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處境 人類的未來?!新武呂溪高身鯝魚的故事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1 окт 2024
  • 延伸閱讀最新版:
    等了13年,高身鯝魚重返池上躍龍門
    • 等了13年,高身鯝魚重返池上躍龍門
    它們的處境 人類的未來2012年版
    www.peopo.org/...
    說明:之前youtube改版時,長寬比跑掉了所以重傳
      這個高身鲴魚的紀錄拍攝期間共計八年多(93~101年),這是最新版,更新到2012年九月七日池上大圳拜水頭時黃昆合站長談卑南溪河況及魚況。共計九分23秒。
      從護漁成功解除保育開始,到今天卑南溪和大崙溪主流根本看不到魚,您能想像氣候因素對南橫沿線的高身鲴魚影響有多大嗎?對魚是如此,對人亦然,南橫西段慘不忍睹,但東段居民也不好過;全球暖化已經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我們只能迎上前去,面對它,解決它,才能放下它,否則小林村的夢靨將永遠跟著我們。
    (*本影片OS配音,感謝趙雅君小姐熱情相助,僅此致謝 )
      位於台東縣卑南溪上游的新武呂溪景致怡人,清澈的溪水遍布急瀨、深潭。因為有國寶魚之稱的高身鲴魚棲息在這裡,民國八十七年底,由海端鄉布農族人自發性的設立了 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橫公路山頭,坍方的土石順著新武呂溪和大崙溪,沖刷至卑南溪,對於卑南溪中水族生態造成空前浩劫,高身鲴魚幾乎因此而絕跡。
      台東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劉炯錫表示,卑南溪經過龐大的砂石沖刷,加上溪水長時間混濁,溪裡的藻類幾乎死光,就算逃過風災的魚類現在也「餓的不像樣了」。 因此他帶領他指導的東大研究生,再度啟動新武呂溪的魚類調查。
      研究生在河流裡灑網數次,可惜網裡一條魚也沒有,因此轉進半封閉式的小溪,在小河流中有馬口魚 苦花 蝦子等,但就是沒有見到高身鲴魚的幼苗,可見高身鲴魚在八八風災中確實受到很大的傷害。   
      當主流和封閉式的小溪都找不到的高身的蹤影時,劉教授帶著研究生準備到更深入一點的溪流查看魚況,在卑南溪河床,目睹巨大的漂流木還躺在那裏,可見八八風災生態所受傷害之廣且深。
      接著劉教授在有深潭且水清的水域看魚,出乎意料之外的竟是:無魚。最後我們轉戰擁有深潭急瀨且水清的河域,這裡首先發現魚蹤,而且有日本禿頭鯊,還有一定數量的高身鲴魚,但是就是看不見高級消費者河氏棘扒,這真是出乎大家的想像,為什麼在八八巨變後幾乎是素食者的高身鲴魚存活了下來,而生性兇猛的掠奪者河氏棘扒卻不見蹤影?這是一個可以好好探討的課題。
      在回程岸邊我們發現另一副拋棄的舊魚網,可見過去還是有人在保育區內盜魚,我們衷心呼籲:希望在八八過後的這個緊要關頭,請留給保育區內的魚類一條生路,因為在雨後滾滾的濁流裡生存已經很不容易,如果再有人為的補抓獵殺,雖不至於全數滅絕,但是要恢復過去高身?魚在保育區內萬頭鑽動的盛況,恐怕將遙不可期。  
      去年八月底,雨量驚人的南瑪都颱風無情的襲擊著卑南溪。
      今年六月中旬的西南氣流,帶來48小時接近600毫米的雨量
      新武呂溪中這些劫後餘生的可憐水族,它們能否挺過這再三的致命性攻擊嗎?
      三年多以來,新武呂溪魚類受到了洪水毀滅性的打擊,莫拉克前才從保育名單除名的高身鯝魚,如今在主流根本就找不到,但主管的農委會到目前為止都還未恢復它的保育等級!
      希望這波的西南氣流和颱風,不會是壓垮高身鯝魚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希望遭受重擊的的高身鯝魚,能像它們祖先一樣找到棲身之地。
      期盼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正視全球氣候變遷的這個難題,不要讓高身鯝魚的慘狀,變成你我的夢靨,因為它們的處境,很可能就是我們的未來。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3

  • @Palettec
    @Palettec 6 лет назад +5

    溪相,是越來越差; 再怎麼保育,沒有從源頭根治,也始終見不到成效。
    能先做的:
    1. 建立復育基地,並培育魚苗。
    2. 改善林相,積極植樹,並禁止不當的林地開發。
    3. 改善溪相
    4. 巡守隊的建立,嚴打職業抓魚人。
    鍵盤打字很容易,但這都需要經費/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大眾基本保育常識的提升。

    • @葉守宇
      @葉守宇 5 лет назад

      其實很容易,抓到最少關10年以上有期徒刑,嚴厲執法保證馬上又活起來了xd

  • @蘇隱
    @蘇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高身鯝魚在中部溪流成強勢魚種啦!

    • @smbigsun
      @smbigsu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的,我了解
      但是新武呂溪目前還在復原中,未恢復八八前的盛況

  • @薰衣草味肛汁男
    @薰衣草味肛汁男 6 лет назад

    這好吃,比海系吳仔還細嫩

  • @黃正修-t3b
    @黃正修-t3b 6 лет назад +3

    人類總是以自己的觀念作保育跟溪流整治!不會以魚類的需求做保育難怪越保育魚越少!!深潭是魚類的避難所人類卻挖除!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1

      這次的問題是八八水災將整個卑南溪流域的深潭急流全部掩埋成一片沙地,高身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 @jlw6151
      @jlw6151 6 лет назад

      洪春景smbigsun 這僅僅是「這次」就能夠帶過的事件嗎?人類興建水庫 水壩 整流 治溪 濫伐 濫墾 才是加強水災改變整個河道的主因吧!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問題有遠因與近因,如果以宏觀來談您的說法也還不是主因,真要深究必須歸咎於全球氣候變遷,包括你和我的所有活動都將造成地球日後的氣候災難雨問題,包括高鯓鯝魚的處境更是。
      您上面所說的"人類興建水庫 水壩 整流 治溪"引起的災難,也許其他溪流是如此,但是在南橫東段是不存在的,南橫沒有"水庫 水壩 整流 治溪"只有在致災點的初來大橋以下有池上圳和關山圳截水作灌溉,但是這不是主要魚類棲息地,無法一概而論。我說"這次"是近因,是客觀的觀察,不是亂下定論。

    • @jlw6151
      @jlw6151 6 лет назад

      洪春景smbigsun 只請問 全球氣候變遷 最大主因在於?

  • @chioupingmeng8941
    @chioupingmeng8941 6 лет назад

    應該問問他們有沒有日據畤代大量伐神木像是阿里山千年檜木都被砍光了?日本人佔領台灣除了戰略地位外就是閈礦和伐木及糧食供應地?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1

      大量伐神木有一個特徵,就是修築鐵路、纜車運出來,南橫在日本時代大樹還不少(參考東台灣展望)

  • @黃明卿-i5d
    @黃明卿-i5d 6 лет назад +2

    天佑地球而人自虐

  • @chioupingmeng8941
    @chioupingmeng8941 6 лет назад

    背後大樹砍掉了?山上山坡平地的樹都砍光了山砂土沙遇雨沖入河中破壞了河床生態!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這和背後大樹砍掉沒有關係,和極端降雨直接相關,在上游原始林被88水災整個衝入河底,造成魚類棲地完全被破壞

  • @周董-q2u
    @周董-q2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把魚移到 沒有原住民的地方就會繁殖了
    原住民抓魚都用斷子絕孫法
    而且他們不受護溪法律管轄

    • @smbigsun
      @smbigsun  2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分享您的看法
      有相當比例有這樣的看法
      這確實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 @建嵐吳
    @建嵐吳 Год назад

    山挖平怪台風

  • @a0936369342
    @a0936369342 6 лет назад

    苦花入我肚,烤烤烤讚!

  • @李代表-d2n
    @李代表-d2n 6 лет назад +1

    好大喔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1

      原本還有更大的,88後就沒了

  • @t0916118432
    @t0916118432 6 лет назад

    現在有綠藻的粉餌了!

  • @黃柏融-x4v
    @黃柏融-x4v 5 лет назад +1

    現在西部的高身鯝魚、何氏,可以說泛濫成災了,烏溪已經沒有多少原生魚類都剩何氏,大甲溪現在也是有許多的何氏、高身

    • @smbigsun
      @smbigsun  5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的分享,您說的"烏溪和大甲溪"中的是"高身鯝魚"或是"高山鯝魚"(俗稱苦花)?
      過去的講法:臺灣的特有種,分布於南部及東部的溪流,曾文溪、高屏溪、卑南溪、秀姑鑾溪及花蓮溪等流域均可發現
      如果烏溪和大甲溪中的是高身鯝魚,部分文獻要重新改寫了

    • @黃柏融-x4v
      @黃柏融-x4v 5 лет назад +1

      @@smbigsun 大甲溪確定是高身(霞面)、何氏,有拍照但是這邊無法上傳,至於烏溪只有何氏,南投水里溪也有 高身,這些魚是有些釣友千里迢迢從南部戴上來放生的,卻也影響了當地生態

    • @smbigsun
      @smbigsun  5 лет назад +1

      ​@@黃柏融-x4v 謝謝您的資訊,那真的是浩劫,就像捉白頭翁到東部放生,讓烏頭翁變成雜頭翁一樣。

    • @蘇隱
      @蘇隱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災你老師啦!那中南部人北漂工作生活也是在北台灣泛濫成災了嗎?

  • @張曉龍-s6i
    @張曉龍-s6i 6 лет назад

    原住民都有用魚網魚的習慣。應該是被魚網抓光吧。北部河川我長看到原住民在遷網抓魚!怪不得誰吧……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2

      我想您沒看影片內容吧?
      而且布農族是不太愛吃魚的,不要冤枉他們

  • @王八蛋偷拐搶騙習小小
    @王八蛋偷拐搶騙習小小 6 лет назад +1

    可以不要拿起來嗎?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1

      這是生態調查,觀察後全部放回溪流。

  • @chioupingmeng8941
    @chioupingmeng8941 6 лет назад

    別再Po上網!引出了盜魚商人?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的提醒,影片所呈現的是公開資訊,何況目前根本沒有魚

  • @chioupingmeng8941
    @chioupingmeng8941 6 лет назад

    記者很天真從以色列回來的吧?什麼洪水傳說的?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2

      如果您稍稍研究一下古氣候和各族的神話傳說,您就會了解更多的真相

  • @djsfu4176
    @djsfu4176 6 лет назад

    達那依故苦花魚

    • @smbigsun
      @smbigsun  6 лет назад +1

      這和達娜伊谷的苦花不一樣喔,身體較寬,所以叫高身鯝魚,不是高山鯝魚(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