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秋沙雌鳥(Mergellus albellus)台灣野鳥P64(Smew)茄萣濕地東大池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1 дек 2024
- 愛護台灣生態與環境教育的朋友大家好
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了
2024年12月12日在高雄茄萣濕地東大池和白秋沙雌鳥首度相遇 , 感謝茄萣好朋友賢哥人品好 , 讓所有觀鳥人都平安吉祥。
白秋沙又名小秋沙或斑頭秋沙鴨,在台灣為稀有過境冬候鳥,白秋沙屬於雁鴨科的小型鳥類身長35至45公分展翅55-70公分,繁殖於歐亞大陸的寒帶地區,冬季遷徙至歐洲北海、韓國和日本等地避寒。
白秋沙的雌雄鳥在外型上有明顯差異。雄鳥的羽色潔白,僅眼睛四周至嘴喙基部有顯著的黑色面罩,飛行時黑白分明,極易辨識;雌鳥則以栗褐色的頭部及後頸、灰褐色的背部羽毛為特色。這種鳥類通常棲息於河口、湖泊及魚池環境,行為習性偏向小群活動,在台灣度冬時則多以單獨出現為主。過去的記錄地點包括彰化大城濕地、嘉義布袋濕地與宜蘭竹安,顯示白秋沙對於濕地生態環境的高要求。
在台灣 , 濕地不僅成為候鳥的棲息天堂,也成為環境教育的重要據點。
環境教育與生物多樣性
濕地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與維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而茄萣濕地在這些方面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教育活動和解說,濕地已成為人們認識自然的重要場所,讓公眾了解生態系統的運作、珍稀物種的保護價值,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可能性。
茄萣濕地的案例說明了保育行動如何為教育創造機會:一方面增強人們對生態系統的關注,另一方面提升保育意識。生態保育不僅是一項單一的環境行為,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實踐,讓下一代能感受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活力。
共同守護自然資源
茄萣濕地的生態故事是一個永續環境的典範,啟發著我們以行動保護自然,並以教育推動環境意識的提升。白秋沙的到來,是濕地生態的一次驚喜,更是一個對未來共同努力的呼喚。只有透過不懈的努力,我們才能迎接更多自然界的「嬌客」,並讓茄萣濕地的美麗生態得以長存。
觀賞野生動物時,應保持適當距離,心存善念,說好話,做好事,堅持觀察生物多樣性的初衷,不要捕抓,不要追逐,不要破壞,不要驚嚇,不要引誘,才是正確的態度與行為。
今日鳥類 明日人類
布萊克獨木舟生態研究中心 2024年12月12日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