線的(沒考慮地形), 跟戰後的停火線不一樣!(今天兩韓分界按停火線)
這種垃圾紅書。看了也沒什麼意義 !!!.............就像人家抓癢,明明是腳癢,他就給你抓背。講的滿口都是廢話 !!!都不是關鍵點 !!!...................搔不到癢處,就是這個道理 !!!
從用詞上就看得出來,聯合國軍贏了就說人數有多少人,韓共輸了就說英勇,選擇性地說部分事實。
朝鲜盟军人数占优,韩国盟军人数微劣,可是韩国盟军死亡人数以及失踪人口少于朝鲜盟军。
额,韩国才是伤亡最重的。。。。。
你总算还承认是朝鲜先侵略的韩国,就凭这点,给你1分,否则就是0分。
他們都是韓國,只是內戰,是美國先入侵了韓國干預別人內戰
還好把南朝鮮分出來了
二次大戰結束後,韓國以北緯38度為界,分別由美國和蘇聯分區佔領.美國和蘇聯撤軍後,則各自扶植了今天的南韓和北韓。愚蠢的美國人為了擔心南韓攻擊北韓,只給南韓陸軍警察層級的配備 !該部隊雖然受過精良的訓練,但是沒有配備戰車和砲兵,只是一支警察部隊。北韓因此而覺得有機可趁,經過一番的外交運作後決定發動韓戰 !
北韓的進擊很明顯的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北韓第一線攻擊的部隊是和南韓一樣只有輕武器的部隊。但是當南韓的部隊精銳盡出以後,北韓就把第一線的部隊調開,改以有重武器第二線部隊攻擊前進。步槍當然無法對抗砲兵和戰車!南韓在前線的4個師因此而一敗塗地,潰不成軍! 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發動韓戰,1950年8月17日的時候,北韓就已經推進到釜山附近。這時候離北韓發動韓戰,其實還不到兩個月。(大家可以看看地圖上釜山在哪裡,其實就可以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簡單的說, 1950年8月17日整體的態勢是「南韓的部隊」快要被打到海裡去了)
美國人雖然白痴,但是所幸這次還算反應迅速。麥克阿瑟將軍向華府請求不到24小時杜魯門便批准動用地面部隊。美國的空軍在韓戰的初期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南韓的陸軍雖然一敗塗地,但是美國的空軍始終以拼命的轟炸,阻滯北韓部隊的前進。更使得北韓的補給線柔腸寸斷。最後美國第八軍登陸南韓,終於在釜山附近擋住了韓共(1950年8月20日)。
這時候,了不起的麥克阿瑟將軍又使出了一記撒手鐗 ! 1950年9月13日,麥克阿瑟指揮盟軍由仁川登陸 ! 攔腰切斷了韓共的補給線。仁川的平均潮差為30英呎,為全世界潮差最大的港口之一。通往仁川的最佳水道,飛魚海峽。海峽的海水流速高達5海浬。航道窄窒曲折,只要被擊沉一艘,船道就會因此而堵塞。還有,仁川的月尾島形勢十分險要。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只有2個小時可以攻破月尾島 ! 美國的余曼將軍甚至形容,「如果你能舉出所有可能的地理上及海洋上(登陸作戰)的障礙,仁川將集其大成 !」因為仁川的形勢如此的惡劣,所以美國陸軍以及美國海軍都反對仁川登陸。大家比較中意的登陸的地點為群山港。但是,麥克阿瑟將軍卻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仁川的登陸條件如此的惡劣,所以北韓一定不會認為美軍會在這裡登陸。所以仁川海陸形勢的惡劣,正是美軍登陸成功的保證 !因而力排眾議,決定在仁川登陸.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韓 共果然沒有準備,連仁川港的領航燈都還亮著,美軍順利的攻陷了月尾島 ! 仁川登陸成功以後,在前線作戰的北韓共軍馬上有被徹底切斷補給線的危險,北韓共軍立刻向後撤退110英哩。一個月之內,韓共被俘人數高達11萬人.武器,彈藥,裝備,更是喪失殆盡! 1950年10月20日,美國第八軍攻陷平壤,11月21日美國第十軍的先頭部隊抵達鴨綠江畔 ! 看起來韓戰美軍已經打贏,而且就要結束。
這時候,麥克阿瑟仍然擔心中共介入韓戰。為了防止中共介入韓戰,麥克阿瑟指示美國空軍轟炸鴨綠江大橋。不料命令竟被馬歇爾將軍撤銷(對,就是八年抗戰期間和史迪威一搭一唱,想要奪取中國兵權的馬歇爾。馬歇爾當時為美國的國防部長)。美國的參謀本部聯席會議(相當於他國的三軍總司令部)後來雖然准許轟炸鴨綠江上的橋樑,但是僅限於韓國境內,而且不得飛越中國領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過由於如此一來,美機就只能與河流平行的轟炸橋樑,加上這時候共軍已沿這一線架起了一排高射砲,所以實際上美機根本無法執行轟炸。
1950年11月06日,中共渡江參加韓戰,11月6日~11月26日.中共一共有20萬的兵力進入北韓。鴨綠江上的各座橋樑,則是靜靜的躺在江面上讓中共大加利用 ! 11月27日,林彪指揮中共部隊,向美軍攻擊 ! 聯軍損失慘重,被迫後退 ! 南韓的第二軍潰不成軍。美軍第八軍被迫撤退。最後美軍的第八軍在北緯38度線左右才漸漸地鞏固了戰線。美國的第十軍則經由海路退回了釜山,不過損失輕微 ! 之後美軍和共軍大體在38度線拉鋸。麥克阿瑟將軍始終想轟炸鴨綠江,切斷共軍的補給線。並且想再玩一次像仁川登陸一樣的大迂迴。但是華府方面始終不准. 更好笑的是華府方面也反對中華民國反攻大陸。事實上,這時候在韓的中共部隊,已經高達100萬之多。為什麼不讓中華民國由台灣出擊,在中共的後方開闢第二戰場呢?牽制共軍,這個我始終想不通 ! 我實在想不通,美國人為什麼那麼笨 !
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粗暴的解除了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留下了懦弱無能的美國人和中共繼續周旋 ! 麥克阿瑟將軍離去以後美國和中共始終繼續在38度線上南北較量,繼續僵持。甚至到後來,蘇聯的空軍偷偷的參戰後 , 亦是如此。美國和中共雙方繼續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一直到1953年7 月27日停戰為止。
美國在國際上有地理優勢,只要能在蘇聯中國附近插上反對勢力的國家就好,想維持優勢到戰爭規模縮小,也盡力避免擴大戰爭規模甚至全面戰爭。
三八线是歪的???
戰前是,因為是按緯度畫線的(沒考慮地形), 跟戰後的停火線不一樣!(今天兩韓分界按停火線)
這種垃圾紅書。
看了也沒什麼意義 !!!
.............
就像人家抓癢,
明明是腳癢,他就給你抓背。
講的滿口都是廢話 !!!
都不是關鍵點 !!!
...................
搔不到癢處,就是這個道理 !!!
從用詞上就看得出來,聯合國軍贏了就說人數有多少人,韓共輸了就說英勇,選擇性地說部分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