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6:55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一輩子不會得憂鬱症這句真的有夠喇叭 = = 所以要感謝 強暴犯/殺人未遂/家暴/.... 對自己造成身心靈永久的傷害 ? WTF???沒有同理心就算了 檢討還二次重傷受害者是怎麼回事?講這種話的人 {最好} 一輩子都無病無痛安康喔~~~ :333沒有阿 我沒有詛咒你們喔~這是祝福喔~~~
垃圾洪蘭
@呂奇 有句成語可以概括:欺善怕惡
就像是以前總會聽到的你不先喜歡自己 別人怎麼喜歡你一樣 看似有道理 可是並沒站在對方的心情
腦傷也會憂鬱,任何人中創他的頭部,都會,和感恩無關
C古言有云:跟歡樂的人一起歡樂,跟哭泣的人一起哭泣。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管快慢,總能讓對方知道有人在乎他的感受。
真的,之前狀況很糟的時候,不論再多的安慰都聽不下去,直到另一個深受憂鬱症所苦的朋友說他懂我的感受,才覺得有好過一點。
實際上這是錯誤觀念。以憂鬱症患者來講,他們有自己走不出的結,你隨著她難過而難過,她又會因為你難過而更難過。要意識到他的情緒是他的,不需被他的情感左右,只要陪伴就好。
@@ivagiru 不可能有人懂你的感受 只是錯覺
@@win120900 有在當下感到好比較重要吧 你這樣說只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但是是事實阿 感覺好當然也是好事 而且有些不舒服是有好處的 雖然我點出這事實對你可能也沒好處
C.陪伴與傾聽,不要去否定他人的心情,不要裝作理解,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當事人身上所有的痛苦和感受
C 其實志祺的說法已經很好,幫助對方察覺傷痛比起說瞎積極的說話又或者去討論問題更有效。很多時候,遭遇挫折的人並非無能力,我們也不一定比他能幹,所以解決問題往往不是真的在幫他。我的做法是接納、聆聽、陪伴、再疏理情緒(例如幫他找出每一個痛苦背後的需要等等),至於是否再轉介,轉介到什麼地方,要視乎當事人意願。DID有一個特點, 就是每個人格的解離多多少少也基於某種環境甚至心理上的需要精神分裂的人往往會失去自理能力,但DID卻大都沒有這問題
希望志祺可以順便說說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差別大家幫我頂上去啊qwq
李佳芳 頂
現在大多都改為身心科 少數還是精神科
我也想知道
這兩者有差嗎
心理師跟精神科(別稱身心科/心智科)醫師共用相同的診斷準則,只是大家對於心理疾病跟精神疾病這兩個名稱的觀感不同。
C:試著了解他的處境和現在所處的心理狀況,慢慢用引導方式對症下藥改善,不要刻意教他要做什麼,分次拋出可以讓他思考的問題讓他一步一步的慢慢想。重點就是讓他感覺「這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結論」,這樣不但不會有排斥感而且能夠比較好的接受。缺點就是自己要忍受那種「我好想說實話!一切都是我設計讓你改善的!」那種感覺,超級煩躁,想說又不能說,一根刺卡在喉嚨裡面的感覺。
助人工作者的辛苦正是他們令人敬佩的原因囉~
講的太好啦!喜歡七七做這方面的報導讓更多人能以更簡明的方式了解各種心理疾病的特徵及宣導正面的觀念!
精神分裂已經正名思覺失調症有幾年了,希望貴頻道可以宣導一下,因為使用精神分裂這個詞彙實在是太讓人容易被誤導了
在DSM-5手冊中已正式更名許久,不使用“精神分裂”而是使用“思覺失調”也是希望能去污名化及改變其負面的刻板印象
對啊 明明片中也已經提到正名的現狀,不懂為何後段腳本還要繼續用「精神分裂」這個詞彙。
真的,每次看到有人講 "精神分裂" 或 "精分" 都超想直接上前宣導
思覺失調跟多重人格也是不一樣的...
黃宇弘 講「精分」有時候是「古典精神分析學派」的簡稱吧?我比較少聽到用精分來簡稱精神分裂欸...?
精神分裂讓我想到美麗境界的約翰奈許,覺得有這樣疾病的患者真的好慘,藥物的幫助又會伴隨許多副作用,但又不能不吃,這樣的循環真的會讓人感到絕望
我也有服用其他精神藥物,有時因為不同狀況可能需要增量或停藥,增量後通常會陣亡個幾天才恢復狀況,而停藥的話就是無法靠意志力控制很痛苦。從此以後,自己就需要花更多時間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藥物有時該吃還是會吃,但可以選擇的話就用其他方式控制病情。
之前的醫師就是一直給我增量,所以我就尋求其他醫療協助了。我的藥物本身就是管制藥物,所以真的濫用就等同於毒品,我也會有很多顧慮。現在換醫師後,就有更多不同於藥物的幫助,我才有辦法漸漸減量,也不影響生活這麼嚴重了。
B+C其他:幫自己設立一個陪伴停損點,以免忽然的承受不住離開,反而造成當事者傷害
我女友是DID患者。其實對我來說並沒有不一樣單純像是和同一個個體但不同個性的人相處我不是什麼很會安慰人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無論如何都陪在她身邊 聽她訴苦她心裡有什麼不快我都讓她說,陪她一起罵那些鳥事相反的我不爽時她也陪我一起罵
謝謝志祺七七做了這集,雖然講的非常的淺,但是也能透過您們的知名度讓一些社會大眾更有機會認識少數精神疾病解離症最常被誤會的就是跟思覺失調症(以前稱精神分裂)搞混,思覺失調症患者會有幻聽、幻覺,必須從幻覺中找到"不尋常的邏輯"才有可能幫助自己辨別現實與虛幻;但解離症患者則是有多重不同個性的人格轉換,當其他人格掌控身體主權時,主要人格則會失憶或記憶斷片,導致主人格並不知道其他人格出現時做了什麼事情,這跟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與空氣對話是不一樣的。解離症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為了保護當事人免於遭受自己無法承受的打擊或事件而衍生出來的機制,目前國內的案例並不多,有些甚至引起民眾的爭議或不信任,這都是對患者很大的不友善環境,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改善。若對[解離症]有興趣的人,可搜尋國外影片[致命ID]、或國片[沉睡的青春〕、日劇[Dr.倫太郎]。
聽他說,讓他抒發情緒,聽他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法,並從他敘述的過程中肯定他,讓他找到他自己力量
想要多了解多重人格的可以看24個比利這本書,續集比利戰爭也一定要看,縱使是最黑暗的角落依然有人性的光輝熠熠發光。
所以每次在網路上看到那些說自己有多重人格還一副自己很屌很厲害的小學生都很無言。
我猜是覺得這樣比較帥。比如說假裝酷酷冷淡地人格以為女生喜歡,或者愛現人格,成熟人格等等,一但幻想自己有多重人格還能隨意切換就覺得自己很猛
就連嘴他們中二病都沒辦法,因為他們才小學(X
就是不懂事的死屁孩。人格分裂往往是童年受到極大的創傷到底是在覺得酷幾點
@@bananahito 有些人高中了還會這樣認為ㄛ 然後叫她去求助醫生還不要:)
動畫看太多了,遊戲王怪獸之決鬥?
封面DID我看成DIO…………
JOJO~
你不孤單XD
Ko no Dio da!!!
The World!
西薩~~~~~~
如果是我應該會和他聊聊吧,但其實我們能做的好像也只有陪伴&諒解希望以後不會再看到有人把思覺失調症跟多重人格搞混了😂另外也希望精神病污名化的情況能減少……了解這些病症過後會發現其實這些病症沒有那麼可怕,我覺得可怕的是把他們當成怪物、貼上奇怪標籤的人
其實大多數人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只是一昧的要你像個正常人
最近在看“最佳利益”裡面其中有一段也是主角律師和多重人格罪犯的攻防這個也很值得看~~
最佳利(。益。)
其實有過類似病症的人真的比較容易了解發作時的心情也知道地雷區在那個方向比較不容易去踩到有時候真的很難自己去控制真的很討厭別人說什麼"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就是抗壓不夠"…………只會讓人更不爽
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初中的时候我在学校被霸凌 那会儿难受的我就很希望自己有多重人格能出来帮我分担一下qwq 于是我各种上网查多重人格训练方式之类的东西 最后有没有出来多重人格我也不太清楚 但是我的确是经常精神恍惚并且现在也不太记得那会儿每天下午的课后活动时间我是怎么度过的 不过我记得那会儿我脑子里想的东西挺反差的 有的时候我脑子里会幻想自己是。。。什么小仙女。。。因为犯了事儿被踢下来历劫的。。。然后我在天上还是个小仙女的时候是那种 谁都喜欢我的那种 嗯。。。(说出来好尴尬)但是有的时候我又满脑子都是血腥的东西 想在校长演讲的时候拿把刀砍死所有人 其实我也说不太清楚自己以前的情况 但是感觉初中三年被霸凌搞得我后来的日子里都是整个人都不愿意活在现实里的感觉 就是我会把现实中出现的人和事情复制到脑子里 把他们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并且我还能选择性听不见周围人的声音 这样我就能在脑子里的世界开开心心的了不过现在我是基本上没上面说的这些感觉了 因为前两年我男朋友跟我说分手来着 一分就分了一年然后这一年里我就感觉 啊 我小世界的天塌了 我脑子里的世界怎么都复原不了了 从那以后 我大概就变成了个正常人了 虽说想到霸凌的事儿我还是会有点儿难受 但是更多的是觉得 这么多年了 该放手了啊对了 后来我男朋友找我复合了 嘻嘻嘻
我有重度抑鬱症焦慮症恐慌症以及輕微多重人格造成的解離失憶 因此研究了很多很多相關的東西 但是這方面的腦部疾病精神疾病常常被誤解 身為患者其中之一 常常見到有人拿這些來調侃 大家也不以為意 就讓那些錯謬的觀念繼續傳下去 對憂鬱症的人說「堅強點,撐過去就好了,不要那麼玻璃心」差不多等於對得口腔癌的人說「你常常刷牙漱口就沒事了啦」這些症狀是腦部疾病 我們的大腦一些腺體的分泌有問題 這不是我們自己能解決的 如果你身邊有想幫助的朋友 不要試著讓他笑 安靜的陪伴 以及尋找醫院治療 目前來說 是最好的
以前木村拓哉演過腦科學博士那部劇裡面有一個被綁架囚禁的少女因為憎恨自己被眾人遺忘所以偽裝成多重人格跑到同學會上大開殺戒最後被木村拓哉識破講到多重人格就會讓人想到"殺了我治癒我"男主就是因為童年創傷分離出七個人格然後還有jojo的迪亞波羅跟多比歐
建議把台詞中的「病症」改成「症狀」會更符合當代精神醫學的精神。譬如 4:26 而這是精神分裂通常不會有的「症狀」。
認同!我也建議這樣,「症狀」用語會比較中性!
跟憂鬱症患者相處首先要不被負面情緒帶走再來就是慢慢引導患者跟你分享事情 或讓他傾訴陪伴與不責怪是最重要的 也不要勉強他們正向思考
想到24個比利~~
HowFun / 我是黃金比利ruclips.net/video/snwbwGshSpI/видео.html
我會選擇C陪伴跟傾聽以及尊重在他身邊陪伴他,讓他知道如果要找人聊聊或是討論的時候有人始終陪伴著他傾聽不帶任何歧視及偏見傾聽尊重他做每個決定
他決定想殺你呢?
C.我認為應多聽聽當事人的創傷來源與給他帶來的傷害也不是說跟某些人一起快樂及哭泣等就可以度過創傷我必盡是有類似經歷我才會這樣講,只是我比這些傷患更幸運一點,有人拉我一把我覺得度過創傷不如圓潤的中和創傷會更好
預防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心理衛生定義-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維持正常狀態、防止心理失常和疾病->這一點很重要,當然很多因素下可能還是會導致發病當身邊有朋友遇到重大挫折(不是發病的狀態)時,這時候陪伴的地位就變得舉足輕重,溫暖的言語(發自內心的關懷,網路或書籍有如何安慰他人說話的方式),真正的行動(陪他去讓他能放鬆的地方,或者單純陪在身邊等)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方法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許多原因導致發病,初期比較不容易發現,主要是自語自笑,說話無法有效切題,怪異行為等症狀明顯加劇,有傷害他人或自己時(通常家屬無法照料下會送至醫院),當察覺自語自笑,怪異行為等可帶至醫院門診由醫生評估,當有傷人或自傷情形時就該盡快送醫治療醫院治療,病患病識感(本身有無意識到自己生病及面對疾病治療的意願),家屬(親友支持,正向接受病人患病治療)這三者缺一不可,但家屬要在工作之餘再付出心力看顧,或者病患出院後不遵從服藥(未按時吃藥極易導致反覆發病及再度入院)等,都是對家屬及病患很巨大的挑戰憂鬱症有很多因素造成,但主要體現在大腦生病(慢性壓力導致腦部發炎),並不是只有情緒的表現,不過最近這概念還在逐漸被接受當中,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憂鬱症的病人相當重要(減緩腦部發炎加劇)多重人格國內較罕見,目前真正病因仍不清楚(影片裡志祺介紹過啦),臨床上從未碰過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量運動也都是在醫院裡會衛教病人心理衛生的內容之一(幫助病人平常或者出院後再次面對壓力時幫助自己調適),所以真的要善待自己,預防勝於治療真的很重要!
其實追究「念頭」的源頭 都是外在腦袋所告知的所謂的自己 不能用念頭來判斷自己是做出的事情才是屬於「實行」而不是想到的想法。。。也不要自認理解人 把別人都當成did而忽略了其他模式存在的意識。。。
我可愛的托比歐。
氣氛開始逐漸jojo
強行jo化
嘟嚕嚕嚕嚕嚕嚕~嘟嚕嚕嚕嚕嚕嚕~
緋紅之王!!!
不……不要再靠近我了啊啊啊啊啊!!
C.陪在他身邊,做自己的事不會刻意找話聊或要求對方出去散心確保對方知道我一直都在
先靜靜傾聽朋友遭遇的情況,然後請他稍微冷靜一會兒,等察覺朋友情緒稍微穩定了,再提供一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雖然两人價值觀可能會不太一樣,但是仍然能作為朋友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
想要問一下志祺,可議做做看ptsd的影片嗎??因為很少人知道這個症狀,所以給個參考
松野芯松 志祺之前有做過囉!附上影片連結:ruclips.net/video/mwfDa99On4g/видео.html
@@陳美儀-u4y 謝謝!!我都沒發現!!感謝ฅ'ω'ฅ
@@陳美儀-u4y PTSD是啥?! ~我去看看。感謝分享。對了,我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看成 簡稱DIO🤔中二病患者也會言語混亂 (自以為)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來源是我
Ko lo dio da!!!
DIO看到這集又要去找迪亞波羅算賬了
我不是說你是麵包,我是說在坐的個位都是麵包。
我不當人類啦~~JOJO~~~
所以在這一類疾病的診斷,會特別仔細避免和小孩子、青少年想引起人注意、表現特立獨行做區隔
7:00 聽了我真的覺得很難過,事情明明很糟糕卻還要逼迫我正面思考,壓榨我最真實的感受,做不到的話就斷交來威脅我。但是社會就是如此的長度,所以面具記得絕對不能拿下來。
C 其它我個人會傾向於聆聽和陪伴,但不會安慰。安慰這個動作對於對方不一定是安撫或鼓勵作用,有時候只是幫助對方逃避去正視導致挫敗的真正原因或根本。當讓對方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或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時候可以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所在,或者其實他們在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但沒能找到人求助之類的。“加油”、“再接再厲” 這些詞在我們看來是鼓勵對方最好的方式,但其實對他們並沒有任何幫助,在我的觀點,這些話只是一種不需要負責任的鼓勵方式。而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是非常需要他人的關心和一些思考空間,單單請他們加油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改變。
許多精神疾病往往因為不了解而被當成同一疾病 希望大家能多暸解
我曾經的朋友在我挫折時選C:你再繼續消沉下去會成為我的絆腳石嗯 這真不像對把他從自殺邊緣救回來的朋友會說的話如果我有朋友挫折 我會很想幫他 就算可能沒辦法幫他脫離困難至少不會說對他本人來說是雪上加霜的話 我不要當那種爛人
志祺也可以談談精神分裂/思覺失調嗎?感謝!
很多人都誤解了思覺失調呢,希望志祺可以談談🙏🏻
B和C 默默陪伴 傾聽 並協助他減輕一些生活的小雜務.
當一個人面對苦痛不再抱怨時,他就會有2條路可以選擇 一.成為聖人 二.成為人魔.
C.給他一個抱抱直到冷靜or情緒緩和,然後一起想辦法,引導繼續往下走
學習新知識 👏👏👏C. 看朋友狀況。🌼 如果有表達最近不順遂、心情不好,卻不願多講...我會告知朋友B:A的狀況不對!讓朋友B從旁側擊關心他。釋出我的行程...看對方會不會想參與、出來走走。🌼 如果願意聊聊,我會約吃飯,幫忙參謀參謀。先分析不同角度的看法,減少負面、緊繃情緒,改為理性思維。分享相似事件,表達自己的理解,予以安慰。統整不同的處理方式與其要面對的結果,讓他自行打算。也告知他我可以幫哪些忙😽。
B+C,問他想要做什麼。想忘,跟著他忘。想面對,支持他。想逃避,跟他說保護自己是被允許的。這次影片中聊的比較偏向於DID患者能不能主張刑事免責,少了DID患者能不能作證的部分喔!我想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證人的精神健康及狀態常常被被告那方被拿來主張證詞有不可信的因子。 所以其實DID患者長期以來有著「我能不能指證並控告傷害我的人」的困擾,因為法律上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很明確的說「非主體人格」的證詞是否能被採信。澳洲在今年三月時才有了個「非主體人格的證詞可被採信」的先例,是一位成年女性控告她自己的父親在她年幼時多次性凌虐她。(預計90%的DID患者都是年幼時遭虐待而患病得!)而正因為她的那些人格都還清楚記得她是如何被傷害,法院才有辦法判定已經74歲的被告45年的刑期。www.bbc.com/news/world-australia-49589160其實DID還算是好理解的一個心理疾病/狀態,因為它其實只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自我保護機制。相信我們很都很痛苦,恨不得記不了它們的回憶。有DID的人們只不過是以一個不是完全失憶的方式做到了這點,好讓主體人格能繼續的生存下去。
我深受這個病的困擾。它一點也不帥...它在極度憤怒或沮喪的時候會發作,發作時講的話,寫的字,做的事完全不記得,但在別人眼裡我卻是完全清醒的。據家人說,發作的我行為狂暴,講話苛薄,還會傷害自己,斷片時間可能1,2天或長達5,6天。這個問題讓我很害怕,很擔心有一天醒來我心愛的貓咪或親人會被我傷害(雖然我到目前還不會攻擊人)我不想再用精神科藥物或是心理諮商了,目前是以靜心冥想來維持內心的平靜,並且不碰酒精和安眠藥以免失去對這身體的控制力。
老兄,你這樣欺騙自己是不對的,你要想辦法找到溝通的橋樑,可以進行討論
所以是,以A~Z為完整的一個人格,但DID患者會變成A~F、G~J、K~Z變成三個人個,且享有不同的記憶ㄤ捏?
DID內部不會有互相溝通的情況嗎?因為24個比利裡面是有寫說會互相溝通而且還可以決定當下誰要出來還是這個目前無法證實
我讀過的文獻是說DID患者的治療主要是在於讓人格的互相溝通,使他們不會隨便跳出來影響患者的生活
如果我沒記錯是由一個人格為主要做管理的,然後藉由管理人去將其他人格去做總和
之前看過一個DID患者說他腦中有個抽象空間,每個人格在其中都有自己的房間,如果那些人格願意從房間出來就有機會溝通。那個患者說到一半還察覺有兩個人格正在爭吵。
應該說,看潛意識所製造出來的樣子有些是大房間,有些則是一格一格的房間,都不一定。
解離Dissociation事實上每個人都會發生,像是上課的時候腦袋在思考某些事情導致其他訊息(老師講的話)無法被接收,或者是太專注在某個事情上面聽不到外面的聲音,這都是解離的現象,只是視解離導致的後果來決定是否是一個病狀。而解離也是一個保護機制,尤其是小孩子無法承受某些事情像是性侵之類的,他們就會將自己在事情的當下從這個情境中解離出來,而主人格不在的場合就會開始慢慢的誕生出另一個人格來承受。DID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童年的創傷,他們沒有人可以求助,因為造成他們創傷的人經常都是父母或者是親近的人,導致他們無地訴說及抒發,所以唯一的方法經常就是將自己從創傷發生的當下解離出來。
c陪在他身邊 讓他知道有人可以與他一起撫平傷口若沒有真的愈過跟他一樣的情況 請不要擅自說出「我懂這種感受」,這樣只會讓他更加疏遠你,而且對他的心靈創傷一點好處都沒有
要陪多久十年二十年?
關於多重人格真的推薦看《24個比利》,他是真實的案例寫成書,內容關於到許多他其他人格犯罪和人格轉換造成的問題,而當時的年代在精神監獄,實際上都是用不人道的方式治療(實際是虐待)這些有精神疾病的犯人,在續集《比利戰爭》有描述非常多黑暗面,網路上還有當時比利受訪的影片(人格轉換)。
那書還是當小說看看就好
解離性人格,是不是也能說明人格其實是很多元的。當說一個人很成熟時,可能只是我們看到的一部分人格。
好像多重人格多發生與幼年遭受超乎常人的痛苦經歷 而且多有持續性 成年的話 似乎會變成PTSD
因為現在的說法是,人格的凝聚發生在6~8歲之間,在這之前受到過大的刺激會導致凝聚失敗,從而造成DID。
@@sukevinak47 歐歐 療改 感恩大神
先A讓他自己靜一靜,再B傾聽和陪伴他走過低潮,然後如果真的不行,就必須採用C其他必要手段了
身為DID患者真的不知道如何和朋友或信任的人訴說,因為電影或自己印象都覺得人格分裂患者會隨時變邪惡或犯罪,明明理解自己卻擔心無法證明自己,而且常常忘記各種學到的新事物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也很擔心幾個憂鬱症特別嚴重的我會不小心輕生,目前只能壓制其他負面的自己,想辦法賺錢未來去看心理醫生治療了(^o^;)
為你打氣 ❤️❤️❤️
@@yushin1631 謝謝😭
給你一個大抱抱哦❤️❤️💪💪💪
好懂,身為患者實在很難解釋啊,一個個有夠尷尬呢嗯嗯嗯嗯嗯
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心理諮商資訊,有的區公所有心理諮商師,價格應該相對便宜,或是找學校的心理諮商師
A每當我遭遇到困難....我的朋友只會說(加油)(節哀)(多保重) 他抱怨家裡的事我則是提出自己的很多想法給他....=m=
因為他沒有能力解決你的問題,只能講加油、節哀多保重這種相對保守的意見,讓你知道他在你身邊。
謝謝志祺七七🙏🏼🌟(人格解離困擾中的我)
我遇過一個中二男,都大學了,看個kill me heal me就假裝自己有did…而且連演人格轉變都懶得演,根本就沒有人相信他😂
C:陪伴,給予他有宣洩管道及安全感
最愛的心理單元🥰🥰
可以阿~24個比利
年幼的幼童無法保護自己,與其說是精神傷害,有時覺得反而是神派了另一個人保護年幼的他,這個社會更應該注意兒童虐待和家暴事件,任何的兒童都應得快樂的成長環境
C先聆聽,再陪伴或拉朋友做某些開心的事
行動更剩言語 不只要口頭安慰 更要實際去幫助他們度過困難
A 陪伴即可 安慰跟開導都是幹話不要裝的一副你都理解 或很有智慧的樣子通常覺得開導有效的大部分都是對方懶得理你所以敷衍一下
搞不好對方的歪理可以反開導
一個人用他的軀體犯了罪,請問是什麼有罪?是他的精神有罪?軀體有罪?還是個人整體有罪?為何一個人是否有罪,要用當時是否擁有犯罪意識來決定?如果今天可以因為一個人不能自控而減輕他的罪,那剩餘的罪由誰來背負?廣的來看,那些罪就變成了所有可以正常自控的人來共同背負。這,合理嗎?
求選擇性緘默的解說他到最近幾年才出現中文解說是真的非常鮮為人知…但小說或電影都能看到類似的人╮(╯_╰)╭
希望之後影片能改善!! 2:39 影片有說只是你們歸納的特徵,但是應該要再向觀眾強調 覺得有相關症狀請尋求專業協助,避免自我診斷
請問精神和人格上的問題要去醫院看什麼科?精神分裂跟人格分裂是用什麼判定的呢?我目前是憂鬱症但一直是在身心科診所拿抗憂鬱,焦慮症的藥……但有一些狀況,想去專門的醫院去看
許多人常把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疾患)和精神分裂搞混,台灣醫療體系在2014年將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原文意思是『分裂的心靈』,意味著患者在自我、他人和外在之間的界線上,出現了程度不一的干擾。用比較粗暴的方式來理解這個名稱的話,可以將它想成是〝心靈和身體〞連結分裂,或是〝思考和知覺〞功能失調。在部分研究中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傳遞執行活動訊號給大腦不同區域的機制受損,因而喪失了他們的「主體支配感」。由於患者不覺得動作是自己發出的,為了尋求解釋,大腦就會判定這個現象是由外來者造成的。除了《與惡》裡面的思聰,在《望月》這部真實故事改編的劇裡面,吳慷仁也做出非常精彩的演繹。除了病友的行為特徵,也展現了其家人在生活上所遭受的各種困難,十分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又上了一課,更了解DID,謝謝。
我本來是B的,但他好像有點不吃這套,後來我就開始變成提供他解決方案的模式,他就生氣說他會自己看著辦,之後我現在就變成A的部分了(然而持續在網路上其他地方看到她持續抱怨,去安慰她也愛理不理的,讓我心情很糟感覺像被糟蹋一樣,讓我開始不想理她了...
我會採用A就默默的陪他,等到他心情平復時或是願意跟我說。
A+C幫他解決問題或幫他找能解決問題的人
我看過一部電影在描述思覺失調,叫做美麗境界,是改編傳記而成的,推薦大家看看然後其實我認為每個人基本上都患有心理疾病,或輕或重,而且說實在的那些病症嚴重的人心裡都已經有一套自我防禦,或是消化壓力的機制了,所以如果我們沒有用同一套邏輯跟他們溝通,那基本上是沒有交集的因此我通常都不進行溝通,我時常找不到他們的頻率但是呢!有些人確實需要的不是溝通,而是陪伴與被需要,所以我經常在他旁邊自說自話,也許他沒有聽,但好歹他不是一個人,又或者哪一天他想說話時可以陪在旁邊靜靜地聽但其實我什麼都不懂啦,只是看到家人變得脆弱無助時,想多陪陪他們讓他們堅強起來
我們會將那些狀態稱為傾向,而不是患有心理疾病或是精神疾病,要到達疾病的診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元素,包含造成自身的苦惱或他人的苦惱、影響到日常生活之功能等。供您參考。 :)
我提一下我個人的觀點一、精神分裂是人格與人格之間無法溝通,甚至不清楚對方的存在,亦或是只有一方知道對方的存在,也就是說人格之間的對於記憶及環境的資訊是不對等的,對身體的掌控跟主導也不是相互的。二、多重人格,人格與人格之間通常還是具有溝通的能力,記憶大多共享,只是每位人格對於一件事的觀點跟處理方式不見得相同,進而導致這位個體在處理相同的事情不一定會用相同的方法,完全取決於當下的人格或心情。講到刑罰的部份,如果是多重人格,其實在做決定之前,人格與人格之間都已經有開會討論過,今天要做的是不對的事情,其他人格也會知道,進而去阻止,沒去阻止也就是表示默認主人格的行為,所以也應有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不管是否是阻止失敗,應該都會有共用同一個身體而仍需要承擔責任的心理,所以我認為還是要負擔應有的刑責,不過這是在人格數量尚在一定數量之下的情況,對於那種2500個人格我不清楚內部衝突時它們是怎麼解決紛爭的。
可能是議會討論
我只好奇2500是怎麼數出來的
@@賴和和 好
很抱歉,思覺失調,也就是您所說的精神分裂,並不是如您想像的那樣是多主體的人格存在於一個體之中。其病徵主要分成正性症狀(妄想、視幻覺、聽幻覺等)以及負性症狀(缺乏情感、寡言、動作僵直緩慢等),其中又因症狀不同而有各種亞型。之所以正名為思覺失調就是因為精神分裂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誤會與人格分裂相關或類似。供您參考。 :)
@@cjk3487 我可能分段不夠清楚,我重新編輯了,您看一下。
有個美國的RUclipsr,頻道名稱叫做AlexMaxHan,她自稱是DID患者,擁有6個人格。是真是假見仁見智,但真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說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輩子不會得憂鬱症」的這位女士,最令我匪夷所思的是她甚至還是心理學博士。我不知道要多沒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寫出這種骨子裡充滿偏見跟歧視的話。套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的話,有人從來不知道原來世界還有背面。一個位高權重,生活養尊處優的既得利益者,高高在上地看待那些可能生活在世界的陰暗背面,死了沒人關心,活著沒有希望的人,受憂鬱症所苦的人,指責他們不懂感恩。Wow ,真是有夠諷刺的。
必須回應並支持大大的觀點,這位女士自承兒童心理教育專家,已經不止一次有偏差發言,實在令人費解。查詢之後大約知道了⋯洪蘭女士畢業於台大法律系,之後獲頒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博士學位。洪蘭攻讀博士時,丈夫曾志朗在同系任教。洪蘭博士論文後來在學術期刊發表時,曾志朗被列為共同作者。此後他們聯名共同發表數十篇論文,任職單位也多所重合,正是既得利益者。洪蘭女士翻譯多本書籍,多被反應不合原意,其中快思慢覺繁體中文版最著名。可以考慮買簡體中文版不是洪蘭女士翻譯。
@@user-Leebie 關於翻譯的事我也有耳聞…唉,真是不曉得該說什麼
黃筱芸 她成功阻止了我買書😂,對於"兒童心理教育專家"不專業教育兒童家長,實在令人擔憂又困擾,尤其名氣響亮的很
@@user-Leebie 我覺得你的帳號好眼熟,之前有常在志祺影片下留言嗎?(直接開聊XD)
黃筱芸 我喜歡留言😂
一開始的案例也太屌了!
新北地方爸爸有上過類似的社會新聞
0:32 0:40 0:57 只有我很在意這種背景敲打音效嗎...抱歉一聽到就好出戲==
Rctopus 我怎麼覺得是桌子的聲音?
C 笑他 讓他體驗更深層的疼痛讓他覺得之前的都不痛
想知道對患者來說,是別人裝做理解說著其實不理解你們會比較痛苦,還是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的否定無視你們比較痛苦
請正名思覺失調 不要再說精神分裂了!!
DAI TLJ 跟我想得一樣😂
多重人格(或正式名稱DID)最有名的是24個比利吧,如果說次人格能表現出主人格不會的技能,那我就相信多重人格是真的(例如一個華人其中的分裂的人格是非洲人,會說道地的非洲土語,而且資料表明此人從來沒去過非洲或學過該語言),我覺得比利是真的最主就是這點,他好像有個人格精通阿拉伯文。
沒學過某個語言但某格人格卻可以說某個語言......那應該不是DID,那應該是被附身,或是他偷學沒人知道。
@@ysterling4307 切換不同人格有時候蠻明顯的 眼神口氣甚至心跳速度血壓腦波都會完全不同 這連梅莉史翠普都演不出來我就覺得乩童就是解離性人格疾患三太子就是解離出兒童人格
想問問志祺能否出一期 為何世界法律會演變到 有精神障礙疾病犯罪會減輕或免除其刑 我懂他們是的病了 可是畢竟也是他這個人做出的行為 為何可以減輕或不罰
等等如果有一個人有其中一個人格是瘋子殺人那是不是那個人本身就是有殺人的潛意識...怕爆
有可能,但我認為這算一種潛意識中的慾望,原人格(最原始,正常的人格)的自我會去壓抑本我想殺人的慾望
哦原來是這樣子
@@夏姬-s2d 原人格不必然是能力/權力最大的人格,也不必然是心智最"正常"的人格。
@@sukevinak47 確實😂
謝謝分享解說good
c聽他講一年多的抱怨,陪她聊天,雖然負面情緒是多了點,不過能緩解他們的悲觀,不過如果他們能更快好起來就好了(崩潰
俞怡禎 通常很難更快好起來多半意識到給別人造成麻煩之後會漸漸學著掩飾而面對這樣的問題都是很長一段時間每一段每一段去化解及各方面嚐試才有辦法讓自己的情緒漸漸穩定辛苦了!
[好像已經有點久遠的影片了,希望這則留言能被看到].標題的"精神分裂症"已經被正名成"思覺失調症"囉~~希望不要再用精神分裂來形容,會讓社會對這個疾病產生錯誤的標籤。.PS. 思覺失調是2014年由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推動的正名。.感謝七七團隊持續製作跟精神及定相關的影片讓大眾了解~~
A,希望我自己的生活風平浪靜,不想被捲入事件中
我满足DID患者的第二个特征哎:可能无法想起重要的个人资讯。
3:42幻聽是思覺失調的症狀之一
小時候真的覺得自己跟自己吵架很蠢,長大後他卻慢慢的不見在我的生活中
很多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幻想朋友,這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進程來說是很常見的~~~
C.我有個朋友,他叫雙極性人格,他有時好有時壞,還好我有病識感,不過我也有因為這樣得罪人,即使已經澄清原因,還是被排擠,唉,人森好比我手中一罐又一罐的力拔癲,吃不完
-DIO-超喜歡這集,不過沒有講到死刑議題呢😶
C 我的朋友 此生最大的挫折 是跟我當了朋友然後選A 我到現在依然在等他們情緒過去
讓我想到有一部電影叫致命ID,挺好看的!第一次了解多重人格就是這一部電影!!
c 做些什麼事情,讓他崩潰大哭,大哭一場之後,他一定會好很多的!對了,忘了我沒有朋友了呢……
嘟嚕嚕嚕嚕嚕嚕……
とうお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ん
如果喜歡我們與惡的距離,那麼我有一本書推薦給你們看,叫做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裡面有很多心理障礙或是精神病犯刑的小故事,故事結束後會搭配司法精神醫師的解析,引人入勝還能吸收到很多關於心理精神疾病以及如何定罪的知識
笑死,一半的人看成DIO(主角應該是迪亞波羅吧?)
仙水
6:55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一輩子不會得憂鬱症
這句真的有夠喇叭 = =
所以要感謝 強暴犯/殺人未遂/家暴/.... 對自己造成身心靈永久的傷害 ? WTF???
沒有同理心就算了 檢討還二次重傷受害者是怎麼回事?
講這種話的人 {最好} 一輩子都無病無痛安康喔~~~ :333
沒有阿 我沒有詛咒你們喔~這是祝福喔~~~
垃圾洪蘭
@呂奇 有句成語可以概括:欺善怕惡
就像是以前總會聽到的
你不先喜歡自己 別人怎麼喜歡你一樣 看似有道理 可是並沒站在對方的心情
腦傷也會憂鬱,任何人中創他的頭部,都會,和感恩無關
C
古言有云:跟歡樂的人一起歡樂,跟哭泣的人一起哭泣。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管快慢,總能讓對方知道有人在乎他的感受。
真的,之前狀況很糟的時候,不論再多的安慰都聽不下去,直到另一個深受憂鬱症所苦的朋友說他懂我的感受,才覺得有好過一點。
實際上這是錯誤觀念。
以憂鬱症患者來講,他們有自己走不出的結,你隨著她難過而難過,她又會因為你難過而更難過。
要意識到他的情緒是他的,不需被他的情感左右,只要陪伴就好。
@@ivagiru 不可能有人懂你的感受 只是錯覺
@@win120900 有在當下感到好比較重要吧 你這樣說只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但是是事實阿 感覺好當然也是好事 而且有些不舒服是有好處的 雖然我點出這事實對你可能也沒好處
C.陪伴與傾聽,不要去否定他人的心情,不要裝作理解,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當事人身上所有的痛苦和感受
C 其實志祺的說法已經很好,幫助對方察覺傷痛比起說瞎積極的說話又或者去討論問題更有效。
很多時候,遭遇挫折的人並非無能力,我們也不一定比他能幹,所以解決問題往往不是真的在幫他。
我的做法是接納、聆聽、陪伴、再疏理情緒(例如幫他找出每一個痛苦背後的需要等等),至於是否再轉介,轉介到什麼地方,要視乎當事人意願。
DID有一個特點, 就是每個人格的解離多多少少也基於某種環境甚至心理上的需要
精神分裂的人往往會失去自理能力,但DID卻大都沒有這問題
希望志祺可以順便說說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差別
大家幫我頂上去啊qwq
李佳芳 頂
現在大多都改為身心科 少數還是精神科
我也想知道
這兩者有差嗎
心理師跟精神科(別稱身心科/心智科)醫師共用相同的診斷準則,只是大家對於心理疾病跟精神疾病這兩個名稱的觀感不同。
C:試著了解他的處境和現在所處的心理狀況,
慢慢用引導方式對症下藥改善,不要刻意教他要做什麼,
分次拋出可以讓他思考的問題讓他一步一步的慢慢想。
重點就是讓他感覺「這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結論」,
這樣不但不會有排斥感而且能夠比較好的接受。
缺點就是自己要忍受那種「我好想說實話!一切都是我設計讓你改善的!」
那種感覺,超級煩躁,想說又不能說,一根刺卡在喉嚨裡面的感覺。
助人工作者的辛苦正是他們令人敬佩的原因囉~
講的太好啦!
喜歡七七做這方面的報導
讓更多人能以更簡明的方式
了解各種心理疾病的特徵
及宣導正面的觀念!
精神分裂已經正名思覺失調症有幾年了,希望貴頻道可以宣導一下,因為使用精神分裂這個詞彙實在是太讓人容易被誤導了
在DSM-5手冊中已正式更名許久,不使用“精神分裂”而是使用“思覺失調”也是希望能去污名化及改變其負面的刻板印象
對啊 明明片中也已經提到正名的現狀,不懂為何後段腳本還要繼續用「精神分裂」這個詞彙。
真的,每次看到有人講 "精神分裂" 或 "精分" 都超想直接上前宣導
思覺失調跟多重人格也是不一樣的...
黃宇弘 講「精分」有時候是「古典精神分析學派」的簡稱吧?
我比較少聽到用精分來簡稱精神分裂欸...?
精神分裂讓我想到美麗境界的約翰奈許,覺得有這樣疾病的患者真的好慘,藥物的幫助又會伴隨許多副作用,但又不能不吃,這樣的循環真的會讓人感到絕望
我也有服用其他精神藥物,有時因為不同狀況可能需要增量或停藥,增量後通常會陣亡個幾天才恢復狀況,而停藥的話就是無法靠意志力控制很痛苦。從此以後,自己就需要花更多時間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藥物有時該吃還是會吃,但可以選擇的話就用其他方式控制病情。
之前的醫師就是一直給我增量,所以我就尋求其他醫療協助了。
我的藥物本身就是管制藥物,所以真的濫用就等同於毒品,我也會有很多顧慮。
現在換醫師後,就有更多不同於藥物的幫助,我才有辦法漸漸減量,也不影響生活這麼嚴重了。
B+C其他:幫自己設立一個陪伴停損點,以免忽然的承受不住離開,反而造成當事者傷害
我女友是DID患者。其實對我來說並沒有不一樣
單純像是和同一個個體但不同個性的人相處
我不是什麼很會安慰人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無論如何都陪在她身邊 聽她訴苦
她心裡有什麼不快我都讓她說,陪她一起罵那些鳥事
相反的我不爽時她也陪我一起罵
謝謝志祺七七做了這集,雖然講的非常的淺,但是也能透過您們的知名度讓一些社會大眾更有機會認識少數精神疾病
解離症最常被誤會的就是跟思覺失調症(以前稱精神分裂)搞混,
思覺失調症患者會有幻聽、幻覺,必須從幻覺中找到"不尋常的邏輯"才有可能幫助自己辨別現實與虛幻;
但解離症患者則是有多重不同個性的人格轉換,當其他人格掌控身體主權時,主要人格則會失憶或記憶斷片,導致主人格並不知道其他人格出現時做了什麼事情,這跟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與空氣對話是不一樣的。
解離症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為了保護當事人免於遭受自己無法承受的打擊或事件而衍生出來的機制,
目前國內的案例並不多,有些甚至引起民眾的爭議或不信任,這都是對患者很大的不友善環境,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改善。
若對[解離症]有興趣的人,可搜尋國外影片[致命ID]、或國片[沉睡的青春〕、日劇[Dr.倫太郎]。
聽他說,讓他抒發情緒,聽他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法,並從他敘述的過程中肯定他,讓他找到他自己力量
想要多了解多重人格的可以看24個比利這本書,續集比利戰爭也一定要看,縱使是最黑暗的角落依然有人性的光輝熠熠發光。
所以每次在網路上看到那些說自己有多重人格還一副自己很屌很厲害的小學生都很無言。
我猜是覺得這樣比較帥。比如說假裝酷酷冷淡地人格以為女生喜歡,或者愛現人格,成熟人格等等,一但幻想自己有多重人格還能隨意切換就覺得自己很猛
就連嘴他們中二病都沒辦法,因為他們才小學(X
就是不懂事的死屁孩。人格分裂往往是童年受到極大的創傷
到底是在覺得酷幾點
@@bananahito 有些人高中了還會這樣認為ㄛ 然後叫她去求助醫生還不要:)
動畫看太多了,遊戲王怪獸之決鬥?
封面DID我看成DIO…………
JOJO~
你不孤單XD
Ko no Dio da!!!
The World!
西薩~~~~~~
如果是我應該會和他聊聊吧,但其實我們能做的好像也只有陪伴&諒解
希望以後不會再看到有人把思覺失調症跟多重人格搞混了😂
另外也希望精神病污名化的情況能減少……
了解這些病症過後會發現其實這些病症沒有那麼可怕,我覺得可怕的是把他們當成怪物、貼上奇怪標籤的人
其實大多數人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只是一昧的要你像個正常人
最近在看“最佳利益”
裡面其中有一段
也是主角律師和多重人格罪犯的攻防
這個也很值得看~~
最佳利(。益。)
其實有過類似病症的人
真的比較容易了解發作時的心情
也知道地雷區在那個方向
比較不容易去踩到
有時候真的很難自己去控制
真的很討厭別人說什麼
"這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就是抗壓不夠"
…………
只會讓人更不爽
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初中的时候我在学校被霸凌 那会儿难受的我就很希望自己有多重人格能出来帮我分担一下qwq 于是我各种上网查多重人格训练方式之类的东西 最后有没有出来多重人格我也不太清楚 但是我的确是经常精神恍惚并且现在也不太记得那会儿每天下午的课后活动时间我是怎么度过的 不过我记得那会儿我脑子里想的东西挺反差的 有的时候我脑子里会幻想自己是。。。什么小仙女。。。因为犯了事儿被踢下来历劫的。。。然后我在天上还是个小仙女的时候是那种 谁都喜欢我的那种 嗯。。。(说出来好尴尬)但是有的时候我又满脑子都是血腥的东西 想在校长演讲的时候拿把刀砍死所有人
其实我也说不太清楚自己以前的情况 但是感觉初中三年被霸凌搞得我后来的日子里都是整个人都不愿意活在现实里的感觉 就是我会把现实中出现的人和事情复制到脑子里 把他们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并且我还能选择性听不见周围人的声音 这样我就能在脑子里的世界开开心心的了
不过现在我是基本上没上面说的这些感觉了 因为前两年我男朋友跟我说分手来着 一分就分了一年然后这一年里我就感觉 啊 我小世界的天塌了 我脑子里的世界怎么都复原不了了 从那以后 我大概就变成了个正常人了 虽说想到霸凌的事儿我还是会有点儿难受 但是更多的是觉得 这么多年了 该放手了
啊对了 后来我男朋友找我复合了 嘻嘻嘻
我有重度抑鬱症焦慮症恐慌症以及輕微多重人格造成的解離失憶 因此研究了很多很多相關的東西 但是這方面的腦部疾病精神疾病常常被誤解 身為患者其中之一 常常見到有人拿這些來調侃 大家也不以為意 就讓那些錯謬的觀念繼續傳下去 對憂鬱症的人說「堅強點,撐過去就好了,不要那麼玻璃心」
差不多等於對得口腔癌的人說「你常常刷牙漱口就沒事了啦」
這些症狀是腦部疾病 我們的大腦一些腺體的分泌有問題 這不是我們自己能解決的 如果你身邊有想幫助的朋友 不要試著讓他笑 安靜的陪伴 以及尋找醫院治療 目前來說 是最好的
以前木村拓哉演過腦科學博士
那部劇裡面有一個被綁架囚禁的少女
因為憎恨自己被眾人遺忘
所以偽裝成多重人格
跑到同學會上大開殺戒
最後被木村拓哉識破
講到多重人格就會讓人想到"殺了我治癒我"
男主就是因為童年創傷分離出七個人格
然後還有jojo的迪亞波羅跟多比歐
建議把台詞中的「病症」改成「症狀」會更符合當代精神醫學的精神。
譬如 4:26 而這是精神分裂通常不會有的「症狀」。
認同!我也建議這樣,「症狀」用語會比較中性!
跟憂鬱症患者相處
首先要不被負面情緒帶走
再來就是慢慢引導患者跟你分享事情 或讓他傾訴
陪伴與不責怪是最重要的 也不要勉強他們正向思考
想到24個比利~~
HowFun / 我是黃金比利
ruclips.net/video/snwbwGshSpI/видео.html
我會選擇C
陪伴跟傾聽以及尊重
在他身邊陪伴他,讓他知道如果要找人聊聊或是討論的時候有人始終陪伴著他
傾聽不帶任何歧視及偏見傾聽
尊重他做每個決定
他決定想殺你呢?
C.
我認為應多聽聽當事人的創傷來源與給他帶來的傷害
也不是說跟某些人一起快樂及哭泣等就可以度過創傷
我必盡是有類似經歷我才會這樣講,只是我比這些傷患更幸運一點,有人拉我一把
我覺得度過創傷不如圓潤的中和創傷會更好
預防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心理衛生定義-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維持正常狀態、防止心理失常和疾病
->這一點很重要,當然很多因素下可能還是會導致發病
當身邊有朋友遇到重大挫折(不是發病的狀態)時,這時候陪伴的地位就變得舉足輕重,溫暖的言語(發自內心的關懷,網路或書籍有如何安慰他人說話的方式),真正的行動(陪他去讓他能放鬆的地方,或者單純陪在身邊等)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
許多原因導致發病,初期比較不容易發現,主要是自語自笑,說話無法有效切題,怪異行為等症狀明顯加劇,有傷害他人或自己時(通常家屬無法照料下會送至醫院),當察覺自語自笑,怪異行為等可帶至醫院門診由醫生評估,當有傷人或自傷情形時就該盡快送醫治療
醫院治療,病患病識感(本身有無意識到自己生病及面對疾病治療的意願),家屬(親友支持,正向接受病人患病治療)這三者缺一不可,但家屬要在工作之餘再付出心力看顧,或者病患出院後不遵從服藥(未按時吃藥極易導致反覆發病及再度入院)等,都是對家屬及病患很巨大的挑戰
憂鬱症
有很多因素造成,但主要體現在大腦生病(慢性壓力導致腦部發炎),並不是只有情緒的表現,不過最近這概念還在逐漸被接受當中,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憂鬱症的病人相當重要(減緩腦部發炎加劇)
多重人格
國內較罕見,目前真正病因仍不清楚(影片裡志祺介紹過啦),臨床上從未碰過
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量運動也都是在醫院裡會衛教病人心理衛生的內容之一(幫助病人平常或者出院後再次面對壓力時幫助自己調適),所以真的要善待自己,預防勝於治療真的很重要!
其實追究「念頭」的源頭 都是外在腦袋所告知的
所謂的自己 不能用念頭來判斷
自己是做出的事情才是屬於「實行」而不是想到的想法。。。
也不要自認理解人 把別人都當成did而忽略了其他模式存在的意識。。。
我可愛的托比歐。
氣氛開始逐漸jojo
強行jo化
嘟嚕嚕嚕嚕嚕嚕~嘟嚕嚕嚕嚕嚕嚕~
緋紅之王!!!
不……不要再靠近我了啊啊啊啊啊!!
C.陪在他身邊,做自己的事
不會刻意找話聊或要求對方出去散心
確保對方知道我一直都在
先靜靜傾聽朋友遭遇的情況,然後請他稍微冷靜一會兒,等察覺朋友情緒稍微穩定了,再提供一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雖然两人價值觀可能會不太一樣,但是仍然能作為朋友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
想要問一下志祺,可議做做看ptsd的影片嗎??因為很少人知道這個症狀,所以給個參考
松野芯松 志祺之前有做過囉!附上影片連結:ruclips.net/video/mwfDa99On4g/видео.html
@@陳美儀-u4y 謝謝!!我都沒發現!!感謝ฅ'ω'ฅ
@@陳美儀-u4y PTSD是啥?! ~我去看看。
感謝分享。
對了,我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看成 簡稱DIO🤔
中二病患者也會言語混亂 (自以為)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來源是我
Ko lo dio da!!!
DIO看到這集又要去找迪亞波羅算賬了
我不是說你是麵包,我是說在坐的個位都是麵包。
我不當人類啦~~JOJO~~~
所以在這一類疾病的診斷,會特別仔細避免和小孩子、青少年想引起人注意、表現特立獨行做區隔
7:00 聽了我真的覺得很難過,事情明明很糟糕卻還要逼迫我正面思考,壓榨我最真實的感受,做不到的話就斷交來威脅我。但是社會就是如此的長度,所以面具記得絕對不能拿下來。
C 其它
我個人會傾向於聆聽和陪伴,但不會安慰。安慰這個動作對於對方不一定是安撫或鼓勵作用,有時候只是幫助對方逃避去正視導致挫敗的真正原因或根本。
當讓對方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或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時候可以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所在,或者其實他們在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但沒能找到人求助之類的。
“加油”、“再接再厲” 這些詞在我們看來是鼓勵對方最好的方式,但其實對他們並沒有任何幫助,在我的觀點,這些話只是一種不需要負責任的鼓勵方式。
而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是非常需要他人的關心和一些思考空間,單單請他們加油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改變。
許多精神疾病往往因為不了解而被當成同一疾病 希望大家能多暸解
我曾經的朋友在我挫折時選C:你再繼續消沉下去會成為我的絆腳石
嗯 這真不像對把他從自殺邊緣救回來的朋友會說的話
如果我有朋友挫折 我會很想幫他 就算可能沒辦法幫他脫離困難
至少不會說對他本人來說是雪上加霜的話 我不要當那種爛人
志祺也可以談談精神分裂/思覺失調嗎?感謝!
很多人都誤解了思覺失調呢,希望志祺可以談談🙏🏻
B和C 默默陪伴 傾聽 並協助他減輕一些生活的小雜務.
當一個人面對苦痛不再抱怨時,他就會有2條路可以選擇 一.成為聖人 二.成為人魔.
C.給他一個抱抱直到冷靜or情緒緩和,然後一起想辦法,引導繼續往下走
學習新知識 👏👏👏
C. 看朋友狀況。
🌼 如果有表達最近不順遂、心情不好,卻不願多講...我會告知朋友B:A的狀況不對!讓朋友B從旁側擊關心他。釋出我的行程...看對方會不會想參與、出來走走。
🌼 如果願意聊聊,我會約吃飯,幫忙參謀參謀。
先分析不同角度的看法,減少負面、緊繃情緒,改為理性思維。分享相似事件,表達自己的理解,予以安慰。統整不同的處理方式與其要面對的結果,讓他自行打算。也告知他我可以幫哪些忙😽。
B+C,問他想要做什麼。想忘,跟著他忘。想面對,支持他。想逃避,跟他說保護自己是被允許的。
這次影片中聊的比較偏向於DID患者能不能主張刑事免責,少了DID患者能不能作證的部分喔!
我想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證人的精神健康及狀態常常被被告那方被拿來主張證詞有不可信的因子。 所以其實DID患者長期以來有著「我能不能指證並控告傷害我的人」的困擾,因為法律上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很明確的說「非主體人格」的證詞是否能被採信。
澳洲在今年三月時才有了個「非主體人格的證詞可被採信」的先例,是一位成年女性控告她自己的父親在她年幼時多次性凌虐她。(預計90%的DID患者都是年幼時遭虐待而患病得!)而正因為她的那些人格都還清楚記得她是如何被傷害,法院才有辦法判定已經74歲的被告45年的刑期。www.bbc.com/news/world-australia-49589160
其實DID還算是好理解的一個心理疾病/狀態,因為它其實只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自我保護機制。相信我們很都很痛苦,恨不得記不了它們的回憶。有DID的人們只不過是以一個不是完全失憶的方式做到了這點,好讓主體人格能繼續的生存下去。
我深受這個病的困擾。它一點也不帥...
它在極度憤怒或沮喪的時候會發作,發作時講的話,寫的字,做的事完全不記得,但在別人眼裡我卻是完全清醒的。
據家人說,發作的我行為狂暴,講話苛薄,還會傷害自己,斷片時間可能1,2天或長達5,6天。
這個問題讓我很害怕,很擔心有一天醒來我心愛的貓咪或親人會被我傷害(雖然我到目前還不會攻擊人)
我不想再用精神科藥物或是心理諮商了,目前是以靜心冥想來維持內心的平靜,並且不碰酒精和安眠藥以免失去對這身體的控制力。
老兄,你這樣欺騙自己是不對的,你要想辦法找到溝通的橋樑,可以進行討論
所以是,以A~Z為完整的一個人格,但DID患者會變成A~F、G~J、K~Z變成三個人個,且享有不同的記憶ㄤ捏?
DID內部不會有互相溝通的情況嗎?
因為24個比利裡面是有寫說會互相溝通而且還可以決定當下誰要出來
還是這個目前無法證實
我讀過的文獻是說DID患者的治療主要是在於讓人格的互相溝通,使他們不會隨便跳出來影響患者的生活
如果我沒記錯是由一個人格為主要做管理的,然後藉由管理人去將其他人格去做總和
之前看過一個DID患者說他腦中有個抽象空間,每個人格在其中都有自己的房間,如果那些人格願意從房間出來就有機會溝通。那個患者說到一半還察覺有兩個人格正在爭吵。
應該說,看潛意識所製造出來的樣子
有些是大房間,有些則是一格一格的房間,都不一定。
解離Dissociation事實上每個人都會發生,像是上課的時候腦袋在思考某些事情導致其他訊息(老師講的話)無法被接收,或者是太專注在某個事情上面聽不到外面的聲音,這都是解離的現象,只是視解離導致的後果來決定是否是一個病狀。
而解離也是一個保護機制,尤其是小孩子無法承受某些事情像是性侵之類的,他們就會將自己在事情的當下從這個情境中解離出來,而主人格不在的場合就會開始慢慢的誕生出另一個人格來承受。DID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童年的創傷,他們沒有人可以求助,因為造成他們創傷的人經常都是父母或者是親近的人,導致他們無地訴說及抒發,所以唯一的方法經常就是將自己從創傷發生的當下解離出來。
c
陪在他身邊 讓他知道有人可以與他一起撫平傷口
若沒有真的愈過跟他一樣的情況 請不要擅自說出「我懂這種感受」,這樣只會讓他更加疏遠你,而且對他的心靈創傷一點好處都沒有
要陪多久十年二十年?
關於多重人格真的推薦看《24個比利》,他是真實的案例寫成書,內容關於到許多他其他人格犯罪和人格轉換造成的問題,而當時的年代在精神監獄,實際上都是用不人道的方式治療(實際是虐待)這些有精神疾病的犯人,在續集《比利戰爭》有描述非常多黑暗面,網路上還有當時比利受訪的影片(人格轉換)。
那書還是當小說看看就好
解離性人格,是不是也能說明人格其實是很多元的。
當說一個人很成熟時,可能只是我們看到的一部分人格。
好像多重人格多發生與幼年遭受超乎常人的痛苦經歷 而且多有持續性 成年的話 似乎會變成PTSD
因為現在的說法是,人格的凝聚發生在6~8歲之間,在這之前受到過大的刺激會導致凝聚失敗,從而造成DID。
@@sukevinak47 歐歐 療改 感恩大神
先A讓他自己靜一靜,再B傾聽和陪伴他走過低潮,然後如果真的不行,就必須採用C其他必要手段了
身為DID患者真的不知道如何和朋友或信任的人訴說,因為電影或自己印象都覺得人格分裂患者會隨時變邪惡或犯罪,明明理解自己卻擔心無法證明自己,而且常常忘記各種學到的新事物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也很擔心幾個憂鬱症特別嚴重的我會不小心輕生,目前只能壓制其他負面的自己,想辦法賺錢未來去看心理醫生治療了(^o^;)
為你打氣 ❤️❤️❤️
@@yushin1631 謝謝😭
給你一個大抱抱哦❤️❤️
💪💪💪
好懂,身為患者實在很難解釋啊,一個個有夠尷尬呢嗯嗯嗯嗯嗯
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心理諮商資訊,有的區公所有心理諮商師,價格應該相對便宜,或是找學校的心理諮商師
A每當我遭遇到困難....我的朋友只會說(加油)(節哀)(多保重)
他抱怨家裡的事我則是提出自己的很多想法給他....=m=
因為他沒有能力解決你的問題,只能講加油、節哀多保重這種相對保守的意見,讓你知道他在你身邊。
謝謝志祺七七🙏🏼🌟
(人格解離困擾中的我)
我遇過一個中二男,都大學了,看個kill me heal me就假裝自己有did…而且連演人格轉變都懶得演,根本就沒有人相信他😂
C:陪伴,給予他有宣洩管道及安全感
最愛的心理單元🥰🥰
可以阿~
24個比利
年幼的幼童無法保護自己,與其說是精神傷害,有時覺得反而是神派了另一個人保護年幼的他,這個社會更應該注意兒童虐待和家暴事件,任何的兒童都應得快樂的成長環境
C先聆聽,再陪伴或拉朋友做某些開心的事
行動更剩言語 不只要口頭安慰 更要實際去幫助他們度過困難
A 陪伴即可 安慰跟開導都是幹話
不要裝的一副你都理解 或很有智慧的樣子
通常覺得開導有效的
大部分都是對方懶得理你
所以敷衍一下
搞不好對方的歪理可以反開導
一個人用他的軀體犯了罪,請問是什麼有罪?
是他的精神有罪?軀體有罪?還是個人整體有罪?
為何一個人是否有罪,要用當時是否擁有犯罪意識來決定?
如果今天可以因為一個人不能自控而減輕他的罪,
那剩餘的罪由誰來背負?
廣的來看,那些罪就變成了所有可以正常自控的人來共同背負。
這,合理嗎?
求選擇性緘默的解說
他到最近幾年才出現中文解說
是真的非常鮮為人知…
但小說或電影都能看到類似的人╮(╯_╰)╭
希望之後影片能改善!! 2:39 影片有說只是你們歸納的特徵,但是
應該要再向觀眾強調 覺得有相關症狀請尋求專業協助,避免自我診斷
請問精神和人格上的問題要去醫院看什麼科?精神分裂跟人格分裂是用什麼判定的呢?我目前是憂鬱症但一直是在身心科診所拿抗憂鬱,焦慮症的藥……但有一些狀況,想去專門的醫院去看
許多人常把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疾患)和精神分裂搞混,台灣醫療體系在2014年將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原文意思是『分裂的心靈』,意味著患者在自我、他人和外在之間的界線上,出現了程度不一的干擾。
用比較粗暴的方式來理解這個名稱的話,可以將它想成是〝心靈和身體〞連結分裂,或是〝思考和知覺〞功能失調。
在部分研究中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傳遞執行活動訊號給大腦不同區域的機制受損,因而喪失了他們的「主體支配感」。由於患者不覺得動作是自己發出的,為了尋求解釋,大腦就會判定這個現象是由外來者造成的。
除了《與惡》裡面的思聰,在《望月》這部真實故事改編的劇裡面,吳慷仁也做出非常精彩的演繹。除了病友的行為特徵,也展現了其家人在生活上所遭受的各種困難,十分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又上了一課,更了解DID,謝謝。
我本來是B的,但他好像有點不吃這套,後來我就開始變成提供他解決方案的模式,他就生氣說他會自己看著辦,之後我現在就變成A的部分了(然而持續在網路上其他地方看到她持續抱怨,去安慰她也愛理不理的,讓我心情很糟感覺像被糟蹋一樣,讓我開始不想理她了...
我會採用A就默默的陪他,等到他心情平復時或是願意跟我說。
A+C幫他解決問題或幫他找能解決問題的人
我看過一部電影在描述思覺失調,叫做美麗境界,是改編傳記而成的,推薦大家看看
然後其實我認為每個人基本上都患有心理疾病,或輕或重,而且說實在的那些病症嚴重的人心裡都已經有一套自我防禦,或是消化壓力的機制了,所以如果我們沒有用同一套邏輯跟他們溝通,那基本上是沒有交集的
因此我通常都不進行溝通,我時常找不到他們的頻率
但是呢!有些人確實需要的不是溝通,而是陪伴與被需要,所以我經常在他旁邊自說自話,也許他沒有聽,但好歹他不是一個人,又或者哪一天他想說話時可以陪在旁邊靜靜地聽
但其實我什麼都不懂啦,只是看到家人變得脆弱無助時,想多陪陪他們讓他們堅強起來
我們會將那些狀態稱為傾向,而不是患有心理疾病或是精神疾病,要到達疾病的診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元素,包含造成自身的苦惱或他人的苦惱、影響到日常生活之功能等。供您參考。 :)
我提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一、精神分裂是人格與人格之間無法溝通,甚至不清楚對方的存在,亦或是只有一方知道對方的存在,也就是說人格之間的對於記憶及環境的資訊是不對等的,對身體的掌控跟主導也不是相互的。
二、多重人格,人格與人格之間通常還是具有溝通的能力,記憶大多共享,只是每位人格對於一件事的觀點跟處理方式不見得相同,進而導致這位個體在處理相同的事情不一定會用相同的方法,完全取決於當下的人格或心情。
講到刑罰的部份,如果是多重人格,其實在做決定之前,人格與人格之間都已經有開會討論過,今天要做的是不對的事情,其他人格也會知道,進而去阻止,沒去阻止也就是表示默認主人格的行為,所以也應有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不管是否是阻止失敗,應該都會有共用同一個身體而仍需要承擔責任的心理,所以我認為還是要負擔應有的刑責,不過這是在人格數量尚在一定數量之下的情況,對於那種2500個人格我不清楚內部衝突時它們是怎麼解決紛爭的。
可能是議會討論
我只好奇2500是怎麼數出來的
@@賴和和 好
很抱歉,思覺失調,也就是您所說的精神分裂,並不是如您想像的那樣是多主體的人格存在於一個體之中。
其病徵主要分成正性症狀(妄想、視幻覺、聽幻覺等)以及負性症狀(缺乏情感、寡言、動作僵直緩慢等),其中又因症狀不同而有各種亞型。
之所以正名為思覺失調就是因為精神分裂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誤會與人格分裂相關或類似。
供您參考。 :)
@@cjk3487 我可能分段不夠清楚,我重新編輯了,您看一下。
有個美國的RUclipsr,頻道名稱叫做AlexMaxHan,她自稱是DID患者,擁有6個人格。是真是假見仁見智,但真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說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輩子不會得憂鬱症」的這位女士,最令我匪夷所思的是她甚至還是心理學博士。我不知道要多沒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寫出這種骨子裡充滿偏見跟歧視的話。套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的話,有人從來不知道原來世界還有背面。
一個位高權重,生活養尊處優的既得利益者,高高在上地看待那些可能生活在世界的陰暗背面,死了沒人關心,活著沒有希望的人,受憂鬱症所苦的人,指責他們不懂感恩。Wow ,真是有夠諷刺的。
必須回應並支持大大的觀點,這位女士自承兒童心理教育專家,已經不止一次有偏差發言,實在令人費解。查詢之後大約知道了⋯
洪蘭女士畢業於台大法律系,之後獲頒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博士學位。
洪蘭攻讀博士時,丈夫曾志朗在同系任教。
洪蘭博士論文後來在學術期刊發表時,曾志朗被列為共同作者。
此後他們聯名共同發表數十篇論文,任職單位也多所重合,正是既得利益者。
洪蘭女士翻譯多本書籍,多被反應不合原意,其中快思慢覺繁體中文版最著名。可以考慮買簡體中文版不是洪蘭女士翻譯。
@@user-Leebie 關於翻譯的事我也有耳聞…唉,真是不曉得該說什麼
黃筱芸 她成功阻止了我買書😂,對於"兒童心理教育專家"不專業教育兒童家長,實在令人擔憂又困擾,尤其名氣響亮的很
@@user-Leebie 我覺得你的帳號好眼熟,之前有常在志祺影片下留言嗎?(直接開聊XD)
黃筱芸 我喜歡留言😂
一開始的案例也太屌了!
新北地方爸爸有上過類似的社會新聞
0:32 0:40 0:57 只有我很在意這種背景敲打音效嗎...抱歉一聽到就好出戲==
Rctopus 我怎麼覺得是桌子的聲音?
C 笑他 讓他體驗更深層的疼痛讓他覺得之前的都不痛
想知道對患者來說,是別人裝做理解說著其實不理解你們會比較痛苦,還是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的否定無視你們比較痛苦
請正名思覺失調 不要再說精神分裂了!!
DAI TLJ 跟我想得一樣😂
多重人格(或正式名稱DID)最有名的是24個比利吧,如果說次人格能表現出主人格不會的技能,那我就相信多重人格是真的(例如一個華人其中的分裂的人格是非洲人,會說道地的非洲土語,而且資料表明此人從來沒去過非洲或學過該語言),我覺得比利是真的最主就是這點,他好像有個人格精通阿拉伯文。
沒學過某個語言但某格人格卻可以說某個語言......那應該不是DID,那應該是被附身,或是他偷學沒人知道。
@@ysterling4307 切換不同人格有時候蠻明顯的 眼神口氣甚至心跳速度血壓腦波都會完全不同 這連梅莉史翠普都演不出來
我就覺得乩童就是解離性人格疾患
三太子就是解離出兒童人格
想問問志祺能否出一期 為何世界法律會演變到 有精神障礙疾病犯罪會減輕或免除其刑
我懂他們是的病了 可是畢竟也是他這個人做出的行為 為何可以減輕或不罰
等等
如果有一個人有其中一個人格是瘋子殺人
那是不是那個人本身就是有殺人的潛意識...
怕爆
有可能,但我認為這算一種潛意識中的慾望,原人格(最原始,正常的人格)的自我會去壓抑本我想殺人的慾望
哦原來是這樣子
@@夏姬-s2d 原人格不必然是能力/權力最大的人格,也不必然是心智最"正常"的人格。
@@sukevinak47 確實😂
謝謝分享解說good
c聽他講一年多的抱怨,陪她聊天,雖然負面情緒是多了點,不過能緩解他們的悲觀,不過如果他們能更快好起來就好了(崩潰
俞怡禎 通常很難更快好起來
多半意識到給別人造成麻煩之後
會漸漸學著掩飾
而面對這樣的問題都是很長一段時間
每一段每一段去化解及各方面嚐試
才有辦法讓自己的情緒漸漸穩定
辛苦了!
[好像已經有點久遠的影片了,希望這則留言能被看到]
.
標題的"精神分裂症"已經被正名成"思覺失調症"囉~~
希望不要再用精神分裂來形容,會讓社會對這個疾病產生錯誤的標籤。
.
PS. 思覺失調是2014年由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推動的正名。
.
感謝七七團隊持續製作跟精神及定相關的影片讓大眾了解~~
A,希望我自己的生活風平浪靜,不想被捲入事件中
我满足DID患者的第二个特征哎:可能无法想起重要的个人资讯。
3:42
幻聽是思覺失調的症狀之一
小時候真的覺得自己跟自己吵架很蠢,長大後他卻慢慢的不見在我的生活中
很多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幻想朋友,這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進程來說是很常見的~~~
C.我有個朋友,他叫雙極性人格,他有時好有時壞,還好我有病識感,不過我也有因為這樣得罪人,即使已經澄清原因,還是被排擠,唉,人森好比我手中一罐又一罐的力拔癲,吃不完
-DIO-
超喜歡這集,不過沒有講到死刑議題呢😶
C
我的朋友 此生最大的挫折
是跟我當了朋友
然後選A
我到現在
依然在等他們情緒過去
讓我想到有一部電影叫致命ID,挺好看的!第一次了解多重人格就是這一部電影!!
c 做些什麼事情,讓他崩潰大哭,大哭一場之後,他一定會好很多的!
對了,忘了我沒有朋友了呢……
嘟嚕嚕嚕嚕嚕嚕……
とうお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るん
如果喜歡我們與惡的距離,那麼我有一本書推薦給你們看,叫做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裡面有很多心理障礙或是精神病犯刑的小故事,故事結束後會搭配司法精神醫師的解析,引人入勝還能吸收到很多關於心理精神疾病以及如何定罪的知識
笑死,一半的人看成DIO
(主角應該是迪亞波羅吧?)
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