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CPI不是我的CPI! 是民眾笨還是通膨有誤? ft.前央行理事 吳聰敏 | 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 EP167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31 май 2024
  • * 本集節目因原檔毀損 故03:23 - 至 04:30處無畫面 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萬物飛漲台灣通膨不嚴重「甘安內」?體感不是這樣#CPI 是怎麼算?房貸為何不該納入CPI? 物價控管弄壞「看不見的手」?油電凍漲代價是誰付?「缺蛋抱怨」是民代炒作?民眾本是能適應物價波動,抑制通膨該回歸央行職權? 面對現實才能解決問題?
    本集《阿姨想知道》再度邀請前任央行理事吳聰敏教授,教授直接來點破#通膨 有沒有失真?
    *本集錄影時間為 24/05/10
    Timecode:
    00:25 Open 值班小道士 路易莎莎
    03:23 通膨數字沒人信? 為何資料難以服人?
    09:24 「國家隊」美化通膨掩蓋問題? 長期通膨根源是錢印太多?
    17:54 油電補助輸到脫褲! 調查人員帶頭「壓」通膨?
    23:39 民眾本智慧適應物價波動? 「缺蛋民怨」是民代媒體炒作?
    31:08 房貸為何不該納入CPI? 租金指數失準廣受批評?
    34:42 抑制通膨該回歸央行職權? 面對現實才能解決問題?
    42:36 Takeaway
    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bit.ly/3vG5Nhg
    范琪斐 RUclips 官方頻道
    👉bit.ly/3f6WZvI
    《斐姨所思》Podcast
    👉bit.ly/3j2l8FX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2 тыс.

  • @jung7247
    @jung724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86

    台灣很好笑,蛋跟衛生紙不能囤但房子卻可以囤,蛋價不能漲但房價可以狂漲

    • @user-le9xl7op3o
      @user-le9xl7op3o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2

      鬼島價值啊,鬼島也不想給講的

    • @user-hfxh53jvdh
      @user-hfxh53jvdh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5

      可以買鄉下的房子,如果嫌貴,美國日本有很多價格一塊錢的房子,不會外語沒關西,中國空屋也很多,再加上少子化,之後你也可以考慮

    • @lanliswu5861
      @lanliswu586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74

      @@user-hfxh53jvdh 請人離開? 你哪位阿XD???

    • @hoshinyan5834
      @hoshinyan5834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2

      @@user-hfxh53jvdh 那問題來了,要去其他國家定居所要付出的成本算上定居成本、工作空窗期之類的一堆東西後,在沒有當地人脈基礎的狀態下,要花多少錢?
      而且普通人拿不到綠卡

    • @lww0928
      @lww0928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7

      房子你天天買嗎? 央行最近又升息了,你再屯阿。
      蛋可以天天吃 房子你天天買嗎?

  • @chen4629
    @chen462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27

    變態又畸形的炒房地產台灣,有個炒房政府及央行用低廉的炒房資金配合炒房地產,用低利率和低房屋持有税率帶領全民一起炒房,在這個世界各國都在控制通膨控制房價及租金,我們生活開銷花費最大就是租金和可怕的高房價,只有台灣房價和租金不例入通膨指數的奇葩怪事,官商勾結炒房地產造成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不敢婚不敢生,壓榨弱勢百姓製造屋奴成為生不及死的世界奇葩地方。

    • @Williamwiliam
      @Williamwiliam 25 дней назад +7

      #賴清德

    • @user-ok6cg8nd1v
      @user-ok6cg8nd1v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0

      @@Williamwiliam 你確定只有他嗎?天下的烏鴉一樣黑,藍色綠色一樣黑 🤣

    • @bzfan164
      @bzfan164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台北的權貴們表示....., 台灣有名的圈地王們現在都在立院裏胡做非為, 選後為了奪權, 還在做一些法外之事, 哪裏有什麼居住正義伸張....

    • @kiss-qu9th
      @kiss-qu9th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0

      藍有友宜助三燕變都聽大院,綠有文燦幫埔心農地化影城,橫批:藍綠一家親

    • @johnlin7439
      @johnlin743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2

      要看房屋自有率,我們的自有率很高,房價漲國民就變有錢了。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但會從父母那邊繼承到房子,人口愈來愈少,房子土地還是那麼多,政府只要控管房子不要只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就好,一代又一代繼承下去,最後就會大家都有房子

  • @uranusnini
    @uranusnini 25 дней назад +95

    央行是誰上台都沒用,或者應該說有辦法能上台的都不會照教科書教的來做,央行總裁楊金龍在還沒當總裁時是抱怨台灣房價及台灣央行在亂搞罵最兇的人之一,但是上台後他說最多的話就是台灣房價央行不該管及台灣房價沒問題、CPI很穩定之類的言論,誰能上台都是受到背後之人所控制,所以經濟學學的在透徹都沒用,台灣連大法官都是由背後之人控制的何況一個小小的央行。

    • @rickyang201
      @rickyang20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真的說的太好了!台灣不止行政跟司法有這種問題,連立法院都有相同問題,所以我不喜歡國民黨但民進黨不應該在立法院過半,只要一過半它就馬上胡搞瞎搞!

    • @Yutarott8
      @Yutarott8 24 дня назад +4

      聽著聽著也是這麼想。
      無意不敬,吳老師去當央行行長結果應也不遠😢尤其42:27那個反應。

    • @fishx38
      @fishx38 24 дня назад +4

      你大概是記錯人了吧,楊金龍幾十年來都是央行官員,甚至曾經當過負責貨幣政策的業務局長,何來抱怨央行亂搞一說?

    • @e124516546
      @e124516546 24 дня назад +6

      大法官是被控制的也太造謠,你看過個幾個憲法判決你覺得是有問題的,出來戰啊

    • @9613hagh
      @9613hagh 24 дня назад +2

      罵最凶的是陳南光!但他也走人了

  • @user-ty5rf7oz5p
    @user-ty5rf7oz5p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6

    臺灣政府不關注民眾所得而只關注財富效應,臺灣央行長年操控外匯與利率促進外銷並大賺匯差而國債利息百姓吸收,外銷優惠政策賺了外匯只有資本更壟斷沒有下放基層,還因外匯太多每年超印5到7%台幣造成實質貨幣大貶值( 還沒計入通膨貨幣貶值2到3%,否則貨幣以每年貶值7到9%進行中 ),但央行操控利率所造成的房地產炒作資產壟斷問題,多年來央行降息對資產壟斷無有效配套措施並有心去解決,甚至撇清不干它應有的作為 ! 政府亦無整合部會做好央行漏洞配套的決心與魄力,讓有心人繼續從中牟利,而央行、政府根本無視絕大多數人民百姓因央行其作為長年身陷高房價、物價、高通膨之中 ! (用補貼壓低通膨而不升息,操控低匯率、低利率舉國債與各種熱錢借款極微利息,低利和通膨會吸引巨量熱錢流向各種金融操作,全民吸收中間損失的利差,而造就一群既得利益者)
    現今臺灣改革的方向迫切需加強道德教育,只要有缺德強權政府就沒有公理,政客缺德國家未來將無以為繼,臺灣需要有德行政府與監督的公民力量儘快進行政策改革,現今只有口號治國而政策沒規劃不務實做事的政府,政見大跳票、少子化、社宅、電力、司法、文憑、物價、治安、低薪、黑金、詐騙、勞健保破產、高通膨低利率等無有效作為先不提,請執政者真誠的面對年輕人的困境,治國施政要有詳細計畫確實執行,不能只施小惠于年輕人,政策長期縱容下,房地產稅率與先進國差距數十倍(臺灣地方政府的土地公告值偏低課不到稅),中國鋼鐵 水泥 五金 建材大量低價傾銷國外,中國房市崩盤停止建設,全世界現在鋼鐵 水泥 建材價格都大跌,建築工地都用低薪外勞,一直報導營建成本暴增,以圖哄抬房價 ! 地方政府房地公告地值低到誇張,媒體上有房產專家說囤房稅課20年房產就被國家客了一個房產總價,一般人如不懂房稅還說的過去,房產專家懂還還用心計詐騙企圖誤導民眾,4.8%不是用房地合一實際購買總價課稅,哪來20年房稅就送國家,胡說八道 ! 有效的課稅應該是 : 囤房稅 = 房屋稅基(房地合一實價現總值) x 課稅稅率.
    口號政府號稱世界上滔滔幸福之地臺灣,執政者政策長期縱容下,國民黨16年房價漲1倍以上,民進黨蔡總統居住正義執政8年房價暴漲1.87倍以上,所以居住正義、房市三箭應該只是口號,3任總統執政失落的這20多年來政府對於少子化、人口結構、居住正義、社會平衡的國家安全政策並沒有強力與有效的盡責作為而且缺乏遠見造成國力無以為繼,臺灣去年出生小孩13萬創新低,老年死亡也創高,10年才生1百多萬人口補不了死亡人數,長年低薪、低利率、炒房地產、炒高物價、民眾經濟支出巨大,而大建商市值大倍增,新加坡打炒房沒在預告直接突襲超暴力加稅下去造價者外國法人稅率倍增,臺灣抑制炒房不但不抓出炒房造價者並制定政策防止,還事先預告加不朔及既往還有開後門的條例在,是怎麼打炒作房地產房蟲? 臺灣房地產稅率與先進國差距數十倍,如可比照先進國房地產稅率去改革不但可增加國庫收入並供應國家建設、公勞健保等資金來源收入.
    政府如無遠慮國家必有近憂,臺灣或許應該善用AI的大數據和客觀性來參與制定國家政策參考與查弊,人民行最後之表決義務可讓國家政策制度更公正長久健全,少了政客因任期的短視政策與私心圖利,既得利益者的長久壓榨,貪腐與官商勾結而傷害國家百姓權益也不易產生! 眼下臺灣cpi的數據沒反應房價與房租形成的高通膨,高房價又引發高物價.高通膨.更阻礙創業與創新產業,臺灣少子化造成陸專召生要壹千來兩百人報名的徵兵不順,大陸侵犯意圖擴大的現今,國防兵力逐漸不足,連女性都考慮徵召,招不到學生與學校倒閉頻傳,連年輕的勞工都產生嚴重短缺問題,老齡勞工又大量退休,退休年限持續往後延長,公勞保也逼近破產,這是國力與國安警訊,原有70萬外勞今年在引進40萬也無法解決國防臺灣人口斷層與未來的國安危機,不過是短暫的麻醉劑.
    臺灣政府把資源挹注給財團,政策上窮人補助富人,還有土地持有稅與2戶以上囤房稅率長久未改革,房產稅比汽車稅低,近百萬囤房戶數竟享極低稅率,全臺灣超過55萬人囤4房以上,而很多產業不靠生產卻依賴炒作房地產致富,炒房地時政府不緊縮資金通膨時又不敢升息讓房地產向下調降所以價格不斷墊高,多年降息而不升息與沒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是炒房的主因之一,政府不願提供足量比例社宅抑制炒房,社宅蓋不足時地方政府又大賣土地給建商與財團炒高地價,社宅建置龜速而且佔住宅比例不到0.16%明顯太低,要到達先進國家社宅建置20%到30%以上比例還太遠,央行與內政各部會等更像是建商地主暴利保障代言者不敢真正去作為,而使年輕人淪為資產壟斷政策遊戲制度下的高房價奴隸,世代剝奪又導致年輕人偏門取巧社會動亂,還有政黨寧可長年操作藍綠意識型態也不願面對土地改革與居住正義等國安問題,可見政府政策規劃對於民生最基本居住權利的藐視.
    所以臺灣央行不關注民眾所得而關注財富效應,降息是從百姓口袋搶錢,貿易順差巨大的台灣每年出口賺了大量外匯本應該升息,政府卻靠買入外幣與美債來控制匯率並降息,讓有擔保品的財團買地囤地囤房避稅、企業國外投資、炒房客借錢利息極小化幾乎無本,還有更多企業用法人名義挪公司金流購房地產避稅、享受並對豪宅行造價作為製造自身複利形成房地產比價效應進而蘊釀創造高房價市場,即使如此政府還不改革稅率、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實坪計價房市跟齊歐美先進國家,而讓金融寬鬆槓桿泡沫資產價格高估帶來的效應扭曲了房地產的價值,連美fed都認為升息是一件好事,有助於供給與需求恢復平衡,並讓貨幣寬鬆引起的攀高房價回到應有合理價位,即使全球進入量化緊縮時代台灣央行仍究維持低利率讓資產泡沫不斷擴大,通膨比利率高(臺灣核心CPI 2.75,而利率1.75,所以臺灣實質是負利率無法全面抗通膨),根本無視通膨的持久與僵固性,利率世界倒數第三低.
    臺灣央行的低利率使熱錢進入市場讓有心人士透過媒體操作餵養輿論,頻繁的炒作各種商品與房地產賺取大量利差,百姓存錢富人與財團極低息拿來各種炒作,導致百姓口袋快速縮水,便宜的房地產持有稅比歐美日差距巨大,沒有完善的配套稅率2房以上囤房地產持有稅太低導致炒作,物價年年上漲薪資跟不上,墊高通膨與墊高的房價貸款綁架銀行與央行不敢強升息幫民眾抗通膨,只能放任百姓錢貶值,而政客與大建商資產數倍增加,成為最大獲利者,政府應多借鏡他國、以更完善的制度及金融手段來健全房市.
    臺灣企業的商品說漲就漲沒有可調控單位,民眾連升一顆茶葉蛋的薪資都要看政府、商總、工總、勞委會的臉色,近視短利犧牲百姓應有權利造就財團企業富人與投機者,這樣人口怎麼會不凋零,國力如何不衰弱. 不管任何政黨請愛惜百姓做好執政應盡之責,國際期貨有漲有跌,臺灣的物價政策應有單位監管與調控,物價不應永遠只漲不能跌,房價要漲跌只看政府的態度、方法與決心,何時還給百姓居住的正義,如果不想對居住正義有實質作為,還是全民公投立法修憲制訂房地產漲價所得歸公,不能只顧政治獻金.
    臺灣的高房物價讓只想賺臺灣錢回母國消費置產的外勞入籍安居也是不切實際,沒有安居就沒樂業,沒安居樂業國力與家庭將沒依歸所以少子化也是必然,少子老齡不改革制度下台灣人口驟減產生的產業斷層與文化技藝傳承老齡照護等各種國安連鎖問題正在侵蝕著這個國家,少了文化傳承國家百姓將沒向心力與衛國共識,也希望現在與未來台灣老齡照護的預算不要成為私心利益政客的提款機!

    • @999bear
      @999bea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外匯太多,每年超印5到7%的台幣, 這數字是從哪得的結論? 就我所知這種算法是不正確的

    • @choudy0812
      @choudy081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這篇論文寫的好,還憂國憂民,只是政客不鳥。

    • @yayun1287
      @yayun1287 24 дня назад

      說太長了,看了沒幾行就不看了

    • @jjchaoar
      @jjchaoar 24 дня назад

      沒有自己一套經濟政策,完全看美國是否點頭。當美國的經濟戰的炮灰,還不知覺。

    • @Kevinliu6424
      @Kevinliu6424 24 дня назад +1

      @@999bear 看M2供應量就知道了,2020~2023的平均年增率大約是7.07%,央行的報告有寫

  • @fbis125
    @fbis12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20

    講白了都是政治考量啊,漲價就是沒票,誰敢做,不是只有一方的錯,民眾想法也要改變啊,民間學者敢不敢出來倡導油電漲價,利率調高,也沒看過民間團體為了要求油電漲價升息上街頭抗議啊,自由市場經濟很理想,但一定會有人因此失業倒閉,台灣巨嬰民眾那麼多,找個媒體出來渲染一下,誰掌權誰就就要準備下台,誰敢扛?

    • @timchang8433
      @timchang843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

      講到重點

    • @user-zy8ex9br3r
      @user-zy8ex9br3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timchang8433独裁的中国广州听证会17人同意涨水价,被全球华人自媒体嘲讽死了,本来就是市场决定价格,台湾比中国更像社会主义国家😂😂

    • @user-ng9xn7pq2s
      @user-ng9xn7pq2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9

      因為民進黨就是靠這個選上的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6

      笑死 漲價賺的是人民
      不漲全民補助科技業
      高科技業哪一個用的電比你人民少

    • @fbis125
      @fbis12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7

      @@user-ng9xn7pq2s 國民黨或民眾黨選上也一樣啦,柯文哲選前說要漲電價選後罵台電漲價,國民黨還說要立法限制台電漲價喔!

  • @markhuang8984
    @markhuang8984 24 дня назад +14

    通膨很嚴重,央行要負最大責任

  • @christine19727
    @christine1972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8

    有想過嗎以前房子400萬薪水3-4萬現在房子3000萬薪水沒有倍數漲

    • @AnnWang-yl9fnm
      @AnnWang-yl9fnm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4

      這八年,便當漲一倍多,房價漲快十倍多,薪水如果漲五倍才合理吧

    • @user-eu6tr9yd5g
      @user-eu6tr9yd5g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真的很痛苦

    • @wck2378
      @wck2378 24 дня назад +2

      20多年前, 工科大學畢業約3萬/月, 台北蛋黃區喔房價約30萬/坪, 國宅還被嫌賣不動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油價電價還是甚麼其他價格可以靠政府或是經濟部一直打壓價格,但房價就壓不下來,一直壓也沒意義,貨幣政策一直印錢怎壓

    • @catssherwood1254
      @catssherwood1254 6 дней назад

      薪水還是3-4萬吖😅

  • @LINUS-ki8er
    @LINUS-ki8e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04

    油電越補貼,那些該倒的毛三到四的企業就不會倒,(除了科技業以外)的民眾實質薪資就不會提升,因為僱用你的企業根本沒賺錢,怎麼可能加你的薪水呢?
    另一方面透過央行低利率、低匯率及油電補貼賺飽飽的外銷企業,能給員工的薪資也就越多,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買不起的越買不起、有錢的越有錢,老實說,我覺得台灣的未來會更加動盪,君不見現在年輕人都跑去做詐騙嗎? 因為老老實實的賺不到錢啊,連律師跟檢察官都加入詐騙的行列了,未來台灣的對立只會更加嚴重,大家自求多福

    • @MarkT-zs5qt
      @MarkT-zs5qt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0

      今天才爆出來 連警察巡佐都加入詐騙了

    • @zero520100
      @zero52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數發部當下當務之急是把4 g 創一家國有並使用volte vowifi ,降低電話成本傳產運輸溝通成本,降低通貨膨脹

    • @jung7247
      @jung724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旅宿業也是拿一堆補助,在那邊喊缺工啥的,這些大企業老闆還不就是藉由開飯店但實質是炒房

    • @sentyze235
      @sentyze23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倒了說政府經濟政策錯誤
      政府補貼就說大灑幣
      真難伺候

    • @markba9009
      @markba900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geogebye7835口才好去找業務相關的工作。

  • @oreochen9641
    @oreochen964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2

    主計處公布的CPI跟真實生活感受的CPI根本是兩碼事,政府的CPI說穿了就是讓央行可以有不升息的正當理由,同理也可以順水推舟不用打房價得罪建商金主

    • @leoidenw6347
      @leoidenw634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怎麼打房?

    • @leoidenw6347
      @leoidenw634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已經房地合一稅了,以前那些投資客都被趕出市場了。現在要怎樣?實施共產制度?

    • @Kuminatw
      @Kuminatw 24 дня назад

      現在的建商背後都有黑道扶持,政府不敢得罪

    • @user-gg9fs2lo4v
      @user-gg9fs2lo4v 24 дня назад

      ​@@leoidenw6347 投資客被趕出市場? 你真的活在台灣? 我有加入投資客群組,新青安出來之後討論得很熱烈呢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1

      @@leoidenw6347 砸門政府打房是越打越高,把房價往上打

  • @whtsai5189
    @whtsai518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7

    看完覺得老師很相信台灣民眾的知識水準😂
    像是蛋價上漲是因為禽流感那件事其實當時滿多管道都有解釋,我也是當時就知道這個原因,但民眾就是不願意接受覺得政府該負責,很多人甚至不曉得蛋價上漲是全世界的現象,就算知道了也覺得政府無法壓價格就是無能😂
    也不怪台灣的政治人物不管哪一黨都熱愛支票政策了,大概15年前就聽過學者不斷呼籲漲電價解決缺電問題,但第一個讓油價電價恢復國際水位的人不曉得會被罵成怎樣,所以至今沒人敢做🙂

    • @AnnWang-yl9fnm
      @AnnWang-yl9fnm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蛋漲到快破百就很離譜 不是禽流感 而是炒作吧

    • @user-ng9xn7pq2s
      @user-ng9xn7pq2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早在當時在野黨、專家學者都說不要凍漲了
      民進黨不聽,想要營造歌舞昇平,說是因為民眾?

    • @user-oi1wb1ew6k
      @user-oi1wb1ew6k 25 дней назад +7

      問題是"超思"⋯ 民進黨眾多黑箱之一,可憐的民進黨信眾,連事實也無視,也不准人談

    • @hanjc4232
      @hanjc423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

      馬英九當時油電雙漲
      被罵成什麼樣子,蔡英文是馬英九2.0她怎麼會讓歷史重演,當然是卸任後給下一任去扛。
      但要選上再說(賴也選上了)

    • @milkybrier
      @milkybrie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user-ng9xn7pq2s 笑死,google法國電價很困難嗎?
      當你電價兩個月1千5,跟法國一樣市場經濟調整變成10倍1萬5,你再來想想你說的東西。
      調漲不是不行,看狀況調漲。
      現在是條個一戶20塊錢民眾就哭邀了。

  • @226Liu
    @226Liu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2

    經濟成長這種東西,當你想要快速就要右派的自由經濟,當你要左派的財富均等就會成長放緩,如何兼顧左右比例,才是難處

  • @meihsu6852
    @meihsu6852 24 дня назад +11

    台灣水電就是太便宜,才會大家都在浪費水電。洗手時水開著,然後搓肥皂。。。電永遠開著,公司午休不會關部份燈。。。冷氣開18度然後每個人穿外套上班。。。。有事嗎。。

  • @1978Bevis
    @1978Bevi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3

    我小學買支冰棒2~5元,
    現在超商25~100元。
    小學時肉燥飯10~15元,
    現在25~35元。
    小學時牛肉麵60~80元。
    現在150~200元。
    高中時46坪四房公寓450萬,
    現在1600萬。
    高中畢業(1999)第一份工作收入3.5~5萬
    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多少。
    不同類商品漲伏差異很大,
    這種數據在看,不能夠把所有數字混在一起算,
    算在一起會掩蓋掉很多事情。
    就連經濟成長也不應該混在一起算,
    否則那一部份出問題你也無法針對問題去修正,
    甚至很可能抓不出問題所在。
    更別提簡化數據可以用來欺騙民眾。
    一些東西上漲其實所謂罵的很慘,
    姨阿,你知道都是誰在罵嗎?
    是媒體帶出來的,今天如果媒體不存在,
    直接開一個投訴管道,並培養人民有事就反應的習慣,
    罵的都不見得有媒體誇張的那麼多。
    阿姨你要自己做自己的民調,
    不能以台灣這些垃圾新聞媒體的假新聞為新聞來看事情阿。
    現在新聞的準確率恐怕都不足5%,
    比我家樓下小孩講的話都還要不準。
    房租佔所得比例多少,
    我聽到不少朋友是佔到40~80%的都有。
    台灣各種問題的基本原因就是政治凌駕於專業之上,
    源頭就是,選舉候選人沒有基本的專業條件篩選,總統任命沒有強制的專長限制,
    參選一個職位就應該有該職位基本專長素質,
    任命官員也必需要求任職者有相對應的專長與職業經歷,
    且必須是在相關職業中排名靠前的人,讓總統的任命不能再是可以無限制的指派。
    否責台灣不僅舊的問題解決不了,新的問題還會持續增加,
    你能指望叫一個法律係,不懂商業、不懂經濟、不懂行銷的人去當經濟部長能搞得多好。
    這就好像你生病,叫你去醫院,結果那個醫生是學攝影的。
    而台灣會一直問題這麼多,就是因為國民黨這樣幹了多年之後,
    民進黨變本加厲,任用更多非專業的人。
    就算是要酬傭,好歹也從學商業、經濟、行銷、觀光的人裡面去找一個行業代表來做吧。
    經濟部長只是一個舉例,
    交通部長學水利的,
    經濟部長學法律的。
    實際層面做不出成績,就只能想辦法從數字上掩蓋,做做表面功夫。

    • @user-lk5fh2ph3v
      @user-lk5fh2ph3v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實際上就是通膨早就超過100%

    • @djcidosxochfeba
      @djcidosxochfeba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1.02^30 =2.42, 2% 通膨 30年是2.4倍

    • @newyorkqq
      @newyorkqq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幫你補充 國防部長 法律系的,應該是不相信檯面上得將領,派一個文人出生當政委
      以黃金購買力,法幣貶值5倍以上
      2000年 黃金1錢1300,工讀生薪資1萬3,能買10錢,中低位數薪水 2萬6就能買20錢
      2024年 黃金1錢9300,4~5萬薪資,只能買大概5~6錢

    • @1978Bevis
      @1978Bevi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djcidosxochfeba 一般消費看起來還算合理,但房價在近十年漲的特別離譜,
      台南安南區總安街的透天2005年58坪650萬
      現在同條件的房子,要1980萬,約3倍。
      台南東區仁東街的46坪公寓,1999年賣450萬,
      現在同條件大概要1600萬~2000萬上下,約4倍。
      在1999~2010年間,我比較有在關注房子的時期,
      房價是沒啥漲的,但在近十年間就狂飆到3~4倍。

    • @1978Bevis
      @1978Bevi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newyorkqq 各重要部長,基本都與該部會所需的相關專長沒辦毛錢關係,
      講實在的,這如果不是酬庸、不是親緣關系,誰信呢,
      一個國家各大重要官職全是非專業指導專業,這國家能好到那去呢,
      也難怪台灣已經十六年沒有重大建設與重大社會福利,
      法律系是萬能?除了會背書以外,還會啥?
      2000年,我記得剛出社會,不少朋友收入大概都在2.5~3萬上下,
      也常有聽到朋友是4~5萬的,一些做粗工的有的還有一日1500~2000,
      現在偶爾問問遇到的朋友,講出來的薪資,
      其實跟2000年沒有啥太大的區別,
      不足三萬的還一堆,
      雖然所謂最低薪資調漲,但實際上,
      本來薪資就不是照最低在走。
      就平常問得到的多數人,薪資跟本沒有漲多少,
      房價卻是漲了近4倍。
      新聞上報的數據跟本就是在騙人。

  • @BaronTaiwanese111
    @BaronTaiwanese1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1

    20年前作為吳老師眾多的學生之一,我很能理解他對於古典經濟學、尊重市場經濟原則的堅持,我也相信台灣房價問題,與央行長年維持低利率環境脫不了關係,能源價格也早該被檢討。不過我也想提醒老師,尊重市場經濟的這套原則,過去20年因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玩弄市場經濟、同時打擊市場經濟,如今已引起歐美社會、執政者深切反思檢討。當前台灣還能在晶圓製造掌握技術優勢,可說是國際社會重拾管制政策的結果。美國的晶片法案,就是告訴大家,當代經濟政策,需要置入更多地緣政治問題的思考。

    • @NONENONENONE123
      @NONENONENONE12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塔綠班真厲害,什麼事情都能扯到反中。

    • @AloneLonely-ew7mf
      @AloneLonely-ew7mf 25 дней назад

      这位台湾朋友,你有点自己的想法,但也只有一点,还是被泡在西方灌溉在他们殖民田的粪水中。中国玩弄市场经济?打击市场经济?知道ABCD四大粮商吗?他们打着市场经济的大旗,凭借自己手上由先发优势得来的廉价粮食,操纵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摧毁了多少国家的主粮市场!?失去了朱亮市场的而这些国家,在西方列强面前还有话语权吗?还有所谓独立主权吗?包括中国,在加入世贸之初也被四大粮商血洗,丢掉了自己的大豆市场,之后共产党才成立了中储粮,划定了主粮红线,这才保住了剩下的主粮市场不被继续蚕食,这才确保了在粮食问题上中国可以独立自主。到底是谁在玩弄市场经济!?西方打着市场经济的大旗,凭借自己手上由先发优势得来的技术专利,设计所谓国际分工,外移制造业,把最底端低利润的生产转移出去,独占终端销售的高利润和高额专利费,直到遇到独立自主的中国,中国从模仿抄袭开始,同时自主研发,花了20年时间打破了西方的工业垄断,现在西方开始闭关锁国,开始脱钩断链,到底是谁打击市场经济!?我说中国市场是现在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毫不为过,除了基础民生行业和金融行业,中国市场有哪一个是禁止外资进入的吗?到底是谁在破坏市场经济!?
      西方灌输给你们的所谓市场经济,是只能西方赚大钱,你只能赚他们允许你赚的钱的“市场经济”,你们都只是西方设计下的经济殖民地而已,包括日本、韩国甚至欧盟,还记得日本的半导体行业是怎么垮的吗?还记得法国的阿尔斯通是怎么被抢劫的吗?台湾掌握晶圆制造优势?台积电真的属于台湾吗?当美国要求台积电提供上下游数据,当美国要求台积电赴美办厂,台湾有拒绝的资格吗?
      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的,现在西方面对中国,几乎失去了竞争力,于是纷纷关上大门,想通过拉小圈子与中国抗争,结果呢?面对工业产值占到全球40%的中国,他们无能为力,于是欧盟一些国家又来中国谈合作了,比如法国、意大利、德国,中国的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或正在这三国建厂,所以到底是谁在打击、破坏市场经济!?

    • @AloneLonely-ew7mf
      @AloneLonely-ew7mf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强时自由贸易,弱时国家安全,这就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所谓“市场经济”的真相,欧盟已经开始清醒了,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当竞争不过的时候,还有合作这条路可以走,只要有市场,就有合作的价值,市场决定能不能挣钱,竞争力决定的是可以挣多少钱,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 @kaijan5948
      @kaijan5948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9

      @@NONENONENONE123 什麼都要扯塔綠班也是很厲害

    • @davidyu761
      @davidyu76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英國人那套古典經濟學的思維,是以歐洲為思考藍本,用歐洲幾個主要國家的國力差距、國土大小、人民文化差異當成比較對象。歐洲人根本就沒想過當俄羅斯、印度、中國這些體量巨大、人口眾多而且社會文化與歐洲完全不同的對手,一旦加入全球經濟市場之後會發生多大的質變,更沒想過該怎麼應付這種現象,他們只是一昧相信這些東方國家愚昧又落後,只能在歐洲思維的指導下過日子,不可能凌駕在歐洲之上。不過進入21世紀之後,狀況已經改變,而歐洲人卻束手無策。。。。

  • @soulcounterfeit8923
    @soulcounterfeit892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99

    講得很好,媽的一出事就政府下去幫忙,該倒的都不會倒,看不到競爭力

    • @user-le9xl7op3o
      @user-le9xl7op3o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不能說的

    • @ajaskiewicz
      @ajaskiewicz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

      台灣的政治惡鬧和民眾缺乏拒絕被帶風向,間接影響了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然後媒體報導的確也必須負責,停止胡亂帶風向。亂源是立法院。

    • @226Liu
      @226Liu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台灣是個政媒複合體大政府,只照顧利益共同體,光大內宣就讓支持者高潮了,要提什麼不滿,大家還是跪安了吧!

    • @GretelDavis
      @GretelDavi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如果 台灣傳產倒光光 只剩下 有競爭力的 TSMC 鴻海 長榮 廣達 兆豐金 5間公司 市值等於全台股 超高獲利 糧食全都用進口? 100% 自由交易 市場機制 這真的是好事嗎?

    • @axelkung5386
      @axelkung538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5

      這不就是台灣鯛,希望一個萬能政府,但又希望政府什麼都不要管?希望學歐洲是個社會福利國家,但是不想高稅率,然後又要像美國的資本主義。

  • @user-gg9fs2lo4v
    @user-gg9fs2lo4v 24 дня назад +5

    只要有人說房價高,就會有40%說不然你去買鄉下,看一下彰化或是嘉義的預售屋房價,動輒一千萬很便宜?

    • @similis_5526
      @similis_5526 19 дней назад +1

      他們會叫你買屋齡40的中古屋

  • @shaochouchou
    @shaochouchou 24 дня назад +17

    吳聰敏老師真的讚,可以用很白話的方式講解艱深的議題!

  • @LINUS-ki8er
    @LINUS-ki8e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太期待了!

  • @user-ch9se4ly3x
    @user-ch9se4ly3x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0

    這個國家瘋了,不管經濟只玩政治,政治方向正確就能分贓,全國有13兆3千億民眾未還的房貸,有3兆3千億建商未還的貸款,卻還繼續製造房市蓬勃的假象,8400億的前瞻預算,居然有支付阿里山祝山車站的經費,文化部支付拍斯卡蘿的費用, 這原本就是國家預算的,卻在前瞻建設又被加入,錢被誰拿走了?司法單位不查一查? 大陸環島軍演,敵人都已在家門口,總統無力可回天,就製造罷免案移轉焦點,可憐的台灣百姓,繼續相信政府,就是被溫水煮青蛙,怎麼死的都不 知道。

  • @sophialin5836
    @sophialin583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9

    本身對於油電凍漲這件事不是很同意,但是一堆人一定會哇哇叫,再加上有些政黨應該會努力大作議題,可預見情況。教授與影片中提到對於所謂市場機制會去調整,不見得會有想像中巨大的影響,這個我就很存疑。基本上以台灣的市場來說,之前缺蛋風波後,紛紛漲價,現在蛋價回穩,相關食品的價格並沒有下降下來。一顆滷蛋從$10漲到$15以後,餐廳小吃店也是不會調降回來。想像中的市場機制很美好,但是雖然不是像聯合行為一樣大家一起聯合漲價,但是可預計油電上漲以後,整個餐飲業又會在往上漲一波,到時候不是你要選哪一家吃的問題,而是你要不要選擇外食的問題。

    • @jessewu5722
      @jessewu57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要不要選擇外食也是市場機制的一部分吧,商家發現沒人要買,自然會降價來吸引人。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笑死 漲價賺的是人民
      不漲全民補助科技業
      高科技業哪一個用的電比你人民少

    • @sophialin5836
      @sophialin583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jessewu5722 我也很好奇,市場機制真的會這樣嗎?,簡單來說,依照台灣一般小吃店跟餐飲業的漲幅來看,往上漲以後,整體性而言就沒有再降回去過。現在一碗麵漲到50元,幾乎沒有發生隔年降回去到40元的情形,當人民都不選擇外食時,價格就會降回去嗎?比喻或許不恰當,但是很多人不買房時,房價也是沒降多少。因為總是有一些所謂的剛性外食需求存在,另外一方面成本上漲到一定空間利潤不大但是顧客不願接受價格時,很大的可能是店家關店。 本身覺得台灣油電管制確實是不合理,但是如果只是單憑市場機制自行運作,這也不見得是好事,這線要如何畫,也不是這容易的事。

    • @ringshineo4948
      @ringshineo4948 24 дня назад +4

      @@jessewu5722 這不可能,你說的這種情況是一個特別極端的小樣本,人的決策是受它所處的環境影響的,人越多,隨機因素就越多,環境就越複雜,決策就越難以預測。如果隻有10個人,那總結出來這10個人的規律很容易,但如果放大到1萬個人,這個規律就不適用了。外食會出現就是因為有需求,有需求就不可能消失,如果商家發現買的人少了,賺的錢少了,是可能會降價以求甩掉手上存貨,但更可能會裁減人手,縮小規模,增加單個產品的價格,降低經營成本保證經營穩定。市場調節是整個市場進行調節,消費者也是市場的一部分,不僅僅是賣貨的人。

  • @nood1313
    @nood131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9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不願面對問題,
    光房租比重不到1/3就知道這數字比泡麵封面更僅供參考。
    那這樣跟我們一直在嘲諷的對岸比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 @yrw7155
      @yrw7155 24 дня назад +1

      两岸竟然在买房问题上如此相似,不过大陆房价开始跌了,不知道台湾房价预期如何

    • @paulgao1032
      @paulgao1032 23 дня назад +2

      @@yrw7155 同源同種,爛個性到兩岸哪裡都一樣,房價當然是續漲100%

    • @nood1313
      @nood1313 23 дня назад

      @@yrw7155 以消費者角度來看:不樂觀。
      能買的早買了,買不了的還是買不了。

    • @ALBEVA
      @ALBEVA 23 дня назад

      CPI這指數怎樣編寫大家都不會滿意,好比道瓊工業指數,有學過統計的人,有幾個會接受這種方法嗎😂
      與其討論CPI (大盤)該怎樣編寫,不如多多關注自身想要看的指標 (你持股的個股股價)
      CPI是一種跟多數人溝通的工具,指標意義很強,但不能太認真.....這也是外行vs內行的差距

    • @EhtelFeighner
      @EhtelFeighner 23 дня назад

      为什么不面对呢?面对了、解决了(至少努力了),民众的支持度不是更高吗?

  • @bobely99
    @bobely9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0

    油電凍漲狀況下房東都漲到一度收七元,然後物價上漲就漲房租,想報租屋補助讓房東報稅又擔心被趕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笑死 漲價賺的是人民
      不漲全民補助科技業
      高科技業哪一個用的電比你人民少

    • @user-qu7lh6jg6k
      @user-qu7lh6jg6k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租房子,就是要低頭
      不然被趕,要搬家很累

    • @bobely99
      @bobely9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其實不管政府漲不漲都只能接受,就跟房東說下個月要漲價一樣,只是也不是不努力不加班,周遭很多人都是打兩份工,工時一日甚至有高達16小時,不然根本存不到錢付頭期款。

  • @user-cn7by5si8z
    @user-cn7by5si8z 20 дней назад +1

    認真聽完了,就是標準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 @liyuan-chuanli8468
    @liyuan-chuanli8468 24 дня назад +3

    以關房價的問題。也是很弔詭的。基本上,台灣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嚴重。照理說,房價到最後一定是跌的。但事實上,房價卻被部分人士及建商炒作的愈來愈高。
    所以有不少人也都在等。就看那些炒房者能撐多久。只是他們可能還可以撐好幾年吧!就因為有錢阿,才能玩。

  • @Saber422
    @Saber4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3

    主持人不可以這樣誤導耶,全世界可沒有精準的通貨膨脹方法,cpi不是精確值它是估計值,因為它是統計學,所以它有估計與抽樣帶來的模糊性。不能把統計值的模糊性跟錯誤性一視而同。國際上目前做法並不是捨棄cpi或是調整權重,而是採用更多維度的估計法ppi pce hicp等等指標來觀察通貨膨脹。(ps央行理事不太懂統計,這.........我話就說到這裡了XD

    • @shunshun1999
      @shunshun199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你倒是說完阿! 改姓黃嗎XDD

    • @Saber422
      @Saber4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shunshun1999 我就姓黃耶,不用改🤣🤣

    • @entman1221
      @entman122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話不要說太重,等卡提諾狂新聞整理

    • @Saber422
      @Saber4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entman1221 政經問題我唯一推薦卡提諾😀

    • @user-yy2yf5le8q
      @user-yy2yf5le8q 24 дня назад +3

      cpi會不被信任不就是其結果被部分人認為不具代表性(抽樣受到政治力影響而有偏誤)嗎?
      這跟把「統計值的模糊性跟錯誤性一視而同」的關係是?
      秀個「統計學不是精準的」、「有更多維度的估計法ppi pce hicp等等指標來觀察通貨膨脹」的說法,最後再補一句貶低來賓的「ps央行理事不太懂統計,這.........我話就說到這裡了XD」?
      好歹也把具體哪邊跟不懂統計扯上關係說清楚吧(話說中間混進去了一個ppi又想表達什麼呢?想表達各國央行會關心通膨的傳導狀況還是?)
      如果你是專業人士要反駁,把論述的基礎敘述完整一點,反駁起來也比較有力?

  • @SD6yig8wrm6
    @SD6yig8wrm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2

    這影片 經濟學知識上 都合理。但是外部因素納入考量後 就會發現 象牙塔裡的學術人 高來高去不務實。
    比方29:00 這段 缺蛋民怨 教授非常相信 民眾的智慧 可以適應物價波動 並歸納出 當下的狀態他認為就是媒體跟民代在炒作。 好的是的 的確民眾對於 短時間的蛋價波動其實是可以忍受的大不了不買而已。是的非常合理,但是你也說出了答案 媒體民代炒作 ,試問為何和歸納出這點?? 因為媒體跟民代炒作下真的形成了恐慌風氣 這股壓力的確讓當下的政府管理團隊感受到民怨四起。 進而要被迫跳下場找解決方案。 所以在此嘲笑執政團隊笨蛋 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 台灣實質上就是每天都又巨量的敵對國家網路攻擊。 巨量的假訊息 非常多的中共代理人 在試圖破壞台灣和諧生活。
    一個缺蛋 是 接受缺蛋不就好嘞 尊重市場機制不就好嘞。 說的簡單。 但是被形塑出來的民眾壓力 解方 你找到了沒? 你處裡嘞沒? 要不要先探討解決 假消息 中共滲透的第五縱隊 再來談尊重市場機制???
    我光看到這 我就覺得台灣這小島 有如走鋼索 頃刻翻覆
    我沒有否定 教授說的 甚至是認同的。但我同時也知道 或許 回歸當下的時空背景 務實的看官員的決策 做不到。 不能做 民怨歪風的成形 你在來上一句 尊重市場 該漲就漲 買不起別吃 你說 會不會政變? 是不是政府跟民眾的再一次碰撞?? 難道大家都忘記嘞馬英九的 一個便當不夠就吃兩個?

    • @Lawrencelou
      @Lawrencelou 22 дня назад +2

      我是覺得很詭異的論調, 如果講美國, 美國的農業不是巨量補貼嗎? 如果用講者反映真實價格的方式來計算, 那美國的農業產品價格實際上應該翻倍.
      我指出這點的原因是所謂"自由市場"並不是字面所言, 而是應該實際比較各地的情況而看補貼是否合理...講者會不會過度簡化問題?

    • @wenhuanglin1832
      @wenhuanglin1832 22 дня назад +1

      原来蛋也是大陆的问题啊

    • @changhw1974
      @changhw1974 22 дня назад +1

      所以政府要把平息民怨放第一還是做正確的決策放第一?
      平息民怨討好民眾對選票有利對台灣不好。
      做對的事情對台灣有利但是選票不好。
      政府的施政很明顯的是選擇了選票優先,台灣的未來放一邊。
      台灣價值萬歲萬歲。

    • @SD6yig8wrm6
      @SD6yig8wrm6 22 дня назад +2

      @@changhw1974 又在二分法?你的腦袋只有黑白兩個?
      就不能往平息民怨的同時還做對的事?
      到底是誰教你尊重市場機制就是出來喊,我政府保證不干預?

    • @mattsun8081
      @mattsun8081 21 день назад

      看完之後我也覺得匪夷所思,哪個資本主義社會完全不控制民生物資的?不要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之類的,我都覺得他在幫政府洗白,哪裡專業?這及專訪太浪費了

  • @stephenhsu5371
    @stephenhsu5371 24 дня назад +2

    凍漲油電=>壓CPI=>薪資調漲不用那麼高+升息不用那麼多(繼續炒房)=>出口競爭力提升=>外匯儲備提升=>政府(黨)稅收提升=>輸入性通膨提升=>繼續凍漲油電=>如此循環

  • @qaz205
    @qaz205 24 дня назад +4

    1、不是所有物價都在漲
    民眾對飲食上漲最有感覺
    2、因為台灣油電是國有
    執政黨可以讓油電價格壓住
    3、執政黨想要好的數字
    油電計算沒有讓更多學者一起加入討論
    4、缺蛋民怨是民代、媒體炒作
    5、房貸沒納入CPI計算進去
    6、租金指數計算失準
    ●●●●●●●●●●●●●●
    35:39
    在說2025年通膨可以回到正常2%的值
    我認為會降低但我覺得也沒到那麼樂觀
    我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天然氣價格
    台灣中油官網查詢天然氣歷史價格
    可以知道今年截至6/1
    天然氣價格已經來到14.5/立方公尺
    相比俄烏戰爭爆發
    最高21塊多/立方公尺差很多
    也相比俄烏戰爭爆發的前一個月
    11塊多/立方公尺與現在價格越來越接近

  • @jason791111
    @jason7911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3

    萬惡根源獨橫淮南子長期的央行政策導致台灣低新高房價低生育率
    廉價且劣質的主計統計資料不過就是為了給央行惡政支持的合理性與遮羞布 ,油電貼補同理
    建議台灣的財經媒體可自行與學術單位另行合作編整更為透明正確的民企CPI指標給政府壓力

  • @Lililala7766
    @Lililala776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

    到底為什麼不調利率,央行可以出來解釋嗎?他們這二十年的貨幣政策到底是什麼?可以好好解釋一下嗎?不要只會歌頌3A總裁彭淮南

    • @CYCU98211
      @CYCU982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以前講過了 就是為了炒匯貢獻國庫,不然你油電凍漲的虧空誰要補

    • @neurotic2141
      @neurotic214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CYCU98211 中油台電的虧損,央行每年賺的利差根本補不回來,政府先設定央行每年要賺多少錢上繳根本就是病態作法
      現在央行態度根本是不管怎樣我就是要低利率賺利差,連升息都是用來宣示打擊通膨作作樣子

    • @user-le9xl7op3o
      @user-le9xl7op3o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 @user-ve9wk1ht4z
    @user-ve9wk1ht4z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太精采了👍👍👍👍👍

  • @KeithHurd1
    @KeithHurd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油電凍漲講好聽是控制,講難聽是作弊,用來維持較低的通膨指數,並逃避升息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笑死 漲價賺的是人民
      不漲全民補助科技業
      高科技業哪一個用的電比你人民少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wcn040100 人民要賺前提是政府有好好運用資金,問題有嗎?

  • @PigSirotan
    @PigSirotan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4

    蛋價到現在還沒有回去,
    我長期都買全聯或家樂福最便宜的蛋,
    上漲前一盒10顆32元,
    去年漲到最貴的時候一盒大概68元,
    現在稍微下跌...一盒也還是要52元。
    蛋價只是個縮影。

    • @hsientimwu7957
      @hsientimwu795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恭喜你發現媒體會為政府騙人了。

    • @1978Bevis
      @1978Bevi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我之前買過80一盒,持續一段時間才降到你這個價格。

    • @PigSirotan
      @PigSirotan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978Bevis 家樂福、全聯最便宜的蛋?
      我怎麼沒這個印象...

    • @user-le9xl7op3o
      @user-le9xl7op3o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整人啊!沒有充值台灣價值啦

    • @1978Bevis
      @1978Bevi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PigSirotan 我通常買蛋都是在傳統市場居多

  • @Gray_Lykos9988
    @Gray_Lykos9988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太好了說真話

  • @KKing_of_Stupidity
    @KKing_of_Stupidity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8

    我有在跟吳聰敏教授學「經濟學原理」,謝謝吳教授。

    • @henri_hsu
      @henri_hsu 24 дня назад +1

      回憶起大一,想想也是酸甜回憶,聽課很有趣,考試時就很恐慌了

  • @user-hv7ig8wi5u
    @user-hv7ig8wi5u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物價漲價是累加的,並且一去不回。雖然是2%,但這是跟去年比,如果跟5年前10前比那就非常有感覺了

  • @chiawei2291
    @chiawei2291 24 дня назад +4

    看來看去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執政黨的德政下,所有公務機關的首長們都成為了選票考量的一份子,所有顯示的數據,決策的考量,長遠的規劃,都是以選票為優先,其實很多機關現在都是這樣操作了。
    當政府機關逐漸變成一個民粹的地方,而這些是人民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嗎?而這些妖魔橫行的背後最大的功臣就是已經失效的司法體系,已經不再中立也不再客觀,而人民也不信任了,或許這就是民進黨心中的理想世界吧,先有黨才有國

  • @sbshiu
    @sbshiu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5

    房價本來就沒納入CPI計算範圍內。台灣CPI是根據聯合國(UN)、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組織共同編撰的CPI編製手冊規範,符合國際標準;各國採用一致性規範,統計才能進行國際比較。

    • @Saber422
      @Saber4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8

      正常人出來說話了

    • @JPMorgan0811
      @JPMorgan08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7

      我記得台灣的CPI計算沒有跟國際一樣,而是依照國內經濟情況去微調

    • @hsientimwu7957
      @hsientimwu795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看事情不要只從一個政府提供的角度看,又不是生活在中國。

    • @user-jk1jp5wr6y
      @user-jk1jp5wr6y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別試著叫醒魯空 讓他們繼續崩潰就好

    • @bestolen
      @bestolen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JPMorgan0811 你記得?

  • @fslee104
    @fslee104 22 дня назад +2

    政府管制太多影響了市場機制是問題。但是新聞媒體過分報導,台灣的媒體"太自由"任意誇大問題吸引觀眾眼球也逼得政府只好不得不採取措施去影響市場機制。很多名嘴和立委上節目不負責任的評論造成社會不安,有些政策只好順應民意,卻反而違背實際的道理。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6

    純學者講的話,道理對,但實際根本在胡扯!!
    台灣缺蛋時陳吉仲如果真的說,我沒辦法解決問題,應該讓問題回歸市場機制。那我不用猜都知道,台灣在野黨馬上一頓狂罵,人民立刻幹聲一片,政府支持度馬上大跌,立委要求陳吉仲無能下台。連民進黨的立委都會說,你沒辦法就滾蛋吧!!
    至於開放貿易商自由進口,結果就是貿易商進口的雞蛋價格依然昂貴,於是同樣場景再演一遍,在野黨.人民.立委.執政黨立委繼續要求陳吉仲下台。
    物價在台灣從來就不是經濟問題好嗎!!對台灣人民和政府來說這就是個政治問題,當年馬英九油電雙漲,結果呢?支持度馬上崩盤。誰都知道讓問題回歸市場機制是最好解決方案,不是只有台大教授才知道,但現實問題是人民不買單啊!!
    底下一堆說台灣利率政策含油電補貼的,同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道理誰不懂?但現實呢?台灣提高利率確實是能壓制房價,但幾百萬房貸族呢?為了讓部分人因房價下跌爽一下,要幾百萬個家庭付出更高的房貸,然後幹聲一片去罵政府,你認為政府會選哪邊?水電補貼也是相同道理,電價政府最多只能慢慢漲,絕不可能放歸市場機制。
    這位教授沒搞清楚的是,東方社會因為傳統思想的影響,要求政府承擔的責任遠遠大於西方政府。兩邊的人民觀念就完全不同,卻拿歐美的政策來說台灣政府笨,施政錯誤?我就問個簡單題,今天台灣如果完全回歸市場,電價漲2倍,水費漲5倍,提高利率讓房貸從每月3萬變5萬。你能認同這是市場機制,政府的做法是正確的嗎?我看到時候民進黨的支持度恐怕直接看到個位數了吧~~

    • @agen5814
      @agen5814 22 дня назад

      這就是政客跟政治家的差別,有些事情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如果永遠等在爆炸前才來拆彈,那後座力往往更可怕,但也有賴於人民的民主素養,能夠不被謊言與短期利益遮蔽雙眼與昧著良心。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22 дня назад +3

      @@agen5814 甚麼叫政客?你執行一個大家不同意的政策,然後馬上被轟下台,換一個人執行大家喜歡的政策。請問,最後執行的還不是那些大家喜歡的政策?你除了被轟下台以外得到甚麼東西?
      至於人民的民主素養?你認為怎樣才較有素養?那些相對高學歷的公務員不是照樣位退休金改革上街頭?韓國醫生不是照樣為了自己的收入和政府對幹到底?難不成要所有人都為了國家社會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才叫有民主素養?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1

      風向問題而已,你為啥會這麼在意蛋價? 不就是高通膨? 看看美國的話,蛋價上漲會有人一直去噴農業處的人嗎? 物價通膨是聯準會的事情,甩給農業處才是台灣神奇的地方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22 дня назад

      @@magic155555 台灣一點都不神奇,這是東方父權政治文化的產物。東方傳統政治下人民聽政府的話,相對政府也必須負擔照顧人民的責任。
      直到今天,這種文化仍然沒有改變,例如疫情期間台灣人民極度配合政府作為。相對來說,政府各部會就要有辦法解決問題。
      我不在乎蛋價,但這件事反映了東西人民對政治的概念完全不同。在不同的政治文化體系下,用西方政府的作法指責台灣政府,根本上就是荒謬的。美國蛋價上漲不會有人去噴農業處的人,但在台灣就會,而且是不分在野黨與執政黨立委,同樣一噴到底。

    • @agen5814
      @agen5814 17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chaosc002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放任問題繼續,讓泡沫越吹越大?總有一天政府是無法COVER所有問題,就像現在吵台電要不要破產一樣,還是要拿你、我、他的納稅錢去補那個錢坑?這就是政府的需要面臨的問題,也是人民需要面對的問題,遇到事情要不要用專業去解決,還是用政治凌駕專業的手段,為了民粹而高喊正義已死?
      這就像今天考試學生只25分,你覺得太低了,所以把題目都改ABCD選擇題,把總分從100改成300分,學生亂猜就機率來說都能有75分,這樣粉飾太平能解決學生該科目能力依舊不足的問題嗎?除非台灣想跟世界脫鉤,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跟對岸一樣弄一套屬於自己的經濟學騙自己也騙自己的國民,那當然沒問題,那我們就繼續沉溺於謊言中,說台灣是高度民主國家之一,CPI長年低於3%,經濟成長優於CPI,是高收入國家,容忍政治凌駕於專業。
      況且不是台灣所面臨的問題,其他國家、西方國家就沒有嗎?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人口老齡化影響的退休金制度與退休制度,當初那些歐豬五國衍生多少民粹政客?訴說不甩歐盟,一樣保持原本的福利政策,最後哪個面對現實不低頭的?那台灣要走到那一步嗎?台灣屆時能依靠誰?對岸嗎?

  • @WIELYTSAI
    @WIELYTSAI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重點歸納 :
    1.主計處的通膨數字,如何取得的細節,不敢提供給大眾檢視,民眾反映體感上有顯著落差.
    2.政府只允許房價可以漲,而且是狂漲,而其他物資漲價就需要盡力平抑,以求CPI數字好看.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應該說房價是真實反映通膨,因為房價沒有辦法壓制,其他東西會一直想辦法壓制

    • @WIELYTSAI
      @WIELYTSAI 21 день назад

      @@magic155555 請google "228選擇性信用管制",就知道房價是無法壓制,還是不想壓制.

    • @WIELYTSAI
      @WIELYTSAI 21 день назад

      ​@@magic155555 請google "228選擇性信用管制"就知道是無法管制或是不想管制.

    • @WIELYTSAI
      @WIELYTSAI 21 день назад

      ​@@magic155555 ​ 請查 "228選擇性信用管制" 就知道是無法管制或是不想管制.

  • @user-nw8fj5zh6d
    @user-nw8fj5zh6d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2

    太複雜的事我不懂,30年間我常吃的東西價格大概都翻倍,房子更不用說,但薪水沒翻倍,我想通膨>薪水增長是無誤的。

    • @hsientimwu7957
      @hsientimwu795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小老百姓階級是,資產階級不是。

    • @tsli2011
      @tsli20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有沒有可能問題來自你都不想去搞懂太複雜的問題? 通膨每年2%的話,35年剛好是翻倍,如果你薪水35年漲不到1倍那可能得檢討檢討

    • @user-nw8fj5zh6d
      @user-nw8fj5zh6d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tsli2011 大家總是喜歡叫勞工(被害人)檢討,就好像低薪環境跟貧富差距拉大都是勞工造成的問題一樣。

    • @tsli2011
      @tsli20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nw8fj5zh6d 所以你是甚麼被害人請問?要討論物價通膨率對比薪資是上升還下降你拿自己30年經驗是要比較個屁啊? 拿個案討論總經嗎?
      不是先喊個太複雜的我不懂就可以扯一堆沒邏輯的東西耶

    • @tsli2011
      @tsli20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nw8fj5zh6d 另外這影片討論的是帳面CPI是否反映現實,我就跟你說如果你體感30年物價翻倍,那就是吻合帳面數字的
      1.02^35大約就是2 如果這對你來說太複雜就請你忽略

  • @TCam-sh9nr
    @TCam-sh9nr 24 дня назад +2

    老師講的很清楚,淺顯易懂,政府的政策要透明、真確,人民才會信任政府。這種做表面數字的心態,跟某個國家很像,讓領導開心,大外宣好用~

  • @enric543
    @enric54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1

    我有位朋友在主計處負責處理CPI的計算,就我所了解的情況,其實比這位央行官員口中的誤差,還要離譜,因為牽涉重大,只能說是主計處公布的數據只是種為了統治的宣傳工具。

    • @joycechen7084
      @joycechen7084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可理解!

    • @onehundredyears2022
      @onehundredyears20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不如掰說:你的朋友是主計處長, 哈哈哈 !

    • @paulgao1032
      @paulgao1032 23 дня назад

      先射箭後畫靶,先弄個2%目標再來決定調查數字怎麼寫

  • @cchihwong2118
    @cchihwong2118 24 дня назад +3

    房子不凍漲 薪水倒是凍漲了

  • @a0123
    @a012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很多商店價格上漲以台灣的習慣是不會下跌的 消費者要去選擇 比較貴的就要排除~有些食物高漲時就必須要排除換其他食物替代~吃水果就是最好的案例 當季水果好吃又便宜 當季沒有的水果一定很貴就別吃~颱風蔥蒜最貴一把250.300都有 就別吃了 現在一大把才45.50左右就排除不吃

  • @user-qw7ol3eg4e
    @user-qw7ol3eg4e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8

    抑制物價最後結果就是利率不用調整,然後所以當然炒房開槓桿,利率那麼低當然要借來炒阿,再用技術性數據再來騙大家CPI很低,因為房租只佔CPI15%,房屋價格不列入計算,所以實際感受才會跟數據差那麼多,另外CPI低所以基本工資也不用漲太多,政府超輕鬆

    • @dom7231
      @dom7231 24 дня назад

      你能解決現在背負房貸人的問題嗎?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dom7231 幹嘛解決,把房子賣一賣阿,投資有賺有賠,輸了要政府去扛?

    • @dom7231
      @dom7231 21 день назад

      那就看是已經繳房貸的人多還是沒錢買房子的人多?不管誰執政都會算一下得失。

  • @mirrodustchen9836
    @mirrodustchen983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直接控制物價的確是一個比較不好的方式,比較好的方式是提供“替代品”。像颱風來時葉菜類容易上漲,就鼓勵大家吃別的蔬菜或食物。不過這樣的話,“蛋”的替代性就沒有那麽高了(要不然無奶蛋的全素的食品就有辦法發展的很好),也許飲食習慣的不同,蛋在台灣小吃裡佔有重要地位,也許在國外,蛋只是一道配菜,但是在台灣,蛋是一道主食裡的重要材料,譬如蛋餅、蛋炒飯、台系麵包等。(我可以感受到蛋在台灣飲食的地位,因為我吃全素,過去如果要外食,餓肚子是經常都會發生的事)。控制蛋價就是進口蛋,但應該不是由政府直接買吧...,應該還是要交由市場機制啊....『

    • @mirrodustchen9836
      @mirrodustchen983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我可以明白為甚麼民眾希望政府介入,有一部分跟市場機制慢慢失靈有關。從前在台灣外食的來源除了餐廳還有很多的小吃。隨著歲月的推移,台灣飲食市場的變化是小吃逐漸息燈,餐飲逐漸集團化,因為集團在食材成本有較高的議價能力,在市場有較高的定價能力。加上台灣婦女在進入工廠工作的年代後,民眾在家作菜的習慣慢慢減少而逐漸以外食取代,因此在一般民眾的生活支出中除了“住”有較高的佔比外,飲食在生活支出的佔比應該也是近年來成長較高的項目。以前一餐100塊以內就可以吃很飽,現在一餐要200塊以內才能吃很飽。也許飲食的物價在國外也同樣的提昇,但重點是台灣薪水的提昇並不如國外,所以台灣人民對物價的上昇肯定很有感。

    • @mirrodustchen9836
      @mirrodustchen983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不過不管怎麽樣都不應該為了控制物價作出假的CPI。有一個真實的CPI,我們才能真正的面對事實,進而提出解決方式。如果CPI還可以有分類,那麽最好可以針對“一般民眾”、“中小企業”以及“整體經濟”做分類,這樣才能看出CPI對一般民眾的生活影響,或看出漲價是否由商家吸收而導致中小企業的利潤降低。物價上漲若是導致利潤過高,當然也會產生新的競爭者,除非市場有資訊落差或是壟斷的情形。所以整個政治及社會保持公開透明非常重要,政府平衡物價的方式最好不是直接打壓,而是協助產生新的競爭者。譬如在飲食市場,政府也可以多辦一些市集或夜市,增加低價食品的來源,自然可以平衡食品的物價。

  • @joelai1243
    @joelai1243 21 день назад +1

    支持吳教授的論點

  • @giftedtidus
    @giftedtidu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現在時代不一樣很多討論都可以很客觀,問題有用嗎 ? 國家是一群利益的人控制的呀,不管哪一色都一樣 跟和申那個年代有什麼不同

    • @user-uz2oq99
      @user-uz2oq9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政商黑,權勢一把抓 💀⚡ ....
      圈錢又圈地,8+9 生仔又無限多

  • @Joseph-wl7lj
    @Joseph-wl7lj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CPI乘以2才符合體感

  • @jungjung9932
    @jungjung993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懂了 台灣一直都在貨幣寬鬆 所以我頭期200萬 可以買1000萬的房 實質薪資負增長 治本就是要升息

  • @ah8624
    @ah8624 24 дня назад +2

    吳先生提不出調控中間商的方案,只說政府很糟糕,這人真厲害。
    言談中皆試圖合理化價格拉高的現象,卻嚴重忽略價格反映到價值的異常:
    1. 忘記蛋商當時寧願把但放到壞掉,即便民眾需求下降,也不願降低售價。
    2. 房價上漲無法反映到房屋本身價值的不變或折舊特性,銀行一條龍低標準核貸給建商、炒房族脫手的問題。

    • @user-zf4ht4eu9m
      @user-zf4ht4eu9m 24 дня назад

      你的第一點,有共產黨那味了「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给阶级兄弟劳动人民喝」請問最後是蘇聯解體了還是歐洲、美國? 請問是中國人、俄羅斯人普遍過的比歐洲、美國人好?

    • @user-zf4ht4eu9m
      @user-zf4ht4eu9m 24 дня назад

      價格之所以異常反映價值,很簡單就是預期心理。如果政府不去管這事回歸到真正的市場機制那麼價格將會在房價飆漲到頂峰之後往下下跌,重新修正。而非像現在這樣政府一直說要打房,但一手又不敢讓它崩。結果就是創造永遠會漲的預期心理。

    • @STDL-bk8yt
      @STDL-bk8yt 24 дня назад

      變成市場壟斷漲多跌少

  • @fyc414
    @fyc414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我們常常在笑別人數字都是假的,那我們自己呢?

  • @yjfoo23
    @yjfoo23 24 дня назад +13

    草泥馬的, 通膨就是貨幣增加這麽簡單。錢印出來了跑進房地產,房價就上漲了。跑到股市,股票就上漲了。跑到商品,一般物價就上漲了。經濟學大部分的理論都是幫政府掩蓋通膨就是貨幣增加的事實并把通膨怪到別人身上,像是貪婪的商人給你漲價啦,國際油價上漲啦,熱錢跑入國内啦等等。全都是鬼扯。
    固定的貨幣供給量之下,商品漲,股市就得跌。 房市,股市漲,商品,人工就得跌。沒得商量。 所有物價齊漲就只有一種可能, 就是政府印鈔票. 而印鈔票就是竊取所有持有貨幣,存款,債券的人的購買力。也就是偷竊行爲。 所有銀行及央行每天在做的就是偷竊,一切其它解釋都是鬼扯。想瞭解更多請讀奧地利經濟學。

    •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22 дня назад

      通膨就是一個供需原則而已,去控制油電還是蛋價甚麼或者啥新清安的,就是很奇怪,怎樣都是不去管制貨幣政策

    • @yjfoo23
      @yjfoo23 22 дня назад +1

      @@magic155555 通膨在7,80年代之前的定義就是貨幣增長(你可以去查過去70年代美英的字典通膨的定義爲何)。之後漸漸被偷改為物價上漲。目的是要混肴民衆對通膨的認知,把罪怪到非罪魁禍首身上。
      你所指的是個別物價上漲有可能是因爲天災,炒作,戰爭等等。但是奧地利經濟學裏指出在固定貨幣供需下,一個物價上漲,另一個物價必須下跌。(一公升的水分到兩個各一公升的杯子裏,一個杯子分多了,另一個就會少)
      我們現在看到的的是所有物價均長期上漲, 包括股市,債市,房市,民生商品。 這現象在銀行及央行沒有印鈔票下是百分百不可能的!沒得討論。
      講那麽詳細如果還不懂只能怪中毒太深! 想解毒請嚴讀奧地利經濟學。

    • @duenyaohsieh4856
      @duenyaohsieh4856 21 час назад

      看了一堆留言 終於看到了解事實的
      雖然印鈔票這件事很多政府都在幹…
      所以呀 知道政府一直印鈔票 鈔票購買力一直下降 幹嘛存錢呢?
      打不過他就加入他 政府要炒房 當然要一起上車囉

  • @f840810
    @f84081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謝謝范姊採訪,好像剪得有點多,會有完整版嗎?

  • @keanuhsieh
    @keanuhsieh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在台灣,辛苦的地方是任何公眾議題背後都有認知戰的影子,因此政府必需什麼都干預。

  • @baljam1
    @baljam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農委會自己買雞蛋那段怎麼剪掉了?

  • @ritawu9045
    @ritawu904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美國有戰備石油儲備,這次通脹時美國政府有釋出儲備控制能源通膨,並不是美國只有聯準會在管理CPI

    • @KevinTsai-fp3io
      @KevinTsai-fp3io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的確如此,前年油價高漲,拜登都被罵死了,怎麼可能不出手干預?看了吳教授的說法,真的很驚訝,吳教授好像一直以為美國是自由市場的典範,亞當斯密的信徒,教授脫離現實的程度,真的讓人很驚訝。

    • @user-sy9gv6ms6g
      @user-sy9gv6ms6g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起碼美國是從供給做干預,而且戰備石油儲備又不急著回補,可以在油價回落後再進行回補,但台灣的干預沒辦法改善供給還讓需求不會明顯衰退,在油價回落前當然越補貼賠越多

    • @KevinTsai-fp3io
      @KevinTsai-fp3io 24 дня назад

      @@user-sy9gv6ms6g 台灣補貼中油生產,也是供給面干預啊,只是因為美國石油公司多為民營,政府的干預較難較少,雖然拜登一直給石油公司施壓。

    • @user-sy9gv6ms6g
      @user-sy9gv6ms6g 24 дня назад

      @@KevinTsai-fp3io 中油的大部份補貼是吸收價差,吸收價差哪有改善供給,原油商賣給中油的還不是跟著國際價格走

    • @KevinTsai-fp3io
      @KevinTsai-fp3io 24 дня назад

      @@user-sy9gv6ms6g 你自己不也說需求沒有衰退,如果政府不維持住供給,怎麼應付需求?所以政府的政策不就是供給面的?

  • @PeilanYang
    @PeilanYang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完全自由市場也會有很多問題,政府只規定最低薪資,但企業有為民眾漲薪資嗎?

  • @TheBrotherLO
    @TheBrotherLO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取樣要用綜合所得稅分級來當參數之一

  • @user-ks4xj9zb4x
    @user-ks4xj9zb4x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美國是以食品房子當主要計算,飯每天吃三頓,房租月月繳,電子 衣服一=個月半年才買一次,一般人都看得清,但炒服炒房很爽沒太計較,聲量也被壓制,只有上位者不知

  • @user-mv8gp4vg5f
    @user-mv8gp4vg5f 25 дней назад +7

    好節目,支持❤

  • @thousandwaves2501
    @thousandwaves250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又看到吳先生了

  • @mikelin5350
    @mikelin5350 24 дня назад +1

    油電便宜,享利最多的就是用電怪獸。應該漲到合理價位,配套措施:按健保卡人頭refund some $

  • @eircleenb
    @eircleenb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1

    不是通膨,就是有人在哄抬價格,然後薪水都沒漲,中間差價的錢,去哪了呢??

    • @hialin618
      @hialin618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台電虧損錢去哪了 市場機制有人該吐出來了

    • @whatispeace
      @whatispeace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房地產gogo

    • @user-vs4hu1gi8w
      @user-vs4hu1gi8w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哪裡有差價?用便當裡的青菜當例子,假設無風無災,收成正常他原產地拿到一樣的價格,中間運送的貨車他的成本因為戰爭石油價格上漲,他漲價收石油的價格,然後從上中下游的每個人薪水都漲一點,公司為了原本的利潤也漲價,最後到超市連電價都因為煤炭發電航運路線等漲價,賣到你手上的青菜就漲的比你薪水還快

    • @eircleenb
      @eircleenb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user-vs4hu1gi8w 請看清楚,不是通膨為前提。

    • @jung7247
      @jung724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價差全部到房地產阿,商家哪個不需要店租?但是真正要控管的東西卻完全放任,還一直加碼補助,蛋不能囤房子卻可以囤

  • @MrRyanfu
    @MrRyanfu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2

    然後薪水沒有漲

  • @wallyhsieh4778
    @wallyhsieh4778 24 дня назад +1

    兩位主持人加來賓是講實話的,有益於國家各種政策制定的正確性,人民才能真正受益,國家也才能成長與進步。

  • @user-nl8to2kw3c
    @user-nl8to2kw3c 17 дней назад

    (1)這本就是同一個自由市場概念只是觀感不同: 你能接受雞蛋固定一斤20元但買不到雞蛋(價格不漲但明天請早).抑或是你能接受雞蛋每天上漲來到一斤50元但窮人買不起逼著他們知難而退(價貴不買等價跌). 所以有人藉機炒作漲價很無理,這政府就要管, 因改天雞蛋供應大時這早餐店不可能漲上癮後又會老實跌價賣我便宜 (2)給你精準的數據又如何? 全世界政府數據都會粉飾與灌水.你卻赤裸裸給別人看, 收到的好處卻很少. (3)完全尊重市場機制是不可能因放任那隻無形的手就造就奸商賺飽貪官四起(資本家壟斷崛起), 政府本身就有責任出來平抑物價否則倒楣還是老百姓(我寧願大家均富也不願某些人暴富), 否則教育.醫療.生活.油電...等萬物都大漲只會造成台灣沒內外投資沒法安居樂業大家跑光光. 就像歐美加拿大的物價大漲已經造就窮人變多中產反貧生活不下去甚至大量移出.

  • @enjoylifes
    @enjoylife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那些民代與新聞記者是在報什麼?這倆相互利用,重要的事情不報,就報這些蛋、菜,而民眾自己也莫名的被煽動起來,若您是政府,能不出手嗎?
    狗與獅的差異?除非選民自己能有當獅子的聚焦,否則就是民代、記者、民眾與政府大家的"共業"。

    • @hsientimwu7957
      @hsientimwu795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政府說什麼你就信,那注定你永遠當韭菜。

    • @chocoboytw
      @chocoboytw 24 дня назад +1

      現在媒體根本就執政黨在控制的啊,政府問題都不追究,整體檢討反對的聲音

    • @user-us6rf1qw2q
      @user-us6rf1qw2q 22 дня назад

      不是哪個東西貴就去打壓那個東西價格,已經講了很清楚了,請用貨幣政策壓低通膨,之後再讓市場自由機制

  • @user_thelongwayaround
    @user_thelongwayaround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4

    在野的時候喊產業升級,執政的時候壓低電價,繼續發展毛三到四的產業結構

    • @tjjy3255
      @tjjy325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不壓低電價又要被國民黨罵,呵呵😊

    • @user-ep5mb9bw6f
      @user-ep5mb9bw6f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沒壓低電價啊!為了發展綠能,一直用成本理由要求漲電價,是民意不支持,才沒漲價。

    • @AnnWang-yl9fnm
      @AnnWang-yl9fnm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哪有壓低電價

    • @user_thelongwayaround
      @user_thelongwayaround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好煩喔,記得過去八年都凍漲啊,還是我錯了?

    • @user-ep5mb9bw6f
      @user-ep5mb9bw6f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因為執政不力,政績沒出來,要選票,又怕漲電價會引起選民的反對,所以台電才會虧損幾千億,還會繼續凍漲,四月的漲價就是今年沒選舉了,選對總統上任時,影響較小的時間點調漲。

  • @user-hy8wh1up6z
    @user-hy8wh1up6z 24 дня назад +2

    房價納入cpi每年通貨膨脹指數要加百分之十,二十年通貨膨脹就加百分之二百,房價二十年漲二倍。

  • @yasu0321
    @yasu032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還是永遠記得經濟學教授上課說的“政府的手(進行管制)是髒手”

  • @jaehui9
    @jaehui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6

    看太快看成你的CP不是我的CP(明明就是自己看太多)

    • @henryy123
      @henryy123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剛拜讀完致富的特權,受益良多

  • @bookyeartw
    @bookyeartw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有機會訪問浩哥ㄇ?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訪問誰有什麼用
      要不要做才是重點

    • @kabilapxi
      @kabilapxi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皓哥,真的有料

    • @bookyeartw
      @bookyeartw 24 дня назад

      @@kabilapxi 而且還有車ㄎ以開

  • @user-mf7cu3sc9n
    @user-mf7cu3sc9n 24 дня назад +2

    台灣通膨實質利率,之前問過政大經濟系專攻貨幣教授,經濟系院在教貨幣通膨,實際上比較好的算法是用歐盟計算方式 (考慮 租屋 消費所得 跟 當地區域時蔬價格 還有最關鍵 水電油) ,裡面做論文學生,基本上開出來台灣這三年通膨率都是 7% 在跑。尤其是 補貼電費拿掉,會跑到12%。因為消費所得沒有提高反而實質平均計算竟然是下降低於 政大經濟院 發表 2016~2017年水準(這邊都是""不拿台灣政院""數據因為都是 假的或是做過美化手腳,學術單位都是自己收集資料採用歐盟計算方式)代表物價上漲比例薪資卻沒上漲 >> 換算完之後實質通膨係數 會拉到 1.13~1.18之間跑。尤其市政府說調漲基本薪資的問題,因為歐盟並沒有自訂所謂的基本薪資計算,是計算當地區域各產業中位數45~75%信心百分水準。取3區間做 極小 中 極大 三區間 L 係數。所以台灣做出來的數據。所以早期7080年代國民黨還是最強的,因為他們數據全部都比較客觀而且都有加入各種不好的區間。做統計

    • @user-mf7cu3sc9n
      @user-mf7cu3sc9n 24 дня назад

      題外話,之前台經公布 75%信心水準,平均薪資高達98萬。

    • @user-mf7cu3sc9n
      @user-mf7cu3sc9n 24 дня назад

      低於信心水準也還有 68萬喔,所以 2300萬 1150萬民眾沒有拿到 68萬以上,都是低薪喔。!!!!

  • @piepie701120
    @piepie70112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我家之前只有一顆電表的時候夏季電費基本是6000起跳,但是自從變成兩顆電表後夏季電費不超過3000..

  • @chichi60
    @chichi6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住家的人 每天一餐買便當 大概漲15% 滷味(夾單點物品) 體感平均物價漲20%~33% 漲更多類別的就不談,這兩年的總漲幅而已 ps:題外話 滷味漲幅這麼大 就像影片內吳教授講的一樣 民眾會自己調整修正消費 像我滷味就少夾1樣東西 其他吃都以前一樣 大概就多花10元而已 如果以前的夾大概多花30~35,便當的話就無法了只能忍受漲幅買 該吃還是要吃

    • @user-of8nl5ho4p
      @user-of8nl5ho4p 25 дней назад

      我買便當,2年前75元現在95元

    • @chichi60
      @chichi6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of8nl5ho4p 我修正我的數字了 應該大概漲15%吧(更精細是17%)便當 我是吃90的現在漲到105 同品項同家店,別家店的80也差不多漲到90或95

    • @user-ct1dq1ej8m
      @user-ct1dq1ej8m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生活還是要學會自己下廚又健康又省很多錢

    • @chichi60
      @chichi6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ct1dq1ej8m 我一餐吃家裡1~2餐吃外面 家裡還是會煮 我不覺得家裡煮=健康 外面營養 菜色我可以選擇 用錢來買而已 自己條配

    • @onehundredyears2022
      @onehundredyears202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物價又不是只有吃飯, 吃飯只占支出的很小一部份!

  • @bigen0327
    @bigen032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主計處蓋牌!

  • @yasu0321
    @yasu032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物價指數不只是食品,還有很多商品一起,重點是現在外食都五元十元漲,單看食品肯定超高

  • @totororo0202
    @totororo0202 24 дня назад

    油電凍漲,避免連帶造成全面性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後經常降不回來。

  • @tompi2277
    @tompi227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經濟學在台灣實務上是有點扭曲的。

  • @FarmerLance
    @FarmerLance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我很喜歡這一集的內容,也很喜歡這個主題和所提出的很多觀點。
    但問題是字幕錯字太多了吧?才多長的影片錯字80多個?
    負責這個部份的人是上了末班車了嗎?
    吳老師有些字眼上因為口音可能不是很清楚所以年輕人可能聽不是很懂,但可以問人吧?
    另外有很多字,很明顯就是自己聽不懂在講什麼也沒有去查所以就隨便放一些字眼上去,整個錯的亂七八糟的。
    ***
    3:59 吳老師講的這個點很棒!
    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這個點。
    如果單純看「某一個品項」的時候,有些東西會發現相較過去是相對降價的狀態。電子產品、汽車、還有某些高科技性質的事物。
    不過這些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技術的突破造成生產難度的相對下降或良率的上升等等因素之上。
    18:09 這什麼奇怪的做法?人家成本都上升了你不讓別人漲價是要別人死嗎?
    而且這又不能處理真正的原因!
    19:39 為了讓CPI好看一點而去補貼,這就有點像是因為冰箱溫度不夠低所以花錢把溫度計的刻度改掉一樣……
    沒錯!這樣看起來似乎溫度在正常區間了!但是冰箱裡的東西會壞掉啊!
    因為看到的資料是錯的,怎麼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30:45 「找便宜的地方」這個可能適用一部份人的,但有些人(包含我在內)的購物價值觀目前比較偏向於「我要買品質良好的東西或我就不要買了」這樣子。
    因為越來越發現到便宜的東西的長期成本其實更高,而且用起來不好用。
    39:18 主計處的職責與機能應該就是很單純的去蒐資與統計所有應該要蒐集和統計的資料吧?
    那種政策……他們壞掉了嗎?管那麼寬是住到海邊了?
    兩位在最後面那段總結說的很好!
    有些東西該讓它回到市場機制就讓其回歸市場。
    過度的人為調控是有難度的,而且不會真的符合人們的需求──因為人們的需求永遠會變化,同時人們的狀態也會一直改變。
    並且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新產品、新東西;就算是現在的產品也多到幾乎無法完整統計的程度。
    這種情況下想要完全的控制是不現實的。
    不如讓這些東西回到基本的市場機制,讓人們依需求去選擇和擁有。
    真有什麼東西太過短缺的時候,價格的上升一定會引入更多的人投入相關產業,之後價格自然就會降下來了。
    主管機關提供一些相關的輔導,避免相關產業在這個價格波動的過程中受到太多損害或一直走彎路就好,沒有必要如同照顧嬰兒一樣什麼都要管。
    ***
    以下是所有我看到明確有錯字的與可能有問題的部份。
    請你們好好看一下,確認你們負責校對這些字幕的人現在是什麼狀態,是不是直接坐上末班車了還是還能正常做事。
    如果他沒有意願好好做事,麻煩你們換一個人處理這些工作。
    好好的一個影片看的火都上來了。
    明明是很棒的主題與很有水準的內容,但因為這個字幕分都扣光光了。
    4:58 字幕錯字,是娛樂而不是魚類。
    8:41 字幕錯字,學術界而不是水數界。
    8:49 又來一次水數界。
    9:15 這個東西潛資的話下去→應該是「這個東西錢值得花下去」才對。
    9:16 經會剝下來→「經費撥下來」
    9:25 烹調數據→「通膨數據」
    11:14 要來負責這個「通貧問題」→這裡似乎是想說「通膨問題」吧? 🤔
    11:45 這東西也是「期待很久」→應該是在說「其來已久」才對。
    11:46 有點凍漲→油電凍漲
    12:38 客的稅→課稅的
    12:55 又一次,有點凍漲→油電凍漲
    13:00 出盡出口→促進出口
    13:36 供給間→供給減少
    14:22 貨幣攻擊成這樣→貨幣供給增加 (這邊錄的不是非常清楚,但放大聲音後聽起來應該是這個)
    14:52 百分之百分之五→百分之四百分之五。 (他前面那個之四有點連音黏在一起,但轉大聲可以聽到那個四的氣音)
    15:03 就費得要站出來→就「非得」要站出來
    15:45 寬鬆度是「拍面」→排名
    16:05 農委會進來管制「彈架」→蛋價
    16:12 接下來好像「產生部」會進來→財政部
    16:50 油練凍漲→油電凍漲
    17:05 精確水準→經濟水準
    17:08 這句我是真的沒有聽懂吳老師在說什麼……聽好幾次甚至放慢了也還是沒有聽懂 😅
    17:48 五角膨脹→物價膨脹
    17:52 後臂現象→貨幣現象
    19:13 19:15 19:16 有點凍漲→連三次同樣的錯字
    19:24 有點凍漲
    19:25 因為如果不凍漲→因為油電如果不凍漲 (這次是直接漏字,老師有講油電兩個字)
    20:38 沒有「一半的」想像中那麼大→一般人
    22:18 馬上把他的「家駕」在他的消費者→加價
    23:11 我變……→這個可能是要說「OK」?至少我聽感覺是這樣子。
    23:18 比例可能也沒有「站」那麼高→佔
    23:19 一直補貼「優點」→油電
    23:21 23:24 油電
    23:47 放任「廠長轟台」→廠商哄抬
    24:09 24:20 情流感→禽流感
    24:31 24:35 蛋傷→蛋商
    24:52 高伯店→糕餅店
    25:13 25:14 賬→漲
    25:55 業菜→葉菜
    26:19 因為颱風「輸到」價格上漲→蔬菜
    26:26 哪些「很」造成→人
    26:31 「小白菜」願意付→消費者
    26:46 賬→漲
    28:07 每次「郵家」上漲→油價
    28:13 然後「撞」有一天→我不確定他想講哪個字……有點太糊了。但應該不會是撞。可能是「最後」或「終於」,但感覺音上面都有點不一樣。可能要問吳老師他自己在講什麼XD
    28:26 這邊「亂教亂長難嫌」→亂叫亂漲那些人(第二個聽起來是亂漲,但我不是非常完全確定)
    28:42 沒有「利劑去炒」→力氣去吵
    28:51 賬→漲
    29:35 29:39「代價」→蛋價
    29:40 我每天可以「買個導彈」→買的到蛋 (如果是導彈的話我要一天買一個天弓你賣我可不可以?)
    29:45 我就說「攻擊」減少→供給
    30:54 公共政策「廠」→上
    31:07 這個「地位」→應該是「地方」
    31:11 31:18 CBI→CPI
    32:41 涉算房租→設算
    32:47 32:56 涉算→設算
    32:56 32:57 總統→總總
    33:13 「自由房屬」這個部份要怎麼樣「涉算」→「自有房子」、「設算」
    33:18 我沒有去理解「主題書怎麼做房」→「主計處什麼做法」
    34:15 「主力術人」→ 這裡應該是「主計處人」
    34:29 主題是說→主計處說
    35:27 金利不會把管那個有點價格→經濟部不要管那個油電價格
    35:35 「食品」還是上漲→持平
    36:25 非常重要的「質疑」→這裡聽起來應該是要講「指引」吧?
    36:42 你那個「反抗」裡面有提到一件事情→我不確定他想要講哪個詞,但很顯然不會是反抗。
    38:27 有點→油電
    38:58 副主席長→副主計長
    40:15 代價上漲→蛋價
    41:12 銀行→央行
    41:43 我們的政府「不明」→部門
    42:10 南元北策→南轅北轍 (這是成語)
    42:20 通膨數據「施增」→施政(聽起來是這個詞)
    42:45 台灣人民就「拒音」啊→巨嬰
    43:06 就是那時候蛋「漲」這麼兇→吵 (人家的發音很清楚就是在講「吵」)
    43:28 龍似蛋→籠飼蛋
    43:30 不會看到什麼「名願」說→民怨
    45:15 小吃電→這裡是想說「小吃店」吧?
    45:28 價格工序→這裡可能是要說「價格供需」
    45:40 電源公司賺寶寶→能源公司賺飽飽(他一開始有講到一個「電」的音,但後面講能源公司)
    46:20 又沒有人來「集合」→稽核
    46:25 通膨膨脹→通貨膨脹
    46:46 真實的「注資」→數字
    46:48 就會有「名願」→民怨
    46:49 就是前面「泛傑」講的→范姊
    46:52 一個滿好的「解放」→解方

    • @PeilanYang
      @PeilanYang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節目本身無字幕, 😂字幕是Google AI 自動產生的

    • @FarmerLance
      @FarmerLance 24 дня назад

      @@PeilanYang 不像。
      自動生成的字幕會有(自動產生)在後面。
      另外就是有些字幕的內容很明顯是有修正過的,然後還是修正錯的……
      AI識別不會是那個錯法。

    • @user-de1hj4cd7y
      @user-de1hj4cd7y 21 день назад +1

      是後其加工AI生成的,只不過可能沒審閱好放上來

    • @FarmerLance
      @FarmerLance 21 день назад +1

      @@user-de1hj4cd7y 我覺得應該是AI生成,然後加上一點審核但在校正的部份做的非常差。
      因為很明顯有部份有修正過,不是純AI。

  • @Okdjkorfy
    @Okdjkorfy 24 дня назад +1

    很棒的議題,謝謝拿出來討論。不過我覺得吳教授的論點跟提供的內容也不全面。在油電控制跟漲價的關係這個內容,雖然不贊成但是我能瞭解政府為什麼要試著控制價格或試著讓價格有不同區間的漲價,我覺得大眾通常會預期油電水瓦斯任何一樣漲,民生的消費就會跟著漲。有些廠商的商品價格彈性高的商品,其實也會更著預期的漲價現行漲價,像是上班區域的餐廳便當店。
    雞蛋的問題,一開始農業部也是用宣導跟解釋的方式來處理,但是記者廠商跟民眾似乎不領情所以受不了壓力才進口。專案進口的原因是因為按台灣法規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短時間廠商是沒有辦法進口的。

  • @Benner-Cycle
    @Benner-Cycle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確實如吳教授所說,難怪主計處出來的報告,難怪人民不相信。那這樣主計處應該算是凟職了吧~拿公帑的機關,卻是官官相護~難怪一群法律人、醫師來當官,對於經濟就是一知半解。對於經濟不了解,就好像市長只會賣地來還市債,而不是想辦法解決水、電、人、交通問題進而達到招商來創造就業率,如果市長只會賣資產來還債,那誰都可以當。政府機構人民不相信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因為公務機關的根大都爛掉了~~

  • @milkybrier
    @milkybrie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5

    21:03開始,不知道這位前央行理事是不是不食人間煙火。
    以蛋為例,現在蛋價下跌,成品售價有降低嗎?
    缺蛋問題為例,日本當時也缺蛋還比台灣缺的大,但這位前央行理事說了一個情況是完美的情況:民眾就少吃就好,應該讓蛋價正常漲跌政府不要去干預,個別廠商願意較高價格去買蛋以獲取優先拿貨,但他們不一定會馬上反映在售價上,畢竟有漲有跌。而民眾也不依定每天都必須要吃蛋,此消彼漲其實就算真的缺蛋但是還是可以控制。
    但事實上?
    日本人的確,的確是如上所述很棒,民眾不會屯蛋,市場機制也是讓蛋自由漲跌,民生也沒有發生什麼暴亂。
    但台灣勒?
    幹真的不食人間煙火,只是個老學究嗎?台灣人就他媽民最還不准人家嘴不是嗎?
    要不要看台灣社會屯蛋搶瘋了,明明根本不需要瘋搶,台灣一整個就瘋狂不是嗎?
    政府出來呼籲有用嗎?就是他媽沒用只好管制廠商不准漲,還去買蛋回來不是嗎?
    還有油的問題,居然說出「今天東西貴我自然就少消費一點」。
    每天上下班加油的民眾不用我吐槽,自己去想這句話是不是不食人間煙火。
    好啊,政府不要管阿。
    google一下法國電價很困難嗎?法國電價直接讓你嚇死。
    最後是主持人,政府不要管那麼多事,那你有想過後果嗎?
    覺得政府都亂做資料欸,明明現在物價很高政府都裝死欸。
    那政府如果不管事,純市場自由經濟,要不要去想一下會面臨到什麼問題?
    最後整體就只看到主持人常犯的一種經濟學入門者的說詞:
    阿就有一隻無形的手自然會去調控市場。東西貴我買別家,我東西賣不出去我只好就降價。
    那請問台北物價和南部比起來是在哈囉?

    • @dan800137
      @dan80013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消費者會影響市場價格 , 是這位前央行的立論基礎 , 政府介入影響價格只會讓供需價格預測更混亂.
      不然為什麼目前蛋價降回每盒60塊 , 仍然乏人問津呢?
      因為有些消費者已經改變習慣了不吃蛋 的飲食習慣.
      成品價格不變不代表永遠不變 , 成品價格會有滯後性的效果.

    • @milkybrier
      @milkybrie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1

      @@dan800137
      「為什麼目前蛋價降回每盒60塊 , 仍然乏人問津呢?
      因為有些消費者已經改變習慣了不吃蛋 的飲食習慣. 」
      並沒有,請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大家習慣不吃蛋,需求從沒有減少反而可能更增加,台灣每日/每季/每年的但需求從沒減少。
      那是因為目前並不缺蛋。今天如果缺蛋又會被吵/炒起來。
      不要說到時候87%可能性會瘋狂屯蛋啦,根本是200%。
      都已經說了,台灣人不向,也不可能像日本那樣的完美順從。
      拉回整個影片的正題:真正完整的價格調查,以及其對cpi的預測。
      就像我說的,市場如果真的這麼完美能調節一切,貴的換間買,賣太貴賣不出去我就降價,那台北物價和南部物價比是在哈囉?
      更不用說南部光是吃的也開始貴起來。
      不可否認的,並非因人廢言全盤的認為此前央行理事說的都是廢話,但如果他以初學者的經濟理論市場會自我調節來要解釋一切,那和主持人總是看似想要公正的探討社會議題但卻一再地顯示自己無知不夠全面那是一樣的。
      如果市場會解釋一切,那需要政府做什麼?就以美國來說就好了,他們也還是要不斷修正經濟理論以及小心謹慎的使用政府力量去做調控。
      不需政府,是在說什麼笑話嗎?
      你說政府做得不夠好這倒是無可辯駁,但整體論調下來倒變成政府不應該要干預,這種言論方向就顯得可悲的不更加精進自己的學術涵養完全跟不上個時代累積下來的經濟理論和實證,和可笑的完全只照古典經濟學。
      問題是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這樣公布價格調查與cpi:首都物價和化外之地的售價差異。
      蛋的問題不說,油電是國營,當然是要由國家去管控。
      可是你會說因為油貴所以我少用油不開車?
      電的問題同樣的,那和蛋不是相同嗎?我們國家的人民能進步到不受與論影響嗎?
      今天你電費暴漲10倍的市場機制才叫好機制?法國就是阿。
      我贊成油電該漲是該漲,但漲多少難道一句市場機制就是好機制?
      要不要試著想想你電價兩個月1500,變成1萬5?
      的確主計處的計算方式很有問題,但該員也說了,除非撥錢去作調查。你不知道連做個調查也要錢吧。
      更甚者,或許這樣會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但是目前無解:
      油電不應該算在cpi的計算方式裡面,分區做出且確實調查出到底房租占了多大的售價成本。
      問題是有的人是自有店面開業,有的是租店開業,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東西賣得這麼貴很多原因不是原物料或人工成本,真正貴的是房租。
      不過任何政府對於台灣房價都是無能為力。
      其實文中說到一個很重要的是利率,但利率對於台灣cpi影響其實要再觀察。
      國外是周領,高稅賦,很多人都有各種不一而足的借貸,利率對他們來說影響是更為直接。
      但台灣人如果沒有房貸,頂多是不高的車貸,台灣個人的負債其實是沒有其他國家來的這麼高。
      而且儲蓄率,台灣是世界前幾名的,利率高變得更愛存錢= =
      國情不同,真的很難把單一經濟理論直接照搬照用。
      美國還有房貸斷頭比率這種東西,台灣可沒有。

    • @derek79919
      @derek7991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milkybrier 我感覺吳老師還有很多想補充的,但在這影片裏面不知道是剪掉還是范姊直接跳過問下一題了導致吳老師講得不夠完整。我相信這些議題再講完整點可以出很多集

    • @milkybrier
      @milkybrie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derek79919 如果單單就「主計處cpi調查方式是否不食人間煙火 / 是否符僅為了服從執政當局」,那還有討論空間。
      但如果變成「政府干預太多經濟活動,阻止了物價波動是不正確的,應該要遵從市場經濟」就顯得可悲可笑。
      可悲就是只會死讀書,可笑就是死讀書還只會初學者所接觸最低階的古典經濟學理論。
      照這樣來說台灣人不用活了,全世界也不用活了,因為中國東西最便宜,應該是中國活下來,而大家也都會買中國的東西。
      但事實上呢?
      用最基礎的古典經濟學要去解釋一切反而是問題最大的。

    • @embed76003739
      @embed76003739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蛋禍本身是智商稅的一種😂

  • @lwei4205
    @lwei420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交給市場自己處理 超思還怎麼賺錢 教授太老實了啦~

    • @newyorkqq
      @newyorkqq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其實還好多,
      進口車關稅 ARTC審查
      Novo Nordisk進口的減重藥物 也要抽一筆

    • @jankinrose7626
      @jankinrose7626 19 дней назад

      給貿易商自己來,會擋人財路的。

  • @alaninmountains
    @alaninmountain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2

    不太同意老師的說法,通膨是物價持續一段期間較大幅度的上漲,然後引起通膨的原因,可以分為供給面推動或需求面推動的通膨上漲,那央行掌管的是貨幣政策,能控制的是需求面的物價上漲,但是供給面的物價上漲,央行的貨幣政策,是有現的,甚至可能無效的。
    供給面造成的通膨,本來就是要透過財政政策,才能辦法去控制,像塞港造成的運費上漲,石油危機時造成的物價上漲,這央行的貨幣政策,完全沒辦法改善或控制。
    然後價格調整機制,要讓價格完全透過市場機制調整,必須看這個東西是否有替代性,像蛋或蔬菜等食材,3C電腦用品,東西都具有替代性,那放任不管,市場機制會讓市場價格會自動調整。但是油電沒有替代性,放任油電價格波動,對經濟是一種傷害。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笑死 漲價賺的是人民
      不漲全民補助科技業
      高科技業哪一個用的電比你人民少

    • @alaninmountains
      @alaninmountains 25 дней назад

      @@wcn040100 完全不要控制油價電價,造成的是廠商成本上升,那推升的是所有商品的價格上漲,你覺得人民就有賺?高鐵要不要電?火車要不要電?公車要不要油?服務業及製造業成本增加,你買東西不會花更多錢?然後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廠商生產成本增加,出口競爭力變差,國際需求減少,廠商減少產線,減少聘雇員工,那倒楣的還不是人員。推崇市場機制,也要看這個市場是不是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存不存在。
      然後你的問題好解決啊,就差別定價,只是工業用電量大的價格要比較高,民生用電量小的價格要比較低,因為發電的邊際成本是上升的,沒道理,用電大戶付的單位電價比較低。
      油電在台灣是中油台塑寡佔,台電獨佔,不管制,放任不存在的市場機制調整,完全沒有道理。

  • @a123456304
    @a123456304 18 дней назад +1

    炒房炒地,地租會漲對吧?物價若不漲要怎麽支付不斷上漲的地租?所以炒房炒地就是台灣物價飆漲的最主要因素!

  • @z037264290
    @z03726429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不要指望某些台灣公務人員有所改變,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真理,安心退休才是王道,其他的利率問題擺明就是在炒房

  • @770911
    @770911 25 дней назад +5

    政府本來就該負責民生通膨的問題
    蛋已經是人民基本所需 問題是出在政策
    台灣的重點就是央行掛帥 這些問題主要只要升息就能解決了
    通縮只要個幾年自然能恢復

  • @s0920832252
    @s0920832252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看來以後台灣的電價可能要跟德國看齊了......
    一度電超過15元 ==
    希望政府有應對方式.....

    • @wcn040100
      @wcn04010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笑死 漲價賺的是人民
      不漲全民補助科技業
      高科技業哪一個用的電比你人民少

    • @user-xd5zb3xz3m
      @user-xd5zb3xz3m 25 дней назад

      你說德國一度電15元,你知道他們的薪水一個月多少錢呢?一週上班幾天上幾個小時呢?

    • @user-us6rf1qw2q
      @user-us6rf1qw2q 22 дня назад

      15元OK阿 請在用貨幣政策處理通膨

  • @cambychuang8970
    @cambychuang8970 25 дней назад

    謝謝!

  • @h28628
    @h28628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大马也是经常补贴不同物品控制价格,结果CPI上不去。企业加薪则根据CPI,钱越加越少,结果造就了低薪环境20年,毕业生薪资还是跟20年前一样。现任政府上台就开始砍津贴和制定新经济政策来应付这个顽疾,改造经济结构,希望未来几年能看到成果吧。不然薪资真的不会涨,但物价却在涨涨涨。

  • @smmoon
    @smmoon 25 дней назад +9

    上了一課 謝謝教授 希望台灣能越來越進步 走在正確的路上

  • @user-mb9ef6jb9n
    @user-mb9ef6jb9n 24 дня назад +5

    我以為一切交由市場的想法已經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 @wck2378
    @wck2378 24 дня назад +2

    最近台灣蛋價, 水果售價都下來了, 西瓜比前兩年便宜, 對執政黨不能跌的就是房價, 被罵時就拿社宅居住正義作遮羞布, 將來農民/薪資階級收入降低, 貧富及城鄉差距再拉大!!

  • @yenmarch
    @yenmarch 23 дня назад +1

    覺得這個頻道很棒
    2027和系列吳老師上一集也都有聽
    但老實說這集沒有上一集有說服力
    不知道是剪輯問題還是沒講到點
    在很多地方老師說我沒有細看過 或是這很難回答之類的言語
    會讓人感覺拿不出例子只是在清談
    另外比較可惜的是
    如果可以拿出目前台灣CPI的算法和主流經濟體美日韓等算法的差異
    各分項佔比上有沒有什麼不同
    會比較能更讓人理解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麼
    台灣人也真的是很有趣
    一邊靠北便當變很貴 但一邊又悶聲大用便宜的水電
    一手要求CPI回歸市場經濟 但另一手要求政府出手管制市場經濟下飛漲的房地產市場
    沒有好或不好 但只要遇到自己就雙標的問題也太嚴重了

  • @taedlar
    @taedlar 25 дней назад +3

    銀行家是一種貨幣經濟學家,他們的經濟學是非常古典的商業神聖論,幾乎任何由央行介入的政策在他們眼裡都是錯的。

    • @tjjy3255
      @tjjy3255 25 дней назад

      事實上是沒錯,只要政府進來管,通常會沒效益,只是效益和公平爭議不見得會對等,所以我們才還是需要政府進場幫忙維持

    • @shenlyway
      @shenlyway 25 дней назад

      @@tjjy3255 確實 不是每個人都追求效益 也會有人更看重公平 自由經濟跟政府插手好壞端看個人價值觀

  • @rrc7496
    @rrc7496 25 дней назад +4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想放資產在台灣,台灣就不是一個自由經濟體,尤其這幾年 根本為了討好選民而制定政策。
    這幾年因為投資方向改變資產有點暴漲導致手上現金太多一直想找地方投資但還是不敢放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