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講場 哲學有偈傾 2017:尋開心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今集,主持們和兩位嘉賓--營銷專欄作家徐緣和恆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黃沐恩--會和大家一起「尋開心」。
節目談及,金錢與快樂的關係不成正比;當到達一定的水平後,金錢和物質的增加不會再提升快樂。而相比起慾望的滿足,家庭、朋友、建立和發展自己的才能和興趣等等,更能帶來長遠持續的快樂。兩位嘉賓亦不約而同認為,近年香港撕裂的社會政治環境令香港人更不快樂。要讓人活得快樂,社會就應該鼓勵人發展不同的才能、追求不同的目標。
主持:
劉保禧(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
郭柏年(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嘉賓:
徐緣(營銷專欄作家)
黃沐恩(恆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徐緣就係嗰啲睇心靈雞湯睇到上晒腦嘅正向思考讀者。好似信仰咁,佢嗰套行為同諗法應用到喺佢身上係好,佢自己感到有得著固然係好事;問題係成套嘢根本經唔起哲學嘅推敲,結果成段清談就變咗雞同鴨講。
第四節好到肉
劉保禧主持比較有條理
今集好好睇,多謝up主
看不到有前路,自感無望,心就苦悶不開心!
這是 2017
51:05
徐緣啲思路真係亂到一個點⋯⋯
但是呢個節目最需要呢種人 因為佢同我們普通人更接近 同時又更有膽講野
我反而覺得幾立體,佢有D位係同7個習慣既內容差唔多。
自己既成功同帶比人既成功,同埋快樂設係主觀性度,如果以哲學家一定會理性為標準。
但我覺得立體既地方係,最尾佢既快樂都係建基係副業,同金錢有關,甚至有D理想過度。
只要一份牛工佔據你既生活,又或者一份不存在商機or為商經而背離原意既興趣,基本上就唔成立,千萬唔好以為人類唔訓就可以解決問題,休息不足會造成各種炎症。
訓少D絕對係一個假象,受身體影響思考甚至會制造困局。
吊,創造咪又係創造慾
空口講白話
郭柏年唔係好得喎 係咁攻擊徐緣但係自己又無point
從另一角度睇,其實郭係個好老師,好似蘇格拉底咁透過問問題啟發對方。 例如佢問「快樂是否只是主觀,無須客觀根據?」,其實好對應得到對方立場的弱點。
哲學係透過反思去清楚事實,佢咁問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