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英雄说书,请容我为罗宪补充几点:(1)蜀汉末年,黄皓干政,罗宪对黄皓不理不睬,所以被外放为巴东太守。蜀汉后主降魏后,罗宪率领部下们于都亭痛哭三日,不久孙吴派遣征西将军盛曼溯长江西上支援蜀汉,并要罗宪开放永安通道。但实际上孙吴是想夺取巴东,进而取得入蜀通道,退而守卫巴东以保护长江。罗宪面临江山覆辙,盟友劝降之下,久久难以抉择。 (2)263年10月,蜀汉看见魏国来伐国才通知吴国。孙休派丁奉指挥各军攻魏国的寿春,留平和施绩到南郡商议从永安入川救盟友,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孙休为了救蜀汉走捷径路线,采取围魏救赵的三方向牵制魏国进攻。然而在11月,听闻刘禅投降魏国蜀汉灭亡的消息,孙休才停止救援。不久,接到刘禅投降魏国的亲笔手令,罗宪遂率领部队移驻永安城外驿站都亭为蜀亡吊唁三日。264年2月,吴帝孙休派陆抗、步协、留平、盛曼,围取永安。因蜀汉已亡而曹魏势力仍未正式接收,罗宪此时其实没有冒生命危险守关的义务,但他对东吴此举十分气愤,表示东吴不守信用,趁机并吞巴东,随即整顿兵马,严阵以待。东吴先派遣步协强攻白帝城。罗宪沿着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魏安东将军陈骞及相国司马昭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帝城坚守,吴军屡次强攻皆被挡住,之后又派遣镇军将军陆抗率3万人支援,这场攻防战长达六个月之久。 司马昭得到罗宪求救后认为成都刚经历邓艾、锺会、姜维叛乱事件,目前已无力支援。所以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属荆州的重镇西陵,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解除。在下我曾经也是战备军人,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不是吗?这也是后主刘禅最后的指示, 也许罗宪可以从本身豪族的立场来考量来做出此决策,但这也是忠诚的表现不是吗?而且在那种及不利的情况底下,等不到援军,难道跳巢去东吴,战死在沙场, 穿白服大哭自杀才叫忠臣?电影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骑士宣誓有句精彩对白,我觉得可以这样形容当时的罗宪: Defend the King, if the King is no more, protect the people. 在下若有得罪之处,望各位海涵。🙏
套句魏徵說的話,雖然不是忠臣,但卻是良臣。
其實對廣大老百姓來講,比較需要的是良臣,而非忠臣。
除了忠不忠,益州百姓對於政權的向心力也是關鍵。蜀漢由外來政權荊州派長期掌權,而且又行軍國主義,94萬的百姓要養4萬名的官吏以及10萬名的軍隊(by 三國志),稅賦之重可想而知。北伐說穿了是外來政權的事情,對益州人來說,能不能安居樂業還比較重要。蜀漢前期至少有黃權、李恢、王平、張翼、馬忠等益州士族可以進入權力核心,但到了蜀漢後期,高級文、武職官員清一色全是荊州派,本土的益州人仕途抑鬱,這也可以說明譙周為甚麼會成為主和派(甚至是投降派)的原因。
@@Wellesley9517 這點跟台灣的情況好像
@@wang8383 這或許就是外來政權的宿命吧,要嘛用高壓政策來少數統治多數,要嘛本土化,最終國民黨為了延續其統治,在1980年代走向本土化。以三國來說,東吳對江南士族而言也是外來政權,也面臨外來派與本土派調和的問題,諸葛恪能年紀輕輕就被委以北伐重任以及陸遜很晚才被孫權啟用,都可以側面看出外來派與本土派的矛盾關係
@@Wellesley9517 這外來政權還叫自己做漢。 自己明明是蜀或者是益州。
一直與大漢中原淪陷區糾纏,和大漢江東自治區時敵時友。
謝謝阿睿
感謝羿星的打賞支持~~~
在有限的選擇下做出有風險,但最好的選項。 帶2000守城 1.城破被俘或戰死 2.棄守逃難(保命但難有成就) 3.直接投吳(不確定的未來且高機率喪失原有的家族勢力);做到了成功的堅守下來
感谢英雄说书,请容我为罗宪补充几点:(1)蜀汉末年,黄皓干政,罗宪对黄皓不理不睬,所以被外放为巴东太守。蜀汉后主降魏后,罗宪率领部下们于都亭痛哭三日,不久孙吴派遣征西将军盛曼溯长江西上支援蜀汉,并要罗宪开放永安通道。但实际上孙吴是想夺取巴东,进而取得入蜀通道,退而守卫巴东以保护长江。罗宪面临江山覆辙,盟友劝降之下,久久难以抉择。 (2)263年10月,蜀汉看见魏国来伐国才通知吴国。孙休派丁奉指挥各军攻魏国的寿春,留平和施绩到南郡商议从永安入川救盟友,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孙休为了救蜀汉走捷径路线,采取围魏救赵的三方向牵制魏国进攻。然而在11月,听闻刘禅投降魏国蜀汉灭亡的消息,孙休才停止救援。不久,接到刘禅投降魏国的亲笔手令,罗宪遂率领部队移驻永安城外驿站都亭为蜀亡吊唁三日。264年2月,吴帝孙休派陆抗、步协、留平、盛曼,围取永安。因蜀汉已亡而曹魏势力仍未正式接收,罗宪此时其实没有冒生命危险守关的义务,但他对东吴此举十分气愤,表示东吴不守信用,趁机并吞巴东,随即整顿兵马,严阵以待。东吴先派遣步协强攻白帝城。罗宪沿着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魏安东将军陈骞及相国司马昭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帝城坚守,吴军屡次强攻皆被挡住,之后又派遣镇军将军陆抗率3万人支援,这场攻防战长达六个月之久。
司马昭得到罗宪求救后认为成都刚经历邓艾、锺会、姜维叛乱事件,目前已无力支援。所以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属荆州的重镇西陵,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解除。在下我曾经也是战备军人,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不是吗?这也是后主刘禅最后的指示, 也许罗宪可以从本身豪族的立场来考量来做出此决策,但这也是忠诚的表现不是吗?而且在那种及不利的情况底下,等不到援军,难道跳巢去东吴,战死在沙场, 穿白服大哭自杀才叫忠臣?电影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骑士宣誓有句精彩对白,我觉得可以这样形容当时的罗宪: Defend the King, if the King is no more, protect the people. 在下若有得罪之处,望各位海涵。🙏
罗宪降吴的话,这举动会不会类似于长平之战前夕的那个原属韩国的上党郡守降赵抗秦呢?
半城半鄉,城鄉結合部?🤣🤣
謝謝阿睿,這麼精彩豐富的史料
真的是以前從未聽聞過的👍👍👍
前有陳登後有羅憲,都是為地方盡心盡力的人物。兩人活躍年代差了七十年,但是做的事情別無二致
聽起來羅憲是一個了解自己並沒有翻轉時代潮流的能力 不會妄想要不自量力 而是順應時代潮流
感覺就很像一般人的行事風格(average man???) 但是能力範圍內該做的就會做到
话讲的不好听就是失败主义,讲好些就是现实主义。
推~不過本片他是主角,我還是多講點好聽話 XD
最後時期嘅蜀漢,在劉禪‘’英明‘’領導下,已經希望極微。而羅憲在蜀一直官位唔高,實難有作為。
諷刺的是,蜀亡反而給予羅憲一個歷史舞台,已為孤軍的羅憲仍振臂一呼力守永安。入晉後,仍向朝廷力推其餘嘅蜀漢遺臣,睇得出他對蜀人係有心嘅。可以做到這程度,我認為羅憲已經相當不錯。
@@yhleung1111
霍弋比羅憲還奇葩。
蜀滅後帶楊稷、毛炅、董元、王素等進入交州支援孫吳叛將呂興,哪知道霍弋沒多久死了楊稷、董元、王素死守交州長達7到8年斬吳將修則、劉俊不談還讓吳主孫皓氣到要殺這幫南蠻頭子。
僅存殘部的孟幹還能孤身一人從建業北逃到洛陽覲見晉帝司馬炎。
這個8年交州戰役(263~271年呂興叛亂)根本可以出成小說來描寫了。
我覺得他不降吳也許也是對蜀漢最候的忠心。 假如他投降吳國,那天司馬昭心情不好,用這個理由對劉禪開刀。 擋下東吳或許可以提升阿斗在司馬昭心中的映像。 這對阿斗和其他的蜀漢遺臣都是好
羅的這幾句,看得出內心很憤怒
感謝阿睿分享👍 我覺得他已經很盡責了,而且能無縫接軌進入下個政權的體系中才是對民眾最好的啊。
諷刺的事,他守護的國家已經滅亡半年了
但為了預防東吳可能的屠城行為,還是選擇了守護百姓守到最後一秒
憲哥的選擇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對自己名聲稍微沒那麼好
@@Herostory 羅憲 :只要地方上有需要 ,敝人不才小弟在下我 一定置個人名譽榮辱於度外 懇請父老鄉親繼續支持!(配上今天羅憲的CG圖 一張精美的競選海報就完成了😂)
比起羅憲,跟他差不多同梯的霍弋也可以介紹一下。
這個霍弋在蜀滅前後都有故事可講。
蜀滅後沒多久的交趾爭奪戰也是霍弋率南中軍團佈局跟孫吳陶璜打了長達8年的戰役。
應當可以聊一下長達8年的交州戰役。
半城半鄉,我們讀規劃的都謔稱「不山不市」😂😂😂
😂😂
好記!
好像哪裡怪怪的,但又很有道理
學校裡都說不三不四,沒給你半城半鄉的
謝謝阿睿的分享與介紹❤
PJ晚安~周末聽說又要變天了,多帶件薄外套呀
有羅憲就給讚
讚!羅憲雖然唔出名,但卻係蜀末難得嘅後進,才能喺當時嚟講應該只僅次於姜維了。他一直未被大用甚為可惜。
本人對蜀漢遺臣嘅人物特別有興趣😊,希望有機會再講多啲~
感謝留言支持
三國系列又更新啦,話說那個重開機呢😂
影片題材越來越廣我很喜歡,只希望阿睿別太辛苦,但是~~~又每天在期待跳通知的那一刻,人好矛盾阿 XD
謝謝蜜茶,這星期努力點,看下禮拜能否雙更 :)
13:02 他這麼說也沒錯啊因為他是那邊最高的行政長官,既然永安城現在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他就是政府他就是規則
在亂世之中,換老闆其實頗正常的
但真正能為老百姓著想的,我相信絕對有資格在歷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國也好,NBA也好,防守型角色往往都是被人忽略的一方,因為“進攻就是王道”的典型思維讓世人忘了防守就是維護自身日後進攻的資本甚至基本盘的應有技巧...
應該說在三國,防守會優於進攻,因為有城池的關係,防守不用兵多(但很需要糧食)就可以擋下比城裡的兵多N倍的進攻兵力(超過那N倍的話就很難守住了),所以很會防守很難說該武將真的很會防,除非是不光防守還可以反擊對方或則可以以超少的兵力擋住超多兵力(比如3000擋10萬)的武將才會被歌頌跟愛戴
罗将军打的仗不是攻城战吧?好像是在遭遇战中打败了东吴大军。这个更不可思议。
睿哥讲的精彩,很多人评价东吴发兵不妥,但是当时的情况,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进攻才是下下策
聽過阿睿的解說後,我也覺得東吳出兵完全沒錯,第一次發兵是救援,不然不會因為得到蜀漢投降的消息後就停止進軍兩個月,再次進軍已經算是打敵軍魏國的城了,合情合理
原本要救的,結果一靠近隊友就投了啊這
那個時候不把益州拿下來 接著要死掉的就是東吳了
基本上整個長江防線就崩潰了
孫休:終於有人體諒我惹(擦淚
#阿睿東吳粉蓋章
@@強化香蕉 要是真的想成人之危就直接在魏軍出征的時候跟著上了
這位我是玩三國志9的時候,選後期劇本才發現的武將...而且能力算是後期比較不錯的
好久沒回來,阿睿的臉 圓了~
羅憲讓我想到綽號東非之獅的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四年率領約一萬五千人以寡敵眾,牽制近25萬英國、比利時、葡萄牙聯軍,而未曾遭受重大失敗,更是一戰當中唯一一位成功侵攻大英帝國疆土的德軍將領,也是同盟國中最後一支投降的部隊,反對納粹,被他訓練的東非民兵骨子裡都變成普魯士軍人了。
東吳當年背刺關羽和劉備這點 影響非常深 導致後來有一派蜀軍和蜀臣 對於東吳的痛恨遠超過於曹魏
羅憲和部下對於東吳的憤怒 其實我們是能理解
羅憲是個當尚書大人的料!
看完阿睿的解說之後,竟然有和阿睿類似的想法,在看待這位“羅憲”將軍。
本人在想,這位“羅憲”將軍;
如果是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會能達到或是超越,歷史上的做為與成就。
也請阿睿能不吝,給予思考交流。
謝謝。
求開頭背景音樂😆
求說書時的背景音樂
國可以一日無君,但不可一日無民,無民則國滅矣。這才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其實很簡單耶,沒國了,就保護家免於災難。
雖然很不喜歡他,但他也是人性所為。
怪就怪母國的阿斗的投降。
算典型的沒賊王,小嘍囉自行找出路。
生命會自行找出路也理所當然。
這給了啟示,如果領導夠勇敢,不管忠人、愛家的人都會跟著你;反之,各自找出路保護自己。
分析得很讚
我覺得他已經夠忠心,完全沒有對不起他當時的老闆
步協步協,不小心都聯想到步鞋🤭
三國是讓讀者學忠、學孝,但在帥睿精彩講述中,感覺還是有些個人的小99。
謝謝帥睿精彩講述,團隊用心製作。
哈哈哈哈~其實也不是單純個人啦,願意幫羅憲翻案的學者也不多,大家都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XD
話說我還是有稍微幫憲哥留點顏面,那個羅尚年幼喪父,從小跟著叔叔住,算是羅憲教出來的孩子
嗯,說的好。也來說抗金名將,吳氏兄弟
令則 不要守了 我們回家
羅憲 :成都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我以為是唱:我的家鄉沒有酸辣粉 XDDD
問一下西陵之戰,陸抗攻克西陵後是否把步家人都斬草除根,這個處置是純粹公事公辦還是帶有私人恩怨?
陸遜和步騭在歷史上是政敵有仇嗎?
聽說晉滅吳時,陸遜家族也被斬草除根?
如果罗宪降吴,这举动会不会类似于长平之战前夕的那个原属韩国的上党郡守降赵抗秦呢?还是说罗宪已经判定北方政权大概率会是三国纷争的最后赢家,没必要因为对方是灭国仇人而不惜一路对抗到底呢?还有,UP主有没打算介绍一下孙吴末期的陶璜和吾彦呢?感觉他俩和罗宪一样,称得上是被多数人忽视的人杰。
說羅憲對於家族利益是否比忠心更高?其實看看曹魏各大家族為了自家利益所做的行為,特別像司馬懿家,羅憲算是對國家與當地人民盡到了一份道義,羅憲講的那個好像還有選擇的話,在那個時間點來看,等魏軍來接受卻一直等不到人來,不會想說可能蜀地內狀況有變?還有翻盤的可能?跟姜維那種用生命來捍衛蜀國比,羅憲自然比不上那種忠義,但姜維在蜀國看來並沒有多少家族牽掛,羅憲的情況不太能這樣做吧,所以他做了良將會做的決定還是不錯的
剛發就來了 好久沒看阿睿直播了,問個經典問題 阿睿晚餐吃什麼😂
雖然換了id,但這問題也太熟悉了~~~今晚加班比較晚回家,買了滷味跟夫人一起吃
@@Herostory 說書人辛苦了 小弟我還在準備考試🥹
@@Xuan-ru4zp 認真準備,歡笑收割!
有考慮講解祖郎嗎
題外話,感覺可以做一集孫權的兒子們。
以少剩多需要全體將士的視死如歸和領導者的運籌帷幄
敲碗胡烈~
剛好同人遊戲姜維傳就有提到這位武將,號稱{鐵壁羅憲}
為何三國演義重開機沒更新了呢?
阿睿福相了不少XD
這個季漢最後的奇蹟,直接讓我派他收復荊州了😂
12:13 我的想法是蜀漢既然已經結束執政下台 那東吳跟蜀漢之間的承諾也就是直到下台前為止 ,下台後東吳就算要侵略前蜀漢國土也沒有什麼不對
基本上是侵略「魏境」才對。
阿睿你把成都的地点标错了
諸葛亮竟然還有孫子活著!!
還以為只有跟著爸爸死的諸葛尚
@user-vl7qh5qn6n 蜀汉最冤枉的名将应该是魏延,才能不次于关张赵,但是死后连武侯祠里面的十大文臣武将都进不去,全国唯一祭祀魏延的庙竟然在一个川西小镇,香火十分寡淡。
諸葛京是諸葛瞻比較小的兒子。應該是年紀太小了不能上戰場,因此保住一命。
@@JerryAtreides 有可能是文臣,不熟悉打仗
據說還有個諸葛質,諸葛瞻幼子,不過可能是虛構人物
@@3KYuYun 麻烦有空上传一下诸葛瞻为什么反对北伐的内容,觉得这主题很有意思。
我沒有看完整版的三國演義、三國志,不認識這位,好像玩三國遊戲曾經看過他...的樣子
请问能讲一讲陈泰吗?
孔明:公瑾,這書房書真多啊
周瑜:諸葛村夫,本都督愛好讀書故收集全天下的書於此
孔明:那我說一“冊”書都督書房鐵定沒有
周瑜:哪冊啊?
孔明:孫策
周瑜:…………
冷淡熊:“這哏有料,記下了”
20:20 沒有連結
咦~我在手機和電腦看是有的,請問MightAngel是使用什麼瀏覽環境呢?
@@Herostory 手機,沒更新科科
如果羅憲能在政治中心,其實蜀漢也不一定倒的那麼快😊😊😊
怎麼覺得三國說書調調變了😮
Hou yi turn coming soon?
前几天去了剑门关,看了姜维庙感觉异常伤感,姜维的才能与忠心都是千古无一,但是只是因为一个空耗国力罪名,一直无法翻身。
姜维的北伐确实有点眼红了。要么不如集中兵力,物资,再抓住时机,再加上奇谋一举攻打魏国,每次都是消耗性的北伐,败多胜少,蜀人不责怪姜维才怪。诸葛亮要是活着不会支持这种北伐方式。这跟魏延的方式差不到哪
蜀漢最浪漫的三個人,玄德、孔明、伯約,他們才該浪漫三結義 XDD
@@Herostory 不是浪漫派做不了蜀漢粉w
跟著一無所有的人真的很大勇氣
@@Herostory 蜀汉最愚蠢的三个人,又可以说把蜀汉国力后退几十步的人,马谡,关羽,刘备🤣🤣
@Herostory 期望作者可以做一篇魏延的故事,整个华人世界唯一祭祀魏延的庙在川西一个叫梓潼小镇里面,人迹罕见,破落不堪。与魏延为蜀国的贡献太不成正比,哪里时常能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仿佛魏延在为自己千古以来的不白之冤而怒吼。
三國無雙沒有他很可惜,希望有他登場
跟文鴦一樣不好寫啊
真的要有的話 會有真田幸村打長篠之戰 的那種設定 不然真的沒有甚麼好寫的
羅憲身份是地方豪強
可能有家族負累吧
跟吳國那些大族一樣
不求建功立業但求無過家族安穩發展
题外话,推荐做二战英国WATU(Western Approaches Tactical Unit)的故事。英国女高中(毕业)生如何成为整垮德国海军,令联军取得大西洋海路控制权的大功臣。
原來是永安一憲牽啊(?
我認為蜀漢最後的奇蹟有兩點
一是想向未來之主表現表忠,二來是當初東吳背刺關羽和夷陵之戰留下的後遺症
夷陵之戰後雖然兩家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曾兵刃相向,但所謂結盟也談不上戮力伐魏
甚至諸葛亮死後兩方分別在巴丘和永安增加兵力,大家也都心照不宣!
漢與曹魏群臣更為其主
漢與東吳雖基於現實放下仇恨,但只怕仇恨不曾消失,至少漢臣對吳帶有私人情緒,想想夷陵之戰傅彤戰死前的遺言吧!
這也解釋為何羅憲的精神宣言如此激勵人心,甚至是同仇敵慨
其實當時蜀漢一大堆人都很討厭東吳甚至遠超過曹魏 就是這個背刺事件造成的
羅憲作為地方將領,甚至是土豪,在政權交接後竟然還可以原地駐守領兵,很不簡單
在教育界有正試用法「非山非市」,每四年會給200萬,看要做什麼幾乎都可以
讚
"敲碗"的意思是,要吃飯了嗎?小時候吃飯碗筷發出聲音可是會被長輩罵是乞丐!
玩過三國志14代了嗎?
不能認同羅憲守城抗吳的決定
其實是麵點王羅根的祖宗(X
👍👍👍
跟你一样的想法
反指標的部分怎麼有點像對岸的現狀啊
子貢一出 就魯10年(大誤
陳年老魯
身為季漢派粉絲,羅憲是我前10名喜歡的武將,原因就是因為他說出了我的心聲 : X你吳狗
與其讓東吳這種投機背骨仔佔便宜不如歸順魏國;至於姜維後來的最後抵抗是為了延續丞相的遺志,實踐個人的信念。
作為 蜀漢陣營 的「荊州人」,會不會對東吳兵臨蜀境有更強烈的情緒?🤔🤔🤔
想必會吧,而且晉滅吳之戰中晉軍有不少前蜀國將領因此打的特別賣力。
是个地方实力派,类似黑田官兵卫、独眼龙政宗一样,不在乎谁做皇帝,重要的是自身的自治权
後代子孫成了打造七星刀的匠人羅歇😂(誤
還有麵點王羅根祖先也是蜀國人!
嗯?所以為何陸抗用3萬人打半年還打不下來😂
觀眾都敲碗的人物...看來我根本不算三國迷阿...
我以前就認為以東吳的立場來看,蜀漢自己已經投降了,東吳那麼做也沒什麼可責備的。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投降以後,英國立刻跟法國翻臉所做出來的事。我們可以說英國真狠,但不能說英國這樣是錯的。
推~
所以羅憲辱罵東吳的點完全站不住腳。
司马家族感谢他的付出
司馬家後來對羅家確實不錯
羅憲的侄子羅尚還當到益州太守
雖然羅尚很掉漆...
中央待過深知蜀漢政權扶不起,蜀漢滅亡後去爭取最大利益,屬於拿多少錢做多少忠於職責
給我兩千個關羽 兵分兩千路
說了羅憲,就要接著說南中五部軍團血戰人見人愛、為人風趣(說笑的)陶世英。
羅貫中的祖先(疑似)
忠臣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只利於獨裁者
有人說,要是當年東吳招降他,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了,個人覺得這講法倒還有幾分可能性,畢竟當時人心惶惶,要是東吳真的招降,羅憲還有沒有可能號召大家跟他一起反抗?還是大家就會說降了就降了吧?
又是一個歷史大哉問,哈
吃軟不吃硬 XD 我想以憲哥的聰明才智,應該分得出降魏與降吳哪個獲利率比較高
@@Herostory
我是覺得,他手下的人大多數只是怕死得莫名其妙才跟著羅憲幹,要是東吳第一時間就招降,條件還開得很好的話,下面的人凝聚不起反抗意識,羅憲也很難單幹吧!
@@Herostory 感覺羅憲不降吳是當年呂蒙的後遺症
甚至到了交州對吳作戰都有些許影子
蜀漢只有蜀地和漢中這些領土令他們的國力有所限制,加上諸葛亮等人死後劉禪就偏安一方,所以這個原本已經沒有多少優秀人才的國度就只剩下姜維和一些沒那麼有名的將領一枝獨秀,直到它迎來註定要來的滅亡
不知姜维和罗玄,霍弋的关系怎么样,是做对还是?都是激进派?
要不是東吳背刺,誰滅誰還未可知
以當時的背景來說討厭東吳也許滿合情理的(?
看一看吳國真的鼠
譙周的學生...那後面的操作就不意外了
感覺就是對漢這個招牌沒什麼認同感
@@chanalex9400 順便也斷了姜維最後一計的可能性……
@@akowakow 就是蜀漢後期太多投降派 就會更加突顯姜維的悲壯
只是他不喜欢黄皓,所以没带投降派这个骂名。其实怎么看也是个机会主义者
@@art-jo-history 明明是東州派的背景看起來
但做事很益州
原來是為了維護整體的家族利益喔,不過至少他人品夠好,也不用戴有色眼鏡看羅憲了。
因為那三萬是吳軍啊 吳軍外征出了長江就是一坨廢物
今天是泰国泼水节,假日。泼水节放三天假。南亚过泼水节的地方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缅甸、老挝、泰国和柬埔寨。
泼水节是昆明泰王制定的节日。把泼水节当作节日的地区都是泰王的疆域。
在三国时期,中国大陆版图上至少有六国,而且西藏和新疆通古斯地区的疆域最大,泰王的南亚疆域次之。
台湾的历史教材不能按照游牧民族编写的假历史来欺骗下一代。
三国就是一个历史谎言。是北方游牧民族篡改中华民族历史的谎言。
真实的后汉中国大陆历史是:六国。
第一,新疆通古斯地区,是天庭农耕原住民聚居区。维吾尔人不是新疆原住民,维吾尔人是杀人犯。
第二,西藏,也是天庭农耕原住民聚居区。达赖喇嘛是天庭农耕移民后裔。
第三,泰王控制的南亚疆域。
第四,魏国。
第五,吴国。
第六,蜀国。
南亚地区,越南是粤囯地盘,是不过泼水节的。
所有这些地区都是华人农耕原住民疆域,都是天庭移民后裔。
北京编写的历史是谎言,台湾不能用来欺骗下一代。
通古斯的意思是:吃猪肉的人。
现在的游牧民族都是来自于中亚,都不吃猪肉。
维吾尔人屠杀了农耕原住民,占领了新疆。
沙發躺平
我只知道 羅通🤣
民間演義故事都站羅通這邊 但正史上的蘇定方才是真正戰功彪炳的功臣 歷史記載和稗官野史就是這樣好玩 民間喜歡的和官方認定有功的往往是兩個平行線==
@@user-Shuchan 我小時候讀羅通掃北也是深深被吸引 XDDD
瞧周看起來很擅長打籃球
三國好像也沒什麼題材能講了,連羅憲這種邊緣人都可以做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