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要緊張了!?英特爾旗艦代工大會火力全開將以系統級代工打敗台積電會成功嗎?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4 июн 2024
  • ※曲博新書連結👉 www.books.com.tw/products/E05...
    ※曲博官方Line群正式開張,歡迎大家加入,一起從討論中成長!
    加入連結👉 ansforce.page.link/Drjline2
    ※曲博頻道會員已開啟,想要加入的伙伴可以直接點選這個連結,一起讓科技成長茁壯!👉ansforce.page.link/JoinYT
    ※曲博科技教室所有的影片可以在這裡直接用關鍵字搜尋👉
    ansforce.page.link/Drjlist
    🏮【科技最前線EP60】台積電要緊張了!?英特爾旗艦代工大會火力全開將以系統級代工打敗台積電會成功嗎?🏮
    00:00開場大綱| Intro , Summary
    01:51 英特爾晶圓代工:人工智慧時代的系統級代工服務
    02:30 英特爾晶圓代工:全球第一個系統級晶圓代工服務
    02:58 定義地緣政治:全球80%晶片都在亞洲的一個小地方集中生產
    05:44 英特爾先進製程家族::4年5代製程步入正軌
    08:31 帶式場效電晶體(RibbonFeT)與電源金屬柱(PowerVia)
    16:46 英特爾晶圓代工:人工智慧時代的系統代工服務策略與實施
    20:50 世界需要新態的晶代工:台積電晶圓代工模式的限制
    21:30 人工智慧的系統級晶圓代工推動下一波創新浪潮
    23:59 加速英特爾晶圓代工:定義與開發全新的開放系統級晶圓代工
    24:31 結論| Conclusion
    【資料來源】
    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Keynote (Replay)
    • Intel Foundry Direct C...
    #Intel #英特爾 #2奈米 #RibbonFET #地緣政治 #系統級晶圓代工 #台積電 ##先進製程 #先進封裝 #矽光子 #共同封裝光學 #CPO #人工智慧 #高效能運算 #AI #HPC #半導體產業
  • НаукаНаук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 тыс.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18

    【重要補充】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這是我在直播裡強調過很多次的事,這部影片最後我忘了再提,所以這裡再講一次!

    • @Pepepapers
      @Pepepaper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感谢播主的详尽分析和严密的推导逻辑,INTC促使TSMC不断加速进步,互相竞争的结果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 @seediqliu
      @seediqli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謝謝曲博精彩的解說,讚!😁

    • @user-ht9zv4th5w
      @user-ht9zv4th5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成本太貴
      銷售不易
      最終導致失敗

    • @ytyuted
      @ytyute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感謝導讀IFS 2024。關於Intel的製程技術,前台積電研發處長 楊光磊, 在阿榕伯的節目有進一步的說明。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

      @@ytyuted 有網友貼給我了,楊博士分析的很好呀!只有最後他說小孩會喜歡在台積電工作而不是英特爾,還說是因為公司文化差異,這個我一聽就猜他沒有在外商公司長期工作的經驗,果然剛才查他的經歷大部分在本土廠商,事實上只要是正常人一定會想去外商公司,因為錢多事少輕鬆過,不必天天On call,他的小孩不想去,是因為沒去過。另外他沒有談到地緣政治,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英特爾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user-og6rm7bu1q
    @user-og6rm7bu1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8

    整串下來,我發現很多留言的人都不知道2017年以前,intel可是當了近20年的晶圓製造老大,它雖然不代工,但那幾十年妥妥是先進製程的「王者」。
    說台積電沒有鬆懈的本錢,完全是合情合理,更何況美國一直都是先進技術的產出大國。台灣是真的沒有自大跟鬆懈的本錢

    • @grantguy8933
      @grantguy893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4

      夜郎自大没办法。intel当年比台积电骄傲多了,骄兵必败。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8

      是的,你們說的很有道理,所以台積電必須持續努力,沒有放鬆的本錢。

    • @user-ml9ez9ui9m
      @user-ml9ez9ui9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

      誰自大 大家都很清楚 就是intel 台積一直以來都是默默努力 是那位家夥搞不清楚狀況

    • @user-km5ie5iv5e
      @user-km5ie5iv5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rantguy8933誰是驕兵?台灣積體電路公司一年研發的費用你查看看

    • @edisonliao696
      @edisonliao6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2

      台灣哪裡自大了啊…😅 一堆假道學 像極了每天手叉腰在旁邊酸言酸語跟一個每天讀書12小時的人 說《你齁 要認真一點啦,人家都很聰明又努力,你不要自以爲,人家一認真就幹掉你啦。你不能放鬆要讀更多》 講這些廢話的時間先檢討自己的人生那邊可以努力 😅😅😅😅

  • @user-pw7wn2rs2r
    @user-pw7wn2rs2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9

    曲博 每次的分析都很中肯,台積電也感受到了危機感,所以不斷地在戰略上擴廠,持續進步,培養自己的供應鏈。 最近興起討論的化工材料題材,可見一般。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是的,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yuanhsutw
      @yuanhsutw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真的 在這影片之後 買進 intel 44 到今天剩下31 跌掉3成。厲害了

  • @dbluetree
    @dbluetre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3

    講的非常仔細 感謝曲博分享

  • @steel540
    @steel54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非常同意曲博分析,謝謝辛苦了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CasinoBaccaratKingmaker
      @CasinoBaccaratKingmake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NVIDIA ❤❤❤

  • @j808010
    @j8080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2

    打敗基本上是不可能,成本問題就在那邊(薪資、水、電、勞基法),所以intel得真實目標是第二
    Intel的賭注是地緣政治、台灣火電佔比導致的碳稅問題,未必真的是技術上的領先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是的,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user-hz7oh7ec1f
      @user-hz7oh7ec1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到時候美國人會不會以保護美國的安全爲由,給非美的晶片課重稅,讓臺積電把市場讓出來給英特爾@@Ansforce

    • @ntr1381
      @ntr138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user-hz7oh7ec1f 除非intel的產能可以滿足高通 NVIDIA AMD

    • @artart3391
      @artart33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Intel成本再贵又如何,美国不让你台积电卖,只能intel卖😅,这里讲的是美国利益丛林法则,台湾只是菜单

    • @yuanhsutw
      @yuanhsut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A就是比台積電3奈米還不如的製程 還超越台積 2奈米哩 丟人哩

  • @Lemon-cr9hf
    @Lemon-cr9h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你的專業分享

  • @user-ty5ul3df4c
    @user-ty5ul3df4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曲博士深入解析內容的分享,辛苦

  • @Rychengtree
    @Rychengtree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從以前都知道Intel技術很強,其實到現在很多人不了解代工的最大關鍵在那裡,技術只是其中一部分,技術是關鍵沒問題,台積電從開廠以來他的技術就不是一直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但是晶片的重要不是只有技術,可靠性更是重要的關鍵,最好的技術不代表有最可靠的特性,所謂的可靠性依賴的是代工廠所強調的是工廠量產的穩定性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及速度,張忠謀之所以說代工離開台灣不容易成功的關鍵在文化,美式文化已經無法讓工程師在服務上可以在晶圓代工上日以繼夜的工作,要知道這是商業,一旦生產遇到問題而不能即時解決損失的就是整個市場,這也是為什麼三星一直打不贏台積電的關鍵,技術上他們一樣都能做的出實驗數據,但就是無法維持高良率跟及無法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美國最近也清楚intel能成最好要是不能成功他也會冒著極大的風險,所以如季辛格說的他既然是如石油般的珍貴,美國的措施就不可能漏掉任何一個保護機制,如同他們之前掠奪中東的石油一般,所以美國為何現在打中美貿易戰,美國很清楚他要怎麼拖垮中國讓他無法威脅周邊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拖垮他的經濟,所以美國做的事情想的辦法不只檯面上看到的那麼單純,中美貿易戰他用的武器從匯率,比特幣,黃金,不外乎就是想辦法抽掉中國的資金,想辦法讓他內部的資金如流水一般自然流向高價值的商品上,所以美國在思考的事情就是弱化中國,強化台灣,當然這也是張忠謀建議雷蒙多花成本保護台灣比補助美國製造更為省錢,回過頭來說Intel為何長久以來技術一直領先全球為何會被超車,其實去看看以前的貝爾實驗室,那裡面養了多少菁英但問題是他們不懂工廠實際運作,所以最終只能落得失敗,最終我的結論是美國一直是技術領先者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所謂的製造的技術及管理一直是美國沒有的,更何況現在的製造不是單一工廠作戰,他是一個代工廠及供應鏈軍團作戰,這台積電已經整合多年了,而我看到的季辛格談的東西只是面對客戶,但是他沒有談到任何供應鏈管理,這可是台積電強項,而且裡面的細節可是有很多的商業機密

  • @gutonsinman7423
    @gutonsinman74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0

    何謂"系統級"的晶圓代工? 說穿了, Intel 的 Atom 晶片 + 先進封裝, 或是把 Intel的 CPU 做"有限"的客製化 + 先進封裝.

    • @wangjohn116
      @wangjohn1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說穿了~ 就是台積電已經在做的事XD
      Cowos 就是初階系統級架構!
      再更進階的 台積電已經在準備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gutonsinman7423 其實英特爾就是創造了一個新名詞,總之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Wish-Hope
      @Wish-Hop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系統級的代工?
      就是唬爛王的可笑說帖而已!
      想看看,蘋果、輝達、超微、博通、高通、聯發科、聯詠敢大量下單給英特爾或三星嗎?這麼做就是找死而已!商業模式決定台積電不敗基礎。

  • @user-rs2gx4sf9n
    @user-rs2gx4sf9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感謝非常專業的分析,受益良多

  • @garyscookingchannel5578
    @garyscookingchannel557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你的介绍。

  • @katetsao6184
    @katetsao618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8

    Intel把「代工部門」完全獨立出來,就是宣告要讓這個部門必需能自己養活自己,也是宣告高階晶片設計部門從此要擺脫代工部門的包袱

    • @corychan1223
      @corychan12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沒分割只不過是打假球而已,只是部門分光利潤怎麼分配就會先吵成一團了

    • @lularry1216
      @lularry12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非EUV的產能要好好利用剩餘價值
      這些機具和廠房就是聯電發揮12奈米的未來實驗區 (人工貴但機具已經攤提了)
      12奈米對很多基礎產品是綽綽有餘
      切入12奈米應該和格羅方德有關
      沒法當親家,那就選擇去做比你(22~28奈米)高一級的代工
      你那一級將來極有可能與中國的公司一起玩紅海
      報導進一步指出,因為格羅方德不生產 1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產品,因此與專注在先進製程的台積電、南韓三星、甚至於接下來的英特爾有所不同。尤其,格羅方德的產品多用於汽車電子、智慧型手機,以及務聯網的關鍵零組件上。隨著這些市場的需求不斷成長,將可能使得格羅方德的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持續擴大,因此必須持續進行擴產的投資。

    • @jerrywu5226
      @jerrywu52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走AMD走過的路,Intel切割製造部門,設計部門把單發給台積電製造,提高產品竟爭力!

  • @alalfred3474
    @alalfred347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0

    本人擁有Intel股票近三十年,近十年是王小二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新的CEO很會說大話,能否兑現 還有待觀察。 美國生產成本不具優勢,工人敬業精神差,法規多如牛毛 都是不爭的事實,台積電在亞力桑那州碰到的困難 Intel也是一樣。目前美國積體電路人才欠缺,Intel 可能有能力開發和小量生產,要做到如台積電一樣的規模在短短的幾年跨越許多製程節點是不太可能,不過也可以給台積電警惕。 Intel的系統代工模式和台積電現有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設計和銷售部分,其它部分都是靠團隊來完成,Intel自己無法單獨達成,這和台積電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台積團隊已行之有年 大家分工,Intel還在組織架構 缺實戰經驗,有待觀察。設計和銷售不是台積電的代工模式,對大客戶群體而言 他們自己會處理這部分,只有小客戶群體沒有設計能力會考慮Intel的架構,這和找世芯代為設計也並沒有大不同。至於銷售所有客戶群體都會抓在自己手上。

    • @user-ml9ez9ui9m
      @user-ml9ez9ui9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請問一下 如果台積電持續強化 設計 軟體 跟 業務 軟硬整合解決方案 是不是就能強化one stop service 綁住更多客戶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alalfred3474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alalfred3474
      @alalfred347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ml9ez9ui9m 應該是罷,不過台積的代工模式是讓客戶自己設計(或找人代設計),台積從傍協助,如此不去搶客戶的生意,沒有利益衝突,這是蘋果 輝達 AMD 等大客戶願意給台積電代工的一個很大因素,個人認為這個模式已行之有年 而且獲得大家支持,沒有必要去大更改,目前台積電的客戶中有幾家專做設計,可以發展一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替一部份客戶服務。 台積電的先進制程滿檔,大客戶排隊等,所以不太需要和Intel 起舞,把精力放在盡快發展下一代的製程和良率提升比較重要。

    • @millsonliu
      @millsonli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Ansforce曲博教授真的很專業, 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能否超車真的是其中一個關鍵點,而且光靠政府補助的成本也無法長久,就看未來美國官方對台積電的態度是如何了.

    • @alalfred3474
      @alalfred347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ml9ez9ui9m 可能罷,不過台積電的代工模式是不去和客戶競爭,所以設計銷售是由客戶主導,台積電提供設計支援。 可以和一些設計團隊一起為部份客戶服務。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滿檔,大客戶都搶破頭要分一杯羹,所以台積電不需要把太多資源花在這方面,專注更先進製程的開發和良率提升最重要,同時多研究如何融入美國式管理以提升未來美國廠的競爭力。

  • @KJ221
    @KJ22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分析得很專業👍 就是要面對真實競爭 然後讓自己更強大

  • @Sharon-ht7ti
    @Sharon-ht7t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分享

  • @user-hb4hl8th8m
    @user-hb4hl8th8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是新鮮的肝...我加了新鮮的肝

  • @chigo0210
    @chigo02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張創辦人在各次發表的演說中有一個最重要的部份是
    台積電不會和客戶競爭,台積電跟客戶的關係是夥伴關係,客戶更好,台積電才會更好。
    再強大的技術,當其他廠商對你有競爭上的疑慮時,代工業務能否展開,這是令人存疑的,客戶與台積電的信任及相輔相成才是代工產業的重點。

  • @user-jy5ol8lr2o
    @user-jy5ol8lr2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曲博講得很好。

  • @tckao5434
    @tckao543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曲博兼具專業 中肯

  • @Vincent-uo4yj
    @Vincent-uo4y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良率呢?最重要的是產能和交貨期!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chung-tinghsu5138
    @chung-tinghsu513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感覺有點像前幾年三星放話的節奏但不一樣的是美國政府補貼究竟能否實質幫助英特爾成本到什麼地步及英特爾自己良率能否爭氣成為了關鍵

    • @80719good
      @80719goo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美國政府要花錢扶植哪個產業,那個產業一定失敗,這幾乎快變成定律了。
      美國經濟就是資本尋找最賺錢的企業,今天一家企業要靠政府補助,代表這家企業根本沒有競爭力。

  • @user-ml3eg9iz3f
    @user-ml3eg9iz3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產品或技術創新,從發想,研發到規模化是需要一點點時間,只是對於intel仍否持續規模化,我還是抱持一點點疑慮.
    但還是特別感謝影片的分享,尤其是如此詳細介紹整個策略與實行過程,許多專有名詞聽起來也很平民化,讓我更了解許多, 謝謝.

  • @user-de9vj7ud4r
    @user-de9vj7ud4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曲博,啥是集成鈮酸鋰微波光子處理引擎,感覺又是假的?

  • @stever100tw7
    @stever100tw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9

    3星在進入3奈米時是怎麼說的?現在接多少客戶?英特爾在7奈米以下製程是多少良率?2奈米又能期待多少?

    • @lantis1714
      @lantis171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人家也拿了好幾個2奈米訂單了, 台積電拿了幾個? 笑死

    • @cyvickuoful
      @cyvickuofu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確定良率做的出來,看三星每次多會吹結果...
      intel良率做出來再說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genuinennessbefitting4734
      @genuinennessbefitting473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lantis1714 不懂又愛發言,哀,教育很重要

    • @budimanbudiman4049
      @budimanbudiman404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lantis1714
      987

  • @yi8188
    @yi81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我想台積電在日本可以升級成亞利桑那的先進廠,不必拘泥於成熟製程。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積電在日本一定會有先進製程,二廠是6奈米,三廠我覺得應該是3奈米了!

  • @hckao4431
    @hckao443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謝謝曲博摘要英特爾的presentation.非常認同你結尾的comment,特別在台積電股價節節攀升的時刻!曲博結尾其實也給台積電在美國與日本設廠的必要性,簡單而明快地下了註解。
    不過回到技術面,我認為英特爾所謂系統級晶圓代工,與台積電並無不同。那些元件技術,晶背供電,矽光子,先進封裝,EDA/IP/design service的ecosystem,全都是台積電已經建立,並持續精進的。我的重點不在台積電是否能持續領先這個點上,這部份曲博已經提醒台積電沒有鬆懈的本錢,我非常認同!這邊我所指的是business model上,我沒有看到英特爾真正提出什麼不同於台積電的新概念或新模式。所謂"AI系統級晶圓代工",我只覺得這是包裝辭彙。硬要說英特爾的presentation中真有什麼是台積電沒有在做的,那就是英特爾所展示用在超級電腦裡的系統級晶片設計。但這並不意外,因為台積電本身是純專業代工,而英特爾本身就有CPU設計能力。我認為英特爾把這部份跟IFS扯在一起,是刻意要把為人所垢病的IDM色彩,包裝成所謂的系統級晶圓代工。台積電不必被英特爾這些花俏的名詞所困惑,而應該持續專精於新元件技術開發,先進製程技術開發,新材料工程開發;持續強化與材料設備廠及EDA/IP/design service ecosystem的伙伴關係。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你的評論很有道理,總之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AlainYang88
    @AlainYang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5

    假設AMD有高超技術價格低廉的晶片代工服務,英特爾會將自家晶片交給AMD代工嗎? 若不會,那英特爾的代工服務結果已經注定了。

    • @PAO_995
      @PAO_99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AMD是晶片設計不是晶圓代工...

    • @s86810624
      @s868106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9

      @@PAO_995 人家的意思是垂直整合跟純代工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的商業模式....
      以前三星幫高通代工,就偷學人家自己也出了Exynos晶片...
      蘋果給三星代工時也吃過悶虧...
      純代工的優勢在於它不但不是客戶的競爭對手,甚至是最佳隊友
      而其他大廠互看對方基本上都是亦敵亦友的狀態...

    • @s86810624
      @s868106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1

      @@PAO_995 補充一下,當年聯電就是幫客戶代工代到後來覺得做設計比較好賺(其實也是練兵練出技術),就成立一堆聯字頭的設計公司...
      現在最爭氣的是聯發科,
      但它目前最有競爭力的旗艦產品卻是給台積電代工的...
      真心期待英特爾未來的某款旗艦晶片是由台積電代工~
      順便打臉自家的代工事業部
      (AMD已經打臉過格羅方德了)

    • @j808010
      @j8080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你的說法前提是代工部門不拆分,但目前來看,所有的跡象都指向未來會拆分
      但現在還是嬰兒學步的階段,馬上分拆馬上就倒了
      最快看看五年後有沒有機會吧

    • @user-og6rm7bu1q
      @user-og6rm7bu1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但是需要晶圓代工的不僅僅是AMD啊
      AMD或許不會讓intel來代工,但是其他與intel在業務上沒有衝突的晶片設計公司會

  • @MrB9639966
    @MrB963996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曲博老師:
    想請教一下,您提到台積電跟英特爾的製程技術當中技術有『晶背供電技術』兩邊都有使用只是名稱不同,那麼這沒有專利的問題嗎?謝謝老師撥空回覆!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專利的概念不是我有這個專利所以大家都不能用,這種大範圍的專利很少見,大部分都是同一個技術大家都有幾個不同的專利,所以你用我的,我用你的,相安無事。

  • @ericchang6900
    @ericchang690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個人認為晶圓製程技術和晶圓代工能力雖然相關但是兩個是不同的,不能只看晶圓製程技術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ericchang6900 是的,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peterchung4328
    @peterchung432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基本上 Power Via的設計除了 cost一定比較高之外 還有就是Device 的散熱是一個隱憂 可能會很容易動不動就熱當
    且翻開Meteor lake的設計 intel只做了 CPU tile就稱自己量產intel4 如果只要做小die的產品 台積電N2也早就可以量產 台積因為需要接受各式各樣的客戶下單 一個node不能只能量產小die產品 大die的window也要兼顧

  • @kawakami144
    @kawakami14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8

    若 INTEL 真的製程可以這麼強,自己最重要的產品 CPU,就自己做,不需要給台積電代工。
    以 CPU 給台積電代工看,我是不看好 INTEL 的製程,而且這個 CEO 看來很會打嘴炮。

    • @user-ml9ez9ui9m
      @user-ml9ez9ui9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賭intel東西出不來

    • @j.kai.0730
      @j.kai.073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INTEL再怎麼厲害、製程技術再怎麼先進,除了自家產品之外,能承接的代工產品依舊有限,
      去年底CEO才發下不知道第幾個豪語說要在3年內打敗台積電,
      甚至也不排除未來會取代台積電成為輝達的最大代工廠。
      我就問:季老先生,你還有多少豪語沒有發表的?
      我沒記錯的話,2021年初才發豪語說要砸200億美元擴廠打敗台積電,
      當年的年中就旋風訪台會見台積電高層了。

    • @SMchen-dk1sp
      @SMchen-dk1s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是GPU下單給台積電~ CPU還是自己做~

    • @SMchen-dk1sp
      @SMchen-dk1s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user-ml9ez9ui9m 這個八旗子弟確實不可期待

    • @SMchen-dk1sp
      @SMchen-dk1s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ml9ez9ui9m 別說 INTEL~ 台積電去美國都被美國工人生吞~ 汽車工人要求一次加薪40%~ 幹~ 這國家製造業會生鏽是因為有無法醫治的癌症

  • @linjack6803
    @linjack680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群創面板級扇出型封裝 FOPLP
    麻煩曲博可以考慮做一集 FOPLP的相關介紹與未來發展,謝謝!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們這個星期四的科技問答來介紹一下吧!

  • @user-ke3tw6ov5t
    @user-ke3tw6ov5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50 我們海書歡迎季辛格六月份來我們這個小地方的Computex演講😂

  • @limsk3797
    @limsk379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3

    看intel ppt 只想那更多的补贴而已。

  • @user-dy6bu4qs1y
    @user-dy6bu4qs1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3

    不是,台灣是小地方沒錯,全球8成半導體在台灣生產也沒錯,台灣有地緣政治風險更沒錯,那為何美國這霸主不把這麼重要的產業弄回美國?
    不就是這種"苦工"美國人做不來麼,他們做得來還有台灣甚麼事情?
    現在美國政府要全力補助英特爾,要玩真正的美國製造,站在美國人立場這太對了,但你還是沒解決美國並不適合生產的問題啊!
    怕你補助再多,要和台積電比真的很拼!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對台灣來說,半導體要是敗了,那台灣就差不多了,這是退一步即無死所的概念,但對中美或其他大國而言,敗就敗了,又不是敗了就滅國了,嚴重程度不一樣,自然在乎程度也不一樣!

    • @user-he3tv3oq6u
      @user-he3tv3oq6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

      美國並不適合生產,所以才要多日本那條線
      第一廠那進度有夠誇張,2021年底規劃、2024年初啟用,年底量產
      然後第二廠已經確定要建,第三廠在評估中
      比美國晚2年,然後在差不多的時間要量產
      然後日本也很適合發展像台灣一樣的半導體聚落
      半導體基礎材料日本的產業都是龍頭
      況且30年前日本在半導體的地位,比現今台灣在半導體的地位還高
      所以來自日本的競爭也是一個大問題
      麻煩在於,台積電可以沒有台灣,照樣在世界開支散葉
      但台灣失去台積電,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很贊成你最後的結論,台灣政府一定要將扶持半導體當作國防來支持

    • @junyuli
      @junyul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什么灭国不灭国,老共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 @mingtsai8161
      @mingtsai816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台積電先進製程又不是一直都是領先的,之前都是intel領先,當年怎麼沒有滅國~講的也太誇張

    • @jenhwangwu1695
      @jenhwangwu169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英特爾連14奈米都做不好!還想直接做2奈米?做出來的良率應該很低

    • @jianchen2511
      @jianchen251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美國那廠 基本上就是要拖延台積電的成長

  • @sparklee6994
    @sparklee6994 Месяц назад

    系统级代工是不是整合了晶片,封装和测试,甚至包括底层软甲代码的一站式代工模式?

  • @user-vw1dc5xg3v
    @user-vw1dc5xg3v 26 дней назад

    為了更快更好很多部分都整合到單一封裝裡消費者能自己選擇的部分少了廠商是贏者全拿
    英特爾今年CPU才傳災情無法穩定的在高頻區間操作
    希望他們跟arm架構合作能改善
    不然其他好的部分跟他有問題的部分封在一起拖累整體

  • @TheSophieeee2
    @TheSophieeee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所以我們要更支持台積電,從買台積電股票開始🎉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commander1224
      @commander12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英特爾嘴泡老闆,這種性格只能說大話,真正有能力的老闆並不會這樣一直吹牛

  • @user-tm3gw7cg1z
    @user-tm3gw7cg1z Месяц назад

    執事先生們;你們的這個閱讀机械人,真是頂呱呱。

  • @9aaaaaaaaaaa
    @9aaaaaaaaaa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競爭是好事

  • @skynorman817
    @skynorman81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跟我小學一樣,每次看同學考一百分,就堅定的對自己說我下週開始認真唸書,打敗同學。

    • @bobotea01
      @bobotea0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這個好笑,不過人家這次還有詳細的讀書計畫

    • @Wish-Hope
      @Wish-Hop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bobotea01
      有讀書計畫⋯⋯ 可是天天在世界各地用PPT騙人卻不坐下來讀書

    • @yawu4171
      @yawu417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bobotea01 有讀書計畫,可是每天還要牽牛吃草,沒時間讀書一樣考不贏同學。

    • @jackielee4882
      @jackielee488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bobotea01 再講嚴格點,你就有讀書也不一定能考得好

    • @analysisdigwd8721
      @analysisdigwd8721 27 дней назад

      @@jackielee4882 未必那你就在yy中放慢脚步休息呗

  • @lien-chinwei4815
    @lien-chinwei48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英特爾要超車很困難並幾乎不可能。美國有技術,但是沒有認勞認操的台積電工程師,執行力遠遠不及台積電。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lien-chinwei4815 是的,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80719good
      @80719goo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nsforce如果Intel真的可以靠技術與管理來打敗台積電,那麼他們根本不用爭取美國政府的補助。
      另外,美國缺乏半導體人才會是Intel首先遇到的麻煩,美國的理工人才幾乎全跑去寫程式,美國因為過去半導體製造落後而造成人才斷層,這點台積電早就吃過苦頭了,搞得得從臺灣調人過去。Intel所能給出的待遇可以吸引美國的理工人才放棄軟體工作轉而投入晶圓廠嗎?在臺灣聯發科等無廠早就是電機的第一志願了,連臺灣都如此,美國人均數學水平只有臺灣國小生水準的國家我是很懷疑啦。

  • @jackliu7334
    @jackliu733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business timing and the maturity of product introduction need times to pace. which company is always the first to take on the most updated node? Apple! what is the business pace in Apple product introduction? almost one to one and a half year. think back on the PC industry introduction, how was Intel doing there?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user-vb5qj7zp8y
    @user-vb5qj7zp8y 4 дня назад

    對👍 千萬不要放鬆 驕兵必敗

  • @a10j11
    @a10j1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成本取決一切

    • @jianiao96
      @jianiao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弃约精神 的 美国政府支持,谁能说的清未来 呢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的,英特爾就算今年底量產2奈米,產能開出來也要至少兩年,所以未來兩年大家仍然只能依賴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而且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yuio823
    @yuio8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2024 第二季量產Intel 20A製程?良率是多少?眾所皆知半導體晶片製程每兩年能進步一代就已經是很強了,更何況Intel 20A製程要換成GAA結構,所以從Intel 3量產到Intel 20A量產(良率標準是70%~80%)少說要3年的時間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yuio823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ntr1381
      @ntr138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良率沒有辦法直接對比

  • @stevenlai4772
    @stevenlai477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看到自己從土木跳到台G廠務真的是正確選擇 現在就持續精進英文能力就好 期待拿綠卡或去日本

  • @fio123
    @fio1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能不能预测下一次半导体熊市大概什么时候开始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fio123 這是好問題,我之前直播有講過,人工智慧的硬體需求至少要2~3年才能填滿,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重點是到底人工智慧的應用實不實在,目前還不確定,聊天機器人胡說八道的問題還沒解決,可以觀察未來這個問題是否解決了!

  • @user-oi3np4ds7i
    @user-oi3np4ds7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3

    英特爾旗艦代工很難贏 目前還是台積電導師 帶領英特爾飛
    台積電如果後期資本支出如果都連續輸給英特爾加上新研發殺手級才有機會
    10年後再來檢視~

    • @JFL-lp4en
      @JFL-lp4e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要是英特尔,我就给美国征府说,卖给台积电的光刻机比给英特尔的晚1-2年,然后英特尔直接开高工资挖角台积电的技术员,在聘请大量大陆台湾的其他低阶普通员工来做产线员工,很快超越台积电😂

    • @user-og6rm7bu1q
      @user-og6rm7bu1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JFL-lp4en你想太多了,美國政府給intel補貼,除了在產品售價減稅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提供給本地工人更多的就業崗位
      所以不太可能從台灣跟大陸引進勞工

    • @stephenhsu3868
      @stephenhsu38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引進台灣大陸員工,第一個反對的就是美國工會,想得太美了?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user-oi3np4ds7i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user-oi3np4ds7i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CasinoBaccaratKingmaker
    @CasinoBaccaratKingmake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Salute ❤❤❤

  • @a2518kimo
    @a2518kim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2

    intel PPT規劃一直都是職業級的 也騙了好幾年了 怎麼還有人會相信他的目標是能達到的呢

    • @yuanhsutw
      @yuanhsut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其實看股價就知道 如果Intel這麼大的突破,市值早反映。
      就某強國經濟成長率5.2% ,但是股市十年還在3000點保衛戰有87分像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就算英特今年底爾量產2奈米,也不可能立刻有產能,因此未來兩年大家都只能靠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

    • @user-ml9ez9ui9m
      @user-ml9ez9ui9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沒關係 intel 跟台積 會用財報打臉曲博 重點只有一個 兩年後 intel 東西還是出不來

    • @user-pl2el1yf4c
      @user-pl2el1yf4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yuanhsutw 成長率5.2%結果CPI是負的...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keepitcool670
    @keepitcool67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Intel以前很厲害 現在只剩ppt

  • @jasonchen6056
    @jasonchen605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想請問 RibbonFET 這技術跟三星的GAA有差異嗎? FINFET 跟 RibbonFET 這種技術有IP嗎,還是只有做的出來誰都可以?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其實都差不多啦!大家都做的出來,只是比良率和成本而已。

  • @peteryoung6965
    @peteryoung69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必须给你点赞

  • @user-mw3dh3wt6b
    @user-mw3dh3wt6b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良率才是重點

  • @user-te2hg5lv1d
    @user-te2hg5lv1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台積電發言人黃仁昭表示,台積電推出的N3P製程,性能表現和英特爾即將推出的18A「相當」,但成本更佳。這要怎麼解讀?成本更佳或許可以理解,但性能是怎麼回事?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Intel 18A是使用GAAFET和PowerVia,台積電N3P使用FinFET,這個是不同世代的製程,當然是各家廠商都有自己的說法,總之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yuanhsutw
      @yuanhsut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積電是客氣 今天intel自己出來承認就算18A也輸給台積電了
      台積電283MTx/mm^2 intel 18a只有195 Samsung 更是只有178
      RUclipsr想多收割一點小粉紅韭菜無可厚非,但是不需要騙台灣人~~ 可憐哩

    • @flymousetw
      @flymouset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流片都能拿出來吹,台積電2nm都不知道流片幾千幾萬片了。只是人家都是默默耕耘,到時候拿出來就是可量產技術了。英社的嘴砲加上ppt 是台積電跟不上的

  • @jimmykao3154
    @jimmykao315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牙膏廠如果這麼厲害就不會被叫做牙膏廠了,做那麼漂亮的PTT是要美國晶片補助。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jimmykao3154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Steven-bn7xi
      @Steven-bn7x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漂亮的ppt還是可以唬弄到很多自稱專家的人啊!

  • @milk311302able
    @milk311302abl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實我還蠻期待intel先去買High-NA EUV測試效果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已經裝機了呀!

  • @caryjason4171
    @caryjason417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要忘記它之前推的 wi-max 最後結果是什麼!

  • @Ocean-nz3cg
    @Ocean-nz3c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Intel 一向只生産自家的晶片,沒做過代工,自家晶片的良率不高的話,成本可由産品價格來解決。代工是生産別人家的産品,良率不高的話,客戶就不會幫Intel 解決了喔。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這是我在直播裡強調過很多次了,這部影片忘了再說一次。

  • @jordanchen0125
    @jordanchen012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客觀專業

  • @yagyu-onesword
    @yagyu-onesword 10 часов назад

    只要INTEL和三星繼續同時搞晶片設計和晶圓代工,就很難打敗台積電。畢竟APPLE、NVIDIA、AMD和高通等大廠之所以願意把大部分的訂單下給台積電,除了看中台積電的技術領先與良率之外,更重要的是下單給台積電沒有養虎為患的問題。提到這一點就令人不得不佩服張忠謀先生的遠見,堅守專業晶圓代工的分際,不和客戶搶生意,表面看起來有點自我設限,幾十年下來反而造就台積電獨特的商譽,令INTEL和三星屢次企圖彎道超車卻總是鎩羽而歸。

  • @_anyone5962
    @_anyone596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請問台積電正在研發Ribbon FET嗎?

    • @liuchiahan
      @liuchiaha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Ribbon FET 是英特爾版的 GAAFET 架構
      三星 3 奈米和台積電 2 奈米
      也都開始採用自家版本的 GAA
      如果是問晶背供電
      台積電 2 奈米高雄廠
      才會開始採用

  • @tsaicarlos5240
    @tsaicarlos524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intel 、三星的原罪 ,它們有自己的產品,tsmc 不與客户競爭,客戶成功才能造就tsmc

  • @user-mb1pl2bp8w
    @user-mb1pl2bp8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感覺偏跛理論!這麼厲害還要給台積電代工?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21日親口證實,英特爾將把兩款處理器最關鍵的CPU晶片塊(Tile)首度交給台積電生產
    笑死😂😂😂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user-mb1pl2bp8w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PeaceGoGoal
    @PeaceGoGoa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中国這幾年也在推 Chiplet 標準《小芯片接口总线技术要求》
    會和 UCIe 1.1 相容嗎????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個我不確定耶!你有相關的規格資料給我看一下嗎?我認為如果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應該會選相容的,但是如果有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就拿UCIe的規格書來直接改成另外一個版本。

  • @user-pr3lu3ql4o
    @user-pr3lu3ql4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現在的問題是
    幾奈米製程都是各家怎麼喊隨便自己
    都是二奈米製程到時候的電晶體密度等等也不一定相同

  • @jerrychen1708
    @jerrychen17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intel跟三星一樣會畫大餅外PT做得比較好一些 , 其他沒看到甚麼 ! 比較欣賞台積電的中立低調....最多只講一句「門都沒有」.....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user-mn2dw7io7j
    @user-mn2dw7io7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

    為了拿美國更多補助😂

    • @ucs1224
      @ucs12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台灣太低調了 臺灣國家需要大力補助台積電嗎? 日本都補助了 臺灣也可以吧!!
      其實台灣政府早就補助了 不用給錢是給支援 例如水跟便宜的電 還有廉價的臺灣勞工

    • @yuanhsutw
      @yuanhsut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麼多半導體廠 怎只有台積電市值這麼高 難道其他半導體廠都沒有補助?

    • @wxrms5448
      @wxrms544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cs1224 不低調吧,你說的補助全台灣人都知道阿。。。
      所以美國直接砸錢比較快,而錢反而是台積電比較缺的,否則台積電不會那麼積極去拚晶片法案的補助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今年底量產2奈米,產能開出來也要至少兩年,所以未來兩年大家仍然只能依賴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而且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catonekmu
    @catonekm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科技公司以地緣政治的威脅與美國不公平的對待來吸引資金,而不是實際的成果來展現。要號稱可以生產的晶片的生產基地與生產設備到位了嗎?還是實驗室產品。三星號稱比較早三奈米,但產品良率與競爭力呢?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catonekmu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user-ho6oh8vq2d
    @user-ho6oh8vq2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做出來簡單 良率呢 成本呢 為何感覺是 實驗室 剛出來的產品呢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這是我在直播裡強調過很多次了,這部影片忘了再說一次。

  • @damascuslee4426
    @damascuslee44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張忠謀都說未來20年後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將會減弱, 我是覺得不會這麼久. 大家太注重於技術的討論跟比較了.
    未來Intel獲利能力會贏TSMC我覺得倒不至於. 這種活歐美就是不想幹才會留到亞洲.
    但現在晶片問題已經上升成政治問題, 對TSMC的傷害是已經勢在必行.
    對美國工作文化有認知的人都知道, 只要上升到政治問題, 牽扯到國安問題, 美國人喊出來是說1就1, 會幹到底到達成目標為止.

    • @user-id9vg8ku8j
      @user-id9vg8ku8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現階段是政治問題這點十分確定,現在就看英特爾到底有沒有能力替代台積電的位置,以及台積電到底會不會繼續存在,繼續存在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否會被消滅,一個是是否能繼續存在,在日本設廠有一部份的用意在因地緣政治因素而可以繼續存在,也避免被美國政府消滅,美國想幹到達成目標沒那麼容易,這跟其他國家的利益也相關,不會光是美國一個國家說了算,除非真的英特爾起來了,美國政府沒半點本錢說不要台積電就不要,當然去日本設廠會不會給日本半導體製造業開創一個新局面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結論不管未來局面會如何,台積電都還是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 @damascuslee4426
      @damascuslee44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id9vg8ku8j 我是覺得大家太肅殺了 TSMC一定會繼續存在才是符合美國利益, 而且當第一也無所謂(除非發生戰爭).
      季辛格也是很聰明的人, 他從來沒沒打算取代TSMC的位置, intel也無法. 所以狂扯政治來要國家的錢, 這樣intel才會機會茁壯, ,因為美國力量的幫忙讓這件事不可能變成為有可能.
      現在問題就是TSMC被政治問題割肉餵給美國跟日本吃, 所以這也是張董提的傷害是必定的. 日本半導體會復甦也是必然的事(張董也十分看好), 美國也樂見, 要不然海外建廠也不會叫JASM了. (扯持股多少是沒意義的)

    • @user-id9vg8ku8j
      @user-id9vg8ku8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damascuslee4426 張爺爺一定也知道因為政治問題被美日牽著走是勢必的結果,但比起美國人這種不乾不脆的幫助,日本的確是比較好的合作對象,日本除了一路開綠燈之外,國情也比美國更貼近台灣一點,加上本來日本材料科學所能提供的優勢,幫日本半導體復甦是一定的,台積電也不是傻子,也是想藉助日本優秀的供應鏈對於自身技術的突破看有沒有幫助,比起美國只能提供人才,英特爾跟台積電應該算是同業競爭關係,應該沒有人會傻到相信英特爾會真心的跟台積電合作互相幫助吧,日本這點應該比較好一點,人才還可以再想辦法,材料技術這一塊就是很現實的問題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總之台積電跟日本的合作就是各取所需
      至於英特爾是不是要取代台積電,對台積電來說應該不是太重要的事情,反而是美國政府比較關心,不管怎麼說英特爾對美國人就是國家企業,才能100%有掌控權,台積電秉持的專注在代工路線也不會因為英特爾的挑戰而改變,一切都是由市場決定,市場決定的關鍵因素就會回到,到底先進製程是否能量產,及量產出來的產品是否過關,剩下的才是地緣及成本問題

  • @ArcusDong
    @ArcusDo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別鬧了,美國Intel想在先進製程贏下代工根本不可能,這是企業文化及民族性的根本問題。
    對美國消費者來說,AMD/Intel/nVidia都是美國企業根本沒差。對美國政府來說,只要Intel顧好軍用/車用製程部分,幹嘛去拼重資本投資的先進製程?
    同樣TSMC德國廠、日本廠也是,人家只要確保車用、工業用晶片能穩定供貨,別讓支柱的汽車、工業設備等支柱產業受到影響,沒必要跟三星一樣砸大錢拼消費性電子代工。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rcusDong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ArcusDong
      @ArcusDo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Ansforce從地緣政治而言,日本、德國已經在美國保護傘的絕對安全範圍內,Intel自己本身遲早也會跟AMD/格羅方德這樣完全切割。畢竟未來晶圓代工廠設廠成本越來越高,我是不太相信Intel股東願意繼續砸大錢做不擅長的製程部分,而且還是看不到希望的老三。

  • @didierlin6672
    @didierlin667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系統級晶片不就是APPLE的M1-M3?

  • @claudlin5222
    @claudlin522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樣已經看到殺價競爭的時間點了

  • @chenenjoytheluxury2668
    @chenenjoytheluxury26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短期不用擔心,intel20A預計還是只能給ultra系列用,GPU用gg3。
    不過這也表示intel跟台積的距離已經拉近了。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的,英特爾就算今年底量產2奈米,產能開出來也要至少兩年,所以未來兩年大家仍然只能依賴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而且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user-YYDDSFUCK
    @user-YYDDSFUC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時間到準點下班作業未作完就跑了,不肯加班 ,拒絕輪班制、爽爽拿補助,嘴盾想超車~~

  • @a508132008
    @a5081320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問個 為啥INTEL展望2030還是只敢當老二,代表TSMC到時候還是第一對吧,到底是它們謙虛還是真虛

  • @wtang7
    @wtang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說得比做的多, 轉型美國國防晶片工業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wtang7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foieong
    @foieo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intel就算了,同時脈14900K 竟然比 13900K 還要慢。。。。

    • @jkhj1479
      @jkhj147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製程沒啥進步 想改一些架構彌補 結果改出反效果

    • @user-hz7oh7ec1f
      @user-hz7oh7ec1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intel有一個優勢,就是它完完全全是美國企業。廣場協議之前,日本各產業都如日中天。我們台灣用他們最新進的光刻機,他們拿我們最頂尖的半導體人才。美國用國安問題一紙令下,讓我們台灣不得研究最新進製程,任何半導體厰不得聘用這些頂尖人才。我覺得我們台灣人不會這麽有骨氣,肯定只能去intel。然後讓臺積電的各道工序的主管去幫忙intel攻堅,讓張忠謀去挂職制定戰略(給一個阿爾斯通的解決方案就拿下了),半導體就重回美國人的手上了🤣

    • @user-hz7oh7ec1f
      @user-hz7oh7ec1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畢竟只要美國廢掉台灣的半導體,中國拿下台灣也沒任何用處,相當於間接的保護了我們台灣的普通民衆。這樣的代價是最小的,我願意拿臺積電換兩岸和平😐

    • @jkhj1479
      @jkhj147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光刻機現在做的最先進的不是荷蘭的艾司摩爾跟日本的佳能嗎
      美國那邊半導體把持最多的應該是EDA軟體
      之前就是用這部份對中國施壓的

    • @user-hz7oh7ec1f
      @user-hz7oh7ec1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艾司摩爾也是美國佔大股,制裁中國的時候,其實荷蘭和ASML都不願意不賺中國他們的錢,但是關鍵專利和股權都在美國手上。台灣和法國都是民主國家,對美國來説沒有什麽不同。其他國家也見怪不怪,早已經是溫水中的青蛙,麻木了。只要以後還有便宜的晶片用,才不在乎是台灣還是日本德國美國生產的。特別是日本和德國,之前都被美國打壓過,台灣被打壓,他們不會產生任何憐憫,台灣半導體的衰弱只會壯大他們本國的半導體產業@@jkhj1479

  • @immortalvulnerable8046
    @immortalvulnerable804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奇問一下,所以現在是intel最自豪的旗艦cpu,到底是自己做還是給台積電,已經看到好多種不同的爆料了。而且intel新製程看起來成本會相當高昂,但不得不說intel現在走的方向絕對是正確的,如果沒現在這董事長,intel恐怕會繼續敗自己的老本,停留在原地。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immortalvulnerable8046 影片裡面有呀!英特爾現在只有運算瓷磚(Compute tile)是自己的,其它瓷磚都是台積電的呀!最後用先進封裝組合起來,所以台積電現在股價才會強嘛!

  • @user-ds4py8dk7d
    @user-ds4py8dk7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台積電要美國的補助,美國要台積電的技術。台要美的利息、美要台的本金。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哈哈哈!你分析的真是到位。

    • @user-ds4py8dk7d
      @user-ds4py8dk7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nsforce 請問曲博:更換智慧型手機的電池,新電池的電量,在未充電之前,是否應該在50%左右呢?如果電量接近0%是維修的門市存貨太久的原因嗎?謝謝曲博。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user-ds4py8dk7d 全新的手機廠商會把電池電充到60%~80%,鋰電池的自放電效應很小,如果你拆封後電量接近50%是合理的,如果電量接近0%我覺得可能這個手機之前有被使用過。

    • @user-ds4py8dk7d
      @user-ds4py8dk7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nsforce 謝謝曲博!

  • @user-tw4qj5iw7v
    @user-tw4qj5iw7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保證不會如期量產intel7++++++

    • @yuanhsutw
      @yuanhsut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股價早反映~~如果真的這麼神~ 笑死

    • @user-tw4qj5iw7v
      @user-tw4qj5iw7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yuanhsutw 就一直吹捧,哪次沒跳票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user-tw4qj5iw7v 英特爾就算今年底量產2奈米,產能開出來也要至少兩年,所以未來兩年大家仍然只能依賴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而且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Nasen6239
      @Nasen623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intel 4產品早就上市了

    • @user-tw4qj5iw7v
      @user-tw4qj5iw7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Nasen6239 良率?效能?改製程的ultra處理器ipc退步

  • @992.2GT3RS
    @992.2GT3R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了啦

  • @momentmove3726
    @momentmove37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台積電持續精進的關鍵是
    創辦人是美國頂尖的專家
    他結合了美國和台灣的優勢
    十幾年前重返讓台積電再次壯大
    就像比爾蓋茲重返微軟一樣
    天才型領導者可遇不可求
    全世界就幾位

  • @user-gh9kq9qp4b
    @user-gh9kq9qp4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Intel千萬別跟三星學狡辯,沒有做到之前不要在邊虛張聲勢,實力才是王道,老是靠政府補助的巨嬰

  • @Master_1982_Gemini
    @Master_1982_Gemin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猜猜看 曲博總共吞了幾個曲棍球 啊~不是啦 是總共說了幾個 英特爾!!😂😂😂

    • @yawu4171
      @yawu417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還有三星啦!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台灣這幾年已經被政客訓練成只能呼口號愛台灣,如果分析風險就是唱衰台灣,這樣台灣怎麼會有成長的動力?要時時刻刻競競業業才能持續領先,你們別去學政客那一套呀!

    • @joeyjoey4661
      @joeyjoey466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nsforce 請問取博 你有什麼產業對策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joeyjoey4661 我影片裡有說呀!台積電應該加速日本廠擴建,同時儘速完成美國廠是唯一的解方,才能讓客戶有信心持續合作,這是影片裡的最後一段話。

    • @joeyjoey4661
      @joeyjoey466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nsforce 請問台積電 在台灣或海外產直 比重應該個多少 才可以保持台灣的競爭力

  • @maxpayne216
    @maxpayne2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相當厲害的報告,學到很多!感謝😊

  • @lomg-mingwang4264
    @lomg-mingwang426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重點在於工程人員生產效率,高技術高壓力的生產人員是重點的重點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是的,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sampsonxiu
    @sampsonxi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曲博專業又中肯,敢說實話
    對,中國侵略臺灣會迫使客戶轉單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恐懼棄守,要持續茁壯並分散風險,做到中國侵略臺灣時美日必須出兵以最大力量協助臺灣擊潰中國的能力

    • @user-ml9ez9ui9m
      @user-ml9ez9ui9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兩岸開戰是假議題

    • @bfc4837
      @bfc483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多奇葩的思维

    • @sampsonxiu
      @sampsonxi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bfc4837 中國、中華的中,是中央集權,中央獨裁的中,中華的華就是漢族
      中國就是漢人獨裁中央統治世界的國度與思想,中國不垮,就必定會侵略臺灣與世界,臺灣要想辦法迫使世界於中國侵略臺灣時,聯手將中國及垮
      這一切是以文化與歷史所推演而知的,中國必須垮,國號必須改,中華文化更是極端階級民族主義的侵略者文化、糟粕

    • @wxrms5448
      @wxrms544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們不跟中共打就是美國最大利益。。。打了,不管誰贏,美國國家利益都將大幅受損,你想阿,中共輸,美國輸掉中共的消費市場,台灣輸掉,美國失去便宜的先進晶片(因為在別的地方生產成本都高於在台灣生產,台灣人真便宜),這兩件事不論哪件,都是需要長時間恢復,如果台灣晶片製造的優勢消失了,有可能中共真打美國只給軍火不出兵阿,但中共的消費市場並不會消失阿。。。

    • @bfc4837
      @bfc483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sampsonxiu 你被洗脑的如此严重,希望不要影响到你的后代,不然你的后代也会郁郁终生,可悲啊

  • @edgarmsyang
    @edgarmsya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果然是powerpoint之王,這些白人很會講都不動手,要他們進fab簡直要她們的命。

    • @lantis1714
      @lantis171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鍵盤手嘴炮王不惶多讓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jasonchen6056
      @jasonchen605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lantis1714 你自己也是鍵盤手嘴砲王之一,不要笑你的同夥

  • @timmy61109
    @timmy6110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覺得有可能會在聯盟上會有一定的影響,畢竟聯盟上會有差距很大。
    不知道台積電的聯盟有哪些

  • @user-ml9ez9ui9m
    @user-ml9ez9ui9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假議題ㄧ堆 難怪流量少

  • @jonahchiu2146
    @jonahchiu214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PowerVIA 相關基本知識講錯了,並不是因為power/ground 對signal 有crosstalk 才要將power分開,而是針對routing resource 優化才改成另一側做供電😅

    • @jonahchiu2146
      @jonahchiu214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23 的磁場說是錯的

    • @jonahchiu2146
      @jonahchiu214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以下是Intel 的文字介紹: PowerVia為晶片設計人員首次解決日益嚴重的互連瓶頸問題。隨著人工智慧和電腦圖形在內等領域的應用不斷增加,需要更小、更密集和更強大的電晶體來滿足不斷成長中的運算要求。過去數十年來直至今日,連接電晶體的電源線和訊號線架構總是在爭奪相同的資源。藉由分離這兩者,能夠提升晶片的效能和能源效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結果。背部供電對於電晶體微縮十分重要,讓晶片設計人員能夠在毋須犧牲資源的情況下提升電晶體密度,提供相較過往更高的功率和效率。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onahchiu2146 謝謝你的補充,簡單的說就是空間有限放不下,routing resource優化也是重要的原因。

  • @jerrymao1011
    @jerrymao101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這種議題應該先專業分析廠商的説法可信度,再來討論,否則只是撲風捉影而已!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Steven-bn7xi
      @Steven-bn7x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種可信度可以比擬某個強國號稱成長5.2%,但是股市破底再破底。

  • @grantguy8933
    @grantguy893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说得都没有错 但是​​⁠反正骄兵必败。美国包括苹果扶持台积电才会有今天 当然台湾努力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美国战略变化想搞下台积电有什么不可能呢?日本当年不也是美国人的战略部署才走下坡路的么?居安思危 走出去海外尤其是美国建厂和美国人分享利益才能保证台积电不被战略性抛弃。

    • @junyuli
      @junyul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最早扶植台积电的是Intel。Apple是这两年的事。

    • @junyuli
      @junyul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不要有岛国思维,那个大公司不是来美国赚钱。包括几十年前的日本汽车。现在人家不也活得好好飞的。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grantguy8933 你的評論非常中肯,我最後那一段就是這個意思。

    • @renwang2205
      @renwang220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INTEL 才是晶圓製造上真正老祖宗級的公司
      儘管這幾年INTEL 的形象似乎被基辛格搞得像是在吹牛
      但是台積電從來都最忌憚的 ,就是Intel
      (像是三星或後來的中芯國際 雖然也是不可忽視的威脅 ;但與INTEL相比, 卻在其次)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renwang2205 是的,確實如此,連張董事長都說過同樣的話。

  • @blade4188
    @blade41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片中提到intel採用的RibbonFET與PoweVia等的製程技術 ,看來對於提高電晶體密度很有幫助,野心也不小。另一方面,在散熱、漏電流與良率上,以及IP服務、先進封裝等方面與台積電的較量,與所謂的地緣政治等複雜因素,就看明後年產能下線後客戶會如何反應。

    • @Ansforce
      @Ansfor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是的,英特爾就算在2024年底量產2奈米製程,要開出產能至少需要2年,因此未來這幾年所有客戶的先進製程只能下單給台積電,包括英特爾自己也是如此,台積電在未來幾年的業績會很好,至於未來就算英特爾開出產能也很難賺錢,台積電的財報還是會完勝。英特爾就算製程超車,良率和成本也不可能超車,他在賭的就是地緣政治,如果賭贏了形勢就會整個逆轉,如果賭輸了就是現在這樣了!

  • @philsheu712106
    @philsheu71210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股價說明了一切

  • @Good-newss
    @Good-news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我是覺得最好讓英特爾跟台積電齊頭並進,不然華爾街有些人不爽,會發揮影響力加強中共的軍事威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