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大歷史講堂26】一次看懂客家人祖先是誰?屬於那一族從何而來? 重揭客家人戰亂遷移血淚史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9 окт 2023
  • #大歷史講堂#蔡正元#台灣島史記#客家人#閩南人#台灣島#畬#中國大陸#王陽明#贛#江西
    《台灣島史記》一書作者蔡正元博士錄製一系列"大歷史講堂"影片,從台灣史談到世界史,深入淺出縱古觀今集集精彩,以生動的方式、有趣角度帶大家認識真正的台灣歷史,每週二、週五晚上九點敬請鎖定中天電視YT頻道。
    • 【#中天新聞不斷電直播Live】 CTI中天...
    👉中天新聞網APP下載:deep.ctinews.com/app-download...
    📢📢📢百萬粉絲站出來,全球華人一起來!
    請加入《中天新聞志工隊》報名推廣下載中天新聞網APP👉bit.ly/3lW3xD9
    ✨天編推薦代碼cti888享優惠✨
    熱門!買克菲爾益生菌幫助入睡:bit.ly/AR279c
    Keep going中天文創商品專區: bit.ly/AR273c
    日常抗菌神器旺旺水神專區: bit.ly/AR274c
    海皇頂級雙醬優惠組-澎湖喜來登干貝xo醬+頂級冷壓初榨麻油薑: bit.ly/AR275c
    旺旺無聊派-嚼代爽椒組合包--唰嘴新食感: bit.ly/AR276c
    旺旺浪味咖啡錠(糖果)-拿鐵口味--你的口袋咖啡館: bit.ly/AR278c
    💫推薦訂閱超棒頻道 + 1 💫
    民間特偵組 / @peoplejustice
    靈異錯別字 / @ctiwugei
    忤惡-老Z調查線 / @cti52oz
    高級酸新聞台 / @amazingnews52
    兩性密碼 / @manandwoman
    中天車享家 / @cticar
    論文門開箱 / @thesisgate
    📣支持監督的力量,請加入中天電視會員👉reurl.cc/pgZL9d
    💵線上贊助中天👉bit.ly/ctidonate (綠界金流/可用信用卡、ATM)
    💵直接贊助中天👉彰化銀行台北分行:009-5012帳號:50128688988600戶名: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ATM:CHANG HWA COMMERCIAL BANK TAIPEI BRANCH(CCBCTWTP501)
    🏦A/C NO:50128688988600 A/C NAME:CTI TELEVISION INCORPORATION
    ⚠️未經著作權人事先書面同意,勿將內容用於商業性質之分享、連結。
    ⚠️如有任何營業使用,必須事先取得書面同意。
    【中天聊天室規範】歡迎留言互動,請尊重各自立場、理性發言,遵守本聊天室規範,違規者一經發現,將遭刪言或封鎖。〈管理員有權隨時修正規定〉
    🚫禁止使用不雅、挑釁、謾罵、歧視、仇恨等言詞
    🚫禁止發表危害公共安全等涉及犯罪言論
    🚫禁止散布不實訊息
    🚫禁止傳送鼓勵博弈訊息
    🚫禁止傳送色情服務訊息
    🚫禁止任何形式洗版
    🚫禁止騷擾管理員與其他使用者
    🎵RUclips音樂庫: goo.gl/Z6TsBI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11

  • @graceng3150
    @graceng315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我是客家人,這次補充了我已故爸爸的說法,知道了客家人的來源。謝謝詳盡的講述。

  • @user-fn1kt1nz1s
    @user-fn1kt1nz1s Месяц назад +3

    還可以從族羣的風俗習慣信仰,來辨別支派的延伸發展,像過年的風俗,畬族、瑤族、同樣族羣先來與後到,又再匯流,混得千變萬化。
    萬變不離其宗,塵埃落定以後,水落石出,留下一體適用的信仰,摩西律法的餘絮,作為將來辨識和聚集的基礎。

  • @kchchen7316
    @kchchen7316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客家人來台的人數比其實比想像多,很多客家人改說閩南話融入閩南語族,自明鄭芝龍時代大量閩南人湧入台灣讓閩南語佔據優勢,閩南語就成為台語代表,因為鄭芝龍周旋在荷,日,東南亞(葡萄牙語)之間,此時台語已經有融入西洋東洋語,(喝:ㄏㄨㄚ˙趴啦:para拳:ㄎㄧㄢˋ)就是典型台西東三語混合,鄭芝龍集團經常要與東洋人西洋人喝趴啦拳⋯

  • @juliajulia1517
    @juliajulia1517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 @user-mo6cy1ui1b
    @user-mo6cy1ui1b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

  • @ngkianchung4706
    @ngkianchung470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

  • @expired0099
    @expired009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漢化是文化強的影響文化弱的,因此,保留的仍然是強勢文化,漢族本來就主張天下為公,四海一家,願意加入的就納之而不殺之,也能藉此壯大族群,如今原住民已經有許多漢化,或至少是漢原不分,這是德之所施,風行草偃的必然結果。

  • @user-zh6gd7qf3n
    @user-zh6gd7qf3n 18 дней назад +2

    畲族被客家化🎉姓藍姓鍾姓雷

  • @hikoei
    @hikoei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Subject: 客家簡介-李彥輝
    「前言」
    所謂客家人、嚴格說至少初期移民並非同一血統乃由不同族群,因緣際會遭到相同命運、被迫離鄉背井、爲了或政治原因或避亂而由中原地區(泛指黃河南、長江北、淮河西、漢水東)向南走、移來到南方窮鄕沒人要住與世隔絶地區 。因此保持著原中原之風俗習慣、甚至語言,也就是地緣而非血統。但由於幾次大遷徙爲環境所迫、時勢所壓,爲了生存乃養成刻苦耐勞、勇敢堅毅、團結冒險之硬頸精神。當然不能排除在某段時期、存在有同一家族相約逃離原住地而南遷。
    這些人士也許形勢所迫、富有很強之革命意識,同時很有漢民族思想。在各異族統治時均扮演反派如南宋末扶宋反元如嶽飛、文天祥,明末反淸如袁崇煥、淸代起義如洪秀全、石達開、李秀成等太平天國;再來孫中山、胡漢民、廖仲凱、鄒魯、羅福星、李烈鈞、古應芬、溫生才、朱執信及不少黃花岡烈士等國民黨,,中華民國時代共產黨人也不少屬這些人如葉劍英、朱德、楊成武等。
    「客家源流」-前半段採自客委會[數位臺灣客家莊]後半段世客總會[大漢民族中的客家人],特此申明致謝!
    漢語世界有關客家源流的討論,迄今約有兩世紀之久,其間的過程,其實也是客家「社會運動」的不同面向。我們可以從討論的過程中,看到其他族群怎麼看待客家人,客家人如何陳述自己的來源,以及不同時代的知識視野。
    康熙廿四年(1685)的《永安縣次誌》最早記錄了「客家」一詞,文稱:「縣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永安縣現稱紫金,當地客家溯源來自江西、福建與廣東的潮州、惠州府,而此前呢?嘉慶十三年(1808)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應該是現今所見最早的客家源流討論,徐氏初步從族譜中歸納出,客家人原本祖居中原,但在幾次華北的動亂中來到南方,這可視為客家源流的最初看法。
    羅香林則將1868年到1904年視為客家討論的第一階段,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以及廣東西路土客糾紛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使得客家首次為世人所注目,有許多外國傳教士開始對之進行初步探討;而1905年到1919年,由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教科書提出客家人不是漢族的說法,引起客家人的不滿,紛紛組織研究團體闡述客家源流,強調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淵源關係。-
    有三種看法:
    1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待後詳析)
    2北方南移漢人爲主流融合華南土著少數民族如畬族發展而成
    3華南土著少數民族爲主體融合北方南遷漢人衍展而起
    就中第二,三種看法最有可能,至於北方漢人至少有五次南遷:
    第一期次自東晉至隋唐(317至879)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遷至鄂、豫南、皖、贛沿長江南北岸以至贛江上下遊。
    第二期次自唐末黃第之亂(880到1126 )由皖豫鄂贛等第一次遷流地轉徏至皖南、贛東南、閩西南及粵東北邊界等地。
    第三期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由冀及東三省南下元人即蒙古入侵影響(1127到1644)部分客家先民乃由第二次所遷地再移往粵東及粵北。
    第四期次由明末淸初受滿人南侵及入主之變亂影響(1645到1867)內地人口膨脹、部分客家先民不得不再由第二三次居地到粵中及沿海地區及川桂湘臺、更有一小部分遠達黔南及西康會理且淸中葉以後更有少數移居海外包括東南亞及美洲各地。
    第五期次自同治年間受粵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的影響(1867以降)有一部份客家人乃到粵東南及海南島甚至海外地區。
    也就是說客家先民之南遷源遠流長、,而動機及行動皆幾乎和國家民族之歷史息息相關。且於舉家舉族遷移之際、常也加入戰局攻打暴亂者及入侵者、犧牲在所不惜可歌可泣。
    忘了提及河南大槐樹乃漢人起源地、閩寧化石壁乃客家袓地、粵梅州世界客都、粵河源客家古邑贛州客家搖籃、閩長汀乃客家首府,良有以也。

    • @user-ey8it4qh9q
      @user-ey8it4qh9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胡扯,几百年间每次迁徙都是迁到同一个地方,并且是山区,合理吗

    • @user-nf4rr2rx9j
      @user-nf4rr2rx9j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情理上是合理的! 漢人存活中國已二十多万年。 最好的地方早已有人住了,客家人就是 后來者! 故 常以山區为主,少了与他人的冲突或武斗! !​@@user-ey8it4qh9q

    • @user-bo8qs1sd1w
      @user-bo8qs1sd1w 12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ey8it4qh9q平原那麼好客家人也想要,但早就被其他民系(例如潮汕人,其為閩南人支系)占據了,於是只能選擇丘陵地

  • @j0xie398
    @j0xie39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

    有沒有覺得奇怪爲什麽國外很多地方華人很多的地方會形成“唐人街”而不是“中國街”,看了這視頻我才連接了到了一些片段,有可能是如視頻裏説的唐朝滅亡之後很多唐朝先民爲了躲避戰亂逃到閩南地區安家與當地人融合了,形成了閩南語、客家話與廣東話,之後因爲世界大戰閩南地區大量華人都出逃海外,在海外這三支語系的華人在當地都自稱“唐人”來自“唐山”。我是馬來西亞華人,我小時就奇怪爲何在聼我父母聊中國的時候都用福建話說“唐山”而不是“中國”,還有我中學華人同學用廣東話聊天的時候說“中國”都是用“唐山”替代也自稱”唐人“,還有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政客發脾氣罵華人的時候就會説“Balik Tong Shan"翻譯”回去唐山"意思就是要華人滾回去“唐山”中國“,還有台灣客家人的一首歌”唐山過台灣“。我現在才明白有可能是因爲戰亂期間唐朝先民從閩南地區出逃到海外的華人多數都是唐朝先民所以在海外都會自稱“唐人”來自“唐山”,”唐人街“的取名我好像終於知道原因了

    • @user-pq8iy1kr3k
      @user-pq8iy1kr3k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是客家人但我不是唐人,那个时代有我的祖先,但现在我更愿意这个大一统的时代。哈哈哈哈哈如果你知道历史一定会团结。

    • @lovechineseoldies3420
      @lovechineseoldies342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们的客家話也說华人是唐人。这个唐人街的故事,我想没有那么简单吧。在美国四十多年了,还是不明白,英文叫ChinaTown, 中文叫唐人街。直接翻译是中国城。

    • @Kumagood
      @Kumagoo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你為何不查查看"中國"這詞語是何時出現呢…古代的國家叫大唐,大宋,大明,蒙古帝國,大清帝國之中有記載他們人民有自稱中國人嗎?

    • @pandaZHANG-nf6cc
      @pandaZHANG-nf6cc Месяц назад

      ​@@Kumagood你为何不查查呢?不查查就乱叫

    • @Kumagood
      @Kumagood Месяц назад

      @@pandaZHANG-nf6cc 你查到你給我證據嘛!在吠甚麼?

  • @reginachang1655
    @reginachang1655 17 дней назад +1

    原來是四縣腔名稱是這樣來的,一直在想,明明是梅縣,怎麼會叫做四縣腔...
    我家講海陸腔,以前查過,我家老祖宗是廣東是海豐來的,
    不過海陸腔是真的比較難學
    所以客家話是上古的漢語...難怪現在人很多人聽不懂,有人說台北的歷史博物有靈異事件,工作人員在半夜會聽到古物的聲音,還會聽到講話聲(博物館夜未眠的概念?),但聽不到懂在講什麼,大概就是上古漢語,搞不好比現代客家話更難懂

  • @user-zf2eo9xk4w
    @user-zf2eo9xk4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补充一下,也就是客语的汉语成分部分有上古汉语,但更大部份是中古汉语。也就第一波南北朝来的有上古汉语,和先到的苗瑶侗傣融合形成古畲,而至少这时候的包括现代畲族的祖先人群在内的人群就有了上古汉语成分,而后来讲中古汉语的来避难融合形成客家话,很自然的畲族也会讲,也就是畲族讲客语的一种变种,应该不是被强迫,而是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语言。
    另外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被纳入统治是关键,教化只是为了便于统治。不纳税交粮眼里根本没有统治者,还造反那是无法容忍的,纳入统治了那就自然汉化,汉化的本质是纳入统治。当然非汉语的统治者,主动汉化那又是另一种情形了。

    •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是說蔡正元都在胡說八道?
      你說對了!因為蔡正元說的普通話、就是宋朝北遼國人的話、也就是匈奴人的話!

    • @user-zf2eo9xk4w
      @user-zf2eo9xk4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user-qg7ni6mt2y 至少不像是严谨的学者,更像是被某种利益驱使,夹带了许多私货的宣传。

    •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zf2eo9xk4w
      蔡正元是連戰主席提拔的親信!擔任國民中影董事長!但被馬英九主席「請」下台!所以長期和馬不和?在北京讀書後回來教書、但對台灣閩客認知偏頗、與事實不符之處很多!近代中國考古學者用DNA科學研究中國各族群的關係、已證實閩南人是漢末到晉末大量氏族由中原河洛一帶避難移民來的!而客家人是在唐末及北宋末時、躲避中原戰火從山西一帶移民來的!
      所以客家話有30%的普通話加上60%的河洛話及10%的土著話!
      而閩南話有97%的河洛話和3%的外來語(有音無字)!怪不得台灣人很自戀!

  • @user-ic8rf9yh8i
    @user-ic8rf9yh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糕不是全部都是高起来的,也有很多是平铺的,有果也有粄

  • @janechang7266
    @janechang7266 16 часов назад

    客家人,東北人,西北人,茗閩南人,江北人 ,臺灣人…….
    這是什麼「包藏禍心」的分化手法….!
    不都是 漢,滿….
    華族嗎?
    這幾年「客家人」冒出頭,儼然自成一格,盡顯「優」越感….
    真是霧煞煞😵‍💫

  • @user-fx9pi9hg3j
    @user-fx9pi9hg3j 11 дней назад

    客家衍於晉室東遷.流亡南下的民衆沒有在地戶藉編為客藉.後形成客家族群。

  • @howso5302
    @howso530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

    作为客家人, 祖宗族谱的记录很清楚: 河南登封--->江西婺源---->福建泉州------>广东梅县---->广西博白。

    • @vvo-vs9hs
      @vvo-vs9hs 6 дней назад

      广西广东的汉人和北方的汉人,还是有差别的

  • @user-zh7km9nh7f
    @user-zh7km9nh7f 16 дней назад

    我所知的客家人,我父日據時代人,父一句日語也不會,是家族上漢學,家有祖譜,是軍系,立功黃帝賜姓三兄弟,鍾蕭葉。我父是國字輩,兄弟是佐字輩,再來是宜字輩就止了,聽父說天災須四散,說到他鄉做客,要客氣,自稱客家人。我43年次小四時,歷史老師說國父孫中山是廣東梅縣客家人、為统一語言費神費時決定用北京語,因客家人知音的波動是心性~士,農,工,商各安其職、因今政治沒專業訓練、若帶頭不好,會似阿笨,例如我駡花蓮王,他很生氣,只會對同族人說,若非客家人駡他,就會對付你了、很多的印証不宜多言

  • @user-zh6gd7qf3n
    @user-zh6gd7qf3n 18 дней назад

    屏東好多四縣客家人😅賣美濃粄條😅

  • @user-ic8rf9yh8i
    @user-ic8rf9yh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客家人的祖先很难追溯

  • @user-zf2eo9xk4w
    @user-zf2eo9xk4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客语里有苗语成分有侗傣语底层,闽语粤语有侗傣底层,但没有苗语成分,说明了是苗语人群先到和侗傣人群融合后,最后客语人群才到达和先到人群融合。
    客语人群有好几波,南北朝到宋都隔了一千年,南北朝来的讲上古汉语和苗瑶侗傣融合形成了古畲,而隋唐宋元时来的讲中古汉语,古畲大部份汉化,其中不愿汉化固守自己传统的核心苗瑶人群形成后来的畲族。
    畲族姓不可能开始于王阳明,蓝雷盘在西部苗瑶人群里很多。不太可能畲族取汉姓波及苗瑶人群,所以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逻辑。
    苗瑶畲三族分开发展都快2000年了,怎么可能不约而同取同样的姓呢。

    • @user-ic8rf9yh8i
      @user-ic8rf9yh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在苏杭饭店餐馆吃饭,听见他们的方言怎么和我所谓的客家话很相近,怎么我似乎听懂,他们的上桌菜鱼和我的方言一个样,惊讶也不语

  • @funantjoe260
    @funantjoe26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Gong mak kai = gong xia mi客家話 發音尾聲 有 “ k " 音, 所以說普通話經常不標準,例如 福 ( fu ) 變成 ( fuk ) 等等

  • @user-xu4bi3oo9s
    @user-xu4bi3oo9s 26 дней назад +1

    有族譜的清清楚楚,沒族譜也不會去在意客從那裡來。

  • @user-tm9qu5eg9v
    @user-tm9qu5eg9v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魏晉南北朝,跟唐朝,北方河南洛陽,南下的漢人跟閩越人混合,講的河洛方言是跟現在閩南話相似的語言,北方河南沒南下的漢人,過了幾百年後跟遊牧民族混合產生了宋朝的中州方言,最後南宋漢人南下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東東部,跟當地土住混合產生客家話

    • @guandaya1
      @guandaya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混合也只有混2成,基本語言架構還在

  • @MimiMimi-us8xx
    @MimiMimi-us8xx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在世界所看到的事实,客家人容易与欧美人和睦的同住一个区域。

  • @user-lj4ub8kb3k
    @user-lj4ub8kb3k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客家人就是契人呀

    • @thangchad2977
      @thangchad297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dedalus3521
      3 週前 (已編輯)
      客家是夏朝後人,《左傳》稱夏朝為夏家,因古漢語"夏"與"客"同音,夏家因而被誤植為客家。 漢朝繼承夏朝,《史記》中漢人以漢家自稱,而唐《北史》仍稱漢人為夏人。夏家就是客家,客家人就是漢人,客家的精神就是漢家的精神。
      漢者雲漢天河是也,客者有容乃大,客家認同自我,包容原住民族,不排斥其他族群,所以客家的影響範圍很大,包括閩南語文讀音, 畬族用詞和果敢漢語腔調等,都與客語相近。
      各地客家口音不同,也反映出客家的多元與包容,不管你從哪個地方來,甚麼時期來,通通都是客家。
      客家土樓也與北京天壇一般,反映出華人天圓地方的觀念與外圓內方的想法。
      近代客家人更致力於族群團結和諧,客家多元包容的價值觀便是現代華夏華文明的體現。

    • @thangchad2977
      @thangchad297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ikoei
      4 週前
      Subject: 客家簡介-李彥輝
      「前言」
      所謂客家人、嚴格說至少初期移民並非同一血統乃由不同族群,因緣際會遭到相同命運、被迫離鄉背井、爲了或政治原因或避亂而由中原地區(泛指黃河南、長江北、淮河西、漢水東)向南走、移來到南方窮鄕沒人要住與世隔絶地區 。因此保持著原中原之風俗習慣、甚至語言,也就是地緣而非血統。但由於幾次大遷徙爲環境所迫、時勢所壓,爲了生存乃養成刻苦耐勞、勇敢堅毅、團結冒險之硬頸精神。當然不能排除在某段時期、存在有同一家族相約逃離原住地而南遷。
      這些人士也許形勢所迫、富有很強之革命意識,同時很有漢民族思想。在各異族統治時均扮演反派如南宋末扶宋反元如嶽飛、文天祥,明末反淸如袁崇煥、淸代起義如洪秀全、石達開、李秀成等太平天國;再來孫中山、胡漢民、廖仲凱、鄒魯、羅福星、李烈鈞、古應芬、溫生才、朱執信及不少黃花岡烈士等國民黨,,中華民國時代共產黨人也不少屬這些人如葉劍英、朱德、楊成武等。
      「客家源流」-前半段採自客委會[數位臺灣客家莊]後半段世客總會[大漢民族中的客家人],特此申明致謝!
      漢語世界有關客家源流的討論,迄今約有兩世紀之久,其間的過程,其實也是客家「社會運動」的不同面向。我們可以從討論的過程中,看到其他族群怎麼看待客家人,客家人如何陳述自己的來源,以及不同時代的知識視野。
      康熙廿四年(1685)的《永安縣次誌》最早記錄了「客家」一詞,文稱:「縣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永安縣現稱紫金,當地客家溯源來自江西、福建與廣東的潮州、惠州府,而此前呢?嘉慶十三年(1808)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應該是現今所見最早的客家源流討論,徐氏初步從族譜中歸納出,客家人原本祖居中原,但在幾次華北的動亂中來到南方,這可視為客家源流的最初看法。
      羅香林則將1868年到1904年視為客家討論的第一階段,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以及廣東西路土客糾紛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使得客家首次為世人所注目,有許多外國傳教士開始對之進行初步探討;而1905年到1919年,由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教科書提出客家人不是漢族的說法,引起客家人的不滿,紛紛組織研究團體闡述客家源流,強調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淵源關係。-
      有三種看法:
      1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待後詳析)
      2北方南移漢人爲主流融合華南土著少數民族如畬族發展而成
      3華南土著少數民族爲主體融合北方南遷漢人衍展而起
      就中第二,三種看法最有可能,至於北方漢人至少有五次南遷:
      第一期次自東晉至隋唐(317至879)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遷至鄂、豫南、皖、贛沿長江南北岸以至贛江上下遊。
      第二期次自唐末黃第之亂(880到1126 )由皖豫鄂贛等第一次遷流地轉徏至皖南、贛東南、閩西南及粵東北邊界等地。
      第三期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由冀及東三省南下元人即蒙古入侵影響(1127到1644)部分客家先民乃由第二次所遷地再移往粵東及粵北。
      第四期次由明末淸初受滿人南侵及入主之變亂影響(1645到1867)內地人口膨脹、部分客家先民不得不再由第二三次居地到粵中及沿海地區及川桂湘臺、更有一小部分遠達黔南及西康會理且淸中葉以後更有少數移居海外包括東南亞及美洲各地。
      第五期次自同治年間受粵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的影響(1867以降)有一部份客家人乃到粵東南及海南島甚至海外地區。
      也就是說客家先民之南遷源遠流長、,而動機及行動皆幾乎和國家民族之歷史息息相關。且於舉家舉族遷移之際、常也加入戰局攻打暴亂者及入侵者、犧牲在所不惜可歌可泣。
      忘了提及河南大槐樹乃漢人起源地、閩寧化石壁乃客家袓地、粵梅州世界客都、粵河源客家古邑贛州客家搖籃、閩長汀乃客家首府,良有以也。

    • @user-ic8rf9yh8i
      @user-ic8rf9yh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客家人是有混种的

  • @dannychan1152
    @dannychan115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遣五個兒子尋根,回歸正宗,其一就係客家人,所以中國南方有六種方言,以廣東話為主,廣東人就係東方阿蘭人,所用的是「神的語言」,遠古全人類單一語言,被神驅逐打亂,但有保留在示拿(中國),中國幾千年來南北一家親,兩種語言互通,只係後代唔記得咗點解。

    • @thangchad2977
      @thangchad297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ikoei
      4 週前
      Subject: 客家簡介-李彥輝
      「前言」
      所謂客家人、嚴格說至少初期移民並非同一血統乃由不同族群,因緣際會遭到相同命運、被迫離鄉背井、爲了或政治原因或避亂而由中原地區(泛指黃河南、長江北、淮河西、漢水東)向南走、移來到南方窮鄕沒人要住與世隔絶地區 。因此保持著原中原之風俗習慣、甚至語言,也就是地緣而非血統。但由於幾次大遷徙爲環境所迫、時勢所壓,爲了生存乃養成刻苦耐勞、勇敢堅毅、團結冒險之硬頸精神。當然不能排除在某段時期、存在有同一家族相約逃離原住地而南遷。
      這些人士也許形勢所迫、富有很強之革命意識,同時很有漢民族思想。在各異族統治時均扮演反派如南宋末扶宋反元如嶽飛、文天祥,明末反淸如袁崇煥、淸代起義如洪秀全、石達開、李秀成等太平天國;再來孫中山、胡漢民、廖仲凱、鄒魯、羅福星、李烈鈞、古應芬、溫生才、朱執信及不少黃花岡烈士等國民黨,,中華民國時代共產黨人也不少屬這些人如葉劍英、朱德、楊成武等。
      「客家源流」-前半段採自客委會[數位臺灣客家莊]後半段世客總會[大漢民族中的客家人],特此申明致謝!
      漢語世界有關客家源流的討論,迄今約有兩世紀之久,其間的過程,其實也是客家「社會運動」的不同面向。我們可以從討論的過程中,看到其他族群怎麼看待客家人,客家人如何陳述自己的來源,以及不同時代的知識視野。
      康熙廿四年(1685)的《永安縣次誌》最早記錄了「客家」一詞,文稱:「縣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永安縣現稱紫金,當地客家溯源來自江西、福建與廣東的潮州、惠州府,而此前呢?嘉慶十三年(1808)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應該是現今所見最早的客家源流討論,徐氏初步從族譜中歸納出,客家人原本祖居中原,但在幾次華北的動亂中來到南方,這可視為客家源流的最初看法。
      羅香林則將1868年到1904年視為客家討論的第一階段,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以及廣東西路土客糾紛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使得客家首次為世人所注目,有許多外國傳教士開始對之進行初步探討;而1905年到1919年,由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教科書提出客家人不是漢族的說法,引起客家人的不滿,紛紛組織研究團體闡述客家源流,強調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淵源關係。-
      有三種看法:
      1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待後詳析)
      2北方南移漢人爲主流融合華南土著少數民族如畬族發展而成
      3華南土著少數民族爲主體融合北方南遷漢人衍展而起
      就中第二,三種看法最有可能,至於北方漢人至少有五次南遷:
      第一期次自東晉至隋唐(317至879)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遷至鄂、豫南、皖、贛沿長江南北岸以至贛江上下遊。
      第二期次自唐末黃第之亂(880到1126 )由皖豫鄂贛等第一次遷流地轉徏至皖南、贛東南、閩西南及粵東北邊界等地。
      第三期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由冀及東三省南下元人即蒙古入侵影響(1127到1644)部分客家先民乃由第二次所遷地再移往粵東及粵北。
      第四期次由明末淸初受滿人南侵及入主之變亂影響(1645到1867)內地人口膨脹、部分客家先民不得不再由第二三次居地到粵中及沿海地區及川桂湘臺、更有一小部分遠達黔南及西康會理且淸中葉以後更有少數移居海外包括東南亞及美洲各地。
      第五期次自同治年間受粵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的影響(1867以降)有一部份客家人乃到粵東南及海南島甚至海外地區。
      也就是說客家先民之南遷源遠流長、,而動機及行動皆幾乎和國家民族之歷史息息相關。且於舉家舉族遷移之際、常也加入戰局攻打暴亂者及入侵者、犧牲在所不惜可歌可泣。
      忘了提及河南大槐樹乃漢人起源地、閩寧化石壁乃客家袓地、粵梅州世界客都、粵河源客家古邑贛州客家搖籃、閩長汀乃客家首府,良有以也。

  • @user-ey8it4qh9q
    @user-ey8it4qh9q 20 дней назад +1

    问题来了,畲族语言与客家话一样,那就是说几千年来,与中原相距一千公里的少数民族一直说着中原语言

  • @user-zh6gd7qf3n
    @user-zh6gd7qf3n 18 дней назад

    傅崑萁🎉徐臻蔚🎉也成花蓮王

  • @user-yb5gj9jp7h
    @user-yb5gj9jp7h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長山,不是唐山,指的是秦嶺的嶺南。

    • @restoftheworld7200
      @restoftheworld720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真的嗎?是長山人,不是唐山人?

    •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22 дня назад

      聽說:是東北長山,高句麗國漢人的故鄉。高句麗亡國後被唐朝內遷嶺南閩南閩西贛南。同時帶來三山國王廟信仰。

  • @fohkhyun
    @fohkhyu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鸡蛋揭西客家人讲“该春”,东马客家人,印尼三口洋也一样您的客家话呢?

    • @fafalai1995
      @fafalai1995 14 дней назад

      鸡蛋,哪里的客家话都是这么说的吧

  • @donalue367
    @donalue36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只是概略的說明客家人的來源遷徙。也只鎖定台灣客家人的簡略。
    深入的瞭解客家族群真的無法滿族對客家人對族群溯源強烈的渴盼。

  • @kiugoo
    @kiugoo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福建畲族好像沒有浙江多

  • @diyanliuxiang
    @diyanliuxia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蔡教授也是客家人吗?

  • @user-tj3le2ee1c
    @user-tj3le2ee1c 16 дней назад

    客家也是從伏羲族来的

  • @user-ic8rf9yh8i
    @user-ic8rf9yh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春天,一年复始。蛋孵出鸡。客家话有些地区把蛋安做“春”

  • @hyhong1740
    @hyhong174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据载,福建人是自河南迁徙而来。请问这个说法确实吗

    • @mas-ds7pc
      @mas-ds7pc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福建很大你要明確說哪裡的福建人

    • @hyhong1740
      @hyhong17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mas-ds7pc 据闻,是南安、安溪一带,欲求证

    • @hyhong1740
      @hyhong1740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网搜:在福建,从唐代初年开始出现“永嘉之乱,衣冠入闽”的传说,最晚在唐宋之际,已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具体叙述: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士族开始大规模进入福建,入闽的主要八姓,指林、陈、黄、郑、詹、丘、何、胡。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权威的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则认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刘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间,北方流民分七个阶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达荆州、扬州、梁州、益州等地,没有流入福建的记载。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朱维干教授也认为“衣冠入闽说”不仅无根据,且背离四世纪当时的历史局势。

  • @dedalus3521
    @dedalus352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客家是夏朝後人,《左傳》稱夏朝為夏家,因古漢語"夏"與"客"同音,夏家因而被誤植為客家。 漢朝繼承夏朝,《史記》中漢人以漢家自稱,而唐《北史》仍稱漢人為夏人。夏家就是客家,客家人就是漢人,客家的精神就是漢家的精神。
    漢者雲漢天河是也,客者有容乃大,客家認同自我,包容原住民族,不排斥其他族群,所以客家的影響範圍很大,包括閩南語文讀音, 畬族用詞和果敢漢語腔調等,都與客語相近。
    各地客家口音不同,也反映出客家的多元與包容,不管你從哪個地方來,甚麼時期來,通通都是客家。
    客家土樓也與北京天壇一般,反映出華人天圓地方的觀念與外圓內方的想法。
    近代客家人更致力於族群團結和諧,客家多元包容的價值觀便是現代華夏華文明的體現。

  • @user-tj3le2ee1c
    @user-tj3le2ee1c 21 день назад

    客家人從伏羲大帝耒

  • @user-zh6gd7qf3n
    @user-zh6gd7qf3n 18 дней назад

    客家人劉黃張三姓最多😂?

    • @reginachang1655
      @reginachang1655 17 дней назад

      羅,范,彭,謝,徐,鍾,邱是客家大姓,台灣還有一個只有台灣客家人才有的姓:范姜
      (在台灣),廟裡有范,謝將軍
      父母及哥哥跟我說看到這幾個姓的人,不用問,一定是客家人,差別在會不會講客語

  • @user-tn4vb8qc4n
    @user-tn4vb8qc4n Месяц назад

    鄭成功的部將劉國軒就是客家人!

  • @user-wz9hy3vx8s
    @user-wz9hy3vx8s Месяц назад

    官场客家人较大势力这一现象,给了广东客家人偏离了正常的社会发展规律和思维认知,无论对历史还是当下客真实情况都采取可以回避,甚至拒不承认,绝不接受的态度,依然固守自家非常薄弱的根基,导致了自家情况越来越差!!但依然不肯面对事实!!甚至某些情况下,更加敌视,仇视广府。这一切都是朝廷治理广东的分化策略。客家人应该清醒,即使是你们崇拜的客家领袖,早已经融入正确的主流社会,行使正确的社会生存方式,再执迷不悟,情况只为更坏,截止为0.

  • @user-pl2uq9is8x
    @user-pl2uq9is8x 26 дней назад

    就是流民,不然怎有流民拳

  • @mas-ds7pc
    @mas-ds7pc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陸河縣是中國最年青的縣...明清民國時期沒有陸河縣

    • @user-co2qo1nw5j
      @user-co2qo1nw5j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陆河特点之一就是中午吃擂茶 天天吃😂

  •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比對閩客和河南及山西人的DNA!證實閩南人是漢晉時河南移民、客家人是唐宋時山西移民!😮

    • @rabbits5371
      @rabbits537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家太原

    •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rabbits5371
      山西太原人忠義是出名的、和台灣竹苗客家人都擁有硬頸精神!

    • @user-ic8rf9yh8i
      @user-ic8rf9yh8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没有乱讲,无考证?

    • @donalue367
      @donalue367 25 дней назад

      客家伙房堂號:隴西堂。就是陝甘高原。但是史冊記載晉國人也是客家族群來源。脈絡如何?不清楚了。​@@user-qg7ni6mt2y

  • @drleolai
    @drleolai Час назад

    很多人連什麼是族譜都不知道??? 去你家神桌上把祖宗牌位拿下來看, 那一片一片的一疊木牌上刻著你每一代已故祖先的姓名,籍貫出生地, 享壽就是你家的族譜, 順便看看你家祖先牌位共有幾張, 能往上追溯到第幾代, 你會每天祭拜捏造的祖宗牌位嗎??? 除非不是漢族人, 家中才沒有擺放神桌祖宗牌位, 祭拜祖先的習慣

  • @geoge4603
    @geoge4603 Месяц назад +2

    就畬番漢化而已

    • @matttseng7074
      @matttseng7074 8 дней назад

      不懂裝懂

    • @geoge4603
      @geoge4603 8 дней назад

      @@matttseng7074 客家人 不要不承認 你回去畬族看他們的˙服飾語言 跟你們客家人很大程度相似

  • @user-ey8it4qh9q
    @user-ey8it4qh9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客家人是汉化少数民族,不是从中原来的汉人

    • @jennyliu8528
      @jennyliu852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花舌

    • @matttseng7074
      @matttseng7074 9 дней назад

      8千萬客家人是少數民族?

    • @vvo-vs9hs
      @vvo-vs9hs 6 дней назад

      没错,从外形长相分析,广东福建的汉人和北方的汉人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因为广东福建的原住民是北越部落,他们再与南下的中原汉人长期的融合通婚,形成现在的广东福建人,许多南方省份都是如此

  • @user-bb4ub9ew6t
    @user-bb4ub9ew6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客家人被同化說閩南語

  • @user-ft7yx4ut2g
    @user-ft7yx4ut2g 2 дня назад

    博士也當起讀稿機?從頭到尾看稿唸,歷史不好,就要多作功課,要不然照著稿唸小學生也會朗誦啊!...什麼叫政治難民?

  • @funantjoe260
    @funantjoe26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興寧客雞蛋叫 “ gai chun "
    梅縣客雞蛋叫 “ ge.lon "
    區別很大😊

    • @user-zr3pr3rd2w
      @user-zr3pr3rd2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赣西是Gi Tan

    • @user-vy7bg3ps6g
      @user-vy7bg3ps6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geiluo

    • @rabbits5371
      @rabbits537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Gai chun = 鸡春
      Gai lon = 鸡卵
      应该是官话与土话的分别。梅县客话是客家话也和唐代话很接近

    • @thangchad2977
      @thangchad2977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rabbits5371
      @hikoei
      4 週前
      Subject: 客家簡介-李彥輝
      「前言」
      所謂客家人、嚴格說至少初期移民並非同一血統乃由不同族群,因緣際會遭到相同命運、被迫離鄉背井、爲了或政治原因或避亂而由中原地區(泛指黃河南、長江北、淮河西、漢水東)向南走、移來到南方窮鄕沒人要住與世隔絶地區 。因此保持著原中原之風俗習慣、甚至語言,也就是地緣而非血統。但由於幾次大遷徙爲環境所迫、時勢所壓,爲了生存乃養成刻苦耐勞、勇敢堅毅、團結冒險之硬頸精神。當然不能排除在某段時期、存在有同一家族相約逃離原住地而南遷。
      這些人士也許形勢所迫、富有很強之革命意識,同時很有漢民族思想。在各異族統治時均扮演反派如南宋末扶宋反元如嶽飛、文天祥,明末反淸如袁崇煥、淸代起義如洪秀全、石達開、李秀成等太平天國;再來孫中山、胡漢民、廖仲凱、鄒魯、羅福星、李烈鈞、古應芬、溫生才、朱執信及不少黃花岡烈士等國民黨,,中華民國時代共產黨人也不少屬這些人如葉劍英、朱德、楊成武等。
      「客家源流」-前半段採自客委會[數位臺灣客家莊]後半段世客總會[大漢民族中的客家人],特此申明致謝!
      漢語世界有關客家源流的討論,迄今約有兩世紀之久,其間的過程,其實也是客家「社會運動」的不同面向。我們可以從討論的過程中,看到其他族群怎麼看待客家人,客家人如何陳述自己的來源,以及不同時代的知識視野。
      康熙廿四年(1685)的《永安縣次誌》最早記錄了「客家」一詞,文稱:「縣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永安縣現稱紫金,當地客家溯源來自江西、福建與廣東的潮州、惠州府,而此前呢?嘉慶十三年(1808)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應該是現今所見最早的客家源流討論,徐氏初步從族譜中歸納出,客家人原本祖居中原,但在幾次華北的動亂中來到南方,這可視為客家源流的最初看法。
      羅香林則將1868年到1904年視為客家討論的第一階段,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以及廣東西路土客糾紛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使得客家首次為世人所注目,有許多外國傳教士開始對之進行初步探討;而1905年到1919年,由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教科書提出客家人不是漢族的說法,引起客家人的不滿,紛紛組織研究團體闡述客家源流,強調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淵源關係。-
      有三種看法:
      1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待後詳析)
      2北方南移漢人爲主流融合華南土著少數民族如畬族發展而成
      3華南土著少數民族爲主體融合北方南遷漢人衍展而起
      就中第二,三種看法最有可能,至於北方漢人至少有五次南遷:
      第一期次自東晉至隋唐(317至879)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遷至鄂、豫南、皖、贛沿長江南北岸以至贛江上下遊。
      第二期次自唐末黃第之亂(880到1126 )由皖豫鄂贛等第一次遷流地轉徏至皖南、贛東南、閩西南及粵東北邊界等地。
      第三期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由冀及東三省南下元人即蒙古入侵影響(1127到1644)部分客家先民乃由第二次所遷地再移往粵東及粵北。
      第四期次由明末淸初受滿人南侵及入主之變亂影響(1645到1867)內地人口膨脹、部分客家先民不得不再由第二三次居地到粵中及沿海地區及川桂湘臺、更有一小部分遠達黔南及西康會理且淸中葉以後更有少數移居海外包括東南亞及美洲各地。
      第五期次自同治年間受粵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的影響(1867以降)有一部份客家人乃到粵東南及海南島甚至海外地區。
      也就是說客家先民之南遷源遠流長、,而動機及行動皆幾乎和國家民族之歷史息息相關。且於舉家舉族遷移之際、常也加入戰局攻打暴亂者及入侵者、犧牲在所不惜可歌可泣。
      忘了提及河南大槐樹乃漢人起源地、閩寧化石壁乃客家袓地、粵梅州世界客都、粵河源客家古邑贛州客家搖籃、閩長汀乃客家首府,良有以也。

  • @farmer9894
    @farmer989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歷史不好又愛講,先說好! 這個人說什麼? 跟河洛人沒關係。

    • @c.d.l7908
      @c.d.l7908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河洛人,也称鹤佬人是近四百年来由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移居来台之移民的后代。
      @farmer9894 不懂历史多学点 研究台湾历史的蔡正元 无出其右。

    • @Dhsu4321
      @Dhsu432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8

      你的歷史好嗎?為什麼講歷史一定要和河洛人有關係?🤷‍♂️

    • @mas-ds7pc
      @mas-ds7pc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河洛人是廣東客家對閩南人的稱呼..發音學老

  • @clc56
    @clc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客家人自己不稱自己為客家人。

  • @user-ig8wu5qk3x
    @user-ig8wu5qk3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最近做了基因檢測 其實大家都混來混去了
    我自己父系客家 母系閩南+原民
    老實說很多時候過好當下就好了
    整天吵血統純正的
    其實往上推算父母各自的父系母系以上家庭樹根本就是大鍋炒
    至於什麼荷蘭人西班牙人那種ㄈㄈ尺的幻想還是醒醒吧
    當時幾乎都是男性 怎麼通婚😂

  • @460930mr
    @460930m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找一亂語,照著此亂,亂言…,何謂“政治難民”?反之 ,在台之隨蔣而來的外省族群,也是蔡稱之政治難民咯…真怪的講述。亂亂亂,惡緣何時了?

  • @MAKOTOCHEN
    @MAKOTOCHEN Месяц назад

    祖先是誰有啥意義?三代以上就不認得姓和名了,祖先就是因為家鄉不好討生活才來台灣,台灣人要珍惜,千萬不要被匪台和匪黨統戰,台灣人認真看待自己國家的昇華,才是最重要的!中國目前是政治犯關押最多的國家,台灣ROC能否正名為台灣共和國(ROC 2.0),讓後代子孫世代都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user-cr5yp8wi9s
    @user-cr5yp8wi9s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

    多數客家人是國民黨的鐵粉, 我瞧不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