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一打開以為是台北的,一打聽原來是河北的。」這段我笑好久wwww
希望台灣、大陸的人都能善良、友愛,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快樂
我是台灣人,我認為保有地方特色語言是很重要的,要有文化的傳承。
台灣人說話除了台灣腔外,還有一特色是說話很為對方留餘地,我們講話不直接,怕傷了對方的心,點到為止,我們非常尊重別人,這也是台灣非常獨有的文化特色.我想這都是因為台灣獨有的生活條件孕育出來的語言方式,等您來台旅遊幾天您就會懂!
是这样,你们说话很娘不假,美其名曰对人很尊重。但是你们除了对不是中国人的人很尊重,对是你们祖先的中国人确实很恶毒。这是从小教育的结果。中国人对你好,你们的媒体和政党引导你们叫别假好心。不好,叫打压,把你们越推越远。轮到外国人,就算吃核食莱猪,叫你们不要反抗,不要影响友邦得关系。我就奇怪了,你们这个岛,怎么那么贱啊?🤣
有人說因為之前被日本統治過,所以說話比較保守,但對於直白的人反而覺得說話太繞彎,難理解
各國文化不同,台灣不像日本那麼委婉過頭, 不像中國直接過頭,我覺得其實很剛好,
@@wataru33100 看来你根本就不知道日本有小礼无大义 畏威而不怀德。屠杀亚洲人殖民台湾的时候,可从来不委婉🤣
騙子大國台湾请你解釋一下!
前一陣子我去北京玩,路上跟一個女生拼車回飯店,司機大聲罵那女生超兇,嚇死我,換到我的時候聽到我台灣腔,一秒變溫柔😂
不管是什麼腔,只要發自內心的真善美,就是令人舒服的話語。
是啊~🤗🤗🤗
謝謝你分享一些屬於你們世代的成長經歷,那是我們不了解的你們。是我們出於關心大陸人而特別喜歡的內容!
前幾天教會裡的哈爾濱弟兄,知道我是台灣人後,學得可真像!用詞也精準🤣 真的把我逗笑得不行🤣還有東北的姐妹聽見我說話,一直說好像在看偶像劇🤣 頓時我的存在變得很奇特
一开口就是焦点😄
我49歲台灣人,其實會講字正腔圓的演講比賽腔調,但下巴好累生活上真的沒必要。有次去大陸被一群店員小妹妹們圍著聽台灣腔,説聽起來好有禮貌好可愛,說話的用詞應該也是一大因素。
真的!嘴巴很累!
我最受不了大陸有種人說話,捲舌音捲到好像舌頭黏在喉嚨,聽了特別難受。好像住北京的人特別嚴重。四川也聽過,尤其男生這種捲舌方式就容易口齒不清。
@@sweetychang7781我广东人,听纯正北方人说普通话很舒服,但是听南方人学北方人卷舌就难受
很輕鬆 很自然 的聊天 ~~ 棒 !
我之前去北京的時候,他們都說你們講話真好聽,完全是像從瓊瑤電視劇裡面走出來的人物😂
是啊,很稀奇
台灣腔的發音比較隨性,聽起來親切許多,但我也很喜歡大陸的普通話腔調,字正腔圓聽起來特別有精神😊
我也好喜歡大陸口音。說話很清楚不用看字幕。
是注音符號的關係好嘛,不是什麼隨意
@@Tomeyjojo 你知道注音符號跟大陸的拼音發音一模一樣嗎?真的是腔調問題,大陸人也都是學同一套拼音,但各地區腔調都不一樣
聽你講解台灣腔,覺得有意思。因為不知道原來你們是這樣看待台灣的口音。就我自己是挺羨慕你們的發音很標準,不會像我自己好像不怎麼捲舌😂!
简单的,学习拼音就会了
我是台灣人,我覺得我們台灣人的台灣腔,主要還是受到台語(也就是閩南語)的影響,慢慢發展而來的。如果你想學台灣腔,也許學上幾句台語(閩南話)之後,你就會抓到台灣腔的精髓。😊😊😊
也偷偷学过,我自己听了肉麻。。
@@bieyuan 如果是女生說呢
我在台灣也有大陸的朋友(在台灣),我覺得他們的口音也很好聽很溫柔啊~ 不過我們整體的確是比較控制、不直接,講求講話的藝術,拒絕別人不傷人。
我是覺得大陸口音比較溫柔耶,台灣是咬字沒那麼清楚,覺得大陸人認為台灣口音軟綿綿的這件事情很神奇,覺得我認識的大陸人講話比較溫柔
能聽到大陸朋友的分享,很有意思,其實現在台灣網路用語也受大陸影響很深的,像什麼噴人呀、牛逼呀 哈哈。交流本來就不是壞事,希望兩岸未來能夠更多更多消弭政治上的歧見,這本來跟老百姓也沒啥關係
是啊。老百姓就是要过日子,老百姓牛逼
謝謝您喜歡台灣腔。計畫明年安排去內地旅遊。本來還有點擔心自己的口音。怕內地鄉親聽不慣。看了您的影片瞬間信心爆棚。😊😊
這個...我的理解"腔"應該是指聲音語調明顯能聽得出區別,影片裡說的我感覺是指我們台灣的用語、習慣相較大陸來講語助詞非常之多、還多樣化。如果是商業行為或是談判上,我個人會比較喜歡大陸用語,簡單明瞭沒有贅詞,聽起來更幹練;如果是離開工作場合以外,台灣口語方式會更舒服,更有共感跟話題性。
有道理
願未來華人都像您一樣善良、擁有廣闊的胸襟,一起加油
🤝
台灣腔聽起來既讓人舒服又很有氣質,沒有理由不說台灣腔,,😃
@@2024-l9n 論做作中共國人才比台灣人會
@@2024-l9n口國形式主義宇宙第一哈哈哈
因为不会说中国話才会有台湾腔!
@@没有神 什麼叫中國話,待過幾年中國的我的體悟是高大上(假大空)..持愛吹..還喜歡說空話..一開口就沒事沒事,真信了保證出事..沒問題沒問題...保證後面出問題.....真的是一種心態的問題和政治領導出來的....會說出要說中國話這種話的,大概腦子也被洗壞掉了我還特別不愛聽大陸流行歌,以前的歌都很還行,刀郎的歌更是不錯,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也很有味道...後來的歌聽起來都一股空虛味,如 夢似幻但就沒感情..虛的
@@没有神不會說普通話的是你們吧?最早國民政府時期為了給全國一個統一的發音標準弄了注音你們不用結果到現在各地還是各說各話各種腔調 每個音都在捲舌到底誰不會講話?
語言是有生命的,流傳到台灣的中文也會自己成長,兩地相互影響無可避免!
这就是文化交流
喜歡這種語言文化的分享❤
台灣腔流行就是因為聽起來像小孩。就很親切。所以大家都喜歡。
其實大陸想模仿的不是台灣腔。而是台灣的生活方式 也想像台灣一樣自由一樣肆意的活著。
我感觉这是北方人的感觉。。本人浙南人,进了大学去了湖北莫名其妙被说成是台湾腔,但是我不看任何台湾电视剧。后面发现其实是北方人没办法分辨东南沿海人的口音,把我们同类成台湾腔。但是我们自己内部一听就知道是浙南的还是福建的。现在在上海多年口音大家都听不出来了。更加正式了我的看法,就是北方人觉得普通话不好的东南沿海的人说的都是台湾腔。
你们确实有点那个调调啊😂
我在浙江也有親戚,不過不同世代的口音就不一樣了,臺浙兩地都是。
閩南方言的發音 講的普通話就是台灣口音
@@liavidliao2785 在RUclips 上搜周唐韻或是廈門六中同學的講話,口音是不一樣的。
@@liavidliao2785 讓臺灣人聽不出口音差異的是廣東人,在RUclips 上至少見到三個,也包括了廖小花。
你說話的聲音很好聽啊,我們家(台北)會追陸劇,所以家人聊天有時刻意學捲舌音,但講完後因為我們的捲舌音僵硬難聽,大家都笑成一團
都一样,我们学说台湾腔也是😂🤝
我爸跟我姑媽,表哥們跟我哥、我家丫頭都是講標準字正腔圓的京片子(跟現在北京話不太一樣,比較像天津那邊的普通話),我直接是ㄓㄔㄕㄖㄤㄥㄣ不分,每次家族聚會都被說我是從路上撿回家的,最後發現原來我老媽也一樣!🤣到現在每次都被我家丫頭說我非常臺灣國語!
看来您祖上是阔过的。其实台湾腔也挺好的😄
@@bieyuan 等自由行開放有機會,可以帶您全家來臺逛逛,會發現光是臺灣國語就有地區分別!🤣🤣🤣
中華民國當初教的是"官用北平話",也就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在說的,來台灣後更透過廣播教學,台灣正統國語腔調跟受審的溥儀口音是一樣的(溥儀口音可看紀錄片),台北當時因為是首都,存在較多遷來的中華民國人,所以在台北長大的孩子較少接觸到台語口音,較能講出字正腔圓的國語,但大多的台灣人因為受到客語台語的影響,所以並不能說出標準的國語腔調。又因為國軍、國語都是屬於中華民國的稱法,所以中共國以"北京民用語"稱為普通話,軍隊稱解放軍,要不然各國的官方語言/軍隊應該都叫做各國國語/國軍。所以有些人認為中共國用的普通話才是正統中國語,其實並不是喔,1958年中共推行的漢語拼音bpmf順序跟1912年推行的ㄅㄆㄇㄈ一樣,就可知道中共國是特意用漢語拼音取代國語,只是為了要跟中華民國做出區別。不管注音還是漢語拼音,當地人都會跟自己方言融合,而注音來源是官用北平話,普通話來源是北京民用語,所以真正卷舌的只有北京人,其他省份都會跟自己的方言融合,所以講起來也不卷舌,甚至有當地方言的腔調,就跟台灣還被說有中部腔南部腔一樣。以語言學的發展來說,國家制定統一拼音法其實只是制定個所謂國語,讓各地方言者能有個共同語言好溝通,但不代表要說得多標準才厲害,也不代表要消滅各地方言成就國語。
北京土话在北京的胡同里或者近郊还是能听得到的,跟天津普通话完全两码事。天津话和周边地区的话完全不一样,有太多的当年安徽兵讲话的成分。
@@popolsaint1569中國不是只有北京方言有捲舌音,很多方言都有
我們台灣人也喜歡字正腔圓的國語,像費玉清和殷正揚,國語發音不標準唱歌就沒有那個味道了,只是我們也可以接受伍佰的台灣國語腔,唱歌又是另一種粗曠的感覺,一般台灣講話比較隨意,但要字正腔圓的朗誦演講也是可以的。
是的,普通话不难。
台灣腔特色其實是懶得咬字 能略過就略過 容易出現連音 而尾音突然停止較累 好像急煞車 這也是容易尾音拉長
你的影片很真誠欸,而且留言區很和平,👍🏿
仰仗各位嘴下留情
小伙子口條清晰,說話的音色也很好,讓我不知不覺得聽下去,居然聽了十分鐘聽完,平時我很不耐煩超過5、6分鐘的影片。我香港人也很喜歡台灣腔,看大陸的新聞,大陸腔的人說話好像打架、鬥爭的感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小伙子加油。
我努力
@@bieyuan👍👍👍
台灣在國民政府遷台早期,是推行齊鐵恨廣播版本的北京音腔作為官方國語,和後來到現在流傳的北京話也有所不同。但因台灣人當時普遍習慣說台語、客語,有些捲舌音並不會經常使用,幾經演變揉合成現在的台灣腔,加上之後流行娛樂大眾化,使現代台灣人多數習慣不那麼字正腔圓的說話,但字音依舊是保留當時的北京音這點沒改變,譬如我「和」你讀作我「漢」你。
看你這集挺有趣的.我意外發現我說話也是這樣子的..之前去我老婆的山東淄博親戚家走動,她表姐要我幫她在微信上錄像賣一些她做的小菜吧 .裡面有什麼豬腳之類的..結果我在手機鏡頭前錄影.吃了後我直覺就說-(哎呀.我的媽!.這個味道和我們台灣的客家豬腳太像了吧.很道地的口味)..*確實是一種口頭禪🤭..當時旁邊的人還覺得我說話特有趣🤣
台灣人說道地的口味,大陸老鄉說地道的口味。
一開始是被頻道主設定的標題給吸引進來看影片,就不由自主地看完了,應當是頻道主說話斯文,人也文質彬彬,越看越引入入勝,只能開啟小鈴鐺了。😆
谢谢鼓励
光聊天也能侃侃而談,這就是你的天賦,加油。
之前有大陸的朋友說台灣腔嗲嗲的很可愛,我們自己聽都感覺沒有 😂
确实可爱
臺灣原本只有原住民和閩粵的河洛語和客家話,四九年後老將帶來了兩百萬人,各省都有,本人就讀國小六年就有好幾省的老師,鄉音超重,國中高中都是如此,那個年代真是語言大溶爐,現在以經融為一體°
哈,我們同時代的,小學聽到大。後來去大陸旅遊到各省都聽得懂他們的方言,當地人不見得聽得懂其他省的方言,所以還是很得意。
"已"
你們影響台灣也超級多,網路梗真的太神。我自己經驗是兩岸朋友處久了真的會被影響,以前台灣根本不會用「行」「好的」,處久了我會用,反而換他們三句不離不好意思😂
互相交流
首選小三❤
雖然是這樣說,但我認識很多大陸的女生講話也是「可以的呀~」「怎麼了嗎~」「還可以吧~」很溫柔,感覺現在台灣腔有點被刻意炒成很溫柔,是聽起來溫柔沒錯,但只要用很溫柔的語氣,也都聽起來很舒服,主要還是看說話的人吧
用溫柔的語氣說堅定的事~~~
支持小遠,台灣粉絲。🤗🤗🤗
身為在大陸20年的台灣人,我還是覺得台灣腔挺有特點的。我剛到北京時,還想捲舌學兒化音,結果周邊的朋友跟我說,我說話很好聽,聽我說話就像在看「流星花園」。自此就再也不學了!哈哈
是吧,这就是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
台灣語調溫柔婉轉
确实
是否台灣腔不是重點重點在說話的內容別遠的腔調很溫柔好聽😊
❤
💪👏👏挺好地~這影片突然火起來~恭喜別遠 ❤🎉😍
我覺得你的說話語氣也滿接近台灣腔的
小時候看電視都覺得好奇怪,正常生活裡沒人那樣講話,之後才知道是播音腔。不過大概到1995之後慢慢電視上的腔調都正常了。
喜歡你講台灣腔!很好玩的!其實我在南部大多講台語,台語跟福建閩南語用法跟發音也不一樣了!
最接近, 也就是最像台語的閩南語, 就是廈門腔了!
台灣詞語的尾音,語助詞的呀.啊.啦.喔.哦.囉,確實特別多!搞笑的是,聽到很多在台的外國人也這麼說話!還有很多用詞的差異,台灣說宵夜、中國說夜宵;台灣說貓熊、中國說熊貓;台灣說雷射、中國說激光...等
台湾还是保留的传统多一些啊,以前国内也这么叫猫熊。语气助词这一块也多,只是文革样板戏,大字报,搞的人们都不会好好说话了
您好 我是台灣朋友 感謝演算法推薦我 讓我看完影片 其實無論台灣腔也好 普通話也好 能有各地發展特色語言才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因為台灣腔的好 最後變成擊倒普通話的主因 相信大家也都不大樂見 我反而希望哪天的執政者 能讓各地繼續發展家鄉方言 這才能讓每一個文化越走越深遠
互相交流很重要。互相尊重,不认为设限就感谢天了
台灣腔這麼稀奇啊⋯⋯以前外省老兵跟眷屬隨著來台,鄉音有夠重,很難聽懂。現在聽到你們年輕一輩的鄉音,就想起他們。
怀念过去
遠哥您好, 看你視頻覺得挺對味的祝福您做的紅火.
谢谢,叫我小远就好
我覺得要到取代還是有困難的 現今可能還不會怎麼樣但哪知道中國政府會不會突然禁止代風向也說不定 而且在被影響的同時我們也被影響蠻深的 所以感覺以後可能就是遣詞用字接近中國而強調像台灣吧這樣慢慢靠攏 但不管怎麼樣反正聽得懂有傳達到意思的精髓才是語言最重要的目標
真的說得很好, 我覺得台灣話聽起來相對比較溫和. 我想這個和台灣人與人之間講究禮貌有關
也关系
矮油!不錯喔
這是他哪首歌啊?沒什麼印象😂
對啊! 一直到台灣開放私營電視台, 才漸漸有了台灣腔, 早期只有三個電台, 都屬於 黨 政 軍, 廣播電台 也是屬於公家的 那時的播報新聞都必須字正腔圓 就跟你們普通話差不多!
正常人沒有訓練過不能講的很北京字正腔圓播音員他們舌頭有練過“舌位比較高“正常人說話,會讓舌頭“自然下垂與平面“這樣才能講較久。所以台灣口音才是比較“正常人的口音”因為台灣的藝人已經沒有再走口音訓練那套都平時如何說就上了
肯定、否定、贊成、拒絕都是非常委婉的一套太極拳。「你看這件衣服,適合我嗎?」「還行」「要不要約個時間吃飯?」「再看看」「不如我這樣這樣」「你要確定捏」
中文博大精深啊,这样说确实委婉
美國人也喜歡英國人的“英國”口音~但還是一邊一國😂台灣口音就是“台灣國語”!
台灣口音就是“台灣苟以”
@@lancehuang4387是ㄉㄞˊ安狗以
又扯到政治,吃大陆人的豆腐。你们民国的宪法是一中宪法,请问美国的宪法跟英国有毛关系?
你看到的早期的節目,通常是台灣的"老三台"(台灣早期只有三個電視台)的節目,早期老三台能上節目的藝人、新聞主持人講話都是那樣"字正腔圓",但是,台灣的民間根本不那樣講話,台灣民間什麼腔調都有。你可以google陳水扁、趙少康、連戰、馬英九的辯論會,會發現純閩南腔、台灣腔、字正腔圓三種同台對話,各種腔調混雜在一起在小小的台灣是很正常的事情,開車去客家人的城市也聽得到大量的客家國語。之所以現在連電視台都聽得到大量的台灣腔有兩個原因,主要是電視台大量設立,所以不再是老三台培訓的藝人演員獨佔螢光幕了,純閩南話的連續劇也有播出,這是其一;其二是捲舌音(字正腔圓)本來就比較消耗力氣,講起來比較累,老三台的捲舌音都是篩選過演員主播特訓出來的,你去街上叫台灣人把舌頭捲起來講話,台灣人會說這樣好累唷幹嘛這樣,人性從懶在台灣民間早就存在了哈哈。另外所謂的台灣腔可能是尾音拖長造成的溫柔感,讓你們聽起來覺得很酥麻吧,這在90年代中期台灣都還不流行,西元2000年以後才大量出現,主因是生活過得更好了(更有錢了)的經濟因素,大家不求快,人與人之間比較求精緻和心靈交流,您仔細觀察日本人講話也是這樣子,一句話中間會夾帶幾個猶豫音,尾音會稍微拖長一下,讓語句軟化一點,尤其在服務業、影視產業這類嘗試打造精緻形象、休閒節奏、品質生活的通常講話都會放慢,自然會引入這些拖長音來軟化語氣囉。我自己身處的產業是室內設計,和客戶談天的時候要創造舒適的環境,講話很慢的,也注重談心;去到工地,節奏都是快的,和師傅講話音調都很濃重,伴隨著不少粗魯話(沒辦法,工地文化都是這樣,不信去問川普大爺)。所以很多電視劇特意營造的悠閒感、精緻感、高品質生活的人群,講話都慢慢的,有錢人家的確生活比較傾向這樣,比起追求速度和確實因而音節短促,有錢人更注意細節、交流和避免損失,所以有錢人要支出一筆錢、要談合作不會那麼快做決定,賺錢是命、無故的損失金錢是智商問題,有錢人交流寧可放慢、把狀況看仔細、感受對方和周遭是否頻率對得上。
感谢分享
我台灣人,但不知道什麼是台灣腔,只知道聽清楚別人在說什麼就可以😄有的人講快又卷,真的一團霧😅
小時候住眷村幾百的大眷村全國各地腔調的那才是熱鬧多數都娶台灣人當太太也有娶原住民當太太的,我媽就是整個就是個大融合。您所說的名星很多也都是眷村或外省二代出身,之所以讓大家接受喜歡台灣腔應該在當時在眷村中已經大融合整合過了能溝通能和暮相融,其實初初社會時與當時的本省子弟相處時本省人也喜歡聽我說話,說我國語音調像唱歌一直說好聽,怪不好意思的。
您太谦虚了😄
@@bieyuan 外省二代決對都懷念眷村生活,整個中華民族各省的人一起生活各種美食整合在一起,雖然很窮窮到夜不閉戶小孩子玩一玩累了睡隔壁家睡也行,現在都拆光了蓋國宅大樓人與人的交流變陌生了!不過記憶是不流失的...祖國是大陸家在台灣都是一家人
這小哥說話挺逗趣的, 給讚啦
聲音很好聽,慢慢細細的👍🏽
別遠啊!你的認知有錯誤!我的年紀足以當你的母親甚或奶奶了,所以我來告訴你,你看到的節目。1962年台灣開始有電視台,(在那之前是到處都有大型電影院而已)那時是黑白電視,播放時間只有早上大概一、二小時,及下午6點以後。那時我是小學。 後來進入彩色電視時代,又有華視,在50~60年代,台灣的電影院播放的電影很多都是日本片或台語片及少部分國語片。後來國民黨禁止放日本片。(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有電影院,播放的就是日語片與台語片,日本人也沒禁止台語片,那你就了解國民黨如何對待本土台灣人!)甚至在那時代,在學校如果你講台語被發現,脖子上要被掛上一"狗牌"(戲稱,但同時也是一種羞辱),如中國文革時被闘爭者所掛的牌子,放學前,那狗牌在那一位同學脖子上,那同學就要被「罰款」!到約70年代,國民黨又禁電視台的台語的歌仔戲和減少台語片,當時就不少台語演員失業!自從有電視台以來,在電視台播放新聞的,氣象的,或政府節目的,都要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也就是你們的普通話,北京話但沒那麼捲舌,但還是有捲舌),甚至都要受過「正音班」的訓練過才有機會!演員也是,也就是說當時的台視、華視、中視三台是受國民黨控制的,所以你會發現當時有名的演員都是當時所謂的在台灣的"外省人"較多。是有政治因素的!他們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或是找字正腔圓的配音員配音的!在瑩幕底下的真實台灣,到處充分滿著台灣腔、原住民腔、客家腔、廣東腔、山東腔的國語!電視台瑩幕前的演員或人員必須講字正腔圓的國語這現象一直維持到台灣民主化以後,也就是政黨輪替後,接著又有台灣人的電視台三立電視台,民主化後,要求政治人物不許經營媒體業等法規等陸續出現。直到90年代因網路的發達,1993年,我就在我所工作的大學全校架起100MB的雙循環網路架構了,堪稱台灣第一個。後來,多媒體的發展加上網路更快速了,那時(1992年我從美回台,)台灣已幾乎全島可無線上網了。再過幾年,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誰還管你什麼腔?台灣的NCC也管不了網路自媒體,所以你才會看到一對台灣腔的節目。
谢谢分享,深受启发,我都是网上搜来看的,确实都没您讲的细致
腔調主要是看環境。像我去大陸兩三天,就會開始捲舌了。跟原住民朋友一起,兩三天就會有他們的口音。和香港、馬來西亞朋友在一起幾天,又是不同的口音。不是故意的,但就是會交互影響。
我还以为你们学不会卷舌呢😄
因為台灣還夾雜著閩南語、客家話交互運用,都有影響。像是馬來西亞那邊的華人,本身是廣東話和福建話影響,所以他們在說普通話的口音,就很接近台灣。而我最喜歡聽到的普通話,是湖南人的腔調,超級可愛又好聽
在台灣有一陣子是很流行京片子。那時候瓊瑤的小雨點一哭簡直是碎了整個台灣人的心。直到現在我對小朋友奶生奶氣的京片子還是毫無抵抗力的。一聽到就心就化了。太太太可愛了❤!倒是成人說話,確實是台灣腔比較好聽。比較清楚比較軟吧。
各有特色
OMG金銘的那小雨點...
@@bieyuan你們現在說的"台灣腔" 其實應該叫做"懶音"(就是平常台灣人說話 ,懶得把共鳴腔打開 懶得動下巴 也懶得咬字) 上世紀時台灣的節目主持人(更別說新聞主播)咬字相當清楚 因為那時候 政府有要求媒體"正音" (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 ,小學國中裡也有要求)後來政府不要求了 大家就照著在家裡的說話方式而且重點是: 這會越來越"懶" ! 不過如果要說到真正的台灣腔 ,這種懶音還稱不上所以你如果要求大部分台灣人認真咬字 ,他們也可以把字咬得相當清楚 (至少不離譜)真正的台灣腔 ,是豬哥亮的口音("發瘋"會說成"花轟"那種) 而且你如果要求他們認真咬字 他們還是沒辦法講得很清楚
@@renwang2205沒錯 非常認同這段話
哈哈哈哈,謝謝博主的說明。這發展也是好事一件。
是好事
了解戰後台灣的歷史便能理解台灣影視媒體上口音的變化。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當時華語媒體的主持人、影歌星大部分是1949後的外省族群,所以說話自然更像中國口音,到了1980年代開始媒體的主持人開始台灣本省人(華語口音受到母語影響的族群)變多,自然而然更貼近普通台灣人說話的口音取代了早期那種字正腔圓的口音。
欠打~哈哈哈~有趣~✌我也是吼來學會台語的(看地區方言也有異),我記得很久前我媽說小禎啊!台語講得不好國語都快忘了呀!,演變成現在的說國語帶著台語出來(台灣腔)有時吼 故意說是因為搞笑拉近彼此。而有些長輩是真的只會台語為了和小輩溝通學說國語自然的台灣腔~其實台灣腔也可以說國語翻譯台語或台語直譯國語都可~現在的年輕人會聽但不太會講台語嘍~😜😜😜
挺好的
大陸人很多鄉腔有時候一個年輕人ㄧ開口說話突然就變成老伯了
方言确实多,隔壁村的有时候都不一样
口氣很重要!
對啊 小時常聽到眷村各省口音因為1949前後,當時從大陸逃難來~現凋零 少了,所以我也屬於外省第二代
早期的台灣電視圈、廣播圈,的確很要求主播、播音員的字正腔圓。我二阿姨以前也是台灣的振聲廣播電台播音員,她雖然是本省客家人,但是操著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非常好聽。而我從小也是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造就我也會講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時常很多同事、同學、朋友都誤以為我是外省人,每當他們在質疑的時候,我就乾脆切換腔調,全程講台語,他們瞬間驚呆,原來我也是會講台語的,而且我台語詞彙量也很大,並不是那種半調子。現在很多年輕人連台語都不會講,講的亂七八糟的。其實你一般聽到的台灣腔,我也是會講,反正就三種腔調,我看場合、心情切換。台灣腔主要就是語助詞是一大特色,讓你聊天過程中🈶️人味。可以緩和過硬、過剛的語氣,使聽者的心裡舒坦點、感覺親近點,好繼續接話。因為這種腔調,可以傳遞說話者的心情、意境,拉近彼此的距離。順道說說我自己三種腔調的使用時機:1.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台上講話或上課時使用,這是為了讓台下眾多的聽證能聽得清楚,我必須講話講得非常正確、清晰,因此我會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來表達。2.一般的台灣腔,與平輩朋友私下聚會聊天、講電話時使用,這是最平易近人的說話方式。3.台語(閩南語),在與長輩聊天、上街買菜時使用,因為他們都是一群普通話說不好的老人,講台語是最方便的選擇。而且當我開口講台語的時候,長輩會很喜歡跟我聊天。🤭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越來越不會講台語,很多長輩覺得跟這些年輕人講話很累,雙方常常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還要旁人翻譯,久而久之長輩與年輕人的溝通就會出現代溝,長輩根本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也就很少跟晚輩聊天,這樣導致長輩其實很孤單,沒人陪他們聊天。但是我其實🈵️喜歡聽大陸男生講的普通話,很🈶️男人味,聽起來就像個爺兒們。😂😂我的確有時候很討厭自己的週遭男性朋友講話,講話口齒不清、句子還不通順,常常感覺對方是含著滷蛋在說話,我聽了快氣死!😂
哈哈哈哈哈您真是个体面人,“像爷们”这话一般人不会讲🤝❤️
@@bieyuan 您過獎了!😂因為早期國民黨執政,中央政府有許多的官員都來自大陸的外省人,我母親雖然是在地台灣人,但在中央部會工作,我自然與他們接觸也多。所以我很容易吸收很多來自大陸的傳統中華文化,這的確是一般台灣人比較少接觸到的。
朋友, 修正一下, 是"正聲", 不是"振聲"! 正和振發音不同吔~
@@glorialee2709 我不是因為發音錯誤而打錯,是根本沒去記到底是什麼字?😂
@@MrHanasawarui OK的. 但是主意是發音的不同, 不是那個字的問题.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听過, 記憶都快几乎消失了, 我是台灣出生, 祖籍青島, 美籍華人, 但其實有5种不同DNA, 我是那裡人呢? You know what I mean? 什麼吋候世界大同呢?
台灣口音是聽來比較溫和,而我們覺得、不,是,對,可能,之類的話有點不是很開心,所以後面都加個什麼啊,呀,嘛,喔,哦可能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吧❤
是这个道理,文明带来的变化
為了表達比較委婉
這樣表達主要是讓要人不覺得剛硬,加上尾音(呀、啊、喔並把尾音拉長)為了讓人聽起來更柔。
生活簡單,才是幸福,不好太過與物化!
現在很多台灣學生也接觸中國網路文化,他們雖然不一定學腔調(好像要演戲技巧),但是中國網路單字已經進入他們的口語中了。和家中晚輩聊電子產品的時候他們都用中國用法,台灣用法反而聽不懂。有台灣學生罵人也不用台灣用法了。
哈哈哈我们这里骂人花样确实多😂
其實那個年代台灣大眾講的口音應該也不是字正腔圓的,只是因為那個年代政府大力推行國語,所以新聞媒體、娛樂節目、學校老師都必須用字正腔圓的口音講話,一般台灣民眾說國語時跟中國各省一樣是有自己的腔調的。
应该是,我们这里也有很多人说不好普通话
小哥看你很帥,說話有理,才看完的。大陸人說話真的很吵,希望你們學一點台灣的溫柔有禮。還有康熙是急流勇退,不是沒人看才沒落的
说话跟吵架似的😂
解嚴後的台灣社會氛圍奔放自由發展,影響了語言變化;我在戒嚴時期求學,政府要求的國語非常嚴格拘謹。
“康熙來了”的蔡康永、小S都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三代(第一代就是跟國民黨來台灣外省人),他們的國語其實應該算是台灣地區講北京話最標準的。如果你聽台灣閩南裔的後代講國語,就不止台灣腔的問題了,還有台灣國語的問題,特別是老年人。第一代來臺的北平人講的北平話比現在的北京話好聽多了也清晰很多,每個字都字正腔圓,都能懂。現在的北京話太捲了,捲到幾個字連成一串,聽都聽不懂,需要翻譯。
原来这样啊
@@bieyuan又快又卷 我也聽不懂說什麼,直覺說話的人下巴應該很酸吧!
只有一半外省//小S的媽是台灣彰化人
沒錯,去看林青霞演的瓊瑤電影,那時期的國語,就是官方的台灣國語。大陸的北平話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大批都市的北平人離開後逐漸消失,現在的北京腔應該是北平市週圍的城鄉方言。
@@尹美貞 捲舌的是河北口音,王偉忠的爸爸媽媽才是正宗北京腔~不捲舌
其實你可以再觀察你可以記錄未來你以後小孩孫子的口語音絕對會與你的現在不同。尤其電視網路突破以前交通限制大家的口語會越來越“軟化”因為這樣發音比較“省力”
早年曾經在大陸工作過幾年,深感體會中國疆土幅員遼闊,各省各市方言各異,有些同為一省不同縣的人就因為語言有些不同,就被視為外地人,更別說不同省的南腔北調,如果不會說普通話,那就是雞同鴨講,所以在80年代時,就我的觀察中國未來勢必將會演變出統一的語言,不為別的,就只是不管到了那裏,中國人就是能互相溝通,沒有語言障礙!而台灣話其實就是普通話,只是語氣用語,說的速度都顯得親切溫和些,這樣的溝通無形間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希望未來在這方面也能漸漸的讓兩岸人民距離更近
希望两岸加强交流
原來台灣腔就像東北腔一樣魔性,久而久之都被感染了~哈哈哈,想看台灣腔VS東北腔.
那肯定是东北腔完胜,因为东北腔那个味太冲了。。。
@@bieyuan 哈哈哈,我也這麼認為,東北腔太有特色,我很喜歡
不是台灣早期字正腔圓,而是當時能上位的幾乎都有國民黨背景,都是從中國來的
1949 以後在台灣生長的中國人很難學到字正腔圓的國語。因爲教中文的老師,自己都沒學過注音符號。有些在地的老師只會說台語和日文。為了能繼續就業,自己還要先學注音。說的國語不但有台腔還有日腔。有的老師是從大陸逃難而來台的。說的國語各有特色、腔調。可憐的就是我們這群學生。在校時學的是山東腔,回家後又要聽福州腔。最後就發展成自創一格的台灣腔!
有点像福建腔,但确实自成一派
那時候的老師很多也是各省份來的他們說的也不標準不過我自己認識的外省第二代大概現在60以上的很多真的是操得一口標準國語
我覺得真要說台灣其實是沒有腔調,變的不太注重那些繁瑣的強調式發音方式,口音變得比較放鬆,就像是唱歌也是,印度泰國等發音重的國家現在流行樂曲,也是在唱的時候強調的音調會減少,大陸唱流行歌曲也是會像台灣這樣,我覺得這算是一種發音進化的自然現象,因為講話輕鬆又自然,如果特別強調一些音調就會有很強烈的地方特色。
专业啊,分析得不错
對台灣人來說,這集內容是陌生又有趣的觀點,真有意思。
20年前 我前女友是住深圳的潮州人 說普通話和台灣人幾乎沒兩樣但她唱歌時整個潮州鄉音都出來了南方人尤其是接近福建地區口音會和台灣相近
這樣交流真好
心平气和
😂😂😂我活台灣四十幾年,不知道台灣語調這麼神奇?!這麼有生產力啊!呵呵呵...😂😂😂😂😂
不假哦
真假~
我在美國工作的前台經理,一個女孩子,廣東人,有一天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聊到口音的話題,我說angel 的口音已經很接近台灣人口音了,她說,她小時候在中國常常看台灣的偶像劇,然後看久了就自然變成那種口音😂
我也看不少,流星花园都看烂了,因为当时大陆没啥青春偶像剧,电台到处都在放,放了很多年
@@bieyuan 然後我是大陸福州出生的,12歲依親移民到台灣,我本來以為在美國待了八年,身邊都是大陸的朋友,我的口音應該會變回去吧,結果有一天我很得瑟的跟我一個福州朋友說,怎麼樣?我口音有沒有變的福州一點?他一臉鄙視說,你還是滿嘴台灣腔,你這輩子是變不回來了…😣
口音跟环境关系太大了 ,其实挺好听的啊,台湾腔@@OSCAROscarOscarOscarOscar
@@OSCAROscarOscarOscarOscar用台灣偶像劇荼毒他😆用早期的吧, 近幾年的感覺不太行啊
我十多年前去廈門三天,我就講話有個恩的音,不過我去北京十天倒是還好可能是因為在北京比較沒人當地人說話,在廈門、泉州還有跟當地學生講些,不過說真的,台灣腔大概是因為ㄅㄆㄇㄈ注音統一來的,不然以前的五燈獎等等節目也是字正腔圓的,也有可能是國語跟閩南語的交替,有點台灣國語,久了就有自己一套台灣腔,不過你如果去台灣一些地方,還是會有不同的腔調,尤其是馬祖的福州腔跟澎湖的閩南腔。說真的我也注意到,大陸有些人講話跟台灣腔一樣,可能真的比較好聽點?我也不知道。不過就像繁體字現在在台灣發揚光大,說真的,大陸很多中華文化都反而在台灣留存著。
我也觉得,很多传统在台湾保留着
你說0幾年當時的領導人,不是這位,所以當時大陸對比現在相對自由,而且當時也有很多大陸人在用臉書,不過這位上台之後就開始設置長城,以前玩天堂2也常常遇到打著英文亂碼,現在才知道原來都是大陸人(當時遊戲系統無法顯示簡體字)
打天堂二時我有次中毒在河邊亂跑喊救命 ,那時外掛的大陸玩家看到還跑來救我😂 真懷念
其實大家都互相有影響,保持這樣和平交流才是正確的別被兩岸政治高層(中共鷹派/民進黨)那些為了一己之私在挑動搞破壞
是啊
谢谢內地的文化流行的演變分享!
台灣內地南投沒甚麼特別阿
中秋快乐
...謝謝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10:54表情很讚😂
遇過南方講普通話也很像台灣腔。其實沒有差別那麼大。
真的~有一次,我到我們英國的研究所的圖書館,聽到一位同學在講電話,他的強調,就很我們台灣腔沒差別。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四川人。所以,南方口音,其實聽起來都非常像。唯一的不同,就是用詞不一樣而已。像我們說「影片」;大陸朋友說「視頻」,這些些微的差異。
1949年大陸一批各省份軍人家眷、各界精英、故宮國寶、黃金隨蔣中正來台灣暫居,治理台灣,大江南北口音都有,山東、湖南、河南、河北、江蘇、浙江來很多人,所以你看到多年前字正腔圓大陸口音節目居然是台灣的很驚訝,但了解1949年歷史後,就明白了。所以為什麼台灣當時有本省人、外省人之分,外省人指的就是蔣中正從大陸帶來的那批人,字正腔圓的。鄧麗君父母也是山東河北來的,所以她會說山東話。了解歷史就會明白釋懷了❤
我爱邓丽君
原来台湾腔这么厉害,已经形成带货生产力了👍这就跟90年代的青少年爱唱粤语歌,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通用法语是一个道理。
那古節目應該是我們這邊說的外省人主持的
「一打開以為是台北的,一打聽原來是河北的。」
這段我笑好久wwww
希望台灣、大陸的人都能善良、友愛,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快樂
我是台灣人,我認為保有地方特色語言是很重要的,要有文化的傳承。
台灣人說話除了台灣腔外,還有一特色是說話很為對方留餘地,我們講話不直接,怕傷了對方的心,點到為止,我們非常尊重別人,這也是台灣非常獨有的文化特色.我想這都是因為台灣獨有的生活條件孕育出來的語言方式,等您來台旅遊幾天您就會懂!
是这样,你们说话很娘不假,美其名曰对人很尊重。但是你们除了对不是中国人的人很尊重,对是你们祖先的中国人确实很恶毒。这是从小教育的结果。中国人对你好,你们的媒体和政党引导你们叫别假好心。不好,叫打压,把你们越推越远。轮到外国人,就算吃核食莱猪,叫你们不要反抗,不要影响友邦得关系。我就奇怪了,你们这个岛,怎么那么贱啊?🤣
有人說因為之前被日本統治過,所以說話比較保守,但對於直白的人反而覺得說話太繞彎,難理解
各國文化不同,台灣不像日本那麼委婉過頭, 不像中國直接過頭,我覺得其實很剛好,
@@wataru33100 看来你根本就不知道日本有小礼无大义 畏威而不怀德。屠杀亚洲人殖民台湾的时候,可从来不委婉🤣
騙子大國台湾请你解釋一下!
前一陣子我去北京玩,路上跟一個女生拼車回飯店,司機大聲罵那女生超兇,嚇死我,換到我的時候聽到我台灣腔,一秒變溫柔😂
不管是什麼腔,只要發自內心的真善美,就是令人舒服的話語。
是啊~🤗🤗🤗
謝謝你分享一些屬於你們世代的成長經歷,那是我們不了解的你們。是我們出於關心大陸人而特別喜歡的內容!
前幾天教會裡的哈爾濱弟兄,知道我是台灣人後,學得可真像!用詞也精準🤣 真的把我逗笑得不行🤣
還有東北的姐妹聽見我說話,一直說好像在看偶像劇🤣 頓時我的存在變得很奇特
一开口就是焦点😄
我49歲台灣人,其實會講字正腔圓的演講比賽腔調,但下巴好累生活上真的沒必要。有次去大陸被一群店員小妹妹們圍著聽台灣腔,説聽起來好有禮貌好可愛,說話的用詞應該也是一大因素。
真的!嘴巴很累!
我最受不了大陸有種人說話,捲舌音捲到好像舌頭黏在喉嚨,聽了特別難受。好像住北京的人特別嚴重。四川也聽過,尤其男生這種捲舌方式就容易口齒不清。
@@sweetychang7781我广东人,听纯正北方人说普通话很舒服,但是听南方人学北方人卷舌就难受
很輕鬆 很自然 的聊天 ~~ 棒 !
我之前去北京的時候,他們都說你們講話真好聽,完全是像從瓊瑤電視劇裡面走出來的人物😂
是啊,很稀奇
台灣腔的發音比較隨性,聽起來親切許多,但我也很喜歡大陸的普通話腔調,字正腔圓聽起來特別有精神😊
我也好喜歡大陸口音。說話很清楚不用看字幕。
是注音符號的關係好嘛,不是什麼隨意
@@Tomeyjojo
你知道注音符號跟大陸的拼音發音一模一樣嗎?真的是腔調問題,大陸人也都是學同一套拼音,但各地區腔調都不一樣
聽你講解台灣腔,覺得有意思。因為不知道原來你們是這樣看待台灣的口音。就我自己是挺羨慕你們的發音很標準,不會像我自己好像不怎麼捲舌😂!
简单的,学习拼音就会了
我是台灣人,我覺得我們台灣人的台灣腔,主要還是受到台語(也就是閩南語)的影響,慢慢發展而來的。如果你想學台灣腔,也許學上幾句台語(閩南話)之後,你就會抓到台灣腔的精髓。😊😊😊
也偷偷学过,我自己听了肉麻。。
@@bieyuan 如果是女生說呢
我在台灣也有大陸的朋友(在台灣),我覺得他們的口音也很好聽很溫柔啊~ 不過我們整體的確是比較控制、不直接,講求講話的藝術,拒絕別人不傷人。
我是覺得大陸口音比較溫柔耶,台灣是咬字沒那麼清楚,覺得大陸人認為台灣口音軟綿綿的這件事情很神奇,覺得我認識的大陸人講話比較溫柔
能聽到大陸朋友的分享,很有意思,其實現在台灣網路用語也受大陸影響很深的,像什麼噴人呀、牛逼呀 哈哈。交流本來就不是壞事,希望兩岸未來能夠更多更多消弭政治上的歧見,這本來跟老百姓也沒啥關係
是啊。老百姓就是要过日子,老百姓牛逼
謝謝您喜歡台灣腔。計畫明年安排去內地旅遊。本來還有點擔心自己的口音。怕內地鄉親聽不慣。看了您的影片瞬間信心爆棚。😊😊
這個...我的理解"腔"應該是指聲音語調明顯能聽得出區別,影片裡說的我感覺是指我們台灣的用語、習慣相較大陸來講語助詞非常之多、還多樣化。如果是商業行為或是談判上,我個人會比較喜歡大陸用語,簡單明瞭沒有贅詞,聽起來更幹練;如果是離開工作場合以外,台灣口語方式會更舒服,更有共感跟話題性。
有道理
願未來華人都像您一樣善良、擁有廣闊的胸襟,一起加油
🤝
台灣腔聽起來既讓人舒服又很有氣質,沒有理由不說台灣腔,,😃
@@2024-l9n
論做作中共國人才比台灣人會
@@2024-l9n口國形式主義宇宙第一哈哈哈
因为不会说中国話才会有台湾腔!
@@没有神 什麼叫中國話,待過幾年中國的我的體悟是高大上(假大空)..持愛吹..還喜歡說空話..一開口就沒事沒事,真信了保證出事..沒問題沒問題...保證後面出問題.....真的是一種心態的問題和政治領導出來的....
會說出要說中國話這種話的,大概腦子也被洗壞掉了
我還特別不愛聽大陸流行歌,以前的歌都很還行,刀郎的歌更是不錯,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也很有味道...後來的歌聽起來都一股空虛味,如 夢似幻但就沒感情..虛的
@@没有神不會說普通話的是你們吧?
最早國民政府時期為了給全國一個統一的發音標準弄了注音你們不用
結果到現在各地還是各說各話各種腔調 每個音都在捲舌
到底誰不會講話?
語言是有生命的,流傳到台灣的中文也會自己成長,兩地相互影響無可避免!
这就是文化交流
喜歡這種語言文化的分享❤
台灣腔流行就是因為聽起來像小孩。就很親切。所以大家都喜歡。
其實大陸想模仿的不是台灣腔。而是台灣的生活方式 也想像台灣一樣自由一樣肆意的活著。
我感觉这是北方人的感觉。。本人浙南人,进了大学去了湖北莫名其妙被说成是台湾腔,但是我不看任何台湾电视剧。后面发现其实是北方人没办法分辨东南沿海人的口音,把我们同类成台湾腔。但是我们自己内部一听就知道是浙南的还是福建的。现在在上海多年口音大家都听不出来了。更加正式了我的看法,就是北方人觉得普通话不好的东南沿海的人说的都是台湾腔。
你们确实有点那个调调啊😂
我在浙江也有親戚,不過不同世代的口音就不一樣了,臺浙兩地都是。
閩南方言的發音 講的普通話就是台灣口音
@@liavidliao2785 在RUclips 上搜周唐韻或是廈門六中同學的講話,口音是不一樣的。
@@liavidliao2785 讓臺灣人聽不出口音差異的是廣東人,在RUclips 上至少見到三個,也包括了廖小花。
你說話的聲音很好聽啊,我們家(台北)會追陸劇,所以家人聊天有時刻意學捲舌音,但講完後因為我們的捲舌音僵硬難聽,大家都笑成一團
都一样,我们学说台湾腔也是😂🤝
我爸跟我姑媽,表哥們跟我哥、我家丫頭都是講標準字正腔圓的京片子(跟現在北京話不太一樣,比較像天津那邊的普通話),我直接是ㄓㄔㄕㄖㄤㄥㄣ不分,每次家族聚會都被說我是從路上撿回家的,最後發現原來我老媽也一樣!🤣到現在每次都被我家丫頭說我非常臺灣國語!
看来您祖上是阔过的。其实台湾腔也挺好的😄
@@bieyuan 等自由行開放有機會,可以帶您全家來臺逛逛,會發現光是臺灣國語就有地區分別!🤣🤣🤣
中華民國當初教的是"官用北平話",也就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在說的,來台灣後更透過廣播教學,台灣正統國語腔調跟受審的溥儀口音是一樣的(溥儀口音可看紀錄片),台北當時因為是首都,存在較多遷來的中華民國人,所以在台北長大的孩子較少接觸到台語口音,較能講出字正腔圓的國語,但大多的台灣人因為受到客語台語的影響,所以並不能說出標準的國語腔調。
又因為國軍、國語都是屬於中華民國的稱法,所以中共國以"北京民用語"稱為普通話,軍隊稱解放軍,要不然各國的官方語言/軍隊應該都叫做各國國語/國軍。
所以有些人認為中共國用的普通話才是正統中國語,其實並不是喔,1958年中共推行的漢語拼音bpmf順序跟1912年推行的ㄅㄆㄇㄈ一樣,就可知道中共國是特意用漢語拼音取代國語,只是為了要跟中華民國做出區別。
不管注音還是漢語拼音,當地人都會跟自己方言融合,而注音來源是官用北平話,普通話來源是北京民用語,所以真正卷舌的只有北京人,其他省份都會跟自己的方言融合,所以講起來也不卷舌,甚至有當地方言的腔調,就跟台灣還被說有中部腔南部腔一樣。
以語言學的發展來說,國家制定統一拼音法其實只是制定個所謂國語,讓各地方言者能有個共同語言好溝通,但不代表要說得多標準才厲害,也不代表要消滅各地方言成就國語。
北京土话在北京的胡同里或者近郊还是能听得到的,跟天津普通话完全两码事。天津话和周边地区的话完全不一样,有太多的当年安徽兵讲话的成分。
@@popolsaint1569
中國不是只有北京方言有捲舌音,很多方言都有
我們台灣人也喜歡字正腔圓的國語,像費玉清和殷正揚,國語發音不標準唱歌就沒有那個味道了,只是我們也可以接受伍佰的台灣國語腔,唱歌又是另一種粗曠的感覺,一般台灣講話比較隨意,但要字正腔圓的朗誦演講也是可以的。
是的,普通话不难。
台灣腔特色其實是懶得咬字 能略過就略過 容易出現連音
而尾音突然停止較累 好像急煞車 這也是容易尾音拉長
你的影片很真誠欸,而且留言區很和平,👍🏿
仰仗各位嘴下留情
小伙子口條清晰,說話的音色也很好,讓我不知不覺得聽下去,居然聽了十分鐘聽完,平時我很不耐煩超過5、6分鐘的影片。
我香港人也很喜歡台灣腔,看大陸的新聞,大陸腔的人說話好像打架、鬥爭的感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小伙子加油。
我努力
@@bieyuan👍👍👍
台灣在國民政府遷台早期,是推行齊鐵恨廣播版本的北京音腔作為官方國語,和後來到現在流傳的北京話也有所不同。但因台灣人當時普遍習慣說台語、客語,有些捲舌音並不會經常使用,幾經演變揉合成現在的台灣腔,加上之後流行娛樂大眾化,使現代台灣人多數習慣不那麼字正腔圓的說話,但字音依舊是保留當時的北京音這點沒改變,譬如我「和」你讀作我「漢」你。
看你這集挺有趣的.我意外發現我說話也是這樣子的..之前去我老婆的山東淄博親戚家走動,她表姐要我幫她在微信上錄像賣一些她做的小菜吧 .裡面有什麼豬腳之類的..結果我在手機鏡頭前錄影.吃了後我直覺就說-(哎呀.我的媽!.這個味道和我們台灣的客家豬腳太像了吧.很道地的口味)..*確實是一種口頭禪🤭..當時旁邊的人還覺得我說話特有趣🤣
台灣人說道地的口味,大陸老鄉說地道的口味。
一開始是被頻道主設定的標題給吸引進來看影片,就不由自主地看完了,應當是頻道主說話斯文,人也文質彬彬,越看越引入入勝,只能開啟小鈴鐺了。😆
谢谢鼓励
光聊天也能侃侃而談,這就是你的天賦,加油。
之前有大陸的朋友說台灣腔嗲嗲的很可愛,我們自己聽都感覺沒有 😂
确实可爱
臺灣原本只有原住民和閩粵的河洛語和客家話,四九年後老將帶來了兩百萬人,各省都有,本人就讀國小六年就有好幾省的老師,鄉音超重,國中高中都是如此,那個年代真是語言大溶爐,現在以經融為一體°
哈,我們同時代的,小學聽到大。後來去大陸旅遊到各省都聽得懂他們的方言,當地人不見得聽得懂其他省的方言,所以還是很得意。
"已"
你們影響台灣也超級多,網路梗真的太神。我自己經驗是兩岸朋友處久了真的會被影響,以前台灣根本不會用「行」「好的」,處久了我會用,反而換他們三句不離不好意思😂
互相交流
首選小三❤
雖然是這樣說,但我認識很多大陸的女生講話也是「可以的呀~」「怎麼了嗎~」「還可以吧~」很溫柔,感覺現在台灣腔有點被刻意炒成很溫柔,是聽起來溫柔沒錯,但只要用很溫柔的語氣,也都聽起來很舒服,主要還是看說話的人吧
用溫柔的語氣說堅定的事~~~
支持小遠,台灣粉絲。🤗🤗🤗
身為在大陸20年的台灣人,我還是覺得台灣腔挺有特點的。我剛到北京時,還想捲舌學兒化音,結果周邊的朋友跟我說,我說話很好聽,聽我說話就像在看「流星花園」。自此就再也不學了!哈哈
是吧,这就是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
台灣語調溫柔婉轉
确实
是否台灣腔不是重點
重點在說話的內容
別遠的腔調很溫柔好聽😊
❤
💪👏👏挺好地~這影片突然火起來~恭喜別遠 ❤🎉😍
❤
我覺得你的說話語氣也滿接近台灣腔的
小時候看電視都覺得好奇怪,正常生活裡沒人那樣講話,之後才知道是播音腔。不過大概到1995之後慢慢電視上的腔調都正常了。
喜歡你講台灣腔!很好玩的!
其實我在南部大多講台語,台語跟福建閩南語用法跟發音也不一樣了!
最接近, 也就是最像台語的閩南語, 就是廈門腔了!
台灣詞語的尾音,語助詞的呀.啊.啦.喔.哦.囉,確實特別多!搞笑的是,聽到很多在台的外國人也這麼說話!還有很多用詞的差異,台灣說宵夜、中國說夜宵;台灣說貓熊、中國說熊貓;台灣說雷射、中國說激光...等
台湾还是保留的传统多一些啊,以前国内也这么叫猫熊。语气助词这一块也多,只是文革样板戏,大字报,搞的人们都不会好好说话了
您好 我是台灣朋友 感謝演算法推薦我 讓我看完影片 其實無論台灣腔也好 普通話也好 能有各地發展特色語言才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因為台灣腔的好 最後變成擊倒普通話的主因 相信大家也都不大樂見 我反而希望哪天的執政者 能讓各地繼續發展家鄉方言 這才能讓每一個文化越走越深遠
互相交流很重要。互相尊重,不认为设限就感谢天了
台灣腔這麼稀奇啊⋯⋯以前外省老兵跟眷屬隨著來台,鄉音有夠重,很難聽懂。現在聽到你們年輕一輩的鄉音,就想起他們。
怀念过去
遠哥您好, 看你視頻覺得挺對味的祝福您做的紅火.
谢谢,叫我小远就好
我覺得要到取代還是有困難的 現今可能還不會怎麼樣但哪知道中國政府會不會突然禁止代風向也說不定 而且在被影響的同時我們也被影響蠻深的 所以感覺以後可能就是遣詞用字接近中國而強調像台灣吧這樣慢慢靠攏 但不管怎麼樣反正聽得懂有傳達到意思的精髓才是語言最重要的目標
真的說得很好, 我覺得台灣話聽起來相對比較溫和. 我想這個和台灣人與人之間講究禮貌有關
也关系
矮油!不錯喔
這是他哪首歌啊?沒什麼印象😂
對啊! 一直到台灣開放私營電視台, 才漸漸有了台灣腔, 早期只有三個電台, 都屬於 黨 政 軍, 廣播電台 也是屬於公家的 那時的播報新聞都必須字正腔圓 就跟你們普通話差不多!
正常人沒有訓練過
不能講的很北京字正腔圓
播音員他們舌頭有練過
“舌位比較高“
正常人說話,
會讓舌頭“自然下垂與平面“
這樣才能講較久。
所以台灣口音才是
比較“正常人的口音”
因為台灣的藝人
已經沒有再走口音訓練那套
都平時如何說就上了
肯定、否定、贊成、拒絕都是非常委婉的一套太極拳。
「你看這件衣服,適合我嗎?」「還行」
「要不要約個時間吃飯?」「再看看」
「不如我這樣這樣」「你要確定捏」
中文博大精深啊,这样说确实委婉
美國人也喜歡英國人的“英國”口音~但還是一邊一國😂台灣口音就是“台灣國語”!
台灣口音就是“台灣苟以”
@@lancehuang4387是ㄉㄞˊ安狗以
又扯到政治,吃大陆人的豆腐。你们民国的宪法是一中宪法,请问美国的宪法跟英国有毛关系?
你看到的早期的節目,通常是台灣的"老三台"(台灣早期只有三個電視台)的節目,早期老三台能上節目的藝人、新聞主持人講話都是那樣"字正腔圓",但是,台灣的民間根本不那樣講話,台灣民間什麼腔調都有。你可以google陳水扁、趙少康、連戰、馬英九的辯論會,會發現純閩南腔、台灣腔、字正腔圓三種同台對話,各種腔調混雜在一起在小小的台灣是很正常的事情,開車去客家人的城市也聽得到大量的客家國語。之所以現在連電視台都聽得到大量的台灣腔有兩個原因,主要是電視台大量設立,所以不再是老三台培訓的藝人演員獨佔螢光幕了,純閩南話的連續劇也有播出,這是其一;其二是捲舌音(字正腔圓)本來就比較消耗力氣,講起來比較累,老三台的捲舌音都是篩選過演員主播特訓出來的,你去街上叫台灣人把舌頭捲起來講話,台灣人會說這樣好累唷幹嘛這樣,人性從懶在台灣民間早就存在了哈哈。另外所謂的台灣腔可能是尾音拖長造成的溫柔感,讓你們聽起來覺得很酥麻吧,這在90年代中期台灣都還不流行,西元2000年以後才大量出現,主因是生活過得更好了(更有錢了)的經濟因素,大家不求快,人與人之間比較求精緻和心靈交流,您仔細觀察日本人講話也是這樣子,一句話中間會夾帶幾個猶豫音,尾音會稍微拖長一下,讓語句軟化一點,尤其在服務業、影視產業這類嘗試打造精緻形象、休閒節奏、品質生活的通常講話都會放慢,自然會引入這些拖長音來軟化語氣囉。我自己身處的產業是室內設計,和客戶談天的時候要創造舒適的環境,講話很慢的,也注重談心;去到工地,節奏都是快的,和師傅講話音調都很濃重,伴隨著不少粗魯話(沒辦法,工地文化都是這樣,不信去問川普大爺)。所以很多電視劇特意營造的悠閒感、精緻感、高品質生活的人群,講話都慢慢的,有錢人家的確生活比較傾向這樣,比起追求速度和確實因而音節短促,有錢人更注意細節、交流和避免損失,所以有錢人要支出一筆錢、要談合作不會那麼快做決定,賺錢是命、無故的損失金錢是智商問題,有錢人交流寧可放慢、把狀況看仔細、感受對方和周遭是否頻率對得上。
感谢分享
我台灣人,但不知道什麼是台灣腔,只知道聽清楚別人在說什麼就可以😄有的人講快又卷,真的一團霧😅
小時候住眷村幾百的大眷村全國各地腔調的那才是熱鬧多數都娶台灣人當太太也有娶原住民當太太的,我媽就是整個就是個大融合。您所說的名星很多也都是眷村或外省二代出身,之所以讓大家接受喜歡台灣腔應該在當時在眷村中已經大融合整合過了能溝通能和暮相融,其實初初社會時與當時的本省子弟相處時本省人也喜歡聽我說話,說我國語音調像唱歌一直說好聽,怪不好意思的。
您太谦虚了😄
@@bieyuan 外省二代決對都懷念眷村生活,整個中華民族各省的人一起生活各種美食整合在一起,雖然很窮窮到夜不閉戶小孩子玩一玩累了睡隔壁家睡也行,現在都拆光了蓋國宅大樓人與人的交流變陌生了!不過記憶是不流失的...祖國是大陸家在台灣都是一家人
這小哥說話挺逗趣的, 給讚啦
聲音很好聽,慢慢細細的👍🏽
別遠啊!你的認知有錯誤!我的年紀足以當你的母親甚或奶奶了,所以我來告訴你,你看到的節目。1962年台灣開始有電視台,(在那之前是到處都有大型電影院而已)那時是黑白電視,播放時間只有早上大概一、二小時,及下午6點以後。那時我是小學。 後來進入彩色電視時代,又有華視,在50~60年代,台灣的電影院播放的電影很多都是日本片或台語片及少部分國語片。後來國民黨禁止放日本片。(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有電影院,播放的就是日語片與台語片,日本人也沒禁止台語片,那你就了解國民黨如何對待本土台灣人!)甚至在那時代,在學校如果你講台語被發現,脖子上要被掛上一"狗牌"(戲稱,但同時也是一種羞辱),如中國文革時被闘爭者所掛的牌子,放學前,那狗牌在那一位同學脖子上,那同學就要被「罰款」!
到約70年代,國民黨又禁電視台的台語的歌仔戲和減少台語片,當時就不少台語演員失業!自從有電視台以來,在電視台播放新聞的,氣象的,或政府節目的,都要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也就是你們的普通話,北京話但沒那麼捲舌,但還是有捲舌),甚至都要受過「正音班」的訓練過才有機會!演員也是,也就是說當時的台視、華視、中視三台是受國民黨控制的,所以你會發現當時有名的演員都是當時所謂的在台灣的"外省人"較多。是有政治因素的!他們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或是找字正腔圓的配音員配音的!在瑩幕底下的真實台灣,到處充分滿著台灣腔、原住民腔、客家腔、廣東腔、山東腔的國語!電視台瑩幕前的演員或人員必須講字正腔圓的國語這現象一直維持到台灣民主化以後,也就是政黨輪替後,接著又有台灣人的電視台三立電視台,民主化後,要求政治人物不許經營媒體業等法規等陸續出現。直到90年代因網路的發達,1993年,我就在我所工作的大學全校架起100MB的雙循環網路架構了,堪稱台灣第一個。後來,多媒體的發展加上網路更快速了,那時(1992年我從美回台,)台灣已幾乎全島可無線上網了。再過幾年,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誰還管你什麼腔?台灣的NCC也管不了網路自媒體,所以你才會看到一對台灣腔的節目。
谢谢分享,深受启发,我都是网上搜来看的,确实都没您讲的细致
腔調主要是看環境。
像我去大陸兩三天,就會開始捲舌了。
跟原住民朋友一起,兩三天就會有他們的口音。
和香港、馬來西亞朋友在一起幾天,又是不同的口音。
不是故意的,但就是會交互影響。
我还以为你们学不会卷舌呢😄
因為台灣還夾雜著閩南語、客家話交互運用,都有影響。像是馬來西亞那邊的華人,本身是廣東話和福建話影響,所以他們在說普通話的口音,就很接近台灣。
而我最喜歡聽到的普通話,是湖南人的腔調,超級可愛又好聽
在台灣有一陣子是很流行京片子。那時候瓊瑤的小雨點一哭簡直是碎了整個台灣人的心。直到現在我對小朋友奶生奶氣的京片子還是毫無抵抗力的。一聽到就心就化了。太太太可愛了❤!倒是成人說話,確實是台灣腔比較好聽。比較清楚比較軟吧。
各有特色
OMG金銘的那小雨點...
@@bieyuan你們現在說的"台灣腔" 其實應該叫做"懶音"
(就是平常台灣人說話 ,懶得把共鳴腔打開 懶得動下巴 也懶得咬字)
上世紀時台灣的節目主持人(更別說新聞主播)咬字相當清楚
因為那時候 政府有要求媒體"正音"
(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 ,小學國中裡也有要求)
後來政府不要求了 大家就照著在家裡的說話方式
而且重點是: 這會越來越"懶" !
不過如果要說到真正的台灣腔 ,這種懶音還稱不上
所以你如果要求大部分台灣人認真咬字 ,他們也可以把字咬得相當清楚 (至少不離譜)
真正的台灣腔 ,是豬哥亮的口音("發瘋"會說成"花轟"那種)
而且你如果要求他們認真咬字 他們還是沒辦法講得很清楚
@@renwang2205沒錯 非常認同這段話
哈哈哈哈,謝謝博主的說明。這發展也是好事一件。
是好事
了解戰後台灣的歷史便能理解台灣影視媒體上口音的變化。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當時華語媒體的主持人、影歌星大部分是1949後的外省族群,所以說話自然更像中國口音,到了1980年代開始媒體的主持人開始台灣本省人(華語口音受到母語影響的族群)變多,自然而然更貼近普通台灣人說話的口音取代了早期那種字正腔圓的口音。
欠打~哈哈哈~有趣~✌我也是吼來學會台語的(看地區方言也有異),我記得很久前我媽說小禎啊!台語講得不好國語都快忘了呀!,演變成現在的說國語帶著台語出來(台灣腔)有時吼 故意說是因為搞笑拉近彼此。而有些長輩是真的只會台語為了和小輩溝通學說國語自然的台灣腔~其實台灣腔也可以說國語翻譯台語或台語直譯國語都可~現在的年輕人會聽但不太會講台語嘍~😜😜😜
挺好的
大陸人
很多鄉腔
有時候一個年輕人
ㄧ開口說話
突然就變成老伯了
方言确实多,隔壁村的有时候都不一样
口氣很重要!
對啊 小時常聽到眷村各省口音
因為1949前後,當時從大陸逃難來~現凋零 少了,
所以我也屬於外省第二代
早期的台灣電視圈、廣播圈,的確很要求主播、播音員的字正腔圓。我二阿姨以前也是台灣的振聲廣播電台播音員,她雖然是本省客家人,但是操著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非常好聽。而我從小也是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造就我也會講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時常很多同事、同學、朋友都誤以為我是外省人,每當他們在質疑的時候,我就乾脆切換腔調,全程講台語,他們瞬間驚呆,原來我也是會講台語的,而且我台語詞彙量也很大,並不是那種半調子。現在很多年輕人連台語都不會講,講的亂七八糟的。
其實你一般聽到的台灣腔,我也是會講,反正就三種腔調,我看場合、心情切換。台灣腔主要就是語助詞是一大特色,讓你聊天過程中🈶️人味。可以緩和過硬、過剛的語氣,使聽者的心裡舒坦點、感覺親近點,好繼續接話。因為這種腔調,可以傳遞說話者的心情、意境,拉近彼此的距離。
順道說說我自己三種腔調的使用時機:
1.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台上講話或上課時使用,這是為了讓台下眾多的聽證能聽得清楚,我必須講話講得非常正確、清晰,因此我會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來表達。
2.一般的台灣腔,與平輩朋友私下聚會聊天、講電話時使用,這是最平易近人的說話方式。
3.台語(閩南語),在與長輩聊天、上街買菜時使用,因為他們都是一群普通話說不好的老人,講台語是最方便的選擇。而且當我開口講台語的時候,長輩會很喜歡跟我聊天。🤭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越來越不會講台語,很多長輩覺得跟這些年輕人講話很累,雙方常常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還要旁人翻譯,久而久之長輩與年輕人的溝通就會出現代溝,長輩根本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也就很少跟晚輩聊天,這樣導致長輩其實很孤單,沒人陪他們聊天。
但是我其實🈵️喜歡聽大陸男生講的普通話,很🈶️男人味,聽起來就像個爺兒們。😂😂
我的確有時候很討厭自己的週遭男性朋友講話,講話口齒不清、句子還不通順,常常感覺對方是含著滷蛋在說話,我聽了快氣死!😂
哈哈哈哈哈您真是个体面人,“像爷们”这话一般人不会讲🤝❤️
@@bieyuan
您過獎了!😂
因為早期國民黨執政,中央政府有許多的官員都來自大陸的外省人,我母親雖然是在地台灣人,但在中央部會工作,我自然與他們接觸也多。所以我很容易吸收很多來自大陸的傳統中華文化,這的確是一般台灣人比較少接觸到的。
朋友, 修正一下, 是"正聲", 不是"振聲"! 正和振發音不同吔~
@@glorialee2709
我不是因為發音錯誤而打錯,是根本沒去記到底是什麼字?😂
@@MrHanasawarui OK的. 但是主意是發音的不同, 不是那個字的問题.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听過, 記憶都快几乎消失了, 我是台灣出生, 祖籍青島, 美籍華人, 但其實有5种不同DNA, 我是那裡人呢? You know what I mean? 什麼吋候世界大同呢?
台灣口音是聽來比較溫和,而我們覺得、不,是,對,可能,之類的話有點不是很開心,所以後面都加個什麼啊,呀,嘛,喔,哦
可能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吧❤
是这个道理,文明带来的变化
為了表達比較委婉
這樣表達主要是讓要人不覺得剛硬,加上尾音(呀、啊、喔並把尾音拉長)為了讓人聽起來更柔。
生活簡單,才是幸福,不好太過與物化!
現在很多台灣學生也接觸中國網路文化,他們雖然不一定學腔調(好像要演戲技巧),但是中國網路單字已經進入他們的口語中了。和家中晚輩聊電子產品的時候他們都用中國用法,台灣用法反而聽不懂。有台灣學生罵人也不用台灣用法了。
哈哈哈我们这里骂人花样确实多😂
其實那個年代台灣大眾講的口音應該也不是字正腔圓的,只是因為那個年代政府大力推行國語,所以新聞媒體、娛樂節目、學校老師都必須用字正腔圓的口音講話,一般台灣民眾說國語時跟中國各省一樣是有自己的腔調的。
应该是,我们这里也有很多人说不好普通话
小哥看你很帥,說話有理,才看完的。大陸人說話真的很吵,希望你們學一點台灣的溫柔有禮。還有康熙是急流勇退,不是沒人看才沒落的
说话跟吵架似的😂
解嚴後的台灣社會氛圍奔放自由發展,影響了語言變化;我在戒嚴時期求學,政府要求的國語非常嚴格拘謹。
“康熙來了”的蔡康永、小S都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三代(第一代就是跟國民黨來台灣外省人),他們的國語其實應該算是台灣地區講北京話最標準的。如果你聽台灣閩南裔的後代講國語,就不止台灣腔的問題了,還有台灣國語的問題,特別是老年人。
第一代來臺的北平人講的北平話比現在的北京話好聽多了也清晰很多,每個字都字正腔圓,都能懂。現在的北京話太捲了,捲到幾個字連成一串,聽都聽不懂,需要翻譯。
原来这样啊
@@bieyuan又快又卷 我也聽不懂說什麼,直覺說話的人下巴應該很酸吧!
只有一半外省//
小S的媽是台灣彰化人
沒錯,去看林青霞演的瓊瑤電影,那時期的國語,就是官方的台灣國語。大陸的北平話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大批都市的北平人離開後逐漸消失,現在的北京腔應該是北平市週圍的城鄉方言。
@@尹美貞 捲舌的是河北口音,王偉忠的爸爸媽媽才是正宗北京腔~不捲舌
其實你可以再觀察
你可以記錄
未來你以後
小孩孫子的口語音
絕對會與你的現在不同。
尤其電視網路
突破以前交通限制
大家的口語會越來越“軟化”
因為這樣發音比較“省力”
确实
早年曾經在大陸工作過幾年,深感體會中國疆土幅員遼闊,各省各市方言各異,有些同為一省不同縣的人就因為語言有些不同,就被視為外地人,更別說不同省的南腔北調,如果不會說普通話,那就是雞同鴨講,所以在80年代時,就我的觀察中國未來勢必將會演變出統一的語言,不為別的,就只是不管到了那裏,中國人就是能互相溝通,沒有語言障礙!而台灣話其實就是普通話,只是語氣用語,說的速度都顯得親切溫和些,這樣的溝通無形間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希望未來在這方面也能漸漸的讓兩岸人民距離更近
希望两岸加强交流
原來台灣腔就像東北腔一樣魔性,久而久之都被感染了~哈哈哈,想看台灣腔VS東北腔.
那肯定是东北腔完胜,因为东北腔那个味太冲了。。。
@@bieyuan 哈哈哈,我也這麼認為,東北腔太有特色,我很喜歡
不是台灣早期字正腔圓,而是當時能上位的幾乎都有國民黨背景,都是從中國來的
1949 以後在台灣生長的中國人很難學到字正腔圓的國語。
因爲教中文的老師,自己都沒學過注音符號。
有些在地的老師只會說台語和日文。
為了能繼續就業,自己還要先學注音。
說的國語不但有台腔還有日腔。
有的老師是從大陸逃難而來台的。
說的國語各有特色、腔調。
可憐的就是我們這群學生。
在校時學的是山東腔,
回家後又要聽福州腔。
最後就發展成自創一格的台灣腔!
有点像福建腔,但确实自成一派
那時候的老師很多也是各省份來的
他們說的也不標準
不過我自己認識的外省第二代
大概現在60以上的
很多真的是操得一口標準國語
我覺得真要說台灣其實是沒有腔調,變的不太注重那些繁瑣的強調式發音方式,口音變得比較放鬆,就像是唱歌也是,印度泰國等發音重的國家現在流行樂曲,也是在唱的時候強調的音調會減少,大陸唱流行歌曲也是會像台灣這樣,我覺得這算是一種發音進化的自然現象,因為講話輕鬆又自然,如果特別強調一些音調就會有很強烈的地方特色。
专业啊,分析得不错
對台灣人來說,這集內容是陌生又有趣的觀點,真有意思。
🤝
20年前 我前女友是住深圳的潮州人 說普通話和台灣人幾乎沒兩樣
但她唱歌時整個潮州鄉音都出來了
南方人尤其是接近福建地區口音會和台灣相近
這樣交流真好
心平气和
😂😂😂我活台灣四十幾年,不知道台灣語調這麼神奇?!這麼有生產力啊!呵呵呵...😂😂😂😂😂
不假哦
真假~
我在美國工作的前台經理,一個女孩子,廣東人,有一天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聊到口音的話題,我說angel 的口音已經很接近台灣人口音了,她說,她小時候在中國常常看台灣的偶像劇,然後看久了就自然變成那種口音😂
我也看不少,流星花园都看烂了,因为当时大陆没啥青春偶像剧,电台到处都在放,放了很多年
@@bieyuan 然後我是大陸福州出生的,12歲依親移民到台灣,我本來以為在美國待了八年,身邊都是大陸的朋友,我的口音應該會變回去吧,結果有一天我很得瑟的跟我一個福州朋友說,怎麼樣?我口音有沒有變的福州一點?他一臉鄙視說,你還是滿嘴台灣腔,你這輩子是變不回來了…😣
口音跟环境关系太大了 ,其实挺好听的啊,台湾腔@@OSCAROscarOscarOscarOscar
@@OSCAROscarOscarOscarOscar用台灣偶像劇荼毒他😆
用早期的吧, 近幾年的感覺不太行啊
我十多年前去廈門三天,我就講話有個恩的音,不過我去北京十天倒是還好可能是因為在北京比較沒人當地人說話,在廈門、泉州還有跟當地學生講些,不過說真的,台灣腔大概是因為ㄅㄆㄇㄈ注音統一來的,不然以前的五燈獎等等節目也是字正腔圓的,也有可能是國語跟閩南語的交替,有點台灣國語,久了就有自己一套台灣腔,不過你如果去台灣一些地方,還是會有不同的腔調,尤其是馬祖的福州腔跟澎湖的閩南腔。說真的我也注意到,大陸有些人講話跟台灣腔一樣,可能真的比較好聽點?我也不知道。不過就像繁體字現在在台灣發揚光大,說真的,大陸很多中華文化都反而在台灣留存著。
我也觉得,很多传统在台湾保留着
你說0幾年當時的領導人,不是這位,所以當時大陸對比現在相對自由,而且當時也有很多大陸人在用臉書,不過這位上台之後就開始設置長城,以前玩天堂2也常常遇到打著英文亂碼,現在才知道原來都是大陸人(當時遊戲系統無法顯示簡體字)
怀念过去
打天堂二時我有次中毒在河邊亂跑喊救命 ,那時外掛的大陸玩家看到還跑來救我😂 真懷念
其實大家都互相有影響,保持這樣和平交流才是正確的
別被兩岸政治高層(中共鷹派/民進黨)那些為了一己之私在挑動搞破壞
是啊
谢谢內地的文化流行的演變分享!
台灣內地南投沒甚麼特別阿
中秋快乐
...謝謝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10:54表情很讚😂
遇過南方講普通話也很像台灣腔。其實沒有差別那麼大。
确实
真的~
有一次,我到我們英國的研究所的圖書館,聽到一位同學在講電話,他的強調,就很我們台灣腔沒差別。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四川人。
所以,南方口音,其實聽起來都非常像。唯一的不同,就是用詞不一樣而已。
像我們說「影片」;大陸朋友說「視頻」,這些些微的差異。
1949年大陸一批各省份軍人家眷、各界精英、故宮國寶、黃金隨蔣中正來台灣暫居,治理台灣,大江南北口音都有,山東、湖南、河南、河北、江蘇、浙江來很多人,所以你看到多年前字正腔圓大陸口音節目居然是台灣的很驚訝,但了解1949年歷史後,就明白了。所以為什麼台灣當時有本省人、外省人之分,外省人指的就是蔣中正從大陸帶來的那批人,字正腔圓的。鄧麗君父母也是山東河北來的,所以她會說山東話。了解歷史就會明白釋懷了❤
我爱邓丽君
原来台湾腔这么厉害,已经形成带货生产力了👍这就跟90年代的青少年爱唱粤语歌,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通用法语是一个道理。
那古節目應該是我們這邊說的外省人主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