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介紹 (Industry 4.0, 生產力4.0, 中國製造2025, 智慧工廠, 物聯網, IOT, 大數據, Big Data, 管理, 智能製造, 工業互聯網)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4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87

  • @11leo38
    @11leo38 9 лет назад +4

    謝謝你對工業4.0的介紹,聽完之後對工業4.0有更多的不同看法,原本只知道工業4.0就是簡述成智動化,以及大量數據分析,實際的運作管理與工業4.0的產生有更多的見解,對大一新生的我很有幫助。 謝謝

  • @安德-b4w
    @安德-b4w 8 лет назад +4

    解釋得非常透徹 只花20分鐘搞懂數年來的發展 真的很棒 (而且救了我的報告阿!!

  • @leechangcheng
    @leechangcheng 9 лет назад +2

    感謝Frank老師精闢的解析工業4.0,讓我了解了工業4.0的基本概念受益良多。謝謝。

  • @ttengh8573
    @ttengh8573 9 лет назад +1

    您講得很清楚,聽了之後收穫很多,覺得很受鼓舞,學到新的知識讓人很開心,謝謝

  • @cnesjq
    @cnesjq 9 лет назад +5

    Frank, 这个介绍思路非常清晰,谢谢您!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5 лет назад +1

    歡迎訂閱我的專欄
    郵件訂閱(發刊八篇後完整收錄)
    bit.ly/2YkPZ34
    Line社群訂閱(每篇出刊即時接收)
    bit.ly/2YlD5lg
    延伸閱讀:
    數字化,讓您撥開雲霧見青天
    bit.ly/2YrS8d7
    心變了,世界才會改變
    bit.ly/2YndI2o
    胡亂蒐集數據又花錢也不會有效益 (上)
    bit.ly/2YuDtOG
    胡亂蒐集數據又花錢也不會有效益 (下)
    bit.ly/2YpWphl

  • @shinobi520
    @shinobi520 9 лет назад +4

    Thanks! That's why i love to listen to how Taiwanese people learn from others

  • @别样传媒
    @别样传媒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great

  • @aaronhe5451
    @aaronhe5451 5 лет назад +1

    Frank,非常感谢,收益良多。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5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 最近小弟有場研討會直播, 歡迎收看喔, 謝謝! 報名網址: www.digiwin.com/tw/activity/1931.html

  • @AC8889
    @AC8889 9 лет назад +1

    對"工業4.0"有非常知識性的分享. 感謝!

  • @willymarkov
    @willymarkov 9 лет назад +2

    對工業4.0有深入淺出的說明,謝謝!

  • @brucechen2955
    @brucechen2955 Год назад +1

    天啊,您說的真的很好

  • @jctam920
    @jctam920 6 лет назад +1

    Frank
    感谢您的分享,让我受益良多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23

    工業4.0介紹 (簡化版的文字稿)
    工業4.0簡單說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而這第四次的工業革命,可以說是「正在發生中」、也可以說是「快要發生」,總之就是尚未發生完畢。這只是預言,預言會發生一次革命。
    但為何會發生革命呢? 那是因為在終端消費市場,顧客的價值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包括消費者對於大量生產的產品的不耐;加上新一代技術有所突破,包括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與機器人。在這二大趨勢的交錯影響之下,德國才會預期會發生革命,並且命名為工業4.0。
    但這畢竟只是預言。也就是說,「何時」會革完、革掉「什麼」、革成「什麼樣子」,其實都還不確定。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看來這場革命是免不了的事情。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否等「革完」之後,再來看看怎麼因應。這也是個辦法,只是有點危險而已。因為您並不知道,在革的過程中,自己會不會就是那個被革掉的命。如果沒有辦法盡早知道且因應,或許頭都掉了,還不知道為什麼。而且,若無法儘早預知,究竟會革成什麼樣子;若等到別人都瞭解且因應了之後才想去追,只怕到時候市場早已經被搶光,來不及了。也就是說,若無法儘早知道、且跟上,那不是不小心被革掉、就是會變成下一波的犧牲者。
    所以,認真說起來,工業4.0並不是利多,反而是威脅與利空。該如何避開危機、成為下一波的生存者,才是必須去了解工業4.0的目的。
    工業4.0的因應之道,由於局勢尚未明朗,此時實在難有定論。若能從整個消費市場大環境的趨勢來回推,或許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從終端消費市場的大環境趨勢來看,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願意再滿足於量產的產品了。對於工廠所能提供的少量選擇,以往只能選擇要或不要,或從眾多不喜歡的選擇中,選擇相較之下比較不那麼討厭的產品。而現在,要求量身訂作的呼聲,已經越來越大了。這不是類似昂貴的奢侈訂製品,而是有著合理價格的平價客製品 (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大量客製化的意思:有著客製化的產品,卻賣大量生產品的合理價格)。加上消費者越來越缺乏耐心,當消費者下定決心下單購買後,能耐心等待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了。消費者總是希望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 (例如24 or 48小時),工廠就能客製生產並送到自己手中。
    這些要求對於工廠來說,說真的,有些實在是難以做到、互相矛盾的無理要求,工廠是不會輕易答應的,因為工廠的原始架構就是為了要「量產」。
    但由於互聯網的興起,消弭了資訊的不對稱,而且消費者可以快速且低成本的串聯,反客為主、主動出擊,透過社群、網路交易、微電商等,逐漸加大施壓的力度。再加上智慧手機與3G/4G的普及,隨時/隨地都能上網,讓原本只能定點上網的地域侷限性,也被打破了。
    這二股力量的疊加,鋪天蓋地,導致工廠沒辦法再堅持與拒絕、得開始順應潮流、因應對策。此時更雪上加霜的是,全球環境開始走向長期供過於求與需求疲軟,導致競爭更加惡化。這些種種的因素交互作用,才導致於工業界的第四波革命即將爆發。
    那麼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雖然我們對於工業4.0這個名字,還是很陌生;但其實他的實質內涵,早就已經在上演了。以往工廠的二大重點只有成本與良率;而現在,交期卻變成首要重心,但交期已經被壓縮到會嚴重影響成本的地步。又例如,平均每張工單的數量,這幾年來逐年下降,雖不至於達到客製品的程度 (除非打樣,不然數量不會只有一件),但過於頻繁的換線,早已經讓工廠的效率直線下滑,甚至於影響到總產能、成本與良率的地步。還有,隨著新產品生命週期的逐漸縮短,新產品量產的Ramp up速度,將是未來決勝負的關鍵。也就是說,工廠早就已經在被動因應與改變了。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各種新科技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例如: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與CPS(虛實整合)。透過互聯網可以協同工廠與消費者,讓二者之間原本對立的單行道,轉變成協同的雙向運作;甚至於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角色重疊,例如讓消費者同時也扮演著生產者的雙重身份。物聯網的興起,則降低了數據連線與收集的成本,讓更多的數據得以匯集,提供未來一切變革的基礎。而大數據則基於這些數據,以預測及優化二大主軸,強化交易、產品與工廠的運作效率。最後,透過機器人的彈性製造,不單只是省人或取代人,而是將大量客製化的需求得以實際實踐,提供最底層的硬體基礎。而CPS則透過模擬技術,加速產品的研發與量產之間的段差,讓新產品盡快上市。透過這些新技術,可以讓工廠不再只是被壓迫後的被動改善;透過這些新技術的引進,工廠可以主動出擊。以新的技術,強化管理系統,搭配管理制度與文化的革新,迎頭趕上,創造出新一代的競爭力。
    所以,既然工業4.0是為了因應終端消費市場的趨勢所發生的革命性改變,那在不同的產業、下中上游,就會有其各自的因應之道。例如,終端產品生產工廠的因應之道,與提供他們原物料的工廠的因應之道就會不同;而供應工廠機台的設備商的因應之道也會更不同。又例如,生產3C產品的工廠與生產衛生紙的工廠的因應之道,應該差異很大。這也是工業4.0有趣的地方,每個公司因為不同的產業、上中下游,對於工業4.0威脅的因應之道,其實都不相同。沒有標準答案或「神奇子彈」,可以各說各話、各自表述,但是大家都對。
    總之,對於工業4.0,請不要再迷惑於華麗的空洞論述。透過分析自己的歷史數據,找出因為大環境的改變而持續「惡化」的指標,例如交期越來越短、換線越來越頻繁等,然後導入包括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與機器人等新的技術,打造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或許就是工廠能否在這波工業4.0中成為贏家的方法之一吧!

  • @鄭穎鴻-i1t
    @鄭穎鴻-i1t 5 лет назад +1

    Frank 感謝您的分享!!

  • @Gho625
    @Gho625 9 лет назад +3

    不錯的說明,依我來看,其最終是利用即時通訊架構及資料分析歸納來滿足最終客户即時的需求。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1

      Yes, 這是智慧互聯的目的, 也是終極出海口.

    • @賴御溱-d5g
      @賴御溱-d5g 3 года назад

      你知道嗎?五年後看到這視頻,已經手機電腦程式和產品已經結合做生意

  • @huxiaoyang4548
    @huxiaoyang4548 4 года назад

    讲的太好了,清晰透彻

  • @tomjim8192
    @tomjim8192 9 лет назад +1

    讲的非常好,受益匪浅

  • @yanjiehu9381
    @yanjiehu9381 9 лет назад +1

    讲的很不错!很符合现在工厂状况!

  • @秦智一-k2m
    @秦智一-k2m 8 лет назад +1

    感謝Frank精闢的解析,受益良多。謝謝!
    進一步請教 15:31 Controller 與ㄨ人的 link 標示為 GPS , 是否是 CPS 之誤植?

  • @kunfucheung7358
    @kunfucheung7358 9 лет назад +1

    分析精准,讲的非常好

  • @wenhao0712
    @wenhao0712 9 лет назад +1

    受教了,感謝Frank大分享!

  • @jerryshiing176
    @jerryshiing176 9 лет назад +3

    思維清晰。。講得好

  • @Gho625
    @Gho625 9 лет назад +5

    我思我考:
    IOT(物聯網)加快了產業鏈的横向聯繫,也打破了產業界的壁壘。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大軍切入industrial field應用。原工業用戶必需採開放的態度迎接Internet connectivity 來升級其資料即時收集,分析與判別。透過這過程提高設備使用率提高產值。 提高產值不會帶來附加價值,反而造成大量庫存。源頭還是消費者消費觀念改變,例如: 消費者追求個人風格的消費觀而不是一味的從眾,如此IOT就能從消費者需求利用合理,彈性的生産作業方式提高附加價值。
    據一個未來即將發生的消費模式, 消費者去實體通路看成衣,透過試衣或3DScan 取得消費者的體型,數小時後交付給消費者。
    不幸的是,目前物聯網發展的趨勢不是很健康。走向大者恆大,又是那幾的卡壟斷,被電信業者剝一層皮,還要向這些卡缴稅,又是一場台灣科技業短兵相見的局面。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6

    既然工業4.0是為了因應終端消費市場的改變而發生的革命性改變,那在不同的產業、下中上游,就會有其各自的因應之道。例如,終端產品生產工廠的因應之道,與提供他們原物料的工廠的因應之道就會不同;而供應機台的設備商的因應之道也會更不同。又例如,生產3C產品的工廠與生產衛生紙的工廠的因應之道,應該差異很大。這也是工業4.0有趣的地方,可以各說各話、各自表述,但是大家都對。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 還請多多不吝指教, 謝謝!

  • @kuangtu3413
    @kuangtu3413 8 лет назад +6

    这个解释得不错。给赞。

  • @543nano
    @543nano 9 лет назад +1

    感謝精闢的分析!!
    假如能配上字幕的話,就能讓我們這一些願意學習者,吸收得更多。
    因為有很多用詞與知識,對於一般人來說,會跟不上。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2

      謝謝指教,但因為工作太忙了,得想辦法抽空才有時間做,抱歉!謝謝您!

  • @敖捷-p2x
    @敖捷-p2x 6 лет назад

    真的太棒了!獲益良多,感謝分享!!

  • @thomaskuo6463
    @thomaskuo6463 7 лет назад

    加深了理解!谢谢讲解。

  • @suted4232
    @suted4232 9 лет назад +1

    十分精闢, 感謝分享 !

  • @fool1124
    @fool1124 6 лет назад +2

    谢谢,终于对工业4.0有点概念。只是我想工业4.0主要针对制造业。制造业的提升~私人化,产品更新快,最快知道市场风向。
    制造业已经走上穷途末路,产能过剩。会要求附加值高,私人化产品的人有多少。一般的人只会选最平价的人东西。这只是服务那百分之一的有钱人。。。
    如何运用在其他产业我比较好奇。

  • @ineedhit508
    @ineedhit508 8 лет назад

    非常精闢!!感謝您的講解

  • @toddshe
    @toddshe 9 лет назад +1

    精闢分析

  • @bobchen0526
    @bobchen0526 9 лет назад +1

    曹老師您好,老師對於工業4.0的見解非常精準,不知道曹老師有沒有對於智慧機台及智慧工廠平台有更詳細的說明?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1

      謝謝您!
      請參考: franktsao.blogspot.tw/2009/10/apc.html#more
      或是email或電話討論與交流吧!
      或是建議可以參加經濟部補助的第二階段課程, 如樓下的留言, 謝謝您!

  • @haijundeng9483
    @haijundeng9483 6 лет назад

    frank,
    看了您的讲解,数据分析部分和我自己的总结很类似,但是和智能制造的结合部分让我清晰多了,感谢。
    另外,我看你最近的blog的更新是今年一月份了,想必您最近应该很忙,不知有问题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和您交流和请教,谢谢。
    NAVY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6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的厚愛, 在影片的最後有我的email, 歡迎來信討論, 謝謝您!

  • @longlongli2840
    @longlongli2840 6 лет назад +1

    工业4.0就是用机器人为客户量身定做的需求。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6 лет назад

      Yes, 機器人是很棒也是很重要的手段. 要讓這手段可以有效的發揮出效用, 得有正確的診斷, 規劃/設計, 以及相關的配套制度與資訊系統.

  • @titan203
    @titan203 9 лет назад +1

    感谢分析! 请指教GPS的全名.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3

      GPS 原本是 Globe Position-finding System (全球導航定位系統) 的縮寫.我們更改為 Guiding Process Simulator (導引式製程模擬器), 也就是使用模擬系統來引導與協同操作者, 如何優化製程作業.

  • @tangroger1730
    @tangroger1730 8 лет назад +2

    省去看哪些不懂得术语了,点赞。

  • @in81817
    @in81817 6 лет назад

    除了大工廠還有錢可以買新機器,其他中小企業的工廠都是用二手在二手,我們台灣真的要達到工業4.0,還是必須先賺到錢在說吧。

  • @陳哲-p5f
    @陳哲-p5f 7 лет назад +1

    好棒的影片~~!!!!!!!!!

  • @yuchen2082
    @yuchen2082 9 лет назад

    点个赞

  • @ericwong2674
    @ericwong2674 3 года назад

    Digital Twin, 數字孿生,在工業4.0的實現中,是不是必不可缺的 ?

    • @賴御溱-d5g
      @賴御溱-d5g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會增加產品的產出,成本會有效利用

    • @ericwong2674
      @ericwong2674 3 года назад

      @@賴御溱-d5g 看到西門子在台灣有代理商,可是,台灣工廠似乎對於升級4.0 不熱衷。 請問,原因何在 ?

    • @賴御溱-d5g
      @賴御溱-d5g 3 года назад

      @@ericwong2674 其實我認同我父親在我唸高職(西元2000年左右)所說的話,就是高科技,高失業率,將來很多人會打零工為生,而我現在就是靠打零工為生

    • @ericwong2674
      @ericwong2674 3 года назад

      @@賴御溱-d5g 你依舊是沒有告訴我他們不願意升級4.0的原因。 請問有什麽苦衷嗎 ?

    • @賴御溱-d5g
      @賴御溱-d5g 3 года назад

      @@ericwong2674 簡單來說,今天如果是你是老闆,你希望員工的薪水可以少一點,成本的部分可以在便宜吧?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的老闆(負責人)的利潤(錢)變得很少,還有的跟本沒賺錢還倒賠錢的!何況要引進一個完全都是機器人去工作的工廠,我只能說,我死了也是不可能的!對了!現在對岸(中國大陸)的人,有人在網路上說,她買東西是(強制)用手機買任何東西,已經沒有人民幣流通了(有些地方),她說(用錢管錢,用錢買到任何東西)來不及了!你有工作就去做吧!記得收入的十分之一留給自己,這是鐵律,會救了你自己

  • @smix007
    @smix007 5 лет назад +1

    不需要工人,機械與軟體模組化。

  • @黃明-s2g
    @黃明-s2g 6 лет назад

    現實的機器人,跟虛實的機器人那個厲害

    • @賴御溱-d5g
      @賴御溱-d5g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不管如何,反正今天沒有機器人,我們要心裡準備好,我們會被科技害到

  • @juliezhu590
    @juliezhu590 8 лет назад +3

    所以之前看到一些比较好笑的写中国面临工业4.0由于工厂现代化不够欧美,所以达不到有些本末倒置。
    工业4.0恰恰是互联网产业为核心基础,有了客户快速反馈的大数据来影响到生产端,你的工厂要利数据针对高效生产,没数据你光采购一堆机器人有什么用?
    恰恰这方面中国基础比欧美要好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8 лет назад +1

      互聯網確實是中國的強項, 但工廠的自動化(省勞力)與智慧化(省勞心)的項目卻相對不足, 還是得補課, 才能讓二者相輔相成, 發揮綜效喔!

    • @juliezhu590
      @juliezhu590 8 лет назад +2

      +Frank YCTsao 确实,但我觉得改变一个社会消费观念和习惯远比资金到位更新硬件难多了,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这个问题,我就经常看到台湾同学以为手机支付只是解决零钱交易淘宝只是弥补便利店不够多什么的。
      中国目前有个很不错跳跃式发展机会,但我觉得切忌急燥,在软体仅仅雏形阶段没必要过快更新硬件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8 лет назад

      您的看法正確, 所謂 "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確實是這樣的. 但, 我覺得還是得盡快善用優勢來補課, 也是很重要的事, 畢竟時間不等人啊!

    • @haterno7827
      @haterno7827 7 лет назад

      Frank YCTsao
      老师一针见血啊,中国目前面临的就是制造业的方向和转型问题,工业4.0上游问题解决了,下游才是核心;通货紧缩,互联网冲击,供需错配是中国工业变革驱动力。互联网第二个革命是什么呢?硬件革命。运用互联网工具的同时,要了解这些东西,柔性生产线,机器人,传感器,认知技术,VR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我们去工业4.0看的是什么?就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将成为我们的标配,我们所有的成为线将要得到全面的改造,如果没有柔性生产线的话,消费者关系的改造将是一个概念。如果没有机器人的话,定制化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仅仅是一个概念。如果没有传感器的话,没有芯片的话,没有微处理器,无法挖掘数据,所谓的大数据也仅仅是一个概念。

    • @haterno7827
      @haterno7827 7 лет назад

      Frank YCTsao
      台湾在工业4.0的优势的部分就是大陆缺失的,比如鸿海的柔性生产线和机器人,比如台湾的芯片技术,但是大陆的优势的也是台湾缺失的,比如物联网建设,大数据建设,互联网消费闭环的成熟度

  • @cchuang6691
    @cchuang6691 9 лет назад +2

    見解有誤 ... B2C 客製化並非 台灣製造業利基 ,台灣製造業 主要為 B2B 範圍。 德國人 並沒有錯,德國期望的是 從 工業4.0 賺到全世界製造業的錢,這是德國期望能 發展成 類似 IEEE, ISO 或者 規格制定語認證 方式創造利基。所有的製造業 最終將在這樣被創造規範的環境裡,繳交"費用"給主導德國(美國?)。反之,如果不依循"工業4.0"所制定的規則、機制將會如何? 勢必將會產生巨大的 無效率 庫存、產能 等等經營成本。 台灣製造業完全沒有理由採信、採用工業局目前所提出的見解與後續的政策。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9 лет назад +1

      謝謝分享,針對工業4.0這樣一個熱門、影響層面很廣,但又很早期、尚未定調的議題,小弟是拋磚引玉,期望先進們一起討論與分享。

    • @qinglan994
      @qinglan994 9 лет назад +1

      +CC Huang 其实工业4.0就是个预感。 真正最后会走成什么样子。 只有走完之后才知道。。。。

    • @cchuang6691
      @cchuang6691 9 лет назад +3

      工業4.0 確實只是個代號 但絕對不只是個預感 ... 是時代整體客觀環境條件成熟 必然發生的前期現象 ... 事實上 現前的事件、現象 已經很明顯了 正如地球是圓的 人類 在了解之前也只能說是 想像、推測 但是 對某些人而言 已經是必然的事實 ... 確實 如所言 走完之後 "才知道" .. 關鍵在於 "之後才知道" 與 "之前就知道" 的差別是 社會財富 食物鏈的上游 與下游

  • @田大勇-q4n
    @田大勇-q4n 5 лет назад

    何謂GPS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5 лет назад

      GPS為全球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littlefattechnology9168
    @littlefattechnology9168 5 лет назад

    不是系统,硬件,軟件等。
    但你是说管理系统,也便是一半的,也是系统,有點不理解。

  • @joshdang01
    @joshdang01 9 лет назад +1

    1.25倍速刚好

  • @FrankYCTsao
    @FrankYCTsao  6 лет назад +1

    自動化如果好做的先做往往暗藏危機
    ruclips.net/video/zBzeH6QzS6M/видео.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