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崛起?英特尔12代酷睿 + 大小核架构详解 | 英特尔2021架构日全网最硬核解读 |老石谈芯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英特尔2021架构日的深度技术解读:CPU篇。
背景介绍:今年有幸受邀参加了英特尔架构日、以及之后的技术讨论环节。我一口气做了三期视频,对今年的英特尔架构日做了详细的技术梳理,分别是CPU、数据中心和IPU、GPU,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和本期视频有关的内容:
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CPU? • 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CPU? |老石谈芯
2021年了,竟然还有人用CPU搞人工智能? • 2021年了,竟然还有人用CPU搞人工智能?...
英特尔新任CEO“开挂”人生背后的秘密 • 英特尔新任CEO“开挂”人生背后的秘密 | ...
本期视频文稿已在我的网站上发布:
shilicon.com/a...
-------
关于我:
大家好,我是芯片工程师老石,欢迎关注我的频道“老石谈芯”。我会持续带来更多专注于芯片的科普、硬核知识、以及偶尔极度硬核的技术分析与解读。我也会不断分享高效工作和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更多内容,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也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和我进一步交流。
我的新书:《详解FPGA:人工智能时代的驱动引擎》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go.shilicon.co...
🎵 我使用的音乐/BGM:go.shilicon.co...
📝 个人网站:www.shilicon.com
📚 公众号:老石谈芯
🏮微博:老石谈芯的老石
🌍知识星球:老石谈芯 - 进阶版 Наука
Intel應該先告訴我們, 去年的11代處理器有沒有5年前的CPU性能的1000倍?? 還是只有二倍? 只怕二倍都沒有
4年1000倍?? 你們從來沒有實現過
14++++++++++
我这英特尔的员工也来这听老石解说概要了 哈哈哈
专业!!
哈哈,同樣來聽講解
谢谢分享!这种对自己行业的热爱更值得我学习!
等AMD ZEN4產品出來才對比,以intel的尿性,數據是否屬實都成疑問。
讲得非常好!
正如同我的頭像一樣,
AMD YES!
老石,太专业了听不太懂,要不你直接告诉我是该买英特尔还是AMD和英伟达?
都買就對了
买贵的就对了
當然直接買tsmc啊
@@pkl520 tsmc和asml是一定要买的,但是设计领域也要买
小学生才做选择 两个都买
让AMD使用趋势形成就是Intel的问题,扭转趋势好像很难吧。做不做得出来且一说,别人也在进步,发现Intel浮夸了些 1000倍 好东西都在实验室。不是架构问题,是高层管理者问题,苏妈换到Intel才是唯一出路。
非常精簡且專業的解說,真的非常感謝!期待您下一個視頻!
求科普特斯拉D1 芯片。感谢
创新在哪里? 芯片台积电造?啥时候能做出来?我M1都用了一年了。
說實話,我認真的聽了每個架構的特性與目的,
要能設計出這種東西,這是鬼吧。
我無論怎麼思考,能夠想通為什麼他要這麼作就差不多了。
更何況是實現這麼完善的架構
雖然感覺哪裡有存在潛在缺陷
但是能設計這樣的價格
就是大佬們與我的距離
Intel几年前就有大小核了,lakefield
@@lucshi8799 是,大佬就是不一樣 😥
请问老石,AMD下一阶段目标是3d封装技术。能。讲一下嘛。
好像講過了,標題:这个黑科技,如何帮AMD股价再次起飞
老石同志能不能把intel AMD Apple的最新架构做个比较,这样比较容易懂。
有一說一。撇開Intel之前拉垮的表現。Alder Lake不論帶來給市場的實際應用體驗是否足夠優異。但從設計思路到未來的擴展性的等。都是需要經歷的變革。長遠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和架構。只不過最終還是要等成品發布後看產品的性能來說話。
intel也看到了M1的前景,下定决心做改变了。
x86的包袱太大了
alderlake 是2018年就有的設計 卡的只是10nm 而不是設計
後面杯子那買?
希望alder lake别在挤牙膏了 还有sapphire rapid可以有大提升 从skylake架构开始 14nm也挤了那么多年了 赶紧上3-5nm 再往皮米进军吧!
架構越複雜,作業系統要做的事情就更多,其實就是集成單機版的超級電腦
大小核設計最大的優勢是能耗比,若是相同製程及核心下下的性能可能不具備優勢.
大小核設計在應用上必須有軟件的支持及調度.初期肯定必須依賴眾多白老鼠們.
请教老石:
1,微软也自己研发ARM芯片了,是不是intel的节奏已然无法满足windows发布的节奏了?
2,intel自己的OS,包括ClearOS,mOS等等,定位是怎样的?架构日里好像没有怎么提及
3,OneAPI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构筑类似CUDA当前的生态影响力?
能否对Intel Alder Lake与AMD Zen架构作个比较?
我也想看
+1 感觉zen靠的是制程大力出奇迹。
不对比,看不明白
不用看amd架構再好終端客戶的體驗光驅動就糞到笑
10:41 我一直纳闷为啥通用 cpu 不把线程调度功能在硬件上实现,以减少操作系统线程切换时的动作。硬件开发人员终于重视这个问题啦😂
我敢打赌未来这绝对是一个安全的超级大坑
@@xuchao9098 对, 一个core里的预测执行都出来 Meltdown Spectre这些幺蛾子
@@vulcanodong Experts in industry already factor in your concerns, do your own research.
看完之后感觉等等再买下一代好了
做期聊聊INTEL、龙芯、APPLE的芯片设计水平?
三個架構不同是比個毛線🤣
@@jjj850314 不同就没法比?
老石,您好!苹果2021.10发布了最新的M1 PRO, M1 MAX,看对比数据秒天秒地地提升,随便几倍,十几倍,好吓人。我个人感觉M1已经很吓人了,为什么其它芯片厂商不跟进?
所以,技術研討會說了什麼?合理分配核心多工作業亂序執行分支預測?api新函數?還是工藝不再漏電?我好亂…
老石SISD的泛用CPU讲的挺多换个口味讲SIMD engine怎样
Alder Lake大小核所以是和M1类似吗?感觉Wintel 联盟还是牢不可破啊
Zen vs Alder Lake vs M1 ,鹿死谁手,越来越好看了 :)
Arm都是大小核的設計
m1没希望的
感謝。
CPU架构多样化 是不是对操作系统的深度硬件优化变得更加重要?
請問老石:
在SQL Server,進行高負載讀取與搜尋,在 Intel 12 代CPU中,是不是會只有八個大核,在進行運算,其餘小核在旁邊觀望呢?
不很懂CPU,怎么感觉有的东西已经在m1上看到了呢?
Gracemont 有两个3宽度的decoder而 golden cove 有一个6宽度的decoder. 请问这两者在性能上有什么不同
请教一个问题, 能效核与性能核的指令集完全一致吗?
x86是通用计算架构,覆盖一切场景的,m1是用专用加速处理器覆盖常用场景,外加苹果用生态封闭的专用系统把m1的使用场景限制住。所以x86和m1其实没有可比性,他俩是2个跑道。
老石是不是Intel China的员工呀。
持有intel的股票
应该是ARM的吧
應該是intel UK
老石哥好,我總是對您提到pipeline的工作有點缺陷,您漏了"記憶體存取"(Memory Access)這個步驟
在Patterson & Hennessy 的聖經中,正確的流程是
IF(指令擷取) -> ID(解碼)->EX( 執行) ->MEM(記憶體存取)->WB(寫回)
我想您是專業的工程師,對於這些細節還是精準一點比好
天时地利人和。因特尔都自己错失了。希望它不要成为第二个诺基亚吧。有时候喊出来的只是声音。我四代i7和8代i7的性能提升了我多少我知道。9 10 11怎么耗尽最后一点信念的。有些时候失去的在努力可能也回不来的。比如诺基亚。
感觉你的视频越来越专业了,以后看你的视频需要知识门槛了=。=
得学习一下李永乐,否则客户群越来越小,做视频是为了沟通交流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厉害
@@aiaadudon2301 我到也没觉得他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就是涉及的内容越来越需要知识储备了。😅 现在都是喜欢快餐,很多人不懂也懒得去查。
還好我本身是讀電子和通信的,感覺還好
@@aiaadudon2301 人家做出來視頻,是為了想了解相關概念.或有興趣的同好,什麼功課都不做,看不懂一點也不意外
專業一點哪裡不好,免的一堆無知鍵盤仔在那邊亂
看不懂自己去找資料阿,又不是3歲小孩
大小核不是 ARM 里面的吗?还有苹果的 M1 芯片,也是这么设计的。
對阿 所以老石才說大小核在手機領域已經很常見了
說得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實際上必須要軟體也支援才行
在目前ARM大規模進攻的情況下還要搞這些
現在遊戲市場主流就是手遊跟家機,x86-64必要性越來越低
蘋果轉用自研芯片,微軟Windows 11也更著重ARM架構支援性
市場是不會錯的
apple打乱了intel的步调啊,不能挤牙膏了 😄
猜老石是在胳膊公司上班😀
感觉以前是暴力靠大力出奇迹,现在改成四两拨千金了。还是有进步的。
会不会像苹果的芯片一样把常用功能整成专用芯片集成在一起
我覺得可以開放一些custom soc,允許用戶在一定程度上自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功能集成到一個pack上,不一定是要把全部東西都放一個die上,也可以以MCM(Multi-Chip Module)的方式實現,以cpu為中心,然後加入不同的die比如說神經網絡,或更高性能的GPU,或集成基帶,或者更多IO選擇,更有甚者可以選fpga(反正A和I兩巨頭都已經有自己的fpga廠了),然後用類似AMD IF,HT一類的技術互聯,集成於同一pack上。當然這可以是有對於普通大眾的量產型的APU(就是直接設定好的APU不去custom),也可以有發燒友或者有特定需求的人群而custom的MCM APU(當然也要收點集成手續費)
Intel14跟intel7不是差兩個世代喔,小心引用intel的節點命名
改节点命名了
说了这么多干不干得过m1和ryzen嘛….
腦殘還在比通用跟專業面的處理器
Ryzen5000爛到笑還在吹
视频做得不错 不过对intel画的这个饼 本来只信一半 一看印度人讲的 只信十分之一!我就没见过和印度人打过交道后还有相信印度人画饼的人!
印度飞饼
快按讚,以免被老石發現我聽不懂。
想知道,Intel這麼厲害,在AMD 跟TSMC合作,推出Zen3壓迫到Intel前好幾年,
Intel都在幹嘛 ? 這成長曲線不對阿,該不會是AMD踩爆牙膏了吧
去認識一下FPGA,AMDyes吹了四五年了 steam攻不過30%伺服器攻不過10%
連基本的驅動都蠢到不行
可擴展架構的確是好點子
也需要簡化指令集,優化處理器指令執行
AMD Zen 跟 Intel Alder Lake 用快乾膠黏一起 堆疊使用,,
我是說:當皮帶頭...
亚当和莉莉丝都要讨论一下谁上谁下呢,那AMD和Intel的体位如何安排?
架構日
E3 1230 V2 最好的多核嬉皮游
为什么这么说,我记得之前用E3 1230 v5 性能也才等效于同时代i7 6700
不看生态吗?
i3 2130 最好的CPU
还要看gcc和msvc的支持了吧。
完全在不同的世界裡,但我竟然把它看完了!哈....白痴
现在深度学习都在GPU训练,cpu再怎么优化和gpu还是没法比啊😂
边缘计算场景
不赚就是进步,赚了还是牙膏好吃。。。。。。。。。。。
作为使用者。我真不关心这些我更关心体验。我不想一直看ppt这是我相对英特尔说的
Intel 晚了,自从apple 出M1时就已经胜负已分了,未来在ARM与RISC-V。
AMD Yes ,Intel擠牙膏多年了
制程上不去!
Intel已经预订了台积电3nm制程,与苹果同为明年3nm制程的首批用户
@@joeking1173 这还是被人捏住了卵子啊
@@度空-u5r 我理解是为了占有台积电产能,block竞争对手并争取时间赶上制程
@@joeking1173 台积电应该才不会!他应该是谁给钱多帮谁做!Intel说白了跟台积电还有竞争关系!
@@度空-u5r 你觉得Intel和AMD谁更有钱😄
听你这么一讲我觉得intel该挤牙膏。
苹果自己单干,AMD又不停挑衅,牙膏厂认识到自己这管牙膏再挤下去,十年之后没他啥事儿了。
對intel只剩下耐用的印象~至於性能?在沒有拿出實品之前~~再怎麼吹都只是信心喊話自嗨而已~有本事用行動去打AMD的臉~4年前AMD怎麼抽intel~那麼intel就怎麼抽回去~
太贵了,买不起。看到Windows就烦。wintel联盟拖累了intel
Intel在amd和arm的夹攻下已经完了。
intel 目前还是只能嘴炮. 等等看吧.
吹牛!
總結:intel反超amd就在12代
只靠製程的amd夢醒了
話說得太早了 別小看英特爾的擠牙膏能力 也別因為amd什麼都沒說就當他真的甚麼都不做
我來看紅衛兵的
話說太滿了兄弟
我看到AMD正大力挖人,他们并非什么都不做,我就做吃瓜群众看他们怎样发展
intel有12代,amd也有ryzen4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