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從小是個不擅長讀書的孩子,自從高中接觸到繪畫好像開啟了另一個世界,找到力量和支持內心的動力,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天賦,直到今天已經繪畫十年,雖然正職工作是上班族,只要有空就會畫畫,是興趣也是專業,祝福大家能找到喜愛的事物,不論是慢跑、爬山、煮菜每一件都有意義和帶來能量感受,不一定要有目標和答案
讚!找到喜愛的 就找到力量!
做為有在接觸身心靈,以及是啟點的老聽眾,聽到這一集真的很有感。忍不住想要留下長長的心得XD我自己認為在深度的接觸宗教靈性之前,心理的健康是無法跳過的。靈性之中常談到的慈悲與愛是讓人邊界被消融的,但是某些人的狀態可能就是需要邊界感,如果在他不了解自己是什麼狀態前,貿然跳入靈性去談更廣博的愛反而是一種虛假療癒的幻象,甚至自己也無法真的承托起這種「無私大愛」。因此佛學中禪需內觀,探究心理也講究覺察,共通點都是「你得先處理自己的議題」,先把自己養好了,基底穩固了,才有辦法撐起更廣博的理念與精神。
認同,在宗教裡十年,最後幾年只覺得無盡的付出很心累,好像掏空自己卻沒有收穫,脫離宗教後轉向身心靈領域,領悟到向內看比向外看重要,身邊的人也感覺到我更快樂,也許未來有機會再進入宗教,但那是在安頓自己後的選擇
我所見的這種情況在身心靈圈與宗教圈都有啦😂(應該說宗教本就是身心靈領域的一部分)。通常會有如此情況的,不外乎都是因為自己的議題並沒有真正被處理到,而不管是宗教還是新時代靈性觀帶來的療癒,反而變成一種麻痹自己的工具。
@@ritac1112我也是這個過程,不過我不認同您:試著轉個念第一個醫生香火神道顫顫慄慄想要理解另一個共存世界。第2個醫生佛教開啟我對另一個生命面向的想像。第3個醫生身心靈原來可以不被泛教條倫理的宗教徒PUA。第4個醫生道教.......每一個醫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豐富我的生命體驗,感謝這一段段愚蠢的生命探索。
凱宇老師講得太好,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大人學的關係。他們的內容太強對功能主義跟個人主義,只有他們定義的成功才叫成功。
沒有刻意接觸,可是喜歡的podcast越來越多愛講榮格
重聽了兩次,對影片內容很有共鳴,原來打坐偶爾與自我的對話在榮格心理學稱為積極想像。結束後打開信箱,剛好看到嘉玲老師的老派週記,這是我信箱裡唯一收到訂閱信會認真閱讀的文章,每次讀完都讚嘆嘉玲老師的勇敢,看著各階段的轉變也激勵了自己,謝謝你示範了真實讓人自由,雖然有段時間看不到文章,但更開心嘉玲老師持續往前。不知道要留言在哪,所以來留在這裡。謝謝啟點用心的內容分享,讓這條自我探索的路不孤單❤
這是我這個沒有任何心理學背景的人最受用的一集,讓我覺得開始有一點點了解榮格心理學的Why? What? How?及Who? 在這個人類的精神與認同危機四伏的時代,榮格講的「個體化」,在一個更大的自性(Self)之中追尋自我(Ego)的意義與存在價值,應可為很多人指出一條路。最寶貴的是凱宇老師的經驗分享,讓心理學的「知識」活了起來,成為探索與實踐生命價值的「素養」。這一集精彩到讓我看了兩遍,忍不住寫了篇聽讀筆記。
這集對我很有幫助,謝謝你們。允許一切發生,對於自我理性控制力強大的我,的確是困難的內在修煉。謝謝凱宇的導讀。
很喜歡聼凱宇説榮格!
這一集凱宇老師金句連發欸👍👍👍👍👍
我會開始接觸榮格是因為女神異聞錄跟暗喻幻想電玩遊戲,遊戲內要強化主角就要整合人格面具去打陰影,或者認識不同英雄原型的夥伴來學習其他英雄職業。邊玩這類遊戲邊讀榮格心理學也是很有樂趣,不知道如果熟讀榮格的你們玩這些遊戲有什麼感想
+1
喜歡啟點把這一代及新一代的人的心靈照顧好之後,大家就可以一起照顧好自己的長輩。
嘉玲老師的魅力和氣質不是一般的高
謝謝你們,允許一切的發生!
在追尋的自我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可以很大,很多人包括自己,功利跟個人,左到右派的盲目跟隨可以引發的事太多,感覺是榮格在考慮是否脫離老佛的過程中理出了這些工具,自己跟周圍的才是自性。感謝這麽有條理的分享🙏🙏
謝謝您們的分享🎉
期待之後講更多的榮格!!
I feel so pleased to see you two doing program together 👍💜
很喜欢荣格但不是很懂,本视频的讲解帮我解开很多卡点。感恩老师!❤
合於自己當下,就是好方法。
原來有人也會聞到不存在的味道啊。當我極度放鬆冥想的時候就會聞到累似的味道⋯
岔個題 : 嘉玲穿得好漂亮
真的!!!
這就是類似 Tergar - Mingyur Rinpoche 明就仁波切教的冥想在Joy of Living課程. 當念頭來時,看著它,let it comes and let it go. 👍🏻
最近在讀「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覺得很有共鳴!
# 講道理: 表面上有道理,但缺少情感共鳴。理解他人不僅需要理性,還需情感連結。 # 積極想像: **接觸內在,不急詮釋**先感受,再理解,避免過快下結論。 **每天20-30分鐘**:用冥想、寫作等練習,專注自我覺察。 #做回你自己: 真實做自己,找到位置,與世界和諧共處。 #個體化: 成長在關係中發生,透過互動認識自己,找到平衡與完整性。
嘉玲衣服好好看❤
Omg 嘉玲老師越來越漂亮了⋯⋯👍
據說我們的身邊一直有神明護持著,他們各自有特別的味道,嘉玲老師說的檀香味,好像是屬於觀世音菩薩的,聽聽即可😂
感謝此次的許多分享,這邊有個問題想請教:我持續冥想大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知道要讓自己腦袋放鬆下來,做到沉澱,這點很好理解。然而目前看了這集後反而有了疑問,裡面提到的『接受內心浮現的東西』,我不清楚大腦出現的究竟是需要沉澱的淤泥,或者是『潛意識』的東西呢?分辨的方式,是『驚訝』嗎?
想知道更多榮格😊
和嘉玲老師一樣,我也常聞到壇香味,問周邊人都沒聞到!不知老師有何看法?
现在的嘉玲老师跟凯宇老师合作的时候回到了她自己 她现在跟凯宇一起主持可以做到跟以旋一起主持时的自在了😌很棒哦谢谢你们两位老师的分享👍👍
原來那個叫做積極想像
20:42 這句並不是太宰治寫的 你資料哪裡找的??
我也是 INTJ! 😂
年齡也到了中年,聽了很有感覺。不過我建議凱宇的語速可以慢一點,還有主導性再降一點,我看見許多地方嘉玲才剛講了幾個字就被打斷了,而我也想聽嘉玲再多說一些。
講到mbti,我測出來的結果跟別人看到的我是相反的,請問老師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結果呢?例如:我測出來是E人,我自己跟朋友都覺得我是I人,尤其我交際或外出會覺得非常消耗精氣神,一定要大量時間獨處才能充電,不過倒是不會像I人那麼恐懼社交就是了
那我應該曾經碰過這個積極想像,但當時只有滿滿的恐懼。後來的我就再也接觸不到了。
醫師說嗑藥最容易跟靈魂交流了,你們去試吧
18:00
自由联想的时候总是想到非常恐怖的画面,是要允许这个画面,还是要转向积极的画面?
一語中的
年輕時期榮格長的挺像阿德勒
大寫的SELF聽到沒有?影片製作者
中庸之道
從小是個不擅長讀書的孩子,自從高中接觸到繪畫好像開啟了另一個世界,找到力量和支持內心的動力,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天賦,直到今天已經繪畫十年,雖然正職工作是上班族,只要有空就會畫畫,是興趣也是專業,祝福大家能找到喜愛的事物,不論是慢跑、爬山、煮菜每一件都有意義和帶來能量感受,不一定要有目標和答案
讚!找到喜愛的 就找到力量!
做為有在接觸身心靈,以及是啟點的老聽眾,聽到這一集真的很有感。忍不住想要留下長長的心得XD
我自己認為在深度的接觸宗教靈性之前,心理的健康是無法跳過的。靈性之中常談到的慈悲與愛是讓人邊界被消融的,但是某些人的狀態可能就是需要邊界感,如果在他不了解自己是什麼狀態前,貿然跳入靈性去談更廣博的愛反而是一種虛假療癒的幻象,甚至自己也無法真的承托起這種「無私大愛」。
因此佛學中禪需內觀,探究心理也講究覺察,共通點都是「你得先處理自己的議題」,先把自己養好了,基底穩固了,才有辦法撐起更廣博的理念與精神。
認同,在宗教裡十年,最後幾年只覺得無盡的付出很心累,好像掏空自己卻沒有收穫,脫離宗教後轉向身心靈領域,領悟到向內看比向外看重要,身邊的人也感覺到我更快樂,也許未來有機會再進入宗教,但那是在安頓自己後的選擇
我所見的這種情況在身心靈圈與宗教圈都有啦😂(應該說宗教本就是身心靈領域的一部分)。通常會有如此情況的,不外乎都是因為自己的議題並沒有真正被處理到,而不管是宗教還是新時代靈性觀帶來的療癒,反而變成一種麻痹自己的工具。
@@ritac1112我也是這個過程,不過我不認同您:
試著轉個念
第一個醫生香火神道
顫顫慄慄想要理解另一個共存世界。
第2個醫生佛教
開啟我對另一個生命面向的想像。
第3個醫生身心靈
原來可以不被泛教條倫理的宗教徒PUA。
第4個醫生道教.......
每一個醫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豐富我的生命體驗,感謝這一段段愚蠢的生命探索。
凱宇老師講得太好,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大人學的關係。
他們的內容太強對功能主義跟個人主義,只有他們定義的成功才叫成功。
沒有刻意接觸,可是喜歡的podcast越來越多愛講榮格
重聽了兩次,對影片內容很有共鳴,原來打坐偶爾與自我的對話在榮格心理學稱為積極想像。
結束後打開信箱,剛好看到嘉玲老師的老派週記,這是我信箱裡唯一收到訂閱信會認真閱讀的文章,每次讀完都讚嘆嘉玲老師的勇敢,看著各階段的轉變也激勵了自己,謝謝你示範了真實讓人自由,雖然有段時間看不到文章,但更開心嘉玲老師持續往前。
不知道要留言在哪,所以來留在這裡。謝謝啟點用心的內容分享,讓這條自我探索的路不孤單❤
這是我這個沒有任何心理學背景的人最受用的一集,讓我覺得開始有一點點了解榮格心理學的Why? What? How?及Who? 在這個人類的精神與認同危機四伏的時代,榮格講的「個體化」,在一個更大的自性(Self)之中追尋自我(Ego)的意義與存在價值,應可為很多人指出一條路。最寶貴的是凱宇老師的經驗分享,讓心理學的「知識」活了起來,成為探索與實踐生命價值的「素養」。這一集精彩到讓我看了兩遍,忍不住寫了篇聽讀筆記。
這集對我很有幫助,謝謝你們。允許一切發生,對於自我理性控制力強大的我,的確是困難的內在修煉。謝謝凱宇的導讀。
很喜歡聼凱宇説榮格!
這一集凱宇老師金句連發欸👍👍👍👍👍
我會開始接觸榮格是因為女神異聞錄跟暗喻幻想電玩遊戲,遊戲內要強化主角就要整合人格面具去打陰影,或者認識不同英雄原型的夥伴來學習其他英雄職業。邊玩這類遊戲邊讀榮格心理學也是很有樂趣,不知道如果熟讀榮格的你們玩這些遊戲有什麼感想
+1
喜歡啟點把這一代及新一代的人的心靈照顧好之後,大家就可以一起照顧好自己的長輩。
嘉玲老師的魅力和氣質不是一般的高
謝謝你們,允許一切的發生!
在追尋的自我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可以很大,
很多人包括自己,功利跟個人,左到右派的盲目跟隨可以引發的事太多,
感覺是榮格在考慮是否脫離老佛的過程中理出了這些工具,自己跟周圍的才是自性。
感謝這麽有條理的分享🙏🙏
謝謝您們的分享🎉
期待之後講更多的榮格!!
I feel so pleased to see you two doing program together 👍💜
很喜欢荣格但不是很懂,本视频的讲解帮我解开很多卡点。感恩老师!❤
合於自己當下,就是好方法。
原來有人也會聞到不存在的味道啊。當我極度放鬆冥想的時候就會聞到累似的味道⋯
岔個題 : 嘉玲穿得好漂亮
真的!!!
這就是類似 Tergar - Mingyur Rinpoche 明就仁波切教的冥想在Joy of Living課程. 當念頭來時,看著它,let it comes and let it go. 👍🏻
最近在讀「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本書,覺得很有共鳴!
# 講道理:
表面上有道理,但缺少情感共鳴。理解他人不僅需要理性,還需情感連結。
# 積極想像:
**接觸內在,不急詮釋
**先感受,再理解,避免過快下結論。
**每天20-30分鐘**:用冥想、寫作等練習,專注自我覺察。
#做回你自己:
真實做自己,找到位置,與世界和諧共處。
#個體化:
成長在關係中發生,透過互動認識自己,找到平衡與完整性。
嘉玲衣服好好看❤
Omg 嘉玲老師越來越漂亮了⋯⋯👍
據說我們的身邊一直有神明護持著,他們各自有特別的味道,嘉玲老師說的檀香味,好像是屬於觀世音菩薩的,聽聽即可😂
感謝此次的許多分享,這邊有個問題想請教:
我持續冥想大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知道要讓自己腦袋放鬆下來,做到沉澱,這點很好理解。
然而目前看了這集後反而有了疑問,裡面提到的『接受內心浮現的東西』,我不清楚大腦出現的究竟是需要沉澱的淤泥,或者是『潛意識』的東西呢?
分辨的方式,是『驚訝』嗎?
想知道更多榮格😊
和嘉玲老師一樣,我也常聞到壇香味,問周邊人都沒聞到!不知老師有何看法?
现在的嘉玲老师跟凯宇老师合作的时候回到了她自己 她现在跟凯宇一起主持可以做到跟以旋一起主持时的自在了😌很棒哦谢谢你们两位老师的分享👍👍
原來那個叫做積極想像
20:42 這句並不是太宰治寫的 你資料哪裡找的??
我也是 INTJ! 😂
年齡也到了中年,聽了很有感覺。不過我建議凱宇的語速可以慢一點,還有主導性再降一點,我看見許多地方嘉玲才剛講了幾個字就被打斷了,而我也想聽嘉玲再多說一些。
+1
+1
講到mbti,我測出來的結果跟別人看到的我是相反的,請問老師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結果呢?例如:我測出來是E人,我自己跟朋友都覺得我是I人,尤其我交際或外出會覺得非常消耗精氣神,一定要大量時間獨處才能充電,不過倒是不會像I人那麼恐懼社交就是了
那我應該曾經碰過這個積極想像,但當時只有滿滿的恐懼。後來的我就再也接觸不到了。
醫師說嗑藥最容易跟靈魂交流了,你們去試吧
18:00
自由联想的时候总是想到非常恐怖的画面,是要允许这个画面,还是要转向积极的画面?
一語中的
年輕時期榮格長的挺像阿德勒
大寫的SELF聽到沒有?影片製作者
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