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轻易放弃思考?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1 окт 2024
  • 判断力和思维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很多人知道重要,却不知道如何做。这里就出一系列视频,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提升思维能力。
    第一期视频就聊一个独立思考的最大阻碍:立场先行
    视频是在隔离酒店录的,酒店环境比较差,导致过敏反应严重,敬请谅解。
    服装赞助:小红书搜索lazyruby,或微信添加caidandantuzi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3

  • @jiujianian
    @jiujianian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会认为,每个人的思考过程都可以被抽象为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简单来说每个模型的区别在于决策时接收的输入参数和网络深度。
    视频中的“放弃思考”这个概念,在我的话语体系中其实是选择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决策模型。在决策过程中他可能只接受一个信号,进行一次简单的判断便得出结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彻底没有思考,只是思考的过程太过简单。
    我在看完视频后受到的启发是:我们应该追求模型相对的复杂,而不是模型相对的简单。而其实我在过去其实追求的一种状态是模型尽可能 simple 的状态,通过类似剪枝的思想避免做一些复杂的判断,但是我现在会感觉这种思路不一定完全正确。
    举个例子来说,我会要求自己永远不说谎话,因为说谎并且让谎言完备的成本极高,后果也很难预料。我会基于类似剪枝的思想把这个极其复杂的操作(说谎)优化掉,从而保证我决策的过程深度是有限的,从而避免大脑一次接收太多数据与进行过多的计算。
    但是我今天在看我视频之后,我发现人脑和计算机的模型并不是完全可以映射的:模型的复杂度并不是影响大脑开销的决定性因素。
    要解释我的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把模型的训练和模型的使用在分析上做严格的区分。
    显然的,想要构造一个复杂模型,模型训练的开销一定是远大于一个简单模型的。基于刻板印象或者符号做出决策,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想要摒弃这些自然的感受,对问题做认真分析并决策就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但是模型的使用却不然,一旦模型练好了,复杂还是简单模型都是一个自发的策略。我上文中指的开销并不主要是得出决策结果的用时,着重强调的是决策时付出的心力。一个拥有复杂决策模型的人,看似决策过程中他动用的算力要远大于拥有简单模型的人,但是他们(复杂模型)并不会感到更累。放到计算机的语境下,就像我在训练复杂模型的过程中,cpu、gpu 和内存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二者永远很强的相互影响的因素。
    还是具体到一个例子:我现在会认为每一个决策都是拥有不确定因素扰动的(随机漫步),我会有预期决策执行后产生的结果是一个拥有各自可能性的范围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哪怕这种连续区间的复杂度远大于布尔值,我也不会觉得 现在做出一个决策 较过去我追求确定性结果的时候 付出的决策成本要大。
    再举一个反例,我在打德州或者类似场景下是不会记牌的,只会尝试追求我手上牌型获胜可能性的最优。因为我会觉得记牌这件事情本身会消耗我的算力,从而让最终我决策的成功率大幅下降。那些可以记牌的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的脑子确实性能优于我(突然发现我之前在这方面也是 fix mindset)。但是现在看其实不然,记牌这件事也是拥有反身性的,也许早期记牌会让人顾此失彼,但是一旦持续对模型进行训练,人是可以在几乎同样的大脑开销下做出比之前复杂许多的事情的。
    真的很感谢课代表对我的启发!

    • @kedaibiao
      @kedaibiao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总结延伸得很棒!的确大脑越用越活,习惯复杂思考和决策,才能提高思维深度。更好地理解那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不能

  • @allxufang
    @allxufang Год назад +78

    这是贤者时间的思考吗?😆

    • @TATA-yf2mm
      @TATA-yf2mm Год назад

      太形象了哈哈哈

    • @kedaibiao
      @kedaibiao  Год назад +2

      诶怎么这么多人点赞!

  • @willwang7207
    @willwang7207 Год назад +8

    我以前也非常同意课代表讲的内容,
    relate一个小时候听的鸡汤“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觉得人是不会没有立场的,屁股就算不决定脑袋,也非常影响脑袋,预期去压制立场先行,先入为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立场,就比如你说的例子,真正立场最强烈的美国两党的高层,其实是非常灵活,身段柔软的,可以判断是非的,我觉得是他们对自己立场的认知和接受。如果立场先行会对你造成影响,那可能你对你的立场还不太了解。
    特别想指出,以前我也觉得有理走遍天下,观点之上,但是我认知被打破的原因是,我在大学写作的时候,当引用别人文章的时候看的就是这个人的资格,看的就是谁发表了这个文章,更不用说现在科学界海量的论文,试验都是可以在没有对内容完全证实的情况下就可以被发表的。我觉得如果完全不讨论资格,全评论点,就有点辩论会,思想试验的意思,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 @DunLiu0
    @DunLiu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谢谢分享,说的非常好,直击我没有意识到的陋习

  • @DunLiu0
    @DunLiu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人不能自证自己的动机,原因如下:
    1. 主观性: 动机是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具有主观性。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动机可能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人的动机也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很难用客观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动机。
    2. 复杂性: 人的动机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价值观、信仰、情绪等。即使一个人自己也未必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所有动机。
    3. 隐蔽性: 动机不像行为那样容易观察和证实。一个人可以伪装自己的动机,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
    4. 证明责任: 在法律或道德上,证明一个人动机的责任通常在于指控者,而不是被指控者。一个人不能仅仅因为无法证明自己的动机就被人认定为有不良动机。
    5. 逻辑困境: 一个人如果试图证明自己的动机,就需要提供证据。但这些证据本身也可能受到质疑,并被认为是出于某种动机而提供的。因此,证明动机可能会陷入一个逻辑困境。
    总而言之,人不能自证自己的动机,这是由人的主观性、动机的复杂性、隐蔽性以及证明责任等因素决定的。”
    Gemini 如是说

  • @quantumjun
    @quantumjun Год назад +1

    真是最棒的youtuber

  • @flyingcat1937
    @flyingcat1937 Год назад +1

    人类思考本身就是被自身认知局限的。 一个本来认知就有问题的人,就算他再怎么思考,思考出来的还是有问题的。

  • @yaldacn4153
    @yaldacn4153 Год назад

    个人觉得立场先行没问题,但是不能仅仅从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会有严重的局限性;有时候基于价值观和基于立场的思考可能是相悖的!

  • @LuXinYi
    @LuXinYi Год назад

    有资格说的人往往也是有立场和利益在的

  • @ltchuan03
    @ltchuan03 Год назад

    个人觉得立场先行是脑部依赖过去的经验做出快速的决策特别是在资讯爆炸的年代。没有对错, 但事后我会从概率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思考方式有没有偏差,以调整立场先行的“度”。

  • @adamliang8567
    @adamliang8567 Год назад +1

    课代表出一个录播课,data scientist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utilize工具,我一定第一个买

  • @songmeishu5445
    @songmeishu5445 Год назад +1

    回想一下,我过去80%的思考都非常容易“立场先行”。

  • @videoooooo
    @videoooooo Год назад

    我想問一下 如果生活/工作上要和這種假定思想的人相處(例如工作上那個人一直堅持自己那套)應該怎麼辦?
    我自己一直很苦惱的點是 事情在我的方向可能上未必是一定對,但不會錯的,但他的方向就感覺上很不對,我説了我的看法後他又很激動要去為護自己
    感覺上好像我很錯一樣,但明明就不是那回事,就感覺上就想自己對,不對也要大聲找理由對,結果沒討論到,大家心情又變差了
    後來常常想是不是我的問題, 就很辛苦。
    我最後的做法是只能永遠同意,然後很快就結束討論,免得又激動起來

  • @abbric
    @abbric Год назад +1

    学习了

  • @DunLiu0
    @DunLiu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 @jeffzhong1060
    @jeffzhong1060 Год назад

    “资格”是不是本身就是“立场”的一部分?

  • @InvestWithPrudence
    @InvestWithPrudence Год назад

    睡衣是业配吗😂 道理不糙,但好难践行……期待更多更复杂的案例分析😊

  • @yaldacn4153
    @yaldacn4153 Год назад

    「对立与统一规律」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

  • @linainthesun1837
    @linainthesun1837 Год назад

    这是库存吗?好奇为什么在隔离酒店。现在还有隔离啊?

  • @veliveligu329
    @veliveligu329 Год назад

    睡衣好像很舒服的样子

    • @kedaibiao
      @kedaibiao  Год назад

      购买方式见简介🙆‍♂️

  • @djjiang3718
    @djjiang3718 Год назад

    这是借谈思考,其实卖性感睡衣吗?😂😂😂

  • @bbqchicken3158
    @bbqchicken3158 Год назад

    这个能不能展开说说? 举个例子, 我们收到骗子短信, 我们肯定首先想到它的利益。 从效率角度来说, 我们没理由分析每个一个骗子短信从而证明。 再举个例子, 我们相信资质,自然而然地相信牛顿的定律。而不是从重新花几年事件来证明。 不单只从效率角度, 普通人缺乏用来分析本质的正确信息。我觉得我们更是缺乏锻炼看清本质的机会,时间和资源。

    • @kedaibiao
      @kedaibiao  Год назад +1

      正常的逻辑:收到一个骗子短信 -> 通过我的知识判断这是一个骗子短信 -> 我不应该相信其中的内容以及这个人发来的所有东西
      “立场先行的逻辑”:收到一个骗子短信 -> 通过我的知识判断这是一个骗子短信 -> 电信公司 / 苹果公司 一定是收了骗子的钱,我的信息一定被卖了

    • @bbqchicken3158
      @bbqchicken3158 Год назад

      @@kedaibiao 所以这个逻辑是指因果关系判定的逻辑, 而不是逻辑判定的方式? 即使"通过我的知识判断这是一个骗子短信" 这个判定可能是因为我根据地位或者过去经验来判定的?

    • @kedaibiao
      @kedaibiao  Год назад

      @@bbqchicken3158 我觉得根据证据强度,适度地贴标签,辅助判断,是没问题的。我反对的是“立场先行”,注意这个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