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課本沒教的事》EP.97 ► 🇫🇷法軍迷因必有它!🇫🇷 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真的是笑話嗎?盟軍姑息!德軍竟然還使出傑出的一手!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1 янв 2020
  • 🔥強訊報你知🔥
    沒奶沒腿,但依舊經典!
    matt_gameni...
    --------------------
    我的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讓頻道多活幾分鐘!
    / gamenight850813
    --------------------
    我的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goo.gl/RaVKzk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
    以後不寫內容了,有興趣我用的畫面或音樂可以私訊粉專喔!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60

  • @RCTUN748
    @RCTUN748 4 года назад +626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馬其諾防線是成功的,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它的存在,迫使戰場會發生在指定的地區,若以當時的法軍兵力來說,最佳解決方案就是讓德軍於指定的戰場發生戰鬥,如果馬其諾不存在,那麼法軍就失去指定戰場的優勢,並且退一萬步看,如果馬其諾防線真的那麼爛,為何德軍不直接踏平,很簡單啊,根本踏不平啊,太硬了,所以這也確實像克勞塞維茲說的那樣,有個防禦點在這裡,就會迫使敵軍往其他地方想辦法,這就是馬其諾防線存在的價值。
    當然事情總有一體兩面,以馬其諾的價值來說,它的存在有幾個特點,第一個就是很花錢,這個指定戰場的優勢的前提就是要花大量的金錢把不希望變成戰場的區域用錢買起來,這就是建造以及養這個防線要花的錢,再來就是,指定戰場的優勢就如Matt所說的,有一些政治上的角力關係,雖然開戰之初也許能像預想般的那樣進行,但就是what if一般的發生了意料外的事,但整體來說,防線仍然維持了指定戰場的優勢,讓戰鬥沒有發生在防線預先設定的位置上。
    所以整體來說,我對馬其諾防線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何況法軍會戰敗,政治面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事實上法軍就算戰敗,但仍保留大量的反抗力量,這對戰爭期間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以反抗力量來說,各個被侵略國都有,但很顯然法國的反抗力量是比較大的,我認為就是這個原因。

    • @redford1412
      @redford1412 4 года назад +49

      戰前外交上沒能讓比利時留下是挺致命的。在德蘇互不侵犯的情況下,應該要有德國會在西線投入全部力量的假定。英法已經宣戰的情況下,德國借道比利時沒有任何顧忌,比利時的中立已沒有意義。

    • @user-yr1io7gm8d
      @user-yr1io7gm8d 4 года назад +40

      不過反過來說:
      德軍倒是讓法軍認為他只會往特定的區域進攻,這就是馬其諾的缺點,完全失去主動權的法軍,輸掉也不意外;而德軍反倒是占了攻勢上的突然性,戰略上機乎是有十足的優勢,這正是法軍所欠缺的。

    • @user-yr1io7gm8d
      @user-yr1io7gm8d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

      而且更不用說法軍進攻沒有章法,撤退沒有一致XD

    • @user-gb6bw3oo5m
      @user-gb6bw3oo5m 4 года назад +20

      有句話 叫"國可百年無戰,不可一日無備!!"
      軍隊存在目的不是要去打別人 ,而是 要形成赫阻力量 讓對手不敢 輕舉妄動!!
      正所謂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以此來看 馬其諾防線 完全達到目的!!
      德軍根本不打 這防線
      難道法國設立這防線是為了要讓人德國人來打的嗎??
      不是吧,法國人的目的是要讓德國 看到這防線,就自動打退堂鼓!!
      至於德國從阿登森林突破,給法國來個背刺 跟這條防線沒有關係......

    • @faroviat
      @faroviat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法國第9集團軍其三個軍已經竟其力量抵擋德國人跨越馬斯河但他們面對的是7個裝甲師44個步兵師的強攻
      然後明明該是在主場作戰的法軍得不到空軍掩護派給第9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嚴重缺油難以機動
      法軍主帥頻繁易主製造大量的混亂

  • @thethirdfrenchempire1556
    @thethirdfrenchempire1556 3 года назад +8

    有些人認為,是馬奇諾防線導致了法國的戰敗投降。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妥當的。因為法國戰敗的原因還有很多,馬其諾防線的存在只是其中一個:
    1.法國陸軍總司令甘末林從戰爭一開始就抱着負面思想,戰爭剛開始就認為已經輸了,在法國社會,內閣和軍隊中助長了失敗主義的蔓延。使軍隊士氣一落千丈,厭戰情緒益增。
    2.貝當元帥和皮耶·拉瓦爾等人從中作梗,不但散播對士氣不利的信息,還和德國領導層暗中勾結,企圖推翻法蘭西民主共和國的體制。使法國四分五裂,在危機面前不得團結。(結果他們得逞了,法國戰役後,貝當元帥擔任維希法國的元首)
    3.過度保守的戰術。經歷過一戰,法軍最高領導層明白到進攻可能會伴隨着大量的傷亡,因此在戰爭中決定採取防守的策略,失去了反擊的時機。當德軍突破阿登森林時,事實上,德軍的兩翼是非常之薄弱的,如果法軍能夠把握時機,在此時發動大規模反攻,我們現在學到的歷史可能會非常不一樣。
    4.無法把握較好的裝備所帶來的優勢: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擁有號稱「歐洲第一」的陸軍,其坦克的性能比上德軍是強好多的,不但防禦力強,連火炮也強更好。法國還擁有僅次於英國的強大海軍,在各方面都吊打德國(儘管空軍不怎麼樣)。但很不幸地,法軍未能把握這些優勢。陸軍的坦克被強迫一定要跟從步兵行動,減低了坦克突出的靈活性和攻擊能力。坦克沒有和空軍合作,使得進攻的時候缺乏空中支援,導致大量坦克被敵軍俯衝轟炸機消滅(斯圖卡)。在法國戰役中,法軍幾乎沒有出動過海軍,更沒有用海軍進行進攻,使原本能夠在戰場上大展身手的戰艦,被迫「躲」在港口。
    這些都是法國被德國打敗的原因。
    5.對無線電的輕視。法軍坦克,飛機,大部份都沒有安裝無線電,使通訊變得困難,而德軍早就在大部份坦克和飛機上安裝無線電了,能夠實現戰場上的實時通訊。
    6.法軍最高司令部頑固不靈。法軍最高司令部在戰前已經通過瑞士,斯德哥爾摩,羅馬教廷,駐柏林大使得知德軍要通過阿登森林來突襲聯軍的後方,但法軍最司令部頑固不靈,堅持要採用原本的方案,即進入比利時的方案,結果進入了德軍的圈套,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7.法國缺乏中央指揮部,戰爭時期分為三個指揮部,各自作戰。沒有協調作戰,使指揮混亂。
    8.法國之前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的表現,令各國大跌眼鏡,尤其是蘇聯。慕尼黑協定使蘇聯和德國越走越近,結果在災難來臨之前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法國失去了在東方的一個重要盟友。被迫和英國一起承受德國的攻擊。
    由此可見,法國的戰敗不單單是因為馬奇諾防線,還有許多因素,例如政治、外交、政府官員作為等的因素。不可以偏概全。
    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 @mattsgamenight
    @mattsgamenight  4 года назад +217

    各位!新年快樂啊!祝身體健康、鈔票「鼠」不完!🧧🧧🧧

    • @wtao015
      @wtao0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請問 會講有疾病大爆發的 戰線嗎???

    • @user-wu6tf5ns5g
      @user-wu6tf5ns5g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wtao015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13.4萬 位訂閱者
      🔥強訊報你知🔥

  • @dftgjyvodyani2205
    @dftgjyvodyani2205 4 года назад +412

    戰況危急時請沿空白處旁虛線剪開

    • @user-vt9vw7nf3b
      @user-vt9vw7nf3b 4 года назад +199

      復辟王室請使用左邊
      發生戰爭請使用中間
      爆發革命請使用右邊

    • @blitzkrieg981
      @blitzkrieg981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8

      這是一張法國戰旗,底層用白色,中間放一個白色十字架,最後再用華麗的白色字體寫「天佑法蘭西」

    • @arturiaemiya8922
      @arturiaemiya8922 4 года назад +60

      要跟敵軍簽停戰請加上斧頭,流亡海外請加上洛林十字

    • @user-gv8vd8pg5g
      @user-gv8vd8pg5g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无内鬼,来点辱髮笑話

    • @philipzeng2412
      @philipzeng2412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Arturia Emiya 得,這個梗不錯🤣😂😂🤣🤣

  • @user-cr3nj2lx4v
    @user-cr3nj2lx4v 4 года назад +69

    當你在法國邊界,對面的樹開始講起德語.jpg

    • @user-gr6ec7qj4j
      @user-gr6ec7qj4j 4 года назад +23

      當你在史達林格勒裡,旁邊的建築物發出了俄語的聲音。

    • @xdgiih766
      @xdgiih7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3

      周昱瑋 當你在廣島,上方的飛機開始講太陽文

    • @shrimp0711
      @shrimp0711 Год назад +2

      當你在芬蘭,旁邊的雪突然講起芬蘭語

  • @user-nt2bq9th1n
    @user-nt2bq9th1n 4 года назад +290

    “德軍舉起白旗”
    德國人怎麼開始搶法國人的工作了XD

    • @latnat7506
      @latnat7506 4 года назад +49

      德軍舉白旗不傷身,你看看法軍最後舉白旗丟了整個國家

    • @user-lj9yd7fr5t
      @user-lj9yd7fr5t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所以元首一直很火大啊!

    • @user-ex9qj3sm8k
      @user-ex9qj3sm8k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谁说不伤身,那东德和西德还有奥地利是什么

    • @user-jh7zs8xd1u
      @user-jh7zs8xd1u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latnat7506 德國直接被瓜分了

  • @Tenshikun1011
    @Tenshikun1011 4 года назад +137

    13:00 以為Matt遭遇到斯圖卡的俯衝轟炸了

    • @kainfox
      @kainfox 4 года назад +42

      下一集:《二戰課本沒教的事》看Matt如何以居家生活用品擊墬中和斯圖卡中隊

    • @Suomiy_
      @Suomiy_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1

    • @mattsgamenight
      @mattsgamenight  4 года назад +36

      比那還慘哈哈

    • @user-cy3bg2dm2s
      @user-cy3bg2dm2s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中和繞道XD

    • @erickuo2786
      @erickuo278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快點搬出40毫米鋼琴管給Matt彈

  • @user-um9jn4oq4l
    @user-um9jn4oq4l 4 года назад +40

    練了鐵頭功,別人打你腳。練了金鋼腿,別人敲你頭。

  • @user-nt2bq9th1n
    @user-nt2bq9th1n 4 года назад +165

    比利時在剛果:🍫🔗🔫
    比利時在歐洲:🚸🚸🚸

    • @crisprhuang1734
      @crisprhuang1734 4 года назад +63

      義大利在衣索比亞:💩💩💩
      義大利在希臘:💩💩💩

    • @realelite2
      @realelite2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crisprhuang1734 😂😂😂墨索里尼會777喔

  • @D.va_nuclear_bomb
    @D.va_nuclear_bomb 4 года назад +20

    德國當時也知道如果正面攻擊傷亡也許會很大,所以德國當然會也不願冒這個險。每個防禦工程會依上次的戰爭經驗來做調整。

  • @aluxtaiwan2691
    @aluxtaiwan2691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

    從某方面來說 法軍當時就是篤定德國沒辦法從森林裡過來
    就像我今天告訴你共軍會從東部海岸線的峭壁登陸一樣難以置信

    • @redford1412
      @redford1412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共軍自己也很難以置信(登陸船團繞遠路不說,東部的合宜登陸場應該不好找,況且...當美軍死人啊)

  • @raycai6738
    @raycai6738 4 года назад +41

    其實德國人早就從捷克情報局得到馬其諾防線的完整圖紙
    德國人可以發動一系列空中打擊摧毀馬其諾防線甚至繞過防線切斷補給
    而法國人只能躲在防線等死
    德國人情報工作雖然沒有英國人和蘇聯人厲害
    但還是破譯了法國人的無線電進而摸清了法國人完整的作戰序列
    其實法國人會輸這麼快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法國人情報戰的失敗

    • @user-pq3wr7km2o
      @user-pq3wr7km2o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一場戰爭要顧慮的太多,政治、工業實力、補給、情報、單兵素養……不能從一個層面單一論述

  • @ANIMAS.
    @ANIMAS.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馬其諾防線真的做得很厲害,法軍只需將兵力專注於東北防線即可,阿登森林只能說是大家都會苟且的部分..

  • @jaguarxj58
    @jaguarxj58 4 года назад +53

    中和斯圖卡編隊飛過

  • @spadesentry3572
    @spadesentry3572 4 года назад +49

    阿登森林法軍是有要反攻補缺口啦,反攻的感覺就像是寒假作業拖到開學在寫…

    • @Shinano110
      @Shinano110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Sentry Spade 哈哈哈來不急

  • @Blackchocolate1208
    @Blackchocolate1208 4 года назад +19

    10:01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阿希也,捉阿希,鞭數十,驅之巴黎?

  • @user-vm6lt9vj3n
    @user-vm6lt9vj3n 4 года назад +13

    防禦工事就是有用才被繞道啊 沒用就直接攻破或者忽略就好了 代表這個防線建設是非常有用的 只是其他的防禦破洞沒去補齊 可惜了

  • @laisan86
    @laisan86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原則上,馬其頓防線還算成功!只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挑錯比利時當盟友啦~

    • @shigure0607
      @shigure060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就算没有比利时 希特勒也会用古斯塔夫巨炮最强之矛

  • @stu34111
    @stu34111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就戰略思維來講馬奇諾是正確的選擇 法國人口太少玩不起消耗戰 相反的守勢作戰可以有效地拖住敵人

    • @user-if4bd6df1w
      @user-if4bd6df1w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同感。
      對它的下場,只能說凡事都會有意外。

  • @MechFrankaTLieu
    @MechFrankaTLieu 4 года назад +14

    戰術層面上大成功 ; 戰略層面上大失敗 ; 說的就是這個

  • @felixmk7316
    @felixmk7316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說真的,以馬奇諾防線來講,其實就跟線列戰術誕生一樣,為了切合時代和經驗的產物而已,只是德軍的戰術更超前劃時代。如果放在一戰,馬奇諾完全就是一霸

  • @cycurem
    @cycurem 4 года назад +39

    一戰德國:比利時借過一下
    🇧🇪:贛(烈日戰爭)
    二戰德國:比利時『再』借過一下
    🇧🇪:贛(比利時戰役)

    • @1WEIYU
      @1WEIYU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葉嘉豪 比利时:干

    • @crisprhuang1734
      @crisprhuang1734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葉嘉豪 🇧🇪:贛,不是跟我借嗎,啥時還我啦!😂

    • @user-vb8ei3ji5h
      @user-vb8ei3ji5h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crisprhuang1734 我們借了,就是我們,不會還得

  • @user-fs1li2kl8l
    @user-fs1li2kl8l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馬奇諾只能延遲德軍的進攻,為後面和盟軍一起反擊創造戰機。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兵源少所以只能靠科技彌補,科技差不多就只能靠智慧取勝。德軍阿登森林快速推進是意料之外,但是也反映了法軍的戰爭資源不足(不可能在自己防線留缺口)及應對的嚴重滯後(沒有快速機動部隊堵缺口)。

  • @alexchang2712
    @alexchang2712 4 года назад +65

    “The white flag.” 超好笑

  • @user-tv7sh9rv3j
    @user-tv7sh9rv3j 4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主持人精彩講述

  • @hanskaleido533
    @hanskaleido533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如果是在沒無線電的時代,投資碉堡是很有用的,但在通訊發達的時代,請先投資機動力

  • @m00058
    @m00058 4 года назад

    影片很用心 知識量很厚 也帶點幽默

  • @user-nt2bq9th1n
    @user-nt2bq9th1n 4 года назад +64

    你知道為何法國國旗是紅白藍三色構成的嗎?
    因為中間那一塊是撕下來投降用的

    • @twsean824
      @twsean824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這…………可以……

    • @taiyji
      @taiyji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被說沒有女人跟外勞就不會打戰 不是沒原因的😂

    • @user-vt9vw7nf3b
      @user-vt9vw7nf3b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左邊王室
      右邊革命

    • @Suomiy_
      @Suomiy_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user-vt9vw7nf3b 中間投降

    • @user-tr7tl2mi9l
      @user-tr7tl2mi9l 4 года назад +16

      @@user-vt9vw7nf3b 不是美國攻去的時候就舉藍色,蘇聯紅色,德國白色咩

  • @user-iu4xz1vy6g
    @user-iu4xz1vy6g 4 года назад

    Matt 新年快樂~

  • @Chi6661
    @Chi666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喜歡這個時期的解說方式,平穩不浮誇,知性又不失幽默...

  • @bala7156
    @bala715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9

    4:44 我聞到黃標的味道

  • @tjl8483
    @tjl8483 4 года назад +23

    將自己置身於堅固的防禦中,就意味著你要你的敵人換個方法進攻....以上內容從某種角度很普魯士,不過為何總有一種猥褻(X)戰術的感覺?

  • @user-rk2zd9lw7b
    @user-rk2zd9lw7b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謝matt介紹

  • @a5412898078
    @a5412898078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實際上法國建造馬奇諾防線的最初目的,並非是完全依靠這道防線來阻擋進攻,而是希望依靠這道防線來遲滯進攻方的時間,替後方部隊爭取到集結以及反擊的時間。另外關於阿登森林方面,法國方面其實早已知道,阿登森林並非像外傳一樣不適合機械化部隊行進,但法國方面卻不重視這份報告,直到阿登森林方面被德軍突破後才大夢初醒,但這時已經來不及了。

  • @ChiShiangChen
    @ChiShiangChen 4 года назад +34

    5:38 這太嘴了吧哈哈哈,彩色相片是吧

  • @4ucorsairpilot
    @4ucorsairpilot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為了穿越森林德軍不知道嗑了多少毒品才熬過去:P 等等,剛剛請家人寄來的那包藥還真香

  • @niizuki8036
    @niizuki8036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其實個人認為大西洋壁壘最大的缺點在於過大的建造規模跟建造耗時 雖然比起馬奇諾 大西洋壁壘已經精簡很多 德軍在建造時也盡量考慮到功效與時間、成本的平衡 但很明顯一個固定的大型防禦工事並不是這麼短的時間能完成的

    • @duntknowdowhat7533
      @duntknowdowhat7533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所以隆美爾他自己不想靠大西洋壁壘,他一直主張要在盟軍登陸上岸頭24小時把他們趕下去

    • @niizuki8036
      @niizuki803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duntknowdowhat7533 不過因為德軍沒有海面優勢 所以也不好說啦
      嘛 結論來看 大西洋壁壘的確沒有達到它應該被期望的就是

    • @duntknowdowhat7533
      @duntknowdowhat7533 4 года назад

      @@niizuki8036 除了元首,都沒人對他有過期望

  • @nakarai251
    @nakarai251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法國的想法應該就是勿恃敵(納粹德國)之不來,恃吾有法奇諾防線以待之,卻被德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阿登高地)。
    就算沒有馬奇諾防線提高進攻難度,納粹德國要找的最佳進攻點可能也不在法奇諾防線上。

  • @l-will
    @l-will 4 года назад +11

    90看 100人讚。...不意外,好頻道!新年快樂!

  • @ray55662
    @ray55662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去聽"image me on the maginot line",很應景

  • @user-sk9dy1xp2m
    @user-sk9dy1xp2m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覺得法國最明智的是看到防線瓦解,英國溜回不列顛後選擇白旗,讓巴黎無血開城,讓法國本身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 @fudu2596
    @fudu259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想看matt介紹德意志空軍王牌 埃里希·哈特曼 生平 事蹟~~

  • @user-qw5jd8eg5o
    @user-qw5jd8eg5o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到。
    在飛機、坦克未出現前,這些要塞還是有用的。

  • @Thunderbolt_1945
    @Thunderbolt_1945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如果法軍事先在阿登森林裡放些反坦克用的障礙物或是地雷呢?搞不好能爭取更多時間,而這些防禦也不需要像建築完整的碉堡群那樣耗時

  • @icedlemon7334
    @icedlemon7334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還是覺得在戰略要地加強防禦工事比較實用(或是從內往外蓋,反正不要防線與防線間都空無一物),像大西洋長城被攻破一處,就幾乎喪失作用,實在不可行。
    說馬其諾防線很成功,但卻慘敗,有點矛盾。

  • @lberta7234
    @lberta7234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這就是為什麼阿希會搞出古斯塔夫和卡爾臼砲的原因

  • @erictong6423
    @erictong6423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不错,专业!

  • @hcrdfju4954
    @hcrdfju4954 4 года назад

    Ranton 的 broadcast真的很讚 XD

  • @user-yf4bx4zv5b
    @user-yf4bx4zv5b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馬其諾防線絕對不是笑話,畢竟就算德國人也不會對這個防線發起正面攻勢
    但是每種戰術與戰略的發生,都是依據上次戰爭經驗的總結。法國馬其諾防線的出現,就是一次大戰壕溝戰的經驗總結。
    至於是否能讓德國人選擇戰場,這點也許是也許不是。
    在普法戰爭之後,德國佬很少以主力從德法邊境攻入法國境內。因為法國鐵路交通網發達,從邊境打到巴黎所花費的時間,比穿過低地三國進入法國更為費時。

  • @YunMin
    @YunMin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原來在中和,可是都巧遇不到Matt大大 XDD

  • @leoleung4219
    @leoleung4219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14:31 身為食貨的我 只想關注冰箱有什麼

  • @csam996
    @csam996 4 года назад

    要硬破馬其諾防線 , 需要使用要塞開罐器 , 古斯塔夫 砲吧

  • @Surime
    @Surime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馬其諾防線有用是有用 , 但在廣闊的東部平原仍然顯得乏力。
    因為東部戰線很長 ! 萊因森林突破口.或者其他地方被打穿了缺口,就會被納粹德軍鉗形攻勢 + 閃擊戰術包殺
    兵貴神速.德國佔了主動權.即使法國有作出反應.其實也最多只能拖丁點時間,除非法國有間諜情報得知納粹一切進攻計劃先行防禦。
    說到底都是比戰略跟兵器 , 明顯的德國做得比法國出色。

  • @jackjanys01
    @jackjanys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馬奇諾防線 其實是很成功的防禦工事 但是其龐大的建造經費 導致像是MAS-36步槍 MAS-38衝鋒槍 MAS-49半自動步槍的原型-MAS-38/39 無法換裝或研發
    這種情況也同樣發生在D.520 MB.155 Late 299 Leo 451 MB.162 這些軍用機
    此外法國在坦克的採用上 也是多頭馬車 同時採用的就高達10款 無虞分散了法國一戰後貧弱的工業產能 等到開始其中專心研發生產G1R中型坦克 AMX 40(就是那台鴨鴨) SAu 40 S 33 CA ARL V39時 已經來不及了

  • @benjamin7279
    @benjamin7279 4 года назад

    就像一個漏斗一樣把所有敵人會出現的地點縮小到一定範圍,且在向內陸閃擊的德軍會被牽制住一定數量的兵力以防備法軍,若內陸沒那麼快淪陷更可以影響德軍補給線,先不考慮其造價它在當時仍具其重要戰略價值

  • @user-gr2vp9uv8b
    @user-gr2vp9uv8b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戰爭都是比誰犯的錯誤比較少,少的就贏

  • @randychen160
    @randychen1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5:41 Matt你在开什么玩笑😂😂

  • @user-xi1qe4fk1j
    @user-xi1qe4fk1j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覺得坑道防禦還是有它的價值,可以看硫磺島跟沖繩島,還有我們的金、馬外島的坑道就知道,還是有一定的防禦效果。

  • @shuzhengjiang9782
    @shuzhengjiang9782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你好,如果有機會的話能講一下一戰中的青島戰役嗎,畢竟是一戰中唯一的亞洲戰場

  • @yujieleong433
    @yujieleong433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要是防線延長到整個國界 會讓斯圖登的戰績多加一大本 XD

  • @user-hq9mt1um9t
    @user-hq9mt1um9t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請問現在防線有在運作嗎?還是淪為歷史紀念工程?德法間以無任何有效的防線嗎?

  • @Siufung425
    @Siufung425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主要是法國很早之前(大概從普法戰爭之後?)就沒辦法和德國1vs1,參考一戰的經驗修築防線迫使德國入侵比利時把英國人拖下水是法國最好的戰略。從這方面看馬其諾防線其實是很成功的。

  • @banzai13111
    @banzai13111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聽說齊格飛防線比馬其諾防線更精良~

  • @user-eo7vo8sm3y
    @user-eo7vo8sm3y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某种意义上来说的话,法国可以算是除了美国之外受损最少的大国了,毕竟法国人也挺聪明的,他先投降德国,这就可以保证假如德国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因为法国是第一个投降的国家,自然他的地位会高上很多,以同样的,是盟军打赢的话,那么他的国家受损会少很多

  • @kinght0250
    @kinght0250 4 года назад

    好啦 我訂閱就是了

  • @user-yr8pn8mp1d
    @user-yr8pn8mp1d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下次講解下一張BF5的太平洋地圖吧(下一張應該是瓜島的叢林吧?)

  • @GermanJasper
    @GermanJasper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馬奇諾防線地當時造價換成今日幣值等於一台F-35的意思嗎?

  • @weihandsome6486
    @weihandsome6486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14:32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ww

  • @s9404012
    @s9404012 4 года назад

    Matt's 那可以介紹德軍的「齊格飛防線」嗎?

  • @icewolfice
    @icewolfice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毒氣表示 感覺全世界都把我忘記了

  • @redford1412
    @redford1412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偉大工程巡禮-馬奇諾防線

  • @FateAnotherAlter
    @FateAnotherAlter 4 года назад

    敝人覺得德國試了幾次還是沒辦法攻破防線但試途繞道這一點相信德軍內部也發生過很多爭執,以及德軍在森林裡發生什麼事情這個部份也值得探索;如果要敝人講的話那就是德軍試了幾次才得以從森林繞道可以說利用法軍高傲的性格,以現代話來講就是戰術被「針對」。

  • @a101275
    @a1012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原本馬其頓防線有要延伸進比利時那一帶
    不過這項計畫除了經費問題外主要還是遭到比利時的抗議
    因為當這條防線建造下去會封鎖住比利時的退路 這對於任何一個具有國家理性的國家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
    而對於法國而言也不願在戰間期再起爭議
    戰略上就以分兵作戰協助比利時來填補防線的漏洞
    而確實防線也起到作用 德軍的選擇變得很少
    但是在黃色作戰的誘導下 法軍將兵力調往比利時增援
    接著發動紅色作戰穿越阿登森林
    無論如何 古德里安穿越那片森林被歷史大書特書不是沒有原因了

  • @user-fg9li1fc3m
    @user-fg9li1fc3m 4 года назад

    請問能不能介紹西班牙內戰或冬季戰爭?

  • @rosmontis8641
    @rosmontis8641 4 года назад +15

    11:06 干,不要亂加音效啦XD

  • @reddhong6665
    @reddhong6665 4 года назад

    去过凡尔登,douaumont要塞等,也去过德法边境的schoenenbourg 要塞。。马奇诺防线现在保存最好最大的一处。。。简直就是艺术品,军事工程师的浪漫,设计的太高级了。太精巧了,各种机械自动化。。。德军占领后也是爱不释手,天天在里面开小火车玩。。。毕竟法国人有沃邦元帅留下的星形楞堡的遗产。。。德,法,比,荷很多城市都是从沃邦的堡垒发展而来的。。德国的弗赖堡,兰道,法国的凡尔登,梅斯。。。有150余处。。。星形楞堡基本上无法攻破,只能靠埋地雷炸掉,土耳其人这样干。。。

  • @user-xt4qm7rg5i
    @user-xt4qm7rg5i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馬奇諾等級的防禦工事如果塞到小島上對進攻部隊就很傷了!

    • @jokernee9514
      @jokernee9514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不过我觉得会太浪费,毕竟要嘛绕过,不然就切断补给。
      小岛上更适合灵活防御毕竟人少地方小,当然如果是群岛的话另外说哈哈

  • @he01682298
    @he01682298 4 года назад +28

    要不要改名 matt 馮 電玩之夜

  • @Musashiwith46gun
    @Musashiwith46gun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沒辦法,中文書籍中能接觸到的法國歷史真的太少,加上很多乳法小鬼整天玩哏,法國才會被說成這樣。

  • @user-ik9wm6yw1t
    @user-ik9wm6yw1t Год назад +1

    陣線再好,用的依然是人,人有問題,怎樣都沒用。
    就跟當年關羽將江陵城修築得多強大,看後來曹丕三路大軍伐吳的時候守軍守得多穩就知道,可偏偏糜芳就要不戰而降一樣,天險地利,全看人用,人不行,那怎樣都不行啊!
    而法軍這次壞就壞在沒有預想最壞的狀況去做最好的準備,錯失了機會,人啊!真的要小心謹慎啊!

  • @felix199900
    @felix199900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可以談一談巴頓將軍之死嗎?❤️

  • @eeesxs
    @eeesxs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馬奇諾防線是大成功的。
    法國中古世紀強到讓英國皇族不敢再想收復歐洲失地,
    所以法國二戰投降,其實在當時是最聰明的選擇,後來2戰不到10年就結束了,法國沒被破壞多少,就迎接來了大和平時代。

  • @user-yg9df6bk2v
    @user-yg9df6bk2v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防線跟森林公園都沒問題,只是遇到製仗長官而已

  • @tsai6800
    @tsai6800 4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完影片後的感想是,馬其諾防線真的是牢不可破。還有就是政治條約比軍隊戰力更有力,所以和平協議不要亂簽。

  • @uw7917
    @uw7917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從1939一路被笑到現在的防線

  • @user-il4mc1qy6n
    @user-il4mc1qy6n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如果沒有他德軍會更快攻到巴黎不用繞到(誰會想跑那麼高風險的地方)

  • @t8754174
    @t8754174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馬其諾防線我覺得是太強不好攻,後面德軍試圖強攻但失敗就看的出來

  • @user-kl5fh6gv6g
    @user-kl5fh6gv6g 4 года назад

    原來是戰慄深邃,我以為是瑪奇諾呢

  • @user-uy6pr5qw1j
    @user-uy6pr5qw1j 4 года назад

    馬其諾防線是個笑話也是個奇蹟,其實當時法軍有想過也知道德軍一定會像一戰那樣走比和盧,所以當初建造馬其諾防線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故意讓德軍走那條路線以便英法聯軍有辦法在比和盧進行決戰把德國主力殲滅,最早德軍確實跟一戰的施立芬計畫一樣進攻,但是在準備入侵法國的時候德軍將領才臨時說要把主力走阿登森林,那時候也搞到德軍指揮部整個亂一套,法軍失敗也因為他們自己並沒有像德軍那樣有完整的通訊架構跟參謀架構,所以當擋住由荷蘭跟比利時北方的牽制軍隊時他們還以為是對上德軍主力,等到要南下抓德軍主力的時後才發現自己中計了,不然馬其諾防線那種交叉火力發揮到極致的防線,就算到了現代,要正面硬幹也要花好大的力氣才有辦法(當時英法聯軍向南反攻的時候還讓古德里安還誰嚇到連頭盔都不戴就衝出去指揮,因為他們完全沒想到英法聯軍會突然奇襲他們,當然最後英法聯軍反擊勢力也被瓦解了

  • @user-yt8wc1im8b
    @user-yt8wc1im8b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突然想到下一集可以說在農曆1月1日二戰中發生的衝突

  • @h2o996
    @h2o996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喜歡最後結尾的BGM,請問可以提供名稱嗎w

  • @liucoliuko1655
    @liucoliuko1655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希望一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回首這個新的20年代,是會帶著正面與讚賞的語氣

  • @q17881
    @q17881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灣的機車行進專用區也是馬其諾防線

  • @eratechnology568
    @eratechnology568 4 года назад

    论地缘优势重要性

  • @user-vv2yz2ht4l
    @user-vv2yz2ht4l 4 года назад

    bgm是jazz in Paris

  • @Derakday
    @Derakday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馬其諾防線 形狀錯 長道錯 但方向是對的 應該要有缺口控制敵人的進路而非完全隔絕 完全隔絕只會令敵人找其他路

  • @user-zk8oz3py2p
    @user-zk8oz3py2p 4 года назад

    以舊思維來說,法國的軍是高層是對的,
    但沒有把軍事科技的進步和德國的戰鬥意志考量清楚,
    當然,比利時玩中立國也給法軍掣肘!

  • @garyskywalker8803
    @garyskywalker88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能繞道,盡可能繞道吧,打這防線費時失事,結果歷史證明了繞過這防線是對的

  • @bgh7386
    @bgh738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為甚麼法軍無法提前對穿越˙阿登森林的德軍做應對? 明明有60小時給他們做防範

  • @diamond-im5ri
    @diamond-im5ri 4 года назад

    幹嘛播那首滿滿德意志的Panzerliad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