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內耗,你的人生就順了 | 改變人生最重要的3件事情【思維青蛙】中文字幕 | 書評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0 июн 2024
  •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過去怎樣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過去
    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
    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影片目錄
    0:00 前言
    1:02 課題分離
    2:29 自我啟發之父
    5:17 目的論vs原因論
    8:11 拒絕尋求他人的認可
    9:26 結尾
    ==========================
    停止內耗,你的人生就順了 | 改變人生最重要的3件事情【思維青蛙】中文字幕 | 書評 #被討厭才沒煩惱 #阿德勒的哲學課
    《被討厭的勇氣》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事情都不用改變,只要改變思維就夠。 這聽起來很像是詐騙集團是的宣言,倒是有一些例子可以對照。 如果說原本看人生都是灰暗不快樂的,那就像是戴著太陽眼鏡在看世界,色調當然會偏黑; 那改變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太陽眼鏡拿下來就好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小時候很討厭幫忙做家事尤其是拖地,有時候媽媽會說,如果你今天把家裡的地板都用抹布擦過,那就可以打半小時的電動,我就會歡天喜地的去擦地。 換個想法,當做下的行為沒有改變,可是心情整個都不一樣了。
    書中進一步闡釋,要改變的思維是關於人際關係方面的,阿德勒學派的主張是「所有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煩惱」。 所以具體的來說,本書核心是: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幸福。
    ==========================
    記住就能改變人生的最重要三件事情
    阿德勒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哲學,可以到大學開半學期那種。 這邊我只想介紹你三個可以立即派上用場的重磅級實用觀念。 就算你只記得其中一個,都能大幅改變對人生的看法。 分別是:讓一切抱怨都失去藉口的目的論、利用課題分離達到行動自由、感受到幸福的行動準則。
    1.原因論 vs 目的論:讓一切抱怨都失去藉口
    因為我昨天沒讀書,所以我考不好。因為我昨天睡不好,所以今天遲到了。
    你讀書時候有沒有用過這樣的理由搪塞老師家長?我有。依照決定論的說法,因為沒讀書,導致考不好、睡不好所以遲到這些都是合理的因果關係。放大來看,就會有因為小時候沒受到好栽培,所以現在不成功。因為沒有富爸爸、只能當一輩子社畜。
    這是決定論的看法,找出事情發生的原因,為現在做解釋。這會很像高中學的數學歸納法,所有的一切,都是過去決定的;從過去可以推導出現在的情況、從現在推導出未來的情況。這樣仔細想一想,如果過去決定了一切,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對人生就完全束手無策了。
    而「目的論」,是一種徹底顛覆心理學因果定律的想法。現狀是出於自己內心的某個「目的」,而非無法改變的「過去」。
    2. 課題分離:給你自由行動的勇氣
    認知沒勇氣的來源
    在接受「目的論」以後,行動之時通常會遇到阻礙:這樣誰誰誰會生氣,這樣某某人會討厭我;想要獲得所有人的喜愛。這就是阿德勒的另一個中心思想:
    所有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煩惱。 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回想起來確實是,例如被規定不能打電動的憤怒(被干涉自己的課題)、老闆對工作下指導棋(干涉自己的課題),強制孩子去上才藝班(干涉孩子的課題);就是自己和別人期望的不一樣、或是別人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樣時會煩惱會生氣。用一句很通俗的話說:世上的一切問題,都能用「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來回答。
    3. 追求幸福的行動準則:追求主觀的貢獻感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但反過來說,幸福的關鍵也在於人際關係。
    書上明確的指出,所謂幸福,就是獲得「我對某人有用處」的感覺,覺得自己屬於某個群體,就是貢獻感。
    而如何有貢獻感呢?獲得貢獻感最常見的手段,就是向他人尋求認同,獲得別人的感謝。阿德勒明白的指出這是不對的,如果貢獻是為了獲得別人的感謝,那其實又被其他人給綁住,是不自由的。為團體付出,這是自己的課題;別人要不要說謝謝,那是別人的課題。如果一直想要獲得感謝,那就是踏入別人的課題了。
    正確的作法是: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當一個人自己覺得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不是從別人那裡得到好的評價,而是主觀認知。別人有沒有給出好的評價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覺得有貢獻,那就夠了。覺得自己有貢獻,那就能獲得幸福。
    選擇自由的時候,一定會覺得迷惘。阿德勒提出的指引就是:「貢獻他人」。只有有貢獻他人的感覺,就算被討厭,也不會徬徨,做什麼都可以。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生於奧地利一個猶太家庭,是一位醫師及心理治療師,也是個體心理學學派的創始人。
    在發展「個體心理學」的概念時,阿德勒脫離了弗洛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阿德勒確實曾一度稱他的工作為自由精神分析,但後來他拒絕了“精神分析家”的標籤。他的方法涉及性格研究的全貌觀方法,在20世紀後期的心理咨商和精神醫學策略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阿德勒率先強調社會因素在個人重新調整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將精神醫學帶入其相關領域社群。
    因為個人經歷,他志向於習醫,他對心理學、社會學和哲學相關領域非常感興趣。 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后,他專攻眼科醫學,以及後來的神經內科和精神醫學。
    對於人格的研究
    著作《神經質性格》定義了他早期的關鍵思想。 他認為人類的個性可以用目的論來解釋:理想情況下,個人無意識自我的一部分可以將自卑感轉化為優越感(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完整性)。自我理想的願望被社會和道德要求所抵消。 如果不考慮糾正因素而個體過度補償,那麼就會出現自卑感,從而加劇個體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渴望權力、好鬥或更糟的危險。
    整體論
    阿德勒的學說與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格式塔療法和卡倫·荷妮的心理動力學方法都屬於心理學的整體學派; 它們避免了理解人類心理學和精神病理學的簡化方法。
    家長教育
    強調治療和預防並重。 考慮到心理動力學,阿德勒學派強調童年在人格發展和各種形式的精神病理學傾向方面的基本重要性。 預防所謂「人格障礙」(阿德勒稱之為」神經質性格)或各種神經質問題(抑鬱、焦慮等)的傾向的最佳方法是訓練孩子成為和感覺自己是家庭中平等的一部分。 兒童最佳發展的責任不僅限於母親或父親,還包括更廣泛的教師和社會。 因此,他認為教師、護士、社會工作者等需要在家長教育方面進行培訓,以補充家庭在培養民主性格方面的工作。 當孩子感覺不平等並被制定角色(透過寵溺或忽視的手段等)時,他可能會發展自卑或優越感以及各種伴隨的補償策略。 這些策略透過播下更高的離婚率、家庭破裂、犯罪傾向和各種心理病理學形式的主觀痛苦來造成社會損失。 阿德勒學派長期以來一直提倡家長教育團體。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生於奧地利帝國摩拉維亞的弗萊堡的一個猶太家庭,從維也納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維也納工作,后因躲避納粹,遷居英國倫敦。
    著有《夢的解析》、《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提出了“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欲力”、“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即本我、自我與超我。 “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 “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 “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他的這一理論也叫做「冰山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 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壓抑人的本我願望,被壓抑的願望在潛意識的活動中並不會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由「顯夢」及「隱夢」所組成的。 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
    潛意識 主條目:潛意識
    弗洛德的理論核心之一為潛意識。 19世紀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實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 弗洛德則認為自由意志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 弗洛德提出了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 弗洛德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提供參與潛意識生活的最佳入徑。 弗洛德《夢的解析》中論證潛意識的存在。
    ==========================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舊譯容格或楊格,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 榮格是一位學貫東西、著作等身的學者,在世界心理學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是心理學鼻祖之一。
    榮格在與弗洛伊德決裂後曾經憂鬱數年。 他曾見到幻像也曾感覺到眾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 其中一個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腳的老人菲利門,另一個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 這兩位成為他日後老智者及阿尼瑪的樣本。
    因榮格對宗教毫無忌諱,他對中國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及藏傳佛教的《中陰聞教救度大法》、禪宗皆深入研究。 他也對西方煉金術著迷。 他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調和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心性。
    他也在解夢方面有傑出成就。 夢反映潛意識,是心理學家非常重視的。 據他估計,自己一共大約解過80000個夢。 榮格的學說與弗洛德最大的分別,是他的理論得到較廣泛的考察證據。 相對於弗洛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願望的隱晦表達,榮格更強調夢具有一種補償作用。 夢不是偽裝和欺騙,而是一部用特殊語言寫成的書。 在夢的分析上,榮格強調不應該僅局限於單獨的夢,而是關注夢的系列,著重分析與個人有重要影響的大夢。 同時,榮格對夢的一些神秘現象也產生了興趣。 榮格按時間順序把夢分成指向過去的夢(即通常的對過去生活進行回應的夢)、同時不同地的夢(即夢見的一件事正好在現實的某一角落同時發生)和指向未來的夢(即預言的夢)。 對於後兩者因違反因果律,在當今科學無法得到解釋。 榮格認為應該用現象學的觀點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簡單地否定排斥。
    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對原始人類的心理進行考察,提出集體潛意識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
    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 並與思維、情感、感覺、直覺四種功能類型進行匹配。 提出了八種人格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這種分類法成為以後邁爾斯-布裡格斯性格分類法的基本理論。
    在晚年時,榮格在夢中得到啟示,回頭研究亞伯拉罕諸教。 在最滿意著作《答約伯》中批判猶太教、基督教的耶和華。 也許因個人經歷,他批判約伯記中耶和華對約伯的回答。 此一充滿怨恨苦毒的批判招致宗教界的反對與批評。 由於他年事已高,他對這預料中的批評並不在乎。 他也認為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並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
    ==========================
    哈佛9個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 2023哈佛大學9個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 科...
    為何感受不到幸福,總感覺焦慮 • 失落與孤獨,為什麼會感覺不到快樂?蛤蟆先生的...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思維青...
    #被討厭才沒煩惱 #阿德勒的哲學課 #人際關係的煩惱 #被討厭的勇氣 #弗洛伊德 #哲學家 #精神分析學家 #人格的研究 #個體心理學學派 #卡爾榮格 #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 #阿德勒 #課題分離 #目的論 #追求幸福的行動準則 #能改變人生的最重要三件事情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 #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 #心理學三巨頭 #過去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過去 #改變思維 #原因論 vs 目的論 #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給你自由行動的勇氣 #精神內耗 #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擁抱自由的人生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91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0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Sam-kw5ly
      @Sam-kw5ly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是甚麼問題 = =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朋友你先要關心你自己的事!
      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説的,已經復活了;你们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馬太福音28:6 和合本聖經)
      5天前是復活節。朋友你知道嗎?耶穌從死裏復活是一個歷史事件!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西方曾經的强大是因爲他們信奉基督教,因而得到神/上帝的賜福。今天西方的衰落是因爲他們背離聖經(神的話)的教導。
      聖經告訴我們:歷史是神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 明天當然也在神的手中。聖經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神的手中,包括生死福禍。順便問一下,你完整地讀過一遍聖經嗎?
      神愛世人,甚至将他的獨生子(耶穌)赐给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并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17:3)
      唯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是第二次的死。“
      (啓示錄21:8)
      親愛的朋友,你如果還没有真正認識耶穌的話,請你懷著一顆謙卑和禱告的心認真研讀、仔細思想以上的經文!另外,從今天起你要誠心尋求耶穌,早日認識他,并且接受他為你的救主和你生命的主。祈願神的靈就在今天打開你的心眼!
      愛你的韋慈健弟兄

    • @plugboi6822
      @plugboi682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其实不太认同你的最后一句话,成为随和的人和无法过上自己的人生并不是有因果或者并列关系的,从本质来看随和是一个性格,而勇敢去做一件事才是一个行为,行为可以导致性格,性格当然也可以影响行为,但是目的论的结果就是你想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很多人在一定的情况下也都可以是随和的,所以换想而知随和的人如果想要拒绝别人他还是可以性格保持随和的,条件是这并不归纳与对过去的总结,他专注于现在并且积极保持自己的能量也是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的。

  • @shukai0612
    @shukai061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92

    約十年前看了被討厭的勇氣,思想直接升階成2.0,最近又學了吸引力法則,靈魂再度升階為3.0,一切都不是巧合,都是顯化而來的🥳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一切的安排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

    • @user-tp3vy2nv2m
      @user-tp3vy2nv2m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吸引力法則 ,是哪一本書, 可告知 書名呢?

    • @user-js9bf1rq1i
      @user-js9bf1rq1i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吸引力法則部分 有被前輩推薦過一本秘密(作:者朗達.拜恩),但不知道大家推薦哪本?

    • @user-js9sw1eh9d
      @user-js9sw1eh9d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放寬心就好了 只是看看文字就能改變一生的話世界上恐怕沒有犯罪😂

    • @chiayilin7715
      @chiayilin7715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tp3vy2nv2m我都在YT裡面聽吸引力音樂而已

  • @bonniecheaw7442
    @bonniecheaw744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看完覺得自己應該多愛自己,不需要為了別人的想法而內耗自己❤

  • @user-pk9gx2oi8k
    @user-pk9gx2oi8k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內耗
    1. 忘圖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2. 替別人操心,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把注意力回歸自己,自己是故事的主角
    3. 過於依賴從別人的評價中尋找自己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情緒穩定,心曠神怡,保持開心 幸福感,專注自己的事物身上
    4. 人際關係產生的煩惱 (客體分離) 分清楚別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
    人與人的矛盾大於彼此的過度干涉(專注自己的生活、情緒控制、

  • @loraymond547
    @loraymond547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1

    結論:專注做自己,理好自己份內事。
    為現在、將來和自己眼光而活。
    好文,謝分享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喜歡❤️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要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説教!朋友你先要關心你自己的事!
      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説的,已經復活了;你们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馬太福音28:6 和合本聖經)
      5天前是復活節。朋友你知道嗎?耶穌從死裏復活是一個歷史事件!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西方曾經的强大是因爲他們信奉基督教,因而得到神/上帝的賜福。今天西方的衰落是因爲他們背離聖經(神的話)的教導。
      聖經告訴我們:歷史是神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 明天當然也在神的手中。聖經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神的手中,包括生死福禍。順便問一下,你完整地讀過一遍聖經嗎?
      神愛世人,甚至将他的獨生子(耶穌)赐给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并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17:3)
      唯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是第二次的死。“
      (啓示錄21:8)
      親愛的朋友,你如果還没有真正認識耶穌的話,請你懷著一顆謙卑和禱告的心認真研讀、仔細思想以上的經文!另外,從今天起你要誠心尋求耶穌,早日認識他,并且接受他為你的救主和你生命的主。祈願神的靈就在今天打開你的心眼!
      愛你的韋慈健弟兄

  • @user-zg1iq4mj3u
    @user-zg1iq4mj3u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課題分離是一種工具,不是標準答案。更不是抄答案就可以避免處理內在的心情與情緒,像孩子不讀書,後來成了啃老,還意外把父母幹掉,誰又是誰的課題,現實並不是這樣簡化。

  • @Sam-kw5ly
    @Sam-kw5ly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4

    如果你不吃人脈財,他人的看法的卻無關
    但是人很難不與人交流,會看他人想法也很正常
    但是最終還是自己對自己
    不是完全無異議內耗
    而是要拿捏內耗的多寡

  • @yululu8561
    @yululu856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看完這部影片真的學到了:專注在自己身上,專注在自己想要的人生,專注在自己的課題上,我們才能得到心靈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 @lithograhp
    @lithograhp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決定把不把別人(如心愛的人)的課題納入自己的課題,是自己的課題。

  • @koohsiewwee6645
    @koohsiewwee6645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6

    我们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才会停止内耗…因为太在意他人眼光和感受…真的无法轻松的做自己…我们一起加油💪 停止内耗

  • @HienNguyen-sh4jt
    @HienNguyen-sh4jt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人生,是一場美麗的修行。 哭過笑過,跌倒過爬起過,有坎坷也有坦途,有雲山千疊也有一馬平川;帶著四季的風塵,帶著未知的風景,為了更美的風景和前方的彩虹,我們在人生旅途上 苦苦修行。
    人這一生,都是在「渡」。 渡人,渡心,渡自己。
    歲月旅程,總會有不可預測的風雨;人生長路,也充滿了無數的未知。 也許每個人性都不曾完美無缺,也許所有的世事都不曾盡善盡美。 保持善良是最好的“修心”、“渡己”,是人精神世界最真誠的信仰,是人生路上最好的修行。
    希望之聲- Sound of hope
    🌿🌷🌺
    感謝大家

  • @PeiWongSiew
    @PeiWongSiew 2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很喜欢听你说的故事 够清晰 够听的明白 谢谢你❤ 感恩 因为有你这位伟人 我们听了后 心情开朗了许多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23 дня назад

      感謝你的支持和喜歡❤️

  • @josephinechung4250
    @josephinechung425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3

    思維青蛙,你好棒啊!10分鐘就把重點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舉的例子也都和生活切身相關,可以立即拿來運用。給你按個讚。感謝你的分享😊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你的喜歡❤️

  • @user-bl1dn6pg1f
    @user-bl1dn6pg1f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看完這個影片,了解課題分離後,可以感受到生活過得更幸福;有時候會因為要求完美而讓自己理智線斷掉,但冷靜後細想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的嚴重,只要放寬心其實事情就解決了!而裡面的這幾句話我很喜歡:過去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過去;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希望未來的自己會更好!

  • @user-cg3pi2xo5p
    @user-cg3pi2xo5p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剛好之前我請人家推薦我看書,他就推薦:被討厭的勇氣這本。
    其實一開始,學生問老師的話,剛好也是我疑惑的。
    只是目前我還沒有讓心靜下來慢慢看

  • @user-mv7fq1of3h
    @user-mv7fq1of3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這文章真受益,對於害怕拒絕別人,這文章使你成長 !

  • @Johnny-jg3pe
    @Johnny-jg3p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總覺得這些好像在哪聽過很耳熟,認真想想這不就是十年前去參加直銷大會時候,人家告訴你,只要相信你自己做自己,你就是你的超人,一切的雜音都是想要蠱惑你的魔鬼。但現實,當你的上司決定你的考績甚至是去留,而你正被生活的帳單追著時,你還能不管不顧他的感受,照自己的意思幹?人面對問題,往往是根據過去生活累積,進而做出決定,即使是最先進的AI系統,也是通過大量的學習,建立一套數據樣本,才最後生成答案的,所以生活更應該是原因與目的結合,如果不管過去經驗,只看未來,那考試想拿好成績,是該認真念書還是打遊戲的依據又是什麼?

  • @user-ki3it7oz4e
    @user-ki3it7oz4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0

    學會被討厭的勇氣
    就是臉皮要厚
    高傲
    絕對自信

    • @user-ng1dc7cb2h
      @user-ng1dc7cb2h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別亂用

    • @sun5993
      @sun599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这样这世界会变得好混乱😂

  • @9.tao_
    @9.tao_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簡單來說就是別人內心怎麼想我干我屁事,理性解決問題,相信自己就好ㄌ!

  • @ashleychien7753
    @ashleychien7753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自己的事
    他人的事
    老天的事

  • @Amyyang168
    @Amyyang16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講的太棒了,延伸的實例也很實用,10分鐘就可講的這麼清楚,融化貫通的能力太好了!感謝你🙏

  • @linhonzo1298
    @linhonzo129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6

    某個角度來說,現今的社會最適合自私的人,自私的人可以活得更快樂,

  • @Learn-1314
    @Learn-131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謝謝你!講得深入淺出,十分易懂。

  • @user-rw8ni8xc3v
    @user-rw8ni8xc3v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

  • @celebrate11
    @celebrate1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謝謝你!

  • @tolong7001
    @tolong700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謝你❤加油。
    Love from Vietnam

  • @21-cp8wh
    @21-cp8w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了解課題分離後,我們感受到生活過得更幸福了,現在也在努力練習中!
    感謝您,把好的知識、資訊和思維,分享給大家!😊😊😊

  • @yangweili
    @yangweil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非常謝謝,曾經跟同事借紙本書來看。但疫情過去了歸還她時依然沒有看完,也許我會再借來看一次。

  • @user-cw7zw6ic9l
    @user-cw7zw6ic9l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感謝分享。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的喜歡❤️

  • @user-zz9mj2qq4y
    @user-zz9mj2qq4y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謝謝!

  • @linghun-Ethan
    @linghun-Ethan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5

    過去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過去

  • @ChineseHistoryforum
    @ChineseHistoryforum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非常正能量的分享,太棒了🎉!

  • @sonysony18
    @sonysony1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Thanks 🙏 it's super insightful and useful.

  • @cathy76429
    @cathy7642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喜歡這頻道的製作內容❤ 將資料整理的清晰完善🎉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你的喜歡❤️

  • @Dearest17
    @Dearest17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好棒的影片

  • @kryschiou4449
    @kryschiou444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聽管主講解,比我自己讀要清楚扎實好幾倍啊!真棒!

  • @familywu3869
    @familywu386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谢谢你的分享!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希望能幫助到你❤️

  • @jsl9293
    @jsl929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簡言之,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 @jensen8778
    @jensen877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0

    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擁抱自由的人生 是阿德勒說的👊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沒錯👍感謝觀看❤

    • @user-ng1dc7cb2h
      @user-ng1dc7cb2h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麼你所謂被討厭的勇氣,是什麼?

  • @bh1908
    @bh190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很棒👍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熊熬的支持❤️

  • @Qiao_Lier
    @Qiao_Lier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人是群體動物,自私的只考慮自己的話最終不是做王就是被排擠。理念我是認可的,但我認為要進行這種模式之前應該要設想好最終的後果,別人的課題怎麼會跟你無關呢?對你的印象不好、下一次的互動事件就會越糟糕。
    我更傾向於做人圓滑,尊重他人的同時也尊重自己、學會變通,這才是處事真理,而所謂的課題分離則用來當做心態面的工具,讓你經過深思熟慮後能夠放心接受選擇帶來的後果。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是的👍這個是話題是給極度內耗的人的建議❤️感謝觀看❤️

    • @user-ng1dc7cb2h
      @user-ng1dc7cb2h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選你👍理論歸理論
      真實世界是自己如何看待(人性如皮球 你的投擲力道大小會影響對方的反彈)
      最終得到的反饋
      會帶著你走向正向的路

  • @chancorwincof
    @chancorwincof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很有個人性格,佩服不矣,做到真正的自己🎉🎉🎉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你的支持❤

  • @nganthony9355
    @nganthony9355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看過很多有關被討厭的勇氣的視頻 你的最簡潔有力
    期待你 吸引力法則的視頻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謝你的支持❤️

  • @Tony_Heisenberg
    @Tony_Heisenber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要获得自己的认可, 这才是最重要的

  • @jazie4368
    @jazie436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

  • @summersavana9027
    @summersavana9027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凡事皆有目的 活在当下 活出真正的自我

  • @jiajun222
    @jiajun222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

  • @yi-chengwu3258
    @yi-chengwu325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父母與孩子
    我不贊成是簡單的課題分離
    孩子不學習/學壞
    某種程度上
    “惹”
    出來的後果
    父母是要承擔的
    我指正常的一般父母

    • @user-jq7rx5fj5i
      @user-jq7rx5fj5i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阿德勒一直都說,最難處理的就是跟父母的關係,因為你無法真的分離,但卻又無能為力

  • @BCA-iv4tv
    @BCA-iv4tv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太有智慧!請不多留言賜教!感恩再感恩!

    • @BCA-iv4tv
      @BCA-iv4tv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請多留言賜教!謝謝您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喜歡❤️感恩

  • @user-qn4of2pw5x
    @user-qn4of2pw5x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最近工作剛好遇到這個問題剛好看到可以學習。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感謝觀看❤️

  • @zeytutu8236
    @zeytutu8236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停止内耗❤

  • @user-ub7tk9is2y
    @user-ub7tk9is2y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 @user-pb7ex2qf7t
    @user-pb7ex2qf7t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一个人要懂得因果、懂得报应,不管你今世修为多高、功德多大,均无法逃脱因果定律,只有在彻底醒悟、绝不造因、不造新业,才是唯一的解脱之道。
    师父就是解释了一个问题告诉你们,很多人说,“我天天在做功德,天天在布施,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我还在受苦?菩萨你开开眼,为什么不救救我啊?”因为这是你过去造的因,所以现在必须承受果报,而今生种下去的不会马上长出来。从今天开始诸恶莫作,只做善事,每天种善因,很快就会法喜充满,心想事成。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對的👍因果定律不虛,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

  • @lovefish4907
    @lovefish490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 @kiki-in2ge
    @kiki-in2ge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就如佛家所说:一切唯心造😊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要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説教!朋友你先要關心你自己的事!
      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説的,已經復活了;你们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馬太福音28:6 和合本聖經)
      5天前是復活節。朋友你知道嗎?耶穌從死裏復活是一個歷史事件!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西方曾經的强大是因爲他們信奉基督教,因而得到神/上帝的賜福。今天西方的衰落是因爲他們背離聖經(神的話)的教導。
      聖經告訴我們:歷史是神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 明天當然也在神的手中。聖經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神的手中,包括生死福禍。順便問一下,你完整地讀過一遍聖經嗎?
      神愛世人,甚至将他的獨生子(耶穌)赐给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并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17:3)
      唯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是第二次的死。“
      (啓示錄21:8)
      親愛的朋友,你如果還没有真正認識耶穌的話,請你懷著一顆謙卑和禱告的心認真研讀、仔細思想以上的經文!另外,從今天起你要誠心尋求耶穌,早日認識他,并且接受他為你的救主和你生命的主。祈願神的靈就在今天打開你的心眼!
      愛你的韋慈健弟兄

  • @botpython8785
    @botpython878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最近內耗是因為天氣太熱,原本在網路上發現幾個新的AI 程式,沒辦法靜下心來研究。

  • @user-jq7rx5fj5i
    @user-jq7rx5fj5i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一直都用課題分離來思考問題

  • @carolynguo7656
    @carolynguo765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讲的很清楚,我觉得我老公就是这样的思维。但是我觉得完全这样执行也太自私了,即使不是家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行事,试想一下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什么都不一定适合走极端。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完全符合中重度精神内耗,所以这样想想我觉得能帮助我对于一部分事情的处理,这个理论是能帮助到我这样的人的,谢谢视频作者的分享。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你的喜歡❤️加油 我相信你❤️

    • @gavinpan7459
      @gavinpan745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仔细想想,如果大家的行业都合法而自私,世界也许会更好

    • @janetluk3255
      @janetluk325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個做法及想法不是要來對至親的!由其是男性本身就有此
      '自私的

    • @user-ng1dc7cb2h
      @user-ng1dc7cb2h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阿德勒本身的理論是百年前,不能完全吸收⋯某些論點是有道理但需要能完全接納後果和改變現狀
      否則就是一場鬧劇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要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説教!朋友你先要關心你自己的事!
      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説的,已經復活了;你们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馬太福音28:6 和合本聖經)
      5天前是復活節。朋友你知道嗎?耶穌從死裏復活是一個歷史事件!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西方曾經的强大是因爲他們信奉基督教,因而得到神/上帝的賜福。今天西方的衰落是因爲他們背離聖經(神的話)的教導。
      聖經告訴我們:歷史是神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 明天當然也在神的手中。聖經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神的手中,包括生死福禍。順便問一下,你完整地讀過一遍聖經嗎?
      神愛世人,甚至将他的獨生子(耶穌)赐给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并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17:3)
      唯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是第二次的死。“
      (啓示錄21:8)
      親愛的朋友,你如果還没有真正認識耶穌的話,請你懷著一顆謙卑和禱告的心認真研讀、仔細思想以上的經文!另外,從今天起你要誠心尋求耶穌,早日認識他,并且接受他為你的救主和你生命的主。祈願神的靈就在今天打開你的心眼!
      愛你的韋慈健弟兄

  • @woaimoyudada
    @woaimoyudad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所有内耗都是来源于没钱

  • @user-cb5vg2ju9y
    @user-cb5vg2ju9y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真正是他消耗我才真正的事实。留言怎会消耗除非脾气像余跟张一点点生气的人才会可我一直平静多过生气。

  • @luciannaguo9230
    @luciannaguo923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2

    但不是那么简单。上司不接纳你的意见 出事了你背黑锅 结果是你被辞掉。

    • @NickWang-cl6tg
      @NickWang-cl6tg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這公司經營者也非常有問題,或是你的上司有被利用的價值,你可能沒有.......

    • @cupp9978
      @cupp997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要如何找到人背鍋,這是上司的課題😂

  • @why6821
    @why682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任性的活出自己這句話真的適合在這個群體生活的世界上使用嗎? 我個人是比較偏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確實是不合適,在這個群體社會我們也不可能獨立生活不社交,其實阿德勒還有一個理論我沒有提出,這部影片只是想送給極度內耗的人,可能下一部影片會提到另一個關於阿德勒的哲學❤️感謝你的反饋

  • @ooxx1314
    @ooxx131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你

  • @user-dt5vu7be7r
    @user-dt5vu7be7r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僅供參考)
    別人對你好,是你要替他做,他不會的工作,因為他不會的工作要給你做到累死、罵死、痛苦死,罵你不會成功,嫌你有夠笨,天天罵你笨,笨到頭腦秀逗、秀逗,笨到頭腦都打結,天天替別人做到痛苦煩惱死,成功沒有你的份,失敗時卻有你的名字,衰事連連,衰到累死在心中.

  • @MegaKingsway
    @MegaKingswa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內容

  • @user-ez5rb8on7f
    @user-ez5rb8on7f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生活中你怎么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根本做不到。除非你是最上面的那个。

    • @user-ng1dc7cb2h
      @user-ng1dc7cb2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就是這樣說,有些人看到根本沒有在思考⋯

    • @user-mv7fq1of3h
      @user-mv7fq1of3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可以考慮对方感受在分離這是誰的問題,若課題分割後,就無需再想太多,這样人生才会自在,共勉之 !

  • @user-ho7kj9gv2i
    @user-ho7kj9gv2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笨的人才會在乎別人感想,但還是要做到假關心別人才不會被討厭,一定要做到西瓜挖大邊的群眾效應 別人説我就右耳進左耳出,應為我理他的話就跟他一樣俗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哈哈❤️

    • @user-zf6jm8oe7f
      @user-zf6jm8oe7f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其實我覺得和笨不笨沒關係餒,反而有時候很多愛執著的人學歷都很高

  • @draylau1984
    @draylau198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8:45 父母替孩子選大學選學科還好,最討厭的是有的父母替孩子選老婆老公,決定婚姻大事;這是終身大事,我是有選擇權,自己選擇伴侶或者終身不娶也可以

  • @besscheng6549
    @besscheng654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人和人好像時常都會產生誤會!
    「認同」文章裏給我接收到的是被人「讚賞」。
    我覺認同是:你有好的題意,我也覺得你的題意比我好而作為修改。大家之間可以修改,而得出來效果,我覺才是我「認同」你,不過各人有各人的理解,這是我的😅多言(多言不作干涉呵?)聽說話從別人的好處想便無忌!請問對不對?

  • @r8r8r88
    @r8r8r8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內心小孩 要好好看待 面對 成長

  • @plugboi6822
    @plugboi682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其实不太认同你的最后一句话,成为随和的人和无法过上自己的人生并不是有因果或者并列关系的,从本质来看随和是一个性格,而勇敢去做一件事才是一个行为,行为可以导致性格,性格当然也可以影响行为,但是目的论的结果就是你想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很多人在一定的情况下也都可以是随和的,所以换想而知随和的人如果想要拒绝别人他还是可以性格保持随和的,条件是这并不归纳与对过去的总结,他专注于现在并且积极保持自己的能量也是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的。

  • @wealthandwisdom1314
    @wealthandwisdom131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hihi

  • @leolei9
    @leolei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課題分离!

  • @user-dp6wl3kp4y
    @user-dp6wl3kp4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實踐過才知道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也只是用了自己的語言詮釋阿德勒“觀察”到的現象
    而阿德勒並沒有提供解方
    終究只是發現多數人未曾言語表達的問題
    很多人將阿德勒捧上天,被討厭的勇氣成為暢銷書
    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
    而這個現象不知道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大家才會發現有多荒謬
    至於人際關係的問題如何解決
    其實藏在另一個經典之中
    而且因為受宗教或迷信影響
    一般人不會發現它是哲學
    而且是超前西方心理學思想的科學方法
    並且由於過於簡單,一般人根本不會認為它是科學方法
    剛練習完這個方法將今天的負面情緒排除所以思路清晰到足以歸納這些分享
    如果真的希望停止內耗
    阿德勒和被討厭的勇氣不用浪費時間去探究了
    那只是欺騙自己讓自己以為走在改變的路上而已
    曾經的我就是如此虛耗數年之久
    接受當下的不完整
    誠實面對自己人性的缺點
    就是佛教裡常說的不起分別心
    專注冥想練習不起分別心就是消除任何煩惱的關鍵
    想知道練習方式的話tag我我再細說

  • @user-zf6jm8oe7f
    @user-zf6jm8oe7f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我也有看完這本書,也明白課題分離,但我可能慧根不夠還有時候服務業遇到奧客還是會有點想發脾氣,不知道要怎麼辦…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沒關係的 慢慢來,要相信自己❤️

    • @pony6262
      @pony6262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的理解是~要不要為了這個奧客的行為生氣,是屬於妳的課題。所以你也可以選擇不生氣。

  • @limmingming4022
    @limmingming402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From young age i know when to say NO most of the time n therefore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being dislike or can i say that i feel that people love me bcos i am honest 😂😂😂 n therefore i have no problems in saying No or not worry about how or what they think of me bcos i am a very pasaionate person n if they dont like me I SO LOVE myself n also i know that most people are inferior n act out on others bcos i hv both siblings are like that therefore i am immune to this 😂😂😂😂😂 n i also not afraid to leave old friends that has shown their true colors😂😂😂😂 bcos i am addicted to PEACE 🎉🎉🎉🎉🎉🎉🎉🎉🎉🎉🎉

    • @limmingming4022
      @limmingming402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 also console n Encaurage ppl to love themselves n do the work they love or help them ti find work that they love❤❤❤🎉🎉🎉🎉 life is simple But if u R afraid n stuck to ppl who talk down on you wil begin to face more obstacles bcos in ur ears u keep hearing they criticize u all the time n you wil unconciously do the type of work they THINK suite u n u wil loose yourself n u wil get depress⚡️⚡️⚡️⚡️LEAVE THEM NOW⚡️⚡️⚡️⚡️ and find you peace n your work n life wil come back to you ⚡️⚡️⚡️⚡️

  • @user-lj6uk3fl4e
    @user-lj6uk3fl4e Месяц назад

    bgm是生化危机?

  • @lemon-ph1hi
    @lemon-ph1h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Namaste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Namaste🙏感謝你的觀看❤️

  • @aliceyuxun8412
    @aliceyuxun8412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是在背书吗

  • @aaaaaaaaa321
    @aaaaaaaaa32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課題分離=她不喜歡我是她的事,我交不到我的女朋友是我的事? 分清楚這個有什麼意義?
    然而後面又提到要改變,不是說那是別人的問題嗎? 為什麼又要自己改變?
    阿德勒那個東西就是很難懂,所以你不要直接搬過來,又說一次,那這樣有什麼意義?
    抱歉問題有點多,但真的是越聽越糾纏,只有最後倒數第二段還聽得懂

  • @user-ul1fj9zx7g
    @user-ul1fj9zx7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哈,只顧自己的心情,就無法工作啦,沒有人脈

  • @user-er2iy9hs5n
    @user-er2iy9hs5n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課題分離不就代表傷害別人也沒關係
    反正受害者的課題跟傷害別人的人無關

    • @rex52036888
      @rex5203688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以是矛盾嗎?

    • @KINGHIM_0204
      @KINGHIM_020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別鑽牛角了, 會傷害別人的人, 本來就沒同理心, 也不會有以上煩惱, 不是這影片開頭說的"好人"@@rex52036888

  • @franklinannie3553
    @franklinannie355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这就是边界吧😂

  • @user-cb5vg2ju9y
    @user-cb5vg2ju9y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我1心1平气和1
    你很1多1生气

  • @shuzhong1150
    @shuzhong1150 Месяц назад

    对所有的事,只要遵循两个原则:1、关我P事 2、关你P事😆

  • @Sarah0518
    @Sarah051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這是符合聖經原則嗎?

  • @samsong8686
    @samsong868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道理誰都懂,如果當你經歷過破產2次,離婚2次,坐過牢,年齡不小,沒人請你工作,,就不是說說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不過還是謝謝你帶給大家的正能量。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可能是那句話吧 未經他人苦 莫勸他人善,但我還是想說 你會經歷這些 是因為老天看得起你所以才會讓你經歷的,因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謝謝你的喜歡❤️祝福你 要加油噢❤️

    • @jkwang9614
      @jkwang961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非常了解

    • @muraglia1984
      @muraglia198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拥抱一下! 你所说的 我都经历过

    • @brucelin8950
      @brucelin895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加油
      擺脫過去最難的地方就是
      面對內心深處你最恐懼的那個東西
      當你釋懷了
      才能真的活在當下
      不介意的話 我分享一點自己的經驗
      人往往被困在過去
      也是因為太過執著於過去
      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
      把一個人一生的注意力分成五等分的話
      過去1 現在3 未來1
      不能都不放, 也不能放太多過去和未來
      比例我自己也還在摸索
      但目前1:3:1對我自己來講滿幸福的

    • @brucelin8950
      @brucelin895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過去的痛苦
      往往最讓人印象深刻
      試著把過去的快樂也用筆寫下來
      把今天的快樂用筆記錄下來
      可以是成長, 學習新的事物, 可以是和老朋友見面.....
      不用多 但求持續
      珍惜每一件你有的事物
      我自己是慢慢發現
      我自己太常看得太高了
      往往看到一片天空, 很美, 但摸不到
      然後抱怨自己
      把視角往下調一些
      還是能看的天空
      但注意力會放在當下的事物
      不求能預知未來
      不求能改變過去
      只求遇到意料之外的障礙物
      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

  • @user-cb5vg2ju9y
    @user-cb5vg2ju9y 28 дней назад

    人做天看一切是他搞出1破坏

  • @user-ez5rb8on7f
    @user-ez5rb8on7f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现实生活中你怎么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根本做不到。除非你是最上面的那个。

  • @user-cb5vg2ju9y
    @user-cb5vg2ju9y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最恶毒的人还1态1那1麽1狠毒。悲哀1
    人1善心1最1好

  • @cutekimi1
    @cutekimi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9

    所以傷害人,別人會難過是別人看不開,傷者沒問題😂課題分離?不用檢討自己
    影片有用的自己留著,沒用就放下

    • @DCLLCD
      @DCLLC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那受害者的角度无疑是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是活在过去还是拥抱当下

    • @user-pz1yr1be6n
      @user-pz1yr1be6n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傷害別人的人當然大有問題,通常都是自卑心理或暴力傾向導致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 這是他的課題 他學不會好好跟別人相處就會一直在人際上碰壁
      但是被施暴者還要繼續跟施暴者相處 或是遠離再也不相見 就是被施暴者的課題
      被施暴者要選擇活在過去的陰影走不出來 或是好好治療自己的內心 然後重新再出發就是自己的課題
      我曾經經歷過被言語傷害 心靈傷害 一開始怨天尤人活在過去 後來發現這樣根本改變不了自己的生活 而且傷害你的人恰恰好喜歡你頹廢的樣子 後來想通學會對自己負責 就很積極過生活 把日子過好對自己才是最好的❤
      一起加油💪

    • @cutekimi1
      @cutekimi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user-pz1yr1be6n 感恩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要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説教!朋友你先要關心你自己的事!
      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説的,已經復活了;你们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馬太福音28:6 和合本聖經)
      5天前是復活節。朋友你知道嗎?耶穌從死裏復活是一個歷史事件!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西方曾經的强大是因爲他們信奉基督教,因而得到神/上帝的賜福。今天西方的衰落是因爲他們背離聖經(神的話)的教導。
      聖經告訴我們:歷史是神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 明天當然也在神的手中。聖經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神的手中,包括生死福禍。順便問一下,你完整地讀過一遍聖經嗎?
      神愛世人,甚至将他的獨生子(耶穌)赐给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并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17:3)
      唯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是第二次的死。“
      (啓示錄21:8)
      親愛的朋友,你如果還没有真正認識耶穌的話,請你懷著一顆謙卑和禱告的心認真研讀、仔細思想以上的經文!另外,從今天起你要誠心尋求耶穌,早日認識他,并且接受他為你的救主和你生命的主。祈願神的靈就在今天打開你的心眼!
      愛你的韋慈健弟兄

  • @CindyTan-uu2id
    @CindyTan-uu2id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帮夫命好过枉夫命因为前者精神最好
    后者谈金不好
    我们追求精神最完美
    张跟余都拜金哪里好
    我不管他们只管自己对的

  • @yx9079
    @yx907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一個家庭經濟小孩教育父母都互相牽扯怎麼分離,外面的人我才不鳥他們怎麼看我

  • @user-qe9by8gr4i
    @user-qe9by8gr4i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可惜活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 @SiWeiQingWa
      @SiWeiQingWa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所以才要分清楚課題啊,不然難受的只會是自己❤️

  • @user-ki9ul1bu3q
    @user-ki9ul1bu3q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0 : 38秒 人本主義是馬斯洛倡議的,不是阿德勒!

  • @gmicolor5663
    @gmicolor5663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课题分离,斯多葛哲学早就有了:二分世界,自己能控制的,和不受自己控制的。
    以旁观者的心态,觉察的情绪;有什么意义?喜怒哀乐都可以不在意,这叫什么人生?傻子吧。

  • @Rachel9666
    @Rachel9666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看來那些在飛機上大喊大叫,強佔公務艙,辱罵空乘和其他人,甚至延誤飛機的大媽們,都是參透了阿德勒心理學啊。 我做我的就好,你們看不順眼是你們的問題。 哈哈

  • @user-cb5vg2ju9y
    @user-cb5vg2ju9y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没1内耗。是1你自己

  • @user-ng1dc7cb2h
    @user-ng1dc7cb2h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覺得資訊太容易取得,結果一堆人亂用阿德勒的理論

  • @user-cb5vg2ju9y
    @user-cb5vg2ju9y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没内耗
    全部他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