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月 共君斷約(水車)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6 фев 2025
- (五娘)共君斷約,共我三哥恁今斷約,須待今冥人睏靜。
若還不來,頭上是天。
若還那卜負君,天地責罰,黃氏五娘早早先死。
(陳三)感謝阿娘,果有真心,阮明知恁是假學做一磨鏡。
來阮厝行。
(五娘)罵君幾句,都是瞞過媽共爹。
見君恁今障說,帶阮心頭軟成綿。
丁古林大,恨着丁古賊林大,你着早死無命。
每日催親迫緊,阮今幾遭險送性命。
(陳三)心神把定,莫得着驚。
(合唱)侢甘割捨辜負三哥恁人情。
侢甘來割捨辜負我君恁人情。
感謝分享珍貴錄影!!琵琶:張鴻明,三弦:蘇榮發,洞簫:蔡勝滿,二弦:謝永欽。懷念!
感動穿越時空的樂音
遠在馬国,听了南音尤如在泉州.
Lee Dylan 這是台灣的南管 現在泉州的主流不是這種唱法了
@@04吳榮恩 台灣唱法才是正宗,泉州唱法无南音味,不好听,
@@nglaifai2251: 請教一下,台灣南管與泉州南音的唱法是如何的不同,是有怎樣不同的變遷與差異?那個是比較接近早期流傳下來的正宗南管音樂?不好意思,我是一位南管音樂愛好者,想多了解其歷史沿革背景⋯⋯
@@dshhung 大陸因文革的關係,很多傳統的東西丟失了。現在大陸的南音唱腔,加入美聲小嗓,隨然感覺音色較好聽,但卻少了抑揚頓挫的韻味。仔細聽,大陸很多地方音樂的唱腔,音色幾乎都ㄧ樣,只是語言不同,少了獨有的特色。台灣南管唱腔,使用本嗓唱法,音色較混厚,較有抑揚頓挫,保留傳統原味。只是因時代變遷,台灣南樂現在也只是小衆文化,仍有傳承危機。我是台灣南管學習者。
@@nglaifai2251 南音發源地本在福建泉州、廈門。台灣南音是清代移民去台灣的南音先輩們帶過去的。台灣著名南音大師張鴻明,原籍福建同安,一次偶然到台灣訪親,因為適逢國共內戰時期,兩岸戰事緊張而被迫居留於台灣。成為台灣琵琶大師,與蔡小月等台灣南音精英,組團前往巴黎演出。並出版了一套CD光碟。這首“共君斷約”就包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