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超級市民》裡看見1985年的台北市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1985年上映,由萬仁執導,李志奇、阿西(陳博正)、林秀玲、蘇明明、管管、王滿嬌等人演出的電影《超級市民》,紀錄了1985年的台北市風貌,從鐵路尚未地下化的台北車站、林森北路康樂里的違建,到中華商場的巨型霓虹燈夜景,如今看來著實令人百感交集。
電影《超級市民》在1985年的第22屆金馬獎獲得最佳男配角(陳博正)、最佳錄音(杜篤之),與最佳電影插曲(歌名:未來的未來、詞:張大春、曲:李壽全、唱:李壽全)三個獎項。
以下文字摘錄自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於2009年9月11日發行的《放映週報》第224期。
萬仁的《超級市民》─八零年代的都市化與城市日常生活
文/陳平浩
萬仁是台灣新電影一代中受到忽略的一位導演。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無疑是侯孝賢與楊德昌,儘管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幾乎位於電影美學風格光譜的兩端,但二者皆以獨特的電影語言備受矚目。相對的,如電影學者葉月瑜和戴樂為所提醒的,除了侯楊二人所代表的「藝術電影」之外,台灣新電影中長久以來缺乏關注和研究的「失落的另外一半」,像是王童、虞戡平、吳念真,構成了「通俗電影」的主力,甚至生產好幾部票房賣座電影。
如果台灣新電影可以如此分成兩群(從電影研究關注的角度所做的區分),那麼萬仁的位置就顯得曖昧游移了。他不但始終帶有知識份子式嚴肅不懈的社會批判,但是卻採取了較為通俗的電影語法、甚至不少類型電影的敘事元素,這讓他既有一種作者導演的姿態和關注,但是卻並沒有刻意去琢磨建立一整套作者導演的獨特簽名風格(儘管有一些簽名元素)。而萬仁這種電影風格上的「居間性」,也表現在他八零年代所關注的城鄉議題上,而這使得《超級市民》裡的台北展現出一種迥異的樣貌。
萬仁這部1985年的電影,處理了台灣新電影中一個重要的母題:城鄉關係。經濟奇蹟引領下的現代化和都市化,讓「前現代」的淳樸鄉村飽受了威脅和瓦解的危機。萬仁藉由「鄉下小人物進城」的敘事,牽引出這個新電影念茲在茲的主題之一,經由底層之眼,看待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樓,進而展開萬仁對於現代化和都市化的嚴肅批判。事實上,「鄉下小人物進城」這個敘事模式本身,就已經是萬仁不同於新電影代表導演侯孝賢和楊德昌之處。
《超級市民》裡的城市貧民窟,其實就是「康樂里」,也就是九零年代中開始被貼上「都市毒瘤」標籤、被鴨霸市長為了迎合中產階級城市規劃觀而強力拆遷剷平、進而「縉紳化」而改建的十四十五號公園現址。萬仁打從台灣新電影的號角之作《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起,就已經讓貧民窟康樂里進入大銀幕,以此場景作為急速都市化之後階級問題惡化的濃縮式隱喻。
此外,在這部片子中,李跟隨著勞力士在台北四處穿巷走弄,攝影機也納入了一系列隨著檯面上資本主義商業化的經濟奇蹟、進而暗中攀附衍生蔓延的「地下經濟」城市景觀,比如拆卸改裝車體、汽車零件轉售、贓車漂白轉賣的汽車廢棄場 (勞力士也不時偷竊中產階級住宅區的汽車音響到此換錢),比如西門町的「理容院街」和「婦產科街」(這是當時西門町除了「電影街」與「相機街」以外的城市奇觀),比如位於大廈頂層閣樓的陰暗馬殺雞隔間,比如老饕吞蛇膽、飲蛇湯的華西街…等等。不同於新電影時期侯孝賢那明媚柔和、撫慰創傷人與心碎人的鄉村風景,也不同於楊德昌的現代主義式線條冷硬極簡城市空間,八零年代萬仁電影裡的城市,似乎已然預言了九零年代蔡明亮作品中那些更為陰暗潮濕的角落。
於是,在電影最末尾,在劇情正文結束之後,萬仁插入了一長段的、與片尾曲等長的極為特殊的影像:台北日常生活的側拍式紀錄片段、以及《超級市民》正文裡一二戲劇化的片段,二者交錯,呈現出或悲或喜,或屬於生活例行、或屬於脫軌失序的城市生活樣貌─這似乎說明了,在一個或許已經沒有什麼地方還沒受到城市化影響的現代世界裡 (或許已經不存在一個「前現代」的、未受「污染」的、純真樸素的村落與家鄉,這只是我們的想像與鄉愁),我們只能夠接受城市,以及城市所代表的現代生活。但是,或許其實這也無需宿命或悲觀,因為一切都如此日常,包括最痛苦的失落與悲傷。
以下是我記得的東西.
("一眼就認得"或"名子寫在臉上"的跳過不解釋, 如1:02 龍山寺; 不定時追加內容)
0:03 舊台北市立棒球場, 現在小巨蛋.
0:15 南海學苑, 不過以前好像是屬於史博館的??
0:22 新生北路橋下, 現在林森公園拍過去.
0:26 松江/民權東路口, 行天宮對面.
0:30 老爺大樓, 仁愛圓環.
0:34 敦化南路, 往南拍.
0:39 仁愛圓環, 不解釋.
0:44 前方是台鐵新店溪橋(現在華翠橋), 後方是光復橋.
0:59 林森北/長安東路口, 長老教會.(那個年代會被特別關心的機構)
1:06 台北清真寺, 新生南路.
1:10 台北瓦斯的儲存槽, 光復北路, 已拆.
1:21 武昌街電影院群.
1:25 林森北路, 向北拍.
1:44 中華商場, 從中華路西側拍.(當時鐵路的位置大約在現在南向慢車道)
2:47 後方是台北希爾頓, 現在台北凱薩. 台北舊站的站房位置正對館前路.
2:50 忠孝西路. 如果想拍懸日, 那個年代多兩座天橋可以拍.....
3:02 同上; 最前面兩部是大有巴士和大南汽車. 大有巴士後方一堆台北市公車, 大南車後方三部是欣欣客運(?), 市公車, 大有巴士.
3:14 可以清楚看到戒嚴時期的大有巴士塗裝. 正中間白底紅線是光華巴士, 光華車後方是大南車.
3:17 以前在很多很吵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這個噪音計, 不過沒幾部是管用的.
3:40 背後是以前的首都客運. 主角旁邊是個育達妹子....好,現在是姨子輩了.
4:01 鏡頭拉遠就是館前路, 後方大樓(以前Nova, 後來H&M, 現在????)還沒蓋.
4:18 開過去的是一部光華.
4:20 林森北/民生東路口.
4:25 比較不確定, 只能推測是林森北路. 主角身上背的是華航的包包.
更正: 後方黃色是新東陽招牌, 主角站在林森/康樂公園的路段.
4:34 同0:22, 換成高樓拍下去, 現在的林森公園和康樂公園.
4:52 南京東路的背景建築物. 正中間是現在麥當勞, 左邊白色是現在國王飯店, 鬼娃飯店還沒蓋.
6:00 電影廣告"席維斯史特龍", 藍波2.(第一滴血續集)
6:47 7:42 沒認出來, 有想到再補.
更正: 四平街, 松江路口.
7:45 國際牌的巨大霓虹燈我記得是架在中華商場上方, 大概在現在中華路南向快車道, 西門站公車月台上空吧??
更正: 交叉比對後, 精工錶和菲利普招牌應該也是在中華商場上方, 國際牌招牌的正對面.
7:54 西寧南路, 朝北拍. 左邊有個招牌"永來香食品", 還在營業的老店, 也因此我能確定是西寧南路.
8:29 真的是古代的華西街. 8:32 現殺鱉.....以現在的標準要馬賽克.
8:49 日本料理, 有點眼熟. 8:53 阿波羅這間我有印象, 吉林/民生東路口.
9:19 林森北路以前真是.....極樂一條街啊. 這種迎賓式的設計現在會被當違建拆掉.
10:47 這間柑仔店的梗很多: 以前紅色的公共電話機, 好像是指可以打長途(跨縣市)電話.
直的冰箱是養樂多的商標(到現在還有雜貨店有使用這款冰箱), 商店招牌旁的冰箱是味全商標.
前面黃色的是台灣啤酒的酒瓶籃, 以前要拿回雜貨店退押金.
左上角的煙酒代表這間店有公賣局的煙酒出售許可, 我不確定這張牌"打通關節"的價碼.
12:29 後面的標語是"檢舉匪諜" 和"貪瀆貪污經濟犯罪"
12:49 莒光號往高雄, 第7車
12:53 跟幾秒前的莒光號車廂不一樣, 疑似是莒興號, 就是跟莒光號掛在一起的早期復興號.
13:02 背後又變回莒光號了.
13:39 連門都沒關的莒光號, 折疊門以前都不會關的, 因為總會有老煙槍要站在車門旁抽煙, 每年也總有幾個人掉下火車被抓交替去了.
13:46 應該是台北後站, 正後方為太原路.
14:58 不確定是那條路, 初步推估, 但也可能全部都不對.
A. 西寧南路, 反正以前車道線沒人在理的, 遠景太糊認不出來關聯建物.(如萬年)
B. 成都路, 右邊的"吸引力"我有印象, 當時的服飾店, 但我忘記在那個路口了. 左上有個"大"....我懷疑是"國賓大戲院"的舊招牌
15:04 舊中興橋, 幾年後在無風無雨的天氣中斷橋, 之後鑑定才發現那是座海砂橋, 以前比較好??
15:06 剛完工不久的忠孝橋. 後方是環河北路, 更遠處是台北橋.
15:13 沒認出來.
15:48 還是沒認出來.
15:51 建國北路高架橋拍長春路的建築物, 南向 15:54 比前者早幾秒路過的建國北路, 當時沒蓋隔音牆.
16:08 漢口街中華路口. 這邊的天橋活的比較久, 到中華路拓寬後好幾年, 順應北市府推廣行人路權才拆掉.
(雖然這個行人路權到現在也不落實, 但比當時完全沒車會讓人, 只好走天橋地下道要好多了)
16:16 天津街"機車"專用地下道.
16:25 國光號老狗. 可惜國內再也沒有整車引進這種水平的巴士了, 總算可以跟風"貴古賤今"一下.
忘了說, 早年忠孝西路是三線路格局, 就是中間為快車道兩邊為慢車道, 因此天橋落柱的地方, 以前是分隔島, 也是更早的公車站.
(這個時期中山北路的公車站也都還在快車道上, 但後來為了快車道車流就移到路邊去了; 如今, 在快車道側設置公車站----不是公車專用道----剩下高雄市區而已)
17:00 賣小孩的青箭口香糖...喔, 賣青箭口香糖的小孩, 當時是五條裝一包, 後來才擴大成七條裝一包.
17:27 五貼還沒戴安全帽. 疑似是漢口街底, 環河南路口.
17:31 有拔槍的動作, 似乎是在試槍. 應該是演出來的, 但是.....治安比較好?(黑人問號) 如果治安有那麼好, 電影又何必需要這一幕??
更正: 黑道殺人滅口的橋段.
"出門小心不要撿到槍", 是當時警政署長莊亨岱說的, 前陣子流行過, 其實是老話重談.
18:16 應該是蘆洲側的淡水河, 河邊都是垃圾, 以前比較好?? 重陽橋還沒蓋, 遠方大樓群是社子國宅.
18:47 武昌街, 獅子林和來來百貨那段.(後方招牌"獅子林三樓", "來來大酒店")
18:54 開始, 高空景拍攝地點, 我沒認出來, 但當時台北最高(可能也是台灣最高)的建築物應該是台電大樓.(公館那棟)
新光大樓和高雄85大樓都還沒蓋, 更不用談101了.
19:02 中山北路的第一銀行和國賓飯店的一角入鏡; 我承認這個古考了好久才考出來.
覺的以前比較好的, 請先做兩件事: 手機丟掉, 網路拔掉.
好強,你是道地的台北人吧?
你好厲害
@@林先生-u6n 算是老台北吧, 不過有一段時間很少進市區.
@@borntorice 你真的好厲害.... 看到片尾,月台上兩人對望的笑容,我才發現,小時候我看過這段影片,但那時候完全不懂體會這個電影,現在倒是非常回味....
好厲害 原來南京東路麥當勞那邊以前那麼多平房..... 行天宮斜對面的建築現在還在喔 好多房子都好老了台北
By 台北西區長大的我
民國74 年,我24歲,那年大學畢業,10月1日入伍。整個國家充滿活力與希望。往事歷歷如赴目前。
今非昔比阿.. 現在一點希望都沒
@VXKT 現在是要當防疫破口逆
@@targaryenbergoglio3837 沒有疫情的時候一樣比那個時候爛
以前街上為什麼總是這麼多人呀?
叔仔你好
好想哭⋯⋯看這好像自己流逝的青春又懷念又感慨
+1😂😂😂😂🌇
十1
+1
+1
我看到中華商場!
我1999年臺北出生,看到我出身前的臺北真的是好美好,我爸媽的時代真的值得驕傲值得紀念
簡直在拍我的童年!
5年級生。住博愛特區。唸福星國小。南門國中。每天就是要橫跨中華路。
後搬去忠孝東路3段安東街。又見證整個90年代東區發展。股票萬點年終100個月的年代。房價一日3價。2000年大陸發展。台灣都轉投資去大陸。開始了沉靜20年。我也在港澳呆了快20年。見證整個媽閣是座城的發展!!!
你覺得現在台北的房價合理嗎?
四處遷徙的日子裡 ,可惜沒有認識你.... 我的台北記憶是在1983-1988 之間 (小學五六年級時也曾短暫住過永和中和 )" 更有印象的是三重泰山新莊與西門町.... 我常逛的博愛市場是您住家附近嗎? 我是南部人, 只是一隻偶然間漂流北台灣的燕子....幸會了
1985那一年我也在臺北,西門町遊蕩吃路邊攤看電影,好懷念..........
歲月過得太快了,幾十年過去了,哈!
小時候的顏正國很可愛
亮雪你好,假如時光倒流的話你能做些甚麼事情😭😭😭😭😭😭😭😭😭😭😭😭😭😭😭😭😭😭😭😭😭😭
帶著2019年的記憶回去買彩卷、炒股票、再去香港賭馬🤣
是啊!幾十年 眼一眨 就過去了!我也要準備重新投胎轉世了。(現今是 人類冷漠無情!生活圈都是同事 沒朋友!AI人工智能 機械全自動化取代海量的人類的時代。)
張志成 可是投胎不是任人自由選擇,還能回到這個國度……
1985我才出生沒幾年,看到這影片真的很懷念以前的人情味台灣,以及溫暖的人群互動。樸實年代!謝謝分享
我是過來人我非常討厭那個年代三姑六婆逼死人的年代,純樸的背後就是多管閒事
那個時代很好玩!除了獅子林 萬年冰宮還有林森北路的戴安娜and敦化的kiss Disco舞廳💃🏼🕺🏻~~
還記得中華路天橋還沒有拆的時候!大家都去2樓訂做制服跟吃很好吃的鍋貼(那個鍋貼後來不知道搬去哪裡了?)
真的好想回到那年代ㄡ👍🏼👍🏼👍🏼那個年代好單純!好開心!每個人都相信明天會更好🥰
我們都在一樓做衣服呀! 鍋貼是點心世界的 現在早沒了吧
戴安娜and敦化的kiss Disco舞廳?我們同年代的!
還有中華路今日的touch 西門町的penthouse
我的青春歲月啊!幾乎每個禮拜天都會去西門町看電影,謝謝魷魚羹,重慶南路逛書店,唱片行⋯晚上去中泰賓館kiss 跳disco ~真懷念那不用帶手機出門的時光😅
那怎麼約朋友出門啊
@@lryik4343 打家裡電話,約好了才出門,時間到朋友還沒到,只能再打路邊公共電話去家裡問看幾點出門的,然後就在原地等到對方出現。
有家用電話或公共電話還有呼叫器
感謝哲生,把這些都保留了下來
還能窺探與懷念以前的台灣
這不是哲生保留的,是導演萬仁拍的啊
@@李彈彈 是指把這個影片保留下來……
百萬怪獸 是感謝他製作剪輯這段影片👍👍👍❤👏👏👏
搭配這種音樂真是太完美了,逝去的美好年代,一切一切都那麼
以前待在家沒什麼娛樂,要消遣時間都得跑到外面,但這也帶動了整個城市的活力 : 到處人山人海、以及各種交誼。現在呢,手機電腦人手一台,窩在家就能過一整天,人際交流也漸漸從面對面轉成虛擬
三十年後才發現這部電影的價值啊!!!好棒!好懷念啊!
我爸媽的青春年華
也是長輩最愛拿這套來講,說什麼他們以前年輕多會賺錢多繁榮,說我們現在年輕人非常沒用,工作一直找一直換,連房子車子都買不起,說現在年輕人怎麼這麼沒出息。
我都只回一句話,如果我們這些現代年輕人生在以前的年代,肯定把你們這些那年代的長輩壓著打叫我們乾爹。
以前的人只要願意出來工作,輕鬆就有車有房,現在年輕人要付出10倍的努力才可能付得起房子的頭期款。
也是長輩最愛拿這套來講的年代,說什麼他們以前年輕多會賺錢多繁榮,說我們現在年輕人非常沒用,工作一直找一直換,連房子車子都買不起,說現在年輕人怎麼這麼沒出息。
我都只回一句話,如果我們這些現代年輕人生在以前的年代,肯定把你們這些那年代的長輩壓著打叫我們乾爹。
以前的人只要願意出來工作,輕鬆就有車有房,現在年輕人要付出10倍的努力才可能付得起房子的頭期款。
@@hover1120
那種長輩真的很討厭
@@hover1120 每個年代的人都有他不容易的地方,沒必要世代仇恨.....
看見這類型的視頻,都會莫名的感動,想哭!
明明那時候離出生都還很遠,但是好嚮往那時候的台北
aka包莖 sam1268 說不定可能活過那個時代,輪迴轉世了!?
@@sdarkao9297 想太多XD應該只是喜歡那種繁榮又純樸的生活,跟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生活
你才視頻,你全家都視頻!
喜歡 80-90年代的純樸,不像現代生活,老是覺得生活少了一味,多了冰冷…遙想小時候沒幾歲,每個節日都是多麼有歡樂幸福感…QQ…現在完全沒感覺了…馬照跑舞照跳…記憶中的那種純樸幸福…老實講,我找不到了。
沒錯,那個年代一下課就是跟同學去金萬年冰宮不然就是跑kiss,真懷念。
@@user-bm4jr1xx3n 福利社 跟學校旁邊的電動間和雜貨店才是經典…
你是說小蜜蜂,小精靈,大金剛,麻台嗎?當時都把午餐的錢省下來跑去玩。
@@user-bm4jr1xx3n 笑 你懂的 早餐玩抽獎 午餐打電動 放學 走回家 。因為把公車錢給花了
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90年代上小学,童年对台湾香港的印象就是超级发达,积极向上,生活富足,人民幸福的梦幻之地
我一零年上初中时也是这样认为的
全中国的黄金都被运去台湾了,再不发达就说不过去了。
@@CaiXuKun-basketball 台灣清代就是大清最富省了 主要還是位置重要 清朝也知道台灣強才能牽制海上列強 到後來的日本都在台灣砸錢 冷戰時代台灣又靠美國的貸款發展 兵家必爭之地 危險與財富並存
而如今跟shit一样
@@alexbordon8886 講人家shit,人家人均還比你大中國一堆省來的高好嗎,你們那些省不就連shit都不如了。
看到年輕的李志希與阿西
不禁感嘆歲月如梭啊!
張家宏 還有女主角蘇明明与林秀玲
張家宏 是李志奇,他的哥哥。
是里面的演员吗?
李志奇 李志希兩個人都有
看得我真是滿滿的愁悵,回不到過去,就藉著影片懷念,謝謝您!
🤝
這就是我的故鄉,小時候的台北,也是我一直懷念的老台北😌😌😌
真是育達滿天下.....還有大有巴士的古老車身塗裝.電影中每個地方都去過 包括林森北路的小巷.還有植物園.(天天看 我念對面高中..)一晃我都56歲了..那段在街上把馬子留地址電話的年代....不見了.
污染嚴重的時代,好像75年開始大度路飆車
出了台北市,台灣各地到處工廠鐵皮屋違建,亂燒垃圾到處汙染
@@tom-my2xw 污染的時代也是台灣錢掩腳目的時代
那些招牌現在還在
感謝影片留給1985一個紀念⋯⋯讓遺忘的人,還能再記起的某一段時空膠囊裡,封存著各自的流年!
👏👏👏✨✨✨👍👍👍
這部電影,真的可以當成台北紀錄片了
Can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is this movie called in English? I really want to see it.
@@MT-ud7qc super citizen
me too
片頭南京東路、敦化北路的台北棒球場,好懷念啊;
職棒元年,那些年輕時的回憶啊!
謝謝
那個時候臺灣經濟有活力,物價,房價也沒那麼貴,老百姓生活沒那麼苦。
小時後最愛的台北 那國際牌霓虹燈廣告牌每次在爸爸車上都盯著看入迷
真的 每次夜晚坐上爸爸的機車 經過西門中華路都會被國際牌紅紅招牌所吸引
12:17那位台鐵剪票員我還記得! 當時我還是小學生,每逢年節回外婆家都會碰上這位阿北! 幾十年了在這看到他感覺很奇妙~抱歉我真的無法用文字形容我的感覺!
劉康緯 讚
阿北是啥意思?是大爷大伯的意思吗
@@qiguotaisui 差不多
@@qiguotaisui 阿伯
@@fandaujen 香港加油
真的好想搭乘時光機回到80年代啊 ~ 尤其是到中華商場朝聖 !
+1
YES
還想順便去90年代 ~
當兵收假有時會去中華商場逛,順便買銅環布
記得只有去過一次,走過那些天橋一次而已誒!唯一的體驗😀
4:40 現在林森公園
6:41 當時西門町茶葉蛋就是這樣臉盆下面是炭火, 其實很多的觀光區門口 也有人賣茶葉蛋 也是這樣的設備
7:58 成都路
8:38 華西街 以前很多殺蛇 後來因為環保 都禁止殺蛇就沒落了
Chester Cheng 大陸小店茶葉蛋也這樣賣
華西街其實重點不在蛇
那年在馬祖南竿當兵。。。。
專業的哈哈哈哈
@@knight147852369 嗯,那時候還沒廢公娼,「少年耶要鬆一下嗎?」,小蛇也算是蛇啦,哈哈!
林森北路台北貧民窟,我小時候長大的地方,看到常常出入的雜貨店,好懷念哦 ~ 現在變成公園了。
現在有時還會夢到自己在中華商場一樓的點心世界,點了盤鍋貼和碗酸辣湯,再配上超冰的冰豆漿~~~~~~~好懷念啊!!!!!!!!!!
你和我点的东西一样呀!那边的锅贴配酸辣汤真的很好吃。
好好吃哦!現在的點心世界不好吃
點心世界原老闆去哪裡啦!沒良心,拋棄廣大的饕客……
那時~我爸..都去中華商場....
訂製學校制服 和 買電子零件
1985年台北車站館前路上的麥當勞 那麼早就在那設點了阿! 過了36年 依然還在耶!
韓風子 麥當勞台北車站旁的店面,如果我沒記錯,民國67年就在那兒了,
kang kang 你說的是麥當樂,它的招牌M字是尖的,和正牌麥當勞不同。
@@Kangwakang 沒有吧 當時還沒有麥當勞 70多年才進來的
好喜歡當時的環境氛圍(我現在才21歲😅
我是2004出生的小孩 能看到以前的城市風景我覺得好棒👍感覺現在台灣不如以前QAQ歷史課本說80年代是台灣最發達的時代
以前青壯人口多,中小企業多,加上李登輝總統戒急用忍政策對大陸投資進行大力的限制,形成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當老闆創業不怕賺不到錢,年輕人也很容易找到可以養家的工作,即使有十八趴公務員報考人數也沒有現在高。
@@Xman19891225 青壯年人口最多的時候是2015年,到現在2022了也比當時多數百萬人
我也是2004的 上世紀真的很讚🥰
大概跟速克達,達可達,歐速達等機車有點關連,有趣,感謝版主分享,以按讚
沒有當年的探索,就沒有現在的我...致敬一直活在當下的每一位😂❤
❤
正面 💐👍
當時我九歲.跟著家人來到西門町.看超級市民電影.很深的印象.未來的未來.很好聽.到現46歲了.一子都覺得很好聽.很好看到電影.真得好懷念
雖然那個時代還沒出生,但看著卻感覺莫名熟悉,好想到過去體會一次
我女兒那年生的,現都三十多歳了,好懐念過去、能夠回到過去多好!知道我幾歲了吧。
68歲
1985我才一歲,我也很想看看以前的台北
其實…我好懷念這些過去的美好!
含著眼淚看完…
懷念是經歷過
但不會想要回去
因為包含一些親友過世了....!!!親情友情的失去
我想回到那時候重新投胎 啊....
懷念的其實是自己的青春吧
小時後我家也有個那樣的中華航空背包,還記得台北車站對面有個綠灣麵包店,有很好吃的麵包,想不到我的童年記憶,已成為歷史!
樓上還有西餐廳 聚餐同學會的熱門場所
9年後我才出生⋯我媽還活著而且年輕的年代
海綿寶寶 加油。
健康長壽
我媽也不在了 她那時候應該還在懷著我 感謝她帶我來這世上
Sunny Yang 你要好好的,加油吧Sunny
拍拍
我7歲時的台北
影片裡都是我兒時滿滿的回憶啊
我1985還沒出生,這是我爸媽20出頭歲的年代😂😂
壓抑而墣實美好的年代!
沉默而活潑向榮的城市!
Hirosaki Hayashi 樸實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在西元1985年就超發達了,經國先生不愧為經營國家的領導人。
你要不要看日治時代以全世界的科技比那才是顛峰
宁可听到黑大陆吃不起榨菜,茶叶蛋,也不想听到什么日治时代?完全就是屈辱。
哈哈一群認真仔
懶的跟你們爭
道德跟科技一直是兩回事啊
這才是真歷史啊⋯⋯原來那些5、60歲人年輕的時候台灣是這樣。
真的~
有秩序的捷運 取代了 喧囂的火車鐵軌
寬敞的中華路 取代了 熱鬧的中華商場
可是~喧囂.熱鬧.擁擠才是老台北的回憶
想起~中華商場.圓環.後火車站
現在的台北也是很繁華~只是少了些什麼
那時候玩的東西可多了,不比現在年輕人差。
感謝分享。能看到自己出生當年的台北太好了
好懷念30年前的台灣
好有溫度的台北好棒
那个年代那段故事里有我和我爱的人....这里的台北, 每一个入镜的角落都是满满的回忆!!
謝謝哲生大大讓我們一同回憶當年經濟正要起飛的台灣,好多美好的記憶與風景瞬時湧上心頭
那年我15歲 三天兩頭去獅子林和萬年大樓 真是美好快樂的回憶 !
我才3歲
我負10歲,叔叔你好。
今年20的我也還是會去萬年,那兩棟樓真是跨時代的寶呀。
萬年樓上的海盜船是美好的回憶!
國中生就跑萬年和獅子林....
感動到了……
在外地發展後才發現,台北也曾是我的家。
這時我還沒出生!原來爸媽以前的年代是長這樣!好純樸!
我也還沒出生,雖然剛出生跟這時代的東西很接近
頂多是計程車是黃色
片頭就看到好美晚霞,謝謝你,提供這美好舊台北!
那时候台湾亲戚回来…个个都是老板…我们这个乡的首富家族就是台湾亲戚扶起来的…小时候还有支教的老师…感觉应该是台湾的…老是教台湾思乡、民谣、流行歌曲…谢谢那位美女老师……那年我十三岁…今年却二十五了… 虽然只有半学期…但真的可以说改变我好多……谢谢老师
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看看現在被弄成甚麼樣子
很懷念以前的台灣
因為政治我們喪失台灣人的純樸和厚道
@@simontao9423後藤新平名言:台灣人民族性-愛錢、怕死、愛面子 國民黨統治更是如此
@@光復蘇格蘭.脫歐革命 此言差矣,看看現今「笑貧不笑娼」已是社會規則的顯學,生存的圭皋。個人經歷過「禮義廉恥」匾額下的禮教,才知八股並非枷鎖無知亦是如此。
且拿口口聲聲說台灣支那的殖民者口吻說,不免反諷又弔詭
第一次看見自己出生時的台北市當時的模樣
真的 好特別啊
1985年真是美好的年代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也是當年的新歌喔
我出生前10年的台北
@@carloslee8566 我是1985年出生 所以來朝聖影片 民國74年次 11月
我想活在80年代
1985=民國74年...
當時 明天會更好 還沒蹤跡啦
懷念過去日子的觀眾,推薦看午夜巴黎。
片裡好多地方我也認得出來,但只是我記憶中的美好,現在的環境我也很喜歡,希望台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自己的特色和味道。
幸福的台北,住在嘉義鄉下的我,即使對童年有再多回憶,也很難找到當年街道的任何一點紀錄
當年高中時期真懷念
可是一切都成回憶了
作为海外生活的大陆人、台湾曾经有大陆 甚至南韩没有的繁华。希望台湾以后也不要只是限于蓝绿争纷 请大力发展经济吧 。台湾的很多年轻人都流失海外了 两岸三地都有各自的问题、希望以后会慢慢好起来 。各家烟火 欢乐其中
同样在大陆长大的我,反而觉得台湾的事,还是让在地人自己决定去吧。就像台北的都更异常困难,都是因为要依照宪法和相关法律保护人权。
我们这些外地人,没有在这里生活,一切都不好做评价的。如果非要在阿公阿嬷面前说点什么的话,确实,请尽快结束台湾所谓『蓝绿之争』的『布袋戏』吧!
现在的台湾样样都比过去强,唯独没有自己了。
另外,参考大陆这些年的发展,请留住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台湾曾经的人情味,比如台湾人曾经的底线。
人的全面解放,必须伴随法治和道德修养的跟进。
最后,其实不仅仅台湾,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起来,决定自己成长环境的事务。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
@Yinghan Zhang 如果台灣人對(你)沒人情味,那很正常,因為你會如此批評一個你並不熟悉的地方,代表你為人自大,主觀意識很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性,沒有人需要為誰而改變,你不喜歡的事卻要別人來配合認同,這樣的人誰會喜歡呢!
台灣不是藍綠的問題是中共黑手深入台灣跟國民黨扯執政黨後腿想吃掉台灣。藍綠是柯文哲的口號他也是中共統戰棋子
藍綠惡鬥是假議題,一直以來都只有中國國民黨以及背後的中國勢力在干擾台灣的發展。
一開始把台北市拍的很安靜,萬仁的功力真的很強
1985年(民國74年),我兩年大專士官義務役退伍,在台北街頭到處找工作,雖然當時十大建設接近尾聲,但台灣整體經濟起飛的光與熱,還沒充分展現在台北的街頭上 ...
那時才剛開始 經國先生的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勒緊褲腰帶基礎建設才建立後來的繁榮台灣,最高峰時是李黑金得時期當年高爾夫球證一張就要五六百萬,忠孝東路華夏不過九百萬可以看出台灣的經濟實力。但兩千年後就下滑惹⋯
就在這一年 我出生了 好懷念小時候的臺灣
那時候中產階級月薪約五萬左右 忠孝東路華夏一間九百萬。
@@Kimigerger 😃
這才是我記憶中的台北,現在的台北街頭對我感覺總是覺得陌生,似乎是少了些什麼
我也是
以前街上滿滿都是人,現在路人少了很多,都忙到在公司上班的上班,窩在家電玩的電玩。
代表現在不是你的世代了QQ
道德
人情味
台北には行った事がないけれど、何故か懐かしい感じがする。
瓦屋根の古い家々はもうきっとないんだろうな。
我跟阿西同年 影片中的一切我都熟悉 每一幕 我都能說出一些故事....唉~好懷念的年代 懷念那個時代的活力 懷念那個時代的機會處處 懷念那個時代的亂中有序....
1985那年台灣的GDP約是大陸的45% 國防外交的支出佔國家總預算近60% 林森北路的康樂里是個從墳地裡蓋起來的超龐大違章建築社區 另一個比它還大的是"七號公園" 也就是現在大安森林公園....好多回憶
好懷念啊....不對 那時候我還沒出生
靠ㄅ一ㄤ 1985年我才2歲而且也沒去過臺北市原來當時臺北市長這個樣子喔~我住樹林鎮現在已經是樹林區了,沒趕上的年代竟然可以在這裡看到,太屌了
老擊敗 哈嘍,台北縣民✌️
@@sdarkao9297 哈囉阿~
很感動
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影片!虽然画面比较模糊,喜欢这样平静繁华的台北。
我那年才出生的
謝謝 有這些影片
能一窺當時的台北繁華。
感覺跟現在像2個世界!那時候感覺台灣到處充滿希望!現在是去國外才有希望!回不去了!不過以前充滿希望的年代還在我的腦海裡!
@@blesser658 是呀 當時大陸的搖滾樂我覺得是很有素質的 人民的思想也是開放的 新是自由的!
8 90那一代
当时人们不像现在眼里满是金钱和名誉,也不会为了住房,各种贷款而奔波挣扎,人们吃饱穿暖就很满足了
真懷念。1985年我天天從台北車站搭火車到板橋車站上學。學校在以前板橋舊站的附近。
那時候考完試都去獅子林打電動…
好懷念喔…雖然我1984才出生
劉祐豪 我也1984哈哈
我也是1984年
1984 +1
1982..
1999+1
勾起 無限的回憶,讃!
片頭就是敦化北路南京東路台北市立體育場,當初我就住在體育館旁,好棒的影片啊!
莫名其妙的我看了都有股莫名的驕傲、感動和懷念? 因為我在這影片後的四年我才出生哈哈 但是那個驕傲的年代 影片裡的人真的都抱著“明天會更好”的想過在踏實的過著日子吧!
可以肯定一件事: 片中的年輕人現在都已年過半百 ; 片中的老人多已過往
未來的子子孫孫也會這樣說我們 大家都一樣搭乘著永不回頭的時間列車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下車 只是站名不同......(哭)
@@abulasan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斷惡修善才是正途
講廢話嗎
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沒有顏色對立,很多愛與關懷。
主流只能有一種顏色,反的話隨時可能倒大霉,當然沒有顏色對立
对立不就是要绑架民众索要权利,结果目的达到肆意修宪随意妄为,至于经济社会矛盾那是副产物
@@hai8629 反?人比較高尚?你在講啥?
令人懷念的老台北!
我出生的年代
老了 青春的一切是最美好的
哈哈作為一個大陸長大的人,竟然也好像看到我小時候的廣州一樣,沒人低頭看iPhone,滿街都是polo衫走在北京路聽著每家店裡的大喇叭播音樂。
大陆那年代全是自行车,机车没多少
竟在片中的路人裡赫然發現我的高中同學.....
真的假的???
幾分的時候
你高中老師 ?
18不語 笑死 你在說那個廣告哦 哈哈
@@18不語 看得懂這笑話的年紀都不小了 :)
好寧靜的一個年代...也是一個動盪年代的開始...
看完竟然流淚了,我己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感謝版大的分享,很多場景只能在回憶中找尋
懷念的年代
小時候到台北,喜歡坐火車,對舊台北火車站很懷念
黃俊明 最可惜就是沒有古蹟保留...連一棟建築都沒有!!!
而且當時月台超多的‼
非常珍貴的畫面影像
0:00~0:12 南京敦化路口
0:23~0:24 敦化南路 八德市民間 (當時還有橋)
0:26~0:29 南京敦化路口
0:30~0:33 仁愛圓環 (仁愛敦化路口)
0:34~0:37 敦化南路某處
0:38~0:42 仁愛圓環 (仁愛敦化路口)
1:00~1:02 長安林森路口教堂
1:03~1:05龍山寺
1:05~1:09 大安森林公園對面 新生南路清真寺
1:13~1:15 國父紀念館
1:17~1:20 北門
我1985還沒出生 但還是認得出來XD
1985年我也在,真的很好,探望完眷村的亲戚就又回老挝了
百感交集,當年我在虎尾空軍新訓中心當教育班長,因為聽到李壽全唱的主題曲,熊熊還以為是羅大佑唱的;後來特地跑到嘉義看電影;這也是我當時最愛看的電影和最愛聽的主題曲【未來的未來】。蘇明明跟林秀玲真的很有女人味,阿西還是紅到現在,而且年紀越大演技越純熟!
大家都很怀念89年代。😭温馨感动,那时候老百姓都没有电脑手机,我怀念那个追女孩就弹吉他和写信的年代。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是因为手机电脑这些东西的进步。现在的生活无聊空虚也是因为这些东西。人真的很矛盾。想哭了
好經典的影片❤
我說真的 以前的臺北真的很漂亮啊~
睜眼說瞎話,哪裏漂亮,交通亂成一團,市容雜亂,如果當時民風淳樸還比較正確
你看到的是戰後被中華民國破壞的台北市榮
那時的台灣才值得(寶島)這兩個字
那年高中畢業後到台北晃一圈也工作過ㄧ段時間。現在還會回味那種台北空氣中的味道蠻懷念的跟現在不一樣喔!!!
2020 災難年 天祐台灣 現在看來 片尾那時台北霧霾蠻嚴重 淡水河沙洲還是滿滿的垃圾 台灣一直在進步中
我已過半百 經歷了那個奇蹟的年代 懷舊但不念舊 相信未來30年 台灣會更好 台灣加油💪
17:22 騎車五貼,好懷念哦,小時候我爸媽常這樣載我們回奶奶家!!
周肉圓 哈!小時候五貼我都是坐油箱蓋,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