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爱文章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6 фев 2025
  • 5月6日,数千人涌入美国中部一座名叫奥马哈的小城。
    他们此行目的,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聆听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讲话。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描述这个场景时感慨:
    像极了懵懂的少年们赶赴圣城,向年迈的先知寻求智慧。
    今年,巴菲特93岁,芒格99岁。
    两位老人将自己近百年的生平岁月,浓缩成近5个多小时的演讲;用自己透彻睿智的思想,治愈万千聆听者的焦虑。
    2023快过半,如果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茫,不妨听听他们在这次股东大会上的7句话。
    01
    “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明天什么都不确定。明年什么都不确定。”--巴菲特
    巴菲特17岁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位。
    在人们眼中,他只要读到毕业,凭借顶尖大学的文凭,一定能过上成功人士的生活。
    他却认为教授们的理论过于空泛,转而去上排名低很多的内布拉斯加大学。
    毕业后巴菲特投身投资界,经过20年打拼,成为掌管亿万财产的经理人。
    当所有人觉得他能沿这个方向走上巅峰,他又宣布隐退,开始研究传媒出版。
    正是通过这段时间对传媒出版的了解,他在复出后投资了《波士顿邮报》,并借助报刊业的风口让自己身价倍增。
    巴菲特的一生,充满出乎预料的决定。
    可正因为他不断调整思路,才能始终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占据先机。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贪恋确定的生活,最终会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束手无策。
    热播剧《漫长的季节》里,有个让我难忘的镜头。
    龚彪进入钢铁厂后,常常表现得一脸得意。
    朝九晚五的作息,稳定丰厚的收入,节假日的各种福利,都让他觉得以后的日子高枕无忧。
    然而随着钢铁厂关停,他和许多缺乏谋生手段的人一样,立刻陷入深深的迷茫。
    一切被视为定数的东西,都捱不过未来的变数。
    修炼自己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方能与时代并肩同行。
    02
    “最好的防御是你赚钱的能力。”--巴菲特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五大投行中的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相继破产。
    其余三大投行争相致电巴菲特,请求他购买本行的股票。
    巴菲特是公认最会赚钱的人,他投资哪家银行,就如同向外界传递信号:这家银行仍在盈利。
    赚钱的能力,是他备受信赖的根源,也构成他最稳固的护城河。
    从投资巨头到普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两个月,国内最热门的地方莫过于淄博。
    淄博烧烤的出圈,使得酒店、出租车、外卖等相关行业也忙碌起来。
    一位出租车司机在和游客聊天时说,自己五一期间都没有休息。
    尽管每天要跑10多个小时,却能赚到以往数倍的报酬。
    如果可以,他何尝不想和大家一样,陪伴家人,好好放松。
    但谁也不知道,淄博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以及热度过后,当地司机还能接到多少客人。
    在眼下好赚钱的时候尽量多赚,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给自己和家人更多的底气。
    作家蔡磊垒说:“当你的目标不是赚钱时,你的其他目标也会难以实现。”
    因为钱,永远是一个人的基本盘。
    在这世上,没有谁的生活会是一帆风顺。
    只有赚得到钱的人,不必在逆境时听天由命,不会在变故面前手足无措。
    03
    “远离有毒的环境和人,坚持终生学习,充满感激之心。”--芒格
    作为巴菲特的终身合伙人,芒格被称为全美最睿智的人。
    他和投资人谈过一个情形:“当你被猪撞进泥潭,你要做的不是报复猪,而是找到离开泥潭的方法。”
    一个人和猪摔跤,最终只会满身污泥,而猪却乐在其中。
    最近看了董宇辉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感触颇深。
    他刚上大学时,老师调侃他说英语时的“乡下口音”,同学也拿他的农村背景开玩笑。
    一些有相同遭遇的学生,总会为此大动干戈。
    董宇辉则每天待在自习室看书,自习室关门后就独自去操场上读英语,纠正自己的发音。
    凭借大学时的积累,他毕业后进入新东方,逐渐成为核心骨干。
    今年4月,他更是获得上千万的分红奖励,实现了财富自由。
    反观当年开他玩笑的师生,早已淹没在人海之中。
    身处有毒的环境,只会遇上有毒的人。
    与其和低层次的人纠缠,不如专注成长,提升所处的层次。
    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成全。
    04
    “我们不会随时间推移变得更聪明,但能变得更明智。”--巴菲特
    股东大会上,芒格和巴菲特对AI、芯片、新能源等前沿概念侃侃而谈。
    生活中,他们也将大量时间用于读书,并且持续参与投资业务。
    这也是为何他们年过九十,依然能够保持杰出的判断力。
    古人常说,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
    但其实让人明智的是经历,而非单纯的时间。
    最近重温《中国合伙人》,对孟晓骏的经历印象很深。
    他在纽约一家餐厅打工时,是领班经理口中的“蠢货”,还常因客户投诉而领不到小费。
    后来他辞去工作,回国和朋友共同创办留学培训班。
    创业过程中,他的团队遭遇过资金短缺、产权纠纷和跨国诉讼等种种难关。
    每次波折都让他身心俱疲,却帮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5年后,孟晓骏重返纽约,路过当年打工的餐厅。
    时过境迁,他和当年的带班经理都不再年轻。
    而他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带班经理却仍在前台训斥新员工。
    淌过岁月的长河,有人变得深刻,有人只是变老。
    生活本是一场修行。
    历事练心,才能拥有足够的智慧,将日子经营成想要的样子。
    05
    “花得比赚得少一点,因为一旦欠债,你就不太可能还清债务。”--巴菲特
    巴菲特曾和朋友去麦当劳吃饭,快到餐厅时突然改变主意,转而走向附近的肯德基。
    面对朋友的疑惑,他一边打开钱包,一边解释:“我今天有肯德基的优惠券。”
    巴菲特多年跻身世界富豪榜,却始终居住于1958年购置的旧房。
    日常生活中,他极少购买奢侈品,也几乎不用贷款或信用卡消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主义浪潮下,越来越多入不敷出的普通人。
    按照2022年《90后消费白皮书》,国内45%的90后,平均负债金额高达12万。
    而这种花钱流水的生活,注定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经济学家什洛莫·贝纳茨曾在演讲时询问观众:如果你突然失业,存款能否支撑你和你家人3个月的生活。
    有一半人举起了手。
    贝纳茨将失业的时间延长到一年,观众席上仅有几只手还举着。
    当他将这个期限继续延长到3年,所有人收回了手。
    贝纳茨展示了过去50年里全球经济的趋势图--每次经济跌入谷底,都会伴随大量失业。
    而经济复苏往往需要2-3年的时间。
    这也意味着,在座所有观众,都无法挺过任何一次危机。
    很认同一句话:“生活若是苦海,钱便是渡你我上岸的船。”
    充满变数的生活,足以让每个缺钱的成年人,崩溃得猝不及防。
    拥有一笔随时随地拿得出手的存款,我们才不必活得如履薄冰。
    06
    “在有需要的时候果断行动,做出一两个正确的决定就能赢。”--巴菲特
    1980年,可口可乐因高管身陷丑闻,市值一落千丈。
    就在所有人唱衰可口可乐时,巴菲特却认为:丑闻总会过去,产品才能决定公司的未来。
    基于这样的考虑,他不顾周围人反对,购入可口可乐7%的股权。
    这一年,巴菲特50岁。
    此前,他只赚到了自己人生中1%的财富。
    而在此之后,由于可口可乐的市值回暖,巴菲特一跃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投资家。
    有人将这次交易视作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其他投资也许盈利更多,但与之相比只算锦上添花。
    人生大部分时光,都是一条单调的水平线。
    但总有一两个拐点,你如果抓住,就能让人生变成一条向上的曲线。
    有人对各界大佬的生平做过一次统计。
    和普通人相比,他们并非做对了所有事。
    而是在某个重要节点,做了一件对的事。
    《菜根谭》里说:时则动,不时则静。
    在时机没有来临的时候,不必过多在小事上消耗自己。
    保持平和心态,默默蓄积力量,为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好准备。
    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实现一鸣惊人的飞跃。
    07
    “写你的讣告并对其进行逆向工程。”--巴菲特
    有人在评价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时,提到一个词:终局思维。
    先弄明白想要怎样的公司,再反推这样的公司需要哪些构成要素;
    先想清楚需要怎样的合伙人,再按照具体条件去寻找合适的人选。
    巴菲特的每次行动,鲜有复杂的技巧,却总能直指本质,事半功倍。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当下去思考未来。
    但只有从终点回溯现在,往往才能看清一件事的关键。
    福特公司在车间做过一次试验。
    领班将工人分为两批,并要求第一批工人尽可能多地加工零件。
    对第二批工人,他的要求改为“当天完成200个零件的加工” 。
    结果,他们的人均零件加工量没有达到领班要求,但第二批相比第一批工人的成绩,却要高出近30%。
    工人们听说要限时加工200个零件,就意识到按照平时的流程,绝对达不到目标。
    他们不得不主动思考,哪些步骤是影响效率的关键,是否可以优化或者合并。
    抱着这种念头,他们不知不觉就大幅提升了加工速度。
    不知所终,则不知所起。
    如果你对当下的生活感到迷茫,不妨想想30年后的自己。
    眼前的路,兴许就会豁然开朗。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留下一句很深刻的话:
    如果你能和伟大的人交上朋友,那你必将过上更好的生活。
    智者的言谈,犹如和煦的光芒,照散前程的迷雾。
    巴菲特和芒格的话语背后,有彼此,也有众生。
    有面对世事迷离时的清醒,有不与烂人纠缠的智慧,也有历经浮沉后的胸怀。
    2023下半年,总有一刻会让你觉得,自己突然读懂了他们。
    殊不知那是他们,早就读懂了人生。
    #积极 #激励 #吸引力法则 #内耗
    FB👇
    / aiwenzhangg
    Tiktok👇
    www.tiktok.com....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