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可以存到「零成本」?那只是你的錯覺,快點醒醒吧!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июн 2024
  • 在眾多投資盲點之中,大仁最看不下去的就是「零成本」。
    完整文章:reurl.cc/2Z7vl9
    ━━━━━━━━━━━━
    ✔ 部落格:reurl.cc/YOlbRX
    ✔ Facebook:reurl.cc/kZ5WX3
    ✔ 出版作品:reurl.cc/EnKylR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6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更多投資心得在這邊:reurl.cc/9GDArY

    • @user-qz3nx4xy8c
      @user-qz3nx4xy8c Год назад

      我嚴重懷疑這篇是AI生成的文章。。

  • @sweetcandy0815ify
    @sweetcandy0815ify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過去也一直陷於零成本迷思,現如醍醐灌頂般突然醒來,謝謝不吝分享理財觀念,收穫良多。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零成本確實是很多人的迷思(心理盲點),能對您有幫助就好,謝謝支持。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對「持有成本殖利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看這支影片:ruclips.net/video/IUj6to1nKfo/видео.html

  • @Yulin-hf5dc
    @Yulin-hf5d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必須說, 這是我近幾個月來收穫最大的一個觀念躍進, 也非常感謝大仁的書籍[槓桿ETF], 是我近期收穫最大的書籍

  • @home3848
    @home3848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滿喜歡這個思維的,大部分人都是零成本的思維,很少會把賺到的錢也算進去。
    最近常聽到人家提到槓桿型ETF,所以來這裡學習~感謝大仁哥的分享

  • @onepotato
    @onepotato Год назад +2

    跟券商軟體有關係 配息後持有成本那一欄會扣掉配息 所以造成現在的觀 念。

  • @user-hn4ly9nx8g
    @user-hn4ly9nx8g Год назад +9

    如果零成本的想法
    可以讓他撐過股市崩盤
    不會賣在低點
    就這點來看
    零成本想法也是很不錯的
    讓一般人也能有信心長期投資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6

      是的,許多長期投資者就是靠這樣度過的。

  • @user-ii2xu9ys5z
    @user-ii2xu9ys5z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一句話:股票只有現值!

  • @kkaipanda17
    @kkaipanda17 Год назад +9

    我覺得零成本是跟自己初始資產比較,沒有不對啊,保守的人就是給自己一個底線不要虧就行了。
    但如果是要計算實際虧損,當然是大仁哥講的這樣。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3

      其實零成本這種想法,有時候反而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到長期投資,你可以參考另外一支影片:ruclips.net/video/Bp1DxSWP-Nc/видео.html

  • @yodaiz718
    @yodaiz718 Год назад +1

    以前看ptt在那說零成本就覺得很奇妙 沒想到有高手跟我一樣的想法

  • @user-tn3ej4je7m
    @user-tn3ej4je7m Год назад

    優質頻道ㄟ

  • @user-hq9yc2qv5k
    @user-hq9yc2qv5k Год назад +5

    我很好奇如果按你这样说那些做生意的说以经回本了也是在骗自己的吗?不區分成本和獲利 你怎知道盈利可虧損?🤔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2

      這是心理帳戶結算時間點的問題,你在哪個時間點把心理帳戶分類,重新整合成一筆錢(也就是不再區分成本跟獲利時),就是你心理帳戶的結算點。
      打個比方,你100元成本買的股票,現在10元賣掉,又花10元買回來(假設沒有任何交易費用),你的成本是多少?
      100元,還是10元?
      如果你回答100元,就是你在買賣的過程中沒有結算心理帳戶,你還是把錢區分為成本跟獲利。
      如果你會答10元,代表你在10元賣出時就已經將心理帳戶整合,成本就變成10元。
      這時你再買進同樣10元的股票,成本就是10元。
      你的成本多少,取決於你心理帳戶結算(終於把所有的錢當成是同一筆錢,而沒有分為成本跟獲利兩種)的時間點。

  • @sur-fukuyama_0726
    @sur-fukuyama_0726 Год назад +4

    存股尤其是定期定額有個重要的信條就是不追高殺低,零成本的思想就是用來支持這信念的。而你說的各種所謂損失,只要未賣出未下市就是未實現損失,如果不能這樣想,實在不適合存股。真要細算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算下去根本哈哈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5

      我對定期定額的看法是,沒有什麼高低之分,就是一路買下去。
      你講的也沒錯,許多投資者需要靠「零成本」這個概念來支持自己長期投資下去,可以參考這支影片:ruclips.net/video/Bp1DxSWP-Nc/видео.html

    • @user-ut1oj2ii8d
      @user-ut1oj2ii8d Год назад +4

      認同你的說法 但版主有些說法我還是不認同

  • @user-hp2jg3ss7h
    @user-hp2jg3ss7h Год назад +4

    我覺得也不錯啊,零成本的概念也算一種自設的停損點。嘻嘻~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5

      也是可以,只要明白那是自己人性的盲點就好。
      在新的影片也有提到,心理帳戶可以讓人比較順利做到長期投資。

  • @linshane2575
    @linshane2575 Год назад +20

    感覺你把兩個觀念混在一起講了,這樣會越解釋越混亂。
    首先,股票是一買一賣才會有獲利結算,在集保帳戶裡的金額叫做未實現損益,而股價將來漲跌又是另外一回事,怎麼會拿來和成本弄在一起講。
    成本要先設定僅為買進價,不能列入時間成本及其他因素,這樣談會比較客觀。
    (一般還要加買賣規費才是成本,以下僅為說明不特別列入)
    假設小明買入台積電買入價100,買一張就是10萬成本,若現價為200,小明的成本還是10萬,怎麼會變零成本?就算現價變為1000也是10萬的成本阿!
    假設100買入,10年後1000賣出,就是獲利900萬,10年獲利900%,年投報率90%
    這才是一般常用的解釋吧?要獲利了結才能結算。
    影片中還解釋啥100買進和200買進風險程度相當,就都沒有賣出是在比較啥風險?
    以現價和未來漲跌比較,當然是同風險,畢竟是同一支股票。
    但以兩個不同買入價去比較,當然是低價買入者的心理承受度會強很多.....這也是人家講的心理面安全邊際較高。
    你把持股信心的部分混入解釋,那是持有人自我心理面對的持倉調節的決策...這和成本到底有啥關係?
    常見的財經節目說的零成本是指:
    投入10萬,持股期間股利現金領了2萬,待股票市值漲到13萬後賣出8萬,本金10萬贖回(8*2),剩的現值5萬股票繼續持有,稱之零成本,以記帳角度而言,沒有錯啊。
    而且一般談到零成本的節目都是為了強化持有信心,是勸人存股用的說法。
    本金10萬都靠時間幫你賺回來了,剩的繼續放著領股息不香嗎?就算市值5萬掉到剩3萬,只要股息不掉太多,放著邊領股息邊等股價上揚不好嗎?還有機會再賺價差哩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4

      你的問題是心理帳戶結算點的問題(在其他留言回覆過很多次,可以翻一下其他留言)。
      另外成本跟獲利的問題,可以參考這支影片:ruclips.net/video/Bp1DxSWP-Nc/видео.html
      如果看完還是覺得不能接受,那你是對的。

  • @xiaoquan8605
    @xiaoquan8605 Год назад +1

    听着听着觉得特别有趣,也有道理。 我的理解和逻辑是在一只股上面盈利大于这只股票的总投资。零风险,这不就是零成本吗?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1

      成本怎樣都不會是零,就算今天你的股票是父母送給你的,一樣是有成本存在(股票當下的現值就是你的成本)。

    • @xiaoquan8605
      @xiaoquan8605 Год назад

      @@OHSupertramp 非常谢谢你的答复。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 也同意你的观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可以说是负的。 那么之前的努力是成本,每次把个股做到零下,你手上的股票账面上不就是零成本吗?我就是这样做的。

  • @user-tb5nu7gc4k
    @user-tb5nu7gc4k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其實就是對成本看法的不同罷了,沒有誰對誰錯…

  • @user-ne6pg6mf6g
    @user-ne6pg6mf6g Год назад +7

    你少考慮了 心裡層面 對小美來說是少賺10萬 對小明來說是虧10萬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7

      一樣都是虧損,只是心理帳戶的結算時間點不同而已。
      打個比方,你花一百玩刮刮樂,中兩千,再花兩千玩刮刮樂槓龜,你可能覺得自己就損失一百。
      但另一種情況,中兩千,一年後又拿兩千去玩刮刮樂槓龜,這時你認為自己損失一百,還是兩千呢?
      這就是時間對心理帳戶的影響。
      會認為「少賺10萬,而不是虧損10萬」,只是你還沒把這筆錢做結算而已。

    • @user-xp1tc8bs9g
      @user-xp1tc8bs9g Год назад +1

      這個臉打得很響喔

  • @user-rk7fj2np9p
    @user-rk7fj2np9p Год назад

    那00900什麼時候回到15塊?什麼時候把1.2塊填息完成呢?

  • @HOT68779
    @HOT68779 Год назад +2

    可是沒有賣出 不是就沒虧損嗎!你說的損失 那只是帳面上的損益!下跌只是暫時! 若半年後 或 一年後又漲回去呢!?損益不是就 由 負 轉 正了嗎!?我曾在半年左右 帳上總損益 由 -11 % 轉回 +3%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4

      沒有賣出一樣都是虧損,只是你心理帳戶的結算時間點不同而已。
      打個比方,你花一百玩刮刮樂,中兩千元。
      再花兩千玩刮刮樂,結果槓龜,你可能覺得自己就損失一百(心理帳戶尚未結算)。
      但另一種情況,中兩千,一年後,你又拿兩千去玩刮刮樂,結果槓龜。
      這時你認為自己損失一百,還是兩千呢?(心理帳戶已結算,你應該會覺得損失兩千元)
      這就是時間對心理帳戶的影響。
      會認為「只是帳面損益,不是真正的損失」,那只是你還沒把這筆錢做結算而已。

    • @HOT68779
      @HOT68779 Год назад

      心裡帳戶!!很抽象的概念 ! 那如果 2年後 拿2000 玩刮刮樂 中4000呢!? 是用 100 中 4000 還是 用2000 中 4000 !? 那在假設 把時間點 推延往後 半導體大利多 台積電 站上600 小明此時 獲利了結 60萬元 那是要 扣掉之前虧損的10萬 共獲利50萬嗎 !? 可是交割帳戶 總共會匯進去60萬啊 ! 那如果在獲利了結 前 這段期間 股價 從 200~100 來來回回 6次 那小明不就 損失了60萬 !? 有點 似是而非 !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3

      每個人的心理帳戶結算時間不同,以當沖的投資者來說,這秒沒賣可能就虧了,他的心理帳戶結算時間是以分秒計算的。
      但以長期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年,甚至是十年以上才做結算,所以中間的漲跌可以無視,也就是你說的帳面虧損,因為在他心中還沒到真正結算的時間點。
      以您的舉例來說,下跌以前賣掉,你確實能夠拿到更多錢,這點應該能認同吧?所以下跌沒賣就是一種虧損(你本來可以拿到更多錢的)。
      但如果將心理帳戶結算的時間拉成這麼近,那投資起來很痛苦(因為短期的漲跌沒人可以掌握)。
      所以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把心理帳戶結算的時間拉長,不把中間的漲跌視為真正的損失,才是適合長期投資的心態。

    • @OHSupertramp
      @OHSupertramp  Год назад +2

      再回覆一下您對於樂透那個的問題,您認為是 100 中 4000,還是 2000 中 4000,這取決於你的心理帳戶在何時結算。
      是在中 2000 就結算,還是中 4000 才結算,這點得看您個人。
      對大多數人而言,如果是連續抽獎,應該會以原本的 100 元去做為成本。
      但若用心理帳戶的層面來看,當你中 2000,你就已經擁有 2000 了,當你又拿 2000 中 4000,正確的答案是 2000 為成本去賭的,而不是 100。
      原理很簡單,你一定是拿 2000(或價值 2000 的樂透彩券)去跟老闆買樂透的,而不是拿 100 對吧?
      會認為自己的成本還是 100,只是你還沒把 2000 放進去自己的心理帳戶而已。
      再延伸一下,如果這 2000 輸掉了,你不是輸掉 100,你是實實在在的輸掉 2000。
      因為如果沒繼續玩樂透,你這 2000 是可以拿去花用的。
      這是扎扎實實的 2000,而不是成本 100。

  • @yu2393
    @yu2393 Год назад +1

    買入10元, 股利期間得到20元以上,總成本只要不要低於20,就是零成本(沒有再買入),期間如果高低起伏未實現虧損跟獲利你也要算的話,那當然一定沒有零成本,我看的是當下領出來拿到現金在手上,就知道是不是零成本了,每個思考方向都不一樣沒有盲點,我的思維只要帳面不要低於自己拿出去投資的總金額成本,然後又能持續增加獲得帳面上的數字金額,就是零成本 (未實現零成本),當下如果領出來現金不在投入就是已實現零成本

  • @user-hs3tv7lx6r
    @user-hs3tv7lx6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請問怎麼算投報率

  • @HsuanLi101
    @HsuanLi101 Год назад +1

    本來就沒有,何來失去,損失什麼,又賺到什麼,沒有什麼是真正屬於你,要是有的話,唯一屬於你的就是你活著的那一刻時光。

  • @user-ej9ie1wn2i
    @user-ej9ie1wn2i Год назад

    小明股票買1塊漲到1000塊沒賣,後來跌到500塊,所以小明帳面損益是+499實際是虧損500塊對吧。所以只要股票沒有賣在最高點都算是虧損依你的邏輯
    小亞股票買股票500塊跌到400塊,帳面損益-100所以小亞比小明虧損少?
    總結我覺得看總金額就好

  • @Jason2004
    @Jason200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是看了什麼?假如我花100萬買股票,領到100萬的現金股息,股息都不再投入,這樣不是已經回本了嗎?從此以後不管股票漲跌我的投報率都已經不會低於0了不是嗎?
    小明用100元賺到5000萬又全部輸光,他當天的獲利就是-100元啊,這就是當沖的概念啊,不管過程賺賠多少,只看初始的投入和最後的報酬啊。

  • @seraskier.
    @seraskier.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對於零成本的說法覺得87,你光放的時間的機會成本不算成本?但是,你解釋的方式也是亂扯。

  • @user-wb4or2nm7w
    @user-wb4or2nm7w Год назад

    不同東西混再一起講,騙傻子,成本就是成本,我第一筆賺100%,你在把所有成本投入才是把獲利變成本,你把一開始的成本當始終成本那還是零成本,你獲利再投入當然也是成本,只是你也能當獲利再投入

  • @user-hs3tv7lx6r
    @user-hs3tv7lx6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看完這部影片 我已經不知道什麼叫做利潤了

  • @user-hs3tv7lx6r
    @user-hs3tv7lx6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樣的邏輯是沒有成本也就沒有所謂投報率 這個世界就是個數字虛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