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市场经济赋予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个slogan太赞了。
我自己也觉得很棒,国人为数不多的自由了
非常感谢,这期干货满满,这是非常专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才能有的观点。一般散户(比如我)太容易被长期主义影响到短期的操作了。作为金融投资者,就应该交易短期的事件、短期的逻辑,长期确实没有太大意义。但是我觉得如果是作为一般老百姓的家庭规划和资产配置,长期主义还是相当重要的,比方说长远来看是持有境内资产还是境外资产,是否移民,海外教育等等。
长期主义偶尔聊聊可以,长期主义当饭吃就吃力了
辜朝明的新书里有大量的论据论述了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和付鹏的观点基本一致。相当令人信服。长期低利率也符合逻辑。当然可以质疑,但是没有相应的论据而仅仅是“以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难以令人信服。希望能听到一些真正独特的见解和分析的方法。
辜朝明的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是倒果为因,长期利率的问题,以后有时间会在日本系列里阐述,节目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说的中国目前发展水平,背后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于长期利率的影响,中国还远未达到日本低利率的阶段
我对于日本的长期低利率看法是,日本在1996年的桥本开展的结构化改革中,让银行和中小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资产价格的下跌,并且在同时出现的技术进步浪潮中未能实现产业效率提升,这是正向归因。故事性叙述的话,日本还很倒霉,每次抗通缩和抗衰退的刺激措施奏效后,都会遇到大的金融危机。阴谋论叙事方式的话,美帝就是一直在收割这位小弟。辜朝明把经济衰退的结果,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说成是衰退的原因,这根本就是在瞎扯。
@@再市为人 愿闻其详。最近也在试着分析日本的细节。目前日本中小企业的7成为赤字经营,以及中小企业的开业率和破产率都是发达国家垫底。所以根子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桥本政府?
站在付鹏的角度,他的主张没错,政策推出就是互相主张 互相妥协的结果,决策层什么声音都应该听到
是的,就是要有不同的发声,至于决策层听不听,现在的决策层很少关心体制外的声音,付鹏也没有做政策建议,所以也没有人去封他。
长周期变量和短周期波动并不矛盾。对于德国的例子似乎有误导的嫌疑。德国过去二十年人口一直是增长的,由于大量的移民涌入。并且德国过去自由住房比例和居民负债率都是极低的。和中国完全不同。不应该对付鹏的观点断章取义
我引用德国例证,是说明人口对于房价,其实没有充分必然关系,长期因素就应该在长期中发挥作用,而不是用来对冲策略,付鹏就是在用长期因素解释短周期波动,这是挺无聊的
德国的房子供应量太少
期待日本系列~~
稿子差不多了,继续加把劲
就一个事,落实劳动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利于提高整体福利的公司,输出内卷的公司或群体,全都弄死
内卷这个事,有点小复杂,有空好好聊聊。让中低收入群体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是有成熟方案的,中国的内卷更多是长期资源配置不按市场化方式导致的。
@@yuanshi9122 越落实劳动法,低收入消费者死得更快。现在还要去抓这些,第一想从那些小老板身上剥层皮,二会逼得失业者上街砍人吧
谢谢分享,分析的有理有据,我也觉得付鹏有点悲观。
付鹏也没悲观啊
我个人觉得他悲观的理由并不充分,所以有点因为悲观所以悲观
@@再市为人 他只谈了现象,市场交易者本来就上就随行就市,算命肯定要不得的。现在世界环境和中国形式大概就这么回事,而未来如何不知道啊。这不叫悲观吧,反而觉得未来一定会更好,那叫盲目乐观。
你和爷叔差不多,相信政府,信心实足,没有逻辑。
我刚上班那会儿,就看到过爷叔在公司楼下的证券营业部门口高谈阔论,我还真觉得他的路演水平挺高的,我还真认真研究过他,所以你还没到研究过草根股神的境界,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受教了,您说的很对 过分一味强调长期忽略短期应对就好像认为:人反正都是要死的所以身弱之人短期就不用锻炼身体补充营养。另外人口结构问题和意识形态可能最容易看懂也最容易传播才多被经常提及…我们也不晓得付鹏是不是也掌握到了一些流量密码然后又反身到加强自己的观点😂但是被传播普及的如此之广泛本身就值得被怀疑
人口问题真是一个几乎无解的事情,日本1950年代就开始人口停滞增长了,美国没有移民的话也是早就人口负增长,关键还是要在这样的人口环境下实现经济增长
讲得太好了,收获颇多,感谢!
谢谢你的观看!多交流!
寒武纪和赛力斯被塞进上证50指数样本是要让场外的散户接盘吗?😂
想多了,散户在50ETF中的占比…………
@再市为人 场外很多配置这个ETF的散户的😂
人数众多不代表资金多
德国是不是移民流入多,导致房价高
流入的难民居多,对房价的影响很小,其实人口就不是一个房价的主因素,货币和经济增长更重要,无论短期还是长期
幾年後回頭一看, 就會發現與付鵬的差距有多大了. 付鵬畢竟已經經歷過幾個經濟週期了!
好像他没有比谁多经历一个周期
我知道为啥没什么人订阅的原因了
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感谢你发现了这个原因
又刷到博主的视频了,忍不住来说一句。博主的视频给人一种逻辑清晰、观点客观的感觉,这在同类创作者中还是难能可贵的。相比起油管上一些靠套话、博眼球、或者炒作意识形态和激化矛盾话题吸引订阅的内容,博主的视频更有思考性也更接地气。一点建议,如果在聊到某些问题时能加入更多数据作为论据,可能会让观众的体感更强,也让内容的说服力更上一层楼。
每次想po数据和图表,都会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8小时的工作中,又在做路演了,当然,如果有朋友有兴趣,我也会想办法搬运一些工作内容过来,经济分析行业,数据易得,观点不易,谢谢支持和建议!
@@再市为人 嗯嗯,完全理解这种类PTSD状态,不奢求,只是一点小建议,哈哈。博主能够业余抽时间做已经很不容易了
期待日本系列
加把劲,把稿子再反复细化一下,写着写着,感觉可以写个书了
现在投资日经225怎么样?
投资还是投机?
真正狠的負面還不敢說,人還在中國
推演一个极度悲观场景,对于任何一个分析师,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能不能做一个类似3227点位的预测?
如果有观点的时候,会及时输出的
上海爷叔的徒弟吧?😂
那我可以当他师傅的师傅,谢谢侬!
“房价在长中短期和人口关系都不高”这话怎么说的出来呢大忽悠…
看似不合理,其实有道理
真正影响的房价是信用,信用的背后是债务,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贷款买房。买房主力是老乡,扛鼎的广大老乡才支撑这项重资产。
因为长期看很多婴儿潮国家人口是增速放缓s型曲线,房价价格基本是增长复利曲线。房价和收入关系很大。也就是通胀工资螺旋。人口叙事更多用结构而不是数量。年轻代表杠杆。年老就是去杠杆。更何况是在财富权力双集中的婴儿潮一代,基本是全场最靓的仔
付鹏交易出身,应该懂周期性逻辑。只是作为经济学家,更从宏观讲长期,而且说的悲观也是好事,呼吁高层重视刺激吧
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
学习了
相互学习!
牛逼
蛇年一起牛!
你看看港股的长期
股票比房地产更加依赖货币和经济增长,看看韩国政改前后的股市就知道了,香港股市和人口、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相关度,国际资本从来不担忧独裁还是民主,只担忧利润高低
15年到24年經濟增長了多少 股市漲了多少 講的什麼邏輯 漲一點就出來幫西方唱空 崩潰囉 又崩潰囉 無非就是這個 西方QE就是高招 中國乾啥都崩潰了
QE确实是高招,但也不是万能的,中国这几年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崩溃,大家熬着就是了
太啰嗦了
付鹏2万字,我20分钟,大概您适合最后2分钟
@@再市为人 我还嫌短呢!
市场经济赋予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个slogan太赞了。
我自己也觉得很棒,国人为数不多的自由了
非常感谢,这期干货满满,这是非常专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才能有的观点。一般散户(比如我)太容易被长期主义影响到短期的操作了。作为金融投资者,就应该交易短期的事件、短期的逻辑,长期确实没有太大意义。但是我觉得如果是作为一般老百姓的家庭规划和资产配置,长期主义还是相当重要的,比方说长远来看是持有境内资产还是境外资产,是否移民,海外教育等等。
长期主义偶尔聊聊可以,长期主义当饭吃就吃力了
辜朝明的新书里有大量的论据论述了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和付鹏的观点基本一致。相当令人信服。长期低利率也符合逻辑。当然可以质疑,但是没有相应的论据而仅仅是“以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难以令人信服。希望能听到一些真正独特的见解和分析的方法。
辜朝明的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是倒果为因,长期利率的问题,以后有时间会在日本系列里阐述,节目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说的中国目前发展水平,背后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于长期利率的影响,中国还远未达到日本低利率的阶段
我对于日本的长期低利率看法是,日本在1996年的桥本开展的结构化改革中,让银行和中小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资产价格的下跌,并且在同时出现的技术进步浪潮中未能实现产业效率提升,这是正向归因。故事性叙述的话,日本还很倒霉,每次抗通缩和抗衰退的刺激措施奏效后,都会遇到大的金融危机。阴谋论叙事方式的话,美帝就是一直在收割这位小弟。辜朝明把经济衰退的结果,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说成是衰退的原因,这根本就是在瞎扯。
@@再市为人 愿闻其详。
最近也在试着分析日本的细节。目前日本中小企业的7成为赤字经营,以及中小企业的开业率和破产率都是发达国家垫底。所以根子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桥本政府?
站在付鹏的角度,他的主张没错,政策推出就是互相主张 互相妥协的结果,决策层什么声音都应该听到
是的,就是要有不同的发声,至于决策层听不听,现在的决策层很少关心体制外的声音,付鹏也没有做政策建议,所以也没有人去封他。
长周期变量和短周期波动并不矛盾。对于德国的例子似乎有误导的嫌疑。德国过去二十年人口一直是增长的,由于大量的移民涌入。并且德国过去自由住房比例和居民负债率都是极低的。和中国完全不同。不应该对付鹏的观点断章取义
我引用德国例证,是说明人口对于房价,其实没有充分必然关系,长期因素就应该在长期中发挥作用,而不是用来对冲策略,付鹏就是在用长期因素解释短周期波动,这是挺无聊的
德国的房子供应量太少
期待日本系列~~
稿子差不多了,继续加把劲
就一个事,落实劳动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利于提高整体福利的公司,输出内卷的公司或群体,全都弄死
内卷这个事,有点小复杂,有空好好聊聊。让中低收入群体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是有成熟方案的,中国的内卷更多是长期资源配置不按市场化方式导致的。
@@yuanshi9122 越落实劳动法,低收入消费者死得更快。现在还要去抓这些,第一想从那些小老板身上剥层皮,二会逼得失业者上街砍人吧
谢谢分享,分析的有理有据,我也觉得付鹏有点悲观。
付鹏也没悲观啊
我个人觉得他悲观的理由并不充分,所以有点因为悲观所以悲观
@@再市为人 他只谈了现象,市场交易者本来就上就随行就市,算命肯定要不得的。现在世界环境和中国形式大概就这么回事,而未来如何不知道啊。这不叫悲观吧,反而觉得未来一定会更好,那叫盲目乐观。
你和爷叔差不多,相信政府,信心实足,没有逻辑。
我刚上班那会儿,就看到过爷叔在公司楼下的证券营业部门口高谈阔论,我还真觉得他的路演水平挺高的,我还真认真研究过他,所以你还没到研究过草根股神的境界,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受教了,您说的很对 过分一味强调长期忽略短期应对就好像认为:人反正都是要死的所以身弱之人短期就不用锻炼身体补充营养。另外人口结构问题和意识形态可能最容易看懂也最容易传播才多被经常提及…我们也不晓得付鹏是不是也掌握到了一些流量密码然后又反身到加强自己的观点😂但是被传播普及的如此之广泛本身就值得被怀疑
人口问题真是一个几乎无解的事情,日本1950年代就开始人口停滞增长了,美国没有移民的话也是早就人口负增长,关键还是要在这样的人口环境下实现经济增长
讲得太好了,收获颇多,感谢!
谢谢你的观看!多交流!
寒武纪和赛力斯被塞进上证50指数样本是要让场外的散户接盘吗?😂
想多了,散户在50ETF中的占比…………
@再市为人 场外很多配置这个ETF的散户的😂
人数众多不代表资金多
德国是不是移民流入多,导致房价高
流入的难民居多,对房价的影响很小,其实人口就不是一个房价的主因素,货币和经济增长更重要,无论短期还是长期
幾年後回頭一看, 就會發現與付鵬的差距有多大了. 付鵬畢竟已經經歷過幾個經濟週期了!
好像他没有比谁多经历一个周期
我知道为啥没什么人订阅的原因了
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感谢你发现了这个原因
又刷到博主的视频了,忍不住来说一句。博主的视频给人一种逻辑清晰、观点客观的感觉,这在同类创作者中还是难能可贵的。相比起油管上一些靠套话、博眼球、或者炒作意识形态和激化矛盾话题吸引订阅的内容,博主的视频更有思考性也更接地气。
一点建议,如果在聊到某些问题时能加入更多数据作为论据,可能会让观众的体感更强,也让内容的说服力更上一层楼。
每次想po数据和图表,都会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8小时的工作中,又在做路演了,当然,如果有朋友有兴趣,我也会想办法搬运一些工作内容过来,经济分析行业,数据易得,观点不易,谢谢支持和建议!
@@再市为人 嗯嗯,完全理解这种类PTSD状态,不奢求,只是一点小建议,哈哈。博主能够业余抽时间做已经很不容易了
期待日本系列
加把劲,把稿子再反复细化一下,写着写着,感觉可以写个书了
现在投资日经225怎么样?
投资还是投机?
真正狠的負面還不敢說,人還在中國
推演一个极度悲观场景,对于任何一个分析师,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能不能做一个类似3227点位的预测?
如果有观点的时候,会及时输出的
上海爷叔的徒弟吧?😂
那我可以当他师傅的师傅,谢谢侬!
“房价在长中短期和人口关系都不高”这话怎么说的出来呢大忽悠…
看似不合理,其实有道理
真正影响的房价是信用,信用的背后是债务,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贷款买房。买房主力是老乡,扛鼎的广大老乡才支撑这项重资产。
因为长期看很多婴儿潮国家人口是增速放缓s型曲线,房价价格基本是增长复利曲线。
房价和收入关系很大。也就是通胀工资螺旋。
人口叙事更多用结构而不是数量。年轻代表杠杆。年老就是去杠杆。更何况是在财富权力双集中的婴儿潮一代,基本是全场最靓的仔
付鹏交易出身,应该懂周期性逻辑。只是作为经济学家,更从宏观讲长期,而且说的悲观也是好事,呼吁高层重视刺激吧
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
学习了
相互学习!
牛逼
蛇年一起牛!
你看看港股的长期
股票比房地产更加依赖货币和经济增长,看看韩国政改前后的股市就知道了,香港股市和人口、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相关度,国际资本从来不担忧独裁还是民主,只担忧利润高低
15年到24年經濟增長了多少 股市漲了多少 講的什麼邏輯 漲一點就出來幫西方唱空 崩潰囉 又崩潰囉 無非就是這個 西方QE就是高招 中國乾啥都崩潰了
QE确实是高招,但也不是万能的,中国这几年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不至于崩溃,大家熬着就是了
太啰嗦了
付鹏2万字,我20分钟,大概您适合最后2分钟
@@再市为人 我还嫌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