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二弹 台南 安平第一楼 船家堡 第一次走进了台湾百年老宅;台灣第二彈 台南 安平第一樓 船家堡 第一次走進了台灣百年老宅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关于我和我的频道:
    我是一个热爱探索的旅人,足迹遍布 亚洲各地,尤其钟情于分享在 中国、台湾、泰国、印尼、越南 等地的独特经历。从繁华城市到僻静小村,从绝美自然风光到地道夜市美食,我的镜头带你走进这些地方的真实与魅力。
    你会在这里看到:
    旅行VLOG: 记录沿途风景和旅途中最真实的瞬间,包括经典景点与隐藏的秘境。
    生活故事: 关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我在不同城市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人生感悟: 分享我的独立思考、对文化的理解,以及旅行带来的深刻反思。
    实用攻略: 旅行路线推荐、小众景点探索、美食攻略和避坑小贴士。
    两性话题与文化交流: 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聊聊情感与人文故事。
    适合谁观看?
    热爱旅行,想寻找下一次旅行灵感的你。
    对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充满好奇的你。
    想从旅行中感悟生活、找到共鸣的你。
    每一段旅途,都有无数的故事值得被讲述。感谢你来到这里,和我一起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希望我的视频能为你带来快乐、启发,或者让你在忙碌中短暂逃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别忘了 订阅我的频道,并打开小铃铛,和我一起继续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吧!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 @chenyuwang2023
    @chenyuwang2023 День назад +60

    那個店家妹妹太優了,不得不給她個大大讚,生意這樣的態度就對了。

    • @鍾鎮州-b8k
      @鍾鎮州-b8k День назад +1

      看看我們優質的店家妹妹!
      熱情靚麗!
      只有臺灣有!
      在內地已遊走20年從未遇上如此親切畫面!👍😄👍

  • @王先萍-u7i
    @王先萍-u7i День назад +41

    這小妹妹介紹的很好口齒清晰又漂亮,待人接物又親切不愧是有教養🎉

  • @yuanwaimother
    @yuanwaimother День назад +20

    店家好像也很開心遇到你們這家有氣質喜歡歷史也喜歡故事的旅客!

  • @chiuhuisheng
    @chiuhuisheng День назад +19

    就算沒消費還是很熱心地介紹!~
    這種店家應該下次去台南必訪!

  • @厲富美
    @厲富美 День назад +21

    每次你們來我們台灣在介紹一些的風景啦我都會全程看完,也會有空常常來台灣玩歡迎你們

  • @中連鄭
    @中連鄭 День назад +19

    那船家堡墨跡是書法大家朱玖瑩寫的,他的故居在台南安平德記洋行旁的台鹽宿舍

  • @jerry89000
    @jerry89000 День назад +27

    這位小姐姐人美又親切,我喜歡 !

    • @9781zg
      @9781zg День назад

      是很親切超熱心!但戴着口罩.你怎認為她美?難道去過見了她!

    • @lphsuu
      @lphsuu День назад

      相由心生
      花開並蒂

  • @paulyoung1556
    @paulyoung1556 День назад +14

    太期待下一集吃飯篇😁...非常棒的店家....親切小姐姐!👍💯

  • @lphsuu
    @lphsuu День назад +1

    船 家 堡 女
    台 灣 之 光

  • @MikeScott-zl9ve
    @MikeScott-zl9ve День назад +21

    大正13年(1924年) 民國13年

  • @TIANCHENG-64
    @TIANCHENG-64 День назад +6

    悠然自在,欣賞台南古蹟的ㄧ磚一瓦,了解歷史文化,您倆知識學無止境👍👍👍。

    • @TIANCHENG-64
      @TIANCHENG-64 День назад

      船家堡千金女,氣質出眾,態度👍👍👍。

  • @ssyy120092645
    @ssyy120092645 День назад +19

    船家堡的女千金溫柔親切很不錯 可以做我們家的媳婦 這幾天帶我帥兒子去看看😅

    • @王文雄-s3x
      @王文雄-s3x День назад +4

      已經有上千人掛號報名排隊了 !

    • @iamiceion
      @iamiceion День назад +4

      這位小姐姐看著長得有點像我~ 不如把你家帥兒子介紹給我好了~ 🤭

    • @dtg.2020
      @dtg.2020 День назад

      歹年冬、 搞【犭肖】狼 ~
      😂😂😂~

    • @lphsuu
      @lphsuu День назад

      ​@@王文雄-s3x I My Me Too

  • @liamkuo4793
    @liamkuo4793 День назад +14

    清末和日治的時間是重疊的 日治時期台灣已快速西化並有大量的現代化建設 台灣的鐵路是唯一靠左的交通建設 因國民黨來台後沒辦法改成靠右 沿用至今 特別是日本把台灣有別於其它殖民地 當成本土建設 例如只有在日本本土才有的神宮級神社(日本現在有3大神宮 原本是4大神宮1個是在台灣) 是在台北圓山(圓山飯店裡的金龍就是 原神社的青龍)而台南有台灣第一個神社 所以台灣百年前的照片大多已經穿西裝和和服 特別是知識份子的家族

    • @lphsuu
      @lphsuu День назад +1

      增 廣見 聞 讚

  • @user-pp7vd5fl9z
    @user-pp7vd5fl9z День назад +16

    你們很喜歡懷舊的地方那應該要買一本小本子,每去一個老店或景點都會有紀念章,蓋滿紀念章以後想想就拿來看看,經過一段時間就很有成就感❤

    • @lphsuu
      @lphsuu День назад

      記憶珍藏記錄本 讚

  • @kwoksangleung9188
    @kwoksangleung9188 8 часов назад

    😍😍😍😍😍😍😍😍😍😍

  • @lucus369
    @lucus369 День назад +3

    這個小姐姐很熱情,脾氣應該不錯,有些店家沒消費都不理人臉臭臭的

  • @kristie7233
    @kristie7233 День назад +4

    虱目魚風味很好!👍👍
    用煮的鮮!用煎的香!
    魚本身刺多,但可選擇處理過的~無刺的魚身(普遍的選擇)。
    但因我從小吃到大,最愛還是帶刺的。

  • @mingdong2532
    @mingdong2532 День назад +2

    AD1895.05.29日軍近衛第1師團自鹽寮上岸,06月進台北城始佔儀式,07月向南掃蕩,在新竹筆尖山少將野砲團長被竹標槍刺亡,08月渡大度溪時少將步兵師長被八卦山的德國砲轟死,彰化市被屠殺5千人民(有史蹟館),休停1個月(增補第2師團在屏東登陸及第3聯隊在布袋嘴),10月初渡濁水溪,在斗南大林2次掃蕩(無差別屠戮),日軍師團長00親王也在此地被斷頭。

  • @輝欽辜
    @輝欽辜 День назад +4

    臺南建城從荷蘭時期計算
    起有四百年(1624),是第一個臺灣 有城市規模的地方,在臺南作考古研究,有時候都會發現明朝末年的遺蹟,臺南市非常有故事的地方,適合退休養老的城市,沒有大城市的喧囂.

  • @iamiceion
    @iamiceion День назад +3

    這位小姐姐長得真漂亮又心善熱情,真是台南人的代表~~ ☺
    話說這位小姐姐怎麼看著長得有點像我呀... 😅

    • @kissshyu
      @kissshyu День назад

      你該不會就是那位姊姊的親戚呢。自首無罪,哈哈。

    • @iamiceion
      @iamiceion День назад +1

      @@kissshyu 哈哈 這還真不是,我不認識她~ 話說回來你覺得我們兩個像嗎? 🤭😅

    • @kissshyu
      @kissshyu День назад

      @@iamiceion 你把我問倒了,我沒看過你啊。

    • @acer12002000
      @acer12002000 День назад +1

      你們是異父異母的姐妹,哈哈😄⋯⋯

    • @文少少
      @文少少 День назад

      我不信,出來我看看

  • @厲富美
    @厲富美 День назад +3

    我好喜歡看你們的報導

  • @簡國隆-p2n
    @簡國隆-p2n День назад

    讚👍❤

  • @鍾慧齡-j5r
    @鍾慧齡-j5r День назад

    旅行期間您公子長高不少😊快比爸爸高了⋯⋯🎉🎉🎉

  • @JpMatthewHsieh
    @JpMatthewHsieh День назад

    魚腸就是魚的內臟。

  • @余陽川
    @余陽川 День назад +8

    日治時期台灣生意人都是穿西服

  • @楊東龍-e3u
    @楊東龍-e3u День назад +3

    虱目魚!台南料理名產之一

  • @郭清煌
    @郭清煌 День назад

    期待下一集

  • @kevinliu9232
    @kevinliu9232 День назад

    這妹妹可愛

  • @chensusan1279
    @chensusan1279 День назад +1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店家小姐姐該是覺得賢伉儷聽得進去,才會詳加說明。

  • @jlinliu2814
    @jlinliu2814 День назад

    新營市有康樂意麵,有機會可以去嘗嘗

  • @joysunny692
    @joysunny692 День назад

    大正十三年即民國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
    1623年10月(明天啓三年,魏忠賢掌東廠),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安平舊港建簡易城砦,翌年四月拆毁重建,8月落成,名熱蘭遮堡(城),1662年明鄭鄭成功入鹿耳門,據熱蘭遮城,更名安平鎮城。1951年許石作曲陳達儒填詞的〔安平追想曲〕,描述因天津條約安平開放為外貿口岸下,安平發生的荷蘭船醫和台灣女子私生女(遗腹子?)的故事,在大中華史觀下,台灣一直是中國人〔蓽路藍縷,以啓山林〕的成果,實際上,台灣甚至在荷蘭人入據前,就被納入國際遠洋航綫,進入了國際視野,三國吳朱温的登台,也是因掠奪東南沿海人口而誤入,既是意外,吳國也未能入主中原,所以憑此認為台灣自古即屬中國,無非意淫。
    今天台灣和中華文化的牽繫固然深厚,禮失求諸野的心態也可以理解,但就像清華和清華,故宮與故宮,孰優孰劣,孰先孰後,不就因為是實質上已各有隸屬,才會有優劣先後之爭?
    本來想說明安平舊事,但遥想當年,追撫今昔,終究是忍不住踰越了,抱歉!

  • @chenyuwang2023
    @chenyuwang2023 11 часов назад

    看來得御駕親征台南船府一趟了

  • @HP-lp1jp
    @HP-lp1jp День назад +5

    1895年是光緒二十一年,之後的台灣是屬于日本的領土,也是所謂明治時代。
    台灣自古是邊疆,雖然將中華文化保留在海角一隅,但主體還是南方的閩粵文化習俗,不過宗族,政府的管治能力已大不如中國本土;加上早早被日本強行「近代化」,進入二十世紀後,社會風貌和發展方向已不同於中國大陸。

  • @meiyuc22
    @meiyuc22 День назад

    太親切了吧,不過要遇到對別人家史感興趣的顧客可能也不多吧

  • @namychen
    @namychen День назад

    是「虱目魚」啦!刺很多又細的魚種。

  • @emiliapai8278
    @emiliapai8278 День назад

    小妹妹這麼多集沒出現其實知道這些行程對小朋友都沒什麼興趣也是 辛苦她了,不過既然要帶小朋友出來遊玩至少安排個適合她的旅遊景點譬如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或是科博館這些她應該都有興趣

  • @修蛋幾雷
    @修蛋幾雷 День назад

    公子的休養好好!要是我兒子這些歷史他一定不聽!

  • @udn168tw
    @udn168tw День назад +15

    那時 ...台灣是日本人 ...國籍 ...已經 東洋化 ...西化 ...受日本教育 ...穿西裝 音樂 美術 科學 的 日式教育課程
    老闆她 曾祖父 叫 王德發??
    台北市 首都 在 =日本時代
    台灣府(台南市) 首都 在 =清朝時代 + 荷蘭時代

    • @邱士倫-u8d
      @邱士倫-u8d День назад +11

      不好意思,其實真實的狀況跟您說得有一點不太一樣,臺灣人是日本殖民地屬民,所有的待遇跟日本內地人是不同的!!我奶奶在公學校考第一名時,這第一名只能給日本人,我奶奶只能第二名,不能給臺灣人,但日本老師會給我奶奶一些文具安慰她...我奶奶從來都沒有說過她是日本人,她只有說她是臺灣人(我們是說客家話的臺灣人)...我奶奶的成績也可考到新竹女中,但她的家族勢力不足以讓她可以唸新竹女中,並不是我奶奶家族沒錢,是因為勢力...所以我奶奶只能去臺北念進修女中(寧夏夜市旁邊)...但我的舅公當初就去日本念雄本大學醫科!!我奶奶一直想去日本念大學!!但無奈戰爭阻止了她去日本念大學的路...在1945年5月31日美軍臺北大轟炸當天,她跟老師與同學沿著淡水河邊跑到淡水躲空襲,得以生還...那時我爺爺被徵招為大日本帝國軍人,原本要參加1945年的馬尼拉決戰,但船沉了,在左營柴山要塞等待美軍登陸(我當海軍的時候,有到過我爺爺準備登船的碼頭與左營要塞司令部,那些都是古蹟),我外公也在同時被徵招為大日本帝國軍人,原防衛花蓮港廳,在行軍蘇花公路時遇到美軍飛機掃射,他的戰友很多都掉進了太平洋...後來回防林口,等待美軍登陸...我爺爺與外公也沒有說過他們是日本人!!他們只是無奈當過日本帝國陸軍的軍人!當然那時臺灣人到大陸是受到日本領事管轄...也因如此臺灣人在大陸有特權...民國軍閥政府不敢管,日本帝國政府利用與放任...發生了很多事件...尤其那時的廈門..有興趣您可以查網路!

    • @dogofegg
      @dogofegg День назад +2

      @@udn168tw台灣在清朝沒有首都...只能稱首府,不然也不會稱台南為府城。要稱首都的話,以漢人的視角明鄭時期還勉強可以稱首都,因為他自立為王了。不過連荷蘭其實都沒有統一全島,都只是部分佔領,只有日治時期才是有完整的全島治權。而清朝割讓台灣,其實嚴格來說也不算日據,因為是永久割讓的,不是被日本直接攻打的,以清朝人的視角實際上只能說是日領,但為了政權需要,強調自己擁有的所有權所以又出了一個日據的說法。

    • @udn168tw
      @udn168tw День назад

      @ 差別待遇 二等國民 都是事實
      但是 事實 也是 日本國籍
      學者 王泰升 :「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在日本這個現代國家統治下,已經擁有現代的國籍身分,卻缺乏核心的國籍觀念與完整的國家認同。」

    • @chenlk1
      @chenlk1 День назад +1

      @@邱士倫-u8d 不管當時台灣人認不認為是日本人,名義法律上都是日本國籍,也是國民.
      只不過在台灣用的法律不同,好像叫三一法(在中前期, 具體年分有點忘了)但到中後期有慢慢改善一點.但用什法我沒去細究.
      但到太平洋戰爭後期;國民學校都改為統一名稱不分小學校 公學校, 身份似乎也是正式的變成"真正"的國民(有些細節忘了些 印像中是這樣)
      "差別待遇"在台灣本島算是明顯的.但有些人到日本留學較沒差別待遇,日本人更多的是對台灣島好奇.
      那時期(中後期)也有些台灣較精英的人,有去滿州國`北京 廈門當然也有..

    • @邱士倫-u8d
      @邱士倫-u8d День назад +2

      @@chenlk1 謝謝您的分享!!讓我學習到很多!!您所述說的臺灣人到日本那時殖民地的歷史,我親聽到我家這裡(新竹竹東)的很多老人家說過,我的家鄉這裡也有黃屋的人當過日本關東軍少尉,在二二八時跟國軍談判!不要進入到竹東街,我也聽過我外公說過,二二八我家竹東很多人在遊行,同樣我奶奶那時還在臺北,也親歷過二二八前期的狀況!!我奶奶那時在學國語,因為她準備回鄉當國語老師,雖然我一直覺得她的日文與客家話講得比國語好😄😄😄!我奶奶的叔叔被日軍徵招去南洋回來後,就如同悲情城市裡的二叔...經歷過殘酷的戰爭!又在戰俘營待過,回到新竹後...不適應社會,沒幾年就死了!!我奶奶說當時家人都認為她叔叔戰死在南洋了!!

  • @何佳霖-l8e
    @何佳霖-l8e День назад +4

    您二位去了安平古堡了。

  • @apeach675
    @apeach675 День назад +3

    虱目魚, 英文名稱 milk fish

  • @邱士倫-u8d
    @邱士倫-u8d День назад +8

    日本大正一年,就是民國一年,也就是西元1912年!大正14年就是民國14年,西元1925年,之後就是昭和1年,也就是民國1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到昭和20年,也就是1945年,民國34年!!

  • @jia-mingchang4474
    @jia-mingchang4474 День назад +2

    我們台南妹子就是好客。
    小王似乎是不是累了沒笑容😂

    • @alastairstair
      @alastairstair День назад

      哎呀,我們都年輕過,知道這些東西就是他耐著性子陪父母看的。願意跟著就很好了啦

  • @axelkung
    @axelkung День назад +2

    以店員(女兒)的年紀推斷,那張照片大約是195x-1960年初左右的黑白照。

    • @leeritenour
      @leeritenour День назад

      角膜變色片 + 膚質 + 說話語氣,這位小老闆可能不到30歲,有也是30出頭而已。

  • @12號14號
    @12號14號 День назад

    台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一句話....一府就是府城台南...(是台灣當時最發達的城市...接下來才是鹿港...3是萬華...)😁😁😁

  • @現實夢
    @現實夢 День назад +1

    老一輩的都說一府二鹿三艋舺,一府就是台南府,二鹿就是鹿港,三艋舺就是現在的萬華。

  • @福爺
    @福爺 День назад

    ❤😂🎉

  • @magwang9264
    @magwang9264 День назад +3

    台灣的開發史是一府(台南府)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明朝時期,因為倭寇猖獗,鄭成功父親甚至在日本結婚娶妻,同時荷蘭人在台灣建立的轉運港就是台南這蘭遮城。台南市很容易找到百年以上古蹟,著名的安平追想曲就是描述在台南發生的一段異國姻緣之創作。

  • @kuangtsuhu543
    @kuangtsuhu543 День назад +5

    今天你們真賺到了!🎉

  • @66user00
    @66user00 День назад

    一府。府城 指台南
    二鹿。鹿港
    三艋舺。台北萬華
    这是台湾最早发展的地方我

  • @黃文和-r3w
    @黃文和-r3w День назад +1

    虱目魚(學名:Chanos chanos)是東南亞一帶的重要魚獲物,溫水性魚類,分佈在亞熱帶或熱帶的海域。其他俗名有海草魚、安平魚、國姓魚、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魚、狀元魚、牛奶魚(英語:milk fish)等。名稱可能來自西班牙、葡萄牙語sabalo。
    在東太平洋由南美洲北部延伸到加州中南部都可見其蹤跡,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由台灣南部沿海一直穿過巴士海峽延伸到印度群島〉其行蹤更為頻繁。因為不耐寒,所以魚塭水溫過低會造成大量死亡。除了臺灣養殖此魚以外,菲律賓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也有虱目魚養殖。而臺灣的虱目魚養殖技術,被認為最早係17世紀由荷蘭人自印尼引入臺灣。
    因其吃藻類和海草而稱海草魚,虱目魚吃素。虱目魚食底藻,也是雜食性;在草食性魚種中,虱目魚成長算是相當快的一種。其名稱來源眾說紛雲,包括:
    源自西班牙語。林明男博士認為中南美之西班牙語系稱虱目魚為sábalo,而在荷蘭統治時期傳入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鄭維中亦同意此說法。
    源自原住民語。「masame」這個名稱是西拉雅的語言,《臺灣通史》中記載:「台南沿海事以蓄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
    源自其外型。鄧火土博士認為其眼睛上有一脂性眼瞼,故為塞目魚轉訛。
    源自日語。可能是來自日文的さば(saba),跟台語的發音相似,而日文さば(saba)指的是鯖魚(又稱青花魚),在台灣都是製成一夜乾(台灣魚販稱日本鹹魚)或者加工成番茄汁魚罐頭,鯖魚和虱目魚外觀極為相似,但是鯖魚體型略小約30公分以下,虱目魚最大可達170公分,因此可以想像日本殖民時代,台灣人將虱目魚和鯖魚混淆,給了一個さば的發音的台語化名字,口誤至今。
    至於傳說方面,有說當鄭成功到台灣時,老百姓獻上虱目魚作為貢品,鄭成功用濃濃的閩南語泉州腔問:「啥乜魚(什麼魚)?」,由於「啥乜」聽起來音近「虱目」,百姓便以此為魚名。另稱國姓魚。
    虱目魚之英文名為Milkfish,夏威夷原住民語稱作awa,在菲律賓叫做Bangus,在爪哇稱Ikan Bandeng,在台灣有時還叫麻虱魚。

  • @hl51578486
    @hl51578486 День назад

    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才叫曾祖父,媽媽的爸爸的爸爸叫外曾祖父。

  • @chuusan01
    @chuusan01 День назад

    安平第一間洋樓應該是王雞屎洋樓 雖然這間也是前幾但不是第一間

  • @蘇東林-k1q
    @蘇東林-k1q День назад +1

    台南的有錢人會讓你嚇到吃手手!🤭🤭🤭🤭

  • @cationli6851
    @cationli6851 День назад +1

    沒有預立遺囑來指定房地分配予特定繼承者,過了三代,產權擁有者可能就多達幾十人(每人分配到零點幾坪的產權,這不是說笑話~)........改建房子可能都得蓋上一堆的章,有些人甚至都找不到了 !
    另外,台灣的豆花是甜食,飯前吃可不是好主意.........

  • @caskinghsieh5005
    @caskinghsieh5005 День назад +1

    6分23秒, "大正"是日本天皇年號, 大正元年是1912年(剛好是中華民國元年), 大正13年就應該是1924年 !!

  • @JpMatthewHsieh
    @JpMatthewHsieh День назад

    ㄙ目魚是養的淡水魚,刺太多‘只吃魚肚,魚腸’魚皮‘魚腱⋯⋯等。

    • @hyt0731
      @hyt0731 День назад

      @@JpMatthewHsieh 虱目魚

    • @ronchen6276
      @ronchen6276 День назад

      @@JpMatthewHsieh 虱目鱼是鹹水,不是淡水鱼。

    • @alastairstair
      @alastairstair День назад

      魚腸到底什麼味道呀,雖然有興趣嘗試,但一直無法克服心中的關卡,那形狀太奇葩了😂

  • @echohasuike1996
    @echohasuike1996 День назад

    去了台南接下來去高雄嗎?
    如果去別忘了搭輕捷去駁二區
    看看旋轉的大橋
    還要去中山大學看夕陽和猴子
    再去旗津吃海產⋯⋯

  • @JpMatthewHsieh
    @JpMatthewHsieh День назад

    除非魚丸它絞過了,見不到魚刺。

  • @楊東龍-e3u
    @楊東龍-e3u День назад +2

    當時的年代,流傳一句台灣俚語~ 一府,二鹿,三艋舺。代表那時後年代演變的文化⋯

  • @cindyho1062
    @cindyho1062 День назад +1

    虱目魚=奶魚

  • @enzo0911
    @enzo0911 День назад

  • @adadeq
    @adadeq День назад +3

    台灣經歷日本統治,相對中國,更早剪掉辮子,穿上西服

  • @lai105
    @lai105 День назад

  • @05happy05
    @05happy05 День назад

    台南真的太破了
    那些說什麼發展早
    拆遷不易
    簡直可笑
    日本歐美不是自由國家嗎?
    人家怎麼對建築的維護
    房子是要整修保養維護的
    並不需要拆遷好嗎?
    台灣政府不管
    人民沒有美學概念
    到處破爛鐵皮醜招牌
    我曾住台南多年
    完全不想再回去

  • @mariposabay4006
    @mariposabay4006 День назад +1

    這位女生年紀太輕了,年代搞不清了。一樓那張曾祖父(應該是外曾祖父)與媽媽的照片絕對不是清朝,甚至不是日治時代的照片。把女生算25歲,把她媽媽算極晚45歲才生她,女生的媽媽現在約70歲,照片裡的女孩大約5歲,這張照片是65年前的老照片,就是1960。她的外曾祖父和我的外祖父一樣,都是受日本教育的士紳,平常都穿西裝。另外,這個老房子也許基礎是清朝建的,但後來改建則是二戰後日本和台灣都常見的磨石半牆和磨石地。

    • @leeritenour
      @leeritenour День назад +3

      2:35 她後來有解釋清朝末年講的是這棟建築。

    • @楊書銘-z6r
      @楊書銘-z6r День назад +2

      對啊!她以為男主問建築物多久了,才回答清末的啦!她媽怎麼可能是清末的人,只是誤解男主提問而己啦!

  • @sandytseng8910
    @sandytseng8910 День назад

    女兒咧

    • @gw3101
      @gw3101 День назад

      爸媽的觀光路線小孩可能覺得無聊...沒跟出門
      但如果小孩落單在留飯店裡,也是不太好喔

    • @alastairstair
      @alastairstair День назад

      猜應該龜在飯店看電視之類的

  • @susanwang4133
    @susanwang4133 День назад

    台灣又老又破, 真不知道有什麼好玩的, 台灣國旅貴, 不如去其他國家!

    • @陳英傑-o6c
      @陳英傑-o6c День назад

      @@susanwang4133
      發展比大陸早
      當然又老又破
      在台灣房子都是私有的
      要拆屋
      要經過屋主同意
      不像你們西台灣韭菜國
      房子都是國有
      說拆就拆🤣🤣🤣

  • @黃文和-r3w
    @黃文和-r3w День назад +1

    堡這個字的發音,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的確又很大不同,以此即可以分辨是否為本地人。

  • @VictorLiao-u9g
    @VictorLiao-u9g День назад

    台灣上元節將至,在台灣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熱鬧慶典活動,除了逛燈會、猜燈謎、吃元宵之外,又有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可去參與體驗台灣民俗文化

  • @jia-mingchang4474
    @jia-mingchang4474 День назад

    同記豆花 觀光客聖地

  • @tobig123456
    @tobig123456 День назад +6

    那時候不歸清朝管穿西裝很正常

  • @cdya3695
    @cdya3695 День назад +5

    真的是很有水準的父母,
    妳們應該搬來台灣住,
    台灣北中南都在大基建,居住環境已經慢慢的不輸你們大陸喔!
    ruclips.net/video/_BBnpPmD6u8/видео.htmlsi=QRW5XK8b4JXPpxfi

    • @文少少
      @文少少 День назад

      他們又不住在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