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好久沒有見到兵長本人,喜歡聽兵長故事。對兩人的印象還是來自於遊戲戰國婆娑羅,從遊戲開始再慢慢延續到歷史本文,真的很有趣。
政宗從東北大亂,到大阪決戰,大風大浪見多了,但就對「親情」來說,他應該也是感觸最深的那一個(即粟之巢之變,畠山義繼挾持政宗之父輝宗,但輝宗不想成為兒子未來的絆腳石,於是對成實下令開槍射殺自己與義繼)。
政宗絕對是家庭劇最深的戰國大名。開槍老爸,老媽押寶弟弟;弟弟造反媽媽下毒。 跟舅舅開戰後來又派援軍支持。老婆希望復興家門,孫子從奶奶姓氏。 奶媽是小十郎姊姊。最後媽媽還是回歸家裡跟他住,他為媽媽做寺;老婆在政宗死後也做一樣的事情。
插畫好可愛喔🥰 幸村的忠心 政宗的英雄惜英雄 很多武將都很有魅力 很愛戰國的故事
仙台藩幕末戊辰战争好像属于"奥羽列藩同盟"还是忠于幕府的么!
謝謝你的支持跟贊助。關於戊辰戰爭又是個大議題了,這要考量到當時的政治環境跟時空背景,得要再調查一些歷史書才能回答 :D
這故事好感動
我想,這就是宮下老師在《戰國權兵衛》後常常讓仙石提到的「緣」吧雙方因為交戰產生交集,進而產生緣分,因為相互的善意就會結成善緣,因為惡意而產生惡緣,信繁與政宗就是產生了善緣。不過我記得《真田丸》撥出期間,黑田基樹老師有開過限定推特帳號講解,好像有說過阿梅跟大八可能一開始是伊達軍於大阪城陷落時因為亂取(掠奪)抓到的俘虜,是後來被發現是信繁的子女後才受到厚待。另外再說一點,政宗的祖先中村常陸入道念西是下野國的武士,在源賴朝起兵時也是最先響應的其中幾位武士之一,女兒大進局還成為賴朝的側室。(政子表示:)後來他的三兒子資綱因此被賴朝賞賜了陸奧國伊達郡地頭職,移居奧州,因此才改苗字為伊達。不過本家的中村家在後來衰退,成為下野大名宇都宮氏的家老,後來政宗在小田原征伐後也有順道去拜訪本家的當家中村時長。而伊達氏的二代當主伊達義廣,更被認為拜領了鎌倉幕府執權北條義時的「義」字偏諱,這也可以看出伊達氏早在鎌倉幕府時,就已經是與幕府相當親密的勢力之一了。(伊達氏:所以去年的《鎌倉殿的13人》怎麼沒有我們的戲分?)
松本家康:「怪你生不逢時,準備出頭天時被猴子壓,就連大河劇彩蛋也被我「神君」搶走」(十三人最終話片頭)😆
伊達氏最厲害的一點是,每一代當主都跟中央或有齟齬但總是全身而退,且每一代當主的能力都很強……
@@liuming6917 伊達家天生自帶「方唐鏡」屬性(我搞怪啦,我又穿白素服道歉啦,我又搞怪啦,減封我啊?笨蛋)😂😂
@@liuming6917 鎌倉時代的伊達氏其實還好,跟中央沒什麼太大衝突,但也因此沒甚麼具體事蹟室町時代的伊達氏就很神奇了,他們先是站在南朝一方,後來伊達政宗(不是影片那個政宗,是室町初期同名同姓的伊達氏第九代當家)因為拒絕鎌倉公方要求他割讓領土的命令,掀起了伊達政宗之亂。這場亂事一直持續到他孫子伊達持宗,但因為鎌倉公方府那邊也發生上杉禪秀之亂,在無法兩面作戰下只好先跟伊達氏和談。持宗的兒子還到處在奧州開戰,擴大了伊達氏的領土,但他也親自上洛跟幕府修復關係,甚至還向足利將軍與政所執事伊勢貞宗(北條早雲的表哥)獻上大量的太刀,馬,砂金,讓幕府認可了伊達氏的統治地位。(這不就是賄賂嗎?XD)該說他們很會見好就收向中央歸順吧?另外伊達氏也不是沒出過能力很差的當家,引發天文之亂的植宗跟晴宗先不說,江戶時代初期就有不愛政事愛藝術,甚至傳說花大錢為名妓高尾大夫贖身而被家臣們強制關禁閉被隱居的伊達綱宗啊。
@@陳泰瑀-s7e 可是伊達綱宗也全身而退(隱居而不致使伊達家被改易)、植宗跟晴宗打過一場後領地也不致有下剋上(不過南北朝時期的伊達家真的蠻神奇的......)
兵長好久沒露臉了耶😄,幸村跟正宗這種英雄惜英雄的故事,才是這兩位能紅這麼久的原因吧。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兩人都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戰國武將
大河劇應該重拍伊達了,每次都繞著德川的故事沒啥意思
獨眼龍政宗❤❤❤
好久不見更帥了
他们俩让我想到Basara 里的战斗场面.Let's Party!!!!
5:56 兵長:「後藤又兵衛想利用山勢,居高臨下…」馬謖表示:「這我專業,問我就對了,只要不簽軍令狀,就不會有事了」😂😂😂😂😂不知道哪個遊戲稱呼伊達家的騎馬鐵砲兵為「龍騎兵」,當時有這種稱呼嗎?🤔
龍騎兵就是騎馬步兵考慮那年代的鐵砲大小以及準度 後座力等等有機率是騎馬到定點後 下馬進行線列射擊
@@godchubat 原來真的有這稱呼啊,感覺很中二😂
@@mitsumuneliu5846 來自英文dragoon 是歐洲的歸類與稱呼,可去看英文維基。
伊達政宗、真田幸村、立花宗茂、戶川達安都是1567年出生
同年出生的他們,後來漸漸走向戰國偶像派的道路,所以歷史上雖然他們只在戰場上相遇一次,但在舞台上兩人可是打到難捨難分阿!?(x
自古紅藍出CP啊😂
原來真田和伊達還有這樣的故事😳只知道遊戲和大和時代劇美化了許多正史😂
不只是這樣,當時伊達軍前鋒的片倉重綱(第一代小十郎片倉景綱的長子,重綱是二代小十郎,政宗說伊達家不能沒有小十郎,所以片倉家家督都要改名為小十郎),重綱的妻子已經過世幾年了,當時政宗就把阿梅以戰利品的名義給重綱當繼室,所以政宗直接讓真田家與伊達三傑,伊達家(成實、一門眾)、片倉家(景綱、伊達家第一重臣兼白石城主)及鬼庭家中的片倉家結為姻親,算是相當給幸村面子
怎麼沒講到幸村三女阿梅後來嫁給白石城主片倉重綱,他老爸可是大名鼎鼎的伊達家第一重臣兼軍師的片倉小十郎景綱(跟直江兼續並稱天下兩大陪臣),真田家舊臣三井豐前拜訪片倉家證實阿梅是幸村三女後也一併被片倉家收編,六女阿菖蒲亦因為阿梅的關係一併住進片倉家,後成為片倉定廣的妻室,片倉定廣本姓田村氏(田村定廣),是政宗的正室愛姬(田村愛)的堂弟,幸村的女兒可以跟主母娘家及伊達重臣聯姻,兒子收編為伊達重臣的家臣,以一個敗將的子女來說這待遇是相當破格的。幸村三個加入的孩子現在的墓地都在當時的白石城(片倉家主城、現宮城縣白石市內找到)
這樣的美談太美了,真讓人懷疑真實性..
不如說為什麼伊達政宗甘冒幕府大不諱也要庇護幸村的子女,這裡面可以細究的東西太多了
結果來說確實幸村的子孫受到伊達家的庇護。雖然過程可能有很多疑點,例如幸村伊達密謀說。
我只想到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
可是戰國無雙真田丸,大坂之陣的真田是壯年期,伊達仍然是青年期模組
九度山的流人生活實在太操勞😢
兵長本人比日本的壓縮機還稀有!!推推!!
想问兵长一个问题,如果不算私斗。江户时代还会允许武士之间公开用真刀真枪进行比武吗?以及幕府自己会举行武士之间的真刀比试吗?
就我所知的範圍,江戶時代除了「仇討」之外不允許私鬥。當時殺人是重罪,但是為了維持武家尚武的精神,如果尊長或是血親遭到殺害的話,家屬要提出「仇討」的申請,就能以私刑制裁仇家。而且消極無作為的話,可能還會被剝奪武士的繼承權。江戶時代的說書題材當中,有所謂的「御前試合」。一個版本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舉辦的寬永御前試合,後來影響了『駿河城御前試合』這部小說,後來改編漫畫『劍豪生死鬥』,不過這兩件事都是虛構事件。
@@SamuraiTraveller 谢谢回复
真田幸村、伊達政宗、立花宗茂3人都是1567年出生的
反正大不了再去江戶或駿府下跪一次就好習慣了
幸村從九度山上遁逃到大坂城,照理應該帶不了多少人馬(應該說他在九度山要養得起人馬都算奇蹟)。這所謂三百人的直屬部隊究竟是從哪生出來的呢?
九度山的村民+大阪城的浪人
片子是說幸村領三千人,直屬數百人喔。其實不是故意要模糊其詞,而是資料真的太少。如果看江戶時代真田家的史料,當時有十六個家臣跟著昌幸、幸村去九度山,昌幸死後只有留下高梨內記(真田丸有出現)跟高柳清庵。另一份真田家的家臣撰寫的資料,則說幸村帶著一百三十多人進入大坂城,其中包含紀州九度山仰慕幸村的人、從信州來投奔的人(大河劇《真田丸》的作兵衛應該就是來自這個典故)
蒼紅永劫
真田只是困獸之鬥
一個十萬石的大名次子可以賜姓豐臣,真田信繁不是秀吉的男人就一定是他乾兒子
戰國的勁敵我以為是談武田信玄跟上衫謙信呢!因為許多戰國遊戲時常是這樣演的,雖然我知道遊戲不能跟史實混為一談😅😅😅
就像偶像團體有一期生跟二期生,勁敵也有(?!
@@SamuraiTraveller 謝謝!原來如此!
所謂騎馬鐵炮隊 應該也只是用馬來機動 作戰時還是下馬吧? 在馬上用鐵炮很難 至少裝填是大問題
確實目前沒有能夠實證「騎馬鐵炮隊」的史料,只有零星的馬上短銃的紀錄,或是把伊達家的火器射擊+衝鋒結合成騎馬鐵炮隊。所以片子裡面也有提到,那主要是講談說書的內容,目前史學家認為是鐵炮對射的火器戰。
@@SamuraiTraveller 感謝兵長回覆 我在想同時的武田騎馬隊大部分人也只是騎馬步兵了 且拿破崙時代的龍騎兵也是只把馬當機動工具 戰鬥時依然徒步 連燧發槍都不適合在馬上使用了 更落後的火繩槍(鐵炮)有可能嗎?
騎馬鐵炮隊(或是歐洲的龍騎兵)基本上都是帶很多挺短銃而且都是下馬集結射擊,畢竟滑膛槍準度實在感人記得日本戰國時代馬只是運輸工具,上面的武士都要下馬步戰而不是中國那種人馬合一的那種
馬上短銃基本上也是只能射一發,仍屬於騎兵作戰體系,但還是有巨大優勢,能多輸出一輪
可見戰國時代大名也都是有Plan B, Plan C 的考量。
話說如果獨眼龍真的早生30年最後一統天下,那也是另一齣太閣立志傳了(伊達是藤原北家的一個分支,如果統一天下也是走關白太閣這一路線)
不可能的,先抛开20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不说,他的地理位置出生点太差了,“龙虎狮”那三家堵在那里20年冲不过去的。他早生20年的话,大概会是:“信长大人,请品尝我替你做的年糕”
別說上杉跟武田家堵在那.光是早30年的北條家甚至被秀吉滅掉時的北條都不若都夠他嗆的更別提過了上杉跟武田後.得打敗北條之後還有正在發育的東海道的今川家.伊達的位置太偏離京畿代表他光路上的都夠他打30年,可能還沒機會看到北條京都周圍的在30年前也不弱阿.也不是一堆菜雞堆在經京畿周圍.伊達出生地點的位置太差了
源氏又不是開幕的條件先不說鎌倉的攝關將軍跟宮將軍,光是朝廷讓自稱平氏出身的織田信長在太政大臣、關白跟將軍之中選一個就證明了朝廷根本不在意你出身哪家甚至說不定都不一定要以征夷大將軍開幕,只要你實力夠硬再得到朝廷認可,你隨便以征東大將軍或鎮守府將軍開幕都行太閣只能走公卿路線說到底是出身太低,根基又淺
網友說的上杉、武田、北條都太早了。伊達政宗要是早生30年,首先會遇到的是北-南部晴政,南-蘆名盛氏。而且伊達家此時的實力是剛過完天文大亂的情勢,遠不是30年後那個伊達家所能比擬的,光要用家中分裂完的伊達家統一東北都是一大問題了,何況是稱霸天下。
早20年會遇到全盛期的北方大魔王最上義光....獨眼龍100%搞不定義光啦 兩邊水準差太多了w
還有這樣的故事啊⋯⋯
真田將阿梅托付給片倉重長真田守信隱姓埋名受到伊達家的庇護,這真是一段英雄相惜的一段逸話。就跟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禁鹽送刀的逸話一樣。
伊達政宗真的非常會混體質
大陸遊戲公司。。。絕對不會玩。。。
精神
好久沒有見到兵長本人,喜歡聽兵長故事。對兩人的印象還是來自於遊戲戰國婆娑羅,從遊戲開始再慢慢延續到歷史本文,真的很有趣。
政宗從東北大亂,到大阪決戰,大風大浪見多了,但就對「親情」來說,他應該也是感觸最深的那一個(即粟之巢之變,畠山義繼挾持政宗之父輝宗,但輝宗不想成為兒子未來的絆腳石,於是對成實下令開槍射殺自己與義繼)。
政宗絕對是家庭劇最深的戰國大名。開槍老爸,老媽押寶弟弟;弟弟造反媽媽下毒。 跟舅舅開戰後來又派援軍支持。老婆希望復興家門,孫子從奶奶姓氏。 奶媽是小十郎姊姊。最後媽媽還是回歸家裡跟他住,他為媽媽做寺;老婆在政宗死後也做一樣的事情。
插畫好可愛喔🥰 幸村的忠心 政宗的英雄惜英雄 很多武將都很有魅力 很愛戰國的故事
仙台藩幕末戊辰战争好像属于"奥羽列藩同盟"还是忠于幕府的么!
謝謝你的支持跟贊助。關於戊辰戰爭又是個大議題了,這要考量到當時的政治環境跟時空背景,得要再調查一些歷史書才能回答 :D
這故事好感動
我想,這就是宮下老師在《戰國權兵衛》後常常讓仙石提到的「緣」吧
雙方因為交戰產生交集,進而產生緣分,因為相互的善意就會結成善緣,因為惡意而產生惡緣,信繁與政宗就是產生了善緣。
不過我記得《真田丸》撥出期間,黑田基樹老師有開過限定推特帳號講解,好像有說過阿梅跟大八可能一開始是伊達軍於大阪城陷落時因為亂取(掠奪)抓到的俘虜,是後來被發現是信繁的子女後才受到厚待。
另外再說一點,政宗的祖先中村常陸入道念西是下野國的武士,在源賴朝起兵時也是最先響應的其中幾位武士之一,女兒大進局還成為賴朝的側室。(政子表示:)
後來他的三兒子資綱因此被賴朝賞賜了陸奧國伊達郡地頭職,移居奧州,因此才改苗字為伊達。
不過本家的中村家在後來衰退,成為下野大名宇都宮氏的家老,後來政宗在小田原征伐後也有順道去拜訪本家的當家中村時長。
而伊達氏的二代當主伊達義廣,更被認為拜領了鎌倉幕府執權北條義時的「義」字偏諱,這也可以看出伊達氏早在鎌倉幕府時,就已經是與幕府相當親密的勢力之一了。(伊達氏:所以去年的《鎌倉殿的13人》怎麼沒有我們的戲分?)
松本家康:「怪你生不逢時,準備出頭天時被猴子壓,就連大河劇彩蛋也被我「神君」搶走」(十三人最終話片頭)😆
伊達氏最厲害的一點是,每一代當主都跟中央或有齟齬但總是全身而退,且每一代當主的能力都很強……
@@liuming6917
伊達家天生自帶「方唐鏡」屬性(我搞怪啦,我又穿白素服道歉啦,我又搞怪啦,減封我啊?笨蛋)😂😂
@@liuming6917
鎌倉時代的伊達氏其實還好,跟中央沒什麼太大衝突,但也因此沒甚麼具體事蹟
室町時代的伊達氏就很神奇了,他們先是站在南朝一方,後來伊達政宗(不是影片那個政宗,是室町初期同名同姓的伊達氏第九代當家)因為拒絕鎌倉公方要求他割讓領土的命令,掀起了伊達政宗之亂。
這場亂事一直持續到他孫子伊達持宗,但因為鎌倉公方府那邊也發生上杉禪秀之亂,在無法兩面作戰下只好先跟伊達氏和談。
持宗的兒子還到處在奧州開戰,擴大了伊達氏的領土,但他也親自上洛跟幕府修復關係,甚至還向足利將軍與政所執事伊勢貞宗(北條早雲的表哥)獻上大量的太刀,馬,砂金,讓幕府認可了伊達氏的統治地位。(這不就是賄賂嗎?XD)
該說他們很會見好就收向中央歸順吧?
另外伊達氏也不是沒出過能力很差的當家,引發天文之亂的植宗跟晴宗先不說,江戶時代初期就有不愛政事愛藝術,甚至傳說花大錢為名妓高尾大夫贖身而被家臣們強制關禁閉被隱居的伊達綱宗啊。
@@陳泰瑀-s7e 可是伊達綱宗也全身而退(隱居而不致使伊達家被改易)、植宗跟晴宗打過一場後領地也不致有下剋上(不過南北朝時期的伊達家真的蠻神奇的......)
兵長好久沒露臉了耶😄,幸村跟正宗這種英雄惜英雄的故事,才是這兩位能紅這麼久的原因吧。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兩人都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戰國武將
大河劇應該重拍伊達了,每次都繞著德川的故事沒啥意思
獨眼龍政宗❤❤❤
好久不見更帥了
他们俩让我想到Basara 里的战斗场面.
Let's Party!!!!
5:56 兵長:「後藤又兵衛想利用山勢,居高臨下…」
馬謖表示:「這我專業,問我就對了,只要不簽軍令狀,就不會有事了」
😂😂😂😂😂
不知道哪個遊戲稱呼伊達家的騎馬鐵砲兵為「龍騎兵」,當時有這種稱呼嗎?🤔
龍騎兵就是騎馬步兵
考慮那年代的鐵砲大小以及準度 後座力等等
有機率是騎馬到定點後 下馬進行線列射擊
@@godchubat
原來真的有這稱呼啊,感覺很中二😂
@@mitsumuneliu5846 來自英文dragoon 是歐洲的歸類與稱呼,可去看英文維基。
伊達政宗、真田幸村、立花宗茂、戶川達安都是1567年出生
同年出生的他們,後來漸漸走向戰國偶像派的道路,所以歷史上雖然他們只在戰場上相遇一次,但在舞台上兩人可是打到難捨難分阿!?(x
自古紅藍出CP啊😂
原來真田和伊達還有這樣的故事😳
只知道遊戲和大和時代劇美化了許多正史😂
不只是這樣,當時伊達軍前鋒的片倉重綱(第一代小十郎片倉景綱的長子,重綱是二代小十郎,政宗說伊達家不能沒有小十郎,所以片倉家家督都要改名為小十郎),重綱的妻子已經過世幾年了,當時政宗就把阿梅以戰利品的名義給重綱當繼室,所以政宗直接讓真田家與伊達三傑,伊達家(成實、一門眾)、片倉家(景綱、伊達家第一重臣兼白石城主)及鬼庭家中的片倉家結為姻親,算是相當給幸村面子
怎麼沒講到幸村三女阿梅後來嫁給白石城主片倉重綱,他老爸可是大名鼎鼎的伊達家第一重臣兼軍師的片倉小十郎景綱(跟直江兼續並稱天下兩大陪臣),真田家舊臣三井豐前拜訪片倉家證實阿梅是幸村三女後也一併被片倉家收編,六女阿菖蒲亦因為阿梅的關係一併住進片倉家,後成為片倉定廣的妻室,片倉定廣本姓田村氏(田村定廣),是政宗的正室愛姬(田村愛)的堂弟,幸村的女兒可以跟主母娘家及伊達重臣聯姻,兒子收編為伊達重臣的家臣,以一個敗將的子女來說這待遇是相當破格的。幸村三個加入的孩子現在的墓地都在當時的白石城(片倉家主城、現宮城縣白石市內找到)
這樣的美談太美了,真讓人懷疑真實性..
不如說為什麼伊達政宗甘冒幕府大不諱也要庇護幸村的子女,這裡面可以細究的東西太多了
結果來說確實幸村的子孫受到伊達家的庇護。雖然過程可能有很多疑點,例如幸村伊達密謀說。
我只想到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
可是戰國無雙真田丸,大坂之陣的真田是壯年期,伊達仍然是青年期模組
九度山的流人生活實在太操勞😢
兵長本人比日本的壓縮機還稀有!!推推!!
想问兵长一个问题,如果不算私斗。江户时代还会允许武士之间公开用真刀真枪进行比武吗?以及幕府自己会举行武士之间的真刀比试吗?
就我所知的範圍,江戶時代除了「仇討」之外不允許私鬥。當時殺人是重罪,但是為了維持武家尚武的精神,如果尊長或是血親遭到殺害的話,家屬要提出「仇討」的申請,就能以私刑制裁仇家。而且消極無作為的話,可能還會被剝奪武士的繼承權。
江戶時代的說書題材當中,有所謂的「御前試合」。一個版本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舉辦的寬永御前試合,後來影響了『駿河城御前試合』這部小說,後來改編漫畫『劍豪生死鬥』,不過這兩件事都是虛構事件。
@@SamuraiTraveller 谢谢回复
真田幸村、伊達政宗、立花宗茂3人都是1567年出生的
反正大不了再去江戶或駿府下跪一次就好
習慣了
幸村從九度山上遁逃到大坂城,照理應該帶不了多少人馬(應該說他在九度山要養得起人馬都算奇蹟)。這所謂三百人的直屬部隊究竟是從哪生出來的呢?
九度山的村民+大阪城的浪人
片子是說幸村領三千人,直屬數百人喔。其實不是故意要模糊其詞,而是資料真的太少。
如果看江戶時代真田家的史料,當時有十六個家臣跟著昌幸、幸村去九度山,昌幸死後只有留下高梨內記(真田丸有出現)跟高柳清庵。另一份真田家的家臣撰寫的資料,則說幸村帶著一百三十多人進入大坂城,其中包含紀州九度山仰慕幸村的人、從信州來投奔的人(大河劇《真田丸》的作兵衛應該就是來自這個典故)
蒼紅永劫
真田只是困獸之鬥
一個十萬石的大名次子可以賜姓豐臣,真田信繁不是秀吉的男人就一定是他乾兒子
戰國的勁敵我以為是談武田信玄跟上衫謙信呢!
因為許多戰國遊戲時常是這樣演的,雖然我知道遊戲不能跟史實混為一談😅😅😅
就像偶像團體有一期生跟二期生,勁敵也有(?!
@@SamuraiTraveller
謝謝!原來如此!
所謂騎馬鐵炮隊 應該也只是用馬來機動 作戰時還是下馬吧? 在馬上用鐵炮很難 至少裝填是大問題
確實目前沒有能夠實證「騎馬鐵炮隊」的史料,只有零星的馬上短銃的紀錄,或是把伊達家的火器射擊+衝鋒結合成騎馬鐵炮隊。所以片子裡面也有提到,那主要是講談說書的內容,目前史學家認為是鐵炮對射的火器戰。
@@SamuraiTraveller 感謝兵長回覆 我在想同時的武田騎馬隊大部分人也只是騎馬步兵了 且拿破崙時代的龍騎兵也是只把馬當機動工具 戰鬥時依然徒步 連燧發槍都不適合在馬上使用了 更落後的火繩槍(鐵炮)有可能嗎?
騎馬鐵炮隊(或是歐洲的龍騎兵)基本上都是帶很多挺短銃
而且都是下馬集結射擊,畢竟滑膛槍準度實在感人
記得日本戰國時代馬只是運輸工具,上面的武士都要下馬步戰
而不是中國那種人馬合一的那種
馬上短銃基本上也是只能射一發,仍屬於騎兵作戰體系,但還是有巨大優勢,能多輸出一輪
可見戰國時代大名也都是有Plan B, Plan C 的考量。
話說如果獨眼龍真的早生30年最後一統天下,那也是另一齣太閣立志傳了(伊達是藤原北家的一個分支,如果統一天下也是走關白太閣這一路線)
不可能的,先抛开20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不说,他的地理位置出生点太差了,“龙虎狮”那三家堵在那里20年冲不过去的。他早生20年的话,大概会是:“信长大人,请品尝我替你做的年糕”
別說上杉跟武田家堵在那.光是早30年的北條家甚至被秀吉滅掉時的北條都不若都夠他嗆的
更別提過了上杉跟武田後.得打敗北條之後還有正在發育的東海道的今川家.伊達的位置太偏離京畿
代表他光路上的都夠他打30年,可能還沒機會看到北條
京都周圍的在30年前也不弱阿.也不是一堆菜雞堆在經京畿周圍.伊達出生地點的位置太差了
源氏又不是開幕的條件
先不說鎌倉的攝關將軍跟宮將軍,光是朝廷讓自稱平氏出身的織田信長在太政大臣、關白跟將軍之中選一個就證明了朝廷根本不在意你出身哪家
甚至說不定都不一定要以征夷大將軍開幕,只要你實力夠硬再得到朝廷認可,你隨便以征東大將軍或鎮守府將軍開幕都行
太閣只能走公卿路線說到底是出身太低,根基又淺
網友說的上杉、武田、北條都太早了。伊達政宗要是早生30年,首先會遇到的是北-南部晴政,南-蘆名盛氏。而且伊達家此時的實力是剛過完天文大亂的情勢,遠不是30年後那個伊達家所能比擬的,光要用家中分裂完的伊達家統一東北都是一大問題了,何況是稱霸天下。
早20年會遇到全盛期的北方大魔王最上義光....
獨眼龍100%搞不定義光啦 兩邊水準差太多了w
還有這樣的故事啊⋯⋯
真田將阿梅托付給片倉重長
真田守信隱姓埋名受到伊達家的庇護,這真是一段英雄相惜的一段逸話。
就跟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禁鹽送刀的逸話一樣。
伊達政宗真的非常會混體質
大陸遊戲公司。。。絕對不會玩。。。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