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1.培養興趣2.建立榜樣3.建立時間習慣4.給予獎勵5.善用科技6.和孩子討論未來
我老婆問我:說不定小孩對學習就不感興趣時怎麼辦?我也是這樣回應她,小朋友的好奇心一直以來都是天生的,只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被殺死而已,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她能保持好奇心,同時避免因為教育體制的問題產生不良影響。
很喜歡這類型能拓展國際視野的頻道,我也認為高學歷和高薪常態是正相關的,高學歷會有更多高層次的機會,但也可能會喪失一些低就的機會。一個角度是大學或大學以下去從事的行業可能不容易被課到稅,甚至是避稅逃漏稅的機會較高,所以就算它們是高薪也不容易顯示於政府官方數據,尤其是自行創業者。例如有些餐飲業即便是店面裝潢很好,但不提醒就不會開發票。又或者夜市擺攤、小攤、冰品、飲料店、工地收入前景其實也比一般科技業工作有潛力,趙藤雄也是工地板模出身,有時學歷反而把人綁在高不成低不就的處境,高層水準上不去,底層更好機會的工作不願意低就的情形。
應該說是,高的「理工科」學歷幫助更大,非理工科,至少在台灣,如果就職於企業,薪資條件未必好。
那如果是四大但偏所呢~
@@Hshdsej 除非能進到科技產業,不然薪資天花板就是不高
24歲的我 剛出社會有的體悟就是機運先說人的出生家庭爸媽朋友國家的地區 甚至意外的不可控或直接粗略講我們18歲之前的人生影響我們 塑造我們是怎麼樣的人90%不是我們能控制的細講可以講到每個個體生物身體就有巨大的差異殘缺到完美的體態甚至腦袋機運決定了人生像是涼老爸的兒子絕對是運氣好的不是出生在爛房子小空間食衣有問題 精神壓力緊繃下成長跟著同歲數自己的心裡比較 默默產生自卑心理對未來發展的方向 是18歲以前的人可決定的我不這麼認爲爸媽要說服孩子唸書走一條穩定風險小的路還得是看爸媽居多 我的體悟結論爸媽決定控制了一個人最少一半的人生
@@mark6001 畢業找工作發現 科系對了 私立學校跟我同歲有入場卷進台積電一個月六七萬QQ國立根本沒有優勢 除非頂大畢業我爸媽也是低學歷什麼社會趨勢根本不懂只能靠自己用時間成本去試錯了現在商科鬼轉科技業外商 從底開始之後跳到半導體去台灣相對其他國家 是有希望的的了印度同事說印度工作有工作三十天 一天十二小時 一個月賺一千台幣活在地獄 反思自己現在擁有的 在台灣算頂了
@@mark6001 有藝術細胞自己拼一點去國外發展啊,怪父母有用嗎?
@@murasakiHikaru1210沒用,但是最該怪的就是父母,不生小孩就不會被怪,生了就要概括承受所有小孩的怪罪
沒錯我覺得八字就很準,很多都是天生的,家裡沒權沒錢,實在沒資格生小孩,很多父母不好好出錢,只會出一張嘴,垃圾父母一堆
要維持父母從小給的物質生活就必須努力。這句話是我朋友跟我說的,雖然我不愛念書,但我會規畫自己的目標逼自己前進,就目前來說結果是好的~
而且還要念對類組,不然更捲。
非常實用且中肯的建議,期待涼老爸繼續威出這類有國際觀和教育意義的影片! 希望有天也能到國外念碩士和就業~
讀理工就有差了我是沒買房沒養車,沒小孩住家裡,但是做餐飲,是靠大夜班錢才多一點讀書是一條路,不然就是要找個技能專精就算是當水電工,考證照也是要讀書啊我是覺得讀書是讓選擇變多了如果你成績好,你可以選的學校跟科系就多跟有錢的意思差不多,錢多,可以買的東西範圍就多最沒有用的教育方式:發脾氣,講道哩,自我感動
學歷真的很重要 自己兼任過HR 當信件過多時台清交成政台科以外的都先刷掉
很多後天努力的人才都被埋沒了
為什麼有政跟台科 不是只有四大而已xd
@@深界六層 後天努力才爬上去的也有 例如我 但只努力不夠還要有機緣運氣學歷不是絕對但高學歷出的好人才比例高所以也不能怪公司如此塞選
@@深界六層企業要的是能力,不是努力
我之前面試最差的就是哈佛史丹佛的。 但多倫多大的真的好用。
當年廣設大學,造成氾濫(很多私立大學都只能關門)學生素質,大學=三四十年前的高中研究所也只是大學門檻的概念⋯而產業別,更是薪資高低的關鍵(無論是否研究所)電資電子方面,遠高於二三十年前當年高喊的生物科技產業(大學勝過生科博士)另外,機運也是關鍵遇到賞識的老闆,其他條件都不重要了🤣當然,努力是基本,機運是關鍵🎉
聽你胡說八道。博士訓練的思維與方法,大學再如何都比不上任何一個碩士。更何況是博士水準。你的學歴10之89是連碩士水準都不到。
1:13 這邊對有品質生活持不同意見1. 單身單純只為了旅遊汽車非必要,機車、計程車、大眾交通工具運用得當絕對比養車(每個月支出>2萬)買車便宜甚至每週末都包車1天也比養車便宜2. 租屋基本不用另外繳網路費有品質生活,無課有無課金的玩法,輕課有輕課的玩法,重課有重課玩法並不代表鐵馬樂活生活就一定比開車兜風沒品質
有要生小孩的話,老婆懷孕的話,除非產期算得非常準確並且完全沒有任何意外事件會發生,那麼的確連一輛家用轎車都不用養也沒差。有小孩以後,能確保小孩在凌晨 2 點絕對不會生病或不會出意外,看你住的區域,在台北市可以等兩分鐘上車去醫院或找救兵的話,那真的完全不需要買車與養車。我坦白講,你真的非常年輕,讓人非常羨慕。
講得好!
句句都是精闢但是這種內容其實在20、30年前就有相關的書籍可以參閱,可是為什麼家長不會看,應該說看了也學不會,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讀書考試的父母,才能真的知道如何教小孩讀書。
12:18 金句!從理組一路走進工學院,第一次被一句話點亮了我現在走的道路
哥,主題很好,但收音怪怪的,變來變去,可能要檢視收音或後製的處理。再次感謝哥的分享
感謝,確實有這個問題,改進中
我在加州,15000的大公司60%員工碩士以上,隨便一個sales可能是PHD。你沒看到美國學生如何讀書去好大學的。
我選擇當股東,而不是當員工,好賺不累
感謝你的分享!收音的部分,不知道用吸音的材質蓋住牆壁可否減少echo~~
同感~推薦地毯或裝飾壁毯~但還是謝謝您百忙之中拍片!
謝謝分享
ppt 做的不錯,統計圖表一目了然,主計處給的 raw data 反而看不出什麼資訊,謝謝~
政府公布的各種重要基本統計資料是供各界使用,至於分析則須視使用者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再者看不看得出甚麼資訊,也涉及本身利用資料與邏輯分析的能力。
超卷的,國立食品科學 家裡做模具廠,有2年家電廠機構工程師,想找科技業 機構工程師,一點機會都沒有
科技業機構工程師舉手面向的產品如果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果是還是比較有機會(開模經驗、可靠度工程、檢驗治具...等)但如果不是消費性電子產品,而是機台設備比較多會需要的是機械設計經驗基本不會用到開模,反而比較多的像是計算驅動負載、通訊控制、運動動力曲線分析、動作時序分析、機電整合...等整合性的知識經驗
自學程式,前端工程師,3年拼到年薪百萬。
😮好奇學歷
@@深蹲救台灣 應用英文系
修冷氣 夏天忙冬天爽 一年120
@ 這一看就外商,英文爛的別學
涼爸我的基因真的不行。從小就會國文。無奈女兒遺傳到我。在彰化的公司當行政業務。真實上班時間每日16小時沒有加班費。月入四萬元。如果不夠優秀早就回家吃自己
其實不是很懂碩士博士的需求。 好大學電腦電機其實就很夠了。真的可能是台灣人比較奴性吧。我畢業回台32kNT/mo,天天上16小時以上。我最後在上班時一天才做4-5小時。投資更不用說。真的不用為學歷去讀書。去學學習的能力更重要
吃不吃學歷其實要看科系跟職業並不是沒學歷就去吃土有很多高薪職業因為職業特性其實是沒那麼吃學歷的舉例來說工科裡面資工算是相對不吃學歷的如果你是強者我尤其不推薦唸研究所資工不像電子一樣業界用到的東西研究所才會教各校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硬體資源差異講難聽資工讀研就是去浪費你兩年的時間跟錢去換那張沒啥用的破紙而且你還學不到什麼業界知識軟體工程師跳槽的速度也比其他種類的工程師快通常出社會3~5年以後你的學歷就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且只要不是太爛3~5年也是輕鬆破百
單純只有資工學碩的確如此但如果是跨向度研究所會是另一個新世界有些職位確實是要有雙專長才能夠勝任的,這些職位如果在職才學可能要兩倍時間像是資工學士 + 法律碩士 = 軟體專利工程師資工學士 + 電子/物理碩士 = 矽智財工程師資工學士 + 機械碩士 = CAD/CAM軟體開發工程師
@@deepsoul_seaangel 專項有優缺的優點是在該專項薪水高缺點是把路走窄了
但是直接念研究所有蠻大機會第一年破150甚至更多啊....
@@williamwang2080 還是一樣後面根本沒差多少而且你別忘記你那兩年是在花錢別人那兩年是在賺錢
學歷 是不好不壞的東西過度高捧 過度貶低 都不健康
講完就是要花很多錢 最沒用的方式是最不花錢
收音很不穩定
可是有人大學畢業。也是年薪好幾百
也有國中畢業,年薪好幾百阿
如果沒高學歷,要年薪上百就會做苦工居多。且低學歷要上百,也更要運氣,高薪機率會低很多。
不是有碩博士到便利商店打工考清潔隊員沒有錄取的就在家裡蹲m.ruclips.net/video/IJLZDMTWivo/видео.html
那是個人行為,以為高學歷就可以不用做。或看開了,寧可當事少的收垃圾清潔者。但他們的機會比一般低學歷者多更多。
什麼东西没有,你什麼都没有办法做?应该是钱吧?银行应该不會问你的学历吧?呵呵😂😂
首先,非四大研究所不用去念,我就是失敗例子
許多非四大研究所的畢業生,也是有很好的職涯發展和機會,想法改變命運!加油了!
@@say6731 我已經在職場比你多年,但現實就是如此慘...
@@Buy00937B 所以是萬事具備了,只是非四大研究所?
@@say6731 這其實又回到你最一開始說的大學學歷普及,所以研究所學歷才被拿來作為鑑別。但現在研究所學歷的也是一大堆,所以公司又更進一步的往4大的研究所來篩選。但這些都只是個條件而已,想法改變命運才是真的。
第1k個👍
以前4百萬就可以買個50坪房子,那時的百萬年薪和現在的百萬差2倍以上
1.培養興趣
2.建立榜樣
3.建立時間習慣
4.給予獎勵
5.善用科技
6.和孩子討論未來
我老婆問我:說不定小孩對學習就不感興趣時怎麼辦?我也是這樣回應她,小朋友的好奇心一直以來都是天生的,只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被殺死而已,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她能保持好奇心,同時避免因為教育體制的問題產生不良影響。
很喜歡這類型能拓展國際視野的頻道,我也認為高學歷和高薪常態是正相關的,高學歷會有更多高層次的機會,但也可能會喪失一些低就的機會。一個角度是大學或大學以下去從事的行業可能不容易被課到稅,甚至是避稅逃漏稅的機會較高,所以就算它們是高薪也不容易顯示於政府官方數據,尤其是自行創業者。例如有些餐飲業即便是店面裝潢很好,但不提醒就不會開發票。又或者夜市擺攤、小攤、冰品、飲料店、工地收入前景其實也比一般科技業工作有潛力,趙藤雄也是工地板模出身,有時學歷反而把人綁在高不成低不就的處境,高層水準上不去,底層更好機會的工作不願意低就的情形。
應該說是,高的「理工科」學歷幫助更大,非理工科,至少在台灣,如果就職於企業,薪資條件未必好。
那如果是四大但偏所呢~
@@Hshdsej 除非能進到科技產業,不然薪資天花板就是不高
24歲的我 剛出社會有的體悟就是機運
先說人的出生家庭爸媽朋友國家的地區 甚至意外的不可控
或直接粗略講我們18歲之前的人生
影響我們 塑造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90%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細講可以講到每個個體生物身體就有巨大的差異
殘缺到完美的體態甚至腦袋
機運決定了人生
像是涼老爸的兒子絕對是運氣好的
不是出生在爛房子小空間
食衣有問題 精神壓力緊繃下成長
跟著同歲數自己的心裡比較 默默產生自卑心理
對未來發展的方向 是18歲以前的人可決定的
我不這麼認爲
爸媽要說服孩子唸書
走一條穩定風險小的路
還得是看爸媽居多
我的體悟結論
爸媽決定控制了一個人最少一半的人生
@@mark6001
畢業找工作發現
科系對了
私立學校跟我同歲有入場卷進台積電
一個月六七萬QQ
國立根本沒有優勢 除非頂大畢業
我爸媽也是低學歷
什麼社會趨勢根本不懂
只能靠自己用時間成本去試錯了
現在商科鬼轉科技業外商 從底開始
之後跳到半導體去
台灣相對其他國家 是有希望的的了
印度同事說印度工作有
工作三十天 一天十二小時
一個月賺一千台幣
活在地獄
反思自己現在擁有的 在台灣算頂了
@@mark6001 有藝術細胞自己拼一點去國外發展啊,怪父母有用嗎?
@@murasakiHikaru1210沒用,但是最該怪的就是父母,不生小孩就不會被怪,生了就要概括承受所有小孩的怪罪
沒錯我覺得八字就很準,很多都是天生的,家裡沒權沒錢,實在沒資格生小孩,很多父母不好好出錢,只會出一張嘴,垃圾父母一堆
要維持父母從小給的物質生活就必須努力。
這句話是我朋友跟我說的,雖然我不愛念書,但我會規畫自己的目標逼自己前進,就目前來說結果是好的~
而且還要念對類組,不然更捲。
非常實用且中肯的建議,期待涼老爸繼續威出這類有國際觀和教育意義的影片! 希望有天也能到國外念碩士和就業~
讀理工就有差了
我是沒買房沒養車,沒小孩
住家裡,但是做餐飲,是靠大夜班錢才多一點
讀書是一條路,不然就是要找個技能專精
就算是當水電工,考證照也是要讀書啊
我是覺得讀書是讓選擇變多了
如果你成績好,你可以選的學校跟科系就多
跟有錢的意思差不多,錢多,可以買的東西範圍就多
最沒有用的教育方式:發脾氣,講道哩,自我感動
學歷真的很重要 自己兼任過HR 當信件過多時
台清交成政台科以外的都先刷掉
很多後天努力的人才都被埋沒了
為什麼有政跟台科 不是只有四大而已xd
@@深界六層 後天努力才爬上去的也有 例如我 但只努力不夠還要有機緣運氣
學歷不是絕對但高學歷出的好人才比例高
所以也不能怪公司如此塞選
@@深界六層企業要的是能力,不是努力
我之前面試最差的就是哈佛史丹佛的。 但多倫多大的真的好用。
當年廣設大學,造成氾濫(很多私立大學都只能關門)
學生素質,大學=三四十年前的高中
研究所也只是大學門檻的概念⋯
而產業別,更是薪資高低的關鍵(無論是否研究所)
電資電子方面,遠高於二三十年前當年高喊的生物科技產業
(大學勝過生科博士)
另外,機運也是關鍵
遇到賞識的老闆,其他條件都不重要了🤣
當然,努力是基本,機運是關鍵🎉
聽你胡說八道。博士訓練的思維與方法,大學再如何都比不上任何一個碩士。更何況是博士水準。你的學歴10之89是連碩士水準都不到。
1:13 這邊對有品質生活持不同意見
1. 單身單純只為了旅遊汽車非必要,機車、計程車、大眾交通工具運用得當絕對比養車(每個月支出>2萬)買車便宜
甚至每週末都包車1天也比養車便宜
2. 租屋基本不用另外繳網路費
有品質生活,無課有無課金的玩法,輕課有輕課的玩法,重課有重課玩法
並不代表鐵馬樂活生活就一定比開車兜風沒品質
有要生小孩的話,
老婆懷孕的話,除非產期算得非常準確並且完全沒有任何意外事件會發生,
那麼的確連一輛家用轎車都不用養也沒差。
有小孩以後,能確保小孩在凌晨 2 點絕對不會生病或不會出意外,
看你住的區域,在台北市可以等兩分鐘上車去醫院或找救兵的話,
那真的完全不需要買車與養車。
我坦白講,你真的非常年輕,讓人非常羨慕。
講得好!
句句都是精闢
但是這種內容其實在20、30年前就有相關的書籍可以參閱,可是為什麼家長不會看,應該說看了也學不會,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讀書考試的父母,才能真的知道如何教小孩讀書。
12:18 金句!
從理組一路走進工學院,第一次被一句話點亮了我現在走的道路
哥,主題很好,但收音怪怪的,變來變去,可能要檢視收音或後製的處理。
再次感謝哥的分享
感謝,確實有這個問題,改進中
我在加州,15000的大公司60%員工碩士以上,隨便一個sales可能是PHD。你沒看到美國學生如何讀書去好大學的。
我選擇當股東,而不是當員工,好賺不累
感謝你的分享!
收音的部分,不知道用吸音的材質蓋住牆壁可否減少echo~~
同感~推薦地毯或裝飾壁毯~
但還是謝謝您百忙之中拍片!
謝謝分享
ppt 做的不錯,統計圖表一目了然,主計處給的 raw data 反而看不出什麼資訊,謝謝~
政府公布的各種重要基本統計資料是供各界使用,至於分析則須視使用者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再者看不看得出甚麼資訊,也涉及本身利用資料與邏輯分析的能力。
超卷的,國立食品科學 家裡做模具廠,有2年家電廠機構工程師,想找科技業 機構工程師,一點機會都沒有
科技業機構工程師舉手
面向的產品如果是消費性電子產品
如果是還是比較有機會(開模經驗、可靠度工程、檢驗治具...等)
但如果不是消費性電子產品,而是機台設備
比較多會需要的是機械設計經驗
基本不會用到開模,反而比較多的
像是計算驅動負載、通訊控制、運動動力曲線分析、動作時序分析、機電整合...等整合性的知識經驗
自學程式,前端工程師,3年拼到年薪百萬。
😮好奇學歷
@@深蹲救台灣 應用英文系
@@深蹲救台灣 應用英文系
修冷氣 夏天忙冬天爽 一年120
@ 這一看就外商,英文爛的別學
涼爸我的基因真的不行。從小就會國文。無奈女兒遺傳到我。在彰化的公司當行政業務。真實上班時間每日16小時沒有加班費。月入四萬元。如果不夠優秀早就回家吃自己
其實不是很懂碩士博士的需求。 好大學電腦電機其實就很夠了。真的可能是台灣人比較奴性吧。我畢業回台32kNT/mo,天天上16小時以上。我最後在上班時一天才做4-5小時。投資更不用說。
真的不用為學歷去讀書。去學學習的能力更重要
吃不吃學歷其實要看科系跟職業
並不是沒學歷就去吃土
有很多高薪職業因為職業特性其實是沒那麼吃學歷的
舉例來說工科裡面資工算是相對不吃學歷的
如果你是強者
我尤其不推薦唸研究所
資工不像電子一樣業界用到的東西研究所才會教
各校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硬體資源差異
講難聽資工讀研就是去浪費你兩年的時間跟錢去換那張沒啥用的破紙
而且你還學不到什麼業界知識
軟體工程師跳槽的速度也比其他種類的工程師快
通常出社會3~5年以後你的學歷就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而且只要不是太爛3~5年也是輕鬆破百
單純只有資工學碩的確如此
但如果是跨向度研究所會是另一個新世界
有些職位確實是要有雙專長才能夠勝任的,這些職位如果在職才學可能要兩倍時間
像是
資工學士 + 法律碩士 = 軟體專利工程師
資工學士 + 電子/物理碩士 = 矽智財工程師
資工學士 + 機械碩士 = CAD/CAM軟體開發工程師
@@deepsoul_seaangel
專項有優缺的
優點是在該專項薪水高
缺點是把路走窄了
但是直接念研究所有蠻大機會第一年破150甚至更多啊....
@@williamwang2080
還是一樣
後面根本沒差多少
而且你別忘記你那兩年是在花錢
別人那兩年是在賺錢
學歷 是不好不壞的東西
過度高捧 過度貶低 都不健康
講完就是要花很多錢 最沒用的方式是最不花錢
收音很不穩定
可是有人大學畢業。也是年薪好幾百
也有國中畢業,年薪好幾百阿
如果沒高學歷,要年薪上百就會做苦工居多。且低學歷要上百,也更要運氣,高薪機率會低很多。
不是有碩博士到便利商店打工考清潔隊員沒有錄取的就在家裡蹲
m.ruclips.net/video/IJLZDMTWivo/видео.html
那是個人行為,以為高學歷就可以不用做。或看開了,寧可當事少的收垃圾清潔者。但他們的機會比一般低學歷者多更多。
什麼东西没有,你什麼都没有办法做?应该是钱吧?银行应该不會问你的学历吧?呵呵😂😂
首先,非四大研究所不用去念,我就是失敗例子
許多非四大研究所的畢業生,也是有很好的職涯發展和機會,想法改變命運!加油了!
@@say6731 我已經在職場比你多年,但現實就是如此慘...
@@Buy00937B 所以是萬事具備了,只是非四大研究所?
那如果是四大但偏所呢~
@@say6731 這其實又回到你最一開始說的大學學歷普及,所以研究所學歷才被拿來作為鑑別。但現在研究所學歷的也是一大堆,所以公司又更進一步的往4大的研究所來篩選。但這些都只是個條件而已,想法改變命運才是真的。
第1k個👍
以前4百萬就可以買個50坪房子,那時的百萬年薪和現在的百萬差2倍以上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