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is there a large difference in cutoff scores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mong provinces…?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7 июн 2023
  • Join our channel to enjoy exclusive benefits: / @wangzhian
    Why is there such a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cutoff scores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 Is it fair?As the 2023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mes to an end, the cutoff scores for each province have been released. The cutoff score for admission to second-tier universities in Henan is 409, while in Heilongjiang, it is only 287. Why is there suc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utoff scores among provinces? Why do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have the highest admission rates in Beijing, surpassing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What i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behind the provincial enrollment plan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it fair?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9 тыс.

  • @wangzhian
    @wangzhia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联系王局请发邮件:WangjuBGSH@gmail.com和lianxiwangju@gmail.com。欢迎爆料,欢迎提供新闻线索。新闻投稿,最需要讲自己的亲历,自己了解的信息,或者自己知道的事情的某个局部信息,都可以。如果发来视频,音频,最好能有说明,比如什么地方,什么人,是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等等。多谢

    • @user-px9pj7qc1p
      @user-px9pj7qc1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做一期烂尾楼的吧

    • @user-dv5ln8ps1f
      @user-dv5ln8ps1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做一期吧,我可以河北保定住了十几年的房子办不下来房本,还是事业单位的房,已经抗争了十几年了没效果

    • @HAIXINGLI-tz4te
      @HAIXINGLI-tz4t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王局现在不能回中国了吗?

    • @BenChen-mn8io
      @BenChen-mn8io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王局这期节目才知道你是学长啊

    • @user-ee8kw5kl3i
      @user-ee8kw5kl3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whlin 我们苏北。。。

  • @bindylee2236
    @bindylee223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3

    这期节目,太良心了。教育失去公平,社会呢?
    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个体,通过过高考的人,高考备考期间就觉得有太多不公平,但在高考完后,就没有再太过关注过高考相关。
    王局还能够再次关注到高考的不公平性,深度剖析,真用心在做事,做节目。敬意。

    • @oldsc5181
      @oldsc5181 День назад

      教育从来就没公平过,以后也不会有

  • @Maestro_DC
    @Maestro_D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28

    作为曾经的河南考生,至今都记得在高中宿舍熄灯后,用遮光布点灯熬油做题的日子。是啊,中国高等教育很不公平,但自己在当时的环境下却觉得一切都合理,谁让我们河南考生多院校少所以活该。说明中国绝大多数民众在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时总是在忍气吞声,甚至都没觉察到不公平,因为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包装下的封建社会。衷心希望民主和法制早日降临我们中华大地上!

    • @chan19840629
      @chan1984062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这次浙江参加8省联考,浙江的惨也看的出来了

    • @ChunCaoMingQin
      @ChunCaoMingQi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有失偏颇了,你当高考的时候是何时?当时中国经济状况怎样?教育资源怎样?高考多少考生?

    • @laomiyang
      @laomiy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极权专制大一统的社会,封建社会是周朝和古代西方的叫法

    • @zzleonidas
      @zzleonidas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谁叫你们河南人爱生孩子不爱办学校?

    • @user-bg8ft2fw4f
      @user-bg8ft2fw4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我大山东不服。我那年平行志愿都没。笑死

  • @-PNC10
    @-PNC1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干货满满,为王老师点赞👍

  • @user-vw1wc3vo7i
    @user-vw1wc3vo7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80

    我老家是辽宁的 当年考了550多分 考进了本省的一所211院校 我们专业也是五湖四海的考生都有 印象最深的是北京来的考生只考了450几分 山东一哥们考了630分才进了我们专业 当时就意识到 出身真的很重要 😢

    • @stzhang5169
      @stzhang516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6

      看淡了。作为安徽考生当年高考548去的辽宁的石化大学,同系同学最高分的有安徽河南山东都是500多分600多分的,其他大部分省份和东三省的普遍四百多分,新疆西藏的都是两百多分

    • @chenglitang98
      @chenglitang9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2

      北京考生还能到辽宁来读书 不易啊 上海考生基本上都不考虑到外地去读书 除非出国留学

    • @mengyuanliu2667
      @mengyuanliu266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投胎很重要😢

    • @user-hd5ww7oo5u
      @user-hd5ww7oo5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我就盯着那几个北京的看不舒服😩

    • @cnmlgb-gs8uv
      @cnmlgb-gs8u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卷子不一样,啊

  • @user-ny6os7xg7g
    @user-ny6os7xg7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谢谢你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

  • @David_Thomas660
    @David_Thomas6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讲到心坎里去了👍👍👍

  • @CZ7278
    @CZ727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每期必看🎉

  • @yindu_Weige888
    @yindu_Weige88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王局分析的很好。👏👏

  • @Levinzx
    @Levinz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4

    我不会去歧视边远省份考生录取分数线低,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本身就不均匀。不公平的根源是在于一些地区的考生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却能以最低的录取分数线上大学。

    • @betuyou288
      @betuyou28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主要是祖国妈妈嫌弃边远地区的祖国未来

    • @pattybi6506
      @pattybi65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我清华的,我们班31人,14个帝都的,当年统一试卷,帝都清华录取分数线,比我们省清华线低六十分。所以某些城市的学生,真的别说自己难了,你们要是难,我们这些地方的,就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 @raohfan6256
      @raohfan625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是的,国内现在帝都家长还在吹北京娃多牛。我直接就开喷

    • @jiapengzeng6651
      @jiapengzeng665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raohfan6256 lol 北京的教育又不完全应试教育 你哪来的脸喷呢

    • @raohfan6256
      @raohfan6256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jiapengzeng6651就喷了咋了?教育的目的本身就是社会阶级分流,其次才是培养人才。按你这么说你北京不是应试教育就高人一等,那我在美国,孩子从小就是私立小学素质教育,是不是来北京就该是直接进北大清华?不过我还真的看不上。我孩子要纽大都上不了,我才考虑清华北大。你在享受别比别人优越和不平等的时候,还有别人比你更优越和不平等

  • @abbyqi7758
    @abbyqi775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7

    我户口是浙江的县级市,小学和初中是在杭州读的。因为要高考,所以高考回到了自己老家上的学。完全能感受到差别,高一的时候已经是6:30需要在教室里早读,7点吃早饭,7:30开始做早操。晚上9点才能下晚自习。就是很典型的那种小镇做题家模式。但是我在杭州的同学已经开始接触编程啊那些东西。当时真的能体会到户籍所带来的人生差距,尤其是浙江,已经是很发达富裕的地方。尤其浙江其实是县级市有钱人特别多的地方,但是因为户籍的问题,还是一样。跟高中的同学聊起她们的小学和初中,就是真的也是一直死读书的模式。而杭州的小学周五是有兴趣班的,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周末还得去少年宫。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里面还有组织那种校园小卖部,每个班都轮流管理那种。而且我运气特别不好,高中的班主任是那种,不要跟差生玩,老师带动集体排挤差生那种状态。我觉得太窒息了,因为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 @user-jv9el4wv7y
      @user-jv9el4wv7y 4 дня назад +1

      地区差异没有你说的这么大,我接触的前三所,优秀的学生天天在卷,本人十四中,高三早上七点到校,每晚十点下晚自习,周末全是补习班,所谓兴趣班也不是为了兴趣,都是为了让自己简历更好看,而且高中就没人报兴趣班了。其他同学都这样,学校“社团”活动每周一节,都是摆设,校园里联小卖部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学生管理。就你说的情况来看,杭州和不富裕县级市户籍在教育上带来的人身差距基本不存在。

  • @jocelynjiao5758
    @jocelynjiao575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9

    我看王局的视频,总给我一种他真的很真诚,他把他知道的都告诉我了的感觉。希望王局以后可以出更多揭露国内一些不公平的节目。

    • @chijiachengVie
      @chijiachengVie Месяц назад

      是的,北京,上海,天津,教育投入人均那么高为啥分数线那么低,贵州和北京人均教育资源差了八倍

    • @jocelynjiao5758
      @jocelynjiao5758 Месяц назад

      @@chijiachengVie 因为人少。 这个需要问吗?

  • @YG-xg5jb
    @YG-xg5jb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75

    王局最后说得很好,这也是很多人润的原因,不是因为国外生活有多好,而是在遭遇不公平的时候,可以拿起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这一点无论至今还是能看到的未来,在中国都做不到

    • @shen8002
      @shen800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在国外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你是在指在国外谁请的律师更贵谁就赢吗?🤣🤣🤣🤣🤣

    • @unitunit0918
      @unitunit091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沒錯!有機會真的要潤出來,中國和以前國民黨政府一樣偏資方,現在台灣勞動方相對平等多了,尤其醫療和社會福利還有薪資

    • @unitunit0918
      @unitunit091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shen8002 你知道在美國請律師是免費的嗎?有些案子還會給你錢拜託讓他接!

    • @yicaili1089
      @yicaili10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hen8002 你就扯吧。公派律师打赢大案子在美国屡见不鲜 那些大企业失败赔钱的案子 他们请的律师会比受害者便宜吗?但是 通用汽车 电子艺界 甚至微软 都曾经败诉吃过大亏。对了 麦当劳那个烫伤案记得吧 你觉得 被烫伤的那个女人出的起比麦当劳更贵的律师费?这种例子太多 实在举不过来。你要去查 车载斗量

    • @user-de6rs3yd7q
      @user-de6rs3yd7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在国外,普通人根本请不起律师

  • @technicalfunk4106
    @technicalfunk41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4

    这期节目没聊过瘾,再来一期🎉

  • @changhaizhu7854
    @changhaizhu785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王先生对中国的问题,尤其是不公现象和黑暗现实,揭露和分析的非常深刻。谢谢。

    • @sljkey
      @sljkey 5 дней назад

      嗯嗯,确实,对国外尤其你们美利坚爸爸还有你西方爸爸问题都视而不见,手的钱不少

  • @qingcheng123
    @qingcheng1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不断的诉讼来推动,讲得太好了

    • @kamlay7234
      @kamlay723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说实话就是中国的宪法中的权利,公民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救济,只能等政府和人大自己去改,所以很多权利就是一纸空文

    • @user-bb5rz3td6h
      @user-bb5rz3td6h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不是等人大和政府来改,是要等党来改,人大要听政府的而政府要听党的,所以最终要由党来改。所以更不用去扯什么诉讼了,那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

  • @evonnewawj
    @evonnewawj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2

    都说海外种族歧视,全世界最严重的歧视是中国的地域歧视,不同户口各方面待遇不同。我是河南的,我妈为了我不参与不公平竞争,给我送出国留学。海外上高中读书,每天很早下课吃喝玩,也不耽误上QS前十的大学。

    • @SleepyRail
      @SleepyRai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中国是卷,而且欧美日教育资源丰富

    • @CHH4680
      @CHH468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很多小粉紅還說中國就沒有種族歧視我都想笑,先別說歧視印度或東南亞國家,光一個北京上海會不會歧視外地就好🤣

    • @anjingfu5096
      @anjingfu5096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希望王志安同时也播日本有问题的地方那才是中性有良知的人,如果你拿不出证明是有选择性的摸黑不是正义之人,不是中性之人

    • @user-jv5kw4zm5f
      @user-jv5kw4zm5f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别跟我说这个qs前十的大学是第十的那个,然后还是英小留专硕

    • @user-js3eq6kb8e
      @user-js3eq6kb8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所以这个QS前十也不过如此

  • @anyli2248
    @anyli224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王局的节目质量也太高了 还涨知识 感谢

    • @user-mv5wm7wn1d
      @user-mv5wm7wn1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还是中共培养的,在央视党记者。

  • @KevinTyson-cu1oj
    @KevinTyson-cu1oj 12 часов назад

    加油王局,身為楊老師的粉絲,我們永遠支持你

  • @mzhx9556
    @mzhx955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王老师这期节目做的好

  • @user-um5xi1we8v
    @user-um5xi1we8v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当大家议论纷纷没有结论的时候,王局出马了。节目很棒!

    • @therandomones1115
      @therandomones111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现实描述清楚了,依然没什么结论。

  • @yechen6530
    @yechen65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1

    作为一名09年高考的内蒙古考生,王局对内蒙的点评真是说到我心里了。当年很多同学想去念外地大学,只能拿着一本的成绩去念一个外地二本的大学。很多优秀上进的同学念个本地大学,最后依然留在本地。

    • @lidongmin2749
      @lidongmin274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内蒙古当年分数线多低呀,和河北比差一百分

    • @yechen6530
      @yechen65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lidongmin2749 比分数高低无意义,对比上好学校的难易程度才有意义。王局不是说了吗,上复旦难度是上海人的300倍。

    • @lidongmin2749
      @lidongmin274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yechen6530 分数线高低代表竞争激烈程度,很有意义呀。当年同学买个内蒙户口,500分上一本,同样卷子河北就要580分。

    • @luyzhou1676
      @luyzhou167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但是说句难听的,偏远地区的同学们在学习能力上普遍还是要弱一些的,我是学校我也更倾向于发达地区的学生。至少我在某211院校就读的感受是这样的。

    • @gapepper1205
      @gapepper120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lidongmin2749 不是一个概念,你同学是接受了河北的教育资源去内蒙古参加高考降维打击,那是高考移民,也侵占了内蒙古当地考生的受教育公平性。

  • @nagatsukialex8990
    @nagatsukialex899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润出河南是小赢,润出中国是大赢

  • @williamhu2630
    @williamhu263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比较合理的办法就是保底分省录取,每个省按照人口比例及经济发展水平结合留个兜底的名额,大概占个一半的名额。剩下的名额全国统一试卷和分数线录取。

  • @glaysailor5277
    @glaysailor527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1

    @王志安先生
    我曾经亲眼看过一份名单,大学推荐人制度的学生名单,由我们老师展示在课堂的ppt上,来源是,南方某个著名大学(具体那个学校忘记了),应该是双一流。因教务处网站升级,登录密码重置默认,被该校学生登录进去,发现了这份名单,里面的考生分数普遍很低,有的不到400分,最值得注意的是,后面的备注一栏,他们都是省部级领导的子女和亲戚,我们老师补充说,这种推荐人制度在很多大学一直存在,当时震碎了我的三观。
    希望能深挖这个事件,找一些素材,调查事情的真假以及严重程度,不知道王局有没有兴趣。

    • @Winwon_1254-1
      @Winwon_1254-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上海交大的名单

    • @user-by8ck6xo7w
      @user-by8ck6xo7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真的,就是这么残酷

    • @fenglu6589
      @fenglu65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这么大的系统,难免的。其实我也见证过很多美国大学收一些背景深厚的学生靠名流父母捐赠进入学校。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可能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美好理想,还在努力中。

    • @xueyefenghua6096
      @xueyefenghua609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fenglu6589 只有相对公平啦,哪来的公平,笑死

    • @lichentuan6501
      @lichentuan650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xueyefenghua6096 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他不是說了嗎?「沒有絕對的公平」

  • @oaksue1901
    @oaksue190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7

    在中国的孩子们很可怜,更可怜的是她们包括家长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 @Sc-dk9bg
      @Sc-dk9b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甚至还有好多人认为这种教育制度合理且公平

    • @user-vq6uc5ov2e
      @user-vq6uc5ov2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Sc-dk9bg 那你说说哪个国家的学生比中国公平?美国推荐信制度,还是欧洲快乐教育?

    • @yicaili1089
      @yicaili10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user-vq6uc5ov2e 算了吧 你了解这两种制度吗 在这里大放厥词。制度不公平是客观存在 就算你说的那两个制度也不公平 也不代表你这个就公平。人家说说,凭什么?你咋不说说呢?

    • @user-de6rs3yd7q
      @user-de6rs3yd7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说说你家多高大上,又是海外牛逼党那波的吧

    • @user-vq6uc5ov2e
      @user-vq6uc5ov2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yicaili1089 你急啥啊,你就说哪个国家教育比中国公平就行了呗。这是个对比问话,哪有绝对公平。中国2000年前就开始中正定品推举信制度了,还用了解。

  • @christiantodd9006
    @christiantodd90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谢王局发声

  • @adrialoom2228
    @adrialoom222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2

    我就是黑龙江人,我大概15年前参加高考,当年一本线要将近600分,之后的几年逐年下降,降到500出头。和考卷难度也有关系。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人口越来越少。我当年的高中同学,没有一个人留在黑龙江,全部扎堆北上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世界各地。都没人了,还考什么试啊。点击即送了。

    • @li000wan6
      @li000wan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这就是人才外流

    • @adrialoom2228
      @adrialoom222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li000wan6 对…而且特别严重,我读的是top省重点火箭班,真的都是人才,全跑了…

    • @talkxiaosheng
      @talkxiaosheng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是吉林人,当年离开长春那是义无反顾。

    • @user-lw1rb2ci4e
      @user-lw1rb2ci4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知足吧,东北人还能通过读书出省出国,除了京津沪三个直辖以外,其他省份的人根本看不到头的卷。

    • @user-oh9ul8bw6g
      @user-oh9ul8bw6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老子当年02年山东理科,考了623分,也是给王局一个学校!最可恨的是给我一届一个高中的,这逼家里高考移民到宁夏高考,平时他在山东就400多分上大专的成绩,竟然和我一个学校!唯一欣慰的就是他的专业比较垃圾,当时给我年轻的心里造成了很扭曲的影响!

  • @matrix5417
    @matrix54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王局讲的非常好,我是黑龙江人,十五年前我上大学,我就去了南方。今年我弟弟也高考了,考了491分,想要上好点学校,估计大概率就留在黑龙江了,因为老家实在没人了。

    • @user-ws3db1jw3x
      @user-ws3db1jw3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早知道让我外甥把户口转到黑龙江高考了。去鹤岗买个房🤣

  • @wgc5985
    @wgc598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是河南郑州的,教育也是我们两口上下2代6口人一起省吃俭用供的。现在像我这种寒门是越来越难了。阶级已固化,壁垒越来越高!也没有出机会。

  • @WillZhao-lg3nc
    @WillZhao-lg3n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一晃已经距我参加高考18年了,初中从甘肃转学到江苏,在江苏上大学后来又到北京上学。虽然自己的孩子以后将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还是希望全国教育资源公平的那一天可以尽早到来。

  • @estelleliu7195
    @estelleliu719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一直被告知三权分立好 制度建设重要 但是制度架构怎么样影响社会进步 王局的节目给了非常鲜活具体的答案。

  • @vger823
    @vger8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就算人口出生數減少,也很難抹平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與其他區域間的差異,甚至可能會更惡化。

  • @user-fh7jb7yb4t
    @user-fh7jb7yb4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8

    今天看了王局的这期节目感慨万分,想当年就是因为我是江苏的户口,而我的堂姐堂妹是北京户口,她们的高考分数远不如我,却上了一所北京重点大学,而我却只能上𠆤大专,让我第一次深刻切身地体会到高考的不公

    • @dashidafei
      @dashidafe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你感慨个锤子,江苏这个政治荒漠,改革自留地,他一个字都不提的,他光谈地区教育资源,不谈个人的。发达地区的家庭教育投入比其他地方的投入也多,他只字不提的。

    • @Lao_su
      @Lao_s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

      把你放在北京从小学到高中,大概率你还是上大专

    • @abcdefgkfc
      @abcdefgkf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Lao_su 在北京有户口有房产就行 拼什么上大学哈

    • @abcwang569
      @abcwang56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Lao_su 比例,比例,王局这整整聊了一期,你是一个字没听进去

    • @lima7141
      @lima714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我也是江苏出来的,虽然说竞争很激烈,但是省内院校比较多,总体录取比例跟其他几个高考大省比还是好一些的。我周围只有亲戚家一个小孩上了大专,混世大魔王那种,他说他高考英语全选了c。。。普通人最差也有个二本三本,你这种大专的就是根本没好好学,就别拿出来说了

  • @rangerjasonable
    @rangerjasonabl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谢王局分享!

  • @lilong717
    @lilong7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谢王局

  • @vanGogh8868
    @vanGogh886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我是河北考生,当年考到了哈尔滨的本科学校,同班的黑龙江的同学比我低50多分进来的😊

  • @Eden_Paste
    @Eden_Paste 5 дней назад +3

    我是山东考生,后来本硕在北京读的,依然记得周围不是这个市的榜眼就是那个市的状元,但发现在北京上海的学生面前我们跟痴呆一样,在我看最大的问题不是高考,而是教育资源分配,除了学校,家长和城市至关重要,分数根本就证明不了能力,如果我是校长,我还是会扩大大城市的招生规模,山东考生留

    • @christango8739
      @christango8739 Час назад

      是啊,北京同学比你低一百多分,你说呢。反正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导致后来也不想生孩子。

  • @admakrnowl6806
    @admakrnowl6806 6 дней назад +1

    要平衡區域教育程度差異和錄取分數公平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置少量的各省保障名額(和自己省內的其他人比),剩下大部分的名額在全國由分數高低錄取。這樣教育程度比全國平均差的省份就自動會有較低的錄取分數線,同時教育程度比全國平均好的省份的學生則不受影響(因為全國分數線比省分數線低,所以等同於沒有保障名額,靠全國分數線來錄取)。

  • @mengsensong5984
    @mengsensong598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恩吧🎉🎉
    😊

  • @yingjianliu2085
    @yingjianliu208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我是黑龙江的,当年高考的时候分数线一点也不比其他省低。这十几年人口下降的太厉害,录取分数下降的也厉害。黑龙江不比某些地区,落户口没有限制,有意愿去读个三年高中的话可以随便去,可是气候太冷还是没有人愿意去

    • @user-ws3db1jw3x
      @user-ws3db1jw3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户口迁到黑龙江,不在黑龙江读书可以吗?

    • @jackzhu7875
      @jackzhu787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er-ws3db1jw3x只有某些人可以操作,你这样玩基本是不予录取。

    • @Honeyhins
      @Honeyhin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成年人30岁可以读高中吗?

    • @yingjianliu2085
      @yingjianliu2085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oneyhins不知道呢,理论上学校愿意就可以吧,反正高考的时候都得走成人高考,也不存在学籍之类的问题

  • @user-wq7xy6si2n
    @user-wq7xy6si2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我们湖北最惨,学校特别多。但是本省照顾的少,分数线很高。当年读书真的太苦了,晚上偷偷跑到路灯下读书,最后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 @qaz-wsx-edc
    @qaz-wsx-ed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西南某城市,我偏科当年只超出一本线30分左右,本城市肯定没机会上个211 这种好点本科了。然后选择了山东某个211学校的冷门专业(数学,我数学成绩最好,且山东离我那个地方远,没多少人报,现在想来很幸运),然后顺利进入这个学校。那个学校也有同一个城市去的,然后他们很多是热门专业的,高出一本线100多分进去的,所以再教育上选择很重要,特别是教育不均等情况下。我当时研究了很久,我很庆幸的报上了

  • @ericksontran9359
    @ericksontran935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这期话题说得好

  • @hsws123
    @hsws12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8

    以前科舉時代也是京城錄取率高過地方,千百年不變,當官的都在京城當然希望自己的子孫容易考些了

    • @kaksj2395
      @kaksj239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明代没有官二代,要一试,吏官诛心诛命。

    • @zyw-ex9hx
      @zyw-ex9h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错了 录取江南最高 那时候都是封住名字 不可能知道的

  • @yingw8527
    @yingw85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2

    我是2004年的河南考生,父母都是农民。高考考了600分多一点,那时候特别想去北京读大学,没能如愿,最后读了郑州大学的冷门专业。而我老公,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直梦想着挣脱他父母的管教,400多分的成绩,轻轻松松如愿去外地,读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热门专业。多么不公平。还好,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大学毕业就出国了,移民并入外国国籍已经十多年,喜欢万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公平,没有户籍制度。七八年没有回国了,除了十分想念家里人,对那片土地没有任何眷恋。

    • @user-sr6jj3if6n
      @user-sr6jj3if6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好,你是怎么出国的?我也想出国,今年读研一,努力出国

    • @user-mc2el7ue4r
      @user-mc2el7ue4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七八年不回家了?

    • @yingw8527
      @yingw85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mc2el7ue4r 是啊 上次回中国是2017年的时候了

    • @yingw8527
      @yingw85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sr6jj3if6n 我是来这边读书 慢慢留下来的 努力出来吧 都来霍霍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吧😀

    • @zgz-qc6kr
      @zgz-qc6kr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学姐好,22级学弟向您问好!😊

  • @PANPAN0001
    @PANPAN000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当时高考做模拟题,有北京卷,当时做起来就很简单,但老师让我们做另一份卷子,难度天差地别

  • @JackHuang07
    @JackHuang0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希望王局能顶住压力,继续为大家输出高质量的内容

    • @anjingfu5096
      @anjingfu5096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希望王志安同时也播日本有问题的地方那才是中性有良知的人,如果你拿不出证明是有选择性的摸黑不是正义之人,不是中性之人

  • @richardhsiao7060
    @richardhsiao70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4

    我終於知道為何大陸人普遍反感戶口制度了
    在台灣,戶口遷移很方便,戶口也不影響社會福利。但在中國大陸,遷戶口堪比移民,醫保、考試等一系列政府服務,也都與戶口有關

    • @yangou4965
      @yangou496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就是移民

    • @tay1or503
      @tay1or50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是的,很悲哀😂

    • @stanliu8709
      @stanliu870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paulfan-vv3lf 买房的背后是土地出让,土地出让的背后是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才是支撑你那些本地福利的资源。想把户口给撤了最直接的方法是像美国一样地税房产税消费税收入税各种地方税收轮番上,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总包40万到手就一半。
      当然这其实还不算最致命,毕竟房价可能就不那么吓人了。最致命的地方在于这种方法基本会完全依赖本地就业和消费,到时候西北西南还有一众人口外流省就永远别想爬起来了

    • @mingway
      @mingwa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户口本质上就是把人当牲口管理。

    • @user-fx2wl4wd2x
      @user-fx2wl4wd2x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所以你们要保护好自己

  • @yundeng7759
    @yundeng775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0

    王局您好,我是山东威海人,2015年参加的高考,当时我们这里有大量的从东北来的高考移民,在我们这里几乎上完高中,但高考的时候回东北考试。当时就存在东北考试难度低于山东本地的情况了(也即录取分数线较山东更低),现在看到黑龙江录取分数进一步下跌,不禁想起当年的事情。

    • @jerryallan8404
      @jerryallan840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和你是一年在山东高考,确实是这样,那几年还打击跨地域高考,山东的你想去别的省考试都没戏。记得之前做了山东卷后,再刷北京天津卷真的好简单,结果录取的分还低,这事真的从那时一直愤愤不平到现在。

    • @yujunmu8035
      @yujunmu803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是87年应届毕业生跟王局差不多一年的,我是山东的我们班里就东北来的学生🧑‍🎓他们也是高中学完了回东北考试的😢

    • @elsayu8205
      @elsayu820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比你早一年,文科考了575只能二本,索性gap一年申美本,研究生爬藤成功现在已经毕业了。高考过去快10年了我现在还是无法释怀偶尔会做噩梦

    • @tomoyuki7426
      @tomoyuki742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和你说的正好方向相反,我记得2000的时候,东北的高中,高三的时候班里来了几个山东的考生,还有一个湖北的。在当地参加高考。

    • @cregliu1912
      @cregliu191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elsayu8205怎么弄的,提供一下经验❤ 8:03

  • @saggerwang
    @saggerwa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1

    以前和某一流985的校长聊过,他本人希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招北京上海的孩子。他认为北京上海的孩子家庭背景一般不错,后面发展会好一些,对学校发展也有好处。反而是做题家,如果没条件出国基本都是底层打工人,招不招都一样😂

    • @user-vx3qg5ow9q
      @user-vx3qg5ow9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这就是有钱人只帮有钱人😌

    • @benyao788
      @benyao78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说的也是实话。穷人连翻身都很难,更别提反哺母校了

    • @VictoriaWodehouse0801
      @VictoriaWodehouse080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实话 我是校长或者招生办 我也会选择一线城市为主

    • @user-ln2zs9gr5e
      @user-ln2zs9gr5e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這在民主國家這校長要下台,有歧視,非人類

    • @saggerwang
      @saggerwa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ln2zs9gr5e 恰恰相反,民主国家这是正常操作,甚至绝大多数大学都会这么做,反而是那种表面上公平无比的国家,你是不能说这种事的

  • @user-kc8tp8wn4p
    @user-kc8tp8wn4p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7

    我是21年的安徽考生,成绩是中下等水平,只考了本省一所普通一本,曾经深深怀疑过自己,但是看到其他省份的分数线,我真是😅长辈们总是和我们说: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我只能说,我尽力了,高中压力真的在我们这边挺大的,我只能说持续努力吧

  • @carolineding1531
    @carolineding153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

    07年山东考生 学习强度至今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高考发挥不好 山东的本科线飘过 根本不敢报 于是…就选择了出国留学 然而我当年的分数放到上海 差不多可以上复旦了 最起码一本是完全没有问题 更何况上海卷还更简单 我很幸运 家里可以支持我出国留学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的同学 他们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所有人都告诉他们高考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你要努力 可是明明都那么那么努力了 命运还是没有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 @georgechen001
      @georgechen00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移民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式,你自己努力了,你父母努力了吗

  • @shikip7951
    @shikip795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0

    大学只是高中和工作之间的一个缓冲队列,这个是中国大学的本质

    • @user-jv5sz9zb6j
      @user-jv5sz9zb6j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说得太多了,和日本一样,根本就不是学习的地方

    • @xiongcat8695
      @xiongcat869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逮着个新说法嚼不烂。

    • @rongzezhao8768
      @rongzezhao876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jv5sz9zb6j😊😊😊😊

    • @panzijie1
      @panzijie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主要还是筛选

    • @ZheyuanLi
      @ZheyuanL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活着就是为了死做准备

  • @tianhe2125
    @tianhe212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应该按教育水平分地区按比例录取,这样比较公平。

  • @user-ow8en9tw5r
    @user-ow8en9tw5r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作为河南考生,感同身受,考到陕西发现陕西的考生分数比我低了好多,有点被骗了的感觉,当时竟然还觉得正常。不得不说活在中国就是让你在各种不公平的环境中觉得正常。

    • @Stalker_XXX
      @Stalker_XXX 10 дней назад

      中科大你们不要啊

  • @junliwang4633
    @junliwang463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我是河南考生,当年590+的考分只能上北京一所二本,好在本科毕业后考上了P大的研。

  • @edwardzhang6581
    @edwardzhang658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说的很有道理,请教王局有什么具体的改革建议吗?

  • @1kaigao272
    @1kaigao27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7

    我当年读了某所985高校,我们班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就是河南来的,不但脑子聪明而且特勤奋,能甩开第二名好远。

    • @user-cy1iu7vj5q
      @user-cy1iu7vj5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这河北考生也能秒了你们 别说河南的。

  • @pattybi6506
    @pattybi650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二十多年前黑龙江高考,我队友同年北京高考,当年还是全国统一试卷,我俩都进了清华某热门专业,我比他高快八十分,那是高分段的八十分。还不如晚投生二十年了哈哈哈,可以轻松很多

    • @jessica20538
      @jessica2053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但是现在的大学就业难啊😅

  • @huihuihuipeng4774
    @huihuihuipeng477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

    其中还牵扯高考移民问题,当年衡水中学校长就把儿子送到西藏参加高考。还有很多有关系的,把社保交都到西藏,在西藏办理退休,因为西藏45,50就可以退休,退休金也是全国最高的。是一些省份的几倍。

    • @karilee9731
      @karilee973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高考移民一直有。我是10年左右高考,高一入学的时候班里50多人。最后高三高考的时候班里只有30人左右。剩下的全都高考移民去了其他省。。去天津的,北京的,新疆的都有。。

    • @Honeyhins
      @Honeyhin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怎么高考移民?

  • @mikael1325
    @mikael132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最後因為講到美國最高法院裁決, affirmative action 確定被判違憲, 然後身邊偏左的朋友在崩潰, 我們亞洲人瞬間不是minority 😂
    但是話說回來, 我們普遍亞裔在父母與別的族裔父母在同樣資源下, 應該更多元一點, 而不是只會唸書, 多鼓勵打校隊, 參加義工活動甚至參軍
    我也算是感謝父母我當時是在鄉下念得而不是在灣區重點學區與亞洲人競爭課業

  • @EmilyCreeper1
    @EmilyCreeper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那最理想的录取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可以改革,要改成什么样才是更好的制度呢?要全国一起做衡水高考工厂吗?北京上海好不容易可以有一些素质教育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还是我们希望“均贫”, 反正不患寡而患不公,我们希望北京上海一起来衡水工厂吗?

  • @Laozhangtou
    @Laozhangto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德克萨斯州,本州高中毕业生的Top 10%不需要考试,可直接上University of Texas。而且在公立大学,外州学生的学费是本州学生的学费三到四倍。

    • @lomomolo9631
      @lomomolo963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建议做个各大洲对比

    • @aymeng8956
      @aymeng895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对。教育资源属地化各地都有。有的州本州学生的第一年是免学费的。在加拿大省与省的差别也不小,甚至城与城差别都不小。

    • @michelleliu827
      @michelleliu82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州立大学是从州政府拿钱的,当然优先本州学生

    • @jasminewu7324
      @jasminewu732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他们的解释不是州内居民缴了一辈子税 所以孩子上公立校便宜 北大清华应该是全国人民纳税 不太一样吧

    • @LPW9012
      @LPW9012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美国的州立大学是本州的纳税人供养的,当然主要招收本州纳税人的子女,这很公平。私立大学就没有这种限制。

  • @Southslope1989
    @Southslope19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订阅都破八十万了,王局确实厉害

  • @user-wf1ig4zz9n
    @user-wf1ig4zz9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其实现在很好解决,大老板开个会研究一下就很快解决了。宪法都能很快修改 何况这个事!就看想不想解决!

  • @kyucakana2120
    @kyucakana212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某高考大省前来打卡,这期话题简直令人痛心疾首,当初进大学的时候同班其他省的同学平均比我们省低30-50分不等,比我专业更好的北京同学比我低了100多分,TA还表示外地学校再好他们帝都人也没兴趣,要不是考砸了谁愿意离开帝都。从那时候起就明白了啥叫投胎是技术活。积极响应王局的号召,坚决不生软肋,不生韭菜,不生人矿。

  • @jl88666
    @jl886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我有一个设想,就是考生可以如白纸运动一般,一起团结起来抗议,至于形式可以是白卷或者不参加高考,当规模达到很大的数量的时候倒逼他们不得不解决公平问题。但是这个永远只会是设想,因为其一没有年轻人会拿自己未来的命运来做赌注,其二也不会有足够规模的齐心协力抗议。

    • @stanliu8709
      @stanliu870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你不如先问问你邻座8个同学动员一下他们,你看看你能动员到几个人😅

    • @itsnotpeter3028
      @itsnotpeter302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囚徒困境瞭解一下...一定會有人認真答題的 大家也都知道一定會有人認真答題的 因此可能結果是全部人都不會交白卷😅😅

    • @jl88666
      @jl886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tsnotpeter3028 就是这个意思啊,一个社会里面总是不乏这种浑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人。所以我才说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真的越想越悲哀。

  • @L_Milton
    @L_Milto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1

    我是支持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的。教育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到合适的地方去,高考是践行人生来平等,践行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是普通老百姓孩子借以改变命运的为数不多能依仗的净土。高考不应掺杂太多的利益!如果要平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应当从税收、拨款、提拔等方面考虑,而不应当污染高考!很难想象,收到高考不公待遇的孩子,他不会有怨气吗?他会不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不会憎恨这个世界的不公,从而变的愤世,或躺平,或极端,再不相信这个世界的公平正义!

    • @wulalei2643
      @wulalei264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按你这样 落后地区没几个能上大学了 这样只能导致落后的地区会越来越落后 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发达

    • @abcabc-gl7ug
      @abcabc-gl7u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应该学习美国不同族裔分数不一样

    • @SSS-jd7we
      @SSS-jd7w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你这建议不咋样 。从根本上要改变目前的教育制度。

    • @L_Milton
      @L_Milto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在中国,一个省的贫困县和某市中心教育差距就很大,类比西藏北京的话,以省为单位的高考也不公平。所以践行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一张卷一个分数线,是最根本的公平。北京就不说了,即使是西藏发展不好,国家应当出台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去西藏建设,而不是降低分数线,让更多的类似高考移民的现象出现!

    • @weilin2148
      @weilin214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想得太天真了,但是北京红二代,红三代等特权阶层答应吗?万一他们的后代在高考环节竞争不过外地的或普通低层家庭,他们就可能远离权力中心。

  • @xuanhuang8324
    @xuanhuang832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davidshi260
    @davidshi2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难有一个公平的招生制度
    按比例招生 相对来说可以 名额分到变成各个省内竞争能好一点 各省教育水平不一样
    大学发达地区给更多的名额到各省是应该的 本地多招也应该 毕竟大学占了本地资源 比如土地 水电 公路 等等 如何做到比例合理是难题。而且如果多一点名额给外地 毕业分配也应该回到招生地 才有利于当地经济教育发展。

  • @user-xn6se5zq9o
    @user-xn6se5zq9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3

    我来自高考大省 人生就是这么戏剧化 当年就只差一分上重点线 这是我一生的伤痛 十多年后我还常常在梦中梦见我还有一学期就要高考了 却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学 那种压迫感就像是电影恐怖游轮 反反复复无穷匮也

    • @funyip9952
      @funyip995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这种梦可能很多人都做过,我就是其中一个

    • @user-gx5py3we9c
      @user-gx5py3we9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居然和你有同样的情况

    • @lucywang1253
      @lucywang125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就1分,这是要压迫一辈子了。

    • @user-ku2ed8ky9p
      @user-ku2ed8ky9p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上重点线又如何,如果你是河南的,上了重点线也只能保证你上二本学校

  • @chinaloe14
    @chinaloe1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作为北京人是占了这个教育资源的便宜了。。。我当时是提前批,所以很多外地同学都是清华北大的分数,北京同学分数也不低但是和北大清华还是有点距离(虽然不大)。。。优秀的很多,但是后来在大学表现一般的也有。而且我那个时候好像考生比现在多

    • @leez7832
      @leez783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拆迁户笑了

  • @MikeCao-tf5jw
    @MikeCao-tf5jw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讲的太好了!
    最后落到法制层面,真的让人感触很深。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 @michelins.6096
    @michelins.609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往昔的「大學聯考」,也是用同一份試卷進行考試,依照分數高低分發錄取的。
    台大是第一志願,清大、陽明、交大、師大、政治大學等是考生心目中的第二志願,再來就是(鄭)成功大學,以及中山、中央、中興等中字輩的大學了👨‍🎓
    目前台灣地區大學的入學方式,聯考、推薦甄試/申請各占一半名額。

  • @pingyu5191
    @pingyu519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我是如此的平庸和不堪…以至于我的国家都不愿接纳我。 感谢父母冒着失业的风险违反了计划生育;感谢父母为我交了十多年高额的借读费,但是无奈十多年都无法获得一个户籍,即使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那里;感谢辉瑞疫苗在我归国无望的时候给我提供了保护。 过去很多年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回国…新冠三年我明白了…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但是祖国不需要我。

  • @Thomas-mf9op
    @Thomas-mf9op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分省录取也有为地方多留一些优秀生源的考虑,比如内蒙古大学如果全国平权录取,成绩好的学生一定会一窝蜂的往比内蒙古发达的地区跑,等轮到它录取的时候估计只剩下二本线附近的学生了,而且能被外省的学校(除了西藏新疆青海这些地方)录取的学生,最后没几个会选择回去就业,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 @louiseee8487
      @louiseee848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这还是计划经济思维,追求宏观调控。

  • @HaoSun-bx2tx
    @HaoSun-bx2tx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王局能否也分析一下国外的录取制度?然后做个比较?应该挺有意思的。

  • @weiren5489
    @weiren54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省市级的学校偏向本地可以理解,但是国家级的应该全国平均

  • @yeungkevin2985
    @yeungkevin298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實,就是海外高校(美國,澳大利亞及英國,西方國家)錄取學生的時候,都會傾向錄取大都市的學生,包括對海外包括中國學生的錄取,也就是說你如果是北京 上海的考生,即使你的分數或者其他硬件稍差,他們也會優先錄取。。。這個和中國的各個省的分差是否有異曲同工之處呢?本人是河南的考生,還好有個211的高校可以上,也曾經覺得非常不公平。

    • @user-yd8bq6ye7c
      @user-yd8bq6ye7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出国审查也是北京上海优先啊。。

    • @kdjimdxmdjwed2143
      @kdjimdxmdjwed214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外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没有公平的责任

    • @jasminewu7324
      @jasminewu732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海外高校(美國,澳大利亞及英國,西方國家)錄取學生的時候,都會傾向錄取大都市的學生" 请问事实来源在哪

    • @yeungkevin2985
      @yeungkevin2985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jasminewu7324 堂弟家是重庆,在香港参加的一个美国大学的什么录取考试,很多同时参考的各个城市的学生,他们自己有一个群,北京上海的考生优先考虑,这个是一个基本事实,连招生老师都不会隐瞒

    • @MsWaterpanda
      @MsWaterpanda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为美国高校录取时候会倾向于从录取过去录取过的学校的学生里面选。国内内陆地区很多著名高中比如长沙的雅礼的美国本科录取结果也是很不错的。

  • @karml9134
    @karml913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9

    想起了当年我有些聪明且勤奋的同学在竞争激烈的湖北省连大专都上不了, 而我所在的重点大学的同学有的分数却没有他们高, 当时就感觉很不公平. 今天看到我的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同学今天的境遇, 就感到更不公平.

    • @hotzhezhe
      @hotzhezh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如果以分数定是绝对公平的,估计985和211全要被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包场了.其它的孩子生下来就应该剁剁喂牛,这辈子别发展了.自己父母不是高阶,自己生在没有师资的土地连做题家的机会也没有了,上海和深圳的孩子初中生就能跟老外简单的交流,每年都有对外活动夏令营,省博等见识,师资基本是本科起点.大片硕博教师队伍.新疆西藏甘肃的孩子们,平均连大专生的师资都没有的情况下,孩子每天百对放羊的情况下,考个500分就能在当地做状元.他代表不代表着优秀的学习能力?代表不代表高度的自制力和超于常人的智商?他这算不算人才?以后上了大学,发展空间真的比你在湖北500分的差吗?跟你当地的600分状元比,他应该不应该有机会?该不该给这样的人以机会?是不是跟你湖北考试机省份的孩子1对1的比分数才公平??你湖北的孩子要公平,人家的孩子不要了,生活在不发达地区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向上通道了,人活该呗?干脆直接反了算了..

    • @watermelon9209
      @watermelon920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otzhezhe你的意思是说,京津沪的教育水平比贵州低太多,所以要多300倍的学额照顾一下??

    • @hotzhezhe
      @hotzhezh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watermelon9209 选拨是按素质选拨的,不是按分数,分数只是体现人群中个体素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懂?在每个地区里,挑出拨尖素质的考生,京津沪是直辖市,各个学校有向上输送的权利,不是挑分数..

    • @kamlay7234
      @kamlay723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otzhezhe 按你的说法,那高考应该按照你所谓的素质标准去选拔考试啊,怎么没做到呢,可笑

    • @hotzhezhe
      @hotzhezh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kamlay7234 分数本来就是素质的一种,你用分数选拨素质,别人也用分数选拨素质.农村100个学生里面出的第一名,和城市学校100个学生里的第一名,虽然因为地区教育资本有异导致学生最终的分数有异,但第一名的素质无异.都代表着勤学,智力,以及优秀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你在一个100人的班里排名中等水平,就算和农村的第一名孩子一样分数,你也是无能。对于一个国家选择人才拨优来说,这已经够了.必竟哪个地区拨优也不是看他微积分的理解能力。况且,把这些孩子放在大学同一起跑,这些还得学,以后谁比谁差,还真说不一定。。

  • @pacificrimstudio9090
    @pacificrimstudio909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希望有数据的界面停留时间长一些。谢谢

  • @lindawang6304
    @lindawang6304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同为河南考生,那时候信息的不发达其实是小镇做题家们的福气

  • @user-zf7bk3zj9j
    @user-zf7bk3zj9j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我有朋友在凉山州木里县,他说,在当地教学的老师,高考的成绩,加上少数民族的50加分,共320左右,可以想象这样的老师的教学水平

  • @msrRevId7
    @msrRevId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4

    看完这期节目,不禁有些感谢执政党了,把王局赶出来,王局才能如此直抒胸臆,把在墙里不能说的,不敢深挖的话题做的这么精彩。

    • @minli6466
      @minli6466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海外央视

    • @user-sn9pn9iy7o
      @user-sn9pn9iy7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美国无脑入取黑人,排斥亚裔进好大学,都一样

    • @user-yc2ds1qw3m
      @user-yc2ds1qw3m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minli6466👍👍👍

  • @aoaoaoku1982
    @aoaoaoku198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又了解新的知识

  • @lifang9048
    @lifang904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记得我当年考试的时候,每个省的考试题目不完全一样吧,有些省的题目非常简单。我记得高二某个晚自习来了一次考试,当时我们数学老师说:这是高考数学卷(某个省的),给你们一个小时(高考是两个小时),应该够了吧,结果很多同学还是都考了接近满分。

  • @shaolunshao6141
    @shaolunshao614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8

    在中国,除了养老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靠“不生”解决😅

    • @makyan7681
      @makyan768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说到点子上了😂

    • @user-ru4eq8ex2b
      @user-ru4eq8ex2b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养老问题也可以通过不生来解决啊,不要孩子,有孩子反倒会被啃😅

    • @lidamao_
      @lidamao_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精辟!

    • @spacex2643
      @spacex264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都不生的话 人类咋办

    • @questiona7
      @questiona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spacex2643😂操这个心,印度有的是人

  • @8964neverforget
    @8964neverforge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1

    假如那些河北考生好不容易高考考上了北京的985,落户了北京的央企,领袖大手一挥,搬雄安去了,变成了河北户口,孩子又回到了原点,接着上衡水中学

    • @user-yc6gp8yw8g
      @user-yc6gp8yw8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哈哈,这就是命→_→

    • @user-jv5sz9zb6j
      @user-jv5sz9zb6j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哈哈哈

    • @Dr.LamCF.
      @Dr.LamCF.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不太可能,雄安央企是北京的飞地,落户北京就是北京

    • @yunning-kv2rh
      @yunning-kv2r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不会上衡中的,雄安会建若干个人大附中雄安分校区😂

    • @yicaili1089
      @yicaili1089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r.LamCF. 如果是那样 雄安早般成了 。我一个朋友现在雄安 他亲口说的 现在雄安 河北户口

  • @user-gg9vb6vp4u
    @user-gg9vb6vp4u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作为曾经的河南考生。说说我的经历,当年我的分数线超过河南二本线几十分,只上了省内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邻居家的兄弟的孩子北京户口,在北京参加高考,跟我一样的分数,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后来留校任教。这就是差别。那个孩子父亲是团级干部转业,为了留在北京,在街头摆摊修自行车。所以我也不嫉妒人家吧,只能说人家的上一辈给人家创造了好条件。我父母也是从农村闯出来在县城工作,所以我在县城上学,起点要比那些农村孩子要高。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能理解。

    • @aaasdadaa9762
      @aaasdadaa976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也可以走后门买户口啊

  • @sunflowerandmushroom
    @sunflowerandmushroom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是23年年底才开始在油管上看王局的视频,所以有很多往期节目可以回看。说实话有很多节目的标题并不吸引人,就比如这期,是我们这些墙内人再熟悉不过的话题,深层次原因也都心知肚明。但百无聊赖听下来,总能在最后听到一些更深刻的内容,比如这里说的三名考生向最高人民法院状告教育不公平的事,诚如王局所说,如果中国能够给司法以足够的独立和足够的权威,其实中国人何愁没有不断进步和愈发文明的阶梯呢。哎。

  • @carlafan6268
    @carlafan626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6

    感谢王局 剖析系统性问题。高考的不公平直接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随之而来的是就业,收入,以及下一代子女教育,等等。记得 我早年工作过的北京某外资会计师事务所里 某位京籍北大毕业生。该人业务能力简直到了可以说文盲程度。导致 我们非北京籍总在私下吐槽:北大 不过如此,看看那谁谁谁。。。可是,现有体制就是这么明目张胆的无耻。户籍制度不取消,谈何民主民权

    • @Gongxuan0001
      @Gongxuan000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菊安在骗你,如果全国试卷一样,你去想象一下,能考的也就四个省,人才全部四个省出,能公平(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哪个能考得过?菊安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 @SleepyRail
      @SleepyRail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你片面了,北京考北大也是非常难,只是你以为北京考北大只要四五百分而已

    • @user-di4mi8jc6q
      @user-di4mi8jc6q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不管任何地方,考北大都难,这个还是要承认

    • @katana8960
      @katana89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SleepyRail考不上的才这么想

    • @katana8960
      @katana896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拿了北京户口,你希望你的孩子和你老家的孩子抢北京大学的名额吗

  • @shunyezheng8332
    @shunyezheng833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9

    如果各位把高考和考研合在一起看的话。
    你会发现考研占优势的考生 大多数是那一些当年在高考中被摧残的考生。
    特别是山东河南等等省份。
    因为考研制度已经不再分省考试,而是分学校考试。

  • @johnchen9062
    @johnchen9062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过去因于户籍也有很大的关系。北上广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也己本地为主。现在应该相对的容易改变。

  • @DanielWang-kc4lg
    @DanielWang-kc4l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虽然大家都知道不公平,但是无法改变。更扎心是,就算这样的高考制度,相对其他制度来说已经算是最公平的了,仅次于计划生育,因为好歹算是给平民百姓提供了阶级跨越的通道。

    • @user-cf4xk7eu3b
      @user-cf4xk7eu3b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可以说让生活过得好一些 但是跨越阶级那可不是一个高考能决定的

  • @s3c2440
    @s3c2440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8

    我是湖北2005年高考的,还记得当年班上同学们学习都很拼,后来班上竟然连一个一本都没有,最好的才是二本,有的复读也是二本。
    本人不才,上了个三本,后来考研,兜兜转转来了北京工作,落户生孩,希望下一代能轻松一点吧。

    • @YouYou-nq8ec
      @YouYou-nq8ec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 @leonlee2251
      @leonlee2251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落户生孩啊哈哈哈太牛了 这样的人生不恰恰证明唯学历论的谬误 羡慕羡慕

    • @Ma-rm2lh
      @Ma-rm2lh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厉害呀,你们班最后有多少落户北京了?

    • @ChineseNetworkanchorwome-ce6ye
      @ChineseNetworkanchorwome-ce6y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这孩子以后坚决维护中国现在的不公平的制度

    • @user-ot5qr4cc5e
      @user-ot5qr4cc5e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遭受了不公平就努力成为不公平的那一部分是吧?中国就是你这种人太多了,所以才现在这样

  • @user-rj5mi9oq5y
    @user-rj5mi9oq5y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现在已经不止是分数线的差别了,我是上海某高校的学生,在就业前景非常一般的专业,而我在我的专业里根本没有见过上海人、北京人、天津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不仅在上海招生多,而且分配到的如计算机、电子信息、金融之类的专业名额多得多,于此相对的,这些专业在很多省份招生人数屈指可数。

    • @AS-wc8mi
      @AS-wc8m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学校专业招生是根据分数线定的不是根据籍贯定的

    • @user-jz4xf5me5k
      @user-jz4xf5me5k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这说明的是北京人上海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清楚各种专业的前景

    • @georgechen001
      @georgechen00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先有招生人数计划,后根据志愿填报情况划定分数线的@@AS-wc8mi

    • @user-rp1jl9ug2s
      @user-rp1jl9ug2s 16 часов назад

      @@AS-wc8mi 其实对不同省份的专业倾斜度是不同的,不是每个专业在每个省都分配同等的名额

  • @user-nd2dk5jz2h
    @user-nd2dk5jz2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高考制度改革应该是各高校在各省按考生比例招生。

  • @tseringnyima4053
    @tseringnyima405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考试表演一下给你看还不错了 有进步。以前有些地方不用考试 家里有关系直接去上班。 如果你家里没有什么关系你学习好有什么用。只能回去种地。

  • @Kelly-zy4ft
    @Kelly-zy4ft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06年河南考生,我们学校是省重点高中,同学没有愿意留在本省的,但最后能考出去的寥寥无几…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一个特别刻苦的同学最后没有本科上脸上的表情。我在国外很好,虽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我不想再看到那种努力被侮辱的表情。

    • @Qwsasdzxc
      @Qwsasdzxc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kevinlee6718 再不公平能有高考河南考生遭受的大?

    • @nanpingwanzhong
      @nanpingwanzhon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最后考出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