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 加來道雄博士 Dr. Michio Kaku (中英字幕)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июн 2024
  • 為什麼與一個人的成就有著直接的關聯?
    ►Special thanks to Tom Bilyeu for this wonderful interview.
    / @tombilyeu
    Speaker: Dr. Michio Kaku
    Dr. Michio Kaku 加來道雄博士是理論物理學家,被譽為第二個愛因斯坦。
    他小時候為了延續愛因斯坦未完成的《萬物至理》(Theory of Everything),立志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
    他提出的《超弦理論》(Superstring Theory),完美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
    翻譯/剪輯: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標題: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 加來道雄博士 Dr. Michio Kaku (中英字幕)
    • 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 加來道雄博士 Dr....
    #棉花糖實驗 #加來道雄 #延遲滿足
    --------------------------------------------------------------------------
    ► 此頻道沒有啟動RUclips廣告。
    所有影片為教育用途,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受到啟發,學習和受益。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轉發影片,謝謝!
    - Wisdom Bread
    --------------------------------------------------------------------------
    Speaker: 加來道雄博士 Dr. Michio Kaku
    Special thanks to Dr. Michio Kaku and Tom Bilyeu for this wonderful interview.
    ► 原完整版影片:
    Why You Should Be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 Michio Kaku on Impact Theory
    • Why You Should Be Opti...
    剪輯/翻譯/字幕: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Music & Footage used in this video licensed to Wisdom Bread
    ► 訂閱Wisdom Bread智慧麵包👇👇
    / @wisdombread
    --------------------------------------------------------------------------
    ► 更多啟發、智慧、勵志影片 👇👇
    當你覺得生活艱難時 ► 一定要記住這番話! - Les Brown
    • 當你覺得生活艱難時 ► 一定要記住這番話! ...
    給人生最好的建議 - 為什麼你應該趕緊去失敗?丹佐.華盛頓
    • 為什麼你應該趕緊去失敗 ► 給人生最好的建議...
    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終究一無所獲... 看教授精闢的分析
    • 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終究一無所獲... ...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 dailywisdombread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32

  • @q17881
    @q1788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2

    老闆:『你現在拿,只有一個月的工資,但3個月後你能拿5個月的工資』
    第4個月,老闆捲款跑了

    • @zac8231
      @zac8231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幹XDDDDDDDD

    • @themask4536
      @themask453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反觀之 老闆我一天只上半天班 拿一樣的薪水 1年後我整天幫你上班 我只需要拿原本的的一半 半年後 老子不幹了

    • @heyu8671
      @heyu867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这波老板在第三层,没办法

    • @KENKENKENKEN
      @KENKENKENKEN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選擇"「為這樣的老闆工作」= "選擇"「第一顆綿花糖」

    • @sodacookie0108
      @sodacookie0108 Год назад +2

      聽起來像是跟錯會😂

  • @wayanshain1160
    @wayanshain11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86

    等2小時後,能吃2顆,是已知。
    *現在吃,是為了「探索未知」,吃了會怎樣?*
    1-被處份、被打。
    2-不划算、下次不敢。
    3-划算、繼續挑戰。
    4-記住了,將討伐回來。
    5-被玩過,長大設計這個測驗。

  • @TRK4561DH
    @TRK4561DH 4 года назад +251

    因為聰明 所以可以想到很多方法偷懶
    因為聰明 學東西快 所以不懂得堅持
    因為聰明 容易驕傲 所以拒絕學習和交朋友
    反而因為自己不夠聰明 努力學習 堅持到底的人最後會變成贏家

    • @cthcth8575
      @cthcth85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real

    • @user-jz7oz6ew4p
      @user-jz7oz6ew4p 4 года назад +9

      那跟棉花糖實驗沒有關係啊

    • @MRJK-dx4xc
      @MRJK-dx4xc 4 года назад +58

      因為聰明 所以想到很多方法偷懶也不會去用
      因為聰明 所以也明白堅持的重要性
      因為聰明 所以一點點的驕傲化為了他們的自信 不用學習太久也能學會所以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 @HHW8823
      @HHW8823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凡事也有雙面

    • @character2113
      @character2113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MRJK-dx4xc 傑出的反殺

  • @wanao2056
    @wanao2056 4 года назад +63

    棉花糖實驗間接的想要表示的是忍耐力
    雖然成年了,可是只要在路上忍耐自己不去觸碰那些慾望
    也可以有成功的結果

  • @crosspone3479
    @crosspone3479 2 года назад +72

    有沒有忍耐兩小時後沒吃到棉花糖的?

    • @stevenwang8476
      @stevenwang84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信任與選擇也是學習,學校不會教如何分辨說謊,但我們每天都在聽別人說謊,然後一個不小心就信了

    • @anakinchoi6714
      @anakinchoi67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有得食,食住先啦

    • @stevenwang8476
      @stevenwang84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Leung Jay 以前我以為會統一,後來我以為會獨立,現在我只想活下去

  • @marywu2387
    @marywu2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130

    小孩立即吃掉,是因為貧窮
    有錢小孩知道明天還有,可以留到明天吃,
    立基點不同,起跑線不同

    • @user-os6tu9pf2l
      @user-os6tu9pf2l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不,你去看看犹太人的故事 绝对比你所理解见识的贫穷 饥饿更夸张 这视频里的特性的确存在 而且很重要。

    • @marywu2387
      @marywu2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以上是個人見識抒發,不能和博士比.謝謝你讓我知道猶太人的教育.
      希望全世界小孩有吃不完的棉花糖

    • @kjk7817
      @kjk7817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Mary Wu 我是窮小孩 我都把好東西留著

    • @marywu2387
      @marywu2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kjk7817 慢慢長大,我也發現窮人小孩早當家,擁有成熟價值觀,所以您會成為成功者.

    • @howardyang3631
      @howardyang3631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os6tu9pf2l 什麼樣的故事呢?有故事的名字嗎 想看看

  • @Robin-ff7lq
    @Robin-ff7lq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

    成功人士之所有成功,我想是指成功分配一天時間:甚麼時刻該做甚麼事,而不是看到眼前有張舒服的沙發就想偷懶,看到棉花糖就想吃

  • @princessannaofarendelle5317
    @princessannaofarendelle5317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真的很喜歡Michio, 希望他可以多上一點節目,講解這類的知識

  • @ABCTEST213
    @ABCTEST213 4 года назад +96

    以我看來, 棉花糖實驗是錯的, 大人往往是狡猾的
    立即吃一粒棉花糖, 總好過對方在數小時後食言, 到時連半粒棉花糖也沒有

    • @shihallen5721
      @shihallen5721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不要那麼老實好嗎

    • @user-vq3mq4lt7w
      @user-vq3mq4lt7w 4 года назад +31

      不過實驗畢竟不能假設一堆變因,不然根本就不能進行實驗了
      所以前提得建立在誠信的大人

    • @user-ze9co5pg9q
      @user-ze9co5pg9q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真的 這就是事實認同你說的

    • @user-ih4ne7st4z
      @user-ih4ne7st4z 4 года назад +8

      他只是打個比方,這些變因都是不必要的,如果都考慮進去那就不用教育小孩了

    • @frankchen6160
      @frankchen61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你的童年好悲慘

  • @erichyman9999
    @erichyman99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5

    所謂的實驗,表示它是被主觀設定出實驗主想要或預設的結果。並不代表實驗一定正確或準確。畢竟不可控因素,多於實驗所設定的條件因素。客觀的觀察和多元思考才是實驗的效益。

  • @cpbug1992
    @cpbug1992 4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你。

  • @user-sb6cn5dh7s
    @user-sb6cn5dh7s 4 года назад +40

    我也懷疑棉花糖實驗,但是對方可是加來道雄

  • @marywu2387
    @marywu2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24

    有幾種狀況
    1.現在不吃,會被別人吃掉
    2.吃膩了,明天再吃,無所謂

    • @marywu2387
      @marywu23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狀況應該有很多種
      3.留下來不吃,分給家人吃
      4
      5
      6

    • @user-jz7oz6ew4p
      @user-jz7oz6ew4p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有一種可能 我根本不相信你 我是天才
      就算我相信你好了 棉花糖放到那麼後面也不好吃了
      等於我浪費了時間 去要你那沒用的糖果
      我靠自己可以在兩小時內生出300個棉花糖 只是我不想而已
      我當下吃掉棉花糖只是給你面子
      給你做個實驗
      3秒鐘實驗結束記得給我3塊美金
      2小時一樣只有3塊美金 多了一塊棉花糖 有個屁用

  • @1830kigo
    @1830kigo 4 года назад +30

    但這環境越變越快,很多東西忍到你想享受的時候就不比之前來得有價值了……比如說一些以前很夯的職業,現在都開始被取代了……如何根據環境應變才是上策,棉花糖也是會受潮變難吃的……

    • @user-vl5lk8gj6m
      @user-vl5lk8gj6m 2 года назад

      说的对
      可能你想着好好学习之后再出来工作,说不定还不如那些大学同学出来直接工作的好

    • @GuYuHei
      @GuYuHei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其實這實驗帶出的道理是一個人的自控力和成就的關聯。
      不過設計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孩子的肌餓狀況,也要思考是不是因為孩子經過深思再決定,但如果像快問快答的話,那麼孩子一𣊬間的決策就代表他們潛意識的傾向。
      當然,成長之後每個人的自控力都會有變化,但傾向一般都會維持。

  • @user-xz8hy2tm6h
    @user-xz8hy2tm6h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很好的講解為什麼社會階層很難被翻轉

  • @user-ib9jf6cs8p
    @user-ib9jf6cs8p 2 года назад +22

    我覺得棉花糖實驗要加有效期,棉花糖放兩天會壞掉之類的。讓人明白,等,拿到更多。等太久,你什麼都沒有。寓意時機點的重要性

    • @chinjokchow7248
      @chinjokchow7248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这是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了

    • @user-xo5ns6bp9n
      @user-xo5ns6bp9n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讓實驗更真實,但這種解讀就和選擇即時滿足一樣的思維

    • @IN9599
      @IN95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加入這些變數,對這實驗毫無意義

    • @tywong4763
      @tywong47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这个实验中等待并不是重点,因为等待只是延迟满足的其中“一种”外在表现。你想讲的应该是对于事情的整体把握力,具体一点就是时机判断能力。

  • @aaaaaaaaa321
    @aaaaaaaaa321 4 года назад +46

    忍受並不會帶來成功的人生吧? 行動才會

  • @CHfromTW
    @CHfrom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大人身上一樣適用,棉花糖變成股票,只要投資真正的ETF就能慢慢變有錢,大部分都人卻只想明天就變有錢

  • @HUGO0116
    @HUGO0116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耐心

  • @pina5982
    @pina5982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這實驗我是質疑的 因為當下環境條件可能不同 我選擇環境給人的影響會較大

  • @katasumi515
    @katasumi5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这并不是在教你在两个极端的生活方式里做选择,这是在教你平衡生活的比重,多少比重分配在进修和刻苦耐劳,多少比重分配在享乐和奖励自己

  • @sohwenwen99
    @sohwenwen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你好,想請問一下你是用什麼軟件來處理字幕的?正在做視頻,字幕有點麻煩。。。

  • @fatelin6871
    @fatelin6871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想太多,這個實驗只能在有文明社會的地方,人為操作可以輕易改變

  • @kevinchen5559
    @kevinchen5559 4 года назад +18

    棉花糖實驗這樣看來某部分來說是不準確的吧!
    那些立即會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往往是因為貧窮而有這樣的思想,在未來的路上也可能因教育環境及家庭環境的關係讓他們無法成功。
    延遲享樂的特質可能佔成功的一部分,但若要用這單一的實驗去直接證明它們兩者有絕對的連結,我不認為是完全正確的。

    • @user-fe1vu2kd9u
      @user-fe1vu2kd9u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Kevin Chen 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他只是表示.. 有跡可循

  • @xyydsb3191
    @xyydsb3191 4 года назад

    好像要带字幕完整版的视频

  • @williamhsiao1697
    @williamhsiao1697 4 года назад

    The point is When is the Right time fill gravitation and Marshmallows???

  • @kolee9669
    @kolee9669 4 года назад +14

    為什麼我要聽一個科學家說賺錢之道,他的成功是成為一名學者,而有財富的人都在教你要走捷徑,耍手段。

    • @HansWu5566
      @HansWu55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你以為科學家賺得少嗎?還有他什麼時候說賺錢了?滿腦子只有錢的是你,而你在他們面前是如此貧瘠,他們在追求成功,錢只是附屬品。

    • @kolee9669
      @kolee9669 4 года назад

      FalconTW 你傻吧,有沒有看完?你沒看他舉例是貧窮的人,貧窮的人所以你說這些人的成功是什麼,應該說一般人的成功即是財富。我沒說他沒錢,一個學者他有錢,但他的錢是工資。一個貧窮的人想聽一個學者的成功之道,怎麼成為一個學者然後賺錢,還是聽一個商人的成功之道?一個商人告訴你,你們應該腳踏實地,不要走捷徑,可笑嗎?他們都在走捷徑!有捷徑的人會把捷徑告訴你嗎?雞湯文少看了,特別是一些專家。

    • @emmi7730
      @emmi7730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HansWu5566 說的好!

    • @ebdonotto1854
      @ebdonotto1854 2 года назад

      哪一個有財富的人教你走捷徑?

    • @themask4536
      @themask453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你錯了 有財富的人都在教你要走捷徑,耍手段。出書給你看 那是在降低他的對手率 跟 宣揚企業的制度 他順道可以賺一筆書費 如果成功之道人人都會 每個都鐵當老闆 他還做什麼生意 世界上最不可信任的書就是企業家教你的書
      邏輯推論一下 每家企業都有他的商業機密 這才是他成功的地方 也就是他有別人沒有的東西 但是是別人需要的東西 在書中 他教你的不是發財 而是乖乖替她們工作的方法 如果成功可以用書寫出來 那我寧可看工具書 然後去研發一個物品 如果成功 我還可以等著人家送錢來 如果有這麼簡單的話

  • @bokuwaTW3345678
    @bokuwaTW3345678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兩天我剛好在思考類似的事情
    為什麼有些人每天過的很開心?他們不會患得患失,他們的心態認為今天沒有的東西,反正明天就能有,就算明天也沒有也沒關係,反正還有其他東西。
    另一些人常常過得不開心,他們的心態認為如果今天能得到的東西,為何要等到明天,我一定要得到那個東西,如果得到了我會很開心,而且當然越早得到越好,不然我活得很辛苦。
    而且似乎第一種人的人生順遂成就有如平步青雲,第二種人卻常常遇到阻礙瓶頸。
    我認為棉花糖測試的重點不在於等待,實際上應該是"本錢",本錢多自然不必受限於當前的棉花糖,當你不受限於眼前的棉花糖,你才能獲得更多的棉花糖,這有點類似階級世襲,如果你認為眼前的棉花糖沒有那麼誘人,表示你清楚有其他更誘人的東西在"等著你",而且不是"你等他",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怎麼樣才是準備好呢?我認為,有本錢才表示你準備好了,破釜沉舟和孤注一擲都是沒準備好才會想賭一把,至於結果如何就要問達爾文了

  • @samfdsd2134
    @samfdsd2134 4 года назад

    0:48 the little girl is so cute!!

  • @user-cx1nc3pq2g
    @user-cx1nc3pq2g 2 года назад

    基本上除了忍一時的即時享樂以外,還必須加上那段時間的觀察,並作出相應的行動,才會有更好的結果。
    否則會進入毫無意義的等待,尤其在亞洲這種現象很普遍,最後往往都是變成一直在同一個循環裡期望更好的明天。
    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但能隨時保持觀察並做出正確的判斷,才是具有智慧的方式。

  • @EJ-2020
    @EJ-20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是實驗盲點在於已知跟未知。

  • @user-dx3ni4tg7x
    @user-dx3ni4tg7x 3 года назад

    第一个关键点是判断明晰想要的东西,就是要更多吗?
    第二个关键点是判断是否延迟满足就可以获得更多?
    最后就是根据清晰的判断结果,决定忍耐或者努力获得之后的更大奖励,是水到渠成的增值!

  • @yvestandard
    @yvestandard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事實上這個測驗只能分辨耐心,跟成就沒有太多關聯,再有耐心也就只是個等別人給糖的孩子

  • @H.W_Shiki
    @H.W_Shiki 2 года назад

    棉花糖理論的另一種相反就是經濟學的雙曲貼現。
    簡單來說,人們在評估未來的收益時,傾向於在近期使用更低的折現率,在遠期使用更高的折現率。
    寧要相對較少的眼前收入,也不願等待數額更多的日後報酬·或者說,做決策時,部分人願意短期益,而不願擇長期更多的收益

  • @NeNeGames1025
    @NeNeGames10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前提是那老闆值得你信任,信任真的會在兩小時後給兩顆而不是消失,然而光是判斷信任一個人如何,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

  • @user-ii9nc4jw3n
    @user-ii9nc4jw3n 3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你感謝你,愛心的教導,謝謝你感恩

  • @cuervo30509
    @cuervo30509 4 года назад +36

    kid: 等兩小時只為了多吃一塊棉花糖? Wtf xd

  • @user-dz9cc7zg2r
    @user-dz9cc7zg2r 2 года назад

    在我理解棉花糖實驗象徵著一種自律,眼前有個誘惑,無法接受誘惑的人目光短淺,看到好處就像拿,而自律的人,希望以後可以拿更多而犧牲了眼前的誘惑,而計劃了更多的事情終將成功。

  • @user-ri4kb8cv2u
    @user-ri4kb8cv2u 4 года назад

    在金巴多的一本書也有提到這個實驗,那本書叫:你何時吃棉花糖,有人看過嗎?

  • @Anular-sq8vw
    @Anular-sq8vw 4 года назад +7

    雖然我滿喜歡博士的說法,但最近研究發現動物也有時間觀念。
    之前看過一個研究是狗每隔一星期會去墓園吃東西,因為他們知道一星期裡只有某一天會有貢品。

    • @edwardso8903
      @edwardso89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i dont think thats the same analogy of what Dr Michio kaku is implying. From m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time he is referring is something that is superstitial - not the 'time' right now or a habit formed by reptitive training to give treats at a certain time. He is referrring to 'Planning/beliving/imagining in a certain future'. This is a complex thought.

  • @wet9448
    @wet944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抽卡,蹲得越低,跳得越高,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懶貓30單)

  • @user-tr2sg4jc5p
    @user-tr2sg4jc5p 2 года назад

    要等兩個小時才能再吃到一顆?我直接出去買比較快

  • @jspjsp6528
    @jspjsp652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發棉花糖的人才是成功人士,規則的訂定者

  • @donotdeleteit
    @donotdeleteit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不知道耶!年紀大了 看了好多人來來去去 有些親人一下就不見 沒有說再見的機會。我覺得我會把握當下 直接就吃了糖。
    但小時候可能會等

  • @user-oo2tq2qe7s
    @user-oo2tq2qe7s 2 года назад

    棉花糖實驗是有爭議的。

  • @bananacatandhappyhappyhappycat
    @bananacatandhappyhappyhappycat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反而覺得那些想走捷徑的人更加聰明 因為他們不想等 會想盡不同的辦法來節省時間 人類也是因為懶惰 所以才發明出不同的東西來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也能節省更多的時間 要不然我們人類很可能到現在都沒有科技和文明

  • @user-dj6fb7ul2p
    @user-dj6fb7ul2p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不是有實驗證明了棉花糖實驗如果是同財富背景的孩子們來做,其實不等待吃一個和等待吃兩個沒有實質的差別嗎?因為孩子「知道」他可以得到且確實可以得到,何況未來在經濟上成功與否,統計上也證明和原生家庭的財富有莫大的關係。棉花糖實驗中孩子成長背景的財富不均現象並沒有被提及,所以這個實驗結果本身就被質疑的狀況下,其實不是所謂的「名人」說法就是對的。

    • @wisdombread
      @wisdombread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其實Tyler Watts新的研究並沒有否定棉花糖實驗,只是說明當加入背景和環境因素,結果並不一定如預期一樣。
      影片中也有提到這點。
      加來道雄在影片裡提出了關於自律、專注力、規劃力、創造力、想象力等等的重要性。
      棉花糖實驗是關於自控能力,也就是自律這一塊。

    • @user-dj6fb7ul2p
      @user-dj6fb7ul2p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wisdombread
      可是那些自律能力什麼的不也源於家庭的教育嗎?富人在物質部分所給予孩子的條件先天上就優於窮人,這裡所舉出的相關能力那一種不是用錢培養的呢?(無論貴賤,父母都能愛孩子是確定的,但是窮父母在物質部分的幫助確實無法追上富父母。)當理論已經被質疑(甚至有人認為被推翻)的情況下仍然守著舊思維去闡述自己的想法,不免淪為自圓其說的結果。「你的」棉花糖實驗產生的結論就必定影響孩童在某方面的成長,「人家」的棉花糖實驗卻只是可能影響,不是很奇怪嗎?

  • @yizhang2831
    @yizhang2831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富人願意花時間等,但也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像是期貨、股票等等,誰知道棉花糖會不會消失呢
    ?

  • @aaaxxxaaa777
    @aaaxxxaaa777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可是瑞凡阿,如果不喜歡吃棉花糖怎麼辦阿。

  • @grasz
    @grasz Год назад

    What he didn't tell u is that the experiment differs on their fed time.

  • @jamesa0221
    @jamesa02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要對比成人生的話應該這麼做
    告訴孩子你要多等一段時間
    “可能”得到更多棉花糖 時間數量未定
    可能一個小時 可能十年 可能10個 也可能都沒有 考慮機會成本和預期收益
    跟倖存者偏差的話
    還有多少人能支持這個理論?

  • @jxxxi3441
    @jxxxi344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延迟满足真的很难,其实不是看人能不能忍耐,而是看人能不能接受忍耐之后有可能没有好的结果,所以更重要的是接受失败的能力,很多人不能延迟满足,是害怕将来得不到满足。

    • @a3kk0141
      @a3kk014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多少人從小聽家人的延遲交友,畢業出社會後卻成為魔法師

  • @user-rk8yn8bz9p
    @user-rk8yn8bz9p 2 года назад

    事實上,我現吃了一顆棉花糖後會想盡辦法再拿一顆或是拿走整包

  • @chingpeng4837
    @chingpeng4837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有點好奇如果動物沒有未來的概念 那為什麼會囤積食物過冬?

    • @user-tk2xw6zq5s
      @user-tk2xw6zq5s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本能。 當有人問說1+1=多少時候 我們都瞬間自然回答二的道理依樣 沒有理由 不管是老師問你 還是總統問你 都是順其自然地回答2

    • @BT-7274wk
      @BT-7274wk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tk2xw6zq5s 那比較算是後天學習的吧,本能是像你不需要人告訴你就知道要呼吸、渴了要找東西喝、餓了要找東西吃之類的。

    • @user-cp4cj1nu9c
      @user-cp4cj1nu9c 2 года назад

      @@BT-7274wk 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才算後天 就算把會囤積食物的動物隔離不與同類接觸 囤積的行為還是會出現 這就不符後天的定義了

  • @user-gv9ct5lg3d
    @user-gv9ct5lg3d 2 года назад

    他長的很像chickens attack那個

  • @a5893712000
    @a58937120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松鼠:我存起來的橡樹子對你來說是個笑話嗎?

  • @MayKelvin0806
    @MayKelvin0806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父母:孩子,你要現在吃一顆棉花糖還是過兩個小時後吃兩顆呢?
    (手搭在他們的肩膀)
    🔺
    🔵: *我全都要*

  • @wongtaryu4174
    @wongtaryu41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是我忍耐了两小时后能享受2x 满足,并不是受不了诱惑,选着当下.
    现阶段的满足,减少了两个小时的渴望,不是未来能补充的
    可能另类思考 吧

  • @TheXuism
    @TheXuism 2 года назад

    这个实验已经被证伪

  • @brucewon7972
    @brucewon7972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小孩子才選擇 我兩個都要

  • @1177379
    @117737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小孩:可是我只想要一顆

  • @creasyfang9348
    @creasyfang9348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放在股票市場試試⋯⋯棉花糖。哈

  • @jlch8394
    @jlch8394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為什麼我一直想到chicken attack

  • @user-oj6gg7cs1n
    @user-oj6gg7cs1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這個挺有道理的,我認為就是一個人的遠見,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選擇,比如健身就是長期,美食就是短期,我是這樣理解的

    • @lkzvv
      @lkzvv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最近倒是聽過有人釀30年的酒,開封後卻發現蒸發了

  • @stonyfreedom
    @stonyfreedom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實驗後來被打槍了,有錢人家的小孩比較容易忍耐,而窮人家的小孩則會先吃掉,因為在他們的環境就是有食物必須先吃以免餓死,而且他們的環境中,「大人」通常也不是這麼守信用(承諾忍住後給你兩個)。

  • @ethanlu6608
    @ethanlu6608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不喜歡吃棉花糖的小孩怎麼辦

  • @kolee9669
    @kolee9669 4 года назад +6

    不對,往往那些走捷徑的人更容易成功,他們更容易找到輕易的方法賺到錢,而我們這些在等的人太遲了。

  • @daniellinpad
    @daniellinpad 4 года назад

    頭香

  • @Beautifulthings8148
    @Beautifulthings8148 4 года назад

    老闆們看完可好了,以後跟員工說為了實現你心中的夢想,一年後才一次性發薪水吧!可以存到比較多的錢!

  • @danydddddd
    @danydddddd 2 года назад

    Ub的遊戲上市了,你現在買可以立刻玩,兩個月後5折。

  • @imim9100
    @imim91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老闆很機賣,我忍耐,一直說好聽話,然後一樣一直壓榨員工,後來我走了,還在做的同事,還說壓榨的更嚴重了,說的好聽話根本沒兌現,這個阿伯感覺 跟那老闆一樣

  • @user-qc9fy8qj8s
    @user-qc9fy8qj8s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可是...我不喜歡吃...

  • @BT-7274wk
    @BT-7274wk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覺得這實驗就跟其它的一樣沒什麼差別= =

  • @user-mz3mw3zf9h
    @user-mz3mw3zf9h 2 года назад

    斯高:可以100小時後給我5050顆嗎?

  • @yawnyawning
    @yawnyawni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博士來自美好的世界,那裡規劃好就會實現。
    老闆說下季加45%工資叫我不要為另一家公司的25%而走,下季還是沒加工資。

    • @yawnyawning
      @yawnyawning Год назад

      @開心 騙子的存在是自然定律。

  • @moleash6465
    @moleash6465 4 года назад

    真正做實驗的是另外一個日本教授

  • @themask4536
    @themask4536 2 года назад

    有第3個選擇嗎 先給我一顆棉花糖 我吃一半 剩下的 我願意花3小時去等他

  • @davidto4884
    @davidto48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He better teach physics

  • @frankchen6160
    @frankchen61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覺他拍過玩命關頭。

  • @user-ms6ex5nl7i
    @user-ms6ex5nl7i 2 года назад

    走捷径的孩子在未来有很大几率变得更成功或者就此堕落让自己做犯法的事情。因为捷径分为好和不好。好的走捷径就是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以及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至于不好的捷径....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 @peteranderson266
    @peteranderson2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3

    典型的错误结论!小孩对延迟满足的偏好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如果家庭稳定性差一些那小孩就更偏向于抓住现在。更不要说家庭环境好的小孩棉花糖的诱惑本来就不足。最关键是家庭好的小孩内心有底气因为他感觉人生有保险,任何事情他都不急。所以实验与其说什么意志力的区别,不如说根本就是家庭环境的区别,而家庭环境好的在一切方面都会得到更多资源,他们当然更容易成功。加来到熊是很优秀的物理学家,但是要在行为心理学上发表意见,他并非权威。

  • @birdbird3509
    @birdbird3509 Месяц назад

    結果實驗結果被推翻了哈哈,比起延遲享受,有個富爸爸才有成功的人生。

  • @hakamatoy
    @hakamatoy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不就老鼠會的核心理念XD

  • @Uui540
    @Uui540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但其實我只是吃不下兩顆棉花糖,兩顆太甜了

  • @cidc1491
    @cidc149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如果你的保證改變了,那吃一顆的小孩反而是贏家,先拿一顆的人,他賺到了時間價值,要是我教小孩,你可以先拿一顆,但是,趕快去換別的東西,說不定最後的結果,被他換到一棟房子!

  • @langler077
    @langler0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先吃掉一顆,二小時後再要第二顆,舒服

  • @XX-ds3jf
    @XX-ds3jf 2 года назад

    已經被證實不准 跟貧富差距也有關係 更有錢的小孩傾向不吃 反之亦然 不完全代表忍耐力

  • @weizenic
    @weizenic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是一個過於廣泛的論點,可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應用不上

  • @user-hv7qi9tc6w
    @user-hv7qi9tc6w 3 года назад

    The experiment isn't fair for poor children.
    If the most poor and crafty child is in the experiment.
    Firs he received the cotton candy . And then , he destroyed the other cotton candy to prove he is the winner in the game . Now,the game's rule and value is going to be changed in our mind . Can you see it ?

  • @user-tr2sg4jc5p
    @user-tr2sg4jc5p 2 года назад

    想吃兩顆棉花糖?我直接搶旁邊的人的

  • @user-td9qw2pi7v
    @user-td9qw2pi7v 2 года назад

    前提 你的成功是普遍社會認為的成功 這想法依舊有缺陷

  • @ah_dell
    @ah_dell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一小時三十分後,一枚飛彈把在場的人包括棉花糖都毀滅掉,吃了棉花糖的早早回家了

  • @r8466
    @r84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想 我已經吃掉了我的棉花糖

  • @paidooooo
    @paidooooo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术业有专攻啦,加来道雄在教育学这方面确实是门外汉,太主观啦

  • @yajyu1919
    @yajyu1919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個實驗不嚴謹,因為衹是等待就能獲得棉花糖,應該換成這次小測考100分給100塊紅包或者下次考試也考100分給300塊紅包,然後我選擇不要

  • @user-tm6mh7mz6u
    @user-tm6mh7mz6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個小時後。
    大人說:
    再半小時,棉花糖會不夠了,所以貪婪的等糖小孩要再等3小時,我才能給你們每人1.5顆糖,這叫永續。
    -----
    先吃糖的小孩說:
    不要臉,一樣是小朋友,憑啥妳們的糖比較多,而且妳們剩的糖不夠了,不減少,你們是要害我們嗎?。
    ----
    等待糖的小孩:嗚(嘴被封)
    2個小時後。
    大人:先吃糖的小孩,你們罐子裡只剩2顆糖,所以等等開始,你們只能舔一口。
    ----
    先吃糖的小孩:
    抗議!抗議!糖都被你們大人偷吃,以及另一群小孩分走了。你們一定要賠我們。
    ----
    還沒吃過糖等待小孩:嗚(嘴還是被封)

  • @0_Nanachi_0
    @0_Nanachi_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但棉花糖實驗有一個弊端
    你將會知道兩小時後你“一定”會多一顆棉花糖
    現實可不是這樣 誰知道你繼續把實績留下來之後會是成長還是無所有

    • @IN9599
      @IN95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實驗既然以長時間與大樣本來驗證後
      成功的樣本數量比較多
      不成功的樣本比較少
      實驗結果就代表,對未來懷抱期待,成功的機率會比較高
      那麼不管現在想法如何,抱著期待獲利的心態,成功的可能性總是比較好的

    • @0_Nanachi_0
      @0_Nanachi_0 2 года назад

      保持之後一定會更好的正向態度嗎?
      的確還挺重要的

  • @realwwater
    @realwwater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在中共国这些规律理论完全没有用!😄

  • @stevetang6679
    @stevetang6679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二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三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四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五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六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七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八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九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十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十一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十二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十三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十四個棉花糖
    我再等兩小時可以獲得第十五個棉花糖
    以此類推...
    我可以保證棉花糖會變壞
    如同錯失了得益的機會

  • @aTimWu1
    @aTimWu1 2 года назад

    他所說的證明之所以他是並不是一個人類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