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耳朵借我】2018.04.17 我的母語聆聽史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9 апр 2018
  • 以下文字取自馬世芳耳目江湖
    / 4-17-耳朵借我-我的母語聆聽史
    這期節目,分享一下我的聆聽歷程。
    我在台北市南區出生長大,父母都是「外省人」。直到上高中,同學朋友亦多半是類似出身背景。入伍當兵以前,我的人生大抵不出以瑞安街復興南路口的老家為圓心,半徑四公里的那個圓。外公外婆家、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都在這個圓裡面。
    我開竅得晚,很遲很遲才意會到電視電影和調頻廣播裡的語言,並不是大部分台灣常民的語言。1987年解嚴,朱高正在立法院用台語質詢行政院長俞國華,底下老立委拍桌起哄要他下台,他說「我講我媽媽教我的話,有什麼不對?」轟傳一時。那年我十六歲,再怎麼遲鈍也不可能沒有感覺到壓抑了數十年的情緒終於釋放。
    福佬話,客家話,和更邊緣的原住民母語,始終都有生猛作品在民間流傳,那是電視電影和調頻廣播所不及的台灣,只是,它們大多沒有傳進我的生活裡。偶爾像沈文程「心事誰人知」、陳小雲「舞女」那樣「現象級爆紅」的「地下國歌」,也會溢到我的世界,但我仍懵懵不知其所以然。
    我終究還是得循著知青們的「國語歌」脈絡,才會遇見那些初發的新芽:潘越雲的「心情」(1983)和「桂花巷」(1987)、羅大佑改編的現場版「草螟弄雞公」(1984)。而讓我起心動念學台語的那張專輯,是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然後是陳明章的《現場作品I》(1989)和《下午的一齣戲》(1990)、伍佰林強和Baboo都有參與的《少年吔!安啦》原聲帶(1992)、還有石破天驚的伍佰《枉費青春》演唱會實況錄音(1995)……。
    我也記得第一次被客語歌狠狠打到,是1992年謝宇威拿下大學城冠軍的「問卜歌」,後來循線聽到雲門舞集《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配樂專輯收錄吳盛智的「無緣」(1981),然後認識了「新寶島康樂隊」陳昇和阿煜的母語歌,之後才知道「觀子音樂坑」。等到聽見陳永淘和顏志文,又是更遲的事了。
    至於第一次意識到原住民歌謠的豐美和族人艱難的歷史,是什麼時候呢?可能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挪用「老人飲酒歌」風波,加上那年「黑名單工作室」第二張專輯邀請正在人生低潮的胡德夫唱「不不歌」和「搖籃曲」,深深震撼了我吧。但真正領受「東海岸音樂場景」的厲害,還得再等三四年,「魔岩」發行紀曉君《太陽,風,草原的聲音》(1999)和《原浪潮》(2000),「角頭」發行了原音社《Am到天亮》(1999)、陳建年《海洋》(1999)和巴奈《泥娃娃》(2000),「大大樹」發行了迴谷與達克達《布拉布拉揚》(2000)……這故事比較長,真要說得完整,得另開一集了。
    聽得愈多,愈知道自己對島嶼族群歷史的無知。這期節目,算是一則給自己的備忘,該做的功課,還有很多很多,互勉之。
    播出曲目:
    羅大佑 / 草螟弄雞公(Live)
    潘越雲 / 心情
    黑名單工作室 / 傷心無話
    陳明章 / 慢慢地來唱(Live)
    伍佰 / 思念親像一條河
    伍佰 / 秋風夜雨(Live)
    迴谷與達克達 / 狩獵出草歌
    巴奈、陳建年 / 太巴塱之歌(Live)
    胡德夫 / 美麗的稻穗
    謝宇威 / 問卜歌
    新寶島康樂隊 / 沒共樣的人
    侯孝賢 / 無緣
    新寶島康樂隊 / 壞子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

  • @katewu3921
    @katewu3921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謝分享

  • @user-cq6zw9st3k
    @user-cq6zw9st3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首歌,而我的心底是“傷心無話”。感謝馬世芳詳盡的解惑,抓狂歌這張專輯,私以為在台語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它有絕對的歷史地位。

  • @wupassion
    @wupassion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好棒的台語歌。

  • @patriciaqi5035
    @patriciaqi503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耳朵总会被马大哥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