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趙少康時間 專訪【緣命之間】王邦雄 教授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5 ноя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00

  • @楊希夷
    @楊希夷 4 года назад +27

    中國讀書人,很自然地由儒而道,由道而佛,三家合一,渾然天成。
    儒家入世,成世俗之功業;
    佛道出世,達精神之圓滿。
    人生在世,無非是探索心外世界和心內世界,達於通明,得其所安。趙先生的《孟子》用的極好,雖是七十叟,依舊一片赤子心,依舊為後學分享人生經驗,也是不容易的。老趙,棒棒噠😉😉😉

  • @wwsTaiwanFlowers
    @wwsTaiwanFlowers 4 года назад +25

    老師解釋得精闢,深度的哲學觀,一語驚醒夢中人,感謝老師和製作單位,主持人

  • @fungfung9605
    @fungfung9605 2 года назад

    願王教授,趙少康先生及大家一起來都能親到 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 修學到 玄奘大師 所傳下來的佛法真實義 實相心 的法義及能親證 實相心。了知生命實相,宇宙秘密,因緣果報關係。
    南無本師 釋迦牟尼佛!

  • @zhanglianzhi9804
    @zhanglianzhi9804 4 года назад +12

    讲的真好,受益。

  • @何乙峰-j3x
    @何乙峰-j3x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王教授親自講解,趙少康董事長的訪問,對談中,我們受益良多,感恩。

  • @sophiacummings5130
    @sophiacummings5130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了凡四訓這本書對於命數及如何改變命運,超出命數,有非常清晰的解釋

  • @aaronl.6415
    @aaronl.64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講得真好

  • @春嬌-j5t
    @春嬌-j5t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感恩王邦雄老師
    緣命之間 講解
    🎉🙏👍😊💯

  • @衛理女中陳欣儀
    @衛理女中陳欣儀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感謝老師醍醐灌頂般的講解,讓人大夢初醒。也祝福老師身體健康。也謝謝主持人。

  • @Mario-iu5ie
    @Mario-iu5ie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深奧,醍醐灌頂

  • @imeichang5707
    @imeichang5707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教授謝謝你說的太棒了!

  • @chaojungkuo5377
    @chaojungkuo53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王老對心的定義非常正確。

  • @hueiying3191
    @hueiying3191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好棒好深厚我喜歡

  • @大梅黃
    @大梅黃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好生羨慕有如此見地的智者,感謝分享!

  • @daokai5173
    @daokai517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都听哭了,已下单教授的书,感恩

  • @gracelin6364
    @gracelin6364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超級有道理!

  • @先鞭幾下再說
    @先鞭幾下再說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老天不保佑...因為他早已給了你一切足以應付的資糧~端看人如何去用~真好!教授~受益了

  • @郭瞞瞞
    @郭瞞瞞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老師深入簡出又有趣的分析人性跟人生的緣跟命,真的上了很有助益的一課~謝謝趙大哥

  • @馮姑姑
    @馮姑姑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教授用智慧來教化人性,值得買書來充實自己心靈。

  • @何乙峰-j3x
    @何乙峰-j3x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謝謝您們的節目,幫助我們的心靈成長,感恩,感恩。

    • @ypliao369
      @ypliao369 4 года назад

      這只能長心性,對靈性絕對無任何變動.

  • @pvkz2010
    @pvkz2010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下面的說明解釋,註解的扣人心弦,值得回味

  • @chioupingmeng8941
    @chioupingmeng8941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哇!好久不見了!王老師好!

  • @emilywang9575
    @emilywang9575 Год назад

    先有緣起,用制度一起造命,生命共同體,緣滅,各分東西,我認同墨家,非命,不一定真的要認,修養,教育確實會改運

  • @xiaoyutalk
    @xiaoyutalk 4 года назад +22

    佛法相信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這一期生命中,如果看不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因為一期的生命時間很短,人看不到過去世與未來世,所以才會懷疑好人無好報,惡人無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因緣俱足時,就會來報了。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 @shirleylee9219
      @shirleylee9219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所作業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報还自受

    • @logouts8382
      @logouts8382 4 года назад

      是也,最後只有信願持名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悟無生法忍後,再來度化眾生,以了此債,以免冤冤相報。南無阿彌陀佛。

  • @giorssss
    @giorssss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加入收藏,兩位辛苦了,謝謝

  • @mingjoslin4699
    @mingjoslin46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佛家是以儒家道家釋家思想為基礎!有生就有死?緣生緣滅?知錯改過?與人結好緣?不要與人結惡緣?我們來世間就是學做人處事?良心道德為基礎!

  • @ypliao369
    @ypliao369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可稱為的好報?用人的想法去想這些,絕對想不通的.學哲學可能要對這些定義先定義一番.

  • @WM22MW
    @WM22MW 2 года назад

    😌🙏

  • @Dalulu423
    @Dalulu4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佛家緣起並非消極之說,而是如實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與緣不具足成不了事。善因仍需有善緣和合,善事才能成就,惡事亦然。緣散則滅,所以空性為諸法本質,萬物萬象無非幻起假有,執取不得,但求隨緣盡份,善待緣起,若認假為真於中貪執不捨,愛恨情仇諸般煩惱必繫其中。世間法與出世法仍有究竟與否的差異。

  • @斯耀司
    @斯耀司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王老師也在輔大哲學系講過法家哲學的!

  • @黑兵衛-g3e
    @黑兵衛-g3e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王邦雄 智者也 :)

  • @amyying1
    @amyying1 3 года назад

    好人辛苦,压抑自己,所以命短。

  • @yanmingyuan8490
    @yanmingyuan8490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

  • @鬆張
    @鬆張 Год назад

    人一生中所追求的難道不是本我與社會我間的平衡嗎?

  • @王智宏-n9s
    @王智宏-n9s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道法自然!
    自然是緣?還是命?
    或是自然涵蓋了你所能見聞覺知的一切?

  • @鄭米亞
    @鄭米亞 4 года назад

    善念緣善報(善良的心念會招來善的事),惡念緣惡報(惡劣的心念會招來惡魔來臨),一切唯心造。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 @mingjoslin4699
    @mingjoslin46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好人一定有好報!是天理。為何説早死或被人害死?這個問題是很復雜?因為緣出現時?有的是前世害死他?這世遇見了就逃不掉所謂一報還一報?所以佛家講:壞緣不要出現?好緣來?有的是命中註定?誰都逃不過因果循環的報應?特別是政治人物?全世界都一樣?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因果報應?一奌都不虛?欲知前世果,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是因果循環!所以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

  • @shirleylee9219
    @shirleylee9219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王教授的論奌較不完整 佛法中能夠全部涵盖

  • @師誠信
    @師誠信 2 года назад

    吃喝嫖賭,與做好事無關。

  • @古月英-s5n
    @古月英-s5n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佛教講的因果報應了。在於自己的修行喔!不變的儀軌。

  • @mingjoslin4699
    @mingjoslin46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子女全是有四種原因造成的結果?有報恩,報仇,討債、還債。這四種。

  • @武全彭
    @武全彭 Год назад

    老師,,還沒有悟通佛性,,完全不解如來真實意

  • @estheryang100
    @estheryang100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邶風 擊鼓 三千年的寂寞: 執子之手與爾偕老
    原文 邶風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執子之手與爾偕老,看網站翻譯討論很熱烈,真是百家爭鳴::有的說是:是作者對留在家鄉情人的誓言;有的說是:是軍人袍澤彼此之間照顧情誼;有的說是軍中的袍澤同性戀者彼此表態;有的甚至說是戰士對是對馬匹之間的互相憐憫等等,在網路年代,真的是百家爭鳴.
    台灣廣告界也用執子之手,與爾偕老,替義美禮品公司拍了結婚禮盒的廣告片,是蔣孝嚴的女婿當廣告男主角的,帥哥美女畫面很美.
    另一隻廣告,我印象更深了:拍小鮮肉廣告,一個年輕人騎著摩托車在門外等候,一對母女在屋內興奮整裝,母女倆喜孜孜出來門口,上車的不是女兒,而是媽媽 女兒在後大聲鼓勵媽媽勇敢活出自己.媽媽在機車後座三貼抱著小鮮肉,在綠油油的田徑道路奔馳,媽媽一臉光芒,,嘴角拉動著往上翹的不隨意肌,幸福得像天邊的那道彩虹.
    兩岸的定調,都說是軍中袍澤的情誼,不過若是軍中袍澤最後一句話:不我信兮,是有一點曖昧.
    其實這首詩的作者是衛人,在魯隱公四年(戊申)年,西元前719年,他參與衛莊公庶子州吁殺兄長衛桓公(完)的政變,他士為知己者死,但不得、州吁信任,以詩明志.
    據左傳記載:在州吁殺死兄長後,不得民心,也参於政變的石厚問父親,要怎麼贏得民心,石碏建議他去得到周天子承認,曰:我沒有熟稔之人領路.怎麼直接去呢?我們又不認識. 石碏就建議他們去找陳桓公帶去朝覲周天子,但石碏卻偷偷派人叫陳桓公把他們抓起來,最後派人把州于與石厚殺了.不到一年政變以失敗收場.
    作者就是參加政變唯一被派去與孫子仲一起去伐鄭者(我獨南行)所以執子之手與爾偕老,就是他與州于手握著手,生死與共,榮辱共存,在政變之前的發的誓的言辭.
    但在這首詩背後三個國家六個個國君人頭落地,血流成河的宮廷政變慘劇.
    給大家整理一些前因後果.
    發生的時間:在魯隱公四年 公元前719年.
    此詩的作者: 名字無法找到, 但知其為衛人.
    為什麼在這一年,衛國,宋國,陳國,魯國(魯隱公大家都集結軍馬,他又拒絕出兵)聯軍要伐鄭:
    宋的祖先是微子啟是殷商宗室貴族,商王帝乙的長子,帝辛的庶兄,微子啟叛商降周、為春秋宋國的開國始祖。論語中稱微子、箕子、比子爲「殷三仁」.
    宋傳到宋宣公時傳給賢能弟弟是宋穆公,在魯隱公三年的時候,宋穆公病,交代大司馬孔父把君位再傳給哥哥宋宣公的兒子與夷是宋殤公,沒有把君位傳給兒子馮,孔父說大家都支持馮,穆公交代孔父把兒子馮送到國外(鄭國)以防政變..宋殤公還是怕馮回來爭位子.所以要打鄭國,最後宋殤公還是死於支持馮的華督之手,引馮即位,是為宋莊公.幾年後最後兒子閔公(宋後閔公)又被南宮長萬殺死.
    州于又因鄭莊公殺了共叔段,共叔段兒子也在衛避難,在政變之後,為穩住衛國政局答應宋出兵, 為共叔段報仇,這就是參與州于政變這首詩的作者被派去伐鄭的原因.
    陳是帝舜之後,州于被殺以後,陳桓公陳屍野外16天後才找到屍體.
    陳桓公的弟弟陳陀也把陳桓公指定繼承君位的兒子(太子免殺了,自立為君.
    州吁政變左傳記載最清楚 節錄如下
    隱公四年 (前719)
    【經】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戊申,衛州吁弑其君完。
    夏,公及宋公遇於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九月,衛人殺州吁於濮。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傳】
    春,衛州吁弑桓公而立。公與宋公為會,將尋宿之盟。未及期,衛人來告亂。
    夏,公及宋公遇於清。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及衛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於鄭,而求寵於諸侯以和其民,使告於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為主,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願也。」宋人許之。於是,陳、蔡方睦於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公問於眾仲曰:「衛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於是乎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
      
    秋,諸侯復伐鄭。宋公使來乞師,公辭之。羽父請以師會之,公弗許,固請而行。故書曰「翬帥師」,疾之也。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州籲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覲為可。」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籲如陳。石碏使告於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弑寡君,敢即圖之。」陳人執之而請蒞於衛。
    九月,衛人使右宰丑蒞殺州吁於濮,石碏使其宰乳羊肩蒞殺石厚於陳。君子曰:「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衛人逆公子晉於邢。
    冬十二月,宣公即位。書曰「衛人立晉」眾也

    了解歷史緣由後,就好翻譯了:
    邶風 擊鼓我白話文翻譯如下:
    國家軍隊集結的戰鼓聲又再度響起,國家青年自動自發踴躍參戰.
    有的留在國內都城,漕邑(地名)大興土木備戰,(參加政變者)只有我被派去和軍隊南行.(只有我,去面對最危險戰場).
    在孫子仲將領帶領下,趕往與陳宋聯軍會合,不打仗,也不讓我們回者去,心中真是心急如焚.(你在都城的安危,我還是一直擔心著)
    軍隊不打仗,只是變更遷移駐紮地點,這樣折騰結果,於是馬都走丟了,我去找牠們,軍人最忌諱進入森林(怕有埋伏,古時,軍人會繞道而行),但我仍然進入樹林裏找到他們,(戰爭殺戮,連馬都怕,連馬都知道會逃跑,你那麼不信任我,我本可以騎著馬跑掉,但我沒有逃, 我還是忠於職守,每天等待出戰,完成交代的任務,沒有逃避責任.)
    只因為當時我們發誓,不論生死永遠一條心,這是我們約定的,我握住你的手發誓,永遠支持你,直到我們一同老死.
    我感嘆啊我這麼坦誠(生死契闊)你不信任我;我感嘆啊,我連命都豁出去了,你也不信任我;我感嘆啊,你還這樣疏遠我,把我調離你身邊;我傷心欲絕,你這麼不信任我.(看看 我多心疼,不信任我的結果,你卻被你信任的人,殺了).
    心得:這是一個生死契闊壯士得不到信任的吶喊. 與情人,袍澤沒有什麼關係.
    當時言論還真的很自由,這樣的參與政變者的詩詞還可以留下來.
    石碏的歷史地位要改寫.他是參與政變的.
    共叔段的政變,只有共叔段與媽媽所為嗎?不見得吧,看看州吁那麼氣憤,不惜動干戈.在州吁死後,陳桓公馬上橫屍野外,陳陀馬上殺了侄子太子免殺了,自立為君.
    共叔段是死是活,(左傳記載說死了,公羊傳與穀梁傳記載沒死)在這首詩牽出來的蛛絲馬跡看,共叔段是被老哥給宰了.
    鄭克段於焉,很多歷史家講: 是譏笑鄭莊公殺自己弟弟共叔段,用克字說成是兩個國家戰爭.
    我的見解:其實有更深一層譏諷.
    1. 鄭國一開始是以周朝的正統自居,瞧不起由申侯扶植的周平王,視周平王有弒父奪位之嫌.反諷現在鄭莊公也是殺了他弟弟了.
    2. 穀梁傳與公羊傳是背負著教化親兄弟相處之道的.
    3: 在魯隱公四年,站在當時政治舞台上的這一群政治人物,魯隱公是死得最冤枉的一個. 被公子翬陷害被公子軌殺了.
    4:史記楚世家記載了這些血腥的一頁:
      武王十七年,晉之曲沃莊伯弑主國晉孝侯。十九年,鄭伯弟段作亂。二十一年,鄭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衛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魯弑其君隱公。三十一年,宋太宰華督弑其君殤公。
    閱讀書目:史記,國語,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戰國策
    收集在: 古早事
    楊玲 於 澳洲
    2020 8 8

  • @詹明明-h4h
    @詹明明-h4h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沒有字幕好難懂

  • @張曉方
    @張曉方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好像有再版 還是換封面 這本書我以前的老師有推薦 (或是有同類書 書名不同 或是緣與命)我忘了 但是王邦雄先生寫的 我老師是文大的 有30多年 沒記錯的話 >哎呀真是有緣 *那本書不曉得去哪了 抱歉

    • @xyz77067
      @xyz77067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還留著「緣與命」這本書

  • @邱徐迎登-u6n
    @邱徐迎登-u6n 2 года назад

    靈魂與肉體共修,
    先有自覺靈魂敎,
    後有他覺教靈魂,
    秒入宇宙心神通,
    來去自如像电波,
    萬物皆有心眼在,
    眼若開通心自在。

  • @Dora-ky6id
    @Dora-ky6id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有些家族生育只是因為當時代人人如此,但並非真的為了後代著想,自私的長輩比例可不少。所以出生並非福報。
    您的許多結論不過是自己未遇到殘忍的父母之言,是片段、偏激而又扭曲的思想,不足以成為大家。
    【知也無涯】,解釋為“你想要的太多”???
    追不追求知識,是當代人很痛苦的處境,多少人是因為社會、因為大國崛起過多人口競爭,導致這時代不得不的追求各樣的證照,知識,技能,怎能片段以個人想要的太多解讀?

  • @josephchou6847
    @josephchou6847 4 года назад

    學者論道,終不通也。
    何以故?言而不行也。
    苟不承認靈魂存在,
    終難自圓其說。
    學者學佛,終無所成。
    如王安石、蘇東坡、
    白居易、梁啓超者流,
    淪為學佛者戒。
    奉勸王教授不妨讀讀了凡四訓,則知命有而能改,修善積德則成改之。
    所謂命者,不離輪回果報。而謂緣者,亦不離輪回果報。
    今生所受,前生作者是。天地豈無公也。老子曰:譬如張弓。豈曰無報,時未至也。讀書一生,而無信耶?
    又所謂緣,皆前世所愛所恨,所造作之善業惡業,而今世再續,酬償業報也。子女之來,無非四種緣。報恩報怨,欠債討債。今生所遇,無非多生累劫之緣。所謂無緣對面不相識。
    所以在佛理中,命與緣並無衝突,扞格難解之處。教授亦在下尊重之人,年輕時亦曾拜讀大作。今得巧遇,亦是緣份。隨緣說法,或能為君一解畢生之惑。
    六祖有云:下下人亦有上上智,上上人亦有沒意智。先生若能聽在下一言,或可豁然貫通矣。
    更正筆誤:
    修善積德則能改之
    天地豈無公耶

  • @logouts8382
    @logouts8382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善感善果必待緣至,惡感惡果亦必待緣至。因果中間尚有「緣」字。故經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通三世(不一定是三總有一 天等到你就是了)一因一果,善惡無法相抵,切勿求僥倖。佛言;「人行眾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人行眾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佛為三達聖人,佛無虛語矣!

  • @邱徐迎登-u6n
    @邱徐迎登-u6n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也教學,特異功能,有錄影,可驗證,

  • @小伙子-m6f
    @小伙子-m6f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聽不懂

  • @herculushsu3895
    @herculushsu3895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書沒讀通,顯示出缺少社會閱歷的缺撼

  • @foohuameng2404
    @foohuameng2404 3 года назад

    王教授八字可以给其他人吗❓

  • @emilywang9575
    @emilywang95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此生無兒無女是什麼命?

  • @许琨-p4c
    @许琨-p4c 3 года назад

    这位教授一知半解!不懂不敢乱说,这也会有果报的!

  • @邱徐迎登-u6n
    @邱徐迎登-u6n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也操作了它,
    我也教學生找到了靈魂,可驗證,

  • @葉品偵
    @葉品偵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問上帝最清楚啦,請拜讀聖經

  • @langan8695
    @langan8695 2 года назад

    越讲越乱,自己都没理清楚

  • @langan8695
    @langan8695 2 года назад

    瞎扯

  • @楊勝之
    @楊勝之 4 года назад

    言語貧乏,老調重彈,何新之有。

    • @cathyfu6056
      @cathyfu6056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些道理是永遠都不會變的。

  • @雷蘊華
    @雷蘊華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教授的說話方式好乏味,不耐聽

  • @郭獻志-x7b
    @郭獻志-x7b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個人的書很不好讀 不建議購買

    • @linlinlu
      @linlinlu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你的資質不夠,未必他人不懂,太缺德。

    • @郭獻志-x7b
      @郭獻志-x7b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linlinlu 你不相信 那你去買來看就知道了

    • @linlinlu
      @linlinlu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郭獻志-x7b ,現在台灣的人,尤其是九零後受到教改的影響。很幼稚,膚淺,年輕人找捷徑,卻忽略基本功。人格,品性,視野都如鼠🐭輩。

    • @郭獻志-x7b
      @郭獻志-x7b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linlinlu 你的話沒有一句是有根據的 胡說八道才是最沒有品德的人

    • @cathyfu6056
      @cathyfu6056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哲學沒有好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