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這台車試乘過,就是軸距短,要來提升操控椅墊要拉長,讓人雙載車頭壓低是要塞冷排
置物箱溫度高 令一面可貼隔熱綿引擎胸蓋開孔 讓風導入 就可完全改善
這台車都改好了,要怎麼開發商品🤣本身騎過阿法妹,是不至於熱到人後面也不會熱到靠北,但是...停紅綠燈,真的會有一股熱氣很明顯尤其胸蓋有開孔以後更明顯還沒改之前,用機車電腦溫度去看市區走停半天最高大概落在125~128度區間至於手麻,剛遷的時候真的有麻而且麻到頭頂的那種.....但換了機油跟火星塞真的差很多
個人是騎1000公里的車主,當初會選這台而沒選mmbcu,主要擔心速度和配備上的落差,我上台車是tigra 200,已經適應那種速度上的感覺,但由於太大台和消耗品多所以開始找新車。原本看到mmbcu 聽說起步很溫,且沒給彩色儀表和磁石鎖覺得很遜,所以剃除。至於其他車種Augar 車架不佳,krv 太重和妥善率起步差,drg 個人上次試車摔車就列入黑名單。直看到tig 這台車,動力操控配備都有給好給滿,且車重停車消耗品相對200虎優化很多,才決定選擇tig ,他有著mmbcu 沒有的keyless 和彩色螢幕.起步感。有著Augar 和drg沒有的穩定車架。有著krv 沒有的起步感和輕車重,騎乘下來各方面我都很滿意,外觀我自己能接受,也沒有車麻的情形,而車子熱氣部分我也早適應,車廂容量不大,但我的東西夠塞。畢竟身為性能配備控的我,能夠少花錢改裝的車,你們眼中的問題對我來說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自己喜歡就好
真的車廂會熱嗎? 想去入手
我依然是現任200虎車主歐是不是覺得保養維修太貴🤭 養虎為患確實是這樣 但是cc數就是擺在那邊而且夠獨特
@@陳小強-i3n 熱是會熱,畢竟引擎就在下方
@@deletestage6 其實無論200還是tig 都是獨特的車,但200我養不動了,且市區阻礙多
外型見仁見智,我覺得可以,座高要低的代價就是車箱小,這都還好,本來全罩安全帽不會塞車箱,最多放一頂瓜皮來臨時載人用,水箱就該放前面,放車下靠風扇吹我覺得沒意義,但是前面真的要做保護網,前輪到頂距離我覺得還好,懸吊行程就那個長度就別省空間了,電池該放前面是真的,前幾天試騎時,舉車前和舉車後的重量比約3:7,不過比很多速克達好很多了,電線外露如果可以做救車接點反而是加分,要知道他的keyless沒電是不能開車箱,救車是個問題,買回來優先改電池,總之這輛就是性能車,不可能魚與熊掌兼得
開車廂其實可以手動開 ruclips.net/video/kH9IMjzWk9Q/видео.html
碟盤洞洞多殺起來有聲音 那是因為洞洞多散熱好阿 著台以性能車來說 通勤RV小熱血很夠了 要好看車廂大的車那選擇性很多阿 會不會跑就是個問題了
說全罩不會放車廂是以偏概全嗎😮我就會放車廂
@@ineedyou1121 我放的下3/4的,下面還壓著雨衣,後面還有空間放包包,蓋起來完全不會卡到,我自己也超意外的,我沒全罩所以沒試過,我想一方面是坐墊上空間有設計過,很夠用了。
@@bill455042 我的意思是車載電池放到完全沒電的時候
以前的彪虎150引擎附近溫度也是很高,車廂內部也是超燙,問題都沒改善😂 騎9年的彪虎車主路過
感謝黑石大,真實"敢講"車評。希望以後可以多拍影片。看這麼多頻道,以車行角度來講,老闆算是商業味不太重的
彪虎一樣很熱,車廂跟後座大小腿的位置都燙,排氣管也是,如果防燙蓋的鎖點壞了,那防燙蓋跟排氣管接觸的地方會慢慢溶化,被靠么過的車主留
辛苦了哈哈🤣
這顆引擎是用老瓜150的那顆做改良的,老瓜150的引擎跟G-MAX共用,G-MAX引擎吊架就是用那兩個孔
AEON的車我覺得ES/OZS還挺耐看只可惜不打算繼續搞,假如把PGO跟AEON兩廠的優點合併,一定有機會跟其他廠打...
10年第一代OZ150車主到現在 還是一樣很好騎 坐墊也好坐 也不會麻小缺點 可能後避震有點硬動力不錯 改個傳動整體就會不一樣下懸吊前避震 過彎超穩定舒服今年過年才環島一圈回來好騎
身為第一代bon的車主,只能說PXO的車是不錯,CP值好,零組件也給得不差(以當年牽BON的感想來說)但車身設計真的完全抓不到現在人想要的樣子,就是外觀一整個很守舊,很上世紀思維在設計車外觀的感覺...!看來真的是跟高管思維脫離不了關係,可惜的車廠。
我是彪虎前車主 彪虎右下變溫度真的很高 載朋友也這樣說 腳踏地方 腳邊都很熱😂 我都是被水箱風扇熱氣吹到小腿(要停紅燈 風扇開啟時)
+1
原來如此
TIG 第一 不麻 第二 外觀還好 第三 有撞風,不是很熱 第四載人好跨座甚至三貼在鄉下好載人。
鄉下不用一直停等紅綠燈,鄉下騎野狼可以多貼從油箱坐到後尾架
我是目前已交車並且騎了1000公里的TIG車主,我不知道是只有我的車這樣,震動感還不至於讓我感覺到會麻,反而我前一台車六期DRG的震動感還讓我比較不舒服,然後車廂超燙我也還在想辦法改善
拆車廂,底下裝隔熱鋁箔紙?
我是有考慮買那種外層鋁箔中間是海綿的那種來貼 但是車廂下面引擎最熱的地方貼起來感覺好醜
目前有做法是把機車隔熱墊反放在車廂內
我是直鋪上2件式雨衣 著樣也還放的下我的3/4安全帽
我是征服版車主,覺得鋼彈配色、精品後避震掩蓋掉不少外觀的缺點,但雙載真的會麻到頭殼小,不知道換恐龍出的吊架減振塊會不會改善這個問題...
那個車廂看法一致,如果做這麼大的屁股是為了放電池,那幹嘛不塞在比較合理的地方?
09:55 DRG只要改18克普利珠+殼牌 helix ultra 5w40 機油,就可大幅度改善起步and低速補油門的暴衝彈射感,會變得非常絲滑舒服好騎
原廠就已經18克還改18克做啥?
@@黑曼巴-q7q 七期DRG原廠珠是17克,所以我改六期的18克原廠珠
@@user-rq8ry3qj1f加重珠子起步回變慢嗎?
@@信宇Xy 重一克還好,只稍微慢一些些,相對的也比較省油,轉速會降低,騎起來較舒適
@@信宇Xy 普利珠越輕,轉速越高,加速越快,越耗油,普利珠越重,轉速越低,尾速越快,越省油,跟腳踏車的變速原理相同
補充一點,今天去洗車對於儀表可以移動其實還是挺方便的,還有如果有兩個身高差距大的人要用同一台車也是方便啦,不過車上孔洞真的多到讓人抓狂,水冷排正面側面、儀表、各種不同的咬花、壓花,真的會在洗車的時候把人搞崩潰
KS那個洞以前G-MAX上下多連桿吊架有用,看到現在彪琥車系都留有那個洞,可能KS模具沒修掉(?
可能g妹在付出?
身為一個Tigra150的車主 燙是真的蠻燙的 車廂 車頭 腳的位置都很燙 但可能已經習慣了吧 但是是真的很好騎
TIG車廂跟後面真的很熱 著表示真的有在散熱 前面吸風後面排熱 汽車不也是引擎兩旁熱風修騰騰 其他水冷機車不熱?著真是太神奇了
這種設計可能是設計師和上級有代溝,就如同政府機關一樣,明明原本設計的很好卻老是被要求改東改西的
pgo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不過以前的車就是類似這個架構,我騎I 'ME150也是這樣的設計,然後油冷車,真的非常熱,因為風扇的導風量非常大,不用騎很久就真的熱風很明顯,置物箱也是這個調調沒有變化過。不過那組引擎沒意外是共用引擎架構,可以用上吊架或是下吊架的結構。但是上吊架舒適度很好,下吊架騎起來整個怪,i'me 或是x hot150系列騎久的人去騎彪虎水冷都會不適應。
TIGRA 150 ABS 水冷風扇放前面 夏天會比較有感覺 騎超過20分鐘後 等紅綠燈剛好碰到風扇運轉 左右會有熱風出來 龍頭雖然跟下面是水冷排分離 但是有機會從左右手把竄熱風出來 ----水冷排那邊 前面外蓋有人會加軟鐵網 跳石有機會噴到風扇和冷排有去車行保養看到被拆車的 冷排卡不少跳石
我的車就是裝軟鐵網 本來是真的蠻帥啦 但斷了要處理很麻煩倒是真的 至於跳石還沒遇到過
TIG和Tigra 150 排氣管真很熱情車廂是150初代出來都沒有給下面隔熱墊還要弄團購來達檻並開模的全套隔熱墊後期官方有出下面隔熱墊意外是TIG沒有給隔熱墊騎過tiger是不會去想買TIG,因為是期待越大越失望大我比較想用TIG材料來強化Tigra
有隔熱墊好像也沒好到哪xd
這代排氣管熱氣會更明顯,因為舊款彪虎排氣管還比較下面,導致頃角不夠...這代排氣管往上提熱度更高,有載後座的建議考慮清楚..夏天真的會熱到受不了烤到腳毛會燒的那種喔..
@@ab3321040411 如果是車廂內的隔熱墊沒用,還會更熱 裡面跟保溫箱一樣
我騎雷霆王😁跟車行買沒整理得所以有些小問題但已解決還有一些小問題沒解決 如煞車油缸蓋好像有微生鏽 煞車油要換 跟水箱水用完好車一台 牽3萬5到現在4萬3 沒吃油健康的勒😀😀
水平不一樣,那麽慢的車,買省油的就好,要快drg,krv都行
我也騎二手雷王,沒改車,目前里程快11萬,有修理ㄧ些東西,車重了點,速度感不錯,尾速還能接近123以內,平價快車沒得太挑剔。有在考慮TIG跟胖虎250..我看再觀望觀望好了
@@王欽鴻 確實水平不一樣,像雷霆王這種14.6匹的車,哪比得上12.5匹的DRG和13匹初頭的KRV MOTO呢,每次雷霆王油門隨便一催就是135 km/h以上,都是我們DRG和KRV不好意思超車才騎在後面的對吧?
個人覺得雷霆王原廠傳動態保守所以會有比較慢的感覺 目前改裝:排氣管 傳動全組(是沒調整但配在8200最大馬) 改裝高壓線圈 arace t-power火星塞 未來會再改:電腦跟離電池
@@liucheng6092 ruclips.net/video/gwtJnF9LbZM/видео.html確實不一樣🤣🤣
那時候去試乘也是覺得頃倒好快第一個彎下去嚇到但我那時候以為是平常騎130/70-12的太習慣了當下覺得阿他是120的所以比較快而已然後那時候有問現場的人輪子比例的問題他們說當初有在討論要做12吋還是13說不定13吋後輪比例會比較和諧(?鑽石胎的部分也有問他們表示是成本考量。實車看到其實是不錯看不知道為什麼照片影片都特別胖就是了哈哈是說TIG越來越想買哈哈哈個人真的偏好12吋+雙槍的設定而且又有力 一整個打動哈不然現在車原廠缸都感覺不太夠力drg之類騎過即便改傳動也是覺得 噢~就這樣😂Tig真的是相對有力有操控 讚的騎完的感想 好想和我的車蹦直線期待在路上看到Tig來試試看哈哈🤣如果他比較快真的會很心動或是和tig一起刷過drg哈
我的曼巴表示:等一下啦
很需要動力要往紅黃牌去看,要小車又要大馬力可能要期待即將上市的JET SL 158,不然就買STR 300。
在怎麼貴也不會比宏佳騰儀表還貴 (CROXERA 5 / CROXERA 6 )儀表最近宏佳騰智慧電車社團一堆( CROXERA 5 )儀表壞掉 螢幕出現黑色洞洞CROXERA 5 單價約九千多。後續詢問確認優惠升級價 NT$9,450 不含工。這樣看來 CROXERA 6 的定價應該是穩破萬元了這個資訊是2年前的
貴三三
超燙車廂和後座烤小腿,完美遺傳彪虎😏~by彪虎150 車主
延續優良傳統
麻到頭殼小 這句有經典🤣
我以為是「會跳的蛋🥚⋯⋯
麻到頭殼洨裝跳蛋愛騎快的人,不在乎麻比別人快都好。
血液有點栓塞的 騎一趟就被麻開了
麻到頭殼小 = 震到腦殼內腦漿像洨
跟低階車一樣震?如果是這樣就不太可以了
麻、熱可能試乘時間不久沒感覺傾倒感覺舒服,線外露+座椅空間真的不OK
8年PGO車主 問題真的很多.... 優點 馬力大 其他沒了 說到下面很熱 有 不知道為甚麼?? +1 那個電系 問題 久了 插電腦的接頭會掉而且換新的了引擎跟彪虎共用的樣子
看起來像是原本設計中置懸吊,後面被打回後雙避震的感覺,那車尾比例用中置避震剛剛好
類似上吊架那個孔,tigra125時就有了,同一個模具吧,燙...因該是他電盤端沒有風扇,觸媒又在那邊烘烤
根據網路說法,排氣管會燙的原因是它的前端管徑太小,導致熱氣排放不容易,進一步導致整個排氣管和上方車廂都跟著熱起來,有人去把前端改大隻有幫助。
我騎過PGO真的很燙。曾經換了兩次防燙蓋。都是騎長途融掉,然後或許是因為太燙,一直防燙蓋噴螺絲!?🤷
+1被後車按喇叭提醒燒起來了
@@江金隆-r4h 塑膠燒起來喔😂
後面講高層的部分確實是實話,沒有去考察大眾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設計,結果論就是年輕人不買單
不買單之後 還怪行銷部 車子怎麼賣不出去 哈🤣
只要是這類車頭外形,第一個概念就是不是年輕工程師設計的,加上屁股,差不多核實了我的想法。
從彪虎的時候排氣管那邊就會非常燙了,跑完長途後的飛旋甚至會燙到人引擎共用的話,那引擎以前跟水冷G-max是共用引擎,G-max是上吊架至於車廂空間溫度很高也是以前彪虎就有的問題至於麻的話PGO的千年傳統,每一台都這樣
原來pgo以前就麻了 哈哈🤣
怎麼不乾脆把G-max 外型優化,裝這顆引擎感覺省事又薛😂😂😂
@@and1abccc 因為G-max賣不好啊
曲軸車一下就不痲了
我等JET 158快上市啦,有比40萬紅牌CBR650r麻嗎?我人都下車了,手還會麻麻的🤣
野狼
我也是其他產品開發人員,真的都是高層的建議最後變成四不像!
City grip2的輪胎前輪裝下去 傾倒速度會變快 我勁戰四代換上去以後差別蠻大的 我老爸借車去騎還說是不是壞掉
改裝部分可以用彪虎或雷霆的,後避震、軟管原廠有CCD的
電瓶移到你說的那裡馬桶就不好拆要維修引擎時電瓶裝你講那邊也不恰當
也不一定 tigra200就是在那裡
請問水冷BWS會在出新片嗎?我目前感受到的這次改款跟前一版有落差
這台車若真的要改 , 應該是不外乎下面幾個重點1是輪胎 , 2是避震器 , 3是前面散熱出風口(改到底下) , 4是置物箱內電瓶可改成7號或10號(體積相同) , 並擺放至前面 , 因為由外觀來看 , 廠商可能用9號電瓶 , 置物空間才會如此狹小 ; 以上所述都只是本人一些小意見 , 還是要看原廠有無新改款 , 這樣這台車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購買 !
原廠電瓶是7號
因為PGO的BON125 , 本人曾經騎過ㄧ陣子 , 本身是用9號電瓶加上置物箱容量和TIG170差不多 , 我才會猜是用9號 , 如果我沒猜錯後面一大片應該就是ECU , 整流器 , 電瓶裝在一起 , 才會佔據置物箱偌大面積 , 其實它(TIG)可參考光陽 , 山葉的作法就是電瓶做在置物箱前面 , 整流器置放在車身中段 , 最後面擺放ECU , 這樣就可解決置物箱容量不足的缺點 , 不過整個置物箱可能要重新打模設計工程有點浩大 , 光陽的雷霆125外型就是參考別家車廠所得來 , 賣得也還可以 , 總之設計時參考別人的做法也是產品賣得好的不二法門 !
我猜如果電瓶放前面會被節流閥加熱,車廂已經很燙了,還要把電瓶放在熱源,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問題
PGO做的車也很有個性,但是我怕的是水管容易爆,而且我會很常跑山,所以我怕的是這個用沒多久直接爆了
優質頻道中肯評測
像是BON125目前販售的後扶手改成分離式扶手一台入門車改成這樣反而那分離式後扶手不搭..
TIGRA 座墊換過兩塊全新原廠的 有比當時牽車的還要硬很多 第一塊 牽車那塊騎半年導致尾椎痛去加棉才有改善第二塊一更換就去加棉沒體驗到原始硬度第三塊也是硬到不行 騎一週不舒服才去加棉第一塊和第二塊會換的原因都是中間裂開會夾到車內的包包 第二塊第三塊都有改版加強筋
麻倒是還好~車廂溫度確實有點高行車記錄器可能還比車廂溫度高雙載座墊夠大騎乘者跟後座都算舒適後輪框J值可以到3.0可能穩定性會更好
可能是為了改直噴而設計,就不會有車廂的問題了w
車頭這些洞 下雨進水真的沒問題嗎?😅
9:24拍TIG對比奧格車廂畫面那段真的覺得TIG在車廂空間規劃完全大輸山葉
行車記錄器已經自己容易過熱了,再加上車廂更熱
身為TIGRA 兩任的車主 對於美醜已經放棄了...車子好騎就好至於熱什麼的 我也覺得還好 怕熱就不會騎車了 麻的部分 我現在的飆虎也是麻到歪頭 騎一趟市區 手指頭都麻麻的
正面撞風優點就擺在那邊,缺點就小台速克達來講車頭很難設計
老闆,有沒有機會借到honda adv160或Vario160,介紹一下🙏
說真的放眼過去,速克達質感比較好還是我大山葉
我還是覺得跑的贏最重要啦,其他的東西過的去就行了,哪有什麼完美的車,每個人要求的不一樣,每個人的審美也不一樣。
頻道不同於其他影片的官方介紹車輛。點出使用者會遇到的問題很讚👍
可能引擎太燙就不把電瓶前移了😂
PGO有聽到消費者的聲音TIG真的改款了,把那長長的尾巴縮短了!特仕版還搭配倒叉和掛瓶避震,還滿香的⋯?
改了銷量也不會有太大起色
那個腳感受到的熱氣會不會是從前面側邊水冷排散熱孔出來的啊 上次試乘的時候,明顯有一股熱氣從側邊吹來,騎一段時間後停路邊去摸,燙到不行
我有試 那邊很燙沒錯 但不會吹到腳
會喔 ,夏天水溫高時風扇啟動 ,你腳開一點,就會感受到引擎的熱風帶給你的溫度
彪虎引擎溫度跟排氣管那邊都很燙,車廂溫度也是。基本上TIG跟彪虎同一個架構的車子
原來一樣燙
地瓜的的引擎 共用水冷G 那個洞是以前環抱車架的洞
這顆引擎是外銷的...跟彪虎同一顆引擎...只是排量跟內部有做修改...在拿回來用....
可惜!如果照黑大所說的!要是PGO主管能像三陽一樣、給造車的發揮、不要限制設計師、或許能造出一台不一樣的造型!
PXG主管:基層員工太優秀我可能會畢業(心裡話)
三陽後面繼台車不都給設計公司設計了 好看多了 新的小老闆有在改變這問題
黑大沒說錯 這台跟 TIGRA 200 tigra 250都是被高層荼毒的產物,PGO 一直都是這樣 在某些地方很堅持,堅持的點都很奇怪..慘的是小毛病真的不少..
@@ab3321040411 三陽是換龍頭吧 所以上梁正下面才有辦法做
那同價位推薦什麼車?
引擎的孔以前tigra150就有,後來做G-max就用到了
影片看完 好壞都有說道 唯一有差異 就是麻 其實我沒感覺到 怠速部分以及某些轉數區域比較明顯 確實有每個人買車 無非就是 外型 動力 妥善率 油耗 相關配備規格好壞 價格需求不同 購買方向不同 用途不同 等等.....
原來是麻辣燙的概念,至少原廠沒強調舒適度 哈哈哈😂
看完覺得跟預期差不多,算是為了突出某些性能而設計的特化車吧?然後看到腳側車廂會熱,我以為這台都前水冷了,熱量會集中在前方散熱排才對,結論也對,不管哪台車怎樣,你爽就好。
H殼烤漆件的線條以及大燈、日行燈的部分其實還不差,只是黑色烤漆的部分跟車頭真的做太扁了
車尾如果像DRG這種短尾模式,理論上應該會比較好看
應該是為了實用性(雙載 車廂 座高方面)遷就 猜測原本的設計圖應該是短尾😆
DRG的屁股移植上去好像不錯喔XD
車尾凸點 但外觀蠻帥的阿 審美觀不同
抖動跟會麻不意外,PGO優良傳統iBubu騎幾年後去騎KRV完全不覺得會抖會麻然後這引擎族跟以前的水冷G妹一脈相傳上吊架孔位是為了多連桿機構預留的
KRV是真的抖吧之前騎完KRV以後換回我的車還以為腳沒知覺了但其實再抖也沒有檔車抖我是覺得騎一段時間感覺都沒差
就是喜歡聽到真相!消費者聽了正面表列後傻傻入了坑,當然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又熱又麻!因為怕人笑嘛!就是要點出缺點!這樣車商才會改進啊!
終於看到一個說出點不一樣的東西,還要這個感覺是1.25倍播放速度給讚
那個引擎上方的大洞印象中是當年跟GMAX共用的洞這麼說來這顆引擎跟TIGRA也是同顆了
然後前殼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PGO真的學不到TIGRA水冷排被小石頭打凹的教訓耶
這台就是彪琥150改款來的 引擎 基本都依樣 汽缸能留用 車廂熱 後座腳踏那邊熱 車廂小(150好像稍微大?) 其實跟150問題差不多...
原來問題都沒改善....
想買tig 試乘真的比較麻 請問改哪邊會改善
可以換個好機油試試看
我覺的它看起來像一隻站起來的蟑螂~@.@~,雖然我自已也是PGO彪虎十耐版的車主。
起步加速感覺很像G5、雷霆,一個認識的車行老闆拿通用雷霆的改裝傳動可以直上,剛拿到手的時候我以為我騎的是雷霆
同樣屬於短軸距長屁股調性 但G5車廂跟舒適度卻完勝...
@@astondbs03 你要這麼說那操控跟性能G5不是被按在地上打,根本不同定位的東西硬要比
@@Dustin1110 誰再比產品定位了...我只是在陳述同個設計手法TIG甚至更極端 卻完全沒發揮好
@@astondbs03 舒適性跟外型設計並沒有直接關係,MMBCU短車尾設計,不也是很舒服,車廂也很大
@@astondbs03 坐墊長度TIG是夠的,主要是後座太硬
PGO永遠搞不懂消費者要的是什麼機油+1
野狼表示:麻?
我等黑石介紹JET150~~
這台我有點興趣~
彪🐯150車主路過車是真的燙 150燙手🥹熱氣直接在車手那一區狂轟亂炸車廂也是真的燙 s860燒壞兩台了🙂
燒壞也太誇張XD
本來預計我的TIGRA之後,下台要換TIG,可是最近看到HONDA的ADV160之後,感覺ADV160好像更香,可是機車平常都是上下班在騎的,也不太可能會騎機車出去玩,都是開車出去玩,這樣只騎ADV上下班好像又浪費了,心裡好掙扎喔🙄
量少的貿易商進口車需考慮:1.待料;貿易商可不會準備齊全的料件等你來換。2.保固;原廠對經銷商的原則下,萬一你人品大爆發買到車王,貿易商的車整台運回生産地判定?……不敢想像過程3.你是想長期持有;或3~5年就賣掉,因為未來會有停産斷料問題。買贸易商的車不是不行、不好,最好是你車圈朋友多、你錢也多,不然騎3~5年最好就賣。
引擎應該是跟水G還有彪虎共用,大魔王測試好像汽缸、缸頭可以直上彪虎,另外熱有可能是原廠機油比較濃稠,換第一次機油後應該會好一點
沒法直上要修改,社群有人說了
燙都是正常的啦彪虎150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不燙不熱才奇怪看看那前面散熱開多大就知道了
傾倒速度快有一部分應該是city grip 2造成的。city grip 2胎的特性就是如此
原廠胎就已經很快了
外觀不行、儀表UI設計很像是工程師兼設計,超像那種CNC機台的畫面、明明車身長屁股也寬但車廂太小了...然後很多外露、光看那些孔就知道之後清潔很麻煩,唯一優點大概就是科技、安全配備比其他家還來得全面和操控、馬力好
這台真的除了車頭水箱的造型不太喜歡之外 儀表板真的很打動我。白色的tig 真的很好看。
車子麻 = 曲軸拉條。引擎溫度高 = 高壓縮比+稀薄燃燒。尾速125上下,DRG仍有取勝的空間,改傳動或改缸。
壓縮比官方公布10.多
@@qq54265 那更不合理了 😀
改缸比下去就沒意義了 哈哈
70KG上下 尾速約130-135 有變更傳動加速更快 尾速不變 DRG是沒機會的@@ 改缸沒意義...
@@林保廷-y3r 有人體重50幾公斤,騎MMBCU 表速150以上
12:54 人家別間早就改完了
帥喔 期待很多人去改
車頭覺得還可以,車尾完全不行 要改後移和寬胎。
krv 的問題可以透過改讓他的問題解決 但我覺得這台問題不是改可解決 白牌比動力我覺得沒義意 要速度去買黃牌就好
路權車STR 300與Tigra 250,尾速跟TIG差別不大
@@senlanguna ㄧ台車醜 有速度誰要看
KRV整台都是消耗品
@@senlangunareally?黃牌速客達尾速不高喔?我以為至少能有錶速150吧!
@@mr.niceguyyang1597 黃牌除了看各廠引擎出力差異,還有車重。黃牌較重是為了高速行駛穩定。
身為目前tigra150車主,車廂真的差太多了!PGO比較適合會修車的人騎😂 但真的是是好騎啦!
看完我還是勁戰2代59缸跟初代彪虎150繼續雙修好了😅
真的是用心做引擎 用腳做設計
DRG車廂也蠻熱的
這台車試乘過,
就是軸距短,要來提升操控
椅墊要拉長,讓人雙載
車頭壓低是要塞冷排
置物箱溫度高 令一面可貼隔熱綿
引擎胸蓋開孔 讓風導入 就可完全改善
這台車都改好了,要怎麼開發商品🤣
本身騎過阿法妹,是不至於熱到人
後面也不會熱到靠北,但是...
停紅綠燈,真的會有一股熱氣很明顯
尤其胸蓋有開孔以後更明顯
還沒改之前,用機車電腦溫度去看
市區走停半天最高大概落在125~128度區間
至於手麻,剛遷的時候真的有麻
而且麻到頭頂的那種.....
但換了機油跟火星塞真的差很多
個人是騎1000公里的車主,當初會選這台而沒選mmbcu,主要擔心速度和配備上的落差,我上台車是tigra 200,已經適應那種速度上的感覺,但由於太大台和消耗品多所以開始找新車。原本看到mmbcu 聽說起步很溫,且沒給彩色儀表和磁石鎖覺得很遜,所以剃除。至於其他車種Augar 車架不佳,krv 太重和妥善率起步差,drg 個人上次試車摔車就列入黑名單。直看到tig 這台車,動力操控配備都有給好給滿,且車重停車消耗品相對200虎優化很多,才決定選擇tig ,他有著mmbcu 沒有的keyless 和彩色螢幕.起步感。有著Augar 和drg沒有的穩定車架。有著krv 沒有的起步感和輕車重,騎乘下來各方面我都很滿意,外觀我自己能接受,也沒有車麻的情形,而車子熱氣部分我也早適應,車廂容量不大,但我的東西夠塞。畢竟身為性能配備控的我,能夠少花錢改裝的車,你們眼中的問題對我來說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自己喜歡就好
真的車廂會熱嗎? 想去入手
我依然是現任200虎車主歐
是不是覺得保養維修太貴🤭 養虎為患
確實是這樣 但是cc數就是擺在那邊而且夠獨特
@@陳小強-i3n 熱是會熱,畢竟引擎就在下方
@@deletestage6 其實無論200還是tig 都是獨特的車,但200我養不動了,且市區阻礙多
外型見仁見智,
我覺得可以,
座高要低的代價就是車箱小,
這都還好,
本來全罩安全帽不會塞車箱,
最多放一頂瓜皮來臨時載人用,
水箱就該放前面,
放車下靠風扇吹我覺得沒意義,
但是前面真的要做保護網,
前輪到頂距離我覺得還好,
懸吊行程就那個長度就別省空間了,
電池該放前面是真的,
前幾天試騎時,
舉車前和舉車後的重量比約3:7,
不過比很多速克達好很多了,
電線外露如果可以做救車接點反而是加分,
要知道他的keyless沒電是不能開車箱,
救車是個問題,
買回來優先改電池,
總之這輛就是性能車,
不可能魚與熊掌兼得
開車廂其實可以手動開 ruclips.net/video/kH9IMjzWk9Q/видео.html
碟盤洞洞多殺起來有聲音 那是因為洞洞多散熱好阿 著台以性能車來說 通勤RV小熱血很夠了 要好看車廂大的車那選擇性很多阿 會不會跑就是個問題了
說全罩不會放車廂是以偏概全嗎😮
我就會放車廂
@@ineedyou1121 我放的下3/4的,下面還壓著雨衣,後面還有空間放包包,蓋起來完全不會卡到,我自己也超意外的,我沒全罩所以沒試過,我想一方面是坐墊上空間有設計過,很夠用了。
@@bill455042 我的意思是車載電池放到完全沒電的時候
以前的彪虎150引擎附近溫度也是很高,車廂內部也是超燙,問題都沒改善😂 騎9年的彪虎車主路過
感謝黑石大,真實"敢講"車評。希望以後可以多拍影片。
看這麼多頻道,以車行角度來講,老闆算是商業味不太重的
彪虎一樣很熱,車廂跟後座大小腿的位置都燙,排氣管也是,如果防燙蓋的鎖點壞了,那防燙蓋跟排氣管接觸的地方會慢慢溶化,被靠么過的車主留
辛苦了哈哈🤣
這顆引擎是用老瓜150的那顆做改良的,老瓜150的引擎跟G-MAX共用,G-MAX引擎吊架就是用那兩個孔
AEON的車我覺得ES/OZS還挺耐看只可惜不打算繼續搞,假如把PGO跟AEON兩廠的優點合併,一定有機會跟其他廠打...
10年第一代OZ150車主
到現在 還是一樣很好騎
坐墊也好坐 也不會麻
小缺點 可能後避震有點硬
動力不錯 改個傳動整體就會不一樣
下懸吊前避震 過彎超穩定舒服
今年過年才環島一圈回來
好騎
身為第一代bon的車主,只能說PXO的車是不錯,CP值好,零組件也給得不差(以當年牽BON的感想來說)
但車身設計真的完全抓不到現在人想要的樣子,就是外觀一整個很守舊,很上世紀思維在設計車外觀的感覺...!看來真的是跟高管思維脫離不了關係,可惜的車廠。
我是彪虎前車主 彪虎右下變溫度真的很高 載朋友也這樣說 腳踏地方 腳邊都很熱😂 我都是被水箱風扇熱氣吹到小腿(要停紅燈 風扇開啟時)
+1
原來如此
TIG 第一 不麻 第二 外觀還好 第三 有撞風,不是很熱 第四載人好跨座甚至三貼在鄉下好載人。
鄉下不用一直停等紅綠燈,鄉下騎野狼可以多貼從油箱坐到後尾架
我是目前已交車並且騎了1000公里的TIG車主,我不知道是只有我的車這樣,震動感還不至於讓我感覺到會麻,反而我前一台車六期DRG的震動感還讓我比較不舒服,然後車廂超燙我也還在想辦法改善
拆車廂,底下裝隔熱鋁箔紙?
我是有考慮買那種外層鋁箔中間是海綿的那種來貼 但是車廂下面引擎最熱的地方貼起來感覺好醜
目前有做法是把機車隔熱墊反放在車廂內
我是直鋪上2件式雨衣 著樣也還放的下我的3/4安全帽
我是征服版車主,覺得鋼彈配色、精品後避震掩蓋掉不少外觀的缺點,但雙載真的會麻到頭殼小,不知道換恐龍出的吊架減振塊會不會改善這個問題...
那個車廂看法一致,如果做這麼大的屁股是為了放電池,那幹嘛不塞在比較合理的地方?
09:55 DRG只要改18克普利珠+殼牌 helix ultra 5w40 機油,就可大幅度改善起步and低速補油門的暴衝彈射感,會變得非常絲滑舒服好騎
原廠就已經18克還改18克做啥?
@@黑曼巴-q7q 七期DRG原廠珠是17克,所以我改六期的18克原廠珠
@@user-rq8ry3qj1f加重珠子起步回變慢嗎?
@@信宇Xy 重一克還好,只稍微慢一些些,相對的也比較省油,轉速會降低,騎起來較舒適
@@信宇Xy 普利珠越輕,轉速越高,加速越快,越耗油,普利珠越重,轉速越低,尾速越快,越省油,跟腳踏車的變速原理相同
補充一點,今天去洗車對於儀表可以移動其實還是挺方便的,還有如果有兩個身高差距大的人要用同一台車也是方便啦,不過車上孔洞真的多到讓人抓狂,水冷排正面側面、儀表、各種不同的咬花、壓花,真的會在洗車的時候把人搞崩潰
KS那個洞以前G-MAX上下多連桿吊架有用,看到現在彪琥車系都留有那個洞,可能KS模具沒修掉(?
可能g妹在付出?
身為一個Tigra150的車主 燙是真的蠻燙的 車廂 車頭 腳的位置都很燙 但可能已經習慣了吧 但是是真的很好騎
TIG車廂跟後面真的很熱
著表示真的有在散熱
前面吸風後面排熱
汽車不也是引擎兩旁熱風修騰騰
其他水冷機車不熱?
著真是太神奇了
這種設計可能是設計師和上級有代溝,就如同政府機關一樣,明明原本設計的很好卻老是被要求改東改西的
pgo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不過以前的車就是類似這個架構,我騎I 'ME150也是這樣的設計,然後油冷車,真的非常熱,因為風扇的導風量非常大,不用騎很久就真的熱風很明顯,置物箱也是這個調調沒有變化過。
不過那組引擎沒意外是共用引擎架構,可以用上吊架或是下吊架的結構。
但是上吊架舒適度很好,下吊架騎起來整個怪,i'me 或是x hot150系列騎久的人去騎彪虎水冷都會不適應。
TIGRA 150 ABS 水冷風扇放前面 夏天會比較有感覺
騎超過20分鐘後 等紅綠燈剛好碰到風扇運轉 左右會有熱風出來
龍頭雖然跟下面是水冷排分離 但是有機會從左右手把竄熱風出來
----
水冷排那邊 前面外蓋有人會加軟鐵網 跳石有機會噴到風扇和冷排
有去車行保養看到被拆車的 冷排卡不少跳石
我的車就是裝軟鐵網 本來是真的蠻帥啦 但斷了要處理很麻煩倒是真的 至於跳石還沒遇到過
TIG和Tigra 150 排氣管真很熱情
車廂是150初代出來都沒有給下面隔熱墊
還要弄團購來達檻並開模的全套隔熱墊
後期官方有出下面隔熱墊
意外是TIG沒有給隔熱墊
騎過tiger是不會去想買TIG,因為是期待越大越失望大
我比較想用TIG材料來強化Tigra
有隔熱墊好像也沒好到哪xd
這代排氣管熱氣會更明顯,因為舊款彪虎排氣管還比較下面,導致頃角不夠...這代排氣管往上提熱度更高,有載後座的建議考慮清楚..夏天真的會熱到受不了烤到腳毛會燒的那種喔..
@@ab3321040411 如果是車廂內的隔熱墊沒用,還會更熱 裡面跟保溫箱一樣
我騎雷霆王😁
跟車行買沒整理得所以有些小問題但已解決還有一些小問題沒解決 如煞車油缸蓋好像有微生鏽 煞車油要換 跟水箱水
用完好車一台 牽3萬5到現在4萬3 沒吃油健康的勒😀😀
水平不一樣,那麽慢的車,買省油的就好,要快drg,krv都行
我也騎二手雷王,沒改車,目前里程快11萬,有修理ㄧ些東西,車重了點,速度感不錯,尾速還能接近123以內,平價快車沒得太挑剔。有在考慮TIG跟胖虎250..我看再觀望觀望好了
@@王欽鴻 確實水平不一樣,像雷霆王這種14.6匹的車,哪比得上12.5匹的DRG和13匹初頭的KRV MOTO呢,每次雷霆王油門隨便一催就是135 km/h以上,都是我們DRG和KRV不好意思超車才騎在後面的對吧?
個人覺得雷霆王原廠傳動態保守所以會有比較慢的感覺
目前改裝:排氣管 傳動全組(是沒調整但配在8200最大馬) 改裝高壓線圈 arace t-power火星塞
未來會再改:電腦跟離電池
@@liucheng6092 ruclips.net/video/gwtJnF9LbZM/видео.html
確實不一樣🤣🤣
那時候去試乘也是覺得頃倒好快
第一個彎下去嚇到
但我那時候以為是平常騎130/70-12的太習慣了
當下覺得阿他是120的所以比較快而已
然後那時候有問現場的人輪子比例的問題
他們說當初有在討論要做12吋還是13
說不定13吋後輪比例會比較和諧(?
鑽石胎的部分也有問
他們表示是成本考量。
實車看到其實是不錯看
不知道為什麼照片影片都特別胖就是了哈哈
是說TIG越來越想買哈哈哈
個人真的偏好12吋+雙槍的設定
而且又有力 一整個打動哈
不然現在車原廠缸都感覺不太夠力
drg之類騎過即便改傳動也是覺得 噢~就這樣😂
Tig真的是相對有力有操控 讚的
騎完的感想 好想和我的車蹦直線
期待在路上看到Tig來試試看哈哈🤣
如果他比較快真的會很心動
或是和tig一起刷過drg哈
我的曼巴表示:等一下啦
很需要動力要往紅黃牌去看,要小車又要大馬力可能要期待即將上市的JET SL 158,不然就買STR 300。
在怎麼貴也不會比宏佳騰儀表還貴
(CROXERA 5 / CROXERA 6 )儀表
最近宏佳騰智慧電車社團一堆( CROXERA 5 )儀表壞掉 螢幕出現黑色洞洞
CROXERA 5 單價約九千多。後續詢問確認優惠升級價 NT$9,450 不含工。這樣看來 CROXERA 6 的定價應該是穩破萬元了
這個資訊是2年前的
貴三三
超燙車廂和後座烤小腿,完美遺傳彪虎😏~by彪虎150 車主
延續優良傳統
麻到頭殼小 這句有經典🤣
我以為是「會跳的蛋🥚⋯⋯
麻到頭殼洨裝跳蛋
愛騎快的人,不在乎麻
比別人快都好。
血液有點栓塞的 騎一趟就被麻開了
麻到頭殼小 = 震到腦殼內腦漿像洨
跟低階車一樣震?
如果是這樣就不太可以了
麻、熱可能試乘時間不久沒感覺
傾倒感覺舒服,線外露+座椅空間真的不OK
8年PGO車主 問題真的很多....
優點 馬力大 其他沒了
說到下面很熱 有 不知道為甚麼?? +1
那個電系 問題 久了 插電腦的接頭會掉而且換新的了
引擎跟彪虎共用的樣子
看起來像是原本設計中置懸吊,後面被打回後雙避震的感覺,那車尾比例用中置避震剛剛好
類似上吊架那個孔,tigra125時就有了,同一個模具吧,燙...因該是他電盤端沒有風扇,觸媒又在那邊烘烤
根據網路說法,排氣管會燙的原因是它的前端管徑太小,導致熱氣排放不容易,進一步導致整個排氣管和上方車廂都跟著熱起來,有人去把前端改大隻有幫助。
我騎過PGO真的很燙。曾經換了兩次防燙蓋。都是騎長途融掉,然後或許是因為太燙,一直防燙蓋噴螺絲!?🤷
+1被後車按喇叭提醒燒起來了
@@江金隆-r4h 塑膠燒起來喔😂
後面講高層的部分確實是實話,沒有去考察大眾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設計,結果論就是年輕人不買單
不買單之後 還怪行銷部 車子怎麼賣不出去 哈🤣
只要是這類車頭外形,第一個概念就是不是年輕工程師設計的,加上屁股,差不多核實了我的想法。
從彪虎的時候排氣管那邊就會非常燙了,跑完長途後的飛旋甚至會燙到人
引擎共用的話,那引擎以前跟水冷G-max是共用引擎,G-max是上吊架
至於車廂空間溫度很高也是以前彪虎就有的問題
至於麻的話PGO的千年傳統,每一台都這樣
原來pgo以前就麻了 哈哈🤣
怎麼不乾脆把G-max 外型優化,裝這顆引擎
感覺省事又薛😂😂😂
@@and1abccc 因為G-max賣不好啊
曲軸車一下就不痲了
我等JET 158快上市啦,有比40萬紅牌CBR650r麻嗎?我人都下車了,手還會麻麻的🤣
野狼
我也是其他產品開發人員,真的都是高層的建議最後變成四不像!
City grip2的輪胎前輪裝下去 傾倒速度會變快 我勁戰四代換上去以後差別蠻大的 我老爸借車去騎還說是不是壞掉
改裝部分可以用彪虎或雷霆的,後避震、軟管原廠有CCD的
電瓶移到你說的那裡
馬桶就不好拆
要維修引擎時
電瓶裝你講那邊
也不恰當
也不一定 tigra200就是在那裡
請問水冷BWS會在出新片嗎?我目前感受到的這次改款跟前一版有落差
這台車若真的要改 , 應該是不外乎下面幾個重點1是輪胎 , 2是避震器 , 3是前面散熱出風口(改到底下) , 4是置物箱內電瓶可改成7號或10號(體積相同) , 並擺放至前面 , 因為由外觀來看 , 廠商可能用9號電瓶 , 置物空間才會如此狹小 ; 以上所述都只是本人一些小意見 , 還是要看原廠有無新改款 , 這樣這台車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購買 !
原廠電瓶是7號
因為PGO的BON125 , 本人曾經騎過ㄧ陣子 , 本身是用9號電瓶加上置物箱容量和TIG170差不多 , 我才會猜是用9號 , 如果我沒猜錯後面一大片應該就是ECU , 整流器 , 電瓶裝在一起 , 才會佔據置物箱偌大面積 , 其實它(TIG)可參考光陽 , 山葉的作法就是電瓶做在置物箱前面 , 整流器置放在車身中段 , 最後面擺放ECU , 這樣就可解決置物箱容量不足的缺點 , 不過整個置物箱可能要重新打模設計工程有點浩大 , 光陽的雷霆125外型就是參考別家車廠所得來 , 賣得也還可以 , 總之設計時參考別人的做法也是產品賣得好的不二法門 !
我猜如果電瓶放前面會被節流閥加熱,車廂已經很燙了,還要把電瓶放在熱源,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問題
PGO做的車也很有個性,但是我怕的是水管容易爆,而且我會很常跑山,所以我怕的是這個用沒多久直接爆了
優質頻道中肯評測
像是BON125目前販售的後扶手改成分離式扶手一台入門車改成這樣反而那分離式後扶手不搭..
TIGRA 座墊換過兩塊全新原廠的 有比當時牽車的還要硬很多
第一塊 牽車那塊騎半年導致尾椎痛去加棉才有改善
第二塊一更換就去加棉沒體驗到原始硬度
第三塊也是硬到不行 騎一週不舒服才去加棉
第一塊和第二塊會換的原因都是中間裂開會夾到車內的包包 第二塊第三塊都有改版加強筋
麻倒是還好~
車廂溫度確實有點高
行車記錄器可能還比車廂溫度高
雙載座墊夠大騎乘者跟後座都算舒適
後輪框J值可以到3.0可能穩定性會更好
可能是為了改直噴而設計,就不會有車廂的問題了w
車頭這些洞 下雨進水真的沒問題嗎?😅
9:24拍TIG對比奧格車廂畫面那段真的覺得TIG在車廂空間規劃完全大輸山葉
行車記錄器已經自己容易過熱了,再加上車廂更熱
身為TIGRA 兩任的車主 對於美醜已經放棄了...
車子好騎就好
至於熱什麼的 我也覺得還好 怕熱就不會騎車了
麻的部分 我現在的飆虎也是麻到歪頭 騎一趟市區 手指頭都麻麻的
正面撞風優點就擺在那邊,缺點就小台速克達來講車頭很難設計
老闆,有沒有機會借到honda adv160或Vario160,介紹一下🙏
說真的放眼過去,速克達質感比較好還是我大山葉
我還是覺得跑的贏最重要啦,其他的東西過的去就行了,哪有什麼完美的車,每個人要求的不一樣,每個人的審美也不一樣。
頻道不同於其他影片的官方介紹車輛。點出使用者會遇到的問題很讚👍
可能引擎太燙就不把電瓶前移了😂
PGO有聽到消費者的聲音
TIG真的改款了,把那長長的尾巴縮短了!
特仕版還搭配倒叉和掛瓶避震,還滿香的⋯?
改了銷量也不會有太大起色
那個腳感受到的熱氣會不會是從前面側邊水冷排散熱孔出來的啊 上次試乘的時候,明顯有一股熱氣從側邊吹來,騎一段時間後停路邊去摸,燙到不行
我有試 那邊很燙沒錯 但不會吹到腳
會喔 ,夏天水溫高時風扇啟動 ,你腳開一點,就會感受到引擎的熱風帶給你的溫度
彪虎引擎溫度跟排氣管那邊都很燙,車廂溫度也是。基本上TIG跟彪虎同一個架構的車子
原來一樣燙
地瓜的的引擎 共用水冷G 那個洞是以前環抱車架的洞
這顆引擎是外銷的...跟彪虎同一顆引擎...只是排量跟內部有做修改...在拿回來用....
可惜!如果照黑大所說的!要是PGO主管能像三陽一樣、給造車的發揮、不要限制設計師、或許能造出一台不一樣的造型!
PXG主管:基層員工太優秀我可能會畢業(心裡話)
三陽後面繼台車不都給設計公司設計了 好看多了 新的小老闆有在改變這問題
黑大沒說錯 這台跟 TIGRA 200 tigra 250都是被高層荼毒的產物,PGO 一直都是這樣 在某些地方很堅持,堅持的點都很奇怪..慘的是小毛病真的不少..
@@ab3321040411 三陽是換龍頭吧 所以上梁正下面才有辦法做
那同價位推薦什麼車?
引擎的孔以前tigra150就有,後來做G-max就用到了
影片看完 好壞都有說道 唯一有差異 就是麻 其實我沒感覺到 怠速部分以及某些轉數區域比較明顯 確實有
每個人買車 無非就是 外型 動力 妥善率 油耗 相關配備規格好壞 價格
需求不同 購買方向不同 用途不同 等等.....
原來是麻辣燙的概念,至少原廠沒強調舒適度 哈哈哈😂
看完覺得跟預期差不多,算是為了突出某些性能而設計的特化車吧?然後看到腳側車廂會熱,我以為這台都前水冷了,熱量會集中在前方散熱排才對,結論也對,不管哪台車怎樣,你爽就好。
H殼烤漆件的線條以及大燈、日行燈的部分其實還不差,只是黑色烤漆的部分跟車頭真的做太扁了
車尾如果像DRG這種短尾模式,理論上應該會比較好看
應該是為了實用性(雙載 車廂 座高方面)遷就 猜測原本的設計圖應該是短尾😆
DRG的屁股移植上去好像不錯喔XD
車尾凸點 但外觀蠻帥的阿 審美觀不同
抖動跟會麻不意外,PGO優良傳統
iBubu騎幾年後去騎KRV完全不覺得會抖會麻
然後這引擎族跟以前的水冷G妹一脈相傳
上吊架孔位是為了多連桿機構預留的
KRV是真的抖吧
之前騎完KRV以後換回我的車還以為腳沒知覺了
但其實再抖也沒有檔車抖
我是覺得騎一段時間感覺都沒差
就是喜歡聽到真相!
消費者聽了正面表列後傻傻入了坑,當然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又熱又麻!因為怕人笑嘛!就是要點出缺點!這樣車商才會改進啊!
終於看到一個說出點不一樣的東西,還要這個感覺是1.25倍播放速度給讚
那個引擎上方的大洞
印象中是當年跟GMAX共用的洞
這麼說來這顆引擎跟TIGRA也是同顆了
然後前殼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PGO真的學不到TIGRA水冷排被小石頭打凹的教訓耶
這台就是彪琥150改款來的 引擎 基本都依樣 汽缸能留用 車廂熱 後座腳踏那邊熱 車廂小(150好像稍微大?) 其實跟150問題差不多...
原來問題都沒改善....
想買tig 試乘真的比較麻 請問改哪邊會改善
可以換個好機油試試看
我覺的它看起來像一隻站起來的蟑螂~@.@~,雖然我自已也是PGO彪虎十耐版的車主。
起步加速感覺很像G5、雷霆,一個認識的車行老闆拿通用雷霆的改裝傳動可以直上,剛拿到手的時候我以為我騎的是雷霆
同樣屬於短軸距長屁股調性 但G5車廂跟舒適度卻完勝...
@@astondbs03 你要這麼說那操控跟性能G5不是被按在地上打,根本不同定位的東西硬要比
@@Dustin1110 誰再比產品定位了...我只是在陳述同個設計手法TIG甚至更極端 卻完全沒發揮好
@@astondbs03 舒適性跟外型設計並沒有直接關係,MMBCU短車尾設計,不也是很舒服,車廂也很大
@@astondbs03 坐墊長度TIG是夠的,主要是後座太硬
PGO永遠搞不懂消費者要的是什麼
機油+1
野狼表示:麻?
我等黑石介紹JET150~~
這台我有點興趣~
彪🐯150車主路過
車是真的燙 150燙手🥹
熱氣直接在車手那一區狂轟亂炸
車廂也是真的燙 s860燒壞兩台了🙂
燒壞也太誇張XD
本來預計我的TIGRA之後,下台要換TIG,可是最近看到HONDA的ADV160之後,感覺ADV160好像更香,可是機車平常都是上下班在騎的,也不太可能會騎機車出去玩,都是開車出去玩,這樣只騎ADV上下班好像又浪費了,心裡好掙扎喔🙄
量少的貿易商進口車需考慮:
1.待料;貿易商可不會準備齊全的料件等你來換。
2.保固;原廠對經銷商的原則下,萬一你人品大爆發買到車王,貿易商的車整台運回生産地判定?……不敢想像過程
3.你是想長期持有;或3~5年就賣掉,因為未來會有停産斷料問題。
買贸易商的車不是不行、不好,最好是你車圈朋友多、你錢也多,不然騎3~5年最好就賣。
引擎應該是跟水G還有彪虎共用,大魔王測試好像汽缸、缸頭可以直上彪虎,另外熱有可能是原廠機油比較濃稠,換第一次機油後應該會好一點
沒法直上要修改,社群有人說了
燙都是正常的啦
彪虎150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不燙不熱才奇怪
看看那前面散熱開多大就知道了
傾倒速度快有一部分應該是city grip 2造成的。city grip 2胎的特性就是如此
原廠胎就已經很快了
外觀不行、儀表UI設計很像是工程師兼設計,超像那種CNC機台的畫面、明明車身長屁股也寬但車廂太小了...然後很多外露、光看那些孔就知道之後清潔很麻煩,唯一優點大概就是科技、安全配備比其他家還來得全面和操控、馬力好
這台真的除了車頭水箱的造型不太喜歡之外 儀表板真的很打動我。白色的tig 真的很好看。
車子麻 = 曲軸拉條。引擎溫度高 = 高壓縮比+稀薄燃燒。尾速125上下,DRG仍有取勝的空間,改傳動或改缸。
壓縮比官方公布10.多
@@qq54265 那更不合理了 😀
改缸比下去就沒意義了 哈哈
70KG上下 尾速約130-135 有變更傳動加速更快 尾速不變 DRG是沒機會的@@ 改缸沒意義...
@@林保廷-y3r 有人體重50幾公斤,騎MMBCU 表速150以上
12:54 人家別間早就改完了
帥喔 期待很多人去改
車頭覺得還可以,車尾完全不行 要改後移和寬胎。
krv 的問題可以透過改讓他的問題解決 但我覺得這台問題不是改可解決 白牌比動力我覺得沒義意 要速度去買黃牌就好
路權車STR 300與Tigra 250,尾速跟TIG差別不大
@@senlanguna ㄧ台車醜 有速度誰要看
KRV整台都是消耗品
@@senlangunareally?黃牌速客達尾速不高喔?我以為至少能有錶速150吧!
@@mr.niceguyyang1597 黃牌除了看各廠引擎出力差異,還有車重。黃牌較重是為了高速行駛穩定。
身為目前tigra150車主,車廂真的差太多了!PGO比較適合會修車的人騎😂 但真的是是好騎啦!
看完我還是勁戰2代59缸
跟初代彪虎150繼續雙修好了😅
真的是用心做引擎 用腳做設計
DRG車廂也蠻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