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迷死人的葉少華﹗
葉青和孫翠鳳尬戲,真是千古一絕!
哈哈哈哈......兩大台柱飆戲精彩無比......葉青翠鳳真棒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
葉姊裝傻又俏皮眼波很神太可愛了
葉少華俏皮、眼神很有戲,楊少華則古板,可能第一次演歌仔戲的關係。後期的楊懷民進步很多。雖然葉姐不再演戲,但還好有這些戲可以回味。
葉團長眼神最會演戲了 !!
I too have the same feeling,not only her acting can show on her eyes,her acting was good and her voice was clear and express very well.can named her as 万能 小 生
葉小生言之鑿鑿很真的樣子可愛!
此乃家喻戶曉之千古名著,藉由演員們表演,將名著中精髓一一呈現出來,有幸能看到此等精彩演出,感恩 !
我也是覺得叶帥演皇甫少华最帥俊俏handsome like her very very much 👍👍👍
Yeh qing can acted male and female role ...but still seow Shen the BEST...
這裡的少華有點萌。調皮。可愛還裝無辜
少華那句陰陽阻隔難相見葉青把他演的好可愛啊~
戲精演法就不一樣!
葉青真的是千古一絕ㄧ小生
有手機真好😅😅😅😅😅
這個軟體真好
兩位小生演的麗君,我都喜愛,但能在這齣戲裡看到葉青和孫翠鳳飆戲.是最難得最經典的好戲,是我的最愛!
葉團長所扮演的皇甫少華非但人品俊逸,演技更是超讚!尤其當他唱著「陰陽阻隔難相見」時,他那左看右看的俏皮神情,實在太可愛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的超優質歌仔戲!
irene lin 小眼神和比來比去的手真的好萌!
愛她的一舉一動 眼神的牽動
還是舊版經典啊!葉麗君太好啦⋯⋯
Joan Yen 同感
這個葉少華對著麗君和畫像左看右看,最後滿臉委屈,葉姐的演繹也太可愛了!
喜歡葉麗君就看葉版的就好了啊,沒必要一直在孫版麗君這裡找存在感吧?一邊說劇好孫也演的不錯但更愛葉麗君,葉版最好最美 ,每集評論都能看到你又捧孫又踩孫,不知道想表達什麼?但凡看過陳端生原著《再生緣》的都會覺得孫版最適合也演的最準確,不說後面亂續寫的《再生緣》情節,孫版完全演出了麗君一心志在朝官的心理表現,在新舊兩版劇本差不多的情況下,兩人卻演出了角色的內心不同之處,於人物刻畫上,葉老師是按狄珊寫的劇本描畫的角色內心,所以麗君是嬌媚的,在“感情”上是心向少華的,可是孫老師版的是承襲了原著麗君「身為女兒身,亦可在朝執筆」的精神,對少華情感只是一個“射柳斷袍”的約定(畢竟誰連個面都沒見到就可以愛他愛的不要命?),再結合狄珊寫的劇本,完美刻畫呈現了原著的再創作,我想當年收視率之高不光是因為兩位小生同台演戲的關係吧,更重要的是因為兩人在琢磨人物上取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喜歡才對。你要喜歡葉版的就去那裡評論,真的不需要在這裡強調葉麗君更好,因為你喜歡的只是葉老師而不是孟麗君,凡是看過原著的只會更喜歡孫版的人物刻畫,在這裡強調只是”孫版在差不多劇本的情況下,孫版的‘人物刻畫‘ ”。
周周 聽妳在胡扯一通、妳也是只喜歡孫所以才說這話?單純評論戲而已。妳可以說孫怎麼好也沒錯,攻擊別人做什麼?誰規定不能評論的?
@@joanyen8608 我攻擊你了嗎?如此玻璃心?笑死
新版更攪笑!!🙏🙏👍👍👍
兩位小生演戲飆戲太好看
不管怎麼看ˋ葉老大還是扮演皇甫少華卡適合雖然扮演孟麗君也可以ˋ呵呵呵~~~還是少華適合她瞧她裝萌的樣子ˋ就足夠讓人醉了!!!哈哈哈~~~~~孫大姊這小生配合的天衣無縫ˋ好個孟麗君!!這兩人才是ˋˋˋ天作之合!!!
逸奕山 我也有同感
还是演小生迷人
葉老大的麗君還是絕無僅有的,即使是孫仍有不及⋯⋯
逸奕山:赞同你的观点
葉麗君清麗端莊.嫵媚動人...個人認為是經典
葉姐.帥小生.真是超級棒.我好喜歡葉姐部歌仔戲.是我永遠的偶.真讚
部
捨棄
Love yeh acting .....no one can compare with her..演什么就像什么,
很喜歡孫翠鳳耍扇子吟詩,所謂魏晉風流,扇底春風也。
葉少華也演的太呆萌可愛😂😂😂😂但我還是最愛舊版❤
就像是喜劇了⋯真是令人惆悵啊!
怎麼覺得有隻萌萌的可愛的小白兔的感覺
哈哈哈哈哈~~~~~超級萌翻的葉小生ˋ超級裝蒜的孫小姐!!有得拚喔!!都是精湛ˋ精湛ˋ精湛!!
編劇編的好,妙導演也導的好演員也演的讓人看了一眼不忘
Happy birthday Yeh qing!
葉姐實在演技精湛超群,演劉爵主同樣戲好,款服遮不住好身材。應該有機會演譯女生,再配葉麗君雙角定有看頭!
果然是棋逢對手!飆戲,精彩!
X2……👍👍🙏🙏
總覺得楊演皇帝少了一點自然
要乖乖,無法無天
很可惜的是、新版多了很多不必要的贅詞,卻刪去許多美妙的曲調,經典傳統戲劇改成一般般通俗白話,還增加了很多花俏的蝶袖亂舞,或許這是為了迎合年輕人,但是正確作法嗎?實在懷疑!但是無論如何我愛葉相公,無人可跟她比啦!
Joan Yen 我也是覺得演得太過了,好像要把好的東西,急著全部塞進去,還是舊版的比較讓人回味。
我倒是覺得這次的演出,劇組是刻意更動以示和上齣不同,葉青劇團的看點當然是葉姐,葉楊配時重心在麗君身上沒問題,但葉孫配時,雖然孫麗君也是亮點,但當然得追加葉少華的戲份,否則怎麼對戲迷交代呢!葉姐的詮釋比楊哥更細膩,表情也是十足俏皮!
您說的很有道理!只是我真不愛看這種口白很多的歌仔戲,原本很喜歡看黃香蓮。她創團後的戲也都有看,卻沒有辦法像看葉團這樣歡喜,原來是因為口白太多了,就像在看8點檔一樣
葉孫配絕配尤其以"孟"劇取材很適合!此劇葉青歌仔戲劇團創最高峯!無論演員狀況佈景拍攝用心👏!只可惜?為何没乘勝追擊原班人馬由狄大編劇葉孫配再創另佳作????
孫翠鳳是葉姐情商請來搭配演出,也不要批評孫,這樣會讓葉姐難做人,不是待客之道。
少華娶那麼多老婆回去,搞不好後宮最後都被麗君給拉了⋯⋯⋯
soon chwee fong is pretty.I prefer her to act hua tan.she match very well with yeh qing.
是ㄚ~超一流演技讓人一齣一齣跟妳同感喔^_^
@@nancy7530 石惠君
我現在發現了!葉麗君是不拿扇子的
因為摺扇是書生所用,女子應該拿團扇,此戲麗君雖扮男但其實是女,所以拿什麼扇子都不對,葉麗君不拿是對的,而孫麗君拿了摺扇,看起來增加的不是書生的儒雅,反而是陽剛之氣,即使孫麗君刻意做出女子婉約之態,還是不免讓人覺得稍嫌突兀不順!
momo mo 原來如此!一直也不解這位孫麗君怎麼看都怪怪的
穿著官服時不適合拿扇子的,扇子應該是在便裝時才拿。麗君幾乎都著官服,拿扇子就違和的很 。葉少華著官服時也是不拿扇的,武裝時也不拿扇。我較好奇的是,收扇時有時插在腰間,有時插在頸背,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還沒看出來。
容我找個碴,這幅美人圖原本只有八句詩,現在卻多了左邊四句詩,而且筆跡相同,若是少華補題,筆跡應不同才對。
後來少華又補提的詩,只是原著的詩有十六句。戲中詩和原著有點不一樣,而且少華不敢直接提在畫上,而是另外用詩箋。因為他擔心恩師老婆會怪他無禮⋯⋯冰心不羨紫朱輪,避世留圖自寫真。寂靜素懷傳妙意,澄清秋水凝芳神。凝眸翠黛愁中色,拂額湘梅睡後春。彎帶臨風虛珮韻,風鞋立月絕香塵。雙鬟掩映簪花鬢,半袂輕盈舞柳身。對影含愁仍獨訴,背燈欲言豈相親。綠窗一夕和珠淚,金屋三年待玉人。他日欲尋仙路去,夢魂莫誤武陵津。
@@hclee1823 太感恩您了!我沒看過原著,第一次看到此戲,就是被裡面的詩詞迷住,怎麼能用這麼多的詩詞連串成一齣戲?唱歌是詩,思念是詩,離家題詩,飲酒賦詩 ,賞景吟詩,大殿吟詩,調戲吟詩,洞房吟詩......,整齣戲就是詩的組合,將古詩之美發揮到極致。融合詩歌、戲劇、舞蹈、書法、繪畫、音樂為一體,並以琴棋書畫入戲,彰顯一代才女才華洋溢,冰清玉潔的情操。這齣戲真是經典中的經典,足可列入文化藝術的殿堂。(少華補題之詩是一首七言排律詩,寫得真好。)
那麼您應該也會愛上陳端生的再生緣。就像是七言排律,很美。我國小看了葉楊版的孟麗君,找原著來看,看了章回小說版,後來才知道彈詞版才是真的原著。彈詞版內容十分豐富且細緻。和紅樓並列為南緣北夢,都是我的最愛。現在網路上也有電子版,只是錯漏字很多,看得很累。
@@hclee1823 感謝您提供資訊,希望有機會拜讀原著。小時候跟著媽媽看過歌仔戲,長大後就很少看了。這次是意外,本人是書畫愛好者,正好觀看牡丹花教學,無意間出現此戲畫面才看了一下就此著迷,越看越有內涵。紅樓夢很早就讀過,對裡面的詩詞更是愛不釋手,還將它寫成書法觀賞,很高興我們有共同的嗜好,願您美好充實。
畫像,我看倒像李如麟啊!
😅
三
迷死人的葉少華﹗
葉青和孫翠鳳尬戲,真是千古一絕!
哈哈哈哈......兩大台柱飆戲
精彩無比......葉青翠鳳真棒
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
葉姊裝傻又俏皮眼波很神太可愛了
葉少華俏皮、眼神很有戲,楊少華則古板,可能第一次演歌仔戲的關係。
後期的楊懷民進步很多。雖然葉姐不再演戲,但還好有這些戲可以回味。
葉團長眼神最會演戲了 !!
I too have the same feeling,not only her acting can show on her eyes,her acting was good and her voice was clear and express very well.can named her as 万能 小 生
葉小生言之鑿鑿很真的樣子可愛!
此乃家喻戶曉之千古名著,藉由演員們表演,將名著中精髓一一呈現出來,有幸能看到此等精彩演出,感恩 !
我也是覺得叶帥演皇甫少华最帥俊俏handsome like her very very much 👍👍👍
Yeh qing can acted male and female role ...but still seow Shen the BEST...
這裡的少華有點萌。調皮。可愛還裝無辜
少華那句陰陽阻隔難相見葉青把他演的好可愛啊~
戲精演法就不一樣!
葉青真的是千古一絕ㄧ小生
有手機真好😅😅😅😅😅
這個軟體真好
兩位小生演的麗君,我都喜愛,但能在這齣戲裡看到葉青和孫翠鳳飆戲.是最難得最經典的好戲,是我的最愛!
葉團長所扮演的皇甫少華非但人品俊逸,演技更是超讚!尤其當他唱著「陰陽阻隔難相見」時,他那左看右看的俏皮神情,實在太可愛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的超優質歌仔戲!
irene lin 小眼神和比來比去的手真的好萌!
愛她的一舉一動 眼神的牽動
還是舊版經典啊!葉麗君太好啦⋯⋯
Joan Yen 同感
這個葉少華對著麗君和畫像左看右看,最後滿臉委屈,葉姐的演繹也太可愛了!
喜歡葉麗君就看葉版的就好了啊,沒必要一直在孫版麗君這裡找存在感吧?一邊說劇好孫也演的不錯但更愛葉麗君,葉版最好最美 ,每集評論都能看到你又捧孫又踩孫,不知道想表達什麼?但凡看過陳端生原著《再生緣》的都會覺得孫版最適合也演的最準確,不說後面亂續寫的《再生緣》情節,孫版完全演出了麗君一心志在朝官的心理表現,在新舊兩版劇本差不多的情況下,兩人卻演出了角色的內心不同之處,於人物刻畫上,葉老師是按狄珊寫的劇本描畫的角色內心,所以麗君是嬌媚的,在“感情”上是心向少華的,可是孫老師版的是承襲了原著麗君「身為女兒身,亦可在朝執筆」的精神,對少華情感只是一個“射柳斷袍”的約定(畢竟誰連個面都沒見到就可以愛他愛的不要命?),再結合狄珊寫的劇本,完美刻畫呈現了原著的再創作,我想當年收視率之高不光是因為兩位小生同台演戲的關係吧,更重要的是因為兩人在琢磨人物上取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喜歡才對。你要喜歡葉版的就去那裡評論,真的不需要在這裡強調葉麗君更好,因為你喜歡的只是葉老師而不是孟麗君,凡是看過原著的只會更喜歡孫版的人物刻畫,在這裡強調只是”孫版在差不多劇本的情況下,孫版的‘人物刻畫‘ ”。
周周 聽妳在胡扯一通、妳也是只喜歡孫所以才說這話?單純評論戲而已。妳可以說孫怎麼好也沒錯,攻擊別人做什麼?誰規定不能評論的?
@@joanyen8608 我攻擊你了嗎?如此玻璃心?笑死
新版更攪笑!!🙏🙏👍👍👍
兩位小生演戲飆戲太好看
不管怎麼看ˋ葉老大還是扮演皇甫少華卡適合
雖然扮演孟麗君也可以ˋ呵呵呵~~~還是少華適合她
瞧她裝萌的樣子ˋ就足夠讓人醉了!!!哈哈哈~~~~~
孫大姊這小生配合的天衣無縫ˋ好個孟麗君!!
這兩人才是ˋˋˋ天作之合!!!
逸奕山 我也有同感
还是演小生迷人
葉老大的麗君還是絕無僅有的,即使是孫仍有不及⋯⋯
逸奕山:赞同你的观点
葉麗君清麗端莊.嫵媚動人...個人認為是經典
葉姐.帥小生.真是超級棒.我好喜歡葉姐部歌仔戲.是我永遠的偶.真讚
部
捨棄
Love yeh acting .....no one can compare with her..演什么就像什么,
很喜歡孫翠鳳耍扇子吟詩,所謂魏晉風流,扇底春風也。
葉少華也演的太呆萌可愛😂😂😂😂
但我還是最愛舊版❤
就像是喜劇了⋯真是令人惆悵啊!
怎麼覺得有隻萌萌的可愛的小白兔的感覺
哈哈哈哈哈~~~~~超級萌翻的葉小生ˋ超級裝蒜的孫小姐!!有得拚喔!!都是精湛ˋ精湛ˋ精湛!!
編劇編的好,妙
導演也導的好
演員也演的讓人看了一眼不忘
Happy birthday Yeh qing!
葉姐實在演技精湛超群,演劉爵主同樣戲好,款服遮不住好身材。應該有機會演譯女生,再配葉麗君雙角定有看頭!
果然是棋逢對手!飆戲,精彩!
X2……👍👍🙏🙏
總覺得楊演皇帝少了一點自然
要乖乖,無法無天
很可惜的是、新版多了很多不必要的贅詞,卻刪去許多美妙的曲調,經典傳統戲劇改成一般般通俗白話,還增加了很多花俏的蝶袖亂舞,或許這是為了迎合年輕人,但是正確作法嗎?實在懷疑!但是無論如何我愛葉相公,無人可跟她比啦!
Joan Yen 我也是覺得演得太過了,好像要把好的東西,急著全部塞進去,還是舊版的比較讓人回味。
我倒是覺得這次的演出,劇組是刻意更動以示和上齣不同,葉青劇團的看點當然是葉姐,葉楊配時重心在麗君身上沒問題,但葉孫配時,雖然孫麗君也是亮點,但當然得追加葉少華的戲份,否則怎麼對戲迷交代呢!葉姐的詮釋比楊哥更細膩,表情也是十足俏皮!
您說的很有道理!只是我真不愛看這種口白很多的歌仔戲,原本很喜歡看黃香蓮。她創團後的戲也都有看,卻沒有辦法像看葉團這樣歡喜,原來是因為口白太多了,就像在看8點檔一樣
葉孫配絕配尤其以"孟"劇取材很適合!此劇葉青歌仔戲劇團創最高峯!無論演員狀況佈景拍攝用心👏!只可惜?為何没乘勝追擊原班人馬由狄大編劇葉孫配再創另佳作????
孫翠鳳是葉姐情商請來搭配演出,也不要批評孫,這樣會讓葉姐難做人,不是待客之道。
少華娶那麼多老婆回去,搞不好後宮最後都被麗君給拉了⋯⋯⋯
soon chwee fong is pretty.I prefer her to act hua tan.she match very well with yeh qing.
是ㄚ~超一流演技讓人一齣一齣
跟妳同感喔^_^
@@nancy7530 石惠君
我現在發現了!葉麗君是不拿扇子的
因為摺扇是書生所用,女子應該拿團扇,此戲麗君雖扮男但其實是女,所以拿什麼扇子都不對,葉麗君不拿是對的,而孫麗君拿了摺扇,看起來增加的不是書生的儒雅,反而是陽剛之氣,即使孫麗君刻意做出女子婉約之態,還是不免讓人覺得稍嫌突兀不順!
momo mo 原來如此!一直也不解這位孫麗君怎麼看都怪怪的
穿著官服時不適合拿扇子的,扇子應該是在便裝時才拿。麗君幾乎都著官服,拿扇子就違和的很 。
葉少華著官服時也是不拿扇的,武裝時也不拿扇。
我較好奇的是,收扇時有時插在腰間,有時插在頸背,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還沒看出來。
容我找個碴,這幅美人圖原本只有八句詩,現在卻多了左邊四句詩,而且筆跡相同,若是少華補題,筆跡應不同才對。
後來少華又補提的詩,只是原著的詩有十六句。戲中詩和原著有點不一樣,而且少華不敢直接提在畫上,而是另外用詩箋。因為他擔心恩師老婆會怪他無禮⋯⋯
冰心不羨紫朱輪,避世留圖自寫真。寂靜素懷傳妙意,澄清秋水凝芳神。
凝眸翠黛愁中色,拂額湘梅睡後春。彎帶臨風虛珮韻,風鞋立月絕香塵。
雙鬟掩映簪花鬢,半袂輕盈舞柳身。對影含愁仍獨訴,背燈欲言豈相親。
綠窗一夕和珠淚,金屋三年待玉人。他日欲尋仙路去,夢魂莫誤武陵津。
@@hclee1823 太感恩您了!我沒看過原著,第一次看到此戲,就是被裡面的詩詞迷住,怎麼能用這麼多的詩詞連串成一齣戲?唱歌是詩,思念是詩,離家題詩,飲酒賦詩 ,賞景吟詩,大殿吟詩,調戲吟詩,洞房吟詩......,整齣戲就是詩的組合,將古詩之美發揮到極致。融合詩歌、戲劇、舞蹈、書法、繪畫、音樂為一體,並以琴棋書畫入戲,彰顯一代才女才華洋溢,冰清玉潔的情操。這齣戲真是經典中的經典,足可列入文化藝術的殿堂。(少華補題之詩是一首七言排律詩,寫得真好。)
那麼您應該也會愛上陳端生的再生緣。就像是七言排律,很美。
我國小看了葉楊版的孟麗君,找原著來看,看了章回小說版,後來才知道彈詞版才是真的原著。彈詞版內容十分豐富且細緻。和紅樓並列為南緣北夢,都是我的最愛。
現在網路上也有電子版,只是錯漏字很多,看得很累。
@@hclee1823 感謝您提供資訊,希望有機會拜讀原著。小時候跟著媽媽看過歌仔戲,長大後就很少看了。這次是意外,本人是書畫愛好者,正好觀看牡丹花教學,無意間出現此戲畫面才看了一下就此著迷,越看越有內涵。紅樓夢很早就讀過,對裡面的詩詞更是愛不釋手,還將它寫成書法觀賞,很高興我們有共同的嗜好,願您美好充實。
畫像,我看倒像李如麟啊!
😅
😅
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