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虎視眈眈!台積電優勢什麼時候會被超車?ft. 股市隱者|EP 101|志祺七七 Podcast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12小時掌握產業脈絡|股市隱者台美贏勢股布局實戰】📈
預購最低42折,用折價券再折500元!
折價券連結:cmy.tw/009yzQ
課程連結:cmy.tw/00AN6c
👉在這堂12小時贏勢股課程中,你可以學到:
台美股市場生態,看懂產業資金流動
8 大項產業評價,掌握趨勢巨大紅利
篩出台美贏勢股,60檔案例分析實戰
贏勢股投資關鍵,本益比位階找買點
從0開始培養投資的底氣,和股市隱者一起 成為股市贏者!
#股市隱者 #贏勢股
本集節目與「股市隱者 X CMoney」合作播出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這集來聊聊的來賓是⋯⋯
股市隱者!
這集你會聽到⋯⋯
→ 台灣半導體只有台積電強嗎?
→ 為什麼台積電會那麼強?
→ 台積電的優勢,為什麼美國中國人做不到?
→ 台灣半導體還能強多久?
→ 台灣半導體產業最大的危機是?
→ 現在還應該投資台積電嗎?0050 VS 台積電誰比較好?
→ 要怎麼自己學會分析產業、挑選股票?
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索世界・現在就訂閱志祺七七吧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現在收聽的是志祺七七 Podcast!
在這裡,你將會聽到⋯⋯
各種人們熱切關注的新聞、時事議題、社會文化、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科學與科技、政治與法律、兩岸與國際關係等等,多樣化的主題與觀點 !
如果你想要跟上社會時事的資訊、增加多面向的趣味知識觀點, 那就趕快訂閱我們的頻道吧!
__
📅 不定期更新時間:週二、週六 07:00 PM
🎧 Apple Podcast:apple.co/3sQ7jyH
🎧 Spotify:spoti.fi/3Nu4jzH
🎧 KKBOX:bit.ly/3sSRJlL
🎧 RUclips:bit.ly/3PAd6Ca
本集 Podcast 剪輯 👉 ZZ
本集 Podcast 企劃 👉 關節
--
如果你想與志祺七七合作,歡迎寫信到:hi77@simpleinfo.cc 與我們聯繫
臺灣真的是把全國最好的人才都送往科技業了,希望每個臺灣人除了引以為傲之外,還要繼續努力維持,有人才產業才在,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人,而且是夠優秀的人才
是奴才
胡說,醫師才是聚集最高端人才
@@莊六幻波波醫師....
笑死,TOSHIBA比台積電大,20年還不是被美國整死
最好=最奴
對台積電員工至上最高敬意🙏
我就是那個台積電從200多一路買上來一張不賣的! 只存這檔就賺翻還輕鬆...不用殺進殺出! 大跌大買小跌小買就對了! 除非你能抓到高檔要轉折往下,不然還是長期持有賺最多!
恭喜堅持你的信念
恭喜👍
好命,,請問你有幾張
學長好,我是300出頭買至今ㄧ張不賣的,真的賺翻了🤪
我也是,現在有24張多
說到人才這點真的有感,就以最基礎最大量的設備來說
一代人才or人力的種類培養 真的不是一時一刻或是一任總統任內可以完成的
已經聽過太多去國外出差或落腳的朋友在抱怨,同事都是一堆…
一直生長在台灣的觀眾可能不知道,在台灣考績墊底的過去也能是中等人才
當然這些都是以平均來說,一定有非常厲害的人,但通常也不會待在設備這種第一線角色
然而基石則是奠定一個產業的基本
沒錯!
半導體製造是一堆專利、技術、跟錢堆起來的城堡
台積電在80年代中期很絕佳的時間切入市場,開始發展自有技術
但當時中國卻發生天安門事件,也沒改革開放,錯過了發展時機點
現在摩爾定律已經走到成本跟技術要求很高的時期
想要短時間超越別人築起來的高牆已經不是挖幾個人或給更多補助那麼單純的事了
共應鏈配合也是關鍵
听说呆湾可以生产光刻机😂😂😂
專偷他國技術的山寨國還有臉說三道四,艾斯摩爾會做光刻機,他會做晶片嗎?三星,英特爾也有光刻機他的良率就不行,更不要說山寨國了
@@linakui-w9e 可憐的粉紅只能嫉妒,聽說中國光刻機連買都買不到?以後連維修都沒辦法?沒關係啊,就繼續這種心態仇視世界各國,反正中國好棒棒嘛,祝福你生生世世都是中國人
@@linakui-w9e 台灣跟全世界合作。中國自己玩自己的。你明白中國為什麼被全世界討厭了嗎?吃肉不給喝湯啊
百年一遇的AI工業革命已是台積電通吃了,代表GG想不成就霸業都很難了.
三星與英特爾的新製程良率都傳出不到10%或20%,台積電卻傳出良率超乎預期的進步
表示台積電的對手正在看不到車尾燈,並沒有後發優勢
補充晶圓代工營收數據
2-9名加起來乘以二才有辦法跟台積電比
簡單加工才會有後發優勢...
精密加工從作業員到設備的條件都比別人嚴格
何況是工程師、研發甚至整個供應鏈的精密程度
台积电不是台湾的,是美国的。台积电的关键设备、软件和原材料台湾都不能自主生产,如果被制裁,分分钟倒闭。中国车企曾经也看不到大众、日产等一众外国车企的尾灯。
@@user-swfjjhue在牆內的話一定會有人給你按讚。但可惜在牆外一堆人看你就像看傻子一樣。
@@user-swfjjhue給我一樣錢還是買它牌,不是追不上的問題是造車底蘊真的還不夠。
或許把地板架高了,但是那個天花板總是矮人家一節。
只要再幹掉三星和英特爾,台積電的晶圓「代工」事業將升級為晶圓「專工」事業,讓那些小看晶圓「代工」產業的人再也不敢小看「代工」了😂
台積電:我們的晶片能實現你最瘋狂的設計!
台灣是血汗工廠的沃土才造就今天的台積電,相對於台灣一位員工的工作量在美日德要請四位員工,今天在台灣血汗造就的成績,未來的美積電日積電德積電還能持續多久?
一個台灣主管可以鞭策10個外國工人😂
@@郭俊麟-y4k聽說美廠有打了不服的員工的事,然後「鞭策」外國員工的主管被告了🥲
@@郭俊麟-y4k 不可能,台積電能贏國外的資產是奴性累積出來的,你看台積電的人有幾個心裡出毛病,裡面的壓力不敢苟同
等台灣勞工不奴時才有可能被超車😂
@jyl411 等哪天GG和相關產業鏈的員工,開始在大談work-life balance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賣光了
台積電薪水是比較高可是相對時工比較長真的要相當的毅力因為我家人在台積電工作了10多年了 台灣真的都靠這些辛苦的科技勞工們 撐起來的天下😅😊
台灣半導體的發展又逢AI革命,接下來會洐生到各行各業,這是百年一遇的機會。
並沒有,現在只有半導體相關行業在爽,其他很多行業慘不忍睹,貧富差距持續拉大,通貨膨脹高漲,窮者更窮,富者更富
现在台湾唯一强产业就是芯片代工了。但这非常脆弱非常危险,设备材料和设计都不掌握在台湾,产业链非常长非常容易受制于人,电子产业技术更新突破现在非常快,很多以前非常有名的企业说被淘汰就淘汰了,中国的芯片现在是卡在设备上,如果那天只要中国自己的光刻机突破了,那台积电以在台湾的成本是很难和中国竞争,这几十年台湾其他企业其实全部都是在衰落没有发展,政府也没有用心去扶持其他产业,现在的台湾都很难自己制造出一个民用的无人机,只靠个芯片代工非常危险,
是誰告訴你台灣只靠芯片代工
@@建国尹-c6x你吸收到的訊息是片面的,不是真實的狀況
@@建国尹-c6x光罩機的精準度已經超出你的認知,再二十年都做不岀來,韮菜😂
一個產業不可能一直好下去的,有太多歷史的例子了,短期不可能追上台積電,但不代表台積電永遠一直都可以把持領先的地位的,要有危機意識,真的不要太過有自信太樂觀
科技的迭代更替是很快的,太多例子了。與其單壓台積電,不如壓0050更合理。
「臺灣只有半導體」這件事要看你是只看臺灣,還是把臺灣視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
「臺灣人的手機」有自產的芯片、有日韓的光學模塊、有歐美的什麼什麼,我想表示的是臺灣融入國際貿易體系,可以用著自己擅長的東西的同時,也可以取得他國的特產,這就是國際分工
什麼都得自己生產,什麼都想自己生產,某種意義上不就是沒朋友嗎?
臺灣作為一個2300萬人口、3.6萬平方公里的小國,能在個別領域做到頂尖已經很棒了
曾经中国也这么想啊,直到华为的科技力量威胁到美国,你以为他们想什么都自己造吗?是被美国逼到不得不全部国产化。
其實以前也會抱怨台灣
多出國走走之後雖然還是會抱怨
但會由衷覺得台灣很不錯
要看到每樣東西背後的連結
最好的新能源應該是氫離子核融合,因為核融合排放非常少的輻射線,另一方面它不排碳,且氫離子的原料是水,所以成本非常低
七七的面相ㄧ陣子就會有一點不一樣
像素還真一樣 半人半神亦半仙
除了聲音~~ 臉對不上來 哈哈哈
變成黃瑋翰?🤣🤣
本質只有一個,美國制裁大陸最大的受益者是台積電。看看聯電的股價就知道了,成熟製程、LED、光伏、面板、伺服器、各種傳產如台塑等產業有無數的先例證明,沒有美國的限制,台灣的產業會面臨大陸巨大的競爭壓力
台積電在那個領域已經是獨一無二
就算美國不制裁中國
也不會冒出一個中積電來威脅它
现在台湾唯一强产业就是芯片代工了。但这非常脆弱非常危险,设备材料和设计都不掌握在台湾,产业链非常长非常容易受制于人,电子产业技术更新突破现在非常快,很多以前非常有名的企业说被淘汰就淘汰了,中国的芯片现在是卡在设备上,如果那天只要中国自己的光刻机突破了,那台积电以在台湾的成本是很难和中国竞争,这几十年台湾其他企业其实全部都是在衰落没有发展,政府也没有用心去扶持其他产业,现在的台湾都很难自己制造出一个民用的无人机,只靠个芯片代工非常危险,
@@建国尹-c6x 真的 中國太猛了 特別是在洗腦方面 自己把自己產業玩死 小粉紅還能很自豪翻牆出來炫
@@建国尹-c6x我也覺得,都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台灣確實過於重壓晶片代工,代工產業基本上又都是賺辛苦錢,一個技術落後人家說不要你就不要了😿
民用無人機有技術上的困難?
台灣40多年前就在生產製造遙控飛機 直升機出口外銷了!
無人機製造有什麼困難的?
大疆無人機本來也是要在台灣生產的
是那個馬不讓大疆在台生產
故意趕去中國的!
一台ASML的機器要多少錢?要賣出多少片晶元才能回收和賺錢,如果升級就要有另一筆龐大的經費,台積電賺回本錢後賣掉舊機器才有錢繼續升級和空間購入新設備,ASML不靠前幾大的晶圓廠買最新機器,差不多就沒研發能量就準備關門了,台積電最後結束在ASML無更新的機器推出,獲得利潤研發下去獨佔鰲頭。
台積電正面臨川普壓力
要看他對台積電政策如何
基本面跟競爭已經都不用說
要記得為什麼張忠謀說
台積電正面臨
最嚴峻挑戰在眼前
我也很怕川普會對我們科技業怎麼下手😢 希望政府跟企業都要一起合作保護好我們的科技產業~
@
基本上川普應該是需要一條完整
半導體產業鏈在美國,至於是不是要目前最先進的就不知道,他手上有關稅跟匯率的工具,很難應付.
更進一步他對保護台灣的態度,目前也還沒有明朗,他對中國的政策也會影響到台灣,選舉時說課中國60%關稅,選上了變成增加10%
關稅,川普是一個需要聽其言觀其行的人.
现在台湾唯一强产业就是芯片代工了。但这非常脆弱非常危险,设备材料和设计都不掌握在台湾,产业链非常长非常容易受制于人,电子产业技术更新突破现在非常快,很多以前非常有名的企业说被淘汰就淘汰了,中国的芯片现在是卡在设备上,如果那天只要中国自己的光刻机突破了,那台积电以在台湾的成本是很难和中国竞争,这几十年台湾其他企业其实全部都是在衰落没有发展,政府也没有用心去扶持其他产业,现在的台湾都很难自己制造出一个民用的无人机,只靠个芯片代工非常危险,
@@建国尹-c6x又是5毛在胡扯。
@@建国尹-c6x 其實是「晶片製造」,所謂「代工」是指他的經營盈利模式。半導體產業龐大複雜,是目前分工最細的產業,概分設計、製造、封測三大部分:設計世界前十有聯發科等3家,製造前十有台積聯電等4家、封測有日月光等5家。也就是說,論產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論產業鏈完整度,則是世界第一
所以儘管原料等多來自國外,總體來論,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是「全領域都很強
😊
真是實實在在的「護國群山」
材料方面台灣還在蹲.希望台塑的些石化相關化學能轉型這樣才有多方應用!這時代已經離不開『特用化學材料』去輔助『生活科技』了
世界武功唯快不破,但其實除了快更要能持久與穩定。這就是三星和英特爾都想不清楚的事了。想想三星當初獨吃A7到後來從A8之後全被台積電給獨佔,而為了強3奈米製程在GAA根基未穩時就急就章切入經驗不足的領域,造成後續資金與人才排不擠,反倒是在HBM輸給SK海力士,再這樣演變下去,恐怕會因半導體巨額虧損而讓整個集團垮掉。
TSMC: We manufacture chips that go beyond your wildest design dreams!
我們的晶片能實現你最瘋狂的設計!
台積電 不可能被超越, 任何一家晶圓廠, 在7 奈米以下, 良率超過60%,
台積電 就會把 5奈米 4奈米的報價, 大幅降價;
這些競爭廠商, 跟也不是, 不跟也不是,
跟進降價, 就是陪本賺吆喝, 白做工;
不跟進,過往的數以百億美金巨額研發投資,等於打水漂了,
跟與不跟, 財務報表都很難看.
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最先進製程開始量產後, 都把設備的折舊攤提時間,壓的非常短.
就是為了要在未來的競爭對手良率在7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良率跟上來之後,
以成本優勢,進行 "零和對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晶圓廠在7奈米進度落後之後, 就停止投入巨資進行研發更先進製程.
除非 台積電的競爭對手,設備買的非常便宜, 水 電 各種特殊氣體 蝕刻化學品 治具 員工薪資........都非常 非常低.
或許還有點可能進入報價市場, 和台積電搶訂單.
即使如此, 競爭者還要面對台積電的先進封裝的挑戰.
一旦台積電在三奈米的產能高牆,高築成型, 那麼2奈米以後的先進製程研發,雖不會停, 但是會放緩.
台積電會進入高工作獎金, 高股息的時代.
半導體先進製程, 只有第一名, 沒有第二名 第三名...............
2奈米以下還是會加快不會放緩因為三星和日本還想拼
只要晶片產業持續存在,應該很難取代台積電的。因為晶圓代工營運模式是台灣所創又領先了50年的經營策略。
没有什么产业能说自己会说一直领先
@ 輕輕鬆鬆就領先了,你看英特爾、三星不是都不行了嗎😁
No offense, 二位對產業的理解還有觀察實在不夠專業跟深入,半導體製造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跟高階設備。台灣半導體設備跟材料自有率不到兩成,全部都是靠歐美日進口來台灣的,中國在設備跟材料自有率這一塊追的很快,台灣必須注意。第二是人才,台灣靠的是壓榨人才,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然後付勉強接近世界水準的薪水,接下來十年少子化,年輕人也不願做這種辛苦的工作,台灣的工作文化跟薪資也找不到國際的人才,這是另一個危機。台灣不可能一直維持半導體製造的優勢,這也不是台灣進步應該走的方向,但是可以靠著目前的優勢培養更上游的設備製造商,晶片設計公司,還有慢慢將工作文化與世界接軌進而吸引相關產業更多的人才。
半導體製造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跟高階設備,所以intel, 三星和日本公司都可以買到高階設備,那他們為什麼高階製程做不起來?
設備確實很重要,但如何正確應用才是重點,同樣是 CNC 加工機,為什麼有的公司生產出來的模具就是比較好? 同樣一把刀子、廚具、爐子,為什麼專業廚師煮的就比較好吃? 同樣的焊槍,為什麼有人焊接的就是不行? 設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還是經驗,還有求新跟求進步。台積電最重要的是不斷求進步。另外說一下薪資,我面試過好幾個台積電或是艾司摩爾的員工,他們最後都是卡在薪資關卡過不去,試想三百萬變成一百萬薪資,真的願意放棄的有多少人?
除了少子化,還有黑子化,還有情感訴求的能源政策,還有房價過高(台灣所有問題幾乎都繞不過這主題)。過去幾十年台灣的壓榨人才是雙向奔赴的,但是如今年輕人的奴性慢慢在消退,以前怕人才斷層,現在連奴才斷層都怕,其實現在很多產業沒有移工真的不行。大家不要在雲端自欺欺人了,留住奴才都是笑話了,還吸引人才,卡到陰比較快吧
@@yuneo6938 台灣現在是在先進製程有優勢,但是10年後呢,20年後呢,必須未雨綢繆,藉著現在的優勢趕快往下一步前進。這個產業的上游就是晶片設計跟高階的設備,台灣可以進步的地方還很多
被超車的時候就是殺價競爭的時候!那時候台績電應該把機器成本收回來了!也是可以把冒出頭來的廠打敗😅
台灣晶片已經是分散風險製作,不是孤軍奮戰,team taiwan
大概停在1奈米前,等別人追上,不可能永遠領先,有可能會有其它技術,台積問題在於可優化既有理論,問題是創造新的理論 可能比不上老美!
不是李國鼎想到成立半導體產業 是美國建議且主動釋出技術交流
感謝補充
台灣政府成立半導體研發
其實是慢於香港 韓國的
甚至比中國都晚
但美國要把技術給台灣
因為美國要壓制日本半導體發展
還有就是美國要台商去中國幫中國發展經濟
於是在90年代開始
台灣因產業外移至中國而漸漸出現產業空洞化
所以美國把半導體技術教給台灣
作為補償!
半導體 不存在彎道超車 沒有經驗曲線 怎麼超車
台灣很多人才去中國的,這樣算經驗曲線嗎?
@@zh3322有做出來嗎?
之前有跟人討論過,台積電不是單打獨鬥,他還帶了其他相關廠家一起做生意,護國神山不止一座,他們是複數的〔護國神山群〕。
@@jeffyang4269 中國半導體成熟製程大擴產 台灣二線晶圓廠挫咧等
@宗宗-q4i
你这是小弟思维!
大哥之间,可不这样思考!
如果台积电特别重要,(美)那就提前搬到自己家免得受到影响!(中)或者自己搞,尽快跟上!
如果不重要,看都懒得看!
如果真冲突了,要么中,要么美,一定会给台积电炸了,不可能给对方!😂
台湾人思想真狭窄!(没有用错词就是狭窄)
原來在各國將目光投向半導體之前,臺灣就已經在半導體的賽道上前進許久了,大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視半導體的?最近3年?5年?可台積電卻成立於1985年!臺灣搶跑了很久,而在其他國家急起直追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停下腳步!
強國繼續挖角,繼續大力投資,一定會彎道超車,遙遙領先銀河系。
台股可以買台積跟加權正二就好 定期定額 不需要那麼複雜 難處是要長期持有 抱住不賣 很考驗人性
呃⋯你要不要上網查一下正二是什麼
結論有點奇怪,如果台積電是唯一的長期投資標的,什麼時候買不都可以,怎麼會還要看什麼籌碼、技術,那像我一樣就0050就好,有就All In。
2020年從350塊左右一路定期不定額的買進,也是目前帳面上報酬率最好的一個標的
台灣加油 台積number 1
世界市值第十大公司👍🏿
其實台積電應該已經知道無法小於原子,所以進入先進封裝,光傳輸。
這個來賓對科技業薪資不是很懂,電機最頂的基本上都往豬屎屋走,薪水也比GG還高
再來就是,他也不知道台灣FAB文化跟工作文化,其實造就了很多優勢,這不是其他地方學得來的
還有PIP的資安管控,裡面的嚴格程度,都不是其他公司能比的。
GG會有今天優勢,其實是台式文化下的產物,我覺得這位講的不夠到位,闕又上分析台積電還比較實在。
完全沒說到重點,真的沒啥料
真的,台積是吃到台灣社會和工作文化的大補丸才有今天的成就,但是隨著台灣社會的變化危機也慢慢的尾隨而來,台積的領導管理如果不改變的話可能會被時代和社會所淘汰
哈哈哈,你懂
應該說他懂得是股票投資策略,不見得懂台積電
现在台湾唯一强产业就是芯片代工了。但这非常脆弱非常危险,设备材料和设计都不掌握在台湾,产业链非常长非常容易受制于人,电子产业技术更新突破现在非常快,很多以前非常有名的企业说被淘汰就淘汰了,中国的芯片现在是卡在设备上,如果那天只要中国自己的光刻机突破了,那台积电以在台湾的成本是很难和中国竞争,这几十年台湾其他企业其实全部都是在衰落没有发展,政府也没有用心去扶持其他产业,现在的台湾都很难自己制造出一个民用的无人机,只靠个芯片代工非常危险,
中國想台積電想到流口水?
台灣比大多數的人想的還優秀!!!
看好台灣的投資人在台股都賺很多了~
臺灣人是很優秀,30年前臺灣GDP是中國40%,現在不到中國的4%,兩岸都在向前發展,是因為臺灣人太優秀而導致30年沒啥長進?
@@猪必胜 你只要把「中國人口是台灣的60倍」這點加進去,你就知道你的說法多可笑
@@猪必胜 那是因為中國以前實在太窮了,連台灣那時候沒多有錢都可以站整體經濟40%。現在中國經濟只是回到他該有的狀態。
別忘了中國有14億人是全球第二大國家,跟兩千萬的小國比也太可悲了吧。
台灣經濟佔中國的4%但人口卻只有中國的1.5% 。
而且人均gdp排在全世界的第14名,國民平均持有資產是中國人的三倍,不厲害嗎?
何況中國自詡社會主義國家貧富差距還比台灣更大
@@猪必胜好了啦 中國還不是靠美國跟外資 不然中國會有現在繁榮 笑死人
@@猪必胜對啊 中國還會吃豆腐 台積電是中國第一。羞不羞啊
有能力能超越就來,不用每天對天喊話,整天作夢喊口號,你能超越沒人能阻擋,整天只會畫大餅,煩不煩啊,能保持多久全看努力成果
這一集錄音時間:11/18
(建議關於股市的訪談,都要標上錄音時間,因為最近股市情勢變化很快)
不要小看別人 也不要太自大 才走得長遠
做的事就對了,不是為了強而強。
一天到晚看二家要超過台積電。
台積電在落後時,高層的人沒有一天到晚說要超過美國,韓國。
聽了一年多的podcast,原來隱者長這樣~
其實臺灣就是科技業獨強,但科技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占比很低,其他行業很慘淡,低薪問題還是很嚴重
11:46 日本機器人動漫不只吧 重工 汽車根本一大堆做到頂尖
感恩分享❤
看到有人說川普上來台積電就危險了,我覺得應該回頭去想想如果當初沒有川普的帶頭打關稅戰封鎖中國跟華為的話台積電可能還沒有領先中國那麼多,如果當初沒有川普台積今天也沒辦法稱霸全球而台灣也沒辦法讓全世界看到而吸引那麼多外資相繼來台投資,最擔心川普上台的絕對不會是台灣而是中國,我們台灣就算受影響也一定是那些還幻想著中國可以再起來的台商台企
台灣的上空有媽祖保佑,這是台灣的優勢.
所以其他國家的神比不上媽祖的意思?
@@aoi5271妈祖不是大陆的吗?
神的領域不是人所能評論。
人賦予相同名詞的表象,內容不一定相同。所以有魔術、詐騙。
並不是穿著袈裟就是和尚,即使都是和尚,每一個和尚都是不同的個體。
中國閩粵港澳的媽祖閣、天后宮和台灣各地媽祖廟的祭祀禮儀、神像供奉、建築雕飾,全然不同。
今日湄洲媽祖廟建於改革開放之後,神像也是新刻的,除了共產黨的統戰經費之外,台灣各廟也捐助許多,所有敬神儀式多從台灣移入。你說媽祖來自大陸嗎?
@@xiaomayxie3238 佛教在东亚发扬光大, 在印度已经式微, 但是所有人都会说佛教来源于印度. 妈祖, 俗家名林默, 福建莆田湄洲岛人. 你说呢?
抱歉,台灣的神秘力量是綠色乖乖❤❤
Intel自己家的縮缸問題及解決有案底了,他們還有心ㄛ
也希望台灣跟韓國一樣產業能夠均衡的發展
媒體報導台灣只有33萬人參與半導體行業
其他的低薪族真的苦不堪言
金融行業發展得不錯
但是無法國際化
台灣地緣政治關係
沒有能力成為金融中心
20幾年來政府也沒有那個魄力
NAH 我們關稅問題跟國內市場太小
很難發展其他產業
真的 很多其他產業沒那麼好 加薪得很少 已經沒在買什麼週年慶雙十一的非必需消費 但仍感日常必需用品10%以上的在漲 加薪趕不上通膨 只好縮衣節食😢
台灣主力是出口產業,需要管制台幣匯率,這是導致台灣發展金融中心的不利因素!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台灣
他自己都说台湾不只是有一个台积电而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这样说不是个个半导体公司都像台积电那么能打。像是联电力积电只能做成熟制成的公司,未来几年日子肯定不好过,未来两年大陆有60座8,12纳米的代工厂完工,台湾成熟制成公司不好过是理所当然的。
再過5年 我的台積就零成本 五年後 台積季配十元 就能退休了
那要看晶片什麼時候被新的科技取代
台積電讚讚
年化30% 這樣的成績在這三年其實很普耶...
這個主題本身就是垃圾,根本沒有必要討論這種變數一大堆的問題,除非你完整蒐集所有的變數,勾稽彼此關係與權重,利用歷史軌跡進行建模預測,否則根本垃圾.....
其他國家很難複製出台積電,因為你很難找到幾萬個碩博士生在產線工作輪班,耐操又聽話,還可以半夜解決產線問題,不然你看Intel在美國的晶圓廠搞得起來嗎? 雖然他是製程走錯路,不過就算用EUV搞起來我看毛利大概也只有台積的1/3不到,這是天時地利人和造就的台積電
中国可以,我们这牛马很多😅
有人一直複製貼上洗版卻都沒被刪貼,普通人莫名奇妙回文就會消失
真的,我沒講甚麼也不見
不是言论自由吗?
樓上的你是不是把台灣想的太偉大?yt審查又不是台灣做的
抖音to某网红:不是言论自由吗
因為都挖主管,真正懂技術的都不是主管
若不懂台灣產業生態, 很難解析台灣科技現況, 用簡單的說明, 為甚麼美國無法"搬動台積電" , 台積電是座廠房 ? INTEL, 三星 為什麼落後那麼多 , 這不僅是機器設備的問題而已, 真的整廠移走含所有人員就可以嗎 ? 太幼稚了, 台積電之所以成功是整個台灣科技生態鏈的供給才成功的 ( " 成功" 不是0.3 奈米的製程開發成功而已, " 成功 " 是後續新製程的研發, 新廠的建構, 良率及所有成本的降低, 到問題處理應變的迅速解決, 甚至後續人員的培訓與接班等等), 這已不僅是新竹科學園區, 工研院電子所, 清交兩大學而已, 而是整個全台電子, 化工, 機械, 資工 等領域的配搭支援才能使台積電運作下去. 更不提台積電的產業合作夥伴, 豈是幾年的合作, 是幾十年的深耕契合的共同成長的默契, 台積電只是個代表名稱 ( 裡面有著很多IC設計公司的合作), 有誰會離開台積電去另找出路 ? ( 台積電裡面的IP 共享, 到各項專利的保護, 這不是其他公司所能提供的, 再加上AI 領域的資訊分享, 除了台積電這一科技聚落體, 還有哪個地方能取得 ) 這已漸漸轉變成國家級夥伴的產業結盟. 敵我分界越分明的今日國際局勢, 國力升降還停在地多大, 人多少嗎 ? 在現代的科技已不是單一國家能獨立產出而是各國結盟合作的時代, 講究的是你能貢獻什麼 ? 就別再說彎道超車, 沒從基礎做起就別亂喊了!
中國在2024年達成65奈米光刻機全國產化,雖然離先進製程還有一段距離,但軍工產業64奈米就夠中國自給自足,還能登陸月背挖月壤,在多點時間2025,2026能研發到32奈米或28奈米全國產,我覺得就足夠了,台灣的成熟製程廠商聯電、力積、世異真的該思考一下未來了。
中東很多國家還光靠產油咧
矽晶圓原料比石油更不缺
唯一的問題是技術的領先與合作
不能鬆懈
只要科技領先世界
就像德國汽車 美國的航太工業一樣
不用太擔心會有問題
但是 當然科技是永遠不能自滿的
沒有字幕真的不習慣。
我覺得這種東西還是讓晶片產線專業領域的人才來分析比較恰當吧?
由股市投資專家來分析好像有點偏頗欸
光是看到股市就不太想認真看這個影片了
畢竟他只能看到財報根本不可能立刻收到最新的技術
1:45 年化報酬率30% , 把巴菲特(19.8%)按在地上磨擦耶! 哈哈!
正常,部位大小不同。
當時操盤那幾年市場行情也不錯,不過其實很多厲害的投資人年化30%也能做到,只不過沒辦法和巴菲特比,資金越龐大,通常滾的越來越慢,但他是用幾千億美元的資產,還能取得年化20%的報酬,這才成為神。
對 人家在騙 絕對不是你見識少 你知曉一切 你是巔峰 你是極限
一個操盤3年去當財金網紅,另一個操盤60年,如果巴菲特晚年跑去當財金網紅,那真的被按地上磨擦😂
看到一堆人看好台積電就知道差不多可以跑了
西方國家的"製造業"不強.....在美國說你是律師....哦人們會"尊敬"你....如果你說你在"工廠"上班...哦那很Low的
台積還不是靠血汗勞工撐起來的,等到以後少子化沒員工,然後外國員工也不甩你,要肝老闆自己肝,看張忠謀怎麼個謀法來救場😂😂😂
買2330股票~很穩錢幼👍👍👍
上個字幕很難嗎😊
二百多一直沒賣的✋
是換臉嗎?完全不一樣啊!
核電是個不錯的解方,畢竟許多核能大國已經有許多先進的科技,能預防核災,只是為了引進這些技術,台灣電費是必須漲的(我可以是接受的
電費能否累進稅率呢,大戶漲多一點
基本問題是核廢料,還有戰爭,以及發生核災怎麼辦?
@@鄭長崙目前的電價結構就是如此呀!
(有分民生用電、工業用電之分;電價依用電度數累進計費)
@@commweb4988 了解,漲價OK,大戶多漲一點就好
請問,2nm,3nm,大家都說台積電佔9成,剩下的一成是誰做的呢?
三星英特爾客戶就是他們自己還有台積電做不完的訂單
當然是***,雖然大家都懷疑***的3nm其實是4nm虛報,還有2nm還沒量產
有沒有想过, 中国總是投入过多...然後就....烂尾了...
不用说, 住房烂尾排第一, 高鉄应该也算, 賠錢貨入不負出, 沒倒也是拖著中国財政...
各地基建也快了, 建一堆样子貨全是不靠譜, 而各地財政欠款全拖著等死...
你相信中国芯片就能不计成本投入就可以超车? 再过几年沒回本就烂尾拖著財政等死了...
中国电动车呢? 信不信这准是烂尾惨業...
少装逼了,台积电那么牛逼能制造光刻机?
@MarcBester笑死,沒有一個單一企業能製造光刻機,各企業專利都卡得死死的,小粉紅還是當韭菜就好😂
@@藍色海馬 你咋不说没有一个国家能独立制造空间站?结果呢?
計劃經濟 就是自己玩死自己的制度 不是生產過量到處傾銷 就是生產不足導致屯積炒作 不僅浪費且消耗國力 長期下來的結果就是搞的國家即貧窮又落後
@MarcBester 結果什麼?中國的空間站自己獨立製造的嗎?笑死,海盜了多少專利只怕是你自己不知道吧?
感谢张忠谋🙏🙏🙏
6s的時候
可惜沒字幕😢
金融海嘯明年逃不掉,投資需謹慎😂
川普不會讓這種事發生!而且股市同樣的利空不會影響兩次,2008已發生過。再來一次也已經有辦法應對
發展到2奈米就跟當初大立光畫數1600萬一樣是一個檻,然後過幾年其它公司追到2奈米台積就沒優勢了。
现在早都不物理上的纳米尺寸,后期需要先进封装。
@@aw2edcgy7 三星、intel快把自己追到沒了..
覺得這種類比有點不及格,兩種的技術含量差太多了
三星放棄2奈米製程新聞沒看?
對 台積電已經在絕對高點了 你要相信自己 槓桿拉滿壓身家空下去 光輝未來等著你
對於說每個國家都要有一個立基點,這點我同意,可是有發現一件事嗎?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的創建,是在四五十年前,當年的政府官員有這樣的遠見,發展半導體產業,現在就算中國挖角再多人,技術已經落後很多了,我們卻拿著這點沾沾自喜
但今天執政者,每天想到的就是權力在握,就是把政府裡的國營事業,分給自己的親信,拿來當作政治酬庸,說得難聽點是在吃老本,就算說AI,或是黃仁勳,他們也都是在幾十年前就在美國奮鬥的,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台灣年輕一代有發展出什麼來嗎?我們有本事追上嗎?不能因為他們成功了,台灣就往他們大腿上抱,在他們奮鬥的過程中,台灣幫助他們什麼了嗎?這些人年紀漸長,總有凋零的一天,台灣的年輕人接得起來嗎?還是到時候還是還給美國了?
孫運璿當年可以預見到3,40年後的未來是靠科技業真的扯,現在台灣除了用標案撈錢的政客,藍綠根本沒人關心3,40年後的台灣
如果我們能繼續拉開和國際之間的半導體實力,也算是很棒的一件事!加油
產業外移了 大概5年內 台灣 半導體就沒啥用了 看到時候要吃什麼 光電吧
崩潰了🤣
氣急敗壞了
每次都是沒有任何半導體專業甚至科技背景的人在討論台積電與台灣科技未來的瓶頸,笑死。
請問假如台灣少子化,會不會影響到未來人才不足的問題?
會!所以短期直接的有兩種做法:
引進外國人才,另一個是直接培育外國人才(業界出資大學開課,受訓完再進入業界實作)。
長期性有在做的,就是設法催生,以及提升培養工科技職學校的數量及轉型
晶片製造是很污染環境的,中國生產的晶片會不會為了賺錢而忽視環保?
天天想着中国干啥,中国污染环境与你又有何干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
簽到
等。。。。。。它們願意加班十二小時以上
就。。。可以打敗台灣😂😂😂
一廠一年
無視
不是每個網紅都有那個sense來聊tsmc是不?聊聊股價是不是比較實在點呢?
半導體還是有極限吧?受限於物理,通道縮小到3奈不是有個瓶頸嗎?
現在只有政府只有光電了,還弊案一堆
綠電是全世界都在發展的,而且每個國家也都拉高了佔比 !! 國際觀都看一下吧 ~~~ 而且你也知道有弊案,所以台灣地方議會不用去改革嗎 ???? 但是整個都被忽略放過了 !! 真是笑死 ~~~ 這是哪門子的國會改革 ???
@@啪達啪達這種關乎國家能源方向的東西,民進黨執政超過三屆完全沒有什麼顯著進展,甚至弊案一堆,而且都是民進黨背景,不曉得這是關地方議會什麼事,這個只是中央政府有沒有決心而已,現在核電都停掉了,搞到只剩火力發電,10年時間沒有能源建設,甚至還有國外廠商被黑道趕出去😅
崩潰了
国民党擁抱的只有傳統產業...台塑、遠東紡織、台玻.....看到現在政府手中握有各種高科技產業,半導體、軍工、綠能、生技,所以只能想辦法搶,搶不到就用槍。
@@啪達啪達 全世界都在搞無碳核電 就台灣在搞綠電還搞到火力發電佔發電總量80% 你才沒國際觀吧==
這裡沒有一個在台積電裡,屁的比誰都懂
都是键盘专家😄,看了看评论区都挺搞笑的。
台積電被超車?
夢裡有喔
講的都是已經知道的事,蠻無聊的
台積電好到沒話講😂
上世紀美國都支解了日本半導體 要擔心的是在中美地緣政治下美國要如何拆解台灣高科技轉移到其他風險較低的國家
台灣小國不像日本是二戰軸心國不會對美國造成威脅不必換
已經被特斯拉超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