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湖南工人挖出一枚20字竹簡,專家:關羽之死我們都搞錯了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5 янв 2022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54

  • @user-lx7ie8kl3q
    @user-lx7ie8kl3q 2 года назад +35

    民心,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人喜歡戰爭,流離失所
    只有高層,高將,高官才會想發動戰爭
    他們把人命當兒戲,自然人民看到機會就會叛變
    關羽雖然是猛將,可惜不會治理,只想一直戰爭,終不得不民心,積怨過深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理論沒錯,放在這不合適,魏吳都有屠城濫殺的記錄,荊州人還是對劉備印象好,不然也不會在絕北道期間四處呼應關公深入曹魏包圍圈的兩、三千兵力,讓關公四處襲擾,導致曹營整整一年無法支援曹仁,直到調"內地"汝南的李通,才能保持完整建制到江陵救出曹仁。包括宛洛一帶,當時多少人起兵呼應?足見曹魏才是暴政。

  • @LIUPPOT
    @LIUPPOT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

    好像也印證劉備自己講的:德民心者、得天下。
    關羽跟在劉備身邊這麼久 這麼精華的東西 竟然沒學到😂

  • @oarveve
    @oarveve 2 года назад +59

    後段講的「在亂世之中,平民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已是最好的歸宿」
    非常實誠,統治層或國號換來換去根本無關緊要,有本事讓民眾過上安穩生活才是重點

    • @Dhsu4321
      @Dhsu43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沒見到中國多少次的農民起義,造成的死亡嗎?太平天國造反幾乎讓中國消失上億人口,不要以為你自己幾句空話酸話,就以為你了解中國人。

    • @Dhsu4321
      @Dhsu43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Kazper Lee 你這人前後自相矛盾,打自己臉,打腫了嗎?前面說中國人千年如何如何,後面説太平天國那些人,還沒有中國概念,不知道你在説什麼胡言亂語?説的不是華夏土地上的那些人嗎?

    • @Dhsu4321
      @Dhsu43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Kazper Lee 你祖宗也是來自那片土地,你在說你自己吧!你自己把自己用一個豬油皿煮的枷鎖套在脖子上,還以爲是掙脫了什麼?🤔

    • @Dhsu4321
      @Dhsu43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楊永吉 中國二字在周朝的銅尊上已經出現,那些住在井底的蛙類自絕於祖先,眼光短淺,有什麼好說的?

    • @JamesTTLiao
      @JamesTTLiao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Dhsu4321 中國政治哲學止於兩千年前孟子暴君放伐論,體制自我糾錯能力到了近現代仍然特別薄弱,至你朝一樣只能靠暴力流血革命。
      你根本不懂的自由民主,基於憲政主義的普世價值要求優先保障人權法治(這正是中國文明最欠缺的一環),那也是二戰末期美英中蘇代表由於歷史教訓所主張的文明根基。
      當個人,而不是當奴才韭菜,可惜五四運動都過了一百多年,你也仍然是胡適陳獨秀魯迅們哀其不幸恨其不爭的一員,走不出極端集體主義和國族迷思。

  • @jamesbond9810
    @jamesbond98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8:25 开始讲竹简内容,大家可以略过其他了。

  • @user-qh6kc4nq1k
    @user-qh6kc4nq1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蜀漢由盛轉衰,是劉備敗走夷陵吧,關羽當時北伐的兵力不過三萬,而夷陵之戰卻損失了八萬精兵,所以之後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擠出全國家當才能弄出那麼一點點軍隊,而且必需小心翼翼的使用,綁手綁腳,打不出豐碩戰果。

  • @user-zs9td6sj3p
    @user-zs9td6sj3p 2 года назад +24

    荊州的重要性是水陸交通並進..它並不適合防守.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出自於孫子兵法把地形分為九地.而荊州屬於交地,交通對彼此雙方運輸都有利,所以可以佔盡地利之便,.所以才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關羽負責督練水師.又是劉備義結金蘭.所以他自然是守荊州第一考量. 如果沒有重兵防守..這種據點是很容易失去的...但是關羽北伐.才給了孫吳有機可趁..如果關羽沒有北伐..同時傭有水陸戰力..孫吳很難撼動荊州的..因為孫吳陸戰並沒有蜀漢強.

    • @happyvvv2849
      @happyvvv2849 2 года назад

      襄陽城適合守城,所以曹操用曹仁守城而不是進攻!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沒錯,關公當時是以一己之力面對魏吳傾全國之力。

  • @user-cz1mr6wj2u
    @user-cz1mr6wj2u 2 года назад +23

    08:29才披露顯現在視頻上面讓閱聽人已漸失耐性!敘事的方式像傳統的說書一而再再而三的賣弄關子,敘事者在爾後的類似的影片節目當中可否變更一下方法,就是先把關鍵性的答案標示出來然後再去解釋他的內容,也就是先把竹簡上面的20個字先標示出來,再去細說它的涵義內容,讓閱聽人可以馬上進入狀況做一個前後的呼應與對照而增加了對知識的追求與樂趣!
    傳統的夫子講堂
    茶館的說書講古
    唉~在資訊爆炸的時代
    是不是也應該改變一下
    賣關子拖泥帶水的習慣

  • @djh2168
    @djh2168 Год назад

    讲解得很到位!

  • @aska12345678999
    @aska123456789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竹簡記載和現有史書,甚至是演義也是兜的起來的,表面是糜芳和傅士仁的叛變,但背後是全荊州人民的厭戰,關羽的失敗就是自負且不得民心,時機不成熟所造成的

  • @user-cz5yo6jf5d
    @user-cz5yo6jf5d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劉備入蜀,可必須要入荊州分兵抗曹、吳。劉備自傲慢所敗。

  • @user-uw7mt4um6l
    @user-uw7mt4um6l 2 года назад +36

    虽然太磨叽了,但是确实是新观点,而且相对比较合理

    • @linlin11888
      @linlin118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1.5倍速

    • @user-cz1mr6wj2u
      @user-cz1mr6wj2u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知識不應該被賣弄
      閱聽耐性也被磨弄
      20個字可以先標示出來讓閱聽人可以前後呼應對照增加求知的樂趣與善知識傳遞的速度!16分鐘不到的一個影片在8分29秒才出現那20個字,求知的樂趣耐心都被打了折扣真可惜!

    • @user-qf1zs2qb5z
      @user-qf1zs2qb5z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中共也不得民心。現在只差一場戰爭

  • @wxp4099
    @wxp40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30

    考証+分析+歸納,總結,合情合理,八九不離十!

  • @giowin66
    @giowin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下面有些人搞錯了
    很多政策問題不是單關羽所能改變
    蜀漢在三國中立國最為倉促
    資源最為匱乏人口也最少
    在國力最弱情況下要與魏吳抗爭
    必然要付出很大代價
    因此蜀漢的國策本就是用高賦稅來養軍備
    在這情況下要百姓生養休息是很困難的
    同時,蜀漢的領導人也以框復漢室為立國原則
    這樣一來,與敵國的對抗也造成急攻作戰與連年征戰
    百姓的人力賦稅更為沈重
    武候跟姜維的數次北伐
    也說明蜀漢的政治型態本就並非以偏安為滿足
    在這種情況下怎能質疑關羽不輕徭薄賦呢?

    • @giowin66
      @giowin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吳地是魚米之鄉也甘願與魏國劃江為界(孫權就曾被曹丕封為吳王)。因此能專注於治理上不另人意外。
      但同時期立國倉促的蜀漢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 @user-bc4nn3ub8c
      @user-bc4nn3ub8c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這不是質疑 而是觀點 也就是關羽戰敗並非意外 而是事出有因 正因為關羽武力強盛 參天大樹忽然傾倒 才更讓人難以置信 實際卻是根基不穩導致 我們所謂的偶然 其實是必然。至於失去荊州是不是關羽的責任 我想那是另一回事。
      關羽有沒有大意呢?在這個年代這個局勢下 能身處這個地位 我想沒人會大意的 但是疏忽則是免不了 畢竟人不可能面面俱到 顧此則失彼 只是代價能不能承受罷了 連諸葛亮都無法預測的問題 怎麼好怪罪關羽呢? 歷代名將 也沒幾個既會帶兵打仗 也能治理民生的吧~

  • @emperor9555
    @emperor95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40

    與其説關羽是大意失荊州,還不如説他是得意失荊州,因為荊州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拿到手,拿的太容易,使關羽因此而志得意滿,得意忘形,目空一切,才造成後來對情勢判斷錯誤,而且一錯再錯,不可收拾,註定失掉荊州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錯,你不知道有絕北道之役的歷史,若劉備真的寸功未立,也沒有表現出驚人戰術能力,孫權怎會輕易同意魯肅把荊州的防線讓劉備分擔?需知豬隊友比神對手更可怕啊!結果反倒是孫權不顧唇寒齒亡之理,做了豬隊友。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emperor9555 嗯?沒那麼嚴重吧?大家都有言論自由啊...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emperor9555 感謝友善的回覆,請容在下分享個網友整理的絕北道之役:
      www.ptt.cc/bbs/SAN/M.1544828101.A.11C.html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emperor9555 絕北道之役分散於諸將傳記,主因應是三國志視魏晉為正統,故多數幫曹營諱敗飾功。以兩三千人深入江漢平原(等於是身處曹軍的包圍圈)執行襲擾任務一整年,絕不是容易的事。您可再觀製作質量比較高的史大郎影片,可知關公並沒有志得意滿、得意忘形、目空一切。
      ruclips.net/video/2mnpu7-XTPg/видео.html

    • @weiliangtan4203
      @weiliangtan42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zz3hh6mz2b 刘备武艺怎样不知道,但有一定的行军带兵能力,多半是被三国演义给弱化了,只会哭嘛。

  • @user-ew2bc5lg1i
    @user-ew2bc5lg1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還是可以說是大意失荊州,因為沒得荊州民心,強硬徵兵,硬要出兵才導致後來呂蒙之計得逞,所以還是大意了

    • @user-ew4hg4eu6b
      @user-ew4hg4eu6b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没有建立督战机制,还是大意了,逃兵通常都是斩首。

    • @user-ew2bc5lg1i
      @user-ew2bc5lg1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ew4hg4eu6b 是的,但那個時代可以逃兵逃的這麼多的,甚至反叛的,可見當時關羽真的不太得民心,有點懷疑水淹七軍的謀略性了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ew2bc5lg1i 不可能啦~若是關公不得人心,怎可能以一己之力率少數兵馬就能鎮守荊州讓魏吳不敢妄動?
      魏吳都有屠城濫殺的記錄,荊州人還是對劉備印象好,不然也不會在絕北道期間四處呼應關公深入曹魏包圍圈的兩、三千兵力,讓關公四處襲擾,導致曹營整整一年無法支援曹仁,直到調"內地"汝南的李通,才能保持完整建制到江陵救出曹仁。包括宛洛一帶,當時多少人起兵呼應?足見曹魏才是暴政。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不可能啦~若是關公不得人心,怎可能以一己之力率少數兵馬就能鎮守荊州讓魏吳不敢妄動?
      魏吳都有屠城濫殺的記錄,荊州人還是對劉備印象好,不然也不會在絕北道期間四處呼應關公深入曹魏包圍圈的兩、三千兵力,讓關公四處襲擾,導致曹營整整一年無法支援曹仁,直到調"內地"汝南的李通,才能保持完整建制到江陵救出曹仁。包括宛洛一帶,當時多少人起兵呼應?足見曹魏才是暴政。

    • @user-bc4nn3ub8c
      @user-bc4nn3ub8c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大意指的是應注意能注意卻沒注意 想不到沒想到的事算不上大意 只能說失策了。

  • @user-el1bf3bt8j
    @user-el1bf3bt8j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劉備的軍團,所有武將,都是生兒者多數,有些人娶妻後,生兩個兒,或是生三個兒!劉備兩個女兒被曹操抓住!就只剩下關羽,有一個漂亮的女兒,
    關羽,生門死門傻傻,分不清楚,生門不要,選擇死門!最後整個家,都落在呂蒙手中,廖化被圍,放下武器直接投降!
    呂蒙對廖化,還有關羽的家人,自由活動
    所以廖化才能有機會,逃跑,關羽敗亡關平陪死,關羽的家人,呂蒙與孫權沒有誅殺,只是老百性對待!

  • @JK-vf3wo
    @JK-vf3wo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當初的蜀漢百姓生活不會比魏國好。

  • @user-oj4jz2su6p
    @user-oj4jz2su6p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家利益很重要,但是老百姓的利益也重要。

  • @wangjunwei431
    @wangjunwei431 Год назад

    我覺得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 @user-kg2ex4rb9k
    @user-kg2ex4rb9k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分析的有道理。

  • @noter214
    @noter2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歷史總是很有參考的價值存在..就跟人性是一樣的

    • @hh12331
      @hh1233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实,关羽就是自视清高,除了武力尚拿的出手外,几乎一无是处~

  • @user-tr8ni2lx9l
    @user-tr8ni2lx9l 2 года назад

    勇狠及仁慈是很難並存的,關羽是戰將,那就很難仁慈,後代對他的評價是義薄雲天(講義氣)~

  • @user-uy3zd7em8x
    @user-uy3zd7em8x 2 года назад +31

    原來不是戰敗而是人逃光了!關羽戰場上勇猛但不會治理地方跟人際關系因為高傲

    • @godchubat
      @godchubat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當而治之

    • @user-ep3nd3ko5b
      @user-ep3nd3ko5b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历史上,是糜芳傅士仁投降,
      导致荆州失陷
      而关羽的士兵全部是荆州人,他们的家人都在荆州,
      关羽当然不可能战败,这种情况下
      军心溃散,会全部逃跑也正常。

    • @user-ln6up3rq9j
      @user-ln6up3rq9j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不一定,只是作者用有限的知识来表达有限的观点。历史是一种文化,用几个字就反转历史有点牵强,苏联解体时就遇到歪曲事实真相……。如果真相如斯,也请三思,不要哗众取宠,让人们的偶像失去光泽。

    • @qilongli6360
      @qilongli6360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出土竹简,仅供参考。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ln6up3rq9j 本日最中肯

  • @user-xe5wx4lo4r
    @user-xe5wx4lo4r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誰說匡復漢室沒有填飽肚子重要的,重要千萬倍吧,看因為荊州人民的苟且偷生,短視近利的結果而帶給子孫日後匪類當權與之後五胡亂華與魏晉南北朝,中國最紛亂,人民最痛苦貧窮的年代。今天大陸、台灣又何嘗不是,人民被統戰所誘惑而選擇會騙人的掌權,捨棄剛正不阿的正人君子,不然中國早取代美蘇成為引領世界的領袖。而老天爺最終做出的審判才是關羽及所有不會權謀的正人君子的正確評價。也就是人的正確評價在天不在愚癡世人。就像雍正與八爺是還好有康熙這個明君來選,不然如果讓百姓來選,雍正絕對選不贏會做人不會做事的八賢王。

  • @user-bs7dl1ml8f
    @user-bs7dl1ml8f 9 часов назад

    戰區戰地人的管理出了問題,百姓要的是身家安全,士卒長年久戰的疲憊,大家都處在高度壓力之下,雖說是三方陣營共同的問題,只要是內部被煽動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很容易讓敵方找到突破口,敗勢隨之而來。

  • @xiao_my
    @xiao_m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看法也還是有些矛盾在,帶兵遣將幾十年我是認為徵兵的方式並不會傻到用匡復漢室這種說法,對於一位將領來說或許無法完全掌握民心,但我認為就連一般的將領對於軍心的控制都有著非常高段的手段,更何況是這位響噹噹的英雄人物。

    • @user-bc4nn3ub8c
      @user-bc4nn3ub8c 2 года назад

      帶兵遣將幾十年?關羽跟著劉備 一直是兵少將寡 顛沛流離 何來帶兵遣將一說 更多的是靠著個人武力強勢領導一方 。 而歷代將領 懂得領導軍心的是不少 但能洞察民心的 則是少之又少 不然舉十個出來試試? 更別說徵兵從來不是將領在執行 他們更多的是提出需求 量出為入 而非量入為出 哪有精神放在民生上 基本上要顧好民生 仗就別打了。這也是劉備一直得民心的緣故 關張跟劉備在這點就不同調 認為劉備太過仁慈。

  • @user-ik7vn2ip8h
    @user-ik7vn2ip8h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

    武將畢竟程度還是有限,能攻但未必能守,更何況關羽個性孤僻自傲,早晚必將自己陷於絕境。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魏吳都有屠城濫殺的記錄,荊州人還是對劉備印象好,不然也不會在絕北道期間四處呼應關公深入曹魏包圍圈的兩、三千兵力,讓關公四處襲擾,導致曹營整整一年無法支援曹仁,直到調"內地"汝南的李通,才能保持完整建制到江陵救出曹仁。包括宛洛一帶,當時多少人起兵呼應?足見曹魏才是暴政。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關公個性若是孤僻自傲,哪可能憑一已之力鎮守荊州讓魏吳不敢妄動?三國志是以魏晉作正統的史觀,是出名的替曹魏諱敗飾功的正史。

    • @pearls997
      @pearls997 2 года назад

      @李惠卿 認同 🙂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pearls997 您也別有壓力,我不是針對您個人,是針對帶風向隨便否認人有正向、良善面的論述。

  • @user-wx1zh4ud7p
    @user-wx1zh4ud7p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作戰時軍民沒有一條心,必敗無疑。

  • @user-el1bf3bt8j
    @user-el1bf3bt8j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關羽,率軍北上,如果跟孫權結親家,就有開口,向孫權,借兵借將借軍糧的機會,孫權派特使,慰問勞軍!開口向關羽,索討關羽的惟一一個漂亮的掌上明珠,遠嫁同盟的吳國主君的兒子,這是在孫權未答應曹操的條件下!首先試探關羽的動向與心意!孫權原則上還是想跟關羽結親家,因為只有親家的關係,才能夠免了關羽偷竊東吳軍糧的事!

  • @user-yk9ej1gm9u
    @user-yk9ej1gm9u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大意失荊州 就是關羽搞出來的
    就是自己覺得很厲害
    不聽別人的勸阻 結果咧~
    就去出兵去前線打 被調虎離山
    被敵人佔據荊州城 歷史就是這樣演
    很難改的掉了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閣下錯了,另有詳細分析,你自己看吧:
      ruclips.net/video/2mnpu7-XTPg/видео.html

  • @user-cz1mr6wj2u
    @user-cz1mr6wj2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竹簡上面的20個字在08:29才披露

  • @renomachen6959
    @renomachen695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一直繞圈圈,才切入重點

  • @amos3927
    @amos39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精彩獨到的分析,建議下次不用拉得那麼長,令影片更精煉。

    • @drliu7937
      @drliu7937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评论到位

    • @user-cz1mr6wj2u
      @user-cz1mr6wj2u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知識不應該被賣弄
      閱聽人耐心被磨弄
      16分鐘內的節目在8:29才披露顯現那20個字,唉~耐心已經被磨削了一半,求知的樂趣也降低了一半!
      敘事旁白善知識的效果也被打了折扣!倒讚也是我按下的!
      傳統的夫子講堂
      茶館的說書講古
      應該隨著資訊時代的爆炸而作些改變呢?!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拔襄陽郡
    ......
    表到許都,曹操在鄴郡聞知玄德自立為漢中王,大怒曰:「織蓆小兒,安敢如此!吾誓滅之!」即時傳令,盡起傾國之兵,赴兩川與漢中王決雌雄。一人出班諫曰:「大王不可因一時之怒,親勞車駕遠征。臣有一計,不須張弓隻箭,令劉備在蜀自受其禍;待其兵衰力盡,只須一將往征之,便可成功。」
    操視其人,乃司馬懿也。操喜問曰:「仲達有何高見?」
    懿曰:「江東孫權以妹嫁劉備,而又乘間竊取回去;劉備又據占荊州不還;彼此俱有切齒之恨。今可差一舌辯之士,齎書往說孫權,使興兵取荊州,劉備必發兩川之兵來救荊州。那時大王興兵去取漢川,令劉備首尾不能相救,勢必危矣。」
    以上是三國演義內容,僅供參考。

  • @kevinlien7107
    @kevinlien710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得民心者得天下,誠然也!

  • @aoecii7115
    @aoecii7115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稅賦過重怪到關羽頭上其實就有些不對了;這一點劉備要負全責;而蜀漢的稅一直都很重,如果不是靠著復興漢室當賣點,人心早散了。

    • @JamesTTLiao
      @JamesTTLiao 2 года назад

      問題是,除了他的北方軍閥,誰真要跟著花錢玩命「復興漢室」?!Never ever!
      別老是那麼容易被儒教所騙。

    • @aoecii7115
      @aoecii7115 2 года назад

      @@JamesTTLiao 賦稅過重問題這種國家層級的政策問題和儒教有和關係?

    • @bobonebird2022
      @bobonebird2022 2 года назад

      儒家就是舔皇黨,中國特色奴隸制度的創造者,如同現今阿富汗的大學士,本質為宗教組織,更像西方基督,也可說兩本一樣的瞎扯書籍同降於世,一本論文,一本聖經。

    • @user-bc4nn3ub8c
      @user-bc4nn3ub8c 2 года назад

      @@aoecii7115 因為儒家思想是要忠君 所以興復漢室是最高指導原則 一切可犧牲 更別說區區稅金了

  • @user-el1bf3bt8j
    @user-el1bf3bt8j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關羽在定數的歷史上,選擇了死門!
    如果,關羽選了答應孫權的條件,同意將惟一的女兒遠嫁孫權的兒子,順便提了條件,請孫權答應,借兵借將借軍糧,完勝于禁龐德徐晃曹仁!整軍休養三年後,出兵三萬幫助孫權拿下合肥,幫孫權開通了,進取徐州的機會!關羽怎麼可能,沒有辦法,幫助劉備匡復漢朝

    • @qilongli6360
      @qilongli6360 2 года назад

      历史已经无法改变!大意失荆州历代传唱!现如今的关二爷,还是代代相传的威武霸气人人敬仰的战神!!!👍

    • @user-el1bf3bt8j
      @user-el1bf3bt8j 2 года назад

      登基為玉皇上帝,偷偷蓋上玉帝的印章
      造成了日本🇯🇵,自1912年開始,對俄國侵襲與對南方的舊中國,展開了無數次的
      侵略與大屠殺!
      這個關羽,偷竊孫權糧草,偷蓋玉帝印章
      早就不是玉皇上帝的職位了!

  • @zhengfahan497
    @zhengfahan497 2 года назад

    百姓是本。

  • @user-tn4vb8qc4n
    @user-tn4vb8qc4n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所以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歷史!這部小說很多處誤導中國人,

  • @user-gd5bg9ex1u
    @user-gd5bg9ex1u 2 года назад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 在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中,對於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從正文部分到注釋部分,都是一筆帶過。書中僅模糊的寫到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曾占領過南京地區。在占領的那段時間當中,或許是發生過屠殺行為的

  • @user-ql1hq9dg9r
    @user-ql1hq9dg9r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孫劉聯軍之所以解體,孫吳短視近利固然有錯,但更大的問題在於劉備陣營,而且是出在劉備大本營,而非荊州。
    所以,無論關羽有沒有答應聯姻,最後孫權都會偷襲荊州。
    劉備犯的錯很明顯,既然號約同盟,那就該利益共享,而不是想獨吞。阻止孫權進攻益州,卻又自己獨吞益州,
    更大的問題在於自己稱王,把劉備自己置於孫權之上,讓本來只被孫權當成附屬的劉備,一下子矮了劉備數節。
    這時如果劉備將荊南四郡全送給孫權,並推舉孫權為吳王,那才可能避免孫劉分裂。
    但劉備陣營只想佔盡便宜,那這種同盟對孫權來說,當然就沒存在必要。
    話說,當時關羽大約只有3~5萬兵馬,根本不可能分兵去防備孫權,這時的外交要靠益州的劉備去穩固,但劉備並沒有動作。
    對了,當時荊南四郡價值總和可能還不如一個南郡,更不用提和南陽郡比了。
    把荊南四郡送給孫權,讓孫權出兵分擊曹操,而關羽拿下南陽郡,才是當時劉備最好的戰略。

    • @user-ql1hq9dg9r
      @user-ql1hq9dg9r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覺,三國演義是為了美化劉備完人形象,就只好讓二爺揹大意失荊州的鍋了。
      甚至劉二代為了老爹形象,也不承認自己老爹戰略錯誤,反而給了二爺一個惡諡。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說得非常好。
      我十三歲的時候讀三國演義,就覺得這個合作利益共享的問題非常的大。羅貫中有些暗示是更高層次的價值個性問題,因此諸葛亮也難處理。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基本上,的確在成為漢中王後,第一個要快速處理的就是孫權關係。因為曹操也會立刻腦筋動到孫權去。
      氣死了周瑜有什麼好高興的;把不是自己努力的荊南四郡坑佔了,兵力又不足守有什麼好爽的。漢中稱王後,如果沒有相應的威望、鄰近勢力關係與治理,哪有什麼好高興的。
      以軍師來說,氣死周瑜,以及未交代荊州四郡問題應對方案,的確都是戰略上的最大問題。就算不特別提軍師戰略,但這些人從根本上未盡力實踐自己的聯吳抗曹隆中對等。
      中國南部的風格,真的有那種一時高興一時爽,爽到別人不爽了都沒發現的問題。雖然關羽應該是中國北部人,但中國南部這種暗中互相坑,互相看不順眼,關鍵(合理或不合理)扯腿的風格,是很明顯的。
      如果搶佔了荊南四郡,交回兩個,對方還得開心咧。四個全佔,一副厚臉皮,別人不一把火全燒了才怪。

  • @musk5051
    @musk5051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了八分鐘才進入正題啊😂

  • @Loyaldark
    @Loyaldark 2 года назад

    所以也还是可以说这是关羽的大意。 民心一直是各国各朝需要考虑的事

  • @roy5349
    @roy534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荊州本說要給東吳的

  • @cw2325
    @cw23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20字的竹簡拖了八分鐘才講....
    關羽之死終究還是因為東吳反叛,不然孫權取得荊州後放人不就好了,也不會搞到後來蜀吳兩敗俱傷....

  • @user-go3xf9zd4d
    @user-go3xf9zd4d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他能够打天下而未必能够治天下。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閣下錯了,另有詳細分析,你自己看吧:
      ruclips.net/video/2mnpu7-XTPg/видео.html

  • @user-fd2tw3do6f
    @user-fd2tw3do6f 2 года назад

    結果東吳的統治也沒有比較善待庶民百姓,只是大勢已去,掀不起風浪了。

  • @user-hh3ne4bh7g
    @user-hh3ne4bh7g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關羽是武將出身所不以知如何得民心,情有可原。但現在的政治為選票欺騙人民,可耻。

  • @user-ig8bt4zu3m
    @user-ig8bt4zu3m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上面在播關羽的影片 下面在為中國美國的生活吵架 真跳痛 居然還能吵1個月 開眼界了

  • @playw-eg4dx
    @playw-eg4dx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在下有新的見解想法,諸葛孔明應該對劉備軍痛失荊州及關羽、關平、周倉等將領、損失軍隊負起最大責任,因為諸葛孔明身為第一軍師應該要對關羽和諸位將領的性格及專長非常了解,什麼樣的人適合派用在什麼樣的角色位置,這不就像是一個企業擔任總經理本來就應該要有識人、用人的能力嗎?
    若是諸葛孔明帶領關羽前往蜀地救援劉備軍,讓關羽、張飛在爭奪蜀地、開疆闢土的舞台上發揮專長而擔任正、副先鋒大將,相信關羽一定很樂意,在下認為關羽的性格、能力適合派往前線打仗但不適合守城,實在是太可惜了。
    況且諸葛孔明若帶領關羽在爭奪蜀地的前線會師劉備,有劉備、孔明一起盯著,也不容易發生無力挽回的錯誤決策及損失慘重局面,萬一諸葛孔明就算是遇到在陣前叫不動關羽,但是關羽一定會聽從大哥劉備的話😄投名狀的戲詞:大哥永遠是對的👍
    而誰更適合擔任留守荊州的角色呢?早在10幾年前在下就有這個想法在網路上留言,在下若是諸葛孔明就會任命性格穩重、典型軍人服從長官角色的黃忠及擅長外交、能言善道的孫乾兩位一起留守荊州,兩人一文一武可以互補所長,孫乾可以在外交手段及遊説口才上想方設法不要激怒東吳以避免荊州處在被東吳及曹魏聯手夾擊的不利局勢、及治理內政,而訓練軍隊、防禦工事交給黃忠,
    若遇曹魏來襲,黃忠一定會飛信告知讓孔明知道,並按照諸葛孔明的建議在軍事上布陣,不會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如此黃忠、孫乾必能合力保住荊州。
    所以若真得有平行宇宙,那麼請另一個平行宇宙的諸葛孔明先生聽到在下的人事命令建議想法~腦波量子傳達,派黃忠、孫乾合力留守荊州,加上底下一些能力還算中上的武將、謀士輔佐共事荊州,變成諸葛孔明帶領關羽前往蜀地與劉備軍會師,那麼歷史結果可能會改寫,荊州勢必難攻。
    若另一個平行宇宙的蜀漢沒有失去荊州,也沒有失去關羽、張飛,也不會發生後面劉備為了報仇而發兵東吳還被吳將陸遜火燒聯營折損大軍,蜀漢若沒犯下以上錯誤決策而保住國力元氣及精銳部隊,那麼平行宇宙改寫歷史變成與我們生存的世界發生不同的結果,統一天下讓蜀漢繼承歷史正統是有機會的。
    PS:在下雖是支持蜀漢迷卻反而最欣賞的是司馬懿,在司馬懿身上有很多可學之處,他會識人、用人,更會教人,提昇屬下能力、訓練部屬成為獨當一面。雖然他老狐狸陰沉、老奸巨猾、高情商、高EQ、大氣度,但處在征戰殺伐的亂世本該效法如此。

    • @playw-eg4dx
      @playw-eg4dx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哈哈😄很高興大家可以一起針對三國歷史聊聊,從中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而得到啟發👍
      在下認為孔明不會用重要的荊州地理戰略位置來坑關羽、換關羽的命,因為從孔明的隆中對可以看出他想要利用荊州和蜀兩地理位置來同時出兵夾擊曹魏,才能有勝算,可見荊州對蜀漢未來發展是很重要的,除了賠了荊州還一起賠上許多水軍將士性命:周倉、關平、王甫、趙累及訓練多時的精銳軍隊,怎麼算都是划不來。
      若孔明要壓制關羽,有大哥劉備當家,關羽、魏延一定服從劉備,
      頭腦聰明的孔明若真要坑關羽,其實不用費一兵一卒、不必見血,孔明一定有更高明的權謀手段方法來坑關羽、挫關羽驕傲銳氣。
      況且當時蜀漢求才若渴、人才不及曹魏教育訓練來的更好更多,加上外部還有兩大勢力曹魏、東吳威脅著才剛要成氣候的蜀漢,所以在下認為就算要內鬥清算、爭奪權位未免言之過早,也應該先讓自己的勢力強大到不受外敵威脅之時再動手也不遲啊!
      何必動搖國本、損兵折將來換取政敵性命的權位之爭呢?蔣中正和毛澤東合作也是等外敵日本軍回去,再來內部鬥爭大位。
      以上是在下小弟愚見,只因在下剛出生不久患大病白血球不明原因異常暴增、很多小孩患此怪病死亡,當時醫術沒有像現在進步,醫師搖頭束手無策,被靈驗的主公 關聖帝君救了一命,時刻感激在心,長大後看了三國才知關公生前歷史,對於蜀漢失去荊州未能延續漢室統一天下感到非常可惜及扼腕🤣
      所以有時會想想該如何在蜀漢未失去重要的荊州之前可以去避免悲劇發生,扭轉乾坤、改變歷史。
      玩三國志遊戲時喜歡操作蜀漢失荊州這個章節來扭轉戰局、有挑戰性的讓關羽不死、存活下來,荊州不失,還蠻好玩的。
      看完三國,讓在下覺得畢生受用的是司馬懿很值得學習,所以難怪跟在司馬懿身邊久的武將也都被他訓練成有勇有謀、獨當一面的大將。

  • @davidykx
    @davidykx 2 года назад

    评论得好!

  • @user-ww1op6vr8y
    @user-ww1op6vr8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東漢末年,不是已經發明有了 紙張了, 此時依然用竹簡?

    • @user-ey2zg1pp6s
      @user-ey2zg1pp6s 2 года назад

      那時還算高單價的高科技物品吧!
      不然歷代三國影視,怎麼都還以竹簡為書寫工具?
      雖然,蔡倫嫌竹簡笨重,首創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造紙。樹皮內含物木素、果膠、蛋白質,製造也較為麻煩、困難。
      而蔡倫死後約80年,在山東有位叫左伯的,多用麻料和當地豐富的桑皮原料,加以改良成「左伯紙」。但左伯紙的原料以及工藝複雜於竹紙,不利於當時用紙量的的發展,因而成為中國手工紙裏面的一個眾小品種傳承下來。
      後人提到紙的起源史時往往將左伯與蔡倫並列,如唐李嶠《紙》詩句:“妙跡蔡侯施,芳名左伯馳。”清乾隆帝《紙》詩句: “不知有漢蔡倫合,漫數唯萊左伯嘉。”“乾降帝《題金粟箋》 詩句:“蔡左徒曾紀傳聞。”
      既然東漢後期已經生產出諸如左伯紙這種質量高的紙,而紙的產量與質量之間又有互為因果的關係,説明黃巾起義之前造紙產量本來處於 上升勢頭。三國時期簡牘使用的回升,並非因為紙不如簡牘優越,而是供應量的下降,所以當時少量的紙卻受到人們的珍惜。
      簡帛長期用於書寫朝廷文件、詔令,遲遲不能退出歷史舞台而被紙取代, 也與上層社會的習慣勢力有關。三國時期仍然認為最重要的文件應該鑄成鐘鼎,其次則書於竹帛,才能長期保存為據。
      《三國志.魏.陳思、王植傳》稱:“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長沙走馬樓大批昊簡出土於地窖,初步被認為是作為檔案文書封存,其中許多是契約合同的憑據。説明當時人們仍認為紙不適於長期保存。人類對紙的優越性能經歷較長的認識過程。
      黃巾之亂後供應量降低,代表成本增加,一般都在世家大族以上的階層使用,普通百姓還是用不起。如果照你所求用紙保存的話,當時基本就只能用人工手抄謄寫(因為印刷術你懂的!)。
      從紙張成本、保存條件、保存成本來說,以三國的經濟狀況,大概保存這些大量的官方紙張就會被拖垮了吧?

  • @at19890711
    @at1989071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在呂布死後二爺看誰都是插標賣首爾 太滿了

  • @erichung3376
    @erichung33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木片竹簡能在水中泥中泡1000年而不爛?

    • @rchung9408
      @rchung94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會不會氧少 所以竹簡不腐爛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rchung9408 竹簡難存,通常的確要避水避氧。有時偶有造假出現,不過還可以看字體來判斷真偽

    • @yizeng7798
      @yizeng7798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在隔绝空气的淤泥中保存反而是最完好的,"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 @ronniechen99
    @ronniechen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只有小叮噹的時光機才能破解這個謎題!

    • @user-bc4nn3ub8c
      @user-bc4nn3ub8c 2 года назад

      小叮噹只會帶你回日本歷史😒

  • @akaonilee
    @akaonilee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大耳賊:我2D天下無敵。

  • @panzertank8074
    @panzertank80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應該是太抠了,下面積㤪已深才會大軍瞬間瓦解,都棄他而去

  • @fangfenfen4001
    @fangfenfen400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历史是神安排的一场大戏,人都在这场大戏中表演自己的角色!

  • @ryoshukayuki7905
    @ryoshukayuki790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蜀漢衰弱是因為夷陵之戰啦

  • @Ccc-id6gd
    @Ccc-id6gd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好厲害啊!一個竹簡可以存放千年而不腐爛,這是何等厲害的科技,有研究出配方嗎?我是很懷疑啦!不好意思說不可能啦!

  • @user-xu5yn8go9m
    @user-xu5yn8go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字,“軍故吏東陽里,徵兵一萬,建安二十四年秋叛出走”

  • @newbieisback
    @newbieisback 2 года назад

    8:20 再開始看就可以

  • @user-wp4dj1tg7z
    @user-wp4dj1tg7z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對啦,關羽是在山岐被村民刺死的

  • @user-mh9ff2fz3g
    @user-mh9ff2fz3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1將功成萬骨枯,侵略戰爭倒霉的是人民,千萬不要去做烈士。

  • @user-metaverse-in-Taiwan
    @user-metaverse-in-Taiw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還有劉小子也要檢討

  • @user-zx5cp2lh4r
    @user-zx5cp2lh4r 2 года назад

    聽了整整7分鍾,重點呢?

  • @willamazing1338
    @willamazing133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千錯萬錯都是孫猾獹的錯😂

  • @cashbbq5064
    @cashbbq5064 2 года назад

    08:26秒,20個字『軍故吏東陽里增丁一萬,建安二十四年秋叛出走。』

  • @chuihoiwa5255
    @chuihoiwa52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天下烏鴉一樣黑,以為換了個主就能比之前過上幾天好日子,就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一長,就算天下平定都要交重稅.......

  • @user-vx9cm9it4o
    @user-vx9cm9it4o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5分鐘講了一串,重點沒有提一字

  • @rays1139
    @rays11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太磨叽了!!!!!!!!!!

  • @user-ey1tk8uo3i
    @user-ey1tk8uo3i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两大强敌,不扩军备战行吗?关键是不能听诸葛亮去伐魏,而是要坐镇荆州,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东吴。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諸葛亮沒有要關羽去伐魏,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隆中對都沒有。
      [補於2022/2/8] 看了某一位不錯的RUclipsr在此篇我們發言後的時間點分享的影片,提到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與孫權交好之外,當天下有變,一位上將率領荊州之軍以向宛(城)、洛(陽),應該是荊州的西北方與北方。某種程度來說,目前初看內容,應該是有北伐之意。只要隆中對全文都是諸葛亮寫的,我上面的這一句說法應該是不對的。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諸葛亮若真的是軍師,他的戰略問題,就是沒有在益州漢中成功後,提前或立刻面對孫權的關係。
      光是最基本的,曹操兵再敗於漢中,一定會聯繫孫權,另外後方策反,這應該是很基本的戰略吧,沒對這個做反應才是諸葛亮最大問題。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你說的論點不是不能討論。但,「漢中戰役,劉備勢力才剛跟曹操直接對幹完」耶,你怎麼好像講的曹操是個開心和平的好鄰居一樣?
      你說的,如果跟劉備在漢中打的對象不是曹操,那還可以討論。但是曹操在建安十八年挾天子自立魏公(魏王);建安二十年打敗漢中(益州北部)的張魯後,獲得繼續南下的路口,劉備在此與他爭奪漢中。這是曹操勢力另一條南下的大途徑。
      諸葛亮的問題是在曹操明顯會破壞孫劉關係卻沒在戰略上應對,佔光了便宜,加以魯肅在建安二十二年以46歲病逝,而關羽單刀赴會對魯肅的強硬當年也是靠孫權勢力吞下。魯肅過世後,這時候孫劉關係需要強力的維護。這件事沒有做,建安二十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期間發生什麼不都很合理嗎

    • @user-hk1pl6vb3t
      @user-hk1pl6vb3t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th8qh2in2m ㄔㄔ吃ㄔㄔㄔ吃ㄔ吃ㄔㄔ吃吃吃吃吃吃ㄔㄔㄔㄔ吃ㄔㄔ吃吃吃吃ㄔ吃ㄔㄔㄔㄔㄔ吃ㄔㄔㄔㄔㄔ吃吃吃ㄔㄔ

  • @sethqu9980
    @sethqu9980 2 года назад

    9:17 “烈火烹油”?

  • @a2013qpr
    @a2013qpr 2 года назад

    羅貫中解釋解釋

  • @007TWKS
    @007TWKS 2 года назад

    呂蒙不是吳下阿蒙

  • @kachunwong8184
    @kachunwong81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8:27 「東故吏東陽里增丁一萬,建安二十四年秋叛出走。」20字。

    • @bobonebird2022
      @bobonebird2022 2 года назад

      關羽掠奪人口充丁,中國特色之一,豪強眷養奴隸制度,周星馳的9521最佳演示,直到清末民初接觸西方思想才改變,共產黨當年口號策略不是亂喊的。

  • @0983450838
    @0983450838 2 года назад

    呂蒙也不是無名小卒啊!他可是當時東吳大都督。🤔

  • @MYLI-wg1ui
    @MYLI-wg1ui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昔時,他的戰神形像發光發熱,盖過了他對政经民生認知不足的弱項。不當的時間出现在不當的地點,祗能早走多步,是成敗的平衡嗎?還是天知曉?

  • @a6663788
    @a66637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關羽應該沒玩過三國志11,不斷徵兵會導致治安下降~低過80會出現賊兵⋯⋯

  • @enghwalim4968
    @enghwalim49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关羽当年没用微信所以才兵败如山,而且他也不会淘宝。😂😂😂

  • @user-ey1tk8uo3i
    @user-ey1tk8uo3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荆州是被诸葛亮无条件联吴的战略送掉的,当然,关羽对东吴缺乏警惕是直接原因。
    关羽受诸葛亮误导,始终没有明白荆州的头号敌人是东吴,而不是曹魏,关羽不去进攻襄樊,荆州丢不了

    • @user-th8qh2in2m
      @user-th8qh2in2m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不太同意呀。首先,那個年代四鄰都是敵人,哪有什麼頭號不頭號。當年在徐州附近一群勢力互相反的像鬼一樣,有誰是明白的頭號敵人?
      第二,諸葛亮臨去前,給關羽的策略是聯吳抗曹,關羽並沒有進行。例如有其他留言提過關孫聯姻,例如孫尚香就跟劉備,因此聯姻是可以考慮的。
      「敵人有時候是自己造就的」
      第三,當年尚未策略屯田。照理說,漢中戰役打完,漢中荊州都要修養生息。
      荊州部隊原本是防禦,但關羽獲勝後,兵力無處擱置,決定轉為進攻,是風險最大源頭。聯吳沒做好,兵力不知如何使用,自我膨脹主動打曹,就是最大的問題。
      第四,就是下面提到過的合作利益共享,孫權只是拿取他認為該拿的東西。這點沒正確面對,自然沒將聯吳做好,不是沒開戰就沒事。

    • @HeibaiWuchang
      @HeibaiWucha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胡扯,干諸葛亮啥事。

    • @HeibaiWuchang
      @HeibaiWucha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th8qh2in2m 說的沒錯

    • @sugarpoisonlove
      @sugarpoisonlove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user-th8qh2in2m 實際上,魏志溫恢傳有記載關羽北伐的時候東吳也在攻打合肥,東吳後來會跟關羽反目,最主要是關羽傳中的附錄“典略”記載關羽為了援軍問題當著孫權的使者面前辱罵孫權畜生,同時揚言打下樊城後滅吳,不然東吳當時其實也是在配合關羽北伐的。

  • @spring5871
    @spring587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只想說三個字!
    關於三個字的詞有非常多種組合,如果以現今的超級電腦下去排列,估計也需要幾個月,但我現在只需花數秒即可說出,但鑒於對版主的敬意,還是不能輕易的說出,因為從古至今,重要的事和話說三遍,在下可沒有閒工夫說三遍喔,所以只說一次!對於版主的內容,畢竟也是花了不少時間寫廢話的,更正!花了不少時間寫文稿的,所以小弟也花了一點點時間寫了這點字,至於要說的三個字呢!就是以現代人的口頭禪來呈現的,關於現代白話文的口頭禪歷史應該也要追述到近200年來說起...

    • @history_aspects
      @history_aspects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哈哈哈哈,辛苦您花這麼久給我寫這三個字,受教了!

  • @user-xz4so7wy9o
    @user-xz4so7wy9o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东汉有帛书,蔡伦造纸。竹简是民间刻本?

  • @songli2156
    @songli21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8:30 开始看

  • @purpleeye6906
    @purpleeye690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读春秋,讲忠义,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傲慢的武夫,有可以制衡的军师、君主在旁时还可以发挥才能,一但全面掌权,高压控制不了人心的浮动,
    失败的结局看似大意其实是「冰冻三尺」。每天手捧春秋、却看不懂人心、喜恶挂在脸上、不得人心…拉你下马…心中一片痛快!

  • @victorhsutn
    @victorhsutn 2 года назад

    蜀漢根本沒有三分爭雄的本錢 ! 可是諸葛亮認不清自己的缺點 ! 以為有地盤就可以徵兵徵稅納糧 ! 要知道亂世人民對原有東漢政權已經不存在效忠 ! 黃巾已經打破了原有的統治基礎 ! 後來的軍閥混戰更沒有效忠的對象 ! 一再以自己的匡復漢室為己任徒然浪費國力 ! 出師表都曉得益州疲蔽 ! 反而七出祁山將蜀漢的能量消耗怠盡 ! 反觀東吳就靜觀其變 ! 修養生息 ! 可以延長其政權壽命 !

  • @androictw2
    @androictw2 2 года назад

    「按讚訂閱加分享,記得開啟小鈴鐺,就能收到通知」20個字

  • @user-metaverse-in-Taiwan
    @user-metaverse-in-Taiw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要落觀光還是時光機,要去問他們

  • @user-qk3ym8mt9n
    @user-qk3ym8mt9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為了説那二十個字,編排了個影片;為了想知道是哪二十個字,我也看了半天……都不簡單……

  • @user-hv8tg8pb9e
    @user-hv8tg8pb9e 3 дня назад

    只能說關羽的視野還不夠宏觀,一心只想著攻打,沒想過好好治理,安頓百姓,這也算是一種「大意」,以此來説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也不算錯。

  • @user-sr5lp6qb5p
    @user-sr5lp6qb5p 2 года назад

    劉備的無能!諸葛亮的無能!街亭之戰

  • @user-ck7qx6gs6g
    @user-ck7qx6gs6g 2 года назад

    8分20秒之前..一堆冗長又沒有重點的牽拖敍述可以直接跳過..8分20秒之後的重點只有一個,關羽治理下的荊洲為了幫劉備匡復漢室,擴張軍備,加重稅賦,不得民心,以致東吳打過來.一堆太守居民投降叛變這樣.

  • @user-rx2xt4vc8v
    @user-rx2xt4vc8v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糜芳 你能读成 梅芳 让我怎么信你啊…… 还张琳芃呢(ーー;)

  • @jisui1347
    @jisui134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好多事情我们都没有搞对

  • @josephku5441
    @josephku544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大意失荆州

  • @LambertLee84
    @LambertLee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当初庞统留在荆州辅助关羽,会不会完全不一样的结局呢?

    • @user-me4ep2dl5h
      @user-me4ep2dl5h 2 года назад

      那麼龐士元將死在關羽之手

    • @user-bc4nn3ub8c
      @user-bc4nn3ub8c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種假設性的問題意義不大 而且也不是意外造成 更合理的假設應該是曹操贏了赤壁之戰 畢竟火燒赤壁更像是不可能的任務。

  • @user-fw7ci8nx6d
    @user-fw7ci8nx6d 2 года назад

    諸葛亮呢?
    不敢管 關羽!😜

  • @ffrankchan
    @ffrankch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一兩句話可以說完的事、硬要弄成15分鐘…..

  • @mengyang2582
    @mengyang2582 2 года назад

    究竟想说什么?

  • @azq5153
    @azq51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人就是這樣子了,雖然都是炎黃子孫,關鍵時不是同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