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 - 431 一座城市的影像记忆挥挥手告别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3 июн 2020
  • 上海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
    一部部经典的纪实佳作
    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变迁
    留住了上海人的乡愁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上海住房和交通的发展,上海市民的居住和出行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为了解决上海居民的住房困难,上海启动了旧区改造的民生工程,旧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一片片的棚户区从上海的版图上消失,多位一体的住房保障政策让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盼头。
    ▲药水弄棚户区
    ▲小莘庄地区棚户简屋拆除后
    与此同时,老虎灶、给水站等许多东西也逐渐消逝了。
    ▲老虎灶
    ▲煤球店
    ▲给水站
    在上海的城市规划改造中,苏州河水变清了,河里的鱼儿欢了,治理改造后的苏州河重新成为了上海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远两湾城
    为了使上海人的出行更加方便,上海已经形成了地上地下多维立体交通网络,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有轨电车到磁悬浮列车,从渡江轮渡到跨江大桥,公共交通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走过七十载的上海在不断蜕变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编导札记│不说再见
    本期编导:周倩
    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中的四件大事。在上海人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先是衣和食这两件大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1980年代,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逐渐开始追求吃得好、讲营养,穿得美、赶时尚。而上海人的住和行这两件大事是在1990年代以后才逐步得到很大改善的。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上海的城市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街景和居民真实生活环境的展现,只是直观地反映出人们居住条件和出行方式的外在改变,那么以聚焦具体事物为主题的《别了,给水站》、《告别老虎灶》、《消逝的煤球店》等纪录片就围绕着我们日常最熟悉的东西,来印证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
    这些极富年代感的老物件或是老地方曾经是这个城市诞生与繁荣的见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故事也许有一天会被这个城市彻底遗忘。
    拍摄于二十世纪末的纪录片《我的潭子湾小学》把我们重新拉回了那个“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时代。随着上海市政府在2000年前上海所有棚户区拆迁计划的落实,生活在谭家湾及周边的潘家湾的人们纷纷动迁,曾在潭子湾小学任教、学习的师生们也陆续搬迁。直至1999年6月全部完成搬迁,潭子湾小学也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
    被镜头所记录下来的人物故事在时代的洪流中也显得如此难能可贵。我作为《我的潭子湾小学》这部纪录片中三位小主角的同龄人,也不由得感慨城市人的生命轨迹正是随着城市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的。不知道那三个90后女孩有没有实现她们当年各自的梦想,那些淮剧梦和教师梦,又在哪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她们是否还能唱起那首潭子湾的童谣?而这片土地经过动迁与改造,也已经成为了苏州河改造和上海棚户区改造的标杆。我们现在熟悉的“梦清园”、中潭路轻轨站和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就在这一块地区附近。
    在15年后的2014年,《潭子湾小学十五年》这部纪录片解答了我的疑惑。摄制组又一次找到了当年片中三位主人公。从四年级的小学生,到25岁的大姑娘,每个人都已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无论以后她们走到哪里,走得再远,她们共同的起点,共同的记忆,永远还会是那座曾经的潭子湾小学。
    纪录片中点滴的影像画面,也是了解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维度。一部部经典的纪实佳作,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变迁,也留住了上海人的乡愁记忆。我们走过从前,挥手告别,不说再见,然后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 ВидеоклипыВидеоклипы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