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還真的有很多人是不敢賣也不知怎麼賣股票的中老年人,他們要的也是配息,只要本金不變少,配的對他們來說都是賺的,但重點只要多了解內容,找到適合自已的才是最重要的,投資沒對錯,雖然我也是指數型的投資人,但我也不覺的買進配息型的etf是錯誤的選擇,配息型的也是屬於防禦型的組合,不樂見自已的市值上上下下的,不適合將所有人都套用在同一種操作法
但有時配息型的波動也不低~不過就如你說的,如果真的「不敢賣」或是「不會賣」而且無法學會的話,那確實分散後的配息ETF已經比個股好上下許多
我投資很簡單 S&P500 投70% 台股 006208投 20% 5%現金加碼 5%玩樂 從爸爸到我這代 也幾千了.... 之後再交給小孩 一代傳一代 反正 只要有耐心 有本業收入 理應可滿足我的玩樂^^ 房地產有可住就好 勿炒房~給年輕人~居住正義
每股跟台股比不太合適我覺得
@@小徐夢夢-w5h投了快40年了 ^^ 獲利依舊強勁 台灣人太迷思 高股息 反而賺不到 錢
目前來看00878 就是股息 價差兩邊賺 還不錯 未來有更好吸引力的標的再換 說不該存某某股 不如說說推薦哪些股
可以參考我先前的影片
現在市場講配息不重要,要關注(含息)總報酬,不受待見、敢講對的事是有勇氣的
感謝你的支持~
謝謝分享。我也有買0050,定期定額長期持有,一點都不擔心波動幅度。
0050其實也可能波動,但只要台灣沒倒,基本上就很安全~
標題增加了點閱率個人觀點 每三個月配息再投入會比年配息來的更快 而且張數絕對累積的比年配更快 手頭資金也可以更靈活運用
清流君二號 0056 00878 00929 規模幾百億 不拿來開刀蹭流量 太浪費了 之前清流君 說ˇ0050績效輸878要裸奔 也是個奇葩
影片中有提到一個概念:其實配息再投入跟不配息,幾乎是同樣的結果
你的觀念錯誤 配息頻率高低完全不影響資產增加的速度假如配息頻率越高 你的資產累積越快那你應該要買日日配ETF 很快就會成為富翁囉
@@StevenL-x8t感謝分享正確觀念~
原本想寫一堆想想算了,我們只是向性不合看法不同。你會賺錢就好,雖然對於存股配息的觀點我感覺是說錯的。但我無從指正對於小散戶來說,不需要每天盯盤看著波動每天心情上上下下,能專心工作專心賺更多錢投入。才是小散戶要做的那些領息都幾萬幾十萬的人才是小散戶想追隨的。
沒事,賺更多錢確實更重要
以0056來說,雖然十幾年來股價波動不高,但只要配息穩定,複利幾十年,配息是可觀的,這應該是投資高股息人的想法吧?但前提還是本金和後續投入金額要夠高
進來聽聽,謝謝分享唷,我也正準備開始要長期持有,先來做一下功課看完有一點滅火了 哈哈
很高興對你有些幫助~
配息跟賣股怎麼會一樣😂?這樣的話全部上市上櫃公司都不配息不配股就好了呀!真正的左手換右手是建立在淨值或股票沒有漲的情況下,像0056最早入場的領息的投資人,股息金額都要大於購入淨值了,還在🫲換🫱😂有夠八股
我是指「配息當下」對投資人來說得實際狀況
ESG之後應該會很好用,因為會有碳稅😊
台股來到最高點了 0050還能存嗎
長期持續投入~
認同👍給讚
感謝你🙏
只要賺的到錢都是好的投資 市值跟股息兩種我都有投
現在這幾年確實是高股息ETF打敗大盤型ETF,過去績效不一定代表未來。自己抱得住並且長期持有就好。
去年確實如此~
填息的意思,就是透過股價成長來彌補配息造成的股價減損,不知道我這個認知有沒有正確?換句話說,假設某檔股票的股價停止成長,然後又不停的配息,這樣一來這檔股票的股價就會歸0
對的~所以不論如何,關鍵還是股價成長
有878就有流量買在14.15還左右配股票就是買低賣高現在買當然風險較大
跟股價倒也無關
股災歐印當前配息十趴以上,盈利需求穩定的公司,並覺得營收幾年後幾年會成長的產業,去賭幾檔之後股價上漲且配息也上漲的機會。買在風險性資產不會輸的時間很重要,好好生活、少少炒股。
就看對風險與報酬的期待了
講得再更簡單一點,市值型 ETF 把獲利用於成長,高息型 ETF 把獲利配給股東。
長遠來看前者帶來的成長會高很多
前提是你能成長
買股想要一夜爆富,或想要從股市大賺一筆,誰都想買到飆股,有沒有反向思考一下,若大跌時該如何呢?我覺得配息靠時間跟複利,是很好又安心的投資,誰都想賺錢,但怎麼都是賠得多呢?😂
我很認同你的觀點,不過關於配息部分的不同意見在影片中說明了
請問 00675L 這種 正2 產品是否為好?
整體而言如果了解這種商品的特性,是可以評估自身狀況考慮的,但我自己考量缺點後,不會投資
其實大家不用針鋒相對,大家都是賺錢的,現在為何要要因為賺多賺少而傷和氣?大家觀念不同,就好好賺自己的錢,別人賺得多也不是你的,反之亦然。喜歡高股息就買高股息、喜歡市值型就買市值型,兩者皆買也沒人會阻止。想想那80%賠錢的投資者,他們甚至還沒辦法談什麼長期報酬率呢。
長期投資分散後的標的,確實贏過不少人了~
用回測的確是市值型獲勝啦 不過我們現在要看的是未來對吧? 那就0050跟00878都存阿 然後10年之後再來看績效 自己親自去做比什麼都重要
重點還是理由
請問低成本的商品是指?
有些ETF內扣費用特別低,比方說國中生那集我提到的VT,只要0.07%
請問投資市值型的etf 要如何操作呢?持續定期定額買入,以後老了要用錢時就一張張的賣出,這樣資產不是一直在減少嗎?謝謝
對,這其實是一種成功機率更高的「提領策略」,可以先google看看,或是等我之後找時間介紹~
@@musclemoney 資產不斷減少怎麼會是更好的提領策略呢?!🤔又提領期間如遭遇股市低點或遇系統性風險時期呢?
@@fannychen2873還有主動收入時持有高比例股票etf 低比例債券etf或其他低風險資產(波動高 但股市長期向上) 到退休進入提領階段將股票比例降低或全數轉換為低成長同時也低波動的債券etf 提高退休後穩定提領的成功率
定期定額買入的意義在於攤平持有成本,瞭解這邏輯後就不會有老了一張張賣掉=資產減少的想法了
@@fannychen2873 假設你都買1張(1000股)各花1000元,經歷成長(皆成長10%),市值型價格變成1100(1股1.1),高股息價格1000(1股1),配息出100,所以隨著總值成長,不會有越賣越少問題,因為1股價格也是上升的,要從總資產來看。
等等? 季配息都出影片分析了~接著月配息的怎辦?
之前股友吹金融股,後來又食品股,債券ETF,現在改吹高股息ETF
簡單來說,每段時間都有熱門的標的,但這些都很難延續
那市值型ETF裡面有加入ESG的怎麼說呢?
單純以市值作為篩選就行,也不用特別避開什麼樣的公司
認真覺得ESG不應該放在股票的選股邏輯如果會賺錢的公司真的因為沒有ESG營收不好的話,自然而然市值就會下降,而ETF就會幫你踢掉了如果用ESG硬選,結果明明有更好的標的卻因為ESG的標準而無法選不就可惜了只能說ESG只是多此一舉被綁住而已==
選市值簡單方便
投資最好玩的就是從每個角度看都有合理的觀點😂
有些可能是看似合理,但實際充滿一點小問題
我只能說都是廢話⋯⋯,拿出對帳單跟實際操作數據比較有說服力;投資資沒有對與錯選擇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就好,不是人人都是少年股神
影片的重點跟少年股神沒有任何關聯~期待你下次看完影片並吸收後再分享觀點🙏
你這個878不建議買的邏輯不對有問題。因為,鴻海每年都在100元上下,但是它的殖利率每年都有 都有5% ,股價也不漲 也沒有填息 那是不是這個股票就是不好呢 。你的這個邏輯真的有問題
股票好不好有更多分析的角度
每年配5趴給你,沒有填息,不就左手換右手?哪裡好?
左手換右手 你是不會買更多嗎?!給你送分不要
鴻海除了2007年那時股價飆漲還沒填息之外,其實是年年填息的股票喔。鴻海算是獲利比較願意跟股東分享的賺錢公司。至於不配息或配得少的公司,基本上就是公司拿回獲利;投資人也是在賭公司的未來能不能再成長。
你好,想請教: 我對于每次賣4% 有個恐懼感會不會有一天把股票給賣完了呢? 賣完了怎麼辦呢? 不就完蛋了?請問有解嗎?如何破除迷思? 樂活大叔在李勛的節目中說了一句很有感的話"退休之後要追求的是確定的收入, 股息就是確定的收入 " 我想所謂的0056 00878 都贏在這點
這是個非常大的誤解:股息絕對不是確定的收入。至於提領策略,未來可以找機會做影片分享
一個投信幫你賣(強制賣出不管價格)另一個自己控制,哪個比較安心?跟比較不會有低價賣出的可能?另外以總價值來看,沒有賣完的可能(若都有成長)因為你賣出的股數越來越少(股價成長)1000-10(假設第一次要賣10股才達到你說的4%),那第二次990-8(可能更少)因為你的1股價格跟第一次不同
雖然說大家都說00900選股邏輯怎樣又怎樣的,不過對於沒有平準金的情況下,年度配發的股利還是挺欣賞的
認可。
這個跟清流君講的差不多,只是講話沒那麼極端大家都知道長期,就是指數型ETF優於股息型ETF但這麼在意報酬為什麼不去投資個股?要的就是心穩這個年輕人一直搞不懂
應該說在合理的前提,追求較佳的風險與報酬
有時候不是在意報酬,而是我明明不需要用到錢然後每一季都配給我,沒事被扣個手續費管理費然後還有二代健保,然後我在把領到的錢美其名複利滾存又花一次手續費把它買回去,沒必要阿
這些論點不錯哦我都認同;ESG就是短期莫名其妙的題材,大公司才有錢搞這個,而且明明是成本支出,拖累報酬的東西到底有什麼好值得追求的
感謝你分享~
人生總有急需用錢的時候,0050在大跌的趨勢下兌現會賠比較多
對,但00878也同樣如此~如果是為了這個因素的話,建議準備更高比例的備用金,或是配置部分比例在保守的債券上~
正解~就希望抱著0050的人 退休靠賣股 每年賣出去都在高點 不要像現在一堆人卡在 130~140 賣也賣不出去 配息也沒有 哈哈
@@沒有對錯 到時如果還有youtube,我再來跟你分享
所以投資前要先存緊急備用金,才能避免在大跌時認賠殺出 😢
避免急用錢的情況才準備緊急預備金阿
00929現在最火
永遠都會有新的標的,但他們都很難永遠熱門下去
再火下去,0056、00878也要改月配了😂😂😂
其實 00929 真的很適合本金量原本就很大的投資人
會買00878的或許就只是想要生活費又可以存股吧!而且波動比較小,還有不用學任何東西就能玩了
0050同樣可以
@@00757tw 0050沒配息吧!而且無法一張張買,因為太貴
@@神者-y6i 配息不是重點,長期總報酬才是重點,另外0050有半年配息一次但那不是主要報酬來源,買零股跟買一張就像10塊x100 跟 1000塊鈔票 的關係,並沒有區別
0050有配息
波動不一定比較小~
請問,我了解00878可以利用季配息再投入,讓張數越來越多,之後越領越多;可是市值型(0050)要如何操作?才能讓資產越來越多?請問有相關影片說明嗎?謝謝您。
其實不管投資什麼,核心就是持續賺錢、持續買入就對了(前提是標的夠分散)
0050股價會持續成長啊 資產長期來看就是越來越多
以總價值來看的,AB各買1張1000元(1000股),成長後A股價格1100,B股價格1000(+配息100),A股1股1.1=約賣出91股=100現金(A股剩下909股=約1000價格)。第二次成長後B股1股=1(+配息100),A股1股=1.3,問要賣多少A股可以獲得100現金?
我對ESG的理解是有政策面考量的,重視ESG的公司從生意面來說就是希望能將產品賣到更多已開發國家,換個角度,這些公司成長潛力會優於多數非ESG公司
這就算是主動投資的預測範疇,我不會說一定沒道理,但最終股價與數據目前還不能肯定這是對的(最新版《漫步華爾街》當中有研究)。
補充一點:在主動投資的世界中,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能早已反應在股價當中~也就是說,目前大家對esg的期待,或許早就呈現在現在的股價上了,未來反而降低了預期報酬(就是我影片中提到,「拉高估值、降低報酬」的部分)
果然沒概念的新手.股息是企業穫利發的.配息5%發20次也不會變0.市場會因為有這5%長期一定股價.市值etf 是買最高市值的股票.目標大者恆大
我是針對ETF短期配息這行為來討論
以前也是存高股息,自從搞懂指數投資之後現在全部轉去買aoa,連0050我都覺的不夠分散不算指數投資😂
算不算看個人定義啦~但確實越分散越好
我個人是定期定額投資 00878 ,然後把每季的配息單筆投資主動型基金(統一黑馬);個人近三年測試~主動型基金報酬率贏過所有市值型 ETF 。
等三十年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把時間放長遠來看,要能贏過對應市場的主動基金比例非常低
就像大家都以 0056 成立開始時間回測跟 0050 的報酬相比,會覺的 高股息 ETF 會輸給 市值型 ETF 。換個角度以 0050 成立開始時間回測跟 主動型基金 的報酬相比,你會覺得 市值型 ETF 真的沒有比較好。
@@曾舜郁 十幾年前台股的主動型基金有一百多檔,十幾年來還沒被清算又贏大盤的有幾支? 下一個十幾年又是哪些會贏呢? 這就像在猜下期的彩券號碼一樣。
@@曾舜郁 30年後請你再來跟大家分享
最近那些花式ETF說第幾代市值型00500/006208或是XX版OO版台灣50才讓我覺得荒...謬
通常都是加入一些不怎麼有幫助的選股條件,然後收更高的費用,績效也不會比較好
我覺得版主對高股息理解跟我不一樣 高股息長期持有 是複利的概念 對我們這種投資者 我們注重他的殖利率配息持續投入 我們也不在意他填不填息 當你把成本攤提完 比如一個20元ETF 每年配息一元 20年後 成本歸零他這20年就算一直不填息 但總部會歸零吧?20年後的獲利有多大?所以高股息根本不care 價格 只在意成本 ...如果價格漲 當然是好事 但沒漲 也不是壞事
沒辦法 有些人會認為市值型長期報酬率會比較高 都忘了 主動賣股還需要看當時的大盤臉色 高股息就是著重於股數多寡 郭台銘17億股鴻海 每年領90億以上股息 鴻海也算牛皮股 難道鴻海就不好嗎?
影片中有提到,股息不是複利、股數更不是重點~
聽君一席話
倘若本部影片對你來說是廢話,那我假設兩種情境:1.我講的你都懂了,認為太簡單2.你根本沒仔細聽懂我講的觀念,還是帶有原先的偏見如果是第一個情境,那我為你開心,推薦你找更進階的內容。但如果是第二個的話,那就十分可惜了,建議你放下偏見
請問為何大家說878一年只換兩市次股,但00878的換股時間落在5月、11月,但在MSCI每年2月和8月進行調整時,也會配合納入或是刪除成分股。像這幾天就建倉技嘉、調節其他股,這樣不是也增加買賣手續費嗎?等於一年四次買賣換股?有人可以幫解惑嗎😂
這類型標的轉換成本一定都偏高
想請教00692
相對而言比台股其他ETF好很多(內扣不高,而且持有公司數也多),但我個人還是會比較傾向單純的市值ETF
存股領息才是貨真價實的財富
我在影片中有提到領息本身的問題,不過長期持有確實是很棒的觀念!
我存股2542興富發領息今年第七年
高股息類型的ETF 投報率長期偏低
存股10年辛苦,換退休輕鬆生活
存股10年 還是選市值型ETF 會有更多報酬
謝謝專家分析❤! 照您這樣說, 覺得00878季配息, 算是很剛好耶 ! 00929 問題才真的有點大...
它的問題確實更大
謝謝說明 ! 那請問也可以剖析一下00929的缺點有什麼嗎 ? 也想了解耶 !
@@小芋頭-y4i配息的問題放得更大
會不會配息後股價下跌,有可能拿本金配給股東
本人目前00929一出來不久就解定存直接歐印目前, 有690張2個月領了兩次 配息75900+75900 看著他從15慢慢爬上去越買越貴8/25號台股大跌289點 竟然也沒甚麼跌到,反而很悶了,抗跌力太強,每個月的配息 我還是持續買進中 只恨沒更多錢買更多張,在建立庫存時候希望他不要一值在漲上去 假設我停扣了按照他這樣0.11配下去 月月領個75900, 12年後我成本就是0了 ,2個月市值衝到400億不是開玩笑的 ~記得買ETF買市值大的就對了!! 00929是復華命根子了我相信他會更好好操作讓持有股民安心睡覺領息
阿~00922跟00923呢?
讚
感謝🥹
照你這麼說、這一百萬多人、都是傻子嗎?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概念
沒,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選擇的理由,我只是把我個人不推薦的理由列出來罷了~
我們不只有葡萄,還有其他水果
建議看不懂影片的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對啊 都是傻子 符合股市的82法則
請問對00923的看法
一樣不推薦其他的選股邏輯
青菜蘿蔔各有喜好不同的產品適合不同的投資者,投資也不是非黑即白,自己事先功課做足一點想好再去投入就好,混搭也是一種選擇
混搭的問題,就是考量資源有限的前提,怎樣會比較有效率
身為一個小散戶,我覺得雙方都有道理,所以50趴美股指數型投資,50趴台股高股息,最近把30趴獲利了結換成債卷etf規避高點的風險,我覺得對於小散戶來說,舒不舒服很重要,這些操作對於自己來說,能否遇到一個比自己專業的人,在他講完論述後,能否不動搖繼續長期持有下去!!
指數投資的概念下,其實不會特別設停利的條件,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寫的《穩定致富》
這部影片有個很大的錯誤,在於散戶持有0050會抱不住,股價高低起伏太大,無法長期持有,反而00878因股價起伏較低,加上長期持有,就能有較高獲利表現,畢竟股票如果因上漲而賣出或下跌而殺低,就沒有長期持有的獲利了
事實上高股息ETF長期的波動度不見得比市值型更低,這在我的《穩定致富》中有做過詳細的回測,算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此外,你提到大家容易抱不住0050的部分,我也認同~但就如我影片中提到,我認為這可能是了解程度不夠,因此我做影片、寫文章,來增加大家長期持有的信心
成長成ETF長期總獲利高於高配息ETF是一定的,已經很多人討論過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知識,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高配息ETF,主因就在於0050價格較貴,散戶買不下手,加上就算買0050也會因為股價波動而賣出@@musclemoney
我影片中有說明價格較高這件事情不需要關注~此外波動度的部分,也解釋過高股息波動度並沒有比較低
剛剛看了一下00878持股股權分散買1-5張的投資人有將近88萬人,所以買00878資產都不高,你要這些人花所有資產買一張0050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買不下手@@musclemoney
價格比較高是重點,錢不夠怎麼買0050,00878一張2萬1,0050一張12萬3,買878的散戶積蓄並不多,畢竟1-5張有將近88萬人,表示總資產才10萬左右,一張0050超過12萬,散戶買不下手@@musclemoney
你講的內容很多都是錯誤。 指數型是跟這個國家的產業有關, 要是這各國家都是金融房地產(香港)指數型 就會慘到爆。
的確跟國家有關,所以我才說盡可能分散到全世界,事實上,國家風險也是00878的問題之一
那0050不是也有配息嗎?
是,但配息本身就是中性的東西,記得重新再投入進去就好(如果有累積型的ETF就更好,可以省去再投入的時間,比方說英股VWRA)
1. 理論與現實中間最大的差距, 就是沒有探討人性2. 說白了, 就是根據每個人對投資風險的承擔能力不同, 而做出的決斷不同3. 最終, 建議引用數據與資料, 取代感覺性的描述比較好
1.我在影片最後有提到,如果考慮了以上這些內容,但還是因為人性想選擇高股息,那我尊重2.要看你對風險的認定是什麼,市值型ETF可能有更佳的分散風險能力3.我怕加入太多數據資料,反而會拉遠新手投資人的距離感,推薦「清流君」討論高股息的影片給你
看完覺的比較聽的懂
很高興對你有幫助
謝謝分享😊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些美股也不配息覺得把錢繼續投資公司更好
重點是釐清優劣,接著就尊重選擇
建議給點實質的數據或是研究報告 用客觀的事實來增加說服力另外標題說 投資的代價可能超過一百萬 這部分也有點農場標題 我個人身為指數投資人當然知道 這些高股息跟市值ETF成本跟報酬率之間的差異 經過長時間複利下來的確可能會差距超過百萬但是一般沒接觸指數投資 甚至沒有指數投資概念的人 完全不理解可能有一些圖 或是表格說明會比較好
你說的是~這邊順便跟大家推薦「清流君」討論股息的影片~他有做過不少相關的回測!我個人一直在思考要放更多實際數據比較好還是文字為主就好,前者的好處就是更有說服力,但壞處是擔心會增加一般初心者的距離感。我會再想想看,不管如何,謝謝你願意留言給我回饋!
@@musclemoney 因為我個人就是看了清流君的影片後 相信科學數據的結果才轉變成指數投資或許可以多一點比較圖 跟比較簡易理解的圖清流君的影片有些資訊其實太專業太學術 太乾了因為只有文字的話 有時候很難推翻主動投資人跟一般散戶的認知以我個人經驗來說 其實很難單純用敘述跟分享 就說服他們
感謝你的分享~我會嘗試看看
台股ETF我目前主力丟006208
很不錯的選擇~
這個網紅的專業知識不足、領到配自之後、跟投資們的本金是不相關的、再加上有填息的動作、真正該注意的是:萬一價格漲太高的時候、就不能再入場了
建議再看一次影片要提的重點🙏
那0050何時回150
沒有人知道股價何時上漲,只能盡可能降低成本、分散投資,然後耐心的長期持有
@@musclemoney 謝謝
應該很多人聽了 幾位投資網紅 當時買在 0050 套在高點 然後又沒配息 這兩年只會吃土不會成長的~~~~~~
@@沒有對錯 每月持續買進 成本不就降低了嗎
從2020年存到現在已經100張均價18元每季股息3萬多我不認為配息是左手換右手反倒是兩年半領了不少股利股利價差都賺持續存持續領無腦被動投資
我講的是「配息當下的狀況」
要不要解析一下929 不要只有878
00929😂配更多次 半導體佔比更高 會想領股利 就是走七二法則 股利再投資 市值型是給投信管 高股息是自己在投入 沒有對錯
我在影片中有提到~如果既然要把股息再投入,那跟當初沒選領息其實是一樣的事。對我而言,選擇本身當然沒有對錯,但要跟自己的期待相符,而這也是我錄這部影片的原因
@@musclemoney 把股息再投入,可以轉換其它標的,並非持續複投高股息ETF😂內扣費用是既有事實,最終都是個人選擇及接受!
標題是很聳動~但...
短時間要把概念說明清楚不容易,如果有關於標題哪一部分想進一步了解,我很樂意多解釋
那是因為高股息ETF剛好買到緯創,廣達佔成份股比例高,才會飆漲,又比市值型,台積電佔成份股3成,但是台積電股價都不動,仔細比對00878跟市值型ETF裡面的成分股大概2到3成也是重複,
878真的有夠火…🥲
😩
00878已經不是囉,現在是00929最火紅
問題就是抱不抱得住阿,00878比較符合人性思考讓大家更容易抱得住。
如果抱不住,再厲害的ETF也沒用
是的,所以影片最後才說,了解這些後就依個人選擇了~但充足的知識也可以幫助投資人長期持有就是了
0050 波動真的很小了... 這都抱不住那就真的是認知上有問題了
@@00757tw 所以我才說00878符合人性阿,就是一堆人認知不明確,但卻知道要存錢,也不知道什麼是零股,所以00878就是好選擇,價格低好入手,季配息創造的現金流能有成就感,就算掉10%也才跌2塊心理壓力比較能夠承擔,起伏比大盤慢感覺起來比較保守,所以大多數的人都能抱得住。
🦹
對我來說,買878就是希望低波,但這波AI浪潮完全打破我的預期,因此全數出清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解~
原本我從15開始存,到上個月乾脆全出清,了結獲利改投其他商品
張數上的想法,我根據別人的說法推敲,應該是可以快速存到更多小張鈔票的概念吧
我理解~但總金額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蠻想聽聽看您分析 00922 這檔新ETF !
標題黨
定義:看得懂。要怎麼處理還要麻煩你這位理專呢。呵呵
相比睡公園君的說法,你的版本比較好吸收,我考慮看看😊
感謝支持~流君兄提出了很多數據與研究,我則是比較單純的文字,大家可以互相參照
高配息還有另一個虛假的優勢,可以讓完全不敢投資的人,嚐嚐配息獲利的錯覺,然後進入市場學習投資。對於個人高配息就是把自己的錢配給自己,再繳稅的優良國民😂,沒事路過看到來按讚的
感謝你的分享~確實如此,所以高股息如今才會這麼熱門
是我記錯嗎?自己錢配給自己不用繳稅吧,要繳稅的不是54C嗎?
@@Eric-lv4jw 要喔!兩種一種是超過兩萬的二代健保,另一種是綜所稅超過5%標準以上,例如12% 或20%都只能抵8.5%多出來還是要繳
@@alexyang9706 你這個是54C才適用吧,自己的錢配給自己是屬於收益平均金,還是你指的不是收益平準金?
@@Eric-lv4jw54c 要繳稅,超過20000要扣補充保費,但是可以抵8.5%所得,高股息基本平準金,配出來的息8成都是平準金列所得,高股息要到20000要幾百張才會扣到
你再說什麼啦!它比去銀行定存好太多了
0050報酬率比高股息高多了 傻子才買高股息
@@StevenL-x8t 結果我今年買0050的報酬還輸00878 抱歉 我就是今年才改存ETF的 以往都做個股 想說還是要有安全配置 不然一下賺幾百萬一下又虧幾百萬的 浪費時間
其實0056跟00878跟00929是適合它自身本金原本就很大的人,想要安排生活資金使用,但是對於小資族需要滾大本金來說反而不適合
但退休族也可以考慮現金提領策略
@@musclemoney 請問 現金提領策略 為何?
@@jiunshian你可以google看看4%提領策略~至於詳細說明以及注意事項,之後我會找機會分享
提領現金策略是啥? 萬一我賣在阿呆股你要賠我嗎?
我一整張的怎麼賣4%?
878今年的報酬只有30多% 好後悔沒買0050 氣死我了 太晚看到這個影片了 有夠慘
影片中有提到他今年的好表現,以及後續的期待
高股息ETF必定睡公園
我覺得也不會那麼誇張啦~但還是希望投資人釐清優劣
已經懶得勸世了😂
但你可以把這部影片分享出去🤣
裝睡的人無法被叫醒
每月只買006208+VTI
我個人會再加入非美的配置(vxus)
@@musclemoney 想請問如果加入VXUS,這三者比例你會如何分配呢?我今年40歲,也傻傻拿著額外收租的錢,投入006208+VTI快五年。
請問您目前獲利情況
@@9AN829我的話,006208佔比會介在0%~20%之間,其他兩者可以各半配置
沒空
建議連影片都沒空看的 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投資最重要的事。努力不懈,你說的哦 你超棒的欸 我的超人。努力超人我的神 哈哈哈哈
看吧,你提供數據他們會說不符合人性,所以我們選擇指投就是想泯滅人性,唯有如此才能擺脫金融業者對大眾的洗腦。
沒事,我會努力的
照你的說法把錢放定存就好了還癈話那麼多
我有提到更推薦的選擇以及理由~如果你沒辦法理性看完影片討論的話,建議下次不用花時間在我身上
贊成你的說法 建議看不懂影片的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笑死 看不懂才會說這種話
雖然妳嘴有點臭不過也沒錯投資本來就要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長期持有市值加權型ETF雖然已經比個股甚至其他高風險性金融商品還要穩定了但這樣妳還是擔心下跌心會很痛的話 的確放在銀行餵通膨是個好選擇
@@b1223445851我也這麼覺得,雖然不投資很可惜,但至少遠比錯誤的投資決策還安全
🥹
還真的有很多人是不敢賣也不知怎麼賣股票的中老年人,他們要的也是配息,只要本金不變少,配的對他們來說都是賺的,但重點只要多了解內容,找到適合自已的才是最重要的,投資沒對錯,雖然我也是指數型的投資人,但我也不覺的買進配息型的etf是錯誤的選擇,配息型的也是屬於防禦型的組合,不樂見自已的市值上上下下的,不適合將所有人都套用在同一種操作法
但有時配息型的波動也不低~不過就如你說的,如果真的「不敢賣」或是「不會賣」而且無法學會的話,那確實分散後的配息ETF已經比個股好上下許多
我投資很簡單 S&P500 投70% 台股 006208投 20% 5%現金加碼 5%玩樂 從爸爸到我這代 也幾千了.... 之後再交給小孩 一代傳一代 反正 只要有耐心 有本業收入 理應可滿足我的玩樂^^ 房地產有可住就好 勿炒房~給年輕人~居住正義
每股跟台股比不太合適我覺得
@@小徐夢夢-w5h投了快40年了 ^^ 獲利依舊強勁 台灣人太迷思 高股息 反而賺不到 錢
目前來看00878 就是股息 價差兩邊賺 還不錯 未來有更好吸引力的標的再換 說不該存某某股 不如說說推薦哪些股
可以參考我先前的影片
現在市場講配息不重要,要關注(含息)總報酬,不受待見、敢講對的事是有勇氣的
感謝你的支持~
謝謝分享。我也有買0050,定期定額長期持有,一點都不擔心波動幅度。
0050其實也可能波動,但只要台灣沒倒,基本上就很安全~
標題增加了點閱率
個人觀點 每三個月配息再投入會比年配息來的更快 而且張數絕對累積的比年配更快 手頭資金也可以更靈活運用
清流君二號 0056 00878 00929 規模幾百億 不拿來開刀蹭流量 太浪費了 之前清流君 說ˇ0050績效輸878要裸奔 也是個奇葩
影片中有提到一個概念:其實配息再投入跟不配息,幾乎是同樣的結果
你的觀念錯誤 配息頻率高低完全不影響資產增加的速度
假如配息頻率越高 你的資產累積越快
那你應該要買日日配ETF 很快就會成為富翁囉
@@StevenL-x8t感謝分享正確觀念~
原本想寫一堆想想算了,我們只是向性不合看法不同。你會賺錢就好,雖然對於存股配息的觀點我感覺是說錯的。但我無從指正
對於小散戶來說,不需要每天盯盤看著波動每天心情上上下下,能專心工作專心賺更多錢投入。才是小散戶要做的
那些領息都幾萬幾十萬的人才是小散戶想追隨的。
沒事,賺更多錢確實更重要
以0056來說,雖然十幾年來股價波動不高,但只要配息穩定,複利幾十年,配息是可觀的,這應該是投資高股息人的想法吧?但前提還是本金和後續投入金額要夠高
進來聽聽,謝謝分享唷,我也正準備開始要長期持有,先來做一下功課
看完有一點滅火了 哈哈
很高興對你有些幫助~
配息跟賣股怎麼會一樣😂?這樣的話全部上市上櫃公司都不配息不配股就好了呀!真正的左手換右手是建立在淨值或股票沒有漲的情況下,像0056最早入場的領息的投資人,股息金額都要大於購入淨值了,還在🫲換🫱😂有夠八股
我是指「配息當下」對投資人來說得實際狀況
ESG之後應該會很好用,因為會有碳稅😊
台股來到最高點了 0050還能存嗎
長期持續投入~
認同👍給讚
感謝你🙏
只要賺的到錢都是好的投資 市值跟股息兩種我都有投
現在這幾年確實是高股息ETF打敗大盤型ETF,過去績效不一定代表未來。自己抱得住並且長期持有就好。
去年確實如此~
填息的意思,就是透過股價成長來彌補配息造成的股價減損,不知道我這個認知有沒有正確?
換句話說,假設某檔股票的股價停止成長,然後又不停的配息,這樣一來這檔股票的股價就會歸0
對的~所以不論如何,關鍵還是股價成長
有878就有流量
買在14.15
還左右配
股票就是買低賣高
現在買當然風險較大
跟股價倒也無關
股災歐印當前配息十趴以上,盈利需求穩定的公司,並覺得營收幾年後幾年會成長的產業,去賭幾檔之後股價上漲且配息也上漲的機會。買在風險性資產不會輸的時間很重要,好好生活、少少炒股。
就看對風險與報酬的期待了
講得再更簡單一點,市值型 ETF 把獲利用於成長,高息型 ETF 把獲利配給股東。
長遠來看前者帶來的成長會高很多
前提是你能成長
買股想要一夜爆富,或想要從股市大賺一筆,誰都想買到飆股,有沒有反向思考一下,若大跌時該如何呢?我覺得配息靠時間跟複利,是很好又安心的投資,誰都想賺錢,但怎麼都是賠得多呢?😂
我很認同你的觀點,不過關於配息部分的不同意見在影片中說明了
請問 00675L
這種 正2 產品是否為好?
整體而言如果了解這種商品的特性,是可以評估自身狀況考慮的,但我自己考量缺點後,不會投資
其實大家不用針鋒相對,大家都是賺錢的,現在為何要要因為賺多賺少而傷和氣?
大家觀念不同,就好好賺自己的錢,別人賺得多也不是你的,反之亦然。
喜歡高股息就買高股息、喜歡市值型就買市值型,兩者皆買也沒人會阻止。
想想那80%賠錢的投資者,他們甚至還沒辦法談什麼長期報酬率呢。
長期投資分散後的標的,確實贏過不少人了~
用回測的確是市值型獲勝啦 不過我們現在要看的是未來對吧? 那就0050跟00878都存阿 然後10年之後再來看績效 自己親自去做比什麼都重要
重點還是理由
請問低成本的商品是指?
有些ETF內扣費用特別低,比方說國中生那集我提到的VT,只要0.07%
請問投資市值型的etf 要如何操作呢?持續定期定額買入,以後老了要用錢時就一張張的賣出,這樣資產不是一直在減少嗎?謝謝
對,這其實是一種成功機率更高的「提領策略」,可以先google看看,或是等我之後找時間介紹~
@@musclemoney 資產不斷減少怎麼會是更好的提領策略呢?!🤔又提領期間如遭遇股市低點或遇系統性風險時期呢?
@@fannychen2873還有主動收入時持有高比例股票etf 低比例債券etf或其他低風險資產(波動高 但股市長期向上) 到退休進入提領階段將股票比例降低或全數轉換為低成長同時也低波動的債券etf 提高退休後穩定提領的成功率
定期定額買入的意義在於攤平持有成本,瞭解這邏輯後就不會有老了一張張賣掉=資產減少的想法了
@@fannychen2873 假設你都買1張(1000股)各花1000元,經歷成長(皆成長10%),市值型價格變成1100(1股1.1),高股息價格1000(1股1),配息出100,所以隨著總值成長,不會有越賣越少問題,因為1股價格也是上升的,要從總資產來看。
等等? 季配息都出影片分析了~接著月配息的怎辦?
之前股友吹金融股,後來又食品股,債券ETF,現在改吹高股息ETF
簡單來說,每段時間都有熱門的標的,但這些都很難延續
那市值型ETF裡面有加入ESG的怎麼說呢?
單純以市值作為篩選就行,也不用特別避開什麼樣的公司
認真覺得ESG不應該放在股票的選股邏輯
如果會賺錢的公司真的因為沒有ESG營收不好的話,自然而然市值就會下降,而ETF就會幫你踢掉了
如果用ESG硬選,結果明明有更好的標的卻因為ESG的標準而無法選不就可惜了
只能說ESG只是多此一舉被綁住而已==
選市值簡單方便
投資最好玩的
就是從每個角度
看都有合理的觀點😂
有些可能是看似合理,但實際充滿一點小問題
我只能說都是廢話⋯⋯,拿出對帳單跟實際操作數據比較有說服力;投資資沒有對與錯選擇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就好,不是人人都是少年股神
影片的重點跟少年股神沒有任何關聯~期待你下次看完影片並吸收後再分享觀點🙏
你這個878不建議買的邏輯不對有問題。因為,鴻海每年都在100元上下,但是它的殖利率每年都有 都有5% ,股價也不漲 也沒有填息 那是不是這個股票就是不好呢 。你的這個邏輯真的有問題
股票好不好有更多分析的角度
每年配5趴給你,沒有填息,不就左手換右手?哪裡好?
左手換右手 你是不會買更多嗎?!給你送分不要
鴻海除了2007年那時股價飆漲還沒填息之外,
其實是年年填息的股票喔。
鴻海算是獲利比較願意跟股東分享的賺錢公司。
至於不配息或配得少的公司,基本上就是公司拿回獲利;投資人也是在賭公司的未來能不能再成長。
你好,想請教:
我對于每次賣4% 有個恐懼感
會不會有一天
把股票給賣完了呢?
賣完了怎麼辦呢? 不就完蛋了?
請問有解嗎?
如何破除迷思?
樂活大叔在李勛的節目中說了一句很有感的話
"退休之後要追求的是確定的收入, 股息就是確定的收入 "
我想所謂的0056 00878
都贏在這點
這是個非常大的誤解:股息絕對不是確定的收入。至於提領策略,未來可以找機會做影片分享
一個投信幫你賣(強制賣出不管價格)另一個自己控制,哪個比較安心?跟比較不會有低價賣出的可能?
另外以總價值來看,沒有賣完的可能(若都有成長)因為你賣出的股數越來越少(股價成長)1000-10(假設第一次要賣10股才達到你說的4%),那第二次990-8(可能更少)因為你的1股價格跟第一次不同
雖然說大家都說00900選股邏輯怎樣又怎樣的,不過對於沒有平準金的情況下,年度配發的股利還是挺欣賞的
認可。
這個跟清流君講的差不多,只是講話沒那麼極端
大家都知道長期,就是指數型ETF優於股息型ETF
但這麼在意報酬
為什麼不去投資個股?
要的就是心穩
這個年輕人一直搞不懂
應該說在合理的前提,追求較佳的風險與報酬
有時候不是在意報酬,而是我明明不需要用到錢然後每一季都配給我,沒事被扣個手續費管理費然後還有二代健保,然後我在把領到的錢美其名複利滾存又花一次手續費把它買回去,沒必要阿
這些論點不錯哦
我都認同;ESG就是短期莫名其妙的題材,大公司才有錢搞這個,而且明明是成本支出,拖累報酬的東西到底有什麼好值得追求的
感謝你分享~
人生總有急需用錢的時候,0050在大跌的趨勢下兌現會賠比較多
對,但00878也同樣如此~如果是為了這個因素的話,建議準備更高比例的備用金,或是配置部分比例在保守的債券上~
正解~就希望抱著0050的人 退休靠賣股 每年賣出去都在高點 不要像現在一堆人卡在 130~140 賣也賣不出去 配息也沒有 哈哈
@@沒有對錯 到時如果還有youtube,我再來跟你分享
所以投資前要先存緊急備用金,才能避免在大跌時認賠殺出 😢
避免急用錢的情況才準備緊急預備金阿
00929現在最火
永遠都會有新的標的,但他們都很難永遠熱門下去
再火下去,0056、00878也要改月配了😂😂😂
其實 00929 真的很適合本金量原本就很大的投資人
會買00878的或許就只是想要生活費又可以存股吧!而且波動比較小,還有不用學任何東西就能玩了
0050同樣可以
@@00757tw 0050沒配息吧!而且無法一張張買,因為太貴
@@神者-y6i 配息不是重點,長期總報酬才是重點,另外0050有半年配息一次但那不是主要報酬來源,買零股跟買一張就像10塊x100 跟 1000塊鈔票 的關係,並沒有區別
0050有配息
波動不一定比較小~
請問,我了解00878可以利用季配息再投入,讓張數越來越多,之後越領越多;可是市值型(0050)要如何操作?才能讓資產越來越多?請問有相關影片說明嗎?謝謝您。
其實不管投資什麼,核心就是持續賺錢、持續買入就對了(前提是標的夠分散)
0050股價會持續成長啊 資產長期來看就是越來越多
以總價值來看的,AB各買1張1000元(1000股),成長後A股價格1100,B股價格1000(+配息100),A股1股1.1=約賣出91股=100現金(A股剩下909股=約1000價格)。
第二次成長後B股1股=1(+配息100),A股1股=1.3,問要賣多少A股可以獲得100現金?
我對ESG的理解是有政策面考量的,重視ESG的公司從生意面來說就是希望能將產品賣到更多已開發國家,換個角度,這些公司成長潛力會優於多數非ESG公司
這就算是主動投資的預測範疇,我不會說一定沒道理,但最終股價與數據目前還不能肯定這是對的(最新版《漫步華爾街》當中有研究)。
補充一點:在主動投資的世界中,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能早已反應在股價當中~
也就是說,目前大家對esg的期待,或許早就呈現在現在的股價上了,未來反而降低了預期報酬(就是我影片中提到,「拉高估值、降低報酬」的部分)
果然沒概念的新手.股息是企業穫利發的.
配息5%發20次也不會變0.市場會因為有這5%長期一定股價.市值etf 是買最高市值的股票.目標大者恆大
我是針對ETF短期配息這行為來討論
以前也是存高股息,自從搞懂指數投資之後現在全部轉去買aoa,連0050我都覺的不夠分散不算指數投資😂
算不算看個人定義啦~但確實越分散越好
我個人是定期定額投資 00878 ,然後把每季的配息單筆投資主動型基金(統一黑馬);
個人近三年測試~主動型基金報酬率贏過所有市值型 ETF 。
等三十年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把時間放長遠來看,要能贏過對應市場的主動基金比例非常低
就像大家都以 0056 成立開始時間回測跟 0050 的報酬相比,
會覺的 高股息 ETF 會輸給 市值型 ETF 。
換個角度以 0050 成立開始時間回測跟 主動型基金 的報酬相比,
你會覺得 市值型 ETF 真的沒有比較好。
@@曾舜郁 十幾年前台股的主動型基金有一百多檔,十幾年來還沒被清算又贏大盤的有幾支? 下一個十幾年又是哪些會贏呢? 這就像在猜下期的彩券號碼一樣。
@@曾舜郁 30年後請你再來跟大家分享
最近那些花式ETF說第幾代市值型00500/006208或是XX版OO版台灣50才讓我覺得荒...謬
通常都是加入一些不怎麼有幫助的選股條件,然後收更高的費用,績效也不會比較好
我覺得版主對高股息理解跟我不一樣 高股息長期持有 是複利的概念 對我們這種投資者 我們注重他的殖利率
配息持續投入 我們也不在意他填不填息 當你把成本攤提完 比如一個20元ETF 每年配息一元 20年後 成本歸零
他這20年就算一直不填息 但總部會歸零吧?
20年後的獲利有多大?
所以高股息根本不care 價格 只在意成本 ...如果價格漲 當然是好事 但沒漲 也不是壞事
沒辦法 有些人會認為市值型長期報酬率會比較高 都忘了 主動賣股還需要看當時的大盤臉色 高股息就是著重於股數多寡 郭台銘17億股鴻海 每年領90億以上股息 鴻海也算牛皮股 難道鴻海就不好嗎?
影片中有提到,股息不是複利、股數更不是重點~
聽君一席話
倘若本部影片對你來說是廢話,那我假設兩種情境:
1.我講的你都懂了,認為太簡單
2.你根本沒仔細聽懂我講的觀念,還是帶有原先的偏見
如果是第一個情境,那我為你開心,推薦你找更進階的內容。但如果是第二個的話,那就十分可惜了,建議你放下偏見
請問為何大家說878一年只換兩市次股,但00878的換股時間落在5月、11月,但在MSCI每年2月和8月進行調整時,也會配合納入或是刪除成分股。
像這幾天就建倉技嘉、調節其他股,
這樣不是也增加買賣手續費嗎?
等於一年四次買賣換股?
有人可以幫解惑嗎😂
這類型標的轉換成本一定都偏高
想請教00692
相對而言比台股其他ETF好很多(內扣不高,而且持有公司數也多),但我個人還是會比較傾向單純的市值ETF
存股領息才是貨真價實的財富
我在影片中有提到領息本身的問題,不過長期持有確實是很棒的觀念!
我存股2542興富發領息今年第七年
高股息類型的ETF 投報率長期偏低
存股10年辛苦,換退休輕鬆生活
存股10年 還是選市值型ETF 會有更多報酬
謝謝專家分析❤! 照您這樣說, 覺得00878季配息, 算是很剛好耶 ! 00929 問題才真的有點大...
它的問題確實更大
謝謝說明 ! 那請問也可以剖析一下00929的缺點有什麼嗎 ? 也想了解耶 !
@@小芋頭-y4i配息的問題放得更大
會不會配息後股價下跌,有可能拿本金配給股東
本人目前00929一出來不久就解定存直接歐印目前, 有690張2個月領了兩次 配息75900+75900 看著他從15慢慢爬上去越買越貴8/25號台股大跌289點 竟然也沒甚麼跌到,反而很悶了,抗跌力太強,每個月的配息 我還是持續買進中
只恨沒更多錢買更多張,在建立庫存時候希望他不要一值在漲上去 假設我停扣了按照他這樣0.11配下去 月月領個75900, 12年後我成本就是0了 ,2個月市值衝到400億不是開玩笑的 ~記得買ETF買市值大的就對了!! 00929是復華命根子了我相信他會更好好操作讓持有股民安心睡覺領息
阿~00922跟00923呢?
讚
感謝🥹
照你這麼說、這一百萬多人、都是傻子嗎?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概念
沒,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選擇的理由,我只是把我個人不推薦的理由列出來罷了~
我們不只有葡萄,還有其他水果
建議看不懂影片的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對啊 都是傻子 符合股市的82法則
請問對00923的看法
一樣不推薦其他的選股邏輯
青菜蘿蔔各有喜好
不同的產品適合不同的投資者,投資也不是非黑即白,自己事先功課做足一點想好再去投入就好,混搭也是一種選擇
混搭的問題,就是考量資源有限的前提,怎樣會比較有效率
身為一個小散戶,我覺得雙方都有道理,所以50趴美股指數型投資,50趴台股高股息,最近把30趴獲利了結換成債卷etf規避高點的風險,我覺得對於小散戶來說,舒不舒服很重要,這些操作對於自己來說,能否遇到一個比自己專業的人,在他講完論述後,能否不動搖繼續長期持有下去!!
指數投資的概念下,其實不會特別設停利的條件,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寫的《穩定致富》
這部影片有個很大的錯誤,在於散戶持有0050會抱不住,股價高低起伏太大,無法長期持有,反而00878因股價起伏較低,加上長期持有,就能有較高獲利表現,畢竟股票如果因上漲而賣出或下跌而殺低,就沒有長期持有的獲利了
事實上高股息ETF長期的波動度不見得比市值型更低,這在我的《穩定致富》中有做過詳細的回測,算是一個常見的誤解。
此外,你提到大家容易抱不住0050的部分,我也認同~但就如我影片中提到,我認為這可能是了解程度不夠,因此我做影片、寫文章,來增加大家長期持有的信心
成長成ETF長期總獲利高於高配息ETF是一定的,已經很多人討論過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知識,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高配息ETF,主因就在於0050價格較貴,散戶買不下手,加上就算買0050也會因為股價波動而賣出@@musclemoney
我影片中有說明價格較高這件事情不需要關注~此外波動度的部分,也解釋過高股息波動度並沒有比較低
剛剛看了一下00878持股股權分散買1-5張的投資人有將近88萬人,所以買00878資產都不高,你要這些人花所有資產買一張0050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買不下手@@musclemoney
價格比較高是重點,錢不夠怎麼買0050,00878一張2萬1,0050一張12萬3,買878的散戶積蓄並不多,畢竟1-5張有將近88萬人,表示總資產才10萬左右,一張0050超過12萬,散戶買不下手@@musclemoney
你講的內容很多都是錯誤。 指數型是跟這個國家的產業有關, 要是這各國家都是金融房地產(香港)
指數型 就會慘到爆。
的確跟國家有關,所以我才說盡可能分散到全世界,事實上,國家風險也是00878的問題之一
那0050不是也有配息嗎?
是,但配息本身就是中性的東西,記得重新再投入進去就好(如果有累積型的ETF就更好,可以省去再投入的時間,比方說英股VWRA)
1. 理論與現實中間最大的差距, 就是沒有探討人性
2. 說白了, 就是根據每個人對投資風險的承擔能力不同, 而做出的決斷不同
3. 最終, 建議引用數據與資料, 取代感覺性的描述比較好
1.我在影片最後有提到,如果考慮了以上這些內容,但還是因為人性想選擇高股息,那我尊重
2.要看你對風險的認定是什麼,市值型ETF可能有更佳的分散風險能力
3.我怕加入太多數據資料,反而會拉遠新手投資人的距離感,推薦「清流君」討論高股息的影片給你
看完覺的比較聽的懂
很高興對你有幫助
謝謝分享😊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有些美股也不配息
覺得把錢繼續投資公司更好
重點是釐清優劣,接著就尊重選擇
建議給點實質的數據或是研究報告 用客觀的事實來增加說服力
另外標題說 投資的代價可能超過一百萬
這部分也有點農場標題
我個人身為指數投資人當然知道 這些高股息跟市值ETF成本跟報酬率之間的差異 經過長時間複利下來的確可能會差距超過百萬
但是一般沒接觸指數投資 甚至沒有指數投資概念的人 完全不理解
可能有一些圖 或是表格說明會比較好
你說的是~這邊順便跟大家推薦「清流君」討論股息的影片~他有做過不少相關的回測!
我個人一直在思考要放更多實際數據比較好還是文字為主就好,前者的好處就是更有說服力,但壞處是擔心會增加一般初心者的距離感。
我會再想想看,不管如何,謝謝你願意留言給我回饋!
@@musclemoney 因為我個人就是看了清流君的影片後 相信科學數據的結果
才轉變成指數投資
或許可以多一點比較圖 跟比較簡易理解的圖
清流君的影片有些資訊其實太專業太學術 太乾了
因為只有文字的話 有時候很難推翻主動投資人跟一般散戶的認知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 其實很難單純用敘述跟分享 就說服他們
感謝你的分享~我會嘗試看看
台股ETF我目前主力丟006208
很不錯的選擇~
這個網紅的專業知識不足、領到配自之後、跟投資們的本金是不相關的、再加上有填息的動作、真正該注意的是:萬一價格漲太高的時候、就不能再入場了
建議再看一次影片要提的重點🙏
那0050何時回150
沒有人知道股價何時上漲,只能盡可能降低成本、分散投資,然後耐心的長期持有
@@musclemoney 謝謝
應該很多人聽了 幾位投資網紅 當時買在 0050 套在高點 然後又沒配息 這兩年只會吃土不會成長的~~~~~~
@@沒有對錯 每月持續買進 成本不就降低了嗎
從2020年存到現在已經100張
均價18元
每季股息3萬多
我不認為配息是左手換右手
反倒是兩年半領了不少股利
股利價差都賺
持續存持續領
無腦被動投資
我講的是「配息當下的狀況」
要不要解析一下929 不要只有878
00929😂配更多次 半導體佔比更高 會想領股利 就是走七二法則 股利再投資 市值型是給投信管 高股息是自己在投入 沒有對錯
我在影片中有提到~如果既然要把股息再投入,那跟當初沒選領息其實是一樣的事。
對我而言,選擇本身當然沒有對錯,但要跟自己的期待相符,而這也是我錄這部影片的原因
@@musclemoney
把股息再投入,可以轉換其它標的,並非持續複投高股息ETF😂
內扣費用是既有事實,最終都是個人選擇及接受!
標題是很聳動~但...
短時間要把概念說明清楚不容易,如果有關於標題哪一部分想進一步了解,我很樂意多解釋
那是因為高股息ETF剛好買到緯創,廣達佔成份股比例高,才會飆漲,又比市值型,台積電佔成份股3成,但是台積電股價都不動,仔細比對00878跟市值型ETF裡面的成分股大概2到3成也是重複,
878真的有夠火…🥲
😩
00878已經不是囉,現在是00929最火紅
問題就是抱不抱得住阿,00878比較符合人性思考讓大家更容易抱得住。
如果抱不住,再厲害的ETF也沒用
是的,所以影片最後才說,了解這些後就依個人選擇了~但充足的知識也可以幫助投資人長期持有就是了
0050 波動真的很小了... 這都抱不住那就真的是認知上有問題了
@@00757tw 所以我才說00878符合人性阿,就是一堆人認知不明確,但卻知道要存錢,也不知道什麼是零股,所以00878就是好選擇,價格低好入手,季配息創造的現金流能有成就感,就算掉10%也才跌2塊心理壓力比較能夠承擔,起伏比大盤慢感覺起來比較保守,所以大多數的人都能抱得住。
🦹
對我來說,買878就是希望低波,但這波AI浪潮完全打破我的預期,因此全數出清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解~
原本我從15開始存,到上個月乾脆全出清,了結獲利改投其他商品
張數上的想法,我根據別人的說法推敲,應該是可以快速存到更多小張鈔票的概念吧
我理解~但總金額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蠻想聽聽看您分析 00922 這檔新ETF !
標題黨
建議看不懂影片的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定義:看得懂。要怎麼處理還要麻煩你這位理專呢。呵呵
相比睡公園君的說法,你的版本比較好吸收,我考慮看看😊
感謝支持~流君兄提出了很多數據與研究,我則是比較單純的文字,大家可以互相參照
高配息還有另一個虛假的優勢,可以讓完全不敢投資的人,嚐嚐配息獲利的錯覺,然後進入市場學習投資。對於個人高配息就是把自己的錢配給自己,再繳稅的優良國民😂,沒事路過看到來按讚的
感謝你的分享~確實如此,所以高股息如今才會這麼熱門
是我記錯嗎?自己錢配給自己不用繳稅吧,要繳稅的不是54C嗎?
@@Eric-lv4jw 要喔!兩種一種是超過兩萬的二代健保,另一種是綜所稅超過5%標準以上,例如12% 或20%都只能抵8.5%多出來還是要繳
@@alexyang9706 你這個是54C才適用吧,自己的錢配給自己是屬於收益平均金,還是你指的不是收益平準金?
@@Eric-lv4jw54c 要繳稅,超過20000要扣補充保費,但是可以抵8.5%所得,高股息基本平準金,配出來的息8成都是平準金列所得,高股息要到20000要幾百張才會扣到
你再說什麼啦!它比去銀行定存好太多了
0050報酬率比高股息高多了 傻子才買高股息
@@StevenL-x8t 結果我今年買0050的報酬還輸00878 抱歉 我就是今年才改存ETF的 以往都做個股 想說還是要有安全配置 不然一下賺幾百萬一下又虧幾百萬的 浪費時間
其實0056跟00878跟00929是適合它自身本金原本就很大的人,想要安排生活資金使用,但是對於小資族需要滾大本金來說反而不適合
但退休族也可以考慮現金提領策略
@@musclemoney 請問 現金提領策略 為何?
@@jiunshian你可以google看看4%提領策略~至於詳細說明以及注意事項,之後我會找機會分享
提領現金策略是啥? 萬一我賣在阿呆股你要賠我嗎?
我一整張的怎麼賣4%?
878今年的報酬只有30多% 好後悔沒買0050 氣死我了 太晚看到這個影片了 有夠慘
影片中有提到他今年的好表現,以及後續的期待
高股息ETF必定睡公園
我覺得也不會那麼誇張啦~但還是希望投資人釐清優劣
已經懶得勸世了😂
但你可以把這部影片分享出去🤣
裝睡的人無法被叫醒
每月只買006208+VTI
我個人會再加入非美的配置(vxus)
@@musclemoney 想請問如果加入VXUS,這三者比例你會如何分配呢?我今年40歲,也傻傻拿著額外收租的錢,投入006208+VTI快五年。
請問您目前獲利情況
@@9AN829我的話,006208佔比會介在0%~20%之間,其他兩者可以各半配置
沒空
建議連影片都沒空看的 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投資最重要的事。努力不懈,你說的哦 你超棒的欸 我的超人。努力超人我的神 哈哈哈哈
看吧,你提供數據他們會說不符合人性,所以我們選擇指投就是想泯滅人性,唯有如此才能擺脫金融業者對大眾的洗腦。
沒事,我會努力的
照你的說法把錢放定存就好了還癈話那麼多
我有提到更推薦的選擇以及理由~如果你沒辦法理性看完影片討論的話,建議下次不用花時間在我身上
贊成你的說法 建議看不懂影片的還是乖乖放定 避免放到市場被割
笑死 看不懂才會說這種話
雖然妳嘴有點臭不過也沒錯
投資本來就要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長期持有市值加權型ETF雖然已經比個股甚至其他高風險性金融商品還要穩定了
但這樣妳還是擔心下跌心會很痛的話 的確放在銀行餵通膨是個好選擇
@@b1223445851我也這麼覺得,雖然不投資很可惜,但至少遠比錯誤的投資決策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