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 397 外国人在上海(三)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4 май 2019
  • 上海故事(397):外国人在上海(第三集)
    生活简朴到极点
    去世后却将全部资产捐献给上海
    接手江南船坞
    使这个百年老厂迎来全盛时期
    疏浚黄浦江
    使上海港成为世界一流港
    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一些外国友人在上海城市近代化发展中
    起到了重要作用
    1867年,英国人雷士德搭乘货轮到了上海,以建筑和地产起家,最终他的资产达到2000万两白银,相当于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全部注册资本。雷士德平时的生活十分简朴,逝世后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捐给了上海的教育卫生事业。
    1905年,浚浦工程总局成立,先后聘用了荷兰人奈格和瑞典人海德生为总工程师,对黄浦江进行疏浚。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黄浦江航道的综合水深达到28英尺,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港口。
    ▲整治后的黄浦江符合了世界一流大港水深的要求
    为躲避战争而辗转来到上海的匈牙利人邬达克把他职业生涯最为辉煌的建筑作品都留在了上海,无论是国际饭店,还是大光明电影院,邬达克的建筑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海派经典地标。
    ▲邬达克设计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编导札记│老上海影像里的异国记忆
    本期编导:曾凡荣
    2012年,上海音像资料馆年轻的编研人员在英国Wellcome Library的网站上,无意中发现了一段长达27分钟、用黑白胶片拍摄的影像资料。这段1933年拍摄的影像涉及两个重要人物--“衣原体之父”、医学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和英国慈善家、建筑师亨利•雷士德。当然,雷士德不可能出现在画面当中,因为早在1926年,他已经长眠于上海的静安公墓(今静安公园)中,但这段影像拍摄的内容,正是遵照他遗嘱而兴建的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的日常科研状况。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影像资料画面
    雷士德,何许人也?他为何在上海兴建学校和医学研究院?怀着对这些问题的巨大疑惑,我们开始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在请教了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以及资深媒体人张景岳之后,雷士德的形象才渐趋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最早进入上海的建筑师之一,雷士德通过房地产买卖起家。1928年,雷士德基金会对他的遗产重新估价为2000万两白银,在他去世后,这些财产全部裸捐给了上海的教育卫生事业。
    ▲雷士德靠先施公司的那一块地皮挖到了第一桶金
    根据雷士德的遗嘱,遗产由以他名字命名的雷士德基金会托管,资助建造了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现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雷士德工学院及附属中学(现为上海海员医院)、仁济医院大楼(仁济医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中国人医院”)、上海聋哑学校(位于虹桥路,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施精良的残疾人学校)以及其它慈善事业。
    ▲仁济医院大楼
    ▲雷士德医学研究院
    ▲雷士德工学院
    这位生前简朴至极、甚至有些吝啬的英国人终身未娶,一直居住在上海总会的单身宿舍里。他将自己视为上海人,并将他所获得的每一分钱、每一笔财富都用于上海这块土地上。很可惜的是,雷士德并没有留下活动影像,今天我们只能从寥寥几张照片中感受他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
    而对于原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前身)的总工程师英国人毛根,我们开始拍摄的时候,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找到,相关专家也只能从文字资料中获得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关于1912年北洋政府接管后而成立的江南造船所,我们翻遍馆藏的影像资料,也只是从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纪录影片中匆匆一瞥。
    在山穷水尽之时,江南造船厂档案馆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他们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自强之路--从江南造船厂看中国造船业百年历程》中,找到了一张毛根的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同时得到线索,凤凰卫视的专题片《大国船梦》里有毛根的内容,在查阅专题片之后,我们获得了另外一张照片。正是这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撑起了整个专题片中关于毛根的全部内容。
    1918年,毛根亲自出马,拿下了给美国制造四艘万吨轮的订单,江南造船所从垂死挣扎的状态起死回生,很快进入了第一个全盛时期。虽然有些人觉得毛根有畸轻畸重、多拿多占的毛病,但他给江南造船所留下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伴随着这个百年老厂走过八年抗战,直到迎来建国后新的辉煌。
    ▲江南造船所
    ▲江南造船所建造的“伯先号”轮船下水仪式
  • ВидеоклипыВидеоклипы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

  • @frank7007
    @frank7007 3 года назад

    Great people indeed!

  • @jenniezheng843
    @jenniezheng843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作为一个上海人,看了眼泪水嗒嗒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