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在台灣 台灣vs大陸兩岸醫療大不同 造成大陸醫療體系 出問題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 (繁中字幕)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ноя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12

  • @kuohsiungchiu9641
    @kuohsiungchiu9641 Год назад +75

    我有一位陸配的媽媽,在當地的醫生檢查,最後說有廣癌症,需開刀,費用大概8000元人民幣,最後在高雄的醫學中心檢查,結果沒有癌症,現在過了5.6年,人還很健康的生活。

    • @a854872
      @a854872 Год назад +5

      那影片我好像看過

    • @FujianPutian_LinXiao
      @FujianPutian_LinXiao Год назад

      因为在咱祖国的医院,很多大夫是用"判断",而非"诊断",判断通常是用累积经验来去猜想,而诊断是透过切片或血液等实质检查,让主治大夫和病理大夫共同研判。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女生貌似有怀孕迹象,那大夫就说她怀孕了,但台湾的大夫会透过验尿和照B超来确定是否真的怀孕。
      所以静静的爹亲,现在住院和之前住院的判断病情完全不同,甚至俺寻思这次也有大概率不是这疾病!

    • @台灣雲豹-i8u
      @台灣雲豹-i8u Год назад

      中國醫療系統很黑,且死要錢而且貴得要命,沒錢醫生宣布把你判死刑,沒病也要騙你有病非常沒醫德。

  • @張嘉紋-p5f
    @張嘉紋-p5f Год назад +14

    我真的很感謝這些醫護人員,真的很辛苦,尤其這次的疫情全世界的醫護人員都相當的辛苦😭,台灣雖然健保不錯,也希望大家要珍惜它,不要讓費一些資源 ,祝福妳們的家人都平安健康。🍀💗

  • @張新梯-e4p
    @張新梯-e4p Год назад +7

    真的要很感恩,臺灣醫療人員辛苦,謝謝他們

  • @李文彰-i3h
    @李文彰-i3h Год назад +24

    難怪台灣的診所醫師都要經過大醫院的門診醫生歷練,因為在大醫院的主治醫生是從病情的開始到最後都完正經歷,相對來說對疾病的理解會更完整。

  • @秋炎朱
    @秋炎朱 Год назад +4

    祝靜爸爸身體早日康復,自己身體也要保重

  • @k197580
    @k197580 Год назад +8

    在台灣從小到大習慣了醫療服務及費用
    就算人在國外,拼了命也想回台灣治療
    當醫生其實不賺錢的科別要熬出頭,很辛苦的!
    醫生也是講求賺快錢,醫美、整形、皮膚、牙科、眼科等等,路邊診所一堆~

  • @江淑惠-g6z
    @江淑惠-g6z Год назад +23

    靜靜 你憔悴了很多😟...看了真的好心疼😥照顧爸爸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你現在比較不慌亂了也理出了清晰的頭緒.我會為你以及父親祈禱🙏願你父親一切安好🙏日後安排來台就診順利♥

  • @占士邦-m3l
    @占士邦-m3l Год назад +8

    每一科在拿到專科執照前有不同的訓練長度,一般從三到六年不等,比方說家醫科一般來說到R3,精神科一般到R4等。如果走內外科等傳統大科,在第三年可以拿到「內科專科醫師執照」或「外科專科醫師執照」,但如果想要拿到如「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等「次專科」,大概都需要五六年或以上。
    六、總醫師(Chief Resident, CR)
    字面上,Chief Resident,CR,就是最大的住院醫師,但是需要解釋的一點是,總醫師在醫院裡其實是一個行政職,也就是經驗已經夠豐富的住院醫師,肩負起病房管理與教學等行政工作,所以一般來說,CR的工作都是由最後一年,也就是最資深的住院醫師(R4以上)來擔任,也有少數由R2就負責當總醫師的科別。
    所以「病房的總醫師」,意思是這個病房掌管一切的資深住院醫師,不是病房主任,更不是主治醫師喔。
    七、主治醫師(Visiting Staff, VS)
    一位住院醫師在醫院累積了足夠的專科經驗,並且通常也做過總醫師之後,必須考到當科的「專科醫師執照」,方能到各醫院成為當科的主治醫師VS。
    主治醫師是病患治療過程的最終負責人,在醫院中,即使病患大部分時間可能由其他R或是Intern照顧,每個病患都會有一位VS,而VS的角色就是指導並且確保病患照顧的品質。
    VS這名字據說源自英國,英國醫院制度並沒有常駐的VS,通常是Resident需要醫療協助時才請他們提供專業意見,故稱為Visiting Staff。
    一旦成為VS,即是在醫療專業上的最高等級,接下來若要再向上爬,就是爭主任或是院長等更大的行政職位,這就是更久以後的事情了。
    以上,醫師的養成過程必須要經過這麼多的階段,如果我是台灣人在大陸有醫生資格回台灣一樣要砍掉從練也就是不能當醫生的資格,因為從醫學系畢業之後後面都是全英文授課了一個關卡就要考一次試、不管你有多努力只要考試沒過就是浪費十多年的青春了、畢業也是要寫論文還要在醫學期刊上最少兩篇你的研究來決定你是不適合當醫生

  • @郭敏-v9j
    @郭敏-v9j Год назад +9

    看到靜靜爸的身體狀況有比較好,而且食慾也很不錯,代表病情有好轉,祈望靜靜爸早日恢復健康~

  • @wenhohuang2286
    @wenhohuang2286 Год назад +3

    利潤中心制還好,醫師開藥後會拿廠商的回扣才嚴重,另外在沒監督情況下會對病人做不當的處置

  • @bnvc1000
    @bnvc1000 Год назад +9

    住院醫生通常很年輕了,只是看你遇到的是intern、R1、R2、R3或CR,平時都由總住院醫師(CR)在帶,通常都這幾個年級的住院醫師搭配實習醫師(intern)在值班,有必要主治醫師(VS)才會出現,可以去看台灣公共電視劇-大醫院小醫生

  • @fenghuawu7521
    @fenghuawu7521 Год назад +1

    祝福妳老爸一路康復。台南老公兒子要辛苦一點。

  • @chenchiehma105
    @chenchiehma105 Год назад +14

    台灣醫療體系也是經循序漸進磨合,早年政府一年年培養公費醫生及提高護理人員教育,及決心開辦全民健保,方有今日就醫環境,但還有進步的空間。
    所謂"醫生緣病人福"--並非每個病人都有幸碰到適症良醫;靜爸加油!

    • @游惠曲
      @游惠曲 Год назад

      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接受批評!願不願意改進!

  • @黃尚豪皇上好
    @黃尚豪皇上好 Год назад +4

    我以過來人(見證過台灣從專制到民主的改變)的經驗告訴你 台灣專制時期的醫療也是很爛 各種收紅包 潛規則一堆 專制時期的台灣官員頭都往上看 想的是怎麼解決長官的需要(像太監服恃皇帝一樣 皇上一個動作 太監就知道皇上需要什麼) 長官滿意你才能升官 台灣民主化後 人民有選票 官員才開始頭望下看 去了解台灣人民的需要 才有健保 才有很多人民需要的改善和各種福利 因為官員知道只要做得好 人民滿意信任他的能力 他想選總統或地方首長就能當選 大陸的體制不改 我不認為能有多大改變 在大陸 你能升官不是你解決人民的問題 而是你解決領導的問題 就像李強上海做的怨聲載道 但他升官了 他為什麼升官 因為他解決習近平的需要

  • @58psm35
    @58psm35 Год назад +17

    🙋‍♂️我來靜靜了😌😌
    兩岸的醫療差異真的很不同😮
    只能為靜爸和靜靜繼續加油✊✊

  • @derekchen8477
    @derekchen8477 Год назад +2

    可能因為門診的醫生需要的是有經驗的, 所以轉診到醫院時那些年輕醫師就可以分門別類地來應用他/她們所學的専業.有改革就有進步; 没改革就原地踏步.

  • @阿洛-w7w
    @阿洛-w7w Год назад +1

    台灣有句俗語,不要羨慕醫生而要羨慕其老婆,因為其先生早死又多金,向台灣辛苦醫生致敬。

  • @林慶銘-w8v
    @林慶銘-w8v Год назад +2

    在醫院裡觀察的很仔細,同意這個觀點,祝老父早日康復!

  • @嘉良魏
    @嘉良魏 Год назад +5

    姐姐說的沒錯,任何制度都有他的優點或缺點,看到缺點就要在改,改到大家都可以接受,這就是一個好的制度.

    • @嘉良魏
      @嘉良魏 Год назад +4

      靜靜姐姐,能休息就要多休息,不要累垮了,爸爸還要姐姐照顧歐

  • @陳仁博-f7v
    @陳仁博-f7v Год назад +5

    在台灣我個人經驗是,能讓你獨立看診的醫生,都是主治醫師等級的,從門診,住院到開刀,恢復到出院,都是同一位醫師負責(說是他們個人的case)。如果需要其他科別,他們也會協助轉介,並加以關注。

  • @jacks3488
    @jacks3488 Год назад +1

    @靜靜在台灣& Life 4:16 老人病症多複雜, 西醫中醫也有相互協助的案例. 正如博主看到的住院醫師多為年輕醫師, 建議先讓令尊用西藥將病情控制穩定到出院, 以後慢慢找其他門診醫師兼以中藥調理

  • @wwang2806
    @wwang2806 Год назад +3

    先前我耳膜莫名跳動。看了兩次診所兩次醫院不同科別 才找出病因。每個醫生都知道上一位醫生檢查結果開了什藥 更快換新的檢測

  • @RK-520-RK
    @RK-520-RK Год назад +2

    靜靜 其實台灣老醫生 真的辛苦
    早上8點前跟他帶的徒弟 跟護理師開會 了解病情
    8點 巡病房 巡完 去門診 其他給各樓層的護理師 跟 駐點的醫生 小事 駐點醫生處理 大事 在跟主治醫生回報 你通通丟給主治 他會累死阿
    醫生 沒門診 可能是開刀日 跑開刀房 真的沒什麼休息
    醫生巡病房 其實他大概有底 (病情) 來再問一次 只是親切婉轉 問候 的意識
    不然 來就說 你再個針 住兩天 就可以了
    病人回 你都沒問我怎樣 有沒有好點 就知道我身體狀況了
    所以會多問
    台灣健保 醫院報上去健保 那邊也有醫生會看內容 多做的處置也會砍 (不給醫院報銷 醫院沒錢拿) 所以 它們的是比較單純
    當然 醫生也會問有沒有商業保險 有的話可以請多少 下去看要開甚麼藥
    像你說的 診所檢查不跟醫院相連 也是好的
    去到大醫院 讓醫生去處理 檢查再做一次 讓醫生自己看 比較準
    不然 說腳麻沒力 診所一直在這焦點
    結果去大醫院 檢查再跑一次 可能檢查出來是某個神經壓到
    就像人家跟你說 怎樣又怎樣 你還是要自己跑一次 你才知道狀況阿
    老醫生 太累 會出去開診所 當然 醫院沒甚麼老的 醫生在醫院 還要跟醫院分 自己出來創業 不好嗎
    在醫院 是 要累積經驗 跟 以後看板上可以 數名 某家大醫院 XXX
    這都無可厚非的
    還有 有一句話 台語 先生緣 主人福 (先生 =醫生) 主人=病人
    心存善念 哪都是好地方 找間離家近的大醫院 就好了 你們照顧 來回遠遠跑 也累

  • @raymond3700
    @raymond3700 Год назад

    來給靜靜按讚支持加油,祈願靜爸早日康復平安無事。🙏

  • @yamalin2035
    @yamalin2035 Год назад +5

    能胖起來,代表有起色。孝順聰慧的女兒,看起來很不捨,繼續努力,皇天不負苦心人 !

  • @王清泉-j1m
    @王清泉-j1m Год назад +9

    孝順的女兒永遠會受到社會大衆支持的希望你爸爸早日康復能到台灣做進一步的治療。

  • @黃瑞-m2g
    @黃瑞-m2g Год назад +9

    希望爸爸早點康復

  • @young8559
    @young8559 Год назад +1

    父親若是有返台就醫的考量,但因顧慮他體力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以致擔心是否適合長途旅行的話?或許可以考慮登機及返台就醫期間暫時以簡易型的輪椅代步!

  • @熊可嘉
    @熊可嘉 Год назад +3

    的確是如静静所述,但沒想到改革開放之後的 "承包制" 竟然也將大到三甲醫學醫院也囊括進去,其所衍生的弊端也成為每个普通家庭的三座大山之最,我在北京協和,上海華山,台北振興都有住院治療过的体驗,正如静静所述且多有過之,静爸有静静服待在床体重回升是好現象,耐心,爱心会有助讓病況向好❤

  • @游惠曲
    @游惠曲 Год назад +2

    7:00門診與住院的負責醫師不同,對病人與家屬而言很麻煩!但我想到一個好處,多一個醫生問診會不會有多一個保障?
    台灣如果檢查到大問題,大多數人會去多找其他的大醫院再檢查一次!找個2~3個醫院再次問診,就是為了避免誤診。
    問:住院醫師相對而言負擔的責任比較小嗎?因為他不是判斷病人要不要住院的人,不負責幫病人做手術,他只負責病人住院居住狀態?

  • @cuteyiu
    @cuteyiu Год назад +2

    醫院報銷也是要符合管銷,所以配合健保制度,自然需要照SOP申請健保費用,所以覺得跑很多趟的,可以要求自費,肯定可以跳過很多程序的 我們平民老百姓,為了用健保費用治病,多跑幾趟是沒辦法的,也可以接受,等了半天,只說了幾分鐘的話,我們等這麽久,代表醫師看病更久,醫生都過勞了,所以怕等太久的,奉勸非萬不得已,怎麼不先去區域醫院或診所先看?真不行再轉診也會加快看到醫師的速度喲~
    而我也相信所有的健保制度程序都是經過精算再精算下去修正的,不然健保初期年年虧損,就是制度還在精算中,目前有修正到正軌的樣子了,總之除了通膨,大家肯定不希望在非通膨因素下又調高費用的,大家還是信賴健保目前的制度的。
    其實如果全心修正相關制度在醫保上還好,不要拿來補做臉面的花費就好了,這樣修正才能真的在正軌上,好讓中國的醫保愈來愈好。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靜爸早日康復。
    P.S. 就我所知客家菜比較偏重口味,可能靜爸靜媽吃食要慢慢調整清淡點,畢竟愈有年紀,代謝相對不好,小小建議啦~加油喲~

  • @hday0504
    @hday0504 Год назад +4

    我也住過兩次院!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醫生!只是護士有時不同一個!😂😂
    不過都還蠻正的!(20年前)😘
    希望靜爸能早日來台灣治療 早日康復!大啖台灣美食!(龍膽石斑在次敲碗)

  • @truthjustice8886
    @truthjustice8886 Год назад +2

    台灣的醫療資訊可以互通是因為有健保卡,每一張健保卡都對應健保局的大數據庫。不管你在哪裡就醫,醫生對醫療過程都可以一目瞭然。
    大陸醫院之間的醫療資訊不互通,所以會產生重複檢驗或無效治療。大陸如果要走到類似台灣這一步,整個醫療制度和醫生思維都要徹底改變。

  • @jack620124
    @jack620124 Год назад +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病痛不能等不能拖,即時發現即時治療,掌握檢查和治療黃金時間才是上策。

  • @林志賢-h9j
    @林志賢-h9j Год назад +1

    台灣醫學院,例如:台大、成大、高醫、只要是醫學體系的醫院,就有教授和副教授,他們的門診都會比較多人,還會有實習醫師在旁邊跟診,所以是一邊教學一邊看診,速度就比較慢,如果是同樣門診醫師在健保體制下,通常檢查項目如果重複是不可能在檢查一次,這是同一家醫院同一個科別,因為電腦有連線,在區域醫院就不同了,不同工不同酬,也就是你到東家醫院看又到西家醫院看診,這樣子就有可能產生出檢查項目重複開藥也重複,就會有妳感覺好像是要賺錢,但是如果該症狀如果不該用到檢查,醫院卻強迫檢查,這樣健保局會以不合理門診,把給醫院的錢追朔回去的,診所也會一樣追朔回去的,不是一直開藥給患者吃就能賺錢喔!健保局不銀行喔!你看看小診所為何禮拜六、日有些都不開門營業,因為健保局有門診限制.

  • @ryang2255
    @ryang2255 Год назад +3

    如果要帶爸爸回台灣做檢查時 記得把大陸的病例 看可不可以複印一起帶回台灣給醫生看 在做檢查時可以更充分了解病情

  • @sleng358
    @sleng358 Год назад +7

    又來看靜靜了,廢話不多說趕緊先按個讚

  • @蔡志雄-i4y
    @蔡志雄-i4y Год назад +2

    我爸爸從門診到住院開刀都是同一個醫生。(兩次不同病情的開刀,大手術五至8小時)

  • @WE_H_JXV00D
    @WE_H_JXV00D Год назад +7

    祝爸爸早日康復

  • @小翠-g4y
    @小翠-g4y Год назад

    祝一切順利

  • @coenzyme2011
    @coenzyme2011 Год назад +1

    原來大陸的醫療是獎金制的,這樣真的很考驗人性需要改善的,願你的爸爸早日康復

  • @楊子賢-x1u
    @楊子賢-x1u Год назад +1

    所以,我上次說的,可能報假了?就是為了錢!反正我門診說有可能是這樣,但是檢查出來又不是這樣,那這期間的費用還是要花的。真是夠了,把人命當商品一樣來競價。無語!

  • @weisco2
    @weisco2 Год назад +1

    如果可以,還是到台灣治療,全額自費的花銷,會比在老家便宜,醫療效果與環境還比較好。

  • @ཌༀༀད-ག3ཅ
    @ཌༀༀད-ག3ཅ Год назад +4

    沒比較就不知道,靜靜已經住在台灣很久了~所以知道台灣的醫療制度跟中國的不同~但是99.9%以上的中國人並不知道啊!!!!他們還一直以為中國的醫療制度在世界上是很進步的。現在問題是老共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某些特定集團發大財!!人民只能淪為魚肉被刀俎。中國人還要保佑自己不要生重病~以免傾家蕩產。
    PS..在中國看病治療前為何要先交錢啊????醫生跟護士還會催著你去繳錢~這到底是救人的醫院還是討債的地下錢莊啊!!!!

  • @鄭兆毅-f1d
    @鄭兆毅-f1d Год назад +1

    生活中一切與食衣住行相關制度的民生問題都與自由民主的落實和深根有絕大關係

  • @曾瑞麟-c4z
    @曾瑞麟-c4z Год назад +3

    只要有錢,醫院建築等硬體設施要蓋多大多漂亮都可以,但醫院軟體如醫師養成卻是不容易的,曾經在國外看到醫院外觀很大很嚇人,但其內醫生團隊及素質也是"嚇死人"。父親的體重沒減反增2公斤是好事,希望在館主溫情照料下,儘早康復。

  • @男邢
    @男邢 Год назад +7

    那是沒錯主要是因為名醫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子!這是台灣人習慣!等靜爸媽可以坐飛機了!就來台玩因該會好的更快吧

  • @錢春多
    @錢春多 Год назад +2

    靜靜妳的爸爸要來臺灣醫也要把身體養好有體力才可以帶妳爸爸來祝妳爸爸早日康復。

  • @user-hufea
    @user-hufea Год назад +1

    祝福 靜爸 早日恢復健康 來台做一次大體健 🙏靜姐 加油!

  • @jovenshen4320
    @jovenshen4320 Год назад +3

    大家天天來幫靜爸集氣杯

  • @Koharaannie
    @Koharaannie Год назад +3

    喜歡就好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非常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 @ayi2200
    @ayi2200 Год назад

    糖尿病本來就會忽胖忽瘦,記得少量多餐,澱粉類少吃,蔬菜豆製品肉類可以多攝取

  • @villager-b
    @villager-b Год назад +1

    其實臺灣健保卡裡面都有個人看診記錄,一插卡就知道了

  • @chencharles54
    @chencharles54 Год назад

    鏡頭裏美女的秀髮隨風波浪般的飛揚,靜靜可以拍美髪乳的廣告了。

  • @qingtianlin7176
    @qingtianlin7176 Год назад +1

    其實全世界醫院都是一樣的,賺錢。
    這也為什麼台灣的健保年年在虧損!

  • @teagood9845
    @teagood9845 Год назад +4

    支持靜靜!😄

  • @ericalan92
    @ericalan92 Год назад +1

    我有看到一個上海陸配youtuber說上海有一個台商醫院,有沒有想過讓父親到台商醫院看病。

  • @亭-h4d
    @亭-h4d Год назад +3

    給病人快樂是最好的藥! 現在藥物都要經過雙盲測試! 就是以前沒有時拿給病人測試! 說是新開發的特效藥! 病人就很開心認為有救了!而真的病況也變好! 但真的投產後又沒有效果! 持續追蹤才發現快樂高興這種心情會影響整個內分泌 食慾 睡眠...進而改善病體!
    我記得有一個統計!中國老人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花掉了一辈子60%的储蓄! 一輩子就這幾次機會不好好剁你要等別人來動手嗎?
    所以就算坐輪椅就算得到香港轉機得沒健保要自費也帶來台灣吧! 至少便宜一半還有更好的醫療水準! 這可是因為是陸配的直系親屬才有的好處!

    • @亭-h4d
      @亭-h4d Год назад +1

      @@莊博文-w3o 她帶家人來台就醫只能自費! 是要挖啥? 陳奕蒼是啥咖小?

    • @亭-h4d
      @亭-h4d Год назад +1

      @@莊博文-w3o 柏格醫生都沒在聽了誰有空聽這啥咖小的屁! 人生苦短! 多去找點有意義的事做吧

  • @阿霓姐姐
    @阿霓姐姐 Год назад +3

    门诊医生是轮值的,我住院时候的主治医生也会看门诊。台湾医疗资源这么丰富,居然还需要排队到凌晨1点,医生真辛苦。柳州医院都是公立的,医生也就靠看门诊赚绩效了。既然这么不满还是早日办手续到台湾治疗吧,省心又省钱,还能旅游散心,一举多得❤️。我们广西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这种老破小三线城市的医疗当然无法跟世界先进一线的台湾相比啦。

    • @蕭至涵
      @蕭至涵 Год назад +2

      台灣的醫師需要看到那麼久的,一般都是名醫、外科特別是癌症,因為需要看門診後做檢查再看報告,當然醫學中心,本來就很多人了,雖然台灣醫院有分級系統,但民眾如果覺得到醫學中心看,會比較仔細,會比較安心,例如鼻竇炎,因為可能需要手術,或醫學中心有新療法雖然在社計分級制度時有在各種費用上做區分,但民眾為了得到較佳的醫療還是寧願花錢去大醫院

    • @julianhuang88
      @julianhuang88 Год назад +2

      這個比較誇張,很多掛號到一百號比較有可能看診超過中午,最多到下午而已,他不只是大牌醫師,很可能還是主任/院長一類的,很多他們的看診時間可能一週只看一兩天門診而已,原因是這樣大牌的醫師不只門診,還有病房、加護病房、甚至開刀房,當然他也有很多助手,例如實習醫生、住院醫師、醫生助理一類的。

    • @阿霓姐姐
      @阿霓姐姐 Год назад +1

      谢谢两位的解答🥰您们说的情况跟我们这边的专家门诊类似,普通人也是有点病痛就喜欢直接去大医院(我觉得现在社区医院环境和规模也挺好的,也能刷医保,大家观念也在慢慢改变,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也开始跟小区住户绑定了,小病痛没必要去大医院)。柳州地方小,一般专家门诊挂号费最高也就30元,不像大城市,有两三百元挂号费的特级专家门诊,甚至需要找黄牛排队。所以除了急诊室的值班医生,医生一般到点就下班了,只能改去看急诊或者第二天再来。我现在看病会先在手机微信的医院小程序上挂号,选择想看的医生预约好时间到医院,也不怎么需要排队,有次半夜荨麻疹发作凌晨三点去看急诊,也没排多久。我还以为台湾的病患也太多了,医生都这么辛苦呢😂

    • @khliu6726
      @khliu6726 Год назад

      誠心探討改善才會進步!這才是大家所願,不須情緒化!

    • @阿霓姐姐
      @阿霓姐姐 Год назад

      @@khliu6726 这说的不都是你们爱听的吗?哪里没有诚心探讨?🥰要是情绪化,我就骂人了🥰

  • @強尼-k2b
    @強尼-k2b Год назад +1

    路過留個言,祝福靜靜和您父親一切健康平安。但不好意思,有個小疑問,您如何確定中共把醫保帳戶取消,就一定會等值回饋給百姓??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感謝祝福🤝🥰
      我只能確定我爸這次生病住院醫保出的比例的確比醫改前的高出不少!😊因為這是出院結帳後發現的!

  • @mooliu7481
    @mooliu7481 Год назад +2

    承包制就是台灣企業常見常說的「利潤中心制」。不過這無關對錯,台灣醫療財團法人問題也是很多,醫療法要修法卡關,只能說兩岸制度各有各的長短,不用非得擺在一起比較。

  • @commentpcyt
    @commentpcyt Год назад +2

    你可用依親申請家人到台灣旅遊就醫, 每年可停留在台灣半年

  • @a854872
    @a854872 Год назад +2

    在爸爸體力能負荷下
    用來台灣探親的方式來就醫

  • @allenliu3987
    @allenliu3987 Год назад

    IgG4(免疫球蛋白G4)是免疫球蛋白G的一个亚型,是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蛋白。 IgG 抗体通过识别并结合特定抗原(例如细菌、病毒或其他外来物质),在免疫反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IgG4 是 IgG 抗体的四个亚类之一,其他亚类还有 IgG1、IgG2 和 IgG3。每个 IgG 亚类的特性和功能都略有不同。 IgG4 是含量最少的亚类,参与与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相关的免疫反应。
    IgG4 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它能够经历称为“Fab 臂交换”的过程。这种现象允许 IgG4 抗体将其一半抗体臂与另一个 IgG4 分子交换,从而形成双特异性抗体。这一特性被认为涉及免疫反应的调节,并可能有助于免疫治疗策略的发展。
    Ig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炎症和各器官中IgG4阳性浆细胞的积聚。它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胰腺、唾液腺、淋巴结、肾脏等。 IgG4-RD 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学结果。
    如果您有任何具体问题或需要有关 IgG4 或其相关条件的更多信息,请告诉我,我将很乐意为您提供进一步帮助。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非常感謝你,我後來也上網Google了,也對這個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父親疾病在治療了,目前穩定好轉中🤝🥰

  • @cch2997
    @cch2997 Год назад +2

    醫生從早上看診到凌晨這件事,絕對不是好事。病態現象。

  • @user-heart1221
    @user-heart1221 Год назад

    😊❤💪

  • @martinwang326
    @martinwang326 Год назад +1

    您說的醫院 副院長 帶了一群年輕醫生,可能有部分一些是所謂的見習醫生(實習醫生)!?

    • @TheORZing1
      @TheORZing1 Год назад

      中國的問題是,像文革時是隨便抓人當醫生的,根本沒受過正式醫學訓練(比如你祖上是賣草藥的,就抓來當了),只上了幾節"衛生課",就發醫生執照了。
      真正的西醫生只有像美國在中國開設的協和醫院那種訓練出來的,可中國那麼大,那些人數極少,只足夠供權貴們用,而民間全是阿薩不魯的赤腳大仙。中國是改革開放後才引進西方醫療培養合格養西醫,可是那些阿撒不魯的,後來成了資深醫生前輩高等級人員--並持續影響著中國醫療和體系。

    • @martinwang326
      @martinwang326 Год назад

      啊!是這樣嗎?不可思議!!!

    • @TheORZing1
      @TheORZing1 Год назад +1

      @@martinwang326 真的是這樣的。當時那年代中國有很多起死回生的故事,其實就是人根本沒死,卻被赤腳醫生判斷死亡了,然後家人要下葬時,又活過來了。
      你可以看電影棋王(同名棋王有二部電影,是梁家輝主角那一部)。就能了解當時中國社會是怎麼樣子的。
      當時中國工作用分配的,分配依據是分配的人員領導覺得你適合做什麼,你就去做什麼,像電影棋王另一名主角很會下棋,完全不會打籃球,只因為長的高,於是分配到籃球隊打籃球,而不給他下棋。

  • @吳文浩-f2w
    @吳文浩-f2w Год назад

    我在YT裡看過一個視頻,他是一位大陸男生,因他父親白血病住院了,他知道台灣的醫療比大陸好貨,一心想把父親送來台灣治療,所以他開始拍視頻尋求幫助,要如何才能將父親送來台灣治療,
    在他拍的視頻中,他也常提到醫院三天兩頭的就會通知他說醫保卡裡的金額快不夠了要他再存個幾萬塊錢進去,唉!他這麽說感覺病人進了醫院,就好像被當了提款機似的,
    靜靜,視頻中的妳似乎稍許瞧悴了些,擔心爸爸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台灣有妳老公和小孩在等妳回來喔,
    祝褔令尊早日康復🙏🙏

  • @石頭-i5h
    @石頭-i5h Год назад

    靜靜分析的真好,但台灣的醫療品質為何那麽好,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每位醫生都是全台學霸,以前鄉下誰家孩子考上醫學院,就全村放鞭炮辦流水席,吃到飽,現在的醫學院生也應該是一樣,說到這裡,撇開政治不說,大家就知柯文哲應該就那時的狀元了,早期台大醫學院不是廢寑忘食就能考上,還要有一個頂瓜瓜的頭腦😂😂😂

  • @simonwang674
    @simonwang674 Год назад

    會不會是壓力所造成的免疫功能失調、因爲壓力發生時,腎上腺皮質會分泌“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試圖對抗壓力事件,不過持續的壓力可能使皮質醇分泌過度,導致免疫系統長時間受到壓抑,而造成免疫功能失調。像爸爸看到靜靜時流下了釋放壓力眼淚後,精神也變好了。
    或是因爲體內持續發炎情況、免疫系統為了快速滅火而過度反應,造成免疫性發炎現象。所以除開服用消炎藥物之外、平常飲食療法就是不錯的方法,首先減少紅肉類攝取、曾加蔬食攝取,有助於抗發炎作用。
    因爲紅肉含發炎性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會在人體轉化為發炎激素,增加發炎反應,多攝取蔬食因為含植化素有抗氧化、抗發炎的作用,達到降低自體免疫發炎現象。
    還有就是多食用具有維它命A、C、E,蕃茄紅素,β胡羅蔔素、葉酸、兒茶素、葉黃素、花青素與黃酮類等抗氧化的食物。

  • @hsunweichan
    @hsunweichan Год назад +1

    在醫院就醫治療和休養。聽你說來好像去開座談會。

  • @約瑟博士
    @約瑟博士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台南人如果要看病不太會去成大,成大雖然算是區域教學醫院和醫學中心,但是其實只是設備比較新,加上是公立醫院,大部分台南人還是覺得奇美的技術比成大好,另外也可以考慮到郭綜合醫院。
    如果只是一些小病不太需要跑到成大,新樓醫院其實也蠻不錯的,要不然就是市立醫院就可以了,南部醫生的技術其實不會差太多,如果是真的無法診斷會開轉診單,如果真的是疑難雜症可以要求轉診到北部的教學醫院或是醫學中心,像是台大、北醫、榮總、長庚,這些醫院的醫師因為看的病例多,所以比較能做正確的診斷。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我就去成大醫院看過那一次,就再也不敢去了,之後大多去奇美

  • @viettwvn6161
    @viettwvn6161 Год назад +1

    妳可以問一下(Jake的公開日記)他是如何申請他媽媽到台灣就醫、他住北京是一位YT

    • @jackchang179
      @jackchang179 Год назад +2

      不用學他,靜靜是台灣媳婦,比他更順理成章了,至少沒有「保人」的困擾,有夫家支持。
      直接與教學醫院的「國際醫療服務部門」聯繫,他們是專門協助沒有台灣健保身份的國際友人來台就醫事宜。
      那個Jake是在網上吸金(也是基於高昂的醫療費用壓力,能理解),但始終不願真正付出行動,直接與台灣的有關部門聯繫,RUclips 上是有說有拿到表格,要填寫,然後呢?沒有積極行動,怎能建議靜靜去學他呢?提出申請沒那麼難,本來台灣就有開放服務窗口。

    • @jackchang179
      @jackchang179 Год назад

      我已經把台大癌醫分院的國際醫療服務單位的網站私信給靜靜了,裡面的有聯絡窗口,詳細流程,醫生專長介紹…
      剩下就留給靜靜綜合評估,總是要摸著石頭過河,像那個Jake杵在那天天抱怨醫生催繳帳單,給醫生護理人員帶來額外的困擾,還批評沒醫德?真的over了,可以對制度提出批評,但是欠費,給醫護帶來院方交付的額外工作困擾,還三天兩頭上網批評不該這麼催款……其實在台大的實際經驗,住院時間長了,也會每隔一段時間收到收費明細的,因為重症很多是需要自費的,收到明細單,心裡有個底,不是比較踏實嗎?就去刷個信用卡,沒必要這樣去拍影片批評醫護的醫德。可以批評制度,但是醫護人員也是在執行醫院給他的工作任務,這樣惡言批評醫護,真的很不可取。

  • @林柏誠-j5r
    @林柏誠-j5r Год назад +6

    廣告全都看儘量幫忙收入

  • @user-hy7sn4hv5k
    @user-hy7sn4hv5k Год назад

    我有一次正好在浙江 因中了感冒声音都啞了就去 人民医院看病,结果就给我多开了2盒无关的成药共收了300人币一千三百多台币,最后2盒都沒吃,台湾大约只要150元就够了。

  • @丁俊志
    @丁俊志 Год назад +6

    妳要保重,感覺妳憔悴了!

    • @millrdge3
      @millrdge3 Год назад +1

      我也覺的 妳自己也要好好保重
      靜靜老爸小心調理 一切會安好的
      Don't need to worry too much.

  • @家馮
    @家馮 Год назад

    加油

  • @李佳璋-l1f
    @李佳璋-l1f Год назад

    請問這次回去進大陸須核酸檢測嗎?這幾天也要回柳州所以問-謝謝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1

      其實沒有人檢查

    • @李佳璋-l1f
      @李佳璋-l1f Год назад

      今天也要去柳州、老丈人星期二也剛從人民醫院出院!

  • @kerwinchen0620
    @kerwinchen0620 Год назад +2

    科室財務自理這樣的制度, 分明就是要逼著醫師去賺錢, 要養一堆醫護人員, 怎麼可能不多檢查多開藥.所以, 還是穩定以後, 到台灣來治病, 但就是照顧的擔子會落在靜靜一個人身上.台灣各大醫院都有超級有經驗的醫生.

    • @lee04230
      @lee04230 Год назад

      沒錯...太可笑了!哪有感冒看個醫生...幾乎每個都先打點滴? 以為靜脈注射沒風險嗎?.....

  • @chien-yuchen1377
    @chien-yuchen1377 Год назад

    靜靜在成大就診的一位醫師,看診到凌晨一、兩點,這應該是特例吧!
    從上午看到下午一、兩點,還算平常,要看到凌晨一、兩點,倒是罕見了。

  • @Super_Mario_Esq
    @Super_Mario_Esq Год назад +2

    台灣的門診可以看到凌晨?!真的假的?這個太過分了,這樣操醫護人員(包括門診護理師)是不是違反勞工法?以後還有人願意從事這行業嗎?

    • @dmchang1009
      @dmchang1009 Год назад

      有遇過要提前一個多月掛號,有兩次半夜十二點多離開時,後面還有病人等著看診。

    • @Super_Mario_Esq
      @Super_Mario_Esq Год назад

      @@dmchang1009 我上次會台灣時,看了兩三個門診,給我的印象是他們早上一直看到下午,有的醫生連吃午飯時間都沒有。這樣的高強度工作,難怪越來越少人願意幹這行了。

  • @kennyyu267
    @kennyyu267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在台灣,如果是醫學中心等級的,比方說台大、成大、長庚、慈濟等等,都有教學的任務,就是妳說的會遇到一個老醫生帶一群年輕的醫生臨床教學。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我知道,但是我影片中說的真的是醫生會診,而不是帶實生🤝😄

  • @jackhsu9161
    @jackhsu9161 Год назад

    中國的醫院本來就是比較功利導向,也有些醫院的實際出資者棖本不是醫療相關經歷,只是因為有錢復勢成立醫院,找一兩個醫療相關人員去進行實際的經營管理,自然就偏向營利導向,這也是中國的大環境所致,沒有什麼可以監督制衡

  • @岑邱
    @岑邱 Год назад +1

    靜靜~有沒來台北看有名的皮膚科醫師,他三班制一班至少兩三佰號晚班最多到四佰多号,你說的看一百多號也還好啦。

    • @John-tr7vs
      @John-tr7vs Год назад

      哪位?在哪間醫院?

    • @岑邱
      @岑邱 Год назад

      @@John-tr7vs 那你有沒有聽過黃禎憲皮膚科。

    • @John-tr7vs
      @John-tr7vs Год назад

      @@岑邱 沒有🥺

  • @473834
    @473834 Год назад

    醫生斷層是這幾年在疫情中被消耗掉的,如李文亮醫生

  • @aaajackal
    @aaajackal Год назад +2

    大陸的醫療有在改革?? 跟20-30年比 ? 天啊,馬來西亞/泰國,人均1萬上下的國家,醫療(費用)都比中國好上數十倍! 去查察 中國"高幹"公務員的醫療跟普通人的差別吧!

  • @劉協明
    @劉協明 Год назад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覺的是人的關係。

  • @蔡允-i4w
    @蔡允-i4w Год назад

    醫生若生病或不可抗力原因還是有可能換醫生

  • @rurumi0101
    @rurumi0101 Год назад +2

    要盡量吃原形食物,加工食品要注意
    靜靜說的對,個人覺得還是趕快回復體力跟一定的健康程度,再準備來台灣檢查治療。
    我看醫師時最重視的是醫德,我在台灣也有遇過各種賺健保費的醫師,所以我覺得醫師對自己職業有使命感很重要!

    • @游惠曲
      @游惠曲 Год назад

      今天看影片裏面介紹中國對於各種物質的標準都很誇張,這樣就算是吃原型食物也沒有用吧?
      各國和國際組織對放射性汙染的限量標準如下....
      例如:日本下架的漁產放射性汙染標準是50Bp每公斤,但中國的標準是800Bp每公斤

  • @軟豆李
    @軟豆李 Год назад +5

    台灣的醫生是從你看診到開刀再到住院,都是這個醫生幫助你。

  • @羅發達
    @羅發達 Год назад

    年齡大的醫生在新冠期間 可能犧牲太多了
    所以只能由年輕的醫生擔起重任了

  • @游惠曲
    @游惠曲 Год назад

    所有的問題都一樣: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接受批評!願不願意改進!
    16:00這個改革成不成,你們能不能看到這個帳戶的明細,你們能不能反應問題,會不會改善。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1

      希望他可以越改越好!

  • @hphwang415
    @hphwang415 Год назад +2

    台灣醫生的養成,也有點類似大陸,住院醫師、總醫師到主治醫師也都是不同的。唯一的差別是住院期間還是要妳的主治醫師負責,甚至連開刀都要負責。

  • @蔡允-i4w
    @蔡允-i4w Год назад

    靜靜妳的台灣腔越來越明顯了

  • @汪漢彬-k8l
    @汪漢彬-k8l Год назад +1

    如果大陸醫保扣除後的自費比台灣自費還高,,那就想辦法把爸爸帶來台灣治療吧

  • @ilovelockin
    @ilovelockin Год назад

    把醫生會問的問題列個清單
    醫生來就給他看
    就不用每次都重講一遍

  • @張志明-y7x
    @張志明-y7x Год назад

    我有幫你google,在成大就你在大陸的醫生講法是一樣,但長庚醫生說法有另一個說法 ,在這無法截圖給你看,很欽佩你在台十幾年刻苦耐勞

    • @Life-oc1tf
      @Life-oc1tf  Год назад

      真的嗎?可以麻煩您發個連結給我嗎?🙏🤝🥹

    • @張志明-y7x
      @張志明-y7x Год назад

      @@Life-oc1tf 我不知道怎麽發給你,我很少用

    • @張志明-y7x
      @張志明-y7x Год назад

      我發給你,不好意思信箱,WeChat ,我很少用

    • @張志明-y7x
      @張志明-y7x Год назад

      方便的話,就加我的帳號,engent

    • @張志明-y7x
      @張志明-y7x Год назад

      可以傳給你

  • @youngjohnson1305
    @youngjohnson1305 Год назад +1

    到台灣來檢查一下...嗯,,,比較,,,保險...如果經濟許可的話....

  • @占士邦-m3l
    @占士邦-m3l Год назад +1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首先兩岸在培養醫生差別天跟地一樣在看二岸培養一個醫生需要花幾年的時間、大陸只需要醫學系畢業有幾年工作經驗就能當醫生了,但是台灣不一樣台灣在培養一個醫生跟培養戰鬥機飛行員一樣難到底有多難沒有考過那個過程ㄧ定不知道
    一、醫學系學生(1-4年級)
    一剛開始什麼都不是就是隻鳥鳥的初心者大學生,以我的學校來說,大一二都還是要修完基本的通識課和國文英文等等,甚至有一些基礎社會學、基礎哲學和基礎心理學是必修,這導致剛開始的課表看起來跟醫學系這三個字八竿子打不著。
    大二開始基礎醫學的地獄之門漸漸開啟,大三四基本上會處在念書的地獄之中,在這短短幾年之內,醫學系學生必須把基礎醫學的科目全部都修完,而這就包含解剖學、生理學、組織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寄生蟲學、生物化學、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病理學、藥理學、以及臨床所有科目的基礎概念(內外婦兒眼耳鼻皮身泌之云云)
    在地獄之中好好修身養性注意安全,把初心者的各種能力值都點夠了之後,才有資格準備挑戰在大四暑假的大魔王--第一階段醫師國考!
    二、見習醫學生(Clerk, 路障) 1-2年 (20200312更新 現皆為2年)
    考過第一階段醫師國考後,大五大六的兩年間稱為Clerk,這是醫學生正式接觸臨床醫學的開始,這一年多之間,Clerk會把大部分的科別全部都跑過一次,在老師和學長姐的指導下"見習"各科的運作,也會有一些練習照顧病人的時候,稱為primary care,但這個階段並沒有開醫矚的權利。clerk在各科有不同的學習長度,內外婦兒等大科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學習。
    另外,因為這個階段的醫學生常常一群一群的出現在醫院裡面,跟在老師後面學習,在醫院中卻又完全沒有實際上的功能,也常常搞不清楚狀況,在沒有指示之下常待在原地等老師、等病人、等上課,三五成群的結果是在護理站或刀房反而常常擋到別人的路,沒幫上忙還可能減緩醫療的運作速度,所以俗稱「路障」
    三、實習醫師(Intern, 銀彈, 音騰狗) 1-2年 (20200312更新 現已取消實習醫師制度)
    現在七年的醫學系中的最後一年稱為實習醫師(Intern),實習醫師顧名思義已經開始「實習」,所以是成為醫院最基礎人力的開始,Intern必須在醫院中肩負起最基本的病患照顧工作,也開始練習從接新病人到診斷、治療、開藥等全面的臨床照顧,另外也需要開始輪值班。
    另外因為會交給Intern的基本工作中,除了學習照顧病人外,很多是「學弟妹不能做,學長姐也不需做,重複性高但量卻很多」的所謂「臨床雜事」,比方說做心電圖、抽血、放尿管、打靜脈注射針、送檢體等等,完全屬於初出社會的血汗勞工階層QAQ,所以在醫院有許多人便稱Intern為「狗」或「音騰狗」
    七年級畢業後,Intern們必須考第二階段的醫師國考,範圍是臨床醫學全部(內外婦兒眼耳鼻皮身泌之云云),考過後便能拿到「醫師執照」,才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可執業的醫師。
    考過兩階段的國考後,原本的實習醫學生終於擁有了醫師執照,擁有執照就可以申請所希望的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訓練(不是"駐"院醫師喔),也同時成為醫院聘請的正式醫師。
    但是前兩年的訓練是不分科的,這是在SARS之後,為了讓所有的醫師都能擁有基礎的一般臨床照護能力,所訂定的制度(呵呵先不討論這個制度優劣,總之現在就是這樣),一般被稱為「不分科住院醫師」或是「PGY」。
    因為擁有醫師執照,PGY可以比Intern有更完整執行侵入性治療的權力,也必須為自己所做的醫療決策負起更大的責任,PGY醫師在這一年間也會rotate內外婦兒等專科,並且一邊進行各醫院的住院醫師考試,準備正式分科,成為各專科的住院醫師。
    PS. 從102年入學的醫學系學生開始醫學系只唸六年就畢業,Intern這年刪除,改成兩年的PGY訓練,制度會從原本的分科前7+1年變成6+2年。
    (20200312更新 制度已經改為6+2年
    五、住院醫師(Resident, R) 3-6年
    PGY結束,一位醫師終於到了升等夠高可以轉職的時候,考上各醫院在各分科的開缺,進行分科專科訓練,這就稱為住院醫師Resident,第一年住院醫師稱為R1,第二年住院醫師稱為R2,以此類推
    「ㄝ你念醫學系那麼久,到底念哪一科阿?」這個問題在此時終於有了答案,Resident就是分科的開始的

  • @user-sannowater
    @user-sannowater Год назад

    妳當過護士,也具備醫護知識!
    妳該有看過醫檢報告表!
    注意的細節:
    (1)肝-血液
    (2)腎-尿液
    (3)心-血液循系統
    (4)脾胃胰
    (5)消化(食)系統
    不良醫生到處都有!
    只要自己有正確的人體生理正常的正確知識,就不會要去看醫生!
    人體不生病的飲食...要保持對的作法!別被不良醫生及醫藥廠忽悠吃多不正確的、不需要的藥品!
    人體三寶時刻保持平衡的人,一生會生病的人是很少地!